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想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分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分数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f6ff1a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3.png)
重视体验沟通促进意义建构——《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认识分数是小学生对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分数本身比较抽象,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初步感知了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五下《分数的意义》主要是将这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并建构分数的意义。
张永标老师的这节课,紧紧抓住教学的难点——单位“1”,并且用单位“1”帮助学生实现对分数意义的抽象与建构。
课堂中,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观察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理解分数的意义。
同时,也培养了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发新知生长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本节课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
课一开始,张老师带来了几个成语,让学生联想学过的分数,并回忆有关分数的相关知识,并表示出心中的1/4,激活了关于分数的已有认知与经验。
二、沟通理解,建构单位“1”“单位‘1’”的概念是分数的“份数”定义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起点概念。
它涵盖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等多种类型的情况,体现了元素、集合辩证统一的思想,明确了分数是以“1”作为比较标准的数,突出了数学的抽象与概括、简约与形式化的特点。
张老师从自然数1表示一个个体,过渡到“1”表示一个整体,再过渡到抽象的单位“1”,“1”的内涵在学生脑子里逐渐丰富起来。
很多老师可能对单位“1”的教学就到此结束,但是在后面的练习二中张老师却继续追问:如果把1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2个这样的单位“1”,用几表示?3个呢?此时的“1”已经变成了一个计量单位,让学生感受到单位“1”的本质,整个过程直观自然。
最后,不到1个单位“1”,就需要对单位“1”进行均分,从而产生分数。
三、比较辨析,感悟分数本质学生实现分数意义建构的标志,即在于忽略具体事物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这是真正迈向分数本质的起始步。
分数的意义听课体会
![分数的意义听课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35497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a.png)
分数的意义听课体会分数的意义听课体会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分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我参加了一堂特别的听课活动。
在这节课上,我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老师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实例和游戏引入了分数的概念。
她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块巧克力,然后要求我们将巧克力分成几份。
这个简单的活动让我意识到分数就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几等份的工具。
当我们将巧克力均分后,她问我们每份巧克力的分数是多少。
这时,我明白了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分子表示被分的部分,分母表示整体的部分。
通过这个活动,我理解到了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的。
接下来,老师让我们做了一系列分数的加减运算。
她通过解释横线上数字的含义,让我们明白了分数的加减运算实际上是对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进行加减运算。
这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我总是认为分数的加减运算很难,但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其实只需要将分子和分母按照规定的方法运算就可以了。
我明白了分数的加减运算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掌握了运算规则,就可以轻松完成。
在课堂的后半部分,老师将注意力转向了分数的乘除运算。
她用一个例子来讲解分数的乘法,让我们明白了分数的乘法本质上是对分子和分母进行相乘。
这个例子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分数乘法的意义。
同样地,老师用另一个例子讲解了分数的除法,让我们明白了分数的除法实际上是对分子和分母进行相除。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明了分数的乘除运算就是按照分子和分母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只要明白了这个规则,就能轻松解决分数的乘除运算问题。
除了分数的运算,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分数问题。
她通过购物和食谱两个例子,让我们看到了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购物中,分数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折扣和打折的价格;在制作食物时,分数可以帮助我们按照配方调配材料的比例。
通过这些例子,我明白了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1bc8ec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d.png)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今天我参加了一堂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课程,受益匪浅。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我们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意义和运算规则。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课上学到的一些知识和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分数的概念。
在课堂上,老师用各种形式的示意图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分数。
分数是一个整体被均等分割的部分,由分子和分母构成,分子代表被分割的部分的数量,分母代表整体被平均分割的份数。
其次,我们需要明白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当我们有一个蛋糕,想要与朋友们平分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分数。
当我们看到一个报表,报表显示某个班的优秀生占总人数的分之一时,我们也需要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表示某个整体被分割成的部分,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
分数的加减乘除是分数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重点。
老师通过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我们了解了分数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在加法运算中,我们需要先找到相同的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
在减法运算中,我们也需要找到相同的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减。
在乘法运算中,我们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和分母。
在除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求出除数的倒数,然后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继续按照乘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
通过这堂课,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小学数学分数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分数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它还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分数的学习不仅仅培养了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分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互相合作,互相讨论,互相倾听,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积极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应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出准确的分数计算。
总的来说,这堂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分数的意义观后感
