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重视小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小学数学课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富尔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而学会学习的基本途径是善于自学。

若翻阅一下古今中外的科学文化界的名人大家的传记,我们就会明白,这些伟大的成就大厦无一不是建立在小时候养成的自学习惯根基上的,良好的自学能力,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从理论上分析,学生自学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自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

自学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自学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学生是作为活动的独立主体,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二是自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能力的舞台。

小学数学教材具有简炼、概括、逻辑性强的特点。

自学时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分析教材,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经常自学的学生学习能力都很强,学习也更主动、高效。

三是自学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

自学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

课堂上,他们就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加深他们的理解,也能给其他学生带来意外的收获,更有利于教学深入开展。

提倡自学,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的“灌输”特点,实现“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的平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成为自学的主体,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绪,使学生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

“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可以说,真正有质量的自学,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自学,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该赋予新的内涵。

我们应该把自学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它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自学,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

课题研究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题研究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39825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自学方法第一,会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阅读学习内容的习惯,不能一目十行,也不能走马观花,要注重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尤其是对于一些概念,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及时对概念进行解读,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

第二,会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对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划分标记及思考,要对重难点进行深入的分析,知根知底。

学生要积极思考,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公式,要知道它们的推导过程,对自己理解错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更正。

第三,会记。

划线作为复述策略中的代表,是一种很好的助学方法。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无法理解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划线标记,等到上课的时候再认真听讲此部分,仍然不懂的可以问老师。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

第四,会练。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预习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练习以便检验预习的效果。

一边思考一边练习对他们来说是种不错的学习方式。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

而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形成自学能力。

要及时组织多向交流,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有的学生说:“在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如果只要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2和3,那么相乘的积是6,6是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公倍数。

”又有学生讲:“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不但要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2和3,而且要包含18独有的质因数3和30独有的质因数5,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公倍数。

”又有学生补充说:“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2,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2;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3,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3;而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里只能要一个2、一个3,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相关方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相关方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相关方法人教版新课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帮助小学数学出现了一次重要的变革,这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提高。

小学数学教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终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应该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文对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使学生树立起自学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就是要学生学会自学,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做准备,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学生学习的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善,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所以学生应该树立一种自学意识,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任何时候获取一些知识,是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模式。

小学学生自学意识的培养,首先应该在课前,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所以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可以对内容有所了解,让学生列出预习的提纲,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理解其中的一些知识,使学生可以在课前就把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课堂中,也可以加深对已经学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和掌握存在问题的知识点,同时这样也使学生的注意力非常的集中,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心理准备,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

二、使学生培养出自学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一些具体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照顾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成为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学习,突破学生的思想障碍,使学生的学习拥有更强的目的性。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兴趣、思想、方法、习惯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些知识、技术仅靠课堂或老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必要的补充,自学是一种最佳的途径,“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

”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可以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技术和技能。

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学习能力又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它影响其它能力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正文: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会自学。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总之,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能使人的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教师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以便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

数学活动课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又一个主战场。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

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我们教师研究的课题。

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因为一个人学识渊博,大量的知识是靠自己学习得来的。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我们教师可以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一)自学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锻炼观察本领,思考、试验的本领,创作的本领,还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

”要适应现在的社会,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这就要求自己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自己会学习。

(二)自学能力是学习的需要。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知识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自己学习的能力,但由于没有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法,或在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不知道怎么自学?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影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们当老师的要采取一些有用的方法把学生引到自学的道路上来。

教师要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需要。

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

学生是被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根本得不到培养。

为了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我们当老师的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在国内,陶行知早就强调,”教学的本质是学习”。

在国外,赞可夫强调,”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学”。

学生能自己学习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透彻,所学知识就更加扎实。

学生的动脑能力更强。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拿出所带的圆形物体。

你能量出所带物体的周长吗?学生积极发言,说出很多种方法:用线围物体量一圈,再量线的长度;把圆形物体在尺子上滚一圈,再看尺子的刻度;把圆形的纸物体,用剪子剪开,再量长度...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找出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到此学生自己解决了本课的问题。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在知识日新月异,只有终身学习,主动学习,不断学习,方可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再加上人的一生中接受教师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可以说人的学习绝大部分是来自吸取外界的信息进行自学。

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会学生学。

”“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授人以“渔”即管用一辈子。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

