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基于AISG2.0协议的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的设计实现

基于AISG2.0协议的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的设计实现

基于AISG2.0协议的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RET)的设计实现吕燚,刘伟时间:2010年03月05日字体: 大中小关键词:摘要: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RCU)是进行天线下倾角调节和天线状态远程实时监控的核心部件。

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阐述了RCU的硬件设计和相关软件模块的实现,并对RCU与基站对接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AISG;移相器;HDLC通过调节天线下倾角,可以有效地增强和优化网络覆盖。

机械调节下倾角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覆盖,但是存在机械调节方式耗费人力物力过多、不能实时调节和优化且下倾角调节范围有限等缺点。

电调下倾角天线相对于机械下倾天线,在有效增强小区径向近处覆盖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对同站邻区的干扰,从而解决过覆盖、软切换区域过大或过小、导频污染等造成的掉话、容量下降、通话质量下降等问题。

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RCU)具有接收基站控制命令、精确调节天线下倾角和及时向基站报告天线工作状态等功能,是电调下倾角系统中的控制核心。

AISG2.0协议是AISG组织于2006年制定的天线相关设备(ALD)与基站系统对接的标准接口,用于实现电调天线的远程控制和状态监测,实现不同厂家的天线和基站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

为了满足国际天线市场的需求,开发基于AISG2.0协议的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尤为重要。

1 系统总体结构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包括天线倾角控制、天线参数配置、远程固件更新、告警上报等。

其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硬件实现2.1 通信模块AISG2.0协议物理层的底层通信介质支持RS485和Modem通信方式。

RS485通信方式采用多芯屏蔽电缆在RET与基站之间建立连接。

Modem方式则是通信控制信号和射频信号共用射频电缆,将控制信号调制到射频信号上,然后接收方再解调得到控制信号。

这两种连接方式对于上层协议都是透明的。

从目前的应用来看,RCU中大都是使用RS485方式,Modem方式多用于塔顶放大器等和射频信号相关的ALD设备。

第三卷-天线技术规范书(电调)

第三卷-天线技术规范书(电调)

第三卷-天线技术规范书(电调)天线设备检验检测明细⽬录⼀、总则 (1)⼆、规范性引⽤⽂件 (6)三、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6)四、天线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7)五、供货及验收 (35)六、产品质量抽检 (36)七、售后服务 (37)⼋、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 (38)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联合⽹络通信有限公司就向其提供基站⽤电调天线设备的投标⼈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总则1.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项答复,应答要求为“满⾜并优于”、“满⾜”、“不满⾜”。

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等内容,投标⼈应在性能要求表格中每⼀项指标下⽅的空格内做逐项应答,说明能否满⾜要求,并填写具体数值,要求以产品标称值应答,应答⽤蓝⾊粗体字,并填写附表⼀、点对点应答偏离表,同时应在投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件资料。

2.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臵,投标⼈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3.投标⼈应根据招标项⽬的要求提出完整的设备配备,如有缺漏,由投标⼈免费补⾜。

4.天线使⽤经验为本项⽬提供的天线类型必须是经过⼯程实际使⽤、同时必须是为两个以上电信运营商提供⼀年以上满意服务的天线类型。

5.投标⽅应如实、准确填写下表(表1和表2),招标⽅保留核实的权⼒。

表1:2008-2009年(对中国联通)电调天线供货记录表2:2008-2009年(对其它电信运营商)电调天线供货记录6.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的应答,经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

7.采购清单表3:电调天线采购清单均以标称值应答,投标⽅应答某⼀型号的天线时,可以⽤⽐要求增益⼤0.5dBi的天线应标(个别型号可以⽤⽐要求增益⼤1dBi的天线应标),具体要求可见表5性能指标表中的“增益”列的数值。

8.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加★的条款为关键条款,卖⽅如不满⾜,将不能中标。

9.所有应答指标应根据产品性能进⾏实事求是的填写,应答指标将做为最终产品抽测的基础指标以进⾏评判。

遵循AISG2.0协议的时分复用塔顶放大器控制单元设计

遵循AISG2.0协议的时分复用塔顶放大器控制单元设计

遵循AISG2.0协议的时分复用塔顶放大器控制单元设计吕燚;高军燕【摘要】根据AISG2.0协议对时分复用塔顶放大器(Time Division Duplex-Tower Mounted Amplifier,TDD-TMA)的控制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TMA嵌入式控制单元设计方案.设计了基于对数放大器和射频开关的OOK通信模块,有效解决了发送信号绕回到接收端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电流负反馈的可配置式电流告警电路,实现了告警电流的精确控制.给出了AISG协议栈和TMA故障检测与处理模块的软件实现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通信及控制性能符合AISG协议要求,状态监控功能完善,且当AISG通信故障时具备自动切换到电流告警模式的功能.【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9(038)002【总页数】5页(P112-116)【关键词】天线接口标准组协议;时分复用;塔顶放大器;开关键控【作者】吕燚;高军燕【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040 引言为了规范应用日益增多的天线线上设备(Antenna Line Device,ALD)与基站系统之间的通信,全球主要天线厂家联合微波器件厂家共同制定了天线接口标准组(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s Group, AISG)协议。

