聊斋志异《小翠》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聊斋志异·小翠(2)原文

聊斋志异·小翠(2)原文

聊斋志异·小翠(2)原文年余,公为给谏之党奏劾免官,小有挂误。

旧有广西中丞所赠玉瓶,价累千金,将出以贿当路。

女爱而把玩之,失手堕碎,惭而自投。

公夫妇方以免官不快,闻之,怒,交口呵骂。

女奋而出,谓公子曰:我在汝家,所保全者不止一瓶,何遂不少存面目?实与君言:我非人也。

以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又以我两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来报曩恩、了夙愿耳。

身受唾骂、擢发不足以数,所以不即行者,五年之爱未盈。

今何可以暂止乎!盛气而出,追之已杳。

公爽然自失,而悔无及矣。

公子入室,睹其剩粉遗钩,恸哭欲死;寝食不甘,日就羸瘁。

公大忧,急为胶续以解之,而公子不乐。

惟求良工画小翠像,日夜浇祷其下,几二年。

偶以故自他里归,明月已皎,村外有公家亭园,骑马墙外过,闻笑语声,停辔,使厩卒捉鞚,登鞍一望,则二女郎游戏其中。

云月昏蒙,不甚可辨,但闻一翠衣者曰:婢子当逐出门!一红衣者曰:汝在吾家园亭,反逐阿谁?翠衣人曰:婢子不羞!不能作妇,被人驱遣,犹冒认物产也?红衣者曰:索胜老大婢无主顾者!听其音酷类小翠,疾呼之。

翠衣人去曰:姑不与若争,汝汉子来矣。

既而红衣人来,果小翠。

喜极。

女令登垣承接而下之,曰:二年不见,骨瘦一把矣!公子握手泣下,具道相思。

女言:妾亦知之,但无颜复见家人。

今与大姊游戏,又相邂逅,足知前因不可逃也。

请与同归,不可;请止园中,许之。

公子遣仆奔白夫人。

夫人惊起,驾肩舆而往,启钥入亭。

女即趋下迎拜;夫人捉臂流涕,力白前过,几不自容,曰:若不少记榛梗,请偕归慰我迟暮。

女峻辞不可。

夫人虑野亭荒寂,谋以多人服役。

女曰:我诸人悉不愿见,惟前两婢朝夕相从,不能无眷注耳;外惟一老仆应门,余都无所复须。

夫人悉如其言。

托公子养疴园中,日供食用而已。

女每劝公子别婚,公子不从。

后年余,女眉目音声渐与曩异,出像质之,迥若两人。

大怪之。

女曰:视妾今日何如畴昔美?公子曰:今日美则美矣,然较畴昔则似不如。

女曰:意妾老矣!公子曰:二十余岁何得速老!女笑而焚图,救之已烬。

聊斋志异《小翠》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小翠》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小翠》原文、翻译及赏析聊斋志异《小翠》原文王太常[1],越人[2]。

总角时,昼卧榻上。

忽阴晦,巨霆暴作[3],一物大于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移时晴霁,物即径出。

视之,非猫,始怖,隔房呼兄。

兄闻,喜曰:“弟必大贵,此狐来避雷霆劫也。

”后果少年登进士,以县令入为侍御[4]。

生一子,名元丰,绝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5],因而乡党无与为婚[6]。

王忧之。

适有妇人率少女登门,自请为妇。

视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

喜问姓名。

自言:“虞氏。

女小翠,年二八矣。

”与议聘金。

曰:“是从我糠覈不得饱[7],一旦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粱[8],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直乎!”夫人大悦,优厚之。

妇即命女拜王及夫人,嘱曰:“此尔翁姑[9],奉侍宜谨。

我大忙,且去,三数日当复来。

”王命仆马送之。

妇言:“里巷不远,无烦多事。

”遂出门去。

小翠殊不悲恋,便即奁中翻取花样[10]。

夫人亦爱乐之。

数日,妇不至。

以居里问女,女亦憨然不能言其道路,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诸戚闻拾得贫家儿作新妇,共笑姗之[11];见女皆惊,群议始息。

女又甚慧,能窥翁姑喜怒。

王公夫妇,宠惜过于常情,然惕惕焉,惟恐其憎子痴[12];而女殊欢笑,不为嫌。

第善谑[13],刺布作圆[14],蹋蹴为笑。

着小皮靴,蹴去数十步[15],绐公子奔拾之[16],公子及婢恒流汗相属。

一日,王偶过,圆訇然来[17],直中面目。

女与婢俱敛迹去[18],公子犹踊跃奔逐之。

王怒,投之以石,始伏而啼。

王以告夫人,夫人往责女,女俯首微笑,以手刓床[19]。

既退,憨跳如故,以脂粉涂公子,作花面如鬼。

夫人见之,怒甚,呼女垢骂。

女倚几弄带,不惧,亦不言。

夫人无奈之,因杖其子[20]。

元丰大号,女始色变,屈膝乞宥[21]。

夫人怒顿解,释杖去。

女笑拉公子入室,代扑衣上尘,拭眼泪,摩挲杖痕,饵以枣栗。

公子乃收涕以忻[22]。

女阖庭户,复装公子作霸王,作沙漠人[23];己乃艳服,束细腰,婆娑作帐下舞[24];或髻插雉尾,拨琵琶,丁丁缕缕然[25],喧笑一室,日以为常。

文言文小翠原文翻译

文言文小翠原文翻译

昔有女子名小翠,年方二八,姿容秀丽,性情温婉。

生于富家,父母宠爱,兄长呵护。

小翠自幼聪慧,读书识字,才情出众。

一日,小翠于花园中游玩,忽闻一阵鸟鸣,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小翠寻声而去,见一翠鸟栖息于枝头,羽毛鲜亮,犹如翡翠。

翠鸟见小翠,亦不惧人,反而频频点头,似有通灵之性。

小翠心生怜爱,遂将翠鸟带回家中,精心饲养。

自此,小翠与翠鸟形影不离,日夕相伴。

翠鸟亦知小翠心意,每当小翠忧愁时,翠鸟便展翅高飞,盘旋于空中,似乎在为小翠驱散愁云。

小翠见此,心中喜悦,忧愁尽消。

一日,小翠于窗前读书,忽见窗外一少年,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少年见小翠,亦目不转睛。

