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篇一】海陆变迁1、当炽热的岩浆沿地裂口冲出地表,叫做火山喷发,岩层在运动中,引起地面的震动,叫做地震。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较窄的水道。

2、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海陆变迁:1.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海陆是不断变迁的。

2.海陆变迁的原因:①地壳的变动。

②海平面的升降。

③人类活动。

3.海陆变迁的实例: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过去的海洋变成现在的陆地。

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遗迹:过去的陆地变成现在的海洋。

解析: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由于地壳的变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遗迹是由于海平面的升降;荷兰围海造陆说明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20世纪初德国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从非洲与南美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而开始研究大陆漂移说的)。

板块构造学说所说的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解释下列现象:①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将会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继续碰撞。

②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增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继续碰撞。

③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继续张裂分离运动.④东非大裂谷形成,不断扩大将会形成海洋---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继续张裂分离运动【例】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地下煤层是古代森林由于地壳运动埋藏于地下多年以后形成的。

现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洲没有任何森林生存,却有丰富的煤矿。

只有一个可能,数年以前南极洲所处位置应是温暖湿润的温带或热带,后来由于大陆漂移到达现在这个位置。

答案: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带或热带,只是后来的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以供同学们学习,希望在地理学习中同学们能够及时查缺补漏,扎实基础!下面是WTT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一)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二)第二节海路的变迁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三)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的特点:时间短、经常变化。

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3、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4、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

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2023-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2023-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3.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4.南、北纬分界线为赤道;东、西经分界线为0°,180°;南、北半球分界线为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W,160°E 。

五带的划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①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法:指向标通常指向北;③经纬网定位法。

8.选择合适地图:去公园游览,找景点用导游图;外出旅游,确定行程,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查阅世界国家和地区图。

9.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10.地形图判读11.五种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2.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七大洲面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面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南极洲、北冰洋。

13.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

14.主要有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火山地震带。

太平洋板块几乎是海洋。

澳大利亚15.天气是短时间的,易变化。

气候是长时间的,较稳定。

16.常用天气符号,风向图。

P48—4917.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18.20.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测量仪器是雨量器。

21.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22.热带气候一般分布在赤道地区,季风气候一般在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亚洲最显著),热带沙漠气候一般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内部。

23.气候的影响因素:①纬度因素:气温大致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一般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因素:距海近,降水多,气温变化小;距海远,降水少,气温变化大。

100m ,气温降0.6℃;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理7年级上册提纲3篇

地理7年级上册提纲3篇

地理7年级上册提纲地理7年级上册提纲精选3篇〔一〕地理7年级上册提纲1. 第一章:地理的研究方法和技巧1.1 地理的定义和研究领域1.2 地理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地图阅读、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2. 第二章:地球和地球的运动2.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2 地球的旋转和公转运动2.3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2.4 地球的时间和时区3. 第三章:地理信息与地图3.1 地图的定义和作用3.2 地图的种类和制图要素3.3 地图的使用和阅读方法3.4 地理信息的搜集和处理4. 第四章:地球的陆地4.1 七大洲的分布和特征4.2 五大洋的分布和特征4.3 地球上的主要高原、山脉、平原等地形特征4.4 世界上的主要岛屿和其特点5. 第五章:地球的水资5.1 淡水资的分布和利用5.2 地下水资的形成和分布5.3 江河湖泊和水库的分布和特点5.4 地球的重要海洋和海洋资的开发利用6. 第六章:地球的气候和天气6.1 气候的概念和要素6.2 世界主要气候带的分布和特征6.3 中国的气候区划和特点6.4 城市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7. 第七章:地球的生物资7.1 生物资的分类和特点7.2 世界生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7.3 中国的主要生物资和保护措施7.4 人类活动对生物资的影响和保护8. 第八章:地球的居民和城市8.1 人口的分布和迁移8.2 人口开展的因素和特点8.3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特点8.4 世界主要城市和中国的主要城市9. 第九章:地球的环境问题9.1 环境污染和资短缺的现状9.2 地球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9.3 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措施9.4 个人行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10. 第十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10.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10.2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10.3 中国的气候、地形和水文特征10.4 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资分布以上是地理7年级上册的提纲,涵盖了地理的根底知识和概念,包括地球的运动、地理信息与地图、地球的陆地和水资、地球的气候和天气、地球的生物资、地球的居民和城市、地球的环境问题,以及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内容。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球体。