该协议先后经历1.0、1.1和2.0 3个版本,最新的2.0版本已经与3GPP TS-25.460-466国际标准完全兼容。

AISG协议已成为基站与ALD之间通信的事实标准,也是目前ALD设备进入市场的必须跨越的技术门槛之一。

文献[1]中指出了电调天线和塔顶放大器等设备在网络优化中的突出作用,文献[2]中给出了基于AISG协议的多频段电调天线控制器设计方案,文献[3]中提出了AISG协议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文献[10]中研究了高效ASIG协议设备扫描算法的设计方法,文献[12]中研究了ALD设备手持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基于AISG2

基于AISG2

基于AISG2.0协议的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的设计实现放大器放大器放大器放大器等和射频信号相关的ALD设备。

本系统中的AISG通信接口电路。

由于天线一般都分布在相对较高而且空旷的地带,因而RCU通信接口的防雷功能必不可少。

本通信接口电路的防雷部分包括气体放电管、PTC和TVS三部分。

气体放电管构成第一道防雷保护,PTC和TVS作为第二道防线,进一步保证了通信接口的防雷性能。

考虑到所有的RET控制器都是挂在空中,最后通过基站单点接到大地,不存在大地电位差,因而采用了非隔离的方案。

2.2 电机控制模块电机控制驱动模块的核心是Allegro公司的步进电机驱动芯片A3977。

该芯片具有1/2、1/4及1/8等微步模式。

本系统中通过软件配置使MS1为高电平、MS2为低电平,电机工作在半步模式,MCU每发400个脉冲电机转动一圈。

A3977输出驱动器容量为35 V、2.5 A,内部包括一个固定停机时间电流稳压器,该稳压器可在低、快或混合衰减模式下工作,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电机噪音,增加步进精确度并减少功率耗散。

2.3 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主要包括天线相关的参数存储和RCU固件存储。

天线参数存储采用铁电存储器FM24LC16,其中包括产品序列号、天线参数、天线配置数据和移相器配置数据等。

选用铁电存储器的主要原因是:AISG协议中规定,RCU收到基站的命令后,必须在10 ms之内发出回应帧,否则就认为通信超时,这就要求向存储器中写入天线参数的命令必须在10 ms内完成;考虑到执行程序的时间消耗,在天线数据较多的情况下,普通的EEPROM无法满足要求;铁电存储器相比于EEPROM写入速度快,写入过程无需等待,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RCU固件存储则采用了μPSD单片机的内部Flash。

利用μPSD单片机内部特有的Flash结构,将正在执行的固件和更新的固件都存储在单片机的片内Flash中,从而省去了外部存储器,既节省了BOM成本,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遵循AISG2.0协议的固件更新策略设计