小翠心中一动,暗自思量:此人或许是我命中注定的良人。

于是,小翠托媒人向少年提亲。

少年之父闻言,大笑道:“此女才貌双全,我儿若有幸得之,乃三生有幸。

”遂应允了这门亲事。

婚期将至,小翠心中喜悦,却又有几分忧愁。

忧的是,一旦嫁为人妇,便要离开父母,离开翠鸟,不知今后生活如何。

翠鸟似乎察觉到了小翠的心思,终日不离其左右,仿佛在安慰小翠。

及至婚期,小翠身着红衣,嫁给了那位少年。

婚后,小翠夫妇恩爱有加,生活美满。

然而,小翠心中始终不忘翠鸟,时常在梦中与翠鸟相见。

一日,小翠梦中与翠鸟相会,翠鸟告诉她:“我乃天宫仙女,曾因犯错被贬人间。

因得你悉心照料,故对你心生感激。

如今,我已修成正果,即将返回天宫。

你若想见我,只需在庭院中种一棵梧桐树,我自会来与你相见。

”小翠醒来,心中喜悦,遂在庭院中种下一棵梧桐树。

不久,翠鸟果然再次降临,与小翠相会。

小翠与翠鸟言欢畅谈,直至天明。

自此,小翠与翠鸟每隔一段时间便在梧桐树下相会。

小翠夫妇虽不能时常相见,但心中始终有对方陪伴,生活依旧美满。

译文:从前有一位名叫小翠的女子,年纪刚好二十有八,容貌美丽,性情温和。

她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父母对她宠爱无比,兄长也十分呵护她。

小翠自小聪明伶俐,读书识字,才华横溢。

有一天,小翠在花园里游玩,突然听到一阵鸟鸣,声音清脆悦耳。

小翠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小翠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小翠者,余之爱猫也。

性温顺,善解人意。

每当余读书,必伏案而睡;余劳碌,则随余左右,似欲共分劳苦。

一日,余归家,见其卧于门旁,毛发光泽,神态安详。

余抚之曰:“小翠,汝今日何其安详也?”对曰:“主人,吾有一事,愿告之。

”余曰:“但言无妨。

”小翠遂而言:“吾闻人言,猫之寿命不过十年,吾已八岁,恐不久于人世矣。

是以今日,得主人之爱,愿以此身报答。

”余闻言,心中凄然。

良久,曰:“小翠,汝虽寿命有限,然吾之爱汝,岂因寿命长短而异?汝之温顺,吾之所爱;汝之忠诚,吾之所敬。

纵使汝寿命不长,吾亦愿以余生相守。

”小翠闻之,泪如雨下,伏地不起。

注释:1. 小翠者,余之爱猫也:小翠,我的爱猫。

者,……的人/事物。

2. 性温顺:性情温和顺从。

3. 善解人意:善于理解人的心意。

4. 每当余读书,必伏案而睡:每当我在读书,它必定趴在桌子上睡觉。

5. 余劳碌,则随余左右,似欲共分劳苦:我忙碌的时候,它就跟着我左右,好像想要和我分担劳苦。

6. 一日,余归家,见其卧于门旁,毛发光泽,神态安详:有一天,我回家,看到它躺在门边,毛发光泽,神态安详。

7. 毛发光泽:毛发闪耀着光泽。

8. 神态安详:神态平静安详。

9. 愿以此身报答: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报答你。

10. 心中凄然:心中感到凄凉。

11. 良久,曰:过了一会儿,说。

12. 汝虽寿命有限,然吾之爱汝,岂因寿命长短而异?:你虽然寿命有限,但是我对你爱,难道会因为寿命的长短而改变吗?13. 汝之温顺,吾之所爱;汝之忠诚,吾之所敬:你的温顺,是我所爱的;你的忠诚,是我所尊敬的。

14. 纵使汝寿命不长,吾亦愿以余生相守:即使你的寿命不长,我也愿意用我的余生来陪伴你。

15. 泪如雨下,伏地不起:眼泪如雨般落下,趴在地上不起。

翻译:小翠,是我的爱猫。

性情温和,善于理解人的心意。

每当我在读书,它必定趴在桌子上睡觉;我忙碌的时候,它就跟着我左右,好像想要和我分担劳苦。

有一天,我回家,看到它躺在门边,毛发光泽,神态平静安详。

小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小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小翠,吾乡之美女也。