![分数的意义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1e27505647d27284b735191.png)
《分数的意义》观后感今天学习了周峰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一节概念课,很有收获。
周老师的课具有良好的数学大局观,很好的把握了教材,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充分抓住了分数意义的关键处展开,细致、精准、高效。
下面主要谈谈听了周峰老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点滴思考:本课设计时注意从学习者的角色去分析学生,以了解什么知识是学生最需要的,什么学习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积极寻求以最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知识。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课的开始,周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猜想盒子里面可能会有哪些东西,教者很巧妙的渗透了“单位1”,有效的拓展了单位“1”丰富的内涵。
通过用不同的物体来表示“1/4”,突出了分数意义的实质------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本课教学大胆改革教材的例题呈现方式,“跳出教材教数学”,体现出教师具有良好的数学大局观,也体现了教师较高的数学素养。
分数的意义这句严密、枯燥、抽象的话语本节课没有简单的塞给学生,整节课彻头彻尾都紧扣“分数的意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苦心经营,匠心运作,层次分明,润物无声,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意义的实质。
教者先后三次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表述和记忆:第一次是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例子进行概括,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第二次是在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后,引导学生说出分数的意义,教师适时地进行板书,这样的记忆形式丰富有效,第三次是在课的结束,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记忆,既突出了重点,同时也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本节课概念教学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本课教学中的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为学生提供了高频率、多维度、深层面的体验,通过不断地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对练习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如对“1/3”“2/6”的处理,既深化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分数的意义》听课随想
![《分数的意义》听课随想](https://img.taocdn.com/s3/m/ad22e71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0.png)
《分数的意义》听课随想听了《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我觉得周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同时课堂中教学方法也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主要表达在:1.注重学生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全新的,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如何将这个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不过然滑向未知领域。
在教学时,从学生的这个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分数入手,说一说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以此激发学生理解单位“1”的的知识体验,促动他们有效地展开建构活动。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选一选、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等一系列的操作,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表示的意义,再通过比较4块,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等一个整体和能够看成一个整体的一些群体,理解和理解单位“1”,教师让学生在基本理解的同时去区别单位“1”与自然数的1的不同,从而教师突破理解单位“1”这个难点,教学中教师突出了单位“1”的动态变化、分数与所对应的量之间的联系。
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这节课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如把全班人数,一条数轴等看作单位“1”,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情景,分别让学生说说各用什么分数表示分得的结果,并对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
这样教学,让学生在应用中不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理解,而且把对分数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分数的意义观课报告(通用4篇)
![分数的意义观课报告(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b20f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1.png)
分数的意义观课报告(通用4篇)分数的意义观课报告篇1有幸聆听李宁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整堂课给我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
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对单位“1”的理解又是学习分数意义的基础,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教学的难点。
李老师能把这样一堂抽象的概念课上成功实属不易,值得学习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知识的生长点,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课的开始,师出示“1/4”,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马上在脑中搜索以前学过的知识,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说出了这个分数的意义,这个分数每部分表示的意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从学生的回答中,师提取了相关的信息: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准确的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顺利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接着以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也为揭示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二、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三次动手操作,第一次让学生利用手中的8根小棒和12个正方体找出它们的“1/4”,通过比较明确整体的数量不同,分的份数相同,但每份的数量会不同。
第二次操作用12颗星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也顺利引出了概念中的关键词“若干份”。
第三次操作安排在练习中,让学生从9块巧克力中拿出“1/3”,再从剩下的6快巧克力中拿出“1/3”,最后从4块巧克力中拿出“1/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1/3”,前两个同学拿的数量却不一样,为什么一个是“1/3”,一个是“1/2”,后两位同学拿的数量却是相同的,这样的操作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分数的意义听后感
![分数的意义听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b0ec9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f.png)
分数的意义听后感分数的意义听后感近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场名为“分数的意义”的讲座,深受启发。
通过这次讲座,我重新思考了分数的意义,深刻认识到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讲座一开始,主讲人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分数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我以往的认知里,分数就是简单的数字表示,用来表示一个数值相对于整体的大小比例。
然而,通过这次讲座,我了解到分数的真正本质是对某种量的精确测量和描述。
分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表示、比较和操作有限和无限的量,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中,分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讲座中,主讲人还介绍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分数应用例子。
