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四川盆地粤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五

合集下载

精选2019-2020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四川盆地知识点练习第五十一篇

精选2019-2020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四川盆地知识点练习第五十一篇

精选2019-2020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知识点练习第五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历每年的5月5日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据此回答问题。

从图1中信息可以推断出该习俗应该起源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B、冬季严寒,夏季凉爽C、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7年12月6日,连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西安至成都最快只需要3小时11分,解决了自古以来“蜀道难”的历史难题。

读“西成高铁全线示意图”,完成小题。

西成高速铁路在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翻越秦岭,需修建大量隧道桥梁B、穿越沙漠地区,抗风沙压力大C、经过大面积冻土分布地区D、喀斯特地形广布,需避开溶洞和地下河乘客乘坐西成高铁,可以在一天内体验到( )A、川剧与豫剧激情碰撞B、黄土地和黑土地遥相呼应C、麻辣米线和油泼面的饮食差异D、柑橘园和椰子林斑斓交织【答案】:无【解析】:第4题【单选题】家住重庆永川区的小明同学到江津旅游,她不可能看到的景点是( )A、茶山竹海B、聂荣臻元帅陈列馆C、陈独秀旧居D、四面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图甲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图甲所示区域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南方地区农作物熟制为( )A、一年两熟至三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一熟D、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B、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北方地区的主要是水稻C、青藏地区的气候以“高、寒”为主要特征,西北地区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都以旱作为主【答案】:【解析】:第8题【材料分析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有误材料2 2015年6月1日晚,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号豪华游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水域突遇强对流天气而发生翻沉.事发客船共载有400余人.事故的发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灾难.(图2)在四大地理区域中,全国最大的能源产区是______.(填区域名称)如图3“小桥流水人家”反映的是______ 地区的生活景观.该地区的______平原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自东向西,A地区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B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该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______ 地带,主要农作物有______ 等.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游轮出事地点位于长江______ (上游、中游、下游)河段,自出发地至游轮出事地点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千米.【答案】:【解析】:第9题【综合题】读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7.3《四川盆地》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7.3《四川盆地》 粤教版

图7.48 四川盆地交通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水陆空多种交通 运输的建设与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盆 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 建设,使之成为中国 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 地之一。以重庆和成 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 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 最发达的区域。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蜀道变通途
四周环绕的山地,曾阻碍了四川盆地与周边的地域联系,故引来古人叹息“蜀道 难,难于上青天”。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学习新知
读第54页图7.38,回答下列问题。 (1)找一找贯通四川盆地内外的交通干线。(2)找出四川盆地的主要城 市,并说说其分布特点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 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 改变“蜀道难”的局面 ,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 、宝成、成昆、川黔、 襄渝等铁路干线和包括 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 系列公路,成都、重庆 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 通枢纽。三峡水利枢纽 工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 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3)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请 从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 因?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学习新知
气候温和湿润(暖湿)
盆地(内部低山丘陵) 自北向南(支流) 自西向东(长江)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紫色土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新知
天府之国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自都 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更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生猪的 生产基地。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姿 多彩的巴蜀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四川盆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主要源 泉,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 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精选2019-2020年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四川盆地粤教版拔高训练二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四川盆地粤教版拔高训练二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拔高训练二十六第1题【单选题】我国连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于2017年12月6号正式开通运营。

列车穿越秦岭段要爬过千分之二十五的高坡,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区、汉中平原和大巴山区。

西成高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难是( )A、冻土广布,施工难度大B、河网密布,湖泊较多C、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D、穿越喀斯特地貌,溶洞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A、平原面积大B、水热条件优越C、降水偏少D、耕地集中连片【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下列哪个地区盛产水稻( )A、青藏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甜菜C、棉花D、水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全部盛产在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有( )A、水稻、油菜、棉花、柑橘B、小麦、大豆、甜菜、苹果C、小麦、青稞、豌豆、玉米D、长绒棉、甜菜、小麦、哈密瓜【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柳州市三江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呈酸性及弱酸性,峰高雾矮,山地较多,适宜茶叶生长,被专家称为中国最适宜绿茶生长的地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材料分析,三江县所处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寒带季风气候影响三江县茶树种植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①市场②地形③主壤④气候⑤河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①西北地区B、②北方地区C、③青藏地区D、④南方地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的农田多为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B、南方地区一月气温一般高于0℃,冬季河流一般不结冰C、由于降水的不同,北方河流的水量比南方的小D、北方地区民居的墙体比南方的厚,屋顶坡度也比南方的大【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关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四川盆地-最新学习文档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四川盆地-最新学习文档