生而聪慧,性善良,父母怜之,故得名。

年方及笄,姿容俏丽,举止端庄,邻里皆赞其才貌双全。

一日,小翠游于园中,见一蝴蝶翩翩飞舞,心喜之,遂追之。

蝴蝶飞至花丛,小翠亦随之入花间。

忽闻花香浓郁,举头四顾,见一俊秀少年,正持花一束,悠然立于树下。

少年见小翠,微笑颔首,小翠亦含羞低头。

少年问:“佳人何来?”小翠答:“偶游至此,闻花香而心动。

”少年曰:“此花名‘忘忧’,愿佳人携此归,常忆今日之欢。

”小翠笑而受之,携手与少年同游。

自那日后,小翠常与少年相会于园中,或共赏花,或对弈,或吟诗。

两人情投意合,渐生情愫。

然小翠知家规甚严,恐日后难以相聚,遂心生一计。

一日,小翠对少年曰:“吾欲赴京师,求名师指点,不知君意如何?”少年闻言,心中不舍,然亦知小翠之意,便答:“佳人若去,吾亦愿随行,同赴京师。

”小翠笑曰:“君若肯随,吾心甚慰。

”于是,两人约定,次日一同启程。

及至启程之日,小翠父母闻之,大惊,责问其故。

小翠以实相告,父母无奈,只得应允。

遂备车马,送二人远行。

京师之地,繁华似锦,小翠与少年居于一家客栈。

少年勤奋学习,小翠亦刻苦读书。

不数年,两人学有所成,名动京师。

时值皇上下旨,选拔贤才,小翠与少年皆入选。

皇帝见两人才貌双全,心中大悦,遂封小翠为才女,封少年为才子。

自此,小翠与少年结为连理,恩爱有加。

小翠父母亦因二人之才而欣慰,邻里皆称羡不已。

翻译:小翠,是我家乡的一位美女。

她生来聪明伶俐,性格善良,父母非常疼爱她,因此给她取了这个名字。

到了及笄之年,她的容貌俏丽,举止端庄,邻居们都称赞她才貌双全。

有一天,小翠在园中游玩,看到一只蝴蝶翩翩起舞,心中很高兴,于是追逐起来。

蝴蝶飞到花丛中,小翠也跟着进入了花间。

突然闻到花香浓郁,抬头四处张望,看到一个英俊的少年,他手持一束花,悠闲地站在树下。

少年看到小翠,微笑点头,小翠也害羞地低下了头。

少年问:“美丽的姑娘从哪里来?”小翠回答:“偶然游到此处,闻到花香而心动。

聊斋志异·小翠(4)原文

聊斋志异·小翠(4)原文

聊斋志异·小翠(4)原文王给谏回去,果然上奏皇帝,揭发王太常谋反,有龙袍、皇冠为证。

皇帝惊讶地打开验看,原来所谓皇冠是高梁秸子编的,龙袍乃是个破旧的黄布包袱皮。

皇帝生气了,责怪王给谏诬陷好人。

皇帝又把元丰叫来,一看,原来是个白痴。

皇上笑了:这样的傻瓜能当皇帝吗?就交给法司看管。

王给谏又指控王太常家中有妖人。

司法官吏把王家的丫鬟仆人拘去审讯,大家都说:哪有妖人?只有个疯疯颠颠的媳妇和一个痴呆呆的儿子,整天闹着玩儿罢了。

四邻八舍也是这样讲。

这件案子才审定了,判王给谏诬告,充军云南。

从这以后,王太常觉得小翠很不平常,又因为她母亲一去不回,就揣度媳妇莫非是个仙女吧!就让王夫人去询问。

小翠只是笑,一句话也投有。

夫人再三追问,小翠捂着嘴,笑道:我是玉皇大帝的亲生女儿,娘还不知道吗?过了不久,王太常又升了官。

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经常为没有孙子而发愁。

小翠过门已经三年了,每夜都和公子分床睡眠。

夫人就派人把公子的床搬走,嘱咐他和小翠睡一张床。

过了几天,公子就找夫人告状了:那张床搬走了,怎么老不归还?小翠每夜都把脚搁在我肚皮上,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又好掐人家的大腿丫鬟仆妇们听了都捂着嘴吃吃地笑,夫人连喝带打地把他赶走了。

一天,小翠在房里洗澡,元丰见了,要和她同浴。

小翠笑着拦阻他,叫他等一下。

小翠洗完澡出来,把热水倒在大瓮里,然后给公子脱去衣裳,和丫鬟扶着他下了瓮。

公子觉得非常闷热,大叫着要出来,小翠不听,又用被子给他蒙上。

过了一会儿,没有声响了,打开一看已经死去。

小翠很坦然地笑着,一点也不惊慌,慢慢地把公子抬出来放在床上,给他擦干身子,随后盖上两床被子。

夫人听到儿子洗澡给闷死了,嗷嗷哭着跑了来,骂着说:疯丫头,怎么把我儿子给弄死了!小翠微微一笑,说:这样的傻儿子,还不如没有哩!夫人一听这活,更是气得发疯,用头去撞小翠。

丫鬟们连忙把夫人拉开。

正闹得不可开交,一个丫鬟跑来报告:公子哎哟着起来啦!夫人收住眼泪,过去抚摸元丰,见他咻啉地喘着气,浑身冒大汗,把棉被也湿透了。

文言文小翠

文言文小翠

文言文小翠张公子随女孩儿出来,也不回避,却仍是坐在石桌旁,左手里拿着那副字画,眼睛盯着屋顶发呆。

小翠一直站在张公子后面,但也没有说话。

“哎,你说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小翠想问,可张公子就是不肯理睬她。

这时,小翠才发现张公子眼眶边缘隐约有一些泪痕。

“他爷不好这个,您别生气啊!”张公子叹了口气:“算了,谁叫我命苦呢?本来想将家传宝贝给你,谁知……”他越说越伤心,竟呜呜地哭了起来。

小翠吓得赶忙安慰:“别哭,别哭,什么事情都会好起来的,都会好起来的。

”张公子抬起头来,擦干眼泪,忽然看见她手中的小葫芦,问道:“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如此熟悉?”小翠见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便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张公子听完后哈哈大笑,说:“原来我这次带你出来是为了买这个东西。

我说怎么样都找不到,原来是被你带来了。

怪不得小葫芦是这样熟悉。

”她又转过头,看着那位老者:“张公子,您和这位老丈认识吗?”张公子摇摇头,说:“只是在路上偶遇,并无交情。

”老人摆摆手,说:“别管这些,我也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只是感觉奇怪罢了。

”小翠却惊叫一声,一下子跪倒在地,扑通一声双腿磕在地上,张公子吃了一惊,忙拉住她:“怎么了?”小翠把那块绿色玉佩交给张公子:“这是她父亲留给她的遗物,让我把它卖掉,换点钱,去京城赎我母亲,她还在京城。

”张公子呆立半晌,最后咬了咬牙,说:“你等着,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

”说完,朝外就走。

小翠愣了一下,立即追了上去。

看见那个姑娘走了,老者对张公子说:“你为何要管这闲事,害得别人家破人亡,两败俱伤。

”张公子说:“我从小到大,从未见过像他这样孝顺的儿子,人若真能这样活着,也不枉此生了。

”老人听了,满脸笑容:“少侠,谢谢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我,千万不要客气。

”“哦?”张公子挠挠头,不明所以。

“跟我来。

”老者领着张公子往外走去,两人先后来到一间门前。

张公子有些紧张,小翠的手不禁握紧了,突然,门“吱呀”一声开了,他们走了进去。

“我们的花园不同,另辟一条小径吧!”老者指了指右边,径直向前走去。

《聊斋志异·小翠》

《聊斋志异·小翠》
尽人情的势利冷酷的王太常夫妇。在这种人与非人的对比之 中,越发显得小翠的纯真可爱。
其他短篇小说
一、文言短篇
1、《聊斋》以后,文言短篇兴盛,主要有: 沈起凤《谐铎》 和邦额《夜谭随录》 浩歌子《萤窗异草》
袁枚《新齐谐》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乐钧《耳食录》 许元仲《三异笔谈》等等。
2、《阅微草堂笔记》:24卷,纪昀作。 内容主要记述狐鬼神怪,目的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匡扶颓风,劝善惩恶,以巩固封建秩序。其《姑妄听 之·自序》说此书“大旨期不乖风教”。主要思想倾向 不好,少有积极意义。 《阅》在写法上,摹仿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文字古 拙简练,不事夸张修饰。有时也“随意装点”、“摹绘 如生”;有些篇章也雍容淡雅,情趣盎然。鲁迅说它 “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
小 翠
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
帷幄奇谋运不穷, 痴儿颠倒戏闺中。
功成便尔将身退,
留取余情补化工。
1、狐女流变史: 狐精化人古已有之。 后魏时,“妇人着彩衣者,人指为狐魅” (《洛阳伽蓝记》),“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 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之同,事者非一主。 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
杖痕”,对元丰怜爱之情可见一斑;室外不敢撒欢,室内犹可 作戏,“艳服束细腰,婆娑作帐下舞”,“喧笑一室,日以为 常。”
此女非愚实慧,能窥翁姑喜怒。
至此,一个憨态可掬、天真无邪,而又十分痴情
的少女形象已经初露端倪。
她的天真烂漫令人欣羡。传统道德对女子 的要求是“笑不露齿”、温柔和顺,作者以赞 赏的笔调来写对小翠的“越礼”行为,蕴含着 对束缚人性的封建家长制的嘲弄与否定。
喜变悲,悲转喜,喜喜悲悲,悲悲喜喜。
至此,小翠不记世俗之偏狭,不顾个人
得失之朗朗心性全观。