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关于食物配方的例子。
听到这个例子,我仿佛看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结合。
在食品加工工业中,准确计算每种原料的比例是非常关键的,而分数就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表达方式。
例如,当我们在家里做菜时,需要根据食谱中的比例来添加食材,如果不准确计算比例,那么最后的菜肴可能就会失去口感或者出现其他问题。
分数的应用也延伸到了其他领域,如建筑设计、金融投资或者运动比赛等。
这些例子充分展示了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除了应用方面,分数还在培养和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次讲座中,主讲人强调了理解和操作分数的重要性。
学习分数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当我们学习如何计算、比较和操作分数时,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理解其中的规则,并将它们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除了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还了解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分数思维。
分数思维是一种综合运用逻辑思维、空间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分数思维,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定义和应用,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操作分数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应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综合素养。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反思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15732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4.png)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反思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反思(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反思篇1周二,海门市骨干教师考核中樊老师和黄老师借我们班的孩子上了《分数的意义》一课,以下是我听了他们的课后的一些随想。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分两次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在教学时他们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激活学生原有经验,为学习分数的意义提供支架。
课始,通过精心设计的预习作业,通过简短的师生对话,摸清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找准了教学的现实起点。
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安排交流活动,在“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单位“1”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他们都从例题出发,通过充分的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更完善了,然后逐渐得出了分数的意义,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3.在反思中体会,在体会中明确概念。
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练一练、猜一猜,为学生提供了高频率、多维度、深层面的体验,学生在学习时体验到了成就感,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在学生对分数形成了丰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及板书的引导,及时让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但个人认为,有一些地方还是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还显得不够深入。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反思篇2《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论上的概括。
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以后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学初的说课活动,也是安排的这一课题,刚拿到课题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最后说课时也只是按着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
分数的意义听课收获
![分数的意义听课收获](https://img.taocdn.com/s3/m/db71cc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9.png)
分数的意义听课收获分数是我们在学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代表着我们在各门学科的学习成绩。
拿到一张分数单,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每个科目的成绩来了解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水平,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调整和提升。
首先,分数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客观的评估标准。
假设我们刚刚参加了一场数学考试,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通过查看分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这门课上的成绩如何,从而判断自己的学习水平,并对下一次考试作出相应的调整。
分数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努力提高的动力。
其次,分数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通过查看分数单,我们可以对照不同学科的成绩,找出自己在哪些学科上表现良好,哪些学科上表现较差。
这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例如,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数学方面成绩较好,而语文成绩相对较差,就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升。
此外,分数的意义还在于鼓励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断提高,或者在某一门学科上获得突出的成绩时,我们会对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和满足。
这种积极的情绪和成就感会激发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分数可以被视为一种奖励机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正面的激励,促进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然而,分数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个人层面。
在学校中,分数也起到一种评价和选拔的作用。
例如,高考成绩是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通常也会参考应聘者的学历和成绩。
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分数的局限性。
分数只是一种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方式,它并不能全面展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才华。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往往无法通过分数来衡量。
因此,我们在追求分数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体会
![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47f4d2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f.png)
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体会标题:认识分数,拓展人生近期,我刚刚完成了关于分数的听课心得体会。
此次课程深刻启迪了我对于分数的理解,并在认识到它的意义后,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课上老师详细讲解了分数背后的真正含义。
传统上,我们对分数往往以数字和算术公式的方式来理解,但今天的课程却给了我新的角度。
分数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蕴含了背后的故事、心血和奋斗。
无论是千分之一的进步还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和珍惜。
其次,我的中心思想是:分数是对我们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馈。
它不仅代表了我们在某个领域的成绩,更是对我们付出的努力和奋斗的认可。
