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层制的名词解释
科层制体制的名词解释
科层制体制的名词解释科层制体制是指在一个组织或机构中,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和运营整个体系,将组织分为多个不同层级的科(部门)来进行运行和决策的一种管理体制。
科层制体制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型管理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分权和分工的原则,通过分层和分级管理来实现更加顺畅和灵活的组织运作。
科层制体制通常由不同的层级组成,包括高层领导层、中层管理层和基层执行层。
这些层级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并在不同的领域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权责。
高层领导层通常负责制定组织的整体发展战略和目标,并对重大决策进行把控。
中层管理层则负责将高层的决策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团队中,并协调各个科的工作。
基层执行层则是组织中最底层的一级科,负责具体的日常运营和工作实施。
科层制体制的实施对于组织的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层制体制能够分担高层领导层的压力,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重要的战略和决策问题。
通过将权力下放到更底层的科,能够更好地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责任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产出。
同时,科层制体制也有利于信息的流通和沟通,能够更加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和信息滞后的问题。
然而,科层制体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科层制体制在组织中产生了多层级的管理结构,可能导致决策传递的延迟和扭曲,使组织的运作变得复杂和低效。
其次,科层制体制也可能导致权责不清和责任推卸的问题,使得一些问题的解决变得困难和缓慢。
此外,科层制体制在某些时候也容易导致组织内部的部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层制体制的优势,组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组织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科层制的具体层级和结构。
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组织可能有不同的科层制配置,应灵活运用,避免过度层级。
其次,组织应强化跨部门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的流动和问题的得到迅速解决。
同时,组织应建立明确的权责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科层制体制是一种管理组织的重要模式,通过分权和分工的原则,将组织划分为不同层级的科,实现高效的运营和决策。
科层制理论
1.严密性。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位于层级结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职权限制
,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把问题转交给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如果需要做出某项决定,那么决定应由谁来做出。这种严格按等级、法规运作权力的结果,可避免组织之间、个人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2.合理性。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组织内部存在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门知识,再充分利用档案,这样,组织就有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未来的事件进行可靠预测,从而使组织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划定。
3.规则化。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运行,包括成员间的活动与关系都受规则限制。也就是说,每位成员都了解自己所必须履行的岗位职责及组织运作的规范。所以说,科层制组织所采取的手段能最有效地实既定的目标,领导人一时产生的错误想法或已经不再适用的程序,都不大可能危害组织的发展。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上的,它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按照通行的解释,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①
另可参考:戴维·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文版,第65页
不知上述回答满意否?
参考资料: 科层制与中国社会管理的组织模式/作者:南京学社会学系 朱国云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需要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3.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铺相成,推动者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传授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
3.指点生活目标
4.提供角色人选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群体: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里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3、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4、人文区位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
二、简答
1、试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
答:经济人假设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
科层制
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
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建立在其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
按照通行的解释,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①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如何才能走出现代文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二律背反的峡口?韦伯大抵希望通过对科层主义的人文回护摆脱这一社会困境。