文言文小翠

文言文小翠

文言文小翠小翠出于山,其邻居有女子浣纱,五岁。

十余岁,父母弃之,入山学仙,一年半还,容貌姿色,过于凡人,见者皆不知为山鬼。

一日,忽思乡,弃其仙术,于南阳城外,见河流甚急,上下浮桥甚宽,遂跃于水面。

游几步,猛觉坠水,溺而亡。

其魂于水中行千里,亦不得出,困极而睡,梦里见一妇人,容颜甚美,手捧一锦囊,如若有人在此则送汝一程。

醒后,乃知自己已化身为河边洗衣少女,自幼以来即常做与仙女有关之梦,偶梦见仙女也是寻常事,于是便在水边静候,望那仙女能现身。

小翠于水面上蹲立许久,方觉口渴,四处望去,不见任何踪影。

小翠正欲离开时,突听到后方传来声音:“汝可愿意与吾同游?”回头望去,见一白衣美女站在身后。

小翠惊恐道:“您不就是那位前来搭救的仙女吗?小女有何德能,敢劳驾仙女?”美女道:“吾乃紫微星下凡,天帝命我到此地点化你,助你渡劫。

”小翠之为人也,颇聪明。

至今犹记得儿时所读的一些文章,她随便翻看了两篇,却总会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不仅将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且一字不差。

其父曾怀疑她的能力,但却找不出理由反驳,只好作罢。

长大后,小翠亦非善良之辈,竟当街强抢民女,但并未真正得逞,被一路过的俊朗男子所阻。

小翠见此男面色清秀,生得玉树临风,正合心意,便决定将错就错,掳掠男子为奴。

第二天早晨,男子装作回忆起昨晚之事,请求小翠不要把他昨夜的行径告诉他人,小翠欣然应允。

男子携小翠奔向一小镇。

二人暂住进一客栈。

小翠借故请假外出买东西,将客栈托付给男子照料。

小翠本为狐妖,善于幻化之法。

回店后,见男子一脸焦虑,出言安慰:“你放心,我绝不会把你昨夜的行径说出去。

”男子从小长于军营,虽表面刚毅勇猛,内心却怯懦得很。

这番变化令小翠欢喜不已。

《宣室志》:子昂至州,馆于大方。

有尼来乞,谒诸妓。

召二妓,谓曰:“我身与子同姓,今因奉使出家,后当相遇于黄檗山中。

子今行矣,而我已忘情缘。

子亦作歌以寄我,使我不忘于心也。

”其二妓各和一声,声亦甚清丽。

其中一妓,自念云:“山门路不尽,何事恋尘氛。

聊斋志异小翠文言文注解

聊斋志异小翠文言文注解

聊斋志异小翠文言文注解注解:太常,官名,汉为九卿之一。

以后各代设太常寺,置卿和少卿各一人,掌管宫廷祭犯礼乐等事。

越:指令浙江地区。

古越国建都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年越国灭吴,向北扩展,疆域有江苏南部、江西东部、浙江北部等地区。

巨霆:迅雷。

以县令入为侍御:从外任知县调入朝廷为御史。

清代称御史为“侍御”。

牝牡(pín—mǔ聘亩):雌雄,指男女性别。

鸟兽雌性叫“牝”,雄性叫“牡”。

与: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於”。

糠覈(hé河):粗粝的饭食。

覈,米麦的粗屑。

厌:通“餍”,饱食。

膏粱,肥脂与细粮,指美食。

翁姑:公婆。

奁(lián):此指闺中盛放什物的箱匣。

笑姗(shàn):嘲笑。

姗,古同“讪”,讥讽。

惕惕:耽心、忧虑。

第,但。

善谑(xuè):善于戏耍玩笑。

刺布作圆:缝布作球。

刺,缝制,圆,球。

数十步: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数步”。

绐(dài):古同“诒”,欺骗;欺诈。

哄骗。

訇(hōng 轰)然:形容踢球的声音。

敛迹:躲藏,藏身。

刓(wán 玩):划刻。

杖:棒打。

乞宥:求饶。

宥,原谅。

收涕以忻:止住眼泪而欢喜高兴。

“装公子作霸王,作沙漠人”及以下数句:这里是合写他们所扮演的两出戏。

装公子作霸王,指扮演西楚霸王项羽;下文写小翠”乃艳服,束细腰,婆婆作帐下舞”,指扮演虞姬;串演的是楚汉相争时霸王和虞姬的故事。

公子作沙漠人,指扮演发兵索取昭君的匈奴王;下文写小翠“髻插雉尾,拨琵琶,丁丁缕缕”,指扮演王昭君!串演的是汉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婆娑:舞蹈的姿态。

丁丁(zhēng zhēng 争争)缕缕然:形容弹奏琵琶所发出的连续不断的声响。

丁丁,形容声音响亮。

缕缕,形容声细不绝。

给谏:官名,给事中的别称。

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弊误等事。

清代隶属都察院。

素不相能:向来不相容。

三年大计吏:明清时,每三年对官吏举行一次考绩。

小翠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小翠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小翠者,田氏女也。

生而颖悟,能读《左传》、《国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善于辞令。

翻译:小翠,乃田家之女。

自幼聪慧,能阅读《左传》、《国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才思敏捷,擅长辞令。

原文:年十五,父母欲嫁之,小翠曰:“吾欲学道,不愿嫁人。

”翻译:十五岁时,父母欲将她嫁出,小翠说:“我欲修道,不愿嫁人。

”原文:父母不听,强嫁之。

小翠遂逃至山中,遇一仙人,仙人见其貌美,收为弟子。

翻译:父母不听从她的意愿,强迫她出嫁。

小翠于是逃至山中,遇见一位仙人,仙人见她容貌美丽,便收她为弟子。

原文:仙人授以道术,小翠习之,渐成仙术。

后因事,仙人令小翠下山,与小翠之夫同归。

翻译:仙人传授给她道术,小翠努力学习,逐渐掌握了仙术。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仙人让小翠下山,与她丈夫一同回家。

原文:归家后,小翠以仙术助夫,夫家富贵,声名远扬。

小翠亦因夫贵,名动乡里。

翻译:回到家中后,小翠运用仙术帮助丈夫,丈夫家道昌盛,声名远播。

小翠也因为丈夫的显贵,名声传遍乡里。

后夫家遭变,小翠亦被逐。

遂流落江湖,历经磨难,终成仙真。

翻译:后来丈夫家遭遇变故,小翠也被逐出家门。

于是她流落江湖,历经种种磨难,最终修成了仙真。

原文:仙真归天,小翠亦随之上山,从此不知所终。

翻译:仙真归天,小翠也随之上山,从此便不知她的下落。

以上为《小翠》一文中部分重点句子的翻译,展现了小翠聪慧、坚韧的性格特点,以及她与仙人、丈夫之间的感人故事。

小翠重点字词翻译

小翠重点字词翻译

小翠重点字词翻译小翠重点字词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重点字词解释从:自,由。

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行:走。

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珮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凉。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翻卷。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皆:全,都。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聊斋志异·小翠(5)原文