正是因为有了分数,我们才能够有目标、有动力,并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分数,不仅要看到其表面的数字,更要理解它所代表的背后的含义。
同时,在课堂上老师突出强调了分数的重要性。
凭借分数,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和总结,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得出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分数不仅是对我们自身的评价,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石。
有了分数,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为未来的选择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另外,在思辨方面,这堂课也给了我极大的启示。
在分数的背后,我们不仅要看到数字的大小,更要关注形成这个数字的过程。
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自己得到了这个分数?是因为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吗?还是有什么地方需要自己改进?通过思辨,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从而推动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
在表达方式上,我力求符合语文规范,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
通过精确、简练的词语和句子,我希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于分数的感悟,让读者能够更加明晰地理解我的观点和思考。
同时,我也尽力保持文笔流畅、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此来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这篇文章力求真实和感人。
我将信手拈来的文字赋予了自己印象最深的瞬间,用词将真实与感性相结合,希望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我相信这篇文章能够为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让他们对于分数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分数的意义听课感受
![分数的意义听课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f9fdde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4.png)
分数的意义听课感受分数的意义-听课感受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分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在衡量我们的学术表现和知识储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我参加了一种关于分数意义的课程,从中我得到了一些重要的见解,让我意识到分数并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或数字。
首先,分数是衡量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工具。
它能够告诉我们一个学生在某一学科的掌握程度。
通过看到一个学生的分数,老师可以了解到这个学生在某一课程上的掌握程度。
这不仅仅是一种评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
其次,分数也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当一个学生获得一个好成绩时,他会感到自豪和满足,这将激励他更努力地学习。
另一方面,当一个学生获得一个较差的成绩时,他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试图改进。
这种正向的反馈机制可以激励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分数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术目标。
通过对分数的关注,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学术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这使得学生能够设定并追求自己的学业目标,有助于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发展方向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然而,在听课过程中,我意识到分数不仅仅是衡量学生学习的工具,还有一些局限性。
分数只能反映学生的课堂表现,但不能全面衡量他们的潜力和能力。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可能表现得不好,但在其他领域可能有深厚的兴趣和天赋。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重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其他方面。
此外,分数也可能导致竞争和压力。
学生们可能会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而陷入激烈的竞争之中,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忽略了学习的乐趣和个人发展。
对于那些追求完美的学生来说,分数可能成为他们的负担,给他们带来很多压力和焦虑,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在对待分数时保持平衡。
分数是一个衡量学术成就的指标,但不能全部定义一个学生的价值和能力。
学生应该被鼓励去追求他们的兴趣和激情,而不仅仅是追求好的分数。
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动力。
分数的意义观摩课心得
![分数的意义观摩课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88ea5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3.png)
分数的意义观摩课心得分数的意义观摩课心得在分数这个基础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学生的困惑和难点。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我参加了一场以“分数的意义”为主题的观摩课。
通过这次观摩课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分数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并且对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分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这堂观摩课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授课。
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实践案例和学生作品。
这些例子生动地展示了分数的应用场景,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分数问题的讨论。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解答,我意识到分数的意义不仅仅是几个数字的组合,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体现。
在课堂讲解环节中,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分数的核心概念和常见的应用方法。
他特别强调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分数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分数形式之间的转化方法。
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示例,老师使得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课后情境展示环节,老师为我们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情景剧和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们分组进行比赛,通过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我们用分数来表示不同组员的贡献比例,用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观摩课的学习,我不仅增强了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对如何有效地教授分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我意识到分数不仅仅是一种数学知识点,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更注重将分数的概念和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其次,我认识到分数的意义不仅仅是几个数字的组合,更是一种表达比例、比较大小、计量等概念的方式。
分数的意义听课记录感悟
![分数的意义听课记录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27087bf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6.png)
分数的意义听课记录感悟分数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它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高低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分数的正确理解与使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听课过程中,我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新的感悟。