在他看来,科层制的发展路向无疑是应该向其中加入社会关注的因素,经过民族国家和有作为的政治与社会活动家等现实因子打通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间的关隘。
他既不想否定现代官僚制的成就,也企望能够克服其业已被当代社会人们所普遍意识到的积弊。
我认为科层制是最难破坏的社会结构之一,同时由于作为一种技术主义的必要性,对官僚主义决不能采取决裂的态度。
试图用扩大公共领域的办法解决现代科层制,表面上似乎在倡导一种民族要求,但其结果必定是大大降低效率、法律秩序和物质发展水平这些现代文明成果。
鉴于科层统治“铁的必要性”,韦伯建议通过发展民族国家的权力来克服现代科层制度中存在的非理性。
既然科层制的主要弊端恰恰在于它的形式合理性与非人性,从而提高民族国家的权力可以强化社会对作为人格化政治表征的民族国家的心理体认。
并且我认为官僚主义使得几乎每一个行政领袖都淹没在技术绝对主义的情景之中,这种工具主义的正当性甚至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而得到人们的遵崇,它是一种社会不自觉的潜在魔力。
在当代,培育具有个性的、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对自身行动充满信心并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领导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韦伯的科层制名词解释
韦伯的科层制名词解释在组织学和管理学领域,科层制是一种组织结构模式,通常被用来描述和分析组织内部的权力和责任分配方式。
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思想家。
科层制可以理解为一种垂直结构,其中组织被分成了多个水平层次。
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职能和责任范围,并且上一层次拥有对下一层次的权力和控制。
整个组织通过这种层级的分工和协作,实现了高效的管理和运作。
韦伯提出的科层制理论强调了组织内部相对稳定和可预测的权力结构。
他认为,在科层制中,权力的分配是基于职位和等级的区分,而不是个人的能力或者绩效。
这就意味着,每个层次的员工都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和控制,同时也能够管理和指导下级的工作。
基于职位和等级的权力结构使得科层制在组织中产生了明确的权责关系。
每个层次的负责人需要负责管理指导下属,而下属则需要执行上级的指令和实现既定的目标。
这种分工使得组织具备了高效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实现了组织内部的协同和协作。
然而,科层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由于权力和决策集中在上层管理者手中,下属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可能导致组织的创新能力下降,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其次,科层制在传递信息和沟通方面也存在困难,庞大的组织结构使得信息传递的效率下降,可能出现信息失真和滞后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组织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灵活的管理模式,如扁平化组织结构和团队化管理。
扁平化组织结构通过减少层级,使得决策和授权更加分散,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团队化管理则强调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参与,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智。
尽管如此,科层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某些情况下,科层制可以提供一种稳定和可控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大型组织和传统行业中。
科层制强调的权责关系和层级控制对于组织的协同和协作至关重要,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高效的管理和运作。
什么是科层制
什么是科层制科层制 - 定义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
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科层制 - 起源科层制一词,最初只是用来指政府官员,后来逐渐泛指一般的大型社会组织。
1775年,古尔耐首先使用了这个词。
他把既指办公室又指写字台的“bureau”和来自希腊语的动词“统治”(to rule)连用,指官员的统治。
古尔耐把官员手中日益发展的权力称之为“官僚病”(bureaumania)。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把科层制看作是“由侏儒行使巨人的权力”。
在一些学者那里,科层制一开始就是一个贬义词,是同红图章、低效率和浪费联系在一起的。
一些学者则从另一个极端来看待科层制,认为科层制是人类设计出来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认真、精确而有效率的一种行政管理典范。
科层制 - 不同的学科视角的定义解释政治体制类型是19 世纪时常使用的一种。
它是指一种行政职位为职业文官所占据(把持) 的体制通常这种体制是对世袭君主负责。
科层制与代议制政治体制相对应后者指当选的政治官员对代表大会或议会负责。
因此。
密尔(J ·s ·Mill) 在其经典著作《代议制政府》中将科层制(体制) 视为是代议制(政府) 体制唯一严肃的替代物并且评价了两种体制各自所特有的利弊。
它属于比较政治学学科。
源自于马克斯·韦伯的著作韦伯认为科层制不是指一种政府类型而是指一种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依照既定规则持续运作的行政(管理) 体制。
尽管科层制发端于普鲁士那样的官僚制国家但是这种行政(管理) 类型越来越盛行于所有的政治体制不管是君主制还是代议制甚至是所有承担大规模复杂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如商业企业、工会和政党等等。
这种解释一般属于组织社会学它旨在理解现代社会中组织的最为一般的特征和类型。
源自于公共行政(管理) 学科层制在这里意味着与私人组织中行政管理相对的公共行政管理。
强调行政体制处于政府领域之中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的特征比如强制性特征与法律的特殊关系关注普遍利益而不是私人利益其运行的公共责任等等。
社会学的名词解释科层制
社会学的名词解释科层制社会学的名词解释:科层制引言:在社会学领域中,科层制是一个关键的概念,用来描述社会结构中的分层现象。
本文将对科层制进行解释和探讨,并探寻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科层制的定义和起源科层制这一术语最早源于法国社会学家让-塞尔日命名,他将社会结构比作“一层层叠起的与层次分明的结构”。
科层制指的是社会中不同群体或个体在社会层次结构中的垂直排列和分组。
这种分层可以基于个人的社会地位、职业、财富、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等因素而形成。
二、科层制的特征与维度科层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和维度:1. 社会地位:科层制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参与者在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地位可以通过传统的职业等级、社会上的评估和认可,以及个人的财富和收入等因素来衡量。
社会地位在科层制中起到了决定个体的权力和特权的作用。