《四川盆地》教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图表材料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说明盆地富庶的表现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表(起稳定作用的基本盘)、观看课件(教学过程的主线)和听取相关资料的讲解(不可或缺的部分),填写相关答案,走近“天府之国”,领略她的富足,感受她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体会我国不同区域生活内容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艺术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

2.学情分析对四川盆地的认识,师生都是停留在传统的几个点上。

我们系统学习四川盆地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全新的成渝经济区的概念,就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的学习。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盆地的自然环境和富庶,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四川盆地》导课:通过数字地球自然进入今天的教学内容《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新编入教材的区域。

为什么编入?我们有一节课的时间用来思考这个问题。

活动2【讲授】四川盆地新授:1、位置:地处我国西南部2、面积:26万多㎡3、人口:人口近亿主要城市:重庆、成都、南充、宜宾、万州、泸州。

4、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5、气候特征: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地形: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盆地东部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盆地西部属古代蜀国地域,主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汇入长江。

故历史上习惯把四川盆地的山水称为“巴山蜀水”。

7、河流:岷江、嘉陵江和长江河流流向:自北向南,自西向东。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8、交通:古人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人们把翻越秦岭、过巴山,连接关中和蜀地的道路称为“蜀道”)蜀道难之因: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

2019年精选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四川盆地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四川盆地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四幅图所示景观,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水田为主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 )A、平原更广阔B、山地丘陵更多C、水热资源更丰富D、河流汛期更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湖南省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冬小麦B、青稞C、春小麦D、水稻【解析】:第5题【单选题】江苏兴化人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

下图为垛田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垛田种植的农作物最可能是( )A、小麦B、水稻C、甜菜D、甘蔗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洼B、河网密布D、土壤肥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小题:家住湖南的小华坐上了从长沙飞往拉萨的飞机。

下飞机后,看到别人也和她一样戴着遮阳帽,涂着防晒霜,背包里还藏着保暖衣等生活物品……小华家乡田里的油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时收获,果园里的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摘……拉萨位于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上,请问如果要给当地居民带礼品,最合适的是( )A、水竹凉席B、太阳灶C、自行车D、电风扇材料中“油料作物”和“果园”的果树分别是指( )A、花生、荔枝B、芝麻、龙眼C、油菜、柑橘D、大豆、苹果一个农业开发公司来湖南投资企业,下列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 )A、种植优质水稻B、发展特种水产C、饲养瘦肉型生猪D、大量栽种椰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6年春季,“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季风活动异常,造成降雨异常偏少,导致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沿江五省出现严重旱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两省的简称分别是鄂和赣B、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发生的自然原因是季风异常C、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棉花、甜菜产区D、图中阴影区域是朝鲜族、满族和傣族的主要聚居地【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我国南方地区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由于盛产( )A、鱼和热带水果B、大米和面粉C、稻米和淡水鱼D、海洋水产【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天门、仙桃、潜江三地都种植的农作物有A、水稻、小麦、棉花、甜菜B、棉花、小麦、青稞、油菜C、水稻、小麦、棉花、油菜D、水稻、小米、油菜、花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墙体高、屋顶坡度大的民居分布在(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解析】:第11题【综合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A______地区;B_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7.3《四川盆地》教案 (新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7.3《四川盆地》教案 (新版)粤教版

《四川盆地》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四川盆地的相关知识。

教材主要讲述了四川盆地的范围、自然条件等,在本节最后部分,重点讲述了四川盆地是中国的“天府之国”以及四川地区的交通发展。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明四川盆地的自然条件;2、讲解四川盆地为什么被称为“天府之国”;3.讲解蜀道难,以及四川盆地的交通发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地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2、分析四川盆地的范围、界线、气候、河流、资源和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1、了解四川盆地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掌握四川盆地的交通状况以及工业发展。