(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右图)找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辨别经线、 纬线)1、纬线和经线(“横纬竖经”) 长度 方向形状 纬线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东西圆经线一样长指示南北 半圆2、纬度和经度范围0° 划分 度数增加方向纬度 0°—90°(低纬:0-30度;中纬:30-60度;高纬:60-90度) 赤道 北纬(N ) 往北 南纬(S ) 往南 经度0°—180°本初子午线东经(E ) 往东 西经(W )往西3、南北半球划分界限: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界限: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4、经纬网定位5、五带”的划分(读图熟记: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现象。

)A 50°40° 30° 40° 60° 80°由经纬网图可知:A 点的纬度40°N ;经度60°E 。

位于北半球(南、北),东半球(东、西)。

高、中、低纬度归属中纬度。

“五带”归属北温带。

地轴北极南极经线赤道(纬线)将下图中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面向地球仪,应用手向右拨动地球仪,最迟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D 点。

(三)地球的运动 1、自转和公转绕转对象 周期 方向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 地轴 1天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公转 太阳1年自西向东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于冬季)2、公转(以北半球为例,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 点位置 昼夜长短 ③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④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夜 ①秋分 9月23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②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1)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画出公转方向。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3.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二、地球的组成和结构1.地球的形状与尺寸2.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3.地球的表面特征:陆地、海洋和大气三、地理坐标和地球的运动1.地理坐标系统:经度和纬度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季节变化和日照时间的变化四、地球的水资源1.地球的水循环2.淡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3.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五、世界地图与地理区域1.世界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水系、政治边界等2.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大洲、国家和地域3.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六、中国的地理环境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2.中国的地形和地势3.中国的气候和植被4.中国的自然灾害和防治措施七、人口与人口迁移1.人口数量和分布2.人口增长和控制的因素3.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和影响八、城市与乡村1.城市的特点和功能2.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3.乡村的特点和农业发展九、资源与环境1.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类型和分布2.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十、旅游与交通1.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2.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3.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现代交通工具以上是七年级上地理期末复习的提纲,建议根据提纲逐一复习每个知识点,理解概念并重点记忆关键信息。

另外,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复习,使用地图和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同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模拟试卷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最重要的是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上册地理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提纲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A、地球的形状:球体。

B、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米(或八万里;例如:坐地日行八万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是人们假想的。

书本第五页有图可以查看)D、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①天圆地方②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③麦哲伦全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直观)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1、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2、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纬线)3、利用经纬网定位。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B:C:D:2.A点位于C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

判断东西半球口诀:经度小于20度,全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度,全在西半球;经度在20度和160度之间,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判断: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

第一节地球的运动2、地球的公转注意:①夏至: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②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③夏至:影子最短;冬至:影子最长。

注意:(1)①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热带;终年炎热的地区是热带; ②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的地区是温带;四季分明的地区是温带;③有极昼极夜的地区是寒带;终年寒冷的地区是寒带。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三篇】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三篇】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三篇】本文是由本站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 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完整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完整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提纲请保管好)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 天圆地方 —②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 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③ 麦哲伦 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 人造地球卫星拍摄地球照片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 比例 缩小,制作的 模型 叫做地球仪。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北极点、南极点、纬线、经线)(1)列表比较纬线和经线 纬 线 经 线定义 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互相垂直的线 形状 一个圆半圆 长度 从赤道开始 ,向两极逐渐递减 ,到极点时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地 轴北极南极经 线纬 线指示 方向东西 方向南北 方向(2)列表比较纬度和经度纬度经度起点 赤道 (0°纬线)本初子午线 (0°经线)标度范围 0°- 90°0°- 180°度数变化规律 以0°纬线为起点, 往北、往南度数越来越 大 以0°经线为起点,往东、往西度数越来越 大 相同度数的区分北纬( N )、南纬( S )东经( E )、西经( W )重要经纬线(度)0°-30°(低纬度)30°-60°(中纬度) 60°-90°(高纬度) 赤道 划分南北半球北回归线 23.5°N 、南回归线 23.5°S 北极圈 66.5°N 、南极圈 66.5°S北极点 90°N 、南极点 90°S20°W 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经纬网(1)定义:在地球仪上,由 经线 和 纬线 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经纬网。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②月食③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④地球卫星照片。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5.经度、纬度的区分6.经纬网的概念:由_经线_和__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做经纬网_。

经纬网的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_具体位置__。

例题一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 A点的坐标是(40°N,70°W)B点的坐标是(20°S,50°E)。

(2)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位于_西_半球。

(3)按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_南__半球。

(4)按高中低纬度划分,A点位于_中纬度_地区。

(5) B点位于A点的_东南_方。

例题二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80°N,140°E) B:(40°N,140°W)C:(20°N,140°E)D:(20°S,140°W)(2)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