2. 社会阶层:科层制将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每个阶层都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特定的职责。
这些阶层通常是由经济和职业背景决定的,但也可以受到其他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等)的影响。
3. 资源分配:科层制决定了社会资源(如金钱、权力、机会等)的分配方式。
较高的层级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特权,而较低的层级则可能面临资源匮乏和限制。
4. 社会流动性:科层制还涉及到一个关键概念,即社会流动性。
社会流动性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不同社会层级之间的上升或下降的可能性。
一个开放的社会具有较高的社会流动性,而封闭的社会则存在较低的社会流动性。
三、科层制的现实应用与社会影响科层制是社会学家描述和理解社会结构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和互动,以及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
科层制对于以下领域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1. 教育:科层制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在接受教育方面的机会和资源分配的差异。
了解科层制可以促进公平的教育机会,并发展出更有效的教育政策。
2. 职业:科层制也可以应用于职业领域,帮助我们分析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地位和收入差异。
科层制组织形式
科层制组织形式科层制组织形式科层制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它是指按照职能或者任务将组织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职责和权力,从而形成一个垂直结构的组织。
这种组织形式在企业、政府机构、学校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科层制组织形式进行详细阐述。
一、科层制的定义1.1 科层制的概念科层制是指将一个组织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但又独立运作的部门或岗位,并按照职能和任务对其进行分层管理。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职责和权力,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上一级对下一级进行指导和监督。
1.2 科层制的特点(1)垂直结构:科层制是以垂直结构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模式,各个部门之间存在明确的上下级关系。
(2)分工合作:科层制强调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并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整体目标。
(3)权责明确: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和权力,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避免了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的情况。
(4)高效运作:科层制可以将组织分解为相对独立的部门,使得各个部门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了整体运作效率。
二、科层制的优缺点2.1 优点(1)分工合作:科层制可以将组织分解为相对独立的部门,从而实现更加细致化的分工合作。
(2)管理简单:科层制可以将组织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但又互相关联的部门,使得管理变得简单明了。
(3)高效运作:科层制可以使得各个部门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2.2 缺点(1)沟通成本高:由于存在多个层次,信息传递需要经过多重渠道,导致沟通成本较高。
(2)决策速度慢:由于存在多个层次,决策需要经过多重审批和协调,导致决策速度较慢。
(3)创新能力弱: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相对独立,创新能力较弱,难以形成整体创新能力。
三、科层制的实践案例3.1 企业实践科层制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大型企业通常会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设立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和权力。
例如,华为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层制组织。
3.2 政府机构实践政府机构也常常采用科层制组织形式,例如各级政府机关通常会设立不同的部门来负责不同的工作。
社会学名词解释
社会学(s ociology): 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学。
科层制(bureaucracy):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
(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3)组织成员都具有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
(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是普遍适用。
(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这是一种理想型的组织与管理模型。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社会越轨(social deviance):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团体工作(Social group work) :也称“社会群体工作”、“社会小组工作”,它以社会各种群体为研究对象,注意人类的群体特质,探讨群体中人们互动模式及相互关系,引导个人与群体的协调,消除群体内个人之间的各种障碍,最后提高群体活动的质量,增强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 ):是指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工作对象,建立社区协调、服务机构,调查和研究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建设,培育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从而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 work):指社会工作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运用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在与工作对象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其发掘自身解决问题的潜能,调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科层制
• 科层制组织的角色:官僚角色
阿尔蒙德——“选择和诱导”
• 科层制组织的价值:效率、功利、工具、服从
• 韦伯认为,科层制的终极追求在于通过理性的持续不断的行政管 理保证法人组织实现自己的宗旨,从而避免组织被社会固有的秩 序排斥,因此,科层制是紧紧围绕一套价值规范构建的。