遵循AISG2.0协议的固件更新策略设计

定 、 靠、 可 安全性 好 。
关键 词 : IG . ; A S 2 0 电调 天线远程 控制 单元 ; 环 冗余校验 ; 循 固件 更新 中图分类 号 :P 9 .4 T 3 3 0 文献标识 码 : 文 章编号 :0 0— 8 9 2 1 )9— 0 2— A 10 8 2 (0 0 0 0 6 0 4
远程 电调下倾 角 ( E ) R T 系统 , 有效 增 强 小 区覆 在
盖 的同时还 能减少 对 同站邻 区 的干 扰 , 有实 时性好 、 具
载 和 下 载 成 功 后 固 件 的 更 新 。关 于 固 件 下 载 , A S 2 0 议 中 规 定 了 3个 命 令 :D w la t t IG . 协 o nod Sa , r D w l dA p D w la n 。基 站开 始下 载 固件 之前 o no p ,o nodE d a
t a o f r o AI h tc n o m t SG2. s p o o e Ai n ts li g t e p o lms o h r d t n lfr wa e u d t t 0 i r p s d. mi g a o vn h r be ft e ta i o a m r p ae meh. i i o s as h me o trn r wa eb n e n lFls mo y o d , c e fsoi g fm i r y i tr a a h me r fMCU sg v n. c r i g t h ea e p cfc - i ie Ac o d n o t e rl td s e i a i to so SG2. t e d sg ffr i n fAI 0, h e in o mwae d wno d a d a t ai n i r vd d i e al Ap lc t n s o h t i r o la n c i to s p o i e n d ti. p iai h ws t a v o t e prp s d sr tg s sa l , ei b e a l s c r . h o o e ta e y i t b e r l l nd we l e u e a Ke r : SG2. y wo ds AI 0:RET o to n t CRC; r c n r lu i; i f mwa e u d t r p ae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企业电调天线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7.doc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企业电调天线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7.doc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1年电调天线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7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1年电调天线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1年10月目录一总则二技术投标书的内容、顺序及基本要求三采购清单四规范性引用文件五天线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5.1术语和定义5.2电调天线的种类5.3天线的性能要求5.3.1电性能要求5.3.2RCU的可靠性要求5.3.3RCU的防水和防尘要求5.3.4RCU需支持AISG规范5.3.5机械性能指标及环境条件要求5.3.5.1一般结构要求5.3.5.2天线面板要求5.3.5.3天线安装组件要求5.3.5.4天线防雷要求5.3.5.5天线支架调整范围5.3.5.6重量5.3.5.7风速要求5.3.5.8温度5.3.5.9摄冰5.3.5.10其他5.3.5.11接头型式5.4天线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5.4.1外罩5.4.2反射板5.4.3辐射单元5.4.3.1压铸振子5.4.3.2钣金冲压振子5.4.3.3贴片振子5.4.3.4PCB振子5.4.4馈电网络5.4.4.1同轴馈电网络5.4.4.2空气微带线和带状线馈电网络5.4.5同轴连接器5.4.5.1外观5.4.5.2尺寸5.4.5.3互换性5.4.5.4接触电阻5.4.5.5绝缘电阻5.4.5.6电压驻波比5.4.5.7三阶交调5.4.5.8耐压5.4.5.9拔出力5.4.5.10机械耐久性5.4.5.11加紧装置抗电缆拉伸的能力5.4.5.12外导体材料5.4.5.13内导体材料5.4.6安装件5.4.7焊接要求5.4.8塑料支撑件5.4.9外标签5.4.10设计要求5.5可靠性要求5.6天线的检验规则5.6.1型式检验5.6.2出厂检验5.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5.7.1标志5.7.1.1产品标志5.7.1.2外包装标志5.7.2包装5.7.3运输5.7.4贮存六供货及验收6.1供货能力6.2合同设备验收七售后服务7.1保修7.2技术服务八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8.1技术资料8.2技术培训九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一零附件一、测试方法10.1概述10.2增益测量10.3方向图圆度(全向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前后比、交叉极化比的测量10.4天线电下倾角测量10.5驻波比测量10.6隔离度测量10.7交调测量10.8功率容限测量10.9一般结构要求试验方法10.10环境试验方法一一附件二、产品检测判定标准11.1电气指标检测要求11.2环境试验及其他检测要求1 总则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对基站用电调天线产品供应商(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卖方制定技术投标书的依据。

基于AISG协议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

基于AISG协议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

基于AISG协议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作者:刘现锋邓春健崔园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6年第02期摘要:针对电调倾角天线的远程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AISG协议的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方案。

综合运用Boa 技术和CGI 技术,在嵌入式设备上构建出基于AISG协议的专用Web 服务器。

分析了AISG协议通信原理,设计了基于AISG协议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硬件电路,重点介绍Boa 服务器的构建,因特网到AISG协议网关的实现。

测试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远程电调倾角天线; BOA技术; CGI技术; AISG协议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02⁃0069⁃04 Design of embedded Web server based on AISG protocolLIU xianfeng1, DENG chunjian1, CUI yuan2(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2.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Zhongshan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528400, China)Abstract: Aiming at the remote control of electrical tilt antennas, a design scheme of embedded Web server based on AISG protocol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special Web server based on AISG protocol was built on the embedded equipment by using Boa and CGI technologies. The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of AISG protocol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hardware circuit of the embedded Web server based on AISG protocol was designed. The establishment of Boa server and realization of gateway from Internet to AISG protocol are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high stability, operability, and great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remote electrical tilt antenna; BOA technology; CGI technology; AISG protocol0 引言在电调现象控制系统中,远程电调倾角天线的接口标准是AISG(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 Group)协议, AISG协议规定在物理层采用RS 485标准,用主从方式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1⁃3],这一特点只能使得控制系统维持在RS 485通信距离内对有限的设备进行控制,不能够实现更远距离和更多设备的控制。

aisg 标准

aisg 标准

aisg 标准
AISG(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s Group)是天线接口标准组织的简称,它是由一些国际天线名牌厂家发起的,主要起草有关电调天线硬件接口及软件协议等,以便各厂家生产的天线设备能统一监控和管理。