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1、“引”。

在课堂上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得当,教师要遵循因势诱导的原则,适时提出问题,如:在新知识出现时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设问,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设问,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

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一方面。

并且创设的问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问题要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跨度适当,不能太难,当然也不能太简单。

(2)所设问题要遵循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所设问题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离开教师的“引”是不可能的。

“引”的方法一般有这么几种:①教师的启发性语言;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自学思考题;③一些思维性较强的练习题,④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自学的兴趣进入自学的境地。

2、“放”。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把教师的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从大变小,最后消失”。

数学学科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科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论文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才能的培养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开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才能是广大老师谈论的中心。

所谓自学才能,确实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才能。

假如学生自学才能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明显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老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老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才能,他就能够主动学习,独立考虑下面,我就在小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学才能要从低年级做起自学才能不是一朝一夕构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

一年级数学教材插图非常多彩色套版,确实是吸引小学生看的,许多知识是用图来说明,因而要先启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教给学生怎么样看图,引导怎么样思维,怎么样分析图意,从而进展思想教育,最后,联络数学做到四个字。

“看、想、议、说”,看确实是引导观察,想确实是启发考虑,议确实是互相谈论,说确实是指导口述。

老师及时总结,重点讲解:例如我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在备课时,予先选择了几幅合适儿童观察、考虑、分析的名画:讲课时,我把名画展示在学生面前,由于这些画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生动,非常受学生欢迎,如此学生对看图有了浓重的兴趣,然后,教会学生怎么样看数学书上的图。

看数学书上的图,跟看小人书上的图不一样,看小人书上的图,主要是看故事,看数学书上的图,是看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看图上画的什么,数一数有几个,边看、边想、边说。

看不明白的能够咨询老师。

这确实是培养一年级学生自学才能的最初的做法。

如此做,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和表达才能。

通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学生的自学才能逐步提高了。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才能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

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开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才能,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爱学习,主动学习。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

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

试做“做一做”。

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摘要】学习活动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教会学习方法、正确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关键词】自学自主学习活动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教会学习方法、正确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启发到哪儿、学生跟着想到哪儿,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

下课了,学生连书都没打开。

书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老师讲的其实都是书上内容。

老师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不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具有严重的依赖性,离开老师,自己寸步难行。

例如我遇到过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长和宽都是5分米,高3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虽然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8个顶12条棱背得滚瓜烂熟,但是由于平时没练习过、试卷没遇见过,所以错率竟达69%,视为冷题。

其实列式很容易:5×8+3×4=52(分米)。

学生把老师讲过的东西一旦忘记,自己不会翻书,重新把例题弄懂,理解能力低,表达能力差,学习很吃力。

到了中学长时间不适应,其根本原因,就是不会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讲,课后不会自觉重温例题,因此,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有许多渠道,下面主要从看、读、讲、动、议五个方面来讲。

一、看中思,利用预习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因此,让学生先预习,自学教材是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而平时学生的预习就是漫无目的的翻书,随便一看就完成了任务。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学生学习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学生学习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柯曾鸿(贵州省赫章县结构彝族苗族乡毛姑小学553200)《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育理念,这就充分表明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而且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小学生刚入学,有的还不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

对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都仍处于迷茫状态,更不要说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体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下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生对数学自学的现状1、对学科兴趣不高,自学人数少。

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于其它学科较抽象的学科,数学术语相对多,这就决定了数学学科的抽象性。

对于一些刚入学不久、学法还没掌握的小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大,再加上小学生的学习意志不够坚强,导致他们去该学科的兴趣不大。

具体表现在自学人数较少,及时有个别学生在课前有自学的习惯,也没达到预期的自学效果。

2、自学任务不明确。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学对学生的自学培养不是很关注,具体表现在没有给学生明确自学任务,没有给学生预习的题目,一般都只是在上完每一小节之后,告诉学生明天的自学任务。

没有结合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自学任务。

3、题目设计过难。

自从新课改提出以后,很多教师也有开始意识到自学的必要性,但很多教师也只是走形式主义路线。

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设计相应的预习题目。

一般给学生预习的题目基本都是例题,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大部分学生即使想去预习,也无从下手。

4、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监督不到位。

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觉得,自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效果不大。

所以对小学生的自学情况也不是很关注,很多时候布置学生回去提前预习也只是口头上布置,真正有去落实检查的教师很少。

低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措施论文

低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措施论文

低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措施论文摘要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更应该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