科层制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
一、科层制组织的理论预设——合理性
科层制体现的理性精神
1. 注重工具合理性
2. 强调组织运行的高 效性和稳定性。
科层制存在的弊端
形式主义导致的效率悖论
压抑个性导致的创新性缺失
本位主义导致的合作意识缺乏
文牍主义导致的积极性不足 权力垄断导致的反民主性、官僚主义
评价
阿布洛
理性组织:追求最高效率。 组织无效率的病象: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偏差办事作风,例如结构僵化、 流程迟缓、抗拒变革和翘班摸鱼等行政系统弊病。 行政官员控制的政府:政府职能趋向复杂和专精,政府的政务官难以 指挥事务官。 行政制度或文官制度:护国型(古中国和普鲁士)、阶级型(古印 度)、恩惠型(19世纪英美)和功绩型(当代西方国家和日本)。 组织管理办法:例如专业组织、层级结构、分工协调、文书档案。 大型组织:组织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必然走向科层制。 当代社会:组织牢笼。
科层制
2011134210 海量PPT模板免费下载
罗樱
目录
科层制的涵义 科层制的基本特点 科层制的规范结构 科层制的主要思想 科层制的利弊端 科层制的评价
涵义
• 韦伯认为,科层制不 是指一种政府类型, 而是指一种行政管理 体制,是由训练有素 的专业人员依照既定 规则持续运作的行为 模式。这种行政管理 体制越来越盛行于所 有的政治体制,是实 现统治目标最合理的 形式。 科层制是合理化的产 物,推进了合理化的 发展。反之,合理化 则是科层制实现的保 证。二者是不可分割 的统一体既有设计 的组织或政策,能够达成原先所赋 予的目标;而反功能则是该组织或 政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副作用)。
科层制名词解释
科层制名词解释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上的,它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按照通行的解释,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扩展资料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马克斯·韦伯在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进行广泛的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任何有组织的团体,唯其实行"强制性的协调"方能成为一个整体.基于此,他将官僚集权的行政组织体系看成是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并预言人类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普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韦伯设计的这种理性科层制组织具有以下的五大基本特征:1.专门化.在科层制组织中,作业是根据工作类型和目的进行划分的,具有很清楚的职责范围,它科学地划分每一工作单元和强调删除那些无用的.重复工作,以及考虑到职能交叉的必要.各个成员将接受组织分配的活动任务,并按分工原则专精于自己岗位职责的工作.2.等级制.在科层制组织中,拥有一大批官员,其中每个人的权威与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官员的职位按等级制的原则依次排列.部属必须接受主管的命令与监督,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划定.3.规则化.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运行,包括成员间的活动与关系都受规则限制.也就是说,每位成员都了解自己所必须履行的岗位职责及组织运作的规范.所以说,科层制组织所采取的手段能最有效地实既定的目标,领导人一时产生的错误想法或已经不再适用的程序,都不大可能危害组织的发展.4.非人格化.在科层制组织中,官员不得滥用其职权,个人的情绪不得影响组织的理性决策;公事与私事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组织成员都按严格的法令和规章对待工作和业务交往,确保组织目标的实施.5.技术化.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成员凭自己的专业所长、技术能力获得工作机会,享受工资报酬.组织按成员的技术资格授予其某个职位,并根据成员的工作成绩与资历条件决定其晋升与加薪与否,从而促进个人为工作尽心尽职,保证组织效率的提高.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能为组织带来高效率.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实行强制性官僚制是最合理的已知手段.它在严密性、合理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任何形式.1.严密性.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位于层级结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职权限制,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把问题转交给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如果需要做出某项决定,那么决定应由谁来做出.这种严格按等级、法规运作权力的结果,可避免组织之间、个人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2.合理性.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组织内部存在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门知识,再充分利用档案,这样,组织就有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未来的事件进行可靠预测,从而使组织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3.稳定性.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任何行政法令、决定、条例都有书面形式的规定和记录,详细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了组织行为的稳定性.4.普遍性.在韦伯创立科层制理论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科层制组织的崛起已被证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程.在当代工业社会,科层制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科层制名词解释
科层制名词解释
科层制,即科学管理层制度,是现代管理制度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划分管理职责和优化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的科学管理和高效运作,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科层制的核心思想是将组织结构分为不同层级,每个层级都有不同的管理职责和权力范围,形成一种从上到下的层级体系。
这种体系可以帮助组织明确各个层级的管理职责,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使组织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战略目标。