目前,几乎所有电调天线系统都采用AISG协议。

AISG连接器(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s Group Connector),也称为AISG 5针圆形连接器,是一种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天线控制接口标准。

AISG连接器采用环形插头和插座设计,并且具有防水、耐腐蚀和可靠的传输性能。

它主要用于天线控制单元(ACU)和天线之间的连接,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和电源供应。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aisg标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毕业论文——GSM基站电调天线控制器

毕业论文——GSM基站电调天线控制器

毕业论文课题: GSM基站电调天线控制器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3年12月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GSM基站电调天线控制器二、适用专业通信专业三、毕业设计任务1、根据当前国外GSM电调天线控制器运用的详细需求,确定电调天线功能和性能技术指标,探讨实现电调天线控制器的机械机构原理和方法,比对各种机械原理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提出产品设计方案和产品性能研究的发展方向。

2、分析电调天线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3、分析电调天线的的硬件组成四、毕业设计要求1、需求分析时要针对具体的系统进行分析,详细说明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2、控制技术(1)介绍电调天线控制器的详细信息(2)阐述电调天线控制器的技术原理五、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或报告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封面2.毕业设计任务书3.摘要4.目录5.引言(叙述题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技术应用情况等)6.正文(图、表位置:图标题位于图的下方;表标题位于表上方;图号和表号分别按章节的第几个图标示,如第二章的第二个图则图号为图2-2接着写明图的标题;一般情况下一表不延续两页,实在需要的话则采用续表的方式)7.毕业设计总结或心得体会:网络安全规划的心得体会和扩展性分析,实现中遇到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今后的维护和改进等等8.致参考文件摘要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

由步进电动机组成的开环系统既简单廉价,又可靠稳定。

它有瞬间启动,急速停止,精度高等特点。

目前打印机,绘图仪,机器人,数控机床等等设备都以步进电机为核心动力。

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控制装置等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的是基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单片机、ULN2003驱动芯片以及相应的按键实现各种功能,并且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要用相应的数码管显示出来。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可靠,清晰明了。

通过人机交互换接口可实现各功能设置,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技术规范书-二:远程电调天线接口要求-中国电信基站天线()集中采购项目标包2

技术规范书-二:远程电调天线接口要求-中国电信基站天线()集中采购项目标包2

中国电信基站天线()集中采购项目旳包2技术规范书附件4附件二: 远程电调天线接口规定目录1 概述 (1)1.1 基站与电调天线驱动器(RCU)接口 (1)1.1.1 RS485方式 (1)1.1.2 调制解调方式 (1)1.1.3 支持远程电调旳功能规定 (3)2 电调天线接口物理层 (5)3 电调天线接口数据链路层 (5)4 电调天线接口应用层 (5)4.1 单天线基本操作命令 (5)4.1.1 校准 (5)4.1.2 设立角度 (6)4.1.3 告警上报 (7)4.1.4 设立设备数据 (7)4.2 多单元天线基本操作命令 (8)4.2.1 天线校准 (8)4.2.2 天线设立角度 (9)4.2.3 天线告警上报 (10)4.2.4 天线设立设备数据 (11)4.3 相对水平方位角调节操作命令(可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基于RAS合同旳操作命令 (12)4.3.2 基于RET合同方式 (13)5 机械性能规定 (14)6 稳定性规定 (14)7 电调天线电机驱动模块环境条件规定 (14)8 附录 (15)8.1 附录1 (15)8.2 附录2 (16)8.2.1 附录2.1 (16)8.2.2 附录2.2 (17)1概述图 1基站与电调天线之间逻辑连接图1.1基站与电调天线之间逻辑连接图如图1所示, 电调天线接口定义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合同来支持远程电调控制信息旳发送和接受。

1.2基站与电调天线驱动器(RCU)接口1.2.1RS485方式基站控制信号以及DC信号经AISG多芯电缆传播给RCU, 主设备可以远程控制一种RCU, 也可以控制管理多种级联旳RCU, 规定可以满足至少3级级联, 6级级联可选。

图2 RS485连接方式1.2.2调制解调方式基站通过外置或内置BT将控制信号调制为频率2.176MHz旳OOK信号, 与DC信号一起通过RF同轴电缆传播到SBT, 由SBT完毕OOK信号与RS485信号旳互相转换。