聊斋志异·小翠(5)原文

聊斋志异·小翠(5)原文元丰打发仆人回家回禀夫人。

夫人一听,又是惊,又是喜,便坐着轿子赶来。

走进花园,小翠迎接跪拜。

夫人拉着小翠的胳膊,老泪纵横,真诚地检讨以前的过错,简直不能谅解自己。

又说:如果你心里不怀恨我,就请你一同回去,让我的晚年得到安慰。

小翠坚决推辞,不肯答应。

夫人因为这花园太荒凉,打算多派些丫鬟仆人来侍奉。

小翠说:别的人,我都不愿见,只要原先的那两个丫头。

相处的日子长了,我很相信她俩,就让她俩来吧。

照应大门,派个老仆人就行。

别的人一概用不着。

夫人就按小翠说的做了,对外人就说是元丰在花园里养病。

每天送给他们食物和日常用品。

小翠常劝元丰另外娶亲,元丰不依。

过了一年多,小翠的面孔和声音渐渐和从前不一样了。

把画像取出来一对,简直判若两人。

元丰非常奇怪。

小翠说:你看我比以前美吗?元丰说:今天你美倒是美了,但是跟从前不一样了。

小翠说;你这意思是说我老了?元丰说:你才二十几岁,怎么会老呢?小翠笑了笑,把画像烧了,元丰要去拿,已经变成了灰烬。

一天,小翠对元丰说:公公说我到死也不会生孩子。

现在双亲都年老了,你又孤零零一个弟兄也没有,我不会生育,怕要贻误你们的宗嗣。

你还是另娶一房妻子,早晚可以侍奉公婆,你两面跑跑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元丰答应了,就向钟太史家求亲。