具体而言,科层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划分管理职责:科层制将组织的管理职责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负责相应的管理任务。
通常包括高层管理层、中层管理层和基层管理层。
2. 划定权力范围: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权力范围和权限,上层管理层有权决策和制定政策,中层管理层有权协调和实施,基层管理层有权监督和执行。
通过合理划定权力范围,可以避免职责不清、权力过于集中或分散等问题。
3. 优化组织结构:科层制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以适应管理任务和职责的划分。
组织结构应该具有明确的层级关系和相对稳定的功能分工,避免出现冲突、重复和失衡的情况。
4. 加强沟通协调:科层制强调各个层级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信息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需要建立明确的沟通渠
道和有效的协调机制,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执行的效率。
科层制在现代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使组织能够更好地解决管理者数量过多、职责不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
但科层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层级过多导致决策缓慢、信息传递不畅等。
因此,在实施科层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适应组织的需求和发展。
科层制的名词解释
科层制的名词解释科层制是指在组织或机构中按照一定的专业和职能划分出不同的科层或层级,从而形成一种垂直的管理结构。
科层制的目的是实现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让组织能够高效运作。
科层制是一种常见的组织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组织中,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学校等。
科层制的主要特点包括层级分明、职权分工、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关系、信息传递和责任归属。
科层制的核心是将组织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拥有不同的职能和责任。
高层级主要负责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大的决策方向,中层级负责具体的部门管理和决策,底层级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
通过层级划分,科层制能够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和责任的明确性。
科层制还依赖职权的分工与授权。
职权的分工是指根据组织的需要将不同的职能划分给不同的科层,从而形成一种职能分工。
授权是指上层对下层的权力委派,使下层能够自主决策和行动。
职权的分工和授权能够有效地分工协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科层制是一种垂直的管理结构,不同层级之间存在着上下级的关系。
在科层制中,高层决策对底层执行的影响是通过层级逐步传递的。
上层为下层提供决策的方向和资讯,下层将执行的情况向上层反馈。
这种结构能够确保信息的传递和任务的落实。
科层制中,信息传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
信息的传递需要明确、准确和及时,以保障各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合作。
科层制通过制定明确的沟通渠道和规定信息报告的方式,使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更加顺畅。
科层制还强调责任的归属。
在科层制中,每个科层都有各自独立的职责和任务。
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并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
责任的明确和清晰性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总之,科层制是一种在组织中常见的管理模式,通过层级的划分、职权的分工与授权、信息传递和责任归属等方式来实现组织的高效运作。
科层制能够使组织内部的各个层级之间形成协作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科层制的看法
科层制的看法11广告—1 刘潇潇110620111 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
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建立在其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
按照通行的解释,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科层制优点:高效率。
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严密性。
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合理性。
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稳定性。
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普遍性。
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程。
科层制的弊端:科层制的优点是建立在理想条件下的,离开了理想条件这一关键因素,科层制的缺陷便暴露无遗。
总体上看,其弊端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就管理层而言,容易产生寡头政治;再者是就被管理层而言,忽视个人及个人的创造,不利于新鲜血液的发展;最后是对二者的配合上,产生了本位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的冗杂的过程,于发展无益。
韦伯的科层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应用上, 都招来一系列非议。
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的科层制组织达不到这种理想状态。
科层制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弊病。
诸如科层制官员过于冷漠的工作态度、严格的权威程序结构干扰和妨害了组织信息的沟通和有效传递, 以及繁文缛节的仪式等等。
科层制的功能表现出两重性特征, 既有积极的方面, 也有消极的方面, 即负功能, 主要体现为官僚主义的特征。
什么是科层制
什么是科层制
什么是科层制?科层制又称为官僚制,它是一种管理和控制组织机构的方式,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并且已经在西方政府中使用了数千年。
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来看,科层制的确具备进步性,但是,如果仅仅因为它的效率就盲目地推崇,而忽视了它的局限性,那么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将是极大的。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对科层制进行改革。
究竟哪些因素促成了这种变革呢?