【教学难点】讲解蜀道难,以及如何发展盆地内外交通。

1、各种类型的地图和教学挂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2、准备一些典型地区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南方地区,对南方地区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讨南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盆地。

板书:第二节 四川盆地【讲授新课】复习提问上一章的相关内容,重点是重要的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矿产资源以及工农业发展,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件说一下,四川盆地的范围,分界线各又是什么呢?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西南部,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读第50页图7.39,回答四川盆地位于 省和 市境内,西临 高原,南有 高原,东有 山脉, 北有大巴山和秦岭山脉。

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请同学们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生:学生分组讨论,抢答。

师: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因?生:学生抢答,并相互补充。

师:(课件展示)结合课本45页图文资料,说一说为什么说四川盆地是我国的“黄金腰带”?生:讨论回答。

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四川盆地的相关资料,填写第51也的空格,并说一说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生:讨论回答。

粤人版初二地理下 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共30张PPT)

粤人版初二地理下 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共30张PPT)

干线和包括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列公路,
宝 成

宝成线

线
襄渝线 成渝线

成 渝
线
线 川
成昆线 川黔线

昆 线
线
蜀道变通途
变通途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改变“蜀道难”的
局面,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 干线和包括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列公路,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考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 地怎样的地势? 河流由北向南,地势北高 南低。 (4)古语说:“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请从地形 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 通艰难的原因。 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陵 大

渡 河 岷 江 长 江


交通不便。

巴山蜀水
活动51
紫色土
紫色土是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的。四川盆地是全 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因而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 紫色土富含钙质(碳酸钙)和磷、钾等矿物质,有较好的透水性、通气性,是较为肥沃的土壤,非常适 宜农作物生长。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已经在紫色土上开垦种植。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且仍然还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 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 产。
两千多年前,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
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为 解决水患,当时的泰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汇集前人治 水的经验,依靠当地民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山 口建成了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以不破坏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 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 发挥。从此,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四川盆地》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四川盆地》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四川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川盆地作为地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介绍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四川盆地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其地貌、气候、资源等方面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学习。

同时,学生对于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可能存在一些误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地图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位置: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及与其他地理单元的关系。

2.地貌特征:四川盆地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3.气候类型: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4.自然资源:四川盆地的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5.人文历史:四川盆地的人文历史及其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查阅资料: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地理资料,增加对四川盆地的认识。

2.地图观察:让学生观察四川盆地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案例分析:分析四川盆地的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理资料,如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

2.准备四川盆地的相关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准备教学PPT,展示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对四川盆地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一课,主要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川盆地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山脉等地理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四川盆地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学生对其了解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四川盆地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资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四川盆地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四川盆地的特点。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以四川盆地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四川盆地的基本概念。

3.教学资源:准备与四川盆地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四川盆地有哪些了解?四川盆地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八年级地理下册 7.3《四川盆地》教案 (新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7.3《四川盆地》教案 (新版)粤教版

《四川盆地》◆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四川盆地的相关知识。

教材主要讲述了四川盆地的范围、自然条件等,在本节最后部分,重点讲述了四川盆地是中国的“天府之国”以及四川地区的交通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明四川盆地的自然条件;2、讲解四川盆地为什么被称为“天府之国”;3.讲解蜀道难,以及四川盆地的交通发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地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2、分析四川盆地的范围、界线、气候、河流、资源和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四川盆地的讲解,总结四川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总结能力;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四川盆地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掌握四川盆地的交通状况以及工业发展。

【教学难点】讲解蜀道难,以及如何发展盆地内外交通。

1、各种类型的地图和教学挂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2、准备一些典型地区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南方地区,对南方地区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讨南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盆地。

板书:第二节 四川盆地【讲授新课】复习提问上一章的相关内容,重点是重要的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矿产资源以及工农业发展,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件说一下,四川盆地的范围,分界线各又是什么呢?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西南部,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读第50页图7.39,回答四川盆地位于 省和 市境内,西临 高原,南有 高原,东有 山脉, 北有大巴山和秦岭山脉。

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请同学们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生:学生分组讨论,抢答。