首先,在数学课上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分数是由一个分子和一个分母组成的,分子表示被平均或分割的部分,分母表示平均或分割的份数。
通过分数的四则运算,我们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复杂计算。
这些运算规则丰富了我们对分数的认识,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是由于分数的存在,我们才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
这让我认识到,分数不仅是知识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生活中的实用工具。
其次,在物理课上老师向我们阐述了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物理中,很多物理量都是用分数进行描述的,比如密度、速度等。
而分数的合理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物理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举个例子,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密度来表示,而密度则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一个分数。
如果我们将分数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计算和分析,就能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和现象。
这让我认识到,分数是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
此外,语文课上老师讲到了分数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分数常常被用来表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友情、爱情、家庭关系等。
通过将分数与文学作品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纠葛、人物性格以及情节的发展变化。
这种象征意义上的使用,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也让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内涵。
这让我认识到,分数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更是一个有趣而多样化的语言工具。
通过听课的过程,我对分数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新的感悟。
在学习中,分数不仅是衡量学业成绩的方式,更是学习的基石和桥梁。
合理的运用分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各门学科的规律;分数的象征意义,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
《分数的意义》听课有感
![《分数的意义》听课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90041f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d.png)
《分数的意义》听课有感第一篇:《分数的意义》听课有感《分数的意义》听课有感李焕立昨天,市里举办特岗教师岗位培训学习活动,安排学员到基层学校听课学习。
其中听了一节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分数的意义》。
这是一节精彩的课,是一节让培训学员受到很大启示的一节课。
就《分数的意义》一课而言,知识点分别是分数的产生、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意义、分数单位。
单位“1”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
教师从一个苹果、一台电视机、一个手机到一箱苹果、一件牛奶等引出单位“1”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体会单位“1”的含义,接着进行拓展,如三个苹果、四个学生等也可以看成单位“1”,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数意义的教学,学生就好理解了。
分数意义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通过对不同图形的一些部分进行涂色,得出“份数”的概念,进而得出分数的表现形式,顺势引出分数的定义。
通过画2个单位的数轴的四分之三;把8个苹果分成四部分,涂色三部分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辨别,是八分之六,还是四分之三等内容进行强化联系,让学生再次理解单位“1”、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分数的意义。
简单小结后,教师出示课堂练习,有辩一辩,涂一涂等多种类型的题目。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如把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连在一起,要求学生说出其中一格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强化对单位“1”的理解。
最后用双手游戏(我有一双灵巧手,可以用作分数。
教师用一双手的几分之几、一只手的几分之几来要求学生做相关动作)结束本课。
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新知。
听完此课后,有几个感悟。
一是教学过程简洁。
课的开始,就直接让学生通过1的计量单位的变化,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中也没有多余的动作与环节,一步一步让学生加深、巩固对单位“1”的理解。
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悟
![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2c9284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5.png)
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悟分数是我们在学校中经常接触到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工具,更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反馈和指导。
在参加一节有关分数的课程后,我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购物时计算折扣,还是在烹饪中计量食材的重量,分数都能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进行计算。
例如,当我在超市购买物品时,看到50%的折扣,我就知道这意味着商品的价格减了一半。
而在做菜时,如果食谱要求用1/4杯的牛奶,我就可以很方便地按照分数来计量。
其次,分数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大小。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于“比较这两个数字大小”的问题。
分数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直观和有效的比较方式。
通过分数,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一个数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另一个数。
例如,当我们比较两个分数1/2和3/4时,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大小关系,得出3/4大于1/2的结论。
此外,分数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让我们应用分数去解决问题。
例如,假设有一块蛋糕,被分为8个部分,每个部分相当于1/8的蛋糕。
现在有两个人要平分这块蛋糕,他们分别要了1/4和3/8的蛋糕,还剩下多少蛋糕没有被分出去?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理解分数的加减运算,并且能够应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分数还是一种重要的比率表示形式。
在学习科学、经济学等领域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比率的表达和应用。
而分数正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比率表示形式。
例如,在化学中,我们经常要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
分数能够很好地表示不同物质的比例关系,方便我们计算和理解。
最后,分数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一些重要的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分数的概念、运算规则以及应用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起来,分数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徐长青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悟
![徐长青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572619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a.png)
徐长青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悟徐长青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悟徐长青分数作为一种智力评估工具,对于教育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参加徐长青分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这项评估工具的运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徐长青分数是由中国教育家徐长青博士于1994年创立的一种智力评估体系。