英国政治学家怀特指出:“理想的公共行政不应该与其他社会阶级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因此科层制的改革势必要求打破“精英统治”模式,让更广泛意义上的公民参与到决策过程当中。
其次,伴随着全球化趋势,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其经营环境也相对恶劣,非正规组织因其灵活性强、机动性高等优点而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然而另外一方面,我们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原本适合新兴力量生长的土壤——科层制内部滋生了许多弊端,导致科层制效能低下。
比如职责不清、权利虚置等问题都造成了某些员工缺乏工作热情;传统考核制度缺少对员工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鼓励,形成了员工的惰性心态,影响了整体的效能;再加上信息沟通渠道单一、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的存在,这一切无疑增添了改革的难度。
最后,随着公民社会逐渐崛起,这也迫使传统意义上的官僚制向社会协商对话型转变。
当前,由政府垄断资源,向政府提供服务已被证明是一条死胡同。
不仅是东亚,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公民团体诉诸法律,以谋取政
府信息公开或者是透明运作。
公司科层名词解释
公司科层名词解释
公司科层制是指一种组织结构,其中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团队和组织层级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分层的组织架构。
这个组织架构通常由一系列科层层组成,每个科层层都有自己的职责和权限。
科层制通常由一个核心的高层管理层领导,下面有一系列逐层分级的管理层,每个管理层都服务于特定的科层层。
这种组织架构通常用于大型、复杂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常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有效地运营。
在科层制中,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职责和权限。
例如,一个科层层的管理层可能负责管理该科层层的预算、销售、人力资源等工作,而该科层层的下属团队则可能负责执行特定的业务项目。
这种层级结构可以使公司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更加高效和协同。
除了科层制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组织结构,例如链式结构、网状结构等。
不同的组织结构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业务场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00319行政组织理论重点考点
00319行政组织理论重点考点
科层制概念的源起。
科层制,亦称官僚制。
字面解释就是“官僚的统治”。
法国重农主义学者西尔·德·古尔耐首先引进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
科层制最早作为正规术语在官方文献中出现是在德国。
其中的科层制一词是指当时的一种新的行政机构,是“合议制”的代替。
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重点考点
01 科层制概念的源起★
一、科层制概念的源起
科层制,亦称官僚制。
字面解释就是“官僚的统治”。
法国重农主义学者西尔·德·古尔耐首先引进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
科层制最早作为正规术语在官方文献中出现是在德国。
其中的科层制一词是指当时的一种新的行政机构,是“合议制”的代替。
现代意义上的科层制是一种建立在合法统治理论基础上,以分工、分层、规划、集权等为特性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其理论产生与发展应归功于韦伯。
02 马克思·韦伯与科层制组织理论的产生★
马克思·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科层制组织理论的创始人。
韦伯在公共行政思想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于他提出并系统建构了“科层制”组织理论,进而深刻地解析金字塔的科层制组织体系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研究始于对现代行政组织发展的溯源,他认为,建立以士官制度为中心的政治组织的政府是现代科层制的萌芽。
他列出了六种科层组织机构:司法机构、现代政府机构、军事机构、宗教机构、控制政策与警察职能的国家。
科层制
科层制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
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①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一、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理预设“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 acy )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
可以说,他的政治理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展开的,是对它们的进一步引申与发挥。
合理性是韦伯科层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
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
他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
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
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
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从而他对一个体系的认识排除了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合理性并不表现在事实的好坏之分,而是存在于看它是否被人们在信仰上认可,或者说,个人对一种秩序保持了它是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这就是这个秩序的“正当性”(validity)或它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
在正当性信念的支持之下,任何来自权威的命令都会得到个人的遵从,而不论这些命令是否来自统治者个人,或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等命令形式。
这样一个合法性来源或正当性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别。