基于AISG2.0的电调天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ISG2.0的电调天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ISG2.0的电调天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文生;刘伟;吕燚;邓春健
【期刊名称】《测控技术》
【年(卷),期】2011(030)007
【摘要】电调天线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诸如RCU、TMA等电调天线设备的远程监控,AISG2.0协议是为实现天线设备及相关控制设备的兼容和互操作性而最新提出的天线接口标准.以实际项目为基础,从系统硬件结构、主从设备之间通信方式、软件体系结构、系统具体实现等方面讨论基于AISG2.0的电调天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并针对设备扫描、软件下载更新、耗时操作处理等系统中一些核心功能进行了透彻分析.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李文生;刘伟;吕燚;邓春健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4
【相关文献】
1.电调天线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李文生;罗仁泽;吕燚n;邓春健
2.电调天线设备嵌入式AISG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J], 李文生;吕燚;罗仁泽;邓春健
3.基于AISG2.0协议的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的设计实现 [J], 吕燚;刘伟
4.电调天线控制系统测量基准丢失后自同步的解决及实现 [J], 谭传武;龚江涛
5.遵循AISG2.0协议的多频段电调天线控制单元设计 [J], 吕燚;邓春健;邹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调天线基础知识

电调天线基础知识

基于AISG协议的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输入阻抗】即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

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理想状态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此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射,馈线也没有驻波。

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平缓,天线的匹配工作就是消除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分量,使电阻分量尽可能接近馈线的特性阻抗。

【驻波比】天线和馈线的阻抗不匹配或者天线和发信机的阻抗不匹配,高频能量就被反射折回,并与前进的入射波在馈线上叠加形成驻波。

“驻波比”是用来表征和测量天线系统驻波的特性,即正向波和反射波的情况。

过大的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内干扰加大。

【天线增益】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它定量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

某天线的增益,就其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效果来说,与理想的辐射单元相比,把天线输入功率放大的倍数。

表征天线增益的参数有dBd和dBi。

dBi=dBd+2.15。

相同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

【波瓣宽度】指天线的辐射图中低于峰值3dB处所成夹角的宽度。

天线垂直的波瓣宽度一般与该天线所对应方向上的覆盖半径有关。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天线俯仰角的调节,可以达到改善小区覆盖质量的目的,这也是网络优化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波瓣宽度主要包括水平波瓣宽度和垂直波瓣宽度:水平波瓣宽度(45°、60°、90°)定义了天线水平平面的波束宽度,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越好。

角度越小,扇区交界处覆盖越差。

垂直平面的波瓣宽度(48°、33°、15°、8°)定义了天线垂直平面的波束宽度。

垂直平面的波瓣宽度越小,偏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快。

调整俯仰角的途径:电调天线所谓电调天线,指使用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通过电子下倾,改变天线的相位、水平分量、垂直分量幅值等参数,从而达到改变覆盖面积的作用。

摩比遥控电调天线安装作业指导书v1.0

摩比遥控电调天线安装作业指导书v1.0

摩比遥控电调天线系统安装指导书版本:v1.0 版本:v1.0一、 系统概述 摩比公司自主研发的遥控电调天线系统符合国际AISG标准, 使用 该系统可以通过软件或手持设备方便快捷的改变天线的下倾角, 为运 营商网络优化的智能化提供了软硬件的支持, 为网络的日常维护管理 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摩比公司遥控电调天线系统包括的基本部件有: 1. 电调天线 2. 驱动器 3. 台式控制器 4. 手持控制器 5. 避雷器 6. 控制电缆台式针对现有工程实施中常见的两种天线布局形态,我们给出两种遥控电调天 线系统工程安装作业指导方案。

一、 塔式、集束式安装方案 当基站各个扇区的天线集束安装或位于塔上时,采用串联式安装方案 较为有利,通过两根较短的控制电缆把三个驱动器串联起来,从一个驱动 器用一根长控制电缆引入机房。

一个三扇区塔式安装框图见左下图:电 调 天 线驱 动 器 进 机 房 控 制 电 缆 串联控制电缆 塔 单基站部件清单 避 雷 器 控制电缆机房手 持 控 制 器 台式控制器RS232-USB 线 笔记本电脑一、 分布式安装方案 当基站各个扇区的天线分布在楼宇各个角落时, 此时各个天线之间的距 离较远,采用分布式安装即各天线驱动器分别接一根长控制电缆进入机房 的方式更为有利,一个三扇区系统的方案实现框图见左下图:电 调 天 线 驱 动 器进机房控制电缆单基站部件清单机房避 雷 器手 持 控 制 器控制电缆台式控制器RS232-USB 线 笔记本电脑一、 注意事项 1.具体各个部件的安装方法见部件包装内附带的使用说明书。

2.在安装时各个扇区天线所接驱动器的序列号必须和相应的扇区一起记录 备案,以便日后使用时根据序列号选择需要调整覆盖的扇区。

(序列号位 于驱动器型号标签上)序列号3.如果采取分布式安装方式 分布式安装方式,各个驱动器各用一条入机房控制电缆连接驱 分布式安装方式 动器公座和避雷器的母座。