师: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因?生:学生抢答,并相互补充。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四川盆地 课件 (共23张PPT)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四川盆地 课件 (共23张PPT)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 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泉、瀑、河、滩将108 个海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千颜万色,多姿多彩,异常洁净,能见 度高达20米。九寨沟以翠海(高山湖泊)、叠海、彩林、雪山、藏情 、蓝冰“六绝”驰名中外。
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 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大家知不知道,四川盆地还有一个称呼,叫做什么呢? 天府之国
那为什么四川盆地会成为“天府之国”呢? 做P52活动: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人口、市场分析。
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 源充足。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 姿多彩的巴蜀文化。
地形类型:盆地
特色土壤:紫色土
Hale Waihona Puke 河流流向:由四周向中间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于本盆地周围都被高原、山地环抱,寒流受到山脉阻挡,使得本 区比较温暖湿润;而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使得本盆地的河流是 由四周流向中间。
本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本区的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在湿热的气 候条件下,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而本盆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 风气候,所以,它的典型植被就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云量多、雨雾多 D. 纬度低,距海远
6.下列选项中,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
7.四川盆地历来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跟下列哪个条件无 关?(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土壤肥沃,有“紫色土” C.有都江堰,水源充足 D.雨热同期
第三节 四川盆地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四川盆

2019-2020年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四川盆地]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三

2019-2020年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四川盆地]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三
根据所提供的气温降水量图,描述南方地区气候特征______(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根据所提供的气温降水量图,描述南方地区气候特征______(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武广高铁沿线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成片的棉花田
B、一望无际的苹果林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金色稻田
武广高铁的建设意义重大,请谈一谈你的看法:______.
D、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答案】:
【解析】:
我国水田为主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答案】:
【解析】:
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答案】:
【解析】:
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为( )
A、桃、苹果
B、葡萄、哈密瓜
C、柑橘、荔枝
D、苹果、梨
【答案】:
【解析:
成渝地区“双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绵阳、宜宾
B、南充、泸州
C、成都、重庆
D、乐山、自贡
【答案】:
【解析】:
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答案】:
【解析】:
下面各地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甜菜
B、水稻
C、高粱
D、青稞
【答案】:
【解析】:
长江沿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这一农业区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是( )
A、水稻、油菜
B、水稻、甜菜
C、花生、甜菜

2019-2020学年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七章 第三节(共26张PPT)

2019-2020学年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七章 第三节(共26张PPT)

精巧点拨
1. 四川盆地的地形特征: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内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 西侧是横断山区,东侧是巫山,北靠大巴山脉,南 邻云贵高原。 2. 四川盆地日照少的原因:降水较多,四周群山环 绕,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 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 3.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1)劳动力丰富; (2)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3)交通体系完整;(4) 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5)国家政策支持。
三、蜀道变通途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了__成__渝__、
_宝__成___、__成__昆__、__川__黔____、_襄__渝____等铁路干线和 一系列公路,__成__都____、__重__庆___成为我国西部重要 的交通枢纽。__三__峡__水__利__枢__纽___工程的建成使传统的 长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8. __成__渝___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5. 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___青__城__山__—__都__江__堰______、
__峨__眉__山__—__乐__山___、_大__熊__猫__栖__息__地___、_重__庆__大__足__石__刻_ 等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 四川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是__变__脸__。川菜特点以 __麻__辣__为主,这与四川盆地冬季___阴__冷__潮__湿__的环境 有关。
13. 下列世界遗产中,不位于四川的是( C )
A. 大熊猫栖息地 B. 峨眉山—乐山
C. 丽江古城
D. 青城山—都江堰
14. 上海世博会地方展馆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布展, 四川馆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B ) A. 齐鲁青未了 B. 水润天府,生命之舟 C. 长白山下放歌行 D. 南风窗外“粤”精彩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 地理第七章第三节 四川盆地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  地理第七章第三节  四川盆地