它通过对学生的智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数学推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测试,得出一个综合性的分值,从而评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潜在能力。
与传统的笔试考试不同,徐长青分数强调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潜在能力的评估,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参加徐长青分数课程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这种评估工具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次智力测试的结果。
首先,徐长青分数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了解到自己擅长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但在语言表达和思维灵活性方面还有待提升。
这种自我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以便更有效地提升自己。
其次,徐长青分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在能力和解放思维。
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导致学生对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缺乏认识。
而通过徐长青分数的测试和分析,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潜力。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非常重要,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除了对学生个体的帮助,徐长青分数还对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强调同质化的知识传授和统一的评价标准。
但徐长青分数的存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
这样的教育理念更符合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我接受徐长青分数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评估工具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次测评结果,更是一种个体意识和教育改革的推动力量。
《分数的意义》听后感
![《分数的意义》听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8cf23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8.png)
《分数的意义》听后感在我听完《分数的意义》之后,我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非常生动地阐述了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并通过几个实例生动地展示了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文章从游戏中的奖励角度引出了分数的概念。
在游戏中,分数代表了玩家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就和表现,是一种奖励机制。
这使我意识到,分数不仅仅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衡量和比较的工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对不同的事物进行评估和比较,而分数正好提供了一种客观和简便的方法。
接着,文章引导我思考了分数的本质,把整体分成若干等份,并表示其中的一份。
这种分割和比较的思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比如,当我们去购买商品时,我们会比较不同商品的性价比,而这个性价比其实就是分数的概念在应用。
我们可以将商品的价格和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然后给予一个相对客观的分数。
这种思维方式使我意识到,分数不仅仅限于数学课堂上的习题,更是一种运用在日常生活的实用工具。
此外,文章还进一步拓展了分数的应用范围。
在音乐、体育和艺术等领域,分数也代表了人们的成就和表现。
例如,演出的评分、比赛的得分等都是通过分数来体现的。
这使我意识到,分数不仅仅是用来表示数值的概念,更是一种评价和鉴定的标准。
通过给予分数,我们可以对事物的优劣进行判断和比较。
除了这些具体的应用外,文章还通过一个情景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分数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在文章中,两个朋友的游戏得分成了彼此之间交流的话题,也是他们之间发展深入关系的契机。
这个例子让我想到,分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物质上的成就,更可以用来衡量和比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分数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并根据这些分数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综上所述,通过《分数的意义》这篇文章,我对分数有了更深的理解。
分数不仅仅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衡量和比较的工具。
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购物到艺术,从人际关系到评价标准,都离不开分数这个概念。
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
![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15c85e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e.png)
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在我数学课上学习过程中,我们逐渐接触到了分数这个概念,学习了关于分数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应用。
我深刻认识到分数在日常生活和数学中的重要性,领悟到了分数的实际意义和运用方法。
首先,我意识到分数是数学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它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描述一些不能用整数表示的事物。
在我听课时,老师给我们举了好几个例子。
比如,一个苹果被切成若干块,我们想知道其中的一块占整个苹果的比例。
如果用小数表示,很难直观地看出结果。
但是,如果用分数来表示,比如1/4,我们就能较准确地描述这个比例。
其次,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购物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打折信息,比如7折、8折等。
这些折扣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数或者分数,帮助我们计算价格。
在烹饪中,食谱中的配料和比例也经常使用分数。
分数还广泛应用于比赛、饮食、出行等各个方面。
学好分数,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十分有益。
再次,分数在数学中的运算也非常重要。
我们常常会遇到对分数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这些运算需要掌握相应的规则和方法。
在听课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
我通过课堂练习,逐渐掌握了这些运算的基本技巧,并且理解了背后的逻辑和思路。
此外,我在课堂上还学到了对分数的调价和约分。
调价是指将分数中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使得分数的值不变,但是分子和分母的数值发生变化。
约分是指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公因数,使得分数的值不变,但是分子和分母的数值变小。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进行分数的计算和比较。
最后,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因为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我们需要将小数转化为分数,或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转换。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分数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分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概念,更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广泛应用的数学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想第一篇: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想《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想今天听了黄老师《分数的意义》和教研员的评课后感受颇深,对课堂教学又有了点滴体会。
《分数的意义》是小学阶段一节很重要的概念课。
教学这一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
因此,老师在这堂课中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不足之处是课堂呈现给学生的学习素材是四个圆、八个圆的表示四分之一,似乎是太单薄了点,这毕竟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把多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在数学上的不完全归纳中至少是要有三个材料的,我想这里不应该省略的太多。