一类是主观的正当性,包括情感的正当性(多表现为情绪的接近、亲和)、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相信一个秩序体现了个人的美学、伦理或其他价值)、宗教的正当性(来自于对救赎需要秩序这一看法的认可);第二类是所谓客观的正当性,包括习惯的正当性(对已经成为过程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的默认,以及心理学意义上可表述为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的从众心理)、法律的正当性(对法律体系无论是出于内心的抑或外在的服从)。
科层制
6、我国的卫生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监管 行业自律组织和消费者保护组织参与 公众舆论监督
24
6、我国的卫生管理体系
完善的预算制度 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基于公平规则和透明程序的现代监管理念 和监管方法 基于规则、机构独立、与被监管者保持距 离
25
12
韦伯强调在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行使控制,这不但 为解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封建束缚提供了理 论依据,而且为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奠定了必要的 基础。 韦伯把行政管理与效率问题紧紧结合在—起,认 为行政管理就是要最大跟度地追求效率,这是一 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它充分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管理观念。
7
2、科层组织
实行分工,明确划分每一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 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 建立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将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 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链条,使每个人都能确切 知道从何处取得命令,和把命令传给何人。 按照各人的知识、技能和专长而合理地分配工作一个好人 若缺乏专业训练,也不能获得职位。
9
3、评价——社会政治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封建世袭制或家臣制的否定。“科层制举起理性和逻辑 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靠个人专制、裙带关 系、暴力威胁、主观武断和感情用事进行管理的做法。” 对形式平等的追求。法律和规则主义,保障了人人在法规、 制度面前的形式上的平等和非个人性。 对知识和技术的重视。科层制组织的基础是专业知识、专 家职业,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招募来源,摈弃了身份制和世 袭制下重视社会门第、出身、特权的传统,促进了实证科 学知识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也有助于职业专家和 技术官僚人格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层制的名词解释
科层制是现代组织管理中常用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以层级结构为基础的一种组织管理形式。
科层制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工与协调、权责的明确、层级关系的建立等手段,实现组织的高效运转和协调发展。
在科层制中,组织以分层的形式划分为不同的职能层级。
每个层级都有其独立的职责和权限,并通过形成上下级的关系进行协调和管理。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包括层级分明、权责明确、职能分工和标准化管理等。
首先,科层制通过层级分明的结构确立了组织中的权威体系。
每个层级都有特定的职责和权限,上级负责指导、决策和资源分配,而下级负责执行和落实。
这样的分层结构能够使组织在管理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更加高效、有序。
其次,科层制通过权责的明确确保了组织成员在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力。
每个层级都有其独立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上级对下级的责任和授权进行明确和规范,下级则有义务按照上级的要求完成工作。
这种明确的权责关系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除此之外,科层制还强调职能的分工和协作。
在科层制中,组织的职能被细分并分配给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特定的任务和职责。
不同层级之间通过交流与协调相互配合,实现组织整体工作目标的达成。
这种职能分工的协调和统一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另外,科层制强调标准化管理。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和流程,科层制使得组织在管理过程中能够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准则,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标准化管理能够使得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更加依据制度和规范行事,减少人为因素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然而,科层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过多的层级可能导致决策速度缓慢、信息传递滞后等问题。
层级过多会增加组织中信息传递的路径和
时间,使得决策过程变得繁琐,反应速度变慢。
其次,科层制也可能导致组织的创新和灵活性欠缺。
过于强调层级和管控,可能使得组织在应对变化和创新方面比较消极,缺乏灵活性和创造力。
因此,在实施科层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配置层级和权责,灵活运用科层制的原则和方法。
强调信息流通、沟通和协作,使得层级之间能够实现高效的沟通与协调。
同时,也需要重视员工的培养和激励,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总之,科层制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模式,通过分层、权责明确、职能分工和标准化管理等手段,实现组织的高效运转和协调发展。
科层制能够帮助组织建立清晰的权威体系、确保权责明确、实现职能分工和标准化管理。
然而,在实施科层制时也需要注意层级太多导致决策滞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
通过合理配置层级和权责、加强沟通和协作,可以发挥科层制的优势,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