(2)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 要河流。 (3)观察河流流向,思考河 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怎样 的地势?
整体: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内部:低山丘陵 —北高南低、 南部西高东低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成都
武汉
· 比较位于同纬度地区的成都和 武汉在冬季气温有何区别?
3、气候 —湿热
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 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盆 地以北的秦岭、大巴山等山脉 阻挡了冬季风南下,冬季很少 受到寒潮影响,少霜雪,使得 盆地内部冬季气温较纬度相当 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 “两多两少” ——多雨雾、多夜雨、 少日照、少霜雪
第三节 四川盆地
1、位置、范围
(1)四川盆地位于 四川省 和重庆 市境内,西临 青藏高 原,南有 云贵 高原,东有 巫山山脉, 北有大巴山和 秦岭 山脉。
重庆市是我国唯一位于二级阶 梯,位于西部地区的直辖市。
位于四川盆 地南部边缘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2、地形地势、河流
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
图7.48 四川盆地交通
要致富确实 要先修路啊!
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 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 建设,使之成为中国新兴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 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 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 的区域。
想一想,成渝经济区 建设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经 济中心有什么有利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 交通体系完整 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资源十分丰富
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因。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现在的蜀 道还“难”吗?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 改变“蜀道难”的局面, 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 宝成、成昆、川黔、襄 渝等铁路干线和包括大 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 列公路,成都、重庆成 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 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工 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江 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三节 四川盆地》课件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三节 四川盆地》课件
1198765432019876543201
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1、地形平坦 2、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 3、河流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4、土壤肥沃 5、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6、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成都平原如此发达的农业, 得益于哪个古老的水利工程?
知识链接——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作业:
必做题: 1、完成《同步导学》P39-40的选择题。 选做题: 1、《同步导学》P39-40的填空题。 2、了解潮州八景和新潮州八景是哪些景点。 3、探寻潮州的饮食文化。
粤人民版 八年级 第七章第三节
四川盆地
(第1课时)
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 授课者:邢广文
生活体验——判断佳肴的味道 四川火锅
重庆火锅
独立探索——四川盆地的位置(完成P51填空)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
部,位于
省和
西临
高原,南有
高原,东有
北有大巴山和
山脉。
市境内。
山脉,
自主探究——四川盆地的地形与地势
地形:四周被 盆地内部:东部 地势: 高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九寨沟(翠湖、彩林)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黄龙(彩池——“人间瑶池”)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金顶)—乐山大佛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大熊猫栖息地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探索发现——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及流向
在课本图中
找出并描绘:
流经四川
嘉 陵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四川盆地的具体特点和内涵,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四川盆地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可能了解更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川盆地的各个方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图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资料查询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四川盆地的热爱和保护地理环境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教学难点: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其对气候和资源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展示四川盆地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四川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其对气候和资源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四川盆地内的典型地理案例,如成都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四川盆地的特点。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说课稿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说课稿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四川盆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四川盆地》这一节是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描述,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四川盆地的特点和魅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主要地理区域和地形地貌的基本知识。

他们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对地理术语的理解、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四川盆地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四川盆地的基本情况。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4.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四川盆地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7.3四川盆地 同步课件

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7.3四川盆地 同步课件
紫色土富含钙质(碳酸钙)和磷、钾等矿物质,有较好的透水性、通气性,是较为肥沃的 土壤,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已经在紫色土上开垦种植。
运用四川盆地的相关资料,填写下列空格,并说一说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气候特征: 温暖湿润
典型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形类型: 盆地 河流流向: 自北向南、自西向东
特色土壤: 紫色土
天府之国
1.成都平原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 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 业发达、物产丰富,自都江堰 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更被誉为 “天府之国”,是我国重要的 粮食、油料、生猪的生产基地。
成 都 平 原
成都平原的景象
天府之国
1.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是最大的水稻、油菜籽的产区;饲养业发达,畜群种类多。
(1)找一找贯通四川盆地的交 通干线,将路线名称填入下表。
铁路 公路
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 西昌高速公路等
(2)在地图上找一找四川盆地的主 要城市,并说说其分布特点是什么?
主要城市:成都、重庆。主要分布在铁路及公路沿线的交汇处。
蜀道变通途
3.高新技术产业
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与建设, 使之成为中国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成为中 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巴山蜀水
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
(1)四川盆地位于
四川 省和
重庆