(3)四个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D__。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绕转中心地轴太阳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365或366天)产生现象昼夜更替①时间差异(偏东地点时间比偏XX点要早)①昼夜长短变化②四季五带2.地球的公转北半球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12月、1月、2月为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刚好相反。

以北半球的四季为例,如下图,完成下面的表格。

日期节气太阳直射点昼夜情况图中的C点3月20\21日春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等图中的B点6月21\22日夏至日北回归线\23.5°N (北半球)昼长夜短图中的D点9月22\23日秋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等图中的A点12月22\23日冬至日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3.五带的划分(见下图)五大温度带的名称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地理七上复习提纲

地理七上复习提纲

地理七上复习提纲
一、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坐标
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2.地理坐标系统的划分与应用
3.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1.亚洲:人口分布、资源分布、自然环境等特征
2.非洲: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等特征
3.欧洲:资源分布、巴尔干半岛、欧洲联盟等特征
4.北美洲:五大湖、大草原、洛矶山脉等特征
5.南美洲:亚马孙雨林、安第斯山脉、巴西热带雨林等特征
6.大洋洲:大堡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特征
7.南极洲:南极大陆、南冰洋等特征
三、地理与旅游
1.旅游资源分类与特点
2.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旅游带来的经济与文化影响
4.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四、地理与人口
1.人口变化与分布规律
2.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3.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五、地理与经济
1.经济活动形态与特点
2.农业与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调整
4.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中国地理
1.中国地形地貌与气候特点
2.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治
3.中国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特点
4.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城市化问题
七、地理技能
1.图件阅读与分析能力
2.统计数字处理与运用能力
3.实地考察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空间认知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
八、地理名词解释与省市对应
1.地理名词解释:包括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原理等
以上是地理七上复习提纲(星球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最新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最新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区划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中国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对_农业发展的优越性)——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对交通、气候和海洋事业的优越性)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海洋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

(地大)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_________我国内海:琼州海峡和渤海7、我国领土的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___________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_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______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_东西宽约5000多千米,南北长约5500千米。

8、我国目前分为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方位记省区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

两河两山连津京,两湖三江接皖沪。

南部琼台闽粤桂,西南渝黔川藏滇。

西北陕甘宁青新,还有港澳好河山。

9、特殊的省份(1)我国的四至省区分别是最东的和最北的是黑龙江、最西的的新疆、最南的是海南,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纬度最低的是海南。

(2 )我国完全在热带的省区是海南。

南北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海南,东西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

(3 )我国面积最大省区和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

(4 )四面临海的省区是台湾和海南、海岸线最长的省区是广东,其次是山东。

(5)俄罗斯和我国邻省最多,内蒙古和陕西省区邻居最多。

(6)山东的四个邻省分别是河北、河南、安徽、江苏。

地理七上复习提纲

地理七上复习提纲

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1.比较经线和纬线:2 .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_经线圈,经度之和为_1800_。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20°W 以东到160°E ,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20°W 以西到160°E 3.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 逆时针 方向 ,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 顺时针 方向。

5.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右图中绘出地球公转方向。

逆时针方向 (2)图中数码表示的四节气是: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D 冬至 。

(3).比较一年中的四个节气:(4) 太阳运行到A 以后,东营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继续增大 (继续增大或继续减小),昼夜长短将怎样变化?昼继续变长,夜继续变短(5)地球运行至B时,时间为 6 月 22 日前后,是东营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短(最短或最长)的一天,东营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

这天过后,昼夜变化情况昼变短,夜变长(6)当我们欢度国庆节时,地球运行在()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7)为了使住宅楼房采光好,我国北方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楼房间大些。

6.读图“五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五带名称: A 北寒带,B 北温带,C 热带,D 南温带 ,E 南寒带。

(2)C、D之间的界限是南回归线,纬度是 23.50S 。

A、B之间的界限是北极圈,纬度是 66.50N 。

7.在地球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的是 C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的是 A北寒带、E南寒带;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的是 B北温带、D南温带。

小明家有一口井,每年有一天的正午时,太阳光可以直射到井底,小明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能是23.5ºN 或23.5ºS8..比例尺是一个分值,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进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

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①样子: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②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P3_图1.2)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P5_图1.7)样子长度指示的方向纬线圆圈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东西方向经线半圆长度都相等南北方向3.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N'来表示;以南为南纬,用"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P6_图1.1)4.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