4.如果采取塔式、集束式安装方式 塔式、集束式安装方式,驱动器之间用控制电缆串联连接,即 塔式、集束式安装方式 用控制电缆将前一个驱动器的母座与后一个驱动器的公座相连,最后一个 驱动器的母座用防尘帽旋紧。

电调天线设备嵌入式AISG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电调天线设备嵌入式AISG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c ia d mo u a r htcu e. h c la d lra c i tr n e Ke r s: tn a l e e ie;RCU;rMA; S y wo d a e n i a d vc n nr I 1 AI G;e e d d p oo o tc mb d e r tc lsa k
第 5卷 第 8 1 期 2 1 年 8月 01
电讯 技 术
T lc m nc t n E gn ei g ee o mu iai n ie rn o
V 1 5 No 8 0 .l .
Au g.2 1 01
文章 编号 :0 1 9X(0 10 —0 1 0 10 —8 3 2 l )8 15— 6
关键 词 : 电调 天 线设备 ; 程控 制单 元 ; 顶放 大器 ; IG; 远 塔 AS 嵌入 式协 议栈
中 图分类 号 :N 2 T 8 文献 标识 码 : A d i1 .9 9 ji n 10 —8 3 .0 10 .2 o:0 36 / . s .0 1 9x 2 1 .8 04 s
监 控要 求 , 论 了 A D 设 备嵌 入 式 A S 讨 I IG协 议 栈 的 设 计 与 实现 方 法 。开 发 的 A S IG协 议 栈 完整 实现
了 AS 2 0 求 , IG . 要 保证 A D设 备 能够 与任何 符 合 A S 2 0的 电调 天 线控 制 系统 或基 站 系统兼 容和 互 L IG . 操 作 。协 议栈 采 用层 次化 、 模块 化 的体 系结 构 , 于不 同类型 的 A D设 备 具有 较 好 的适 应性 和 扩展 对 L 性 , 于不 同的硬 件平 台具有较 好 的 可移植 性 。 对
电调天 线设备 嵌入式 A S IG协 议栈 的设 计与实现

基于AISG协议的电调天线控制器设计

基于AISG协议的电调天线控制器设计

基于AISG协议的电调天线控制器设计胡晶晶;季彦呈;李骏马【摘要】针对传统机械天线不能实时调整天线参数,增加了网络优化难度,提出一种电调天线控制系统,采用主从方式对天线设备进行远程实时控制.通过研究AISG 2.0协议,实现AISG协议物理层、链路层和应用层三层协议模型.介绍了控制单元的硬件结构、软件部分和实验结果.提出基于霍尔传感器实时反馈电机运转情况的控制系统,精度可以达到0.005°,远远高于市场上的电调天线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实现了对电调天线的远程控制,并且运行稳定,效率高.【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8(041)023【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电调天线控制器;控制单元;远程控制;AISG协议;硬件结构;软件结构【作者】胡晶晶;季彦呈;李骏马【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江苏南通 226019;南通大学,江苏南通 226019;南通大学,江苏南通 226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2-34;TP393.040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和网络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无线网络优化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运营商也更加关注网络质量的提高和改进。

网络优化是提高移动网络质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网络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其中基站天线的优化是网络优化的主要方法。

网络优化过程中,由于改变天线高度的做法实现难度较高,所以经常通过调整天线倾斜角度来改变小区覆盖范围。

选择合适的倾斜角可以得到合适覆盖范围,使得干扰减到最小,从而得到最佳的信号强度。

根据天线的倾角是否可调,将天线分为电调天线和非电调天线。

非电调天线就是传统的机械天线,在恶劣天气下无法优化、调整天线,不能及时解决“容量呼吸”问题,短时间难以进行整网优化。

电调天线能够实现远程调整,调节优化效率高,实时性强,实际覆盖范围更接近网络预测规划,让覆盖更加精细[1]。

AISG协议是由世界主流的移动通信系统厂商和微波天线相关厂家联合制定的天线智能化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规范[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题目: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专业:班级:学生:指导教师:2012年春季学期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的控制一、文献综述的引言:本次毕业设计是以已学的单片机知识,再配合为学习西,即AISG协议和电调天线使用,因此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学校交的的任务,必需要在已有的知识的情况下来了解未解的专业知识。

其中,查看大量的文献综述,在原来已有的基础上来实现创新。

参阅文献可以给我们在陌生的领域上指引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不至于走弯路,而且大量的文献参阅可以让我们再很多的地方少出现错误。