新课程中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本文从“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在活动中自主探索”三个方面阐述新课程中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

关键词新课程;习惯;能力;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已经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下面我就新课程中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特别是在学生的起步阶段,在学习常规方面进行严格规范、细致指导、耐心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习能力的基本保证,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前提。

一年级新生由于刚刚步入正规的小学学习生活,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上课时学会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积极举手发言,动手操作学具;能认真审题,答题工整,及时订正错题等。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和指导,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让学生在每堂课中的习惯养成上都有所收获。

1.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倾听”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而专心听讲是学生获得信息、吸取知识、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

如何才能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首先,教师讲课要富有吸引力,让学生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一位教师精心安排了这样的导言:同学们,前几天小明家新建了一栋漂亮的房子,下面请你在小明新建的房子里,找一找,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

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在这种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小学数学教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数学课堂要想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我们一线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改意识,还要不断创新教改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最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不断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进行不断的探索、尝试和实验。

第一部分培养阅读教材的能力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苏联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

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

”要想培养儿童对书籍的敏感度,提高对知识渴求的愿望,就要从儿童初入学就开始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只凭着在课堂上看书学习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课堂这个舞台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教师用熟练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探索的欲望、和对各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字的含义并会恰当运用。

虽然素质教育倡导了许多年,但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老师把教材内容彻底讲透了,双手捧给学生,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非常依赖老师,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首先让学生学会自己看书,让教材上的内容成为引起学生思考的资源源泉,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关注,逐渐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敏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到自主学习的轨道。

如:我在课堂上教学生时,我说:“把书打开”,学生就七嘴八舌的问:“翻到哪一页?”我就反问:“你们这么多人都记不住,我一个人能记住吗?自己找找看。

”从此以后每天该学习哪一页学生记得非常清楚。

所以老师适当“懒”一些,学生就会“勤”一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新课标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而自学能力正是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自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自学信心1.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在课堂上许多老师是满堂灌、一言堂,使学生失去了许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这样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培养的学生可能高分低能,缺乏后劲。

而近年来我国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等。

他们成功的关键都取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先学后教”是它们的根本理念。

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无论在备课还是上课中都要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只有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所学会的知识才不会淡忘,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

2.转变学生“学”的观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内因,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单靠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感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不断增强自主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的或自己亲身实践获取的知识,才容易理解、印象最深;要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将来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

二、营造自学氛围,寻求自学乐趣1.营造自学的课堂氛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无穷的潜能,要把学生的自学潜能发挥出来,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摘要:《新课标》倡导自学,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值得数学教师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传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学习条件,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等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自学意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这一问题,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探讨的中心,研究的重点。

小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便可以自行开展学习进度,独立思考,而不用过分依赖教师可谓益处多多,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很有必要。

一、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小学生自学意识所谓培养小学生的自学意识,就是指教师通过向小学生介绍培养自身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或者积极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到拥有自学能力的积极作用,从而让学生产生想要主动学习的欲望。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核心角色,一切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观念暴露出的弊端严重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学习意识,在当代数学教学中,是不利于小学生发展的。

因此,面对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在小学数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相当有必要的,数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策略调动学生的自学意识,将学习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教师为其做必要的辅导即可。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统计”的知识时,可以要求小学生先在课前做相关调查,进而制作调查报告并将调查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对于不理解的问题或是计算出现错误要做到自主记录,当回到课堂上时,教师再依次听取每个小学生的调查意见和调查结果,当学生向教师询问自己遇到的问题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讲解,如此,不但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参与度,更不会阻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增强小学生的自学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接触数学的第一站,如何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数学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学生才能逐渐培养起自学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教师、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合作,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

2. 正文2.1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学习并探索数学知识。

2. 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并总结规律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自学和巩固知识。

通过以上方法,小学数学课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这也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2.2 通过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在感知、认知和表达能力上得到锻炼,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开始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教书式的讲解。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1.2 问题阐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缺乏主动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成为亟需解决的教育难题。

教育者们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依赖他人到自主学习,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问题。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具备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0字结束】1.3 重要性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自学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习不再是简单地靠老师传授知识,而是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保持竞争力。

谈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谈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谈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学能力是指学生个体为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自主学习,并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的主观条件。