青藏
高原,南有 云贵 高原,东有
脉,北有大巴山脉和
秦岭
山脉。
市境内,西 巫山 山
(2)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主要河流:岷江、嘉陵江、长江。
(3)观察河流流向,思考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怎样的地势? 河流的流向自北向南流,反映了四川盆地的地势北高南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粤教版
巩固辅导八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平原面积大
B、水热条件优越
C、降水偏少
D、耕地集中连片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四组水果中,全部产在南方地区的是
A、柑橘、苹果、香蕉、荔枝
B、苹果、梨、桃、葡萄
C、香蕉、荔枝、桂圆、菠萝
D、柿、杏、椰子、菠萝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江苏省被称为“富饶水乡”是因为( )
A、平原广袤,河网密布,物产富饶
B、水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
C、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物产富饶
D、土地肥沃,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的叙述中,属于仙桃、潜江、天门共有的特征是①三市都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第三级行政单位②三市都位于南方地区③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④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⑤夏季容易发生梅雨和伏旱天气⑥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⑦都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⑧三市的土地类型以水田耕地为主
A、①⑤⑦⑧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⑤⑦⑧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读图,完成小题。

“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答案】:无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符合南方地区的是( )
A、河流冬季都结冰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C、耕作方式以旱地为主
D、民居的墙体较厚,屋顶的坡度较小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读下面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反映出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
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春旱、梅雨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我国江南“鱼米之乡”雨水丰沛,主要受惠于( )
A、季风气候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领土面积广阔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的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部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
【解析】:
第11题【综合题】
读图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之”字状公路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处海拔最高的是______处。

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原因是( )
A、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B、尽可能减缓坡度
C、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D、尽可能缩短距离
甲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______。

试分析公路从该部位通过的原因______。

描述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______。

本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出现______现象。

为了减轻此现象造成的危害,本区可实施哪些生态环境恢复措施?______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B、从C点爬到山顶A比从E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
C、当D处正午的气温为20℃时,此时C处的气温为21.8℃
D、在地图上量得C到D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30千米
【答案】:
【解析】:
第12题【综合题】
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问题。

请将图中的代码所表示的区域名称填在横线上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山脉①______;河流②______。

①②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是我国______气候和______气候的分界线
A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农作物的熟制为______。

C区域中由于降水由东向西逐渐______,其植被由东向西的景观变化是______。

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______(代号),此区域冬寒夏凉,年温差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2017年春节,家住北京的路景应朋友之邀,驱车来到东南丘陵地区。

图为行车路线及两地气候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早上7点,北京气温在______℃以下,路景穿戴好羽绒服、围巾、帽子和手套。

驶离全国的______(填北京的职能)中心,沿途停留两个服务区后,他逐渐感觉围巾、帽子和手套已是多余。

下午6点,到达目的地,只见朋友穿一件薄外套迎接,此时当地气温约10℃,两地的温差是______造成的,真是一路向南一路暖。

整个冬季,北京的太阳频频露脸,但却冷得直跺脚,气候______(填特征)。

开车向南,穿过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__,沿途的天空逐渐阴沉,过了长江,天空早已是“斜风细雨”,可见南方冬季的气候______(如目的地),真是一路向南一路雨。

北方的冬季是萧瑟的,树木只留下遒劲的枝干,乡村被连片的______(填粮食物)包围。

进入南方,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匍匐的小草呈现出墨绿、深绿、浅绿,平原、河谷多为______(填耕地类型),缓坡上种植着小麦和______(填经济作物)等,真是一路向南一路绿。

北方地区东部的地形以______为主,南方地区东部的地形______(填特征)。

北方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尤其是高速公路又直又长;南方的高速公路多桥梁和隧道,因为这里河网______(填分布特征)。

从高速公路下来,汽车不时上坡和下坡,不时拐弯,路景切切感受到了“山路十八弯”,真是一路向南一路弯。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A地区和B地区的分界线是山脉①______和河流②______。

它们大致是我国______等温线和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区域C的降水量自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区域A和区域B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跨经度最宽的区域是______,气候最温暖湿润的是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读图,武广高铁经过:A______省、______(写简称)、广东三个省区,极大地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我国南方地区河网密布,山川广布,图中有C______山脉,D______山脉,武广高铁联系了长江水系和E______水系.
根据所提供的气温降水量图,描述南方地区气候特征______(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根据所提供的气温降水量图,描述南方地区气候特征______(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武广高铁沿线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成片的棉花田
B、一望无际的苹果林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金色稻田
武广高铁的建设意义重大,请谈一谈你的看法: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