文献的参考范围是有关本次课程设计而进行的,不需要看与其无关的知识,但是涉及的知识必需我们掌握,例如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的控制中,不仅需要知道什么是AISG,而且电调天线的使用方法也是必需熟悉的,其中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机的过程也是必需的,所以在参考文献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侧重点,这样对我们的毕设设计的进程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就比如说,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的控制系统中,从标题上需要知道的东西是AISG和电调天线。

AISG,不同厂家的电调天线设备主要是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RCU)与控制设备或软件的互操作性,并实现对RCU设备的远程监控。

电调天线,指使用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通过电子下倾,改变天线的相位、水平分量、垂直分量幅值等参数,从而达到改变覆盖面积的作用。

因此,这次的文献综述也是通过上述的情况而看开评论的。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1)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发展方向移动通信天线的技术发展很快,早期我国主要使用的定向和全向型移动天线,后来普遍使用机械天线,现很多省市的移动网已经趋向于使用电调天线和双极化移动天线。

随着移动通信特别是3G网络普及和应用深入,电调天线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问题也由此产生。

例如,如何对基站设备惊醒同意的监管和管理,如何整合不同厂家的产品构建一个电调系统以实现最高的性价比,如何解决不同厂家的产品兼容性和操作性等。

基于上述情况,世界几大厂商成立了AISG(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s group )组织,并于2004年成立了AISG 协议。

之后,3 GPP组织以AISG.1为蓝本,开发了3GPP关于电调天线的相关规范,并定义了对电调天线设备的操作luant接口,其是个3层的协议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和应用层。

2006年ASIG2.0出现,从而修正了前版本的错误,增加了对TMA 的支持,并充分考虑协议的可扩展性。

Aisg2.0的出现,世界一些天线设备厂商如Kathrein、Argus、Andrew等都开始了符合AISG的电调天线设备的研发工作,但是由于AISG只是一个协议文本,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法,而除了AISG协议和3GPP相关规范外,相关的文献并不多见,以致不同的厂商对于AISG的理解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常常造成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系统并不能够做到真正的兼容和互操作。

2007年开始,我们和国内某知名天线设备厂商合作,及时跟踪电调天线技术和AISG协议发展,综合运用嵌入式技术开发了面向3G移动通信的、符合AISG2.0和3GPP规范的RCU、TMA、ALD手持控制器等电调天线设备[9-10],并开发了相应电调天线设备控制系统( ALDsControl System,ACS)。

2007年我们和国内某知名天线设备厂商合作,及时跟踪电调天线技术和AISG协议发展,综合运用嵌入式技术开发了面向3G移动通信的、符合AISG2. 0和3GPP规范的RCU、TMA、ALD手持控制器等电调天线设备线设备控制系统(ALDs Control System, ACS) 。

(2)文献中了解的大体内容:A、题目:基于AISG 协议的手持电调天线控制1,Aisg协议要求使用rs-485总线,采用主从方式对多个天线设备进行远程控制,非常适合小型网控制。

除此之外,aisg协议相当于osi7层模式的简化版本,包括了第1,2,7层的描述,为总线,天线设备,接口等物理层定制了严格的电气特性的参数;对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数据封装和功能进行了充分的描述;对应用层的各种天线设备控制命令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从而提高灵活性和安全性。

图一是手持式电调天线控制器的整机原理框图(图一)控制芯片采用avr的mega16,其他核心电路模块包括电源电路,镍福电池组充电保护电路,jtag调试及程序下载模块,液晶显示模块,rs-485收发器及其保护电路和siag天线接口的7个部分,当使用12镍福电池组工作时,通过专用升压芯片为天线接口提供12v和24v的直流电压,驱动总线上各个天线驱动器,并为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

芯片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

控制芯片获得从矩阵键盘输入的控制信息,通过rs-485收发器发送到连接在总线上的某个驱动器,并通过液晶显示模块输出控制信息,同时,总线上的某个驱动器也可以通过rs-485收发器与控制器通信,反馈天线的各种状态信息。

当电量不足时,可以外接15v 稳压电源对系统供电,电池组供电通路被切断,同时还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