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

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在备课是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注重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能力转化;注重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另一个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习的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要重视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必须渗透学习指导。

而进行学习指导,则必须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数学学习,小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因而,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十分重视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自学能力的概念界定
自学,是指学习者独立的学习活动。

在学校教学中的自学,是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的学习活动。

发挥小学生学习上的独立精神是自学的本质。

二、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
自学能力是解决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提高整体素质的联结点与突破口。

自学能力是其它各种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它将为以后的创造发明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成为知识大厦赖以支撑的栋梁。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

它必然印证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推断。

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清楚地告诉国人:中国已经走入知识经济的伟大时代。

信息社会不只要求人们掌握了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善于运用高新知识去摄取并处理所获得的信息。

而自学能力正是构成这种独立摄取、处理信息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因而,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使他们具有搏击奔腾的科技洪流的本领。

也只有具有这种本领,方可成为社会发展潮头的弄潮儿。

(二)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加快学习速度、缩短掌握知识的时间、提高知识质量的需要。

学海固然浩瀚,但是如果小学生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则可以在浩瀚的学海中遨游,自由地索取,不管知识陈旧的周期怎样缩短,都可以迎头赶上去,适应这个周期变化,从而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随时遇到的新问题。

同时具有自学能力,学习起来,得心应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学习速度必然加快,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则如”笨鸟”,即使”先飞”,也始终赶不上具有自学能力的人。

(三)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竞争社会、独立工作、独立研究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独立工作,独立研究,独立处理纷呈复杂的信息,如果没有自学能力,何以独立工作与研究?未来社会竞争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虽然是方方面面的,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竞争的焦点在于素质竞争。

素质竞争就是自学能力高低的竞争。

在人才方方面面的素质中,自学能力是第一性的,是居于首要地位的。

三、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制宜。

首先,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5岁前儿童的智力获得50%,5岁到8岁又获得30%,还有20%则在8岁到20岁获得。

九年义务教育期内,正是儿童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是:○1观察的自觉性和
精确性日益提高。

○2意义记忆和词的抽象识记日益发展。

○3抽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在发展。

○4意识的主动性、自觉性有所提高。

○5自我意识增强,理想开始确立。

所以,教师必须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对小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切莫坐失良机。

其次,教师要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

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其家庭教育的方式、手段各异,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因此,教师要对其身心发展的状况进行调研与剖析,这样可使自学能力的培养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教师要依据小学生能力的差异,学习成绩的优劣,因材施教。

差别总是存在的,小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好学情调查,要”解剖麻雀”,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同时建立卡片挡案。

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而减少盲目性、随意性。

(二)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稳定的学习情绪。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受其思想的支配。

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势必受其思想的左右。

因此,教师欲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了,必须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祖国昌盛、民族振兴而学习。

同时要提高小学生对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认识。

思想是内因,教师的教学与培养是外因。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
能起作用。

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小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

这样可使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情绪,对学习有一个持久而浓厚的兴趣,为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条件。

(三)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预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学知识、技能为新课作准备的自学活动,是自学求知,主动探索的重要步骤,其目的在于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性,为教师的教创造条件,可见预习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这个要求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印发提纲。

这种提纲可以是填空式的,也可以是图表式的。

预习方法或浏览探讨;或个别钻研;或小组讨论。

复习,是指每讲完、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的复习。

”温故而知新”,揭示了复习的意义与作用,复习能对老师所授的内容起到消化的作用。

预习、复习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可以放手不管2,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离学生左右,有错即纠,有漏即补,有疑释疑,有难解难。

这样可保证学生自学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学生自学的科学性、思维性,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教给小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大脑对书本知识进行有效加工的过程,而科学的学习方法则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学习中具体运用,这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已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任何课程”讲”都是
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一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杂的学习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及授之渔。

达尔文说得好:”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因此教给小学生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
力的重要一环,这如同交给小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五)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包括:纯正的学习动机、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信心、顽强的学习意志、勤奋的学习精神、谦虚的学习态度等等。

人们对这些非智力因素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

这里我把它们综合在一起作一个比喻,如果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生遨游知识海洋,到达美好彼岸的聪明才智之舟,那么这些非智力因素就是舟之舵、舟之帆、舟之浆。

所以,只要我们小学数学老师都有有这种”坚忍不拔之志”,那么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定可以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