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重点及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昆虫纲具有以下特征:

1.身体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3个体段;

2.头部具有3对口器附肢,1对触角,通常还有单眼和复眼,为感觉和取食中心;

3.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有3对足,通常还有2对翅,为运动中心;

4.腹部通常由9~11节组成,有气门和外生殖器,为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5.昆虫属于变态发育。

二、昆虫头部根据口器着生的位置和方向,可分为3种头式:

1.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几乎成直角。

2.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于一直线。

3.后口式:口器从头的腹面伸向身体后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成锐角。

三、昆虫的口器:一般分为咀嚼式口器和吸收式口器两类。吸收式口器又可分为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刮吸式口器等常见类型。

四、昆虫口器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咀嚼式口器害虫为害造成作物破损,如啃食、咬断、钻蛀等,对暴露的虫子可使用触杀剂、胃毒剂,对钻蛀的虫子要掌握在钻蛀之前防治,对地下害虫可将药剂喷洒在植物上或制成毒饵防治。一些口腔入侵的微生物农药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效果较好。

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保持植物完整,为害作物一方面由于吸取植物营养液,使植物营养受损,发育不良;同时由于唾液酶的作用,破坏叶绿素,形成变色斑点,或使植物枝叶卷缩,形成瘿瘤,甚至枯萎而死。另一方面还能传播植物病害。防治时可使用触杀剂、内吸剂,对造成卷叶的要掌握在卷叶前防治,或使用内吸剂,对传播病毒病的要掌握在发生初期防治。

虹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昆虫吸食暴露在外的液体,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诱饵诱杀。

五、昆虫的体壁:

体壁由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基底膜3部分所组成。基底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皮细胞层是一层活细胞,虫体上的刚毛、鳞片、各种分泌腺体,都由皮细胞特化而来。表皮层是皮细胞层向外分泌的非细胞性物质层。体壁的特性和功能,主要与表皮层有关。

六、昆虫呼吸方式的类型:

(1)体壁呼吸:无气管系统或气管系统不完全,气体交换经体壁直接进行。

(2)气管鳃呼吸:体壁向外突出形成片状或丝状结构,上密布气管分支。

(3)气泡和气膜呼吸:水生昆虫的特殊呼吸方式。如龙虱、仰泳蝽等体躯腹面有一层

(4)气门和气管呼吸:绝大多数昆虫的呼吸方式。昆虫的呼吸作用主要靠空气的扩散和虫体呼吸运动通风的帮助,使空气由气门进入气管、支气管和微气管,最后达到各组织间和细胞内。扩散作用是由于气管内和体外氧与二氧化碳分压的不同而进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是腹节的交替扩张和收缩,帮助气管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的快慢,随多种因子而变化,一般在高温情况下比低温呼吸次数多

七、突触传导机制:感觉神经原和运动神经原的轴状突、侧支或树状突的端丛,并非直接连接,而是在脑内或神经节内形成突触,突触间还有一定间隙,突触中间的传导作用是由前一神经末梢受到冲动后,由囊泡中分泌出乙酰胆碱,靠它才能把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原的端丛,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作用。冲动过后,乙酰胆碱被吸附在神经末梢表面,乙酰胆碱酯酶很快将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酰,使神经恢复常态。

八、昆虫神经系统与杀虫剂的关系:

(1)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突触部位乙酰胆碱积累,产生持续增强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活动,如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2)与化学传递物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对神经传导产生阻塞作用,如烟碱类;

(3)影响动作电位在神经原上的正常传导,阻止或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传递物质,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DDT。

九、昆虫生殖方式类型:

两性生殖:雌、雄昆虫通过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雌虫产下受精卵,每一粒卵发育成一个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这是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遍的形式。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雌虫不经过交配或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完全变态: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翅在幼虫体内发育,幼虫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截然不同。

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翅在幼虫体外发育,幼虫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

世代:昆虫从卵到成虫性成熟开始产卵的个体发育史。

年生活史: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次年越冬结束的发育经过。

单食性:具有高度特化的食性,仅以一种或极近缘的少数几种植物或者动物为食。

寡食性:昆虫取食少数属的植物或嗜好其中几种植物。

多食性:昆虫能以多种亲缘关系疏远的植物或动物为食。

十、物种亚种命名法:

由3个词组成,即属名﹢种名﹢亚种名。

如果一个种只鉴定到属而尚不知道种名,则用sp.表示,如Aphis sp.表示蚜属的一个种。多于一个种时,用spp.表示。

种名在一篇文章中再次出现时,属名可以缩写。

种级以上的名称是单名,由一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字母大写。排版时属名用斜体,属以上阶元用正体。命名者的姓氏不是学名的组成部分,在用到某一学名时,命名者的姓氏可以引用也可以不用。属级以上学名的作者一般不引用,但属和种的作者常需写出,尤其是在分类学专著或论文中。

十一、优先率:

动物命名法规的核心是“优先律”,即一个分类单元的有效名称是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命名法规定,将1758年1月1日林奈《自然系统》(第十版)的出版,作为分类学和学名有效的起始日期。

一种昆虫首次作为新种公开发表以后,没有特殊理由,学名不能随意更改。若后人将该种昆虫定名为别的学名,应作为“异名”而不被采用;该种昆虫的学名如被用于命名其他种的名称,则称同名,必须另取新名。十二、鳞翅目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体小型至大型,体翅密被鳞片,大型蛾蝶类为现存昆虫中的最大种类;触角蝶类棒状,蛾类不定形,非棒状;复眼发达;口器虹吸式;翅两对,鳞翅,翅脉发达。

十三、同翅目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体型微小至大型,触角刚毛状或线状;口器刺吸式,后口式;前翅质地均匀,膜质或革质;多数种类有蜡腺。

十四、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有效温度积累值为一常数称有效积温。发育的总积温为日平均温度减去发育起点温度,这一规律称有效积温法则,公式表示:K=N(T-C)式中,N为发育历期;T为发育期间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K为有效积温。

十五、作物抗虫性:

(1)不选择性。由于作物的某些结构物理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使害虫不趋向或少趋向其上栖息、产卵和取食,对害虫具有抗栖息选择、抗产卵选择和抗取食选择的特性。

(2)抗生性。作物体内具有某些有毒物质、抗代谢物质、抑制消化吸收物质,或缺少昆虫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昆虫取食后导致死亡率高、繁殖力低、生长发育延缓或不能完成发育。

(3)耐害性。作物具有忍耐害虫为害的特性,遭受一定程度的害虫为害不会造成显著的产量损失。具有耐害性的作物品种,其个体或群体对害虫为害具有很强的增殖和补偿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