迎亲的日子快到了,小翠给新妇做了新的衣服和鞋袜,然后送到钟家去。

新娘进门,她的容貌、言谈和举止,竟然跟小翠没有丝毫差异。

元丰十分惊奇,到花园去找小翠。

小翠已不知去向,问丫鬟,丫鬟拿出一块红巾,说:娘子回娘家去了,留下这个叫我交给公子。

元丰展开红巾,上面系着一块玉玦,这是表示她永远与元丰分别了。

元丰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便带着丫鬟回去。

元丰虽然时刻想念着小翠,幸而见到新娘犹如见到了小翠一样。

元丰这才明白:和钟家女儿成亲的事,小翠早已料到了,因此她先化成钟家姑娘的模样,这样就可以安慰元丰后来对她的思念啊!。

小翠_聊斋文言文翻译

小翠_聊斋文言文翻译

小翠,吾乡里人也。

少孤,赖兄嫂抚养,颇得温饱。

年十六,适赘婿王生。

王生家贫,夫妇共度,虽艰辛,无怨言。

一日,王生入山伐薪,遇一美女子,婉约可人。

王生惊异,遂与交谈。

女子自言姓林,名小翠,年方二八,家贫,无以为生,故至此求食。

王生怜之,遂携归,与之同居。

自小翠至王家,家务井井有条,王生心喜,赞不绝口。

小翠亦善解人意,知王生辛苦,常以巧计助之。

一日,王生于山中遇盗,险些丧命。

小翠知后,遂教王生制一法器,用以自卫。

王生依计而行,果得免于难。

然小翠非寻常女子,其母乃狐仙也。

一日,小翠梦归家中,见其母卧病在床。

醒来,泪如雨下。

王生见状,询问原由。

小翠以实相告,王生闻之,痛哭流涕。

遂与小翠商议,欲往山中探望。

小翠惧母责,不愿同往。

王生乃发誓,必不泄露此事,小翠方允。

至山中,见小翠母卧病,心酸不已。

王生买药馈赠,小翠母感其诚,遂许以不夺其生。

王生喜出望外,感激涕零。

归家后,小翠母果然无恙。

自此,王生对小翠更加宠爱。

未几,小翠母病愈,欲带小翠离去。

小翠恋恋不舍,不愿离去。

王生亦不舍,恳求小翠母留小翠。

小翠母见王生至诚,遂允其所请。

然小翠离去后,王生感念其恩,常以酒食祭奠。

一日,王生于梦中见小翠,言其母已逝,小翠欲报答王生之恩,遂托梦相告。

王生醒来,泪如雨下,遂设祭坛,祭奠小翠。

自后,王生常以此事告人,传为佳话。

译文:小翠,乃吾乡里之人。

自幼丧父,赖兄嫂抚养,得以温饱。

年十六,嫁与赘婿王生。

王生家境贫寒,夫妇共度艰辛,无怨无悔。

一日,王生入山伐薪,偶遇一美貌女子,婉约动人。

王生惊异,与之交谈。

女子自称姓林,名小翠,年方二八,家贫无依,至此求食。

王生怜悯,遂携归,与之同住。

自小翠至王家,家务井然有序,王生心喜,赞不绝口。

小翠亦善解人意,知王生辛苦,常以巧计助之。

一日,王生于山中遇盗,险些丧命。

小翠知后,教王生制一法器,用以自卫。

王生依计而行,果得免于难。

然小翠非寻常女子,其母乃狐仙也。

一日,小翠梦归家中,见其母卧病在床。

聊斋故事:小翠

聊斋故事:小翠

聊斋故事:小翠王太常身为朝廷命官,儿子王元丰却是个傻子,即使他位高权重,却也没人愿意给他这个傻儿子说亲,这成了他们夫妇的一个心病。

有一天一个妇女登门,说自愿把女儿小翠许配给他的傻儿子。

也不要彩礼,转身就走,说过几天再来。

王太常十分高兴,想不到就这么解决了儿子的婚姻问题。

亲戚朋友们听说王太常捡了一个穷人家的女儿做儿媳妇,私底下都笑话他。

可是等见到小翠之后,却惊讶地张大了下巴。

原来小翠竟然是个大美女,而且是天上仅有,人世所无的大美女。

小翠十分聪慧,公公婆婆都很喜欢她。

但是她又很调皮,经常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出来。

但王太常夫妇也不敢太责备她,因为害怕她对自己儿子不好。

有一次小翠做了一个布球,在院子里玩耍。

她把球踢出去,然后让傻丈夫再捡回来,如此这般,王元丰累得汗流浃背。

不料王太常正好经过,小翠一脚把球踢到了他脸上,吓得她赶紧跑了。

王元丰却还和之前一样兴高采烈地跑去捡球,气得他爹踢了他一脚。

王太常让夫人去管管小翠,小翠只是低头不语,等婆婆走了,还是和以前一样。

有一次小翠给傻丈夫化妆,画了个大花脸。

婆婆看见后把小翠骂了一顿,小翠也不说话。

婆婆没办法,只好拿儿子出气,把他打得嗷嗷直叫。

小翠这才惨然变色,求婆婆息怒。

等婆婆走后,小翠把傻丈夫哄开心,就又继续玩耍笑闹起来。

王太常有一个邻居王给谏,也是一个大官,但是跟王太常关系不好。

正好赶上官员考核,就想陷害他。

王太常虽然知道这件事,但是苦于没有应对之策。

有一天晚上,小翠给自己做了个吏部尚书的官帽,化妆一番,带了两个仆人,偷偷骑着马出去。

来到王给谏门前,故意大声责骂仆人:我是要去王太常家,不是王给谏家。

王给谏误以为真,以为王太常与吏部尚书有很深的关系,也就放弃了陷害他的打算,并开始巴结王太常。

王太常知道后,心中暗喜,只是嘱咐夫人,规劝小翠不要再做这种恶作剧。

有一次王给谏登门拜访,王太常换衣服时间长了一点,怠慢了王给谏,王给谏很生气。

忽然看见王元丰穿着龙袍从门里进来,后面一个女子在推着他。

小翠蒲松龄文言文翻译

小翠蒲松龄文言文翻译

吾家素封,有小园,园中多奇花异草。

一日,有一丽人,携一小女,自言姓赵,居邻村,偶至园中赏玩。

女年可十四五,貌若仙子,举止娴雅,言谈温文。

吾见而异之,遂留之饮酒,谈笑甚欢。

夜深,女辞去,留诗一首于案上,词意凄婉,令人感伤。

吾窃思:此女非凡品,必有异事。

越数日,吾家犬夜吠甚急,吾往视之,见犬瞪目而立,似有所见。

吾疑其妖魅,遂持杖逐之。

犬引吾至园中一古井旁,吾见井中有一翠鸟,羽毛鲜丽,顾盼生姿。

吾欲取之,而翠鸟忽跃出井,化为女子,正是小翠。

吾惊愕,遂问其由。

小翠曰:“吾乃翠鸟之精,因误入此井,故化为此形。

吾非妖邪,乃仙灵也。

”吾闻言,颇信其言。

自此,小翠常来我家,与吾家女嬉戏。

吾家女亦颇喜之,两人结为姐妹。

一日,小翠谓吾家女曰:“吾欲往游名山,不知能否同行?”吾家女欣然允之。

遂与小翠同往,游历数日,观尽名山大川,尽兴而归。

归途中,吾家女忽感不适,病倒于道旁。

小翠急求医,然遍访名医,皆言无药可救。

小翠焦虑万分,遂自言:“吾虽仙灵,然亦有所不能。

吾愿以吾之命,换我家妹之命。

”吾家女闻言,泣曰:“吾妹何忍以命相托?”小翠曰:“吾妹之命,即吾之命也。

吾虽死,亦无憾。

”言未已,小翠忽化为翠鸟,飞入云霄。

吾家女病愈,然小翠自此不复来。

吾家女思念不已,常于园中望空而哭。

一日,吾家女于梦中见小翠,告之:“吾已化鸟,不能再为人形。

吾愿化一蒲草,生于你家园中,以纪念吾与汝之情。

”言毕,化作一蒲草,生于园中。

吾家女醒,果见一蒲草,心中大喜,遂常以此蒲草为念。

蒲草亦年年生长,似有所感,与吾家女之情相通。

吾家女常言:“此蒲草,即小翠之化身也。

”吾亦信之,遂以蒲草为宝,常置案头,以示纪念。

译文:我家原本家境殷实,有一个小园子,园子里长满了奇花异草。

有一天,有个美丽的女子带着一个小女孩来到园中游玩,自称姓赵,住在邻村。

小女孩大约十四五岁,容貌如同仙女,举止文雅,言谈温和。

我见到她后觉得非常特别,于是留她一起喝酒,谈笑非常愉快。

深夜,小女孩告辞离去,留下了一首诗在桌子上,诗中的词意凄凉婉约,让人感到悲伤。

小翠文言文翻译

小翠文言文翻译

昔有女子,名小翠,年方二八,生而聪慧,貌美如花。

小翠生长于富贵之家,父母宠爱有加,自幼便习得琴棋书画,才情出众。

小翠生性善良,乐善好施,常以己之微薄之力,助人于危难之中。

一日,邻家李氏家道中落,其子病重,小翠闻之,不顾父母劝阻,毅然前往探望。

见李氏之子奄奄一息,小翠心生怜悯,遂以银两及药草相赠,使其得以救治。

时值春日,花开满园,小翠独自漫步于园中,见一蜜蜂采花,忽感好奇,遂尾随蜜蜂而去。

行至一幽静之处,见一蜜蜂巢,巢中幼虫无数。

小翠心生怜悯,遂将蜜蜂巢移至家中,悉心照料。

自此,蜜蜂常来小翠家中采蜜,小翠亦乐此不疲。

一日,小翠于园中赏花,忽见一美貌女子,自云端飘然而至,女子言:“吾乃天庭织女,因错失织造机会,故下凡尘间,求一知心人,助吾完成织造之愿。

”小翠闻言,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织女的请求。

织女自告奋勇,与小翠一同织造。

织女织造技艺高超,小翠则负责照料织女饮食起居。

二人相处融洽,如同一对亲姐妹。

织女织造之技,日益精进,所织之锦,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

时光荏苒,织女织造之技已臻化境,然织女仍感遗憾,因织造之锦,需以人间真情为引,方能织出最美之锦。

织女遂向小翠倾诉心事,小翠闻之,泪如雨下,遂将自己与李氏之子相恋之事告知织女。

织女闻之,心生感动,遂将小翠引至天庭,使其与李氏之子团聚。

李氏之子感激涕零,与小翠共度美好时光。

织女织造之锦,因得人间真情之助,愈发美丽。

然而,好景不长,织女织造之期将至,她不得不返回天庭。

临别之际,织女赠予小翠一枚玉佩,以示感激。

小翠将玉佩珍藏,时常佩戴,以示对织女的感激之情。

小翠返回人间,将织女赠予之玉佩传给后世,使之成为家族传世之宝。

小翠家族后人,均以小翠为荣,世代相传,传承着小翠的善良与美德。

小翠虽逝,但其事迹流传千古,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后人每当提起小翠,无不为之赞叹,称其为“人间织女”。

小翠之美,不仅在于其貌美如花,更在于其心灵之美,令人敬仰。

译文:从前有一个女子,名叫小翠,年纪才二十八岁,生来聪明伶俐,貌美如花。

小翠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五【清代】蒲松龄

小翠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五【清代】蒲松龄

糠覈不得饱[7],一旦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粱[8],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直乎!”夫人大悦,优厚之。妇即命女拜王及夫人,嘱曰:“此尔翁姑[9],奉侍宜谨。我大忙,且去,三数日当复来。”王命仆马送之。妇言:
“里巷不远,无烦多事。”遂出门去。小翠殊不悲恋,便即奁中翻取花样[10]。夫人亦爱乐之。
聊斋故事
小翠 聊斋志异 卷十五
清代 蒲松龄
原文