2,数据链路层的描述:Aisg的数据链路层对命令或者是数据帧的封装分为主机和从机俩种。

这里只对主机的封装进行说明。

主机的命令帧分为6种,见表一。

Aisg设备地址应该存储于非易失性的存数设备中,每当上电就能读取。

从机将比较从主机总线上接受到祯地址域,若和主机的地址符合,将恢复主机。

在aisg中有俩个保留的地址,分别是0x00和0xff。

地址0x00是广播地址,所有的从机都可以接受还有地址的信息帧。

主机与总线上的从机建立连接前必须配置连接在总线上的从机地址。

从机接收到该地址配置命令后先检查第一个pv域,判断是否与本机的厂商ID或序列码相同,若相同则将本机的地址值改为第二个pv域中的地址,然回复一个ua祯。

若从机发现第一个pv域中的id值与本机不符,但从机已使用第二个pv域中的地址值,则强置本机地址值为0,从而使自己与总线断开连接。

是为了避免多个设备用同一个地址。

若俩个pv域中的值都与本机不符,则从机不作任何应答(注:当设置好地址后,从机将处于非连接状态)。

某些情况下,总线上的设备厂商id或序列码是不知道的或是错误记录,此时可以使用设备扫描命令来确认连接的设备。

该命令使用xid帧格式每个接收到该命令的从机将用屏蔽码屏蔽自己的厂商id,若屏蔽后的id值和命令中的唯一id值相同,则从机应答(注:建议每个从机在应答时加上随机延时,从而最大地避免主机同时收到多方应答的情况)。

SNRM-frame用于建立连接。

主机向某一从机发送SNRM帧信息, 从机回复一个UA祯,当主机收到从机的UA祯后,相应的从机即与主机建立了连接。

DISC-frame用于断开连接。

主机向某一从机发送DISC祯信息,从机回复一个UA 祯,并附带断开状态,当主机收到从机的UA祯后,相应的从机即断开了连接。

RR-frame是接收准备好命令祯。

UI-frame是用于普通广播的命令。

3,文献总结上述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AISG协议的便携式电调天线控制器的一些基本的设计思路。

正常工作时,负载电流可以达到350mA ,可以驱动大多数的电调天线。

操作简易,携带方便,非常适合网友人员的随身携带进行基站维护和调控。

利用手持便携式的控制器可以让工作人员就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以及实时的控制系统的运转状况,但是这种控制的范围有限。

应用:采用CTSD技术的高速ADC 瞄准便携式医疗设备及工业成像系统。

B, 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中AISG协议的控制:1,以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器为背景, 从协议结构分析, 协议各层的实现思路等方面介绍了AISG2.0协议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思路。

AISG2. 0, 实现电调天线的远程控制和监测、实现天线和相关控制设备的互操作。

ET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电调倾角天线(RET)的远程控制,便于维护人员对整个网络中的天线倾角进行统一控制和调整, 从而极大地改变整个网络优化的操作流程和劳动强度。

RCS系统包括电调天线( RET)、RET远程控制单元(Re mote Control Unit, RCU)、RET中心控制单元( Central ControlUnit,CCU) 、基于PC机的RCU控制软件、手持控制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其中RET控制器主要负责接收基站发来的AISG控制命令, 据此调节天线的下倾角和相关的控制参数。

2, RET远程控制单元的整体结构RET远程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包括电调倾角控制、天线参数配置、远程固件更新、告警上报等。

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主要包括: AISG通信协议栈、天线下倾角控制部分、天线参数存储单元和RCU固件存储模块。

其中AISG协议是RET远程控制单元中最主要的部分。

3,AISG2. 0协议结构大体分析AISG2. 0协议共包括3层, 对应到OSI模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 电气上可采用RS485标准或者共用射频馈线的Modem方式, 都为半双工通信;数据链路层: AISG2. 0协议的第二层是HDLC协议的一个子集;应用层: 应用层根据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功能, 目前该协议支持的设备包括RET和TMA, 因而应用层的功能函数都与这些设备的具体功能密切相关。

4,文献摘要:本文以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器为背景, 从协议结构分析, 协议各层的实现思路等方面介绍了AISG2. 0协议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思路,这种方法成本比第一种的大,设计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但是这种控制系统是非常优越的,利用远处的计算机的设备来控制,加大了效率。

C,AISG协议的文献:1,课题中AISG协议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课题的中间进行,因此了解的这一协议是至关重要的。

AISG2. 0协议物理层的底层通信介质支持两种: RS485方式和Modem方式。

RS485通讯方式采用多芯屏蔽电缆在RET与基站之间建立连接。

Modem方式则是通讯控制信号和射频信号共用射频电缆, 将控制信号调制到射频信号上, 然后在接收方解调得到控制信号。

这两种连接方式对于上层协议都是透明的。

目前对于RET都是采用RS485方式, 对于TMA大都采用Modem方式。

默认支持的波特率是9. 6kbps, 也支持38.4kbps和115. 2kbps(只针对于RS485方式)。

2,HDLC协议:AISG2. 0协议中的数据链路层采用了HDLC协议的一个子集: UNC1, 15. 1TWA。

其中: U 表示非平衡操作模式, 即网络是主从结构, 通信的启动和结束由主站控制, 从站只是被动的响应主站的查询; N表示响应方式为正常响应方式,即数据帧中包含发送和接收序号, 默认情况下滑动窗口大小为1;15.1表示采用有发送/停止位的透明传输方式;TWA表示半双工通信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