(推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P6_图1.10)5.特殊经线: (P67_图1.10和1.13)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界线。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6.特殊的纬线:(P6_图1.11; P12_图1.12)赤道(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

五带的分界线:23.5N、23.5S、66.5N、66.5S;纬线低、中、高纬的分界线:0306090极点:907.地球的运动:(P9_图1.15)(P11_图1.19)运动类型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现象,时间差异地球公转自西向东一年季节转变、昼夜长短转变8.五带划分:(P12_图1.20)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外表的分布状况。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六篇】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六篇】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六篇】第一章认识地球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庐山起义);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了地球模型。

)①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越往两极越短,度数越大,长度越短。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约为2万千米。

②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③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

④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3.纬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4.经度①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②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③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地理学的定义和目的2.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3.地理学的基本分类4.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二、地球与地理环境1.地球的主要特征2.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3.地球的运动与地球的变化4.地球的地理环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三、地球的地理格局与人口分布1.地球的地理格局及其形成原因2.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四、自然地理环境1.大洲及其特点2.气候与气候变化3.气候类型与分布4.气象要素的观测和表达方式五、自然地理环境的利用与保护1.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土地利用与保护4.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六、人文地理环境1.地域与区域2.交通与通信3.旅游与旅游资源4.城市与城市化七、地理信息与地理技术1.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2.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4.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八、地图与地理观测1.地图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2.地图投影与地图制图3.地图阅读与地图解读4.地理观测的方法和实践九、地理学的应用领域与社会发展1.地理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3.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中的应用4.地理学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注:以上仅为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的大致内容,具体细节和知识点需要在复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和总结。

平时应多做地理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切实提高对地理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②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③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线。

④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五带的划分(完成下图):在图中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略,请同学们自行绘制)在图中标出五带的名称(请同学们自行绘制)热带的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的特点是: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南北寒带的特点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四、地图的知识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的知识:①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又叫缩尺例:在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2cm,实际距离是40千米②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

④比例尺的大小体现出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a.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细,精确度高;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精确度低。

b.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略。

c.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

例1: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C )A.1:200000B.1:1000000C.1:300003.地图上的方向:①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②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所指方向为北方。

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B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③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A.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a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同一经线上的各点为正南正北。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冬23. 0 23.春夏秋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

(1)麦哲伦环球航行;(2)看帆船出现的过程(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3)月食现象;(4)地球的卫星照片;(5)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2.大小: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3.纬线的特征:①形状是:圆;②长度:不完成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③指示方向:南北方向;相互平行4.经线的特征:①形状是:半圆;②长度:相等;③指示方向:东西方向;相交于南北极点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2.地球的自转:(1)绕地轴旋转;(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24小时或1天;(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a昼夜更替;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时间差;3.地球的公转:(1)绕太阳旋转;(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1年;(4)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昼夜长短的变化;c四季的更替;d五带的划分;4.地球上的五带:(1)划分五带的依据是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2)五带的名称: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3)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但四季分明。

5.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太阳直射2次,在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1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②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①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②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P3_图1.2)
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P5_图1.7)
3.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N”来表示;以南为南纬,用“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P6_图1.1)
4.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

(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P6_图1.10)
5.特殊经线: (P6—7_图1.10和1.13)
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界线。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
6.特殊的纬线:(P6_图1.11; P12_图1.12)
赤道(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

五带的分界线:23.5°N、23.5°S、66.5°N、66.5°S; 纬线低、中、高纬的分界线:0°30°60°90°极点:90° 7.地球的运动:(P9_图1.15)(P11_图1.19)
8.五带划分:(P12_图1.20) 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②五带:热带、南温带 、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9.地球公转中的四个节气:(P11_图1.19)
10.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P13_图1.22) 11.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1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地图比较
13.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三种(P13_图1.22)(P14_图1.23)
14.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P14_图1.24)
15.高度的计算方法:(P16_图1.29)
16.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17.地形的表示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常用)、地形的剖面图。

18.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地局部地形:例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P16_图1.29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二)
第二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海洋与陆地的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大洲:(P29_图2.6)
(共七个大洲)面积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

(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主要洲界:
4.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

(由大到小:太大印北)
(在右图中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6.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P37_图2.19)
7.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二者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而且这种运动仍在继续,所以,珠穆朗玛峰仍在上升。

)(P39_图2.22)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三)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气温较差: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好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3.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P53_图3.17)
4.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P53_图3.17)(P56_图3.21)
5.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和人类活动。

6.几种主要的气候及其特点:(P58_图3.23)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南昌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7.以上气候图的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