王太常[1],越人[2]。总角时,昼卧榻上。忽阴晦,巨霆暴作[3],一物大于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移时晴霁,物即径出。视之,非猫,始怖,隔房呼兄。兄闻,喜曰:“弟必大贵,此狐来避雷霆劫也。”后果少年登进士,以县令入
为侍御[4]。生一子,名元丰,绝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5],因而乡党无与为婚[6]。王忧之。适有妇人率少女登门,自请为妇。视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喜问姓名。自言:“虞氏。女小翠,年二八矣。”与议聘金。曰:“是从我
褥[59]。食顷,汗已,忽开目四顾,遍视家人,似不相识,曰:“我今回忆往昔,都如梦寐,何也?”夫人以其言语不痴,大异之。携参其父,屡试之,果不痴。大喜,如获异宝。至晚,还榻故处,更设衾枕以觇之。公子入室,尽遣婢
去。早窥之,则塌虚设。自此痴颠皆不复作,而琴瑟静好,如形影焉[60]。

年余,公为给谏之党奏劾免官,小有罣误[61]。旧有广西中丞所赠玉瓶[62],价累千金,将出以贿当路。女爱而把玩之,失手堕碎,惭而自投。公夫妇方以免官不快,闻之,怒,交口呵骂。女忿而出[63],谓公子曰:“我在汝家,所保

数日,妇不至。以居里问女,女亦憨然不能言其道路,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诸戚闻拾得贪家儿作新妇,共笑姗之[11];见女皆惊,群议始息。女又甚慧,能窥翁姑喜怒。王公夫妇,宠惜过于常情,然惕惕焉,惟恐其憎 子痴[12];而

小翠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

小翠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

甲子年,予自京师还,道出渔阳,见一女子,年可十五六,眉目如画,姿容绝世。

其父鬻鱼为业,居市廛之侧。

女子日与群儿戏,或执竹马,或抱布牛,其乐融融。

予异之,遂留宿其家。

女子见予,笑曰:“君非吾乡人,何由至此?”予告之故,女子曰:“吾闻君名久矣,今幸得见。

”言毕,携予之手,导予游于园中。

园中花木繁盛,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女子指一树而笑曰:“此乃吾家之玉梅也,春来开时,芬芳四溢,真可称为花中君子。

”予应声曰:“此花虽美,然不及君之才貌。

”女子闻之,笑而答曰:“君过誉矣,吾何德何能,敢当此赞?”夜幕降临,女子邀予同往市廛。

至市,见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女子引予至一酒肆,谓予曰:“此肆主人善酿酒,其酒味醇厚,宜君品尝。

”予从之,遂痛饮一番。

酒罢,女子曰:“君醉矣,宜早归。

”予谢之,遂别去。

次日,予别女子,欲往京师。

女子送予至门外,曰:“君此行,何时可返?”予答曰:“未知何时,但愿君在此安居乐业,勿以离别为念。

”女子闻之,泪如雨下,曰:“君言甚是,吾亦愿君得其所,勿以我为念。

”言罢,女子挥手告别,予亦含泪而别。

翻译重点句子:1. “予自京师还,道出渔阳,见一女子,年可十五六,眉目如画,姿容绝世。

”翻译:我从京城回来,路过渔阳,看到一位女子,大约十五六岁,眉毛眼睛如画般美丽,容貌非常出众。

2. “女子见予,笑曰:‘君非吾乡人,何由至此?’”翻译:女子见到我,笑着说道:“您不是我们这里的人,怎么会来到这里?”3. “予异之,遂留宿其家。

”翻译:我对她感到很奇怪,于是就在她家留宿了。

4. “女子指一树而笑曰:‘此乃吾家之玉梅也,春来开时,芬芳四溢,真可称为花中君子。

’”翻译:女子指着一棵树笑着说:“这就是我家里的玉梅树,春天开花时,香气四溢,真可以称得上是花中的君子。

”5. “予应声曰:‘此花虽美,然不及君之才貌。

’”翻译:我随声答道:“这花虽然美,但比不上您的才华和美貌。

”6. “女子闻之,笑而答曰:‘君过誉矣,吾何德何能,敢当此赞?’”翻译:女子听后,笑着回答道:“您过奖了,我有什么德行和能力,敢接受这样的赞美?”7. “女子见予,泪如雨下,曰:‘君言甚是,吾亦愿君得其所,勿以我为念。

小翠文言文

小翠文言文

小翠文言文1. 聊斋志异小翠翻译白话释义:王太常,是江浙一带地方的人。

他童年时,有一次白天卧床休息,忽然天色变得黑暗,雷电交加,一只比猫大一点的动物跳上床,躲在他身边.辗转不肯离开。

一会雨过天晴,那动物便走了。

这时他才发现不是猫,怕得不得了,隔着房间喊他哥哥。

兄长听他讲明原委,高兴地说:“兄弟将来一定会做大官,这是狐狸来躲避雷劫的。

”后来,他果然少年就中了进士,从知县一直做到监察御史。

王太常有个儿子名叫元丰,是个傻子,十六岁了,还分不清雌雄。

就因为傻,乡里人谁也不肯把女儿嫁给他。

王太常很是发愁。

有一天,有个老妇人领着一个姑娘找上门来,说是愿把姑娘嫁给王家做媳妇。

那姑娘满脸带笑,漂亮得像天上的仙女。

王太常全家很高兴,问那老妇人姓名,她自称姓虞,女儿名叫小翠,已经十六岁了。

商量聘金时,老妇人说:“这孩子跟着我,吃糠还不得一饱。

一旦住在这高房大屋里,有丫头仆妇供她使唤,有山珍海味给她吃,只要她舒心如意,我就心安了。

这又不是卖青菜,还要讨价吗?”王夫人大喜,热情地招待了她们。

老妇人叫女儿拜见了王太常夫妇,吩咐道:“这就是你的公公婆婆,你得好生侍奉他们。

我很忙,先回去三两天,以后还要来的。

”王太常叫仆人备马相送。

那老妇人说她家离这儿不远,不必麻烦了,说完出门径自走了。

小翠倒也没显出悲伤和依恋不舍的样子,就在带来的小箱子里翻寻花样,准备做活。

王夫人见她很大方,心里很是喜欢。

过了几天,老妇人未如约而来。

王夫人问小翠家住哪里,她只是露出一副痴憨的样子,竟不知家住在哪里,怎么个走法。

王夫人便收拾了另外一个院子,让小夫妇完婚。

亲戚们听说王太常找了个穷人家的女儿做媳妇,不免暗地嘲笑一番。

可后来见小翠伶俐漂亮,都大吃一惊,从此就再也不议论什么了。

小翠很聪明,会看公婆的脸色行事,老夫妇也特别疼爱她,唯恐她嫌元丰傻。

小翠却有说有笑,好像满不在乎的样子。

只是小翠太爱玩耍,常用布缝成个球,踢着玩,穿上小皮鞋,一踢就是好几十步远,骗元丰跑去拾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斋志异《小翠》原文及翻译
白话释义:
王太常,是江浙一带地方的人。

他童年时,有一次白天卧床休息,忽然天色变得黑暗,雷电交加,一只比猫大一点的动物跳上床,躲在他身边.辗转不肯离开。

一会雨过天晴,那动物便走了。

这时他才发现不是猫,怕得不得了,隔着房间喊他哥哥。

兄长听他讲明原委,高兴地说:“兄弟将来一定会做大官,这是狐狸来躲避雷劫的。


后来,他果然少年就中了进士,从知县一直做到监察御史。

王太常有个儿子名叫元丰,是个傻子,十六岁了,还分不清雌雄。

就因为傻,乡里人谁也不肯把女儿嫁给他。

王太常很是发愁。

有一天,有个老妇人领着一个姑娘找上门来,说是愿把姑娘嫁给王家做媳妇。

那姑娘满脸带笑,漂亮得像天上的仙女。

王太常全家很高兴,问那老妇人姓名,她自称姓虞,女儿名叫小翠,已经十六岁了。

商量聘金时,老妇人说:“这孩子跟着我,吃糠还不得一饱。

一旦住在这高房大屋里,有丫头仆妇供她使唤,有山珍海味给她吃,只要她舒心如意,我就心安了。

这又不是卖青菜,还要讨价吗?”王夫人大喜,热情地招待了她们。

老妇人叫女儿拜见了王太常夫妇,吩咐道:“这就是你的公公婆婆,你得好生侍奉他们。

我很忙,先回去三两天,以后还要来的。


王太常叫仆人备马相送。

那老妇人说她家离这儿不远,不必麻烦了,说完出门径自走了。

小翠倒也没显出悲伤和依恋不舍的样子,就在带来的小箱子里翻寻花样,准备做活。

王夫人见她很大方,心里很是喜欢。

过了几天,老妇人未如约而来。

王夫人问小翠家住哪里,她只是露出一副痴憨的样子,竟不知家住在哪里,怎么个走法。

王夫人便收拾了另外一个院子,让小夫妇完婚。

亲戚们听说王太常找了个穷人家的女儿做媳妇,不免暗地嘲笑一番。

可后来见小翠伶俐漂亮,都大吃一惊,从此就再也不议论什么了。

小翠很聪明,会看公婆的脸色行事,老夫妇也特别疼爱她,唯恐她嫌元丰傻。

小翠却有说有笑,好像满不在乎的样子。

只是小翠太爱玩耍,常用布缝成个球,踢着玩,穿上小皮鞋,一踢就是好几十步远,骗元丰跑去拾取。

元丰和丫鬟们跑来跑去,往往累得满身大汗。

一天,王太常偶然经过,球从半空中飞来,拍的一声,正好打在脸上。

小翠和丫鬟们连忙溜走,元丰还傻乎乎地跑过去拾。

太常大怒,拣起块石子投过去,正打中儿子。

元丰趴在地上又哭又闹。

王太常回到房里,将事情的经过向夫人说了一遍,夫人过来斥责了小翠一顿。

小翠一点不在意,低头微笑着,用手指在床沿上划来划去。

夫人走后,她又照样胡闹,把胭脂粉抹在元丰的脸上,涂得五颜六色,像个花面鬼。

夫人一见,气极了,叫小翠来怒骂一顿。

小翠靠着桌子玩弄衣带,不害怕,也不吭声。

夫人无可奈何,只得拿儿子出气,把元丰打得大哭大叫,小翠这才变了脸色,跪在地上求饶。

夫人消了气,丢下棍子走了出去。

小翠把公子扶到卧室里,替他掸掉衣裳上的尘土,用手绢给他擦脸上的泪痕,又拿红枣、粟子给他吃。

元丰止住啼哭,又高兴起来。

小翠关上房门,把元丰扮做楚霸王,自己穿上艳丽的衣服,腰束得很细,扮成虞姬,姿态轻盈地跳起舞来。

有时又把公子装扮成沙漠国王,自己头上插上野鸡翎子,手抱琵琶,丁丁铮铮地弹个不停,满屋子里充满了笑声。

一天到晚,总是这样。

王太常因为儿子傻,也就不忍心过分责备、埋怨小翠,即使偶尔听到,也只好装聋作哑。

原文:
王太常,越人。

总角时,昼卧榻上。

忽阴晦,巨霆暴作,一物大于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移时晴霁,物即径出。

视之,非猫,始怖,隔房呼兄。

兄闻,喜曰:“弟必大贵,此狐来避雷霆劫也。

”后果少年登进士,以县令入为侍御。

生一子,名元丰,绝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

王忧之。

适有妇人率少女登门,自请为妇。

视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

喜问姓名。

自言:“虞氏。

女小翠,年二八矣。


与议聘金。

曰:“是从我糠核不得饱,一旦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粱,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直乎!”夫人大悦,优厚之。

妇即命女拜王及夫人,嘱曰:“此尔翁姑,奉侍宜谨。

我大忙,且去,三数日当复来。


王命仆马送之。

妇言:“里巷不远,无烦多事。


遂出门去。

小翠殊不悲恋,便即奁中翻取花样。

夫人亦爱乐之。

数日,妇不至。

以居里问女,女亦憨然不能言其道路,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诸戚闻拾得贪家儿作新妇,共笑姗之;见女皆惊,群议始息。

女又甚慧,能窥翁姑喜怒。

王公夫妇,宠惜过于常情,然惕惕焉,惟恐其憎子痴;而女殊欢笑,不为嫌。

第善谑,刺布作圆,蹋蹴为笑。

着小皮靴,蹴去数十步,绐公子奔拾之,公子及婢恒流汗相属。

一日,王偶过,圆訇然来,直中面目。

女与婢俱敛迹去,公子犹踊跃奔逐之。

王怒,投之以石,始伏而啼。

王以告夫人,夫人往责女,女俯首微笑,以手刓床。

既退,憨跳如故,以脂粉涂公子,作花面如鬼。

夫人见之,怒甚,呼女垢骂。

女倚几弄带,不惧,亦不言。

夫人无奈之,因杖其子。

元丰大号,女始色变,屈膝乞宥。

夫人怒顿解,释杖去。

女笑拉公子入室,代扑衣上尘,拭眼泪,摩挲杖痕,饵以枣栗。

公子乃收涕以忻。

女阖庭户,复装公子作霸王,作沙漠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