还有这里若是接着呈现十二个圆的四分之一等,就能更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每份中的个数分别是1个圆、2个圆、3个圆、4个圆……但是每份与它所在的整体的关系都是四份中的一份,所以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是不是让学生的理解更清楚一些呢?围子陶埠姜俊卿第二篇:“分数的意义”的听课感想《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想教师:宋凯4月18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盘江教育指导站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分别听了马场河小学王世俊老师和盘江中心学罗朝平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很有收获,下面就这两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两位老师对多媒体的使用非常娴熟,是我们学校全体老师值得学习的。
二、王老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完全是自己设计的;而罗老师的则围绕教材来展开教学,这就充分展示了“同课异构”,魅力。
三、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但两位老师结合情境图都把它生活化了,让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四、两位教师都主要抓住了单位“1”展开教学,着重强调了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表示的分数也不相同。
整个新课的学习,教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应组织上课教师先说课,听听他们是怎么设想的,课后有怎样的差异。
六、教学目标不能定得死,不能定得高;虽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离不开板书设计;情景的引入应选择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随时检验学生在掌握的知识,指导时应亲切些。
总之,通过“同课异构”活动这个平台,展示了我们教师的教学风采,同时也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从本镇教师、同事身上学到东西,然后借鉴别人的东西,给予自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
2016年4月22日第三篇:认识分数听课感想芜湖市听课体会12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第六届“区域联动、同课异构”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活动是在芜湖市的绿影小学开展的,在路上,我就在想香港老师是怎样上课的,双师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呢?绿影小学座落在绿影小区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安徽省实验学校”几个大字。
感觉学校不是很大,每间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
后来在网上搜了学校的资料,他们是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上很有见地。
这次数学“同课异构”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分别由绿影小学丁贞群老师、合肥双岗小学魏荣老师、香港乐善堂梁球琚学校的严志尘、姜婉珊老师以及长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姚晓平老师执教。
这堂课我以前也上过公开课,四位老师的构思让我的耳目一新。
它们都是结合具体情境来认识几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掌握其写法。
重视动手操作,通过折纸条涂色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特别是丁老师的课让我的印象很深。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丁老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先从1/2,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充分感知1/2,再判断能不能用1/2来表示,在学生充分建立1/2的表象基础上再来估一估1/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再折出长方形的1/4,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教师追问:都能用1/4来表示吗?为什么?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几分之一,然后让他来介绍自己的分数。
反馈时注重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自己评析,说说理由,对几分之一一定平均分理解的更加深刻,到位。
再来谈谈“双师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往往会演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双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尝试,其目的也就在于能通过情景式、互动式的教学来调动学生课堂的兴趣,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当天的两位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都做了分数牌,还有棒棒糖等小礼物,作为课堂礼品发给那些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
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配合的十分默契。
当其中一位老师在讲台上讲授时,另一位老师就在下面及时给予补充。
她们时而活跃在讲台,时而穿梭于学生中间,活跃的课堂气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听课的兴趣。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是争着回答。
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
而每次回答问题之后,无论其准确与否,都能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份小礼物。
更有趣的事,在“双师教学”下两位老师可以实现角色之间的迅速转换,根据教材内容即兴的情景表演与对话,以及随后师生之间的反串,把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个整体。
这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
这次听课拓宽了眼界,听惯了传统单个教师一讲到底风格,很想尝试“双师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同时在将来备《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借鉴。
第四篇:《分数的意义》听课有感《分数的意义》听课有感李焕立昨天,市里举办特岗教师岗位培训学习活动,安排学员到基层学校听课学习。
其中听了一节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分数的意义》。
这是一节精彩的课,是一节让培训学员受到很大启示的一节课。
就《分数的意义》一课而言,知识点分别是分数的产生、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意义、分数单位。
单位“1”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
教师从一个苹果、一台电视机、一个手机到一箱苹果、一件牛奶等引出单位“1”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体会单位“1”的含义,接着进行拓展,如三个苹果、四个学生等也可以看成单位“1”,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数意义的教学,学生就好理解了。
分数意义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通过对不同图形的一些部分进行涂色,得出“份数”的概念,进而得出分数的表现形式,顺势引出分数的定义。
通过画2个单位的数轴的四分之三;把8个苹果分成四部分,涂色三部分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辨别,是八分之六,还是四分之三等内容进行强化联系,让学生再次理解单位“1”、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分数的意义。
简单小结后,教师出示课堂练习,有辩一辩,涂一涂等多种类型的题目。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如把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连在一起,要求学生说出其中一格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强化对单位“1”的理解。
最后用双手游戏(我有一双灵巧手,可以用作分数。
教师用一双手的几分之几、一只手的几分之几来要求学生做相关动作)结束本课。
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新知。
听完此课后,有几个感悟。
一是教学过程简洁。
课的开始,就直接让学生通过1的计量单位的变化,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中也没有多余的动作与环节,一步一步让学生加深、巩固对单位“1”的理解。
说实在的,现在有的课看起很花哨,又是讨论,又是情意模拟等等,花样很多,但一节课下来到底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学生还是一头雾水;二是题目设计合理。
纵观本节课的练习,教师始终注重了开放性与趣味性。
如让学生进行图形涂色、补充完整图形、判断等。
这样学生的思维始终被激活,教师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三是注意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在进行苹果等分时,教师抓住有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平均二字,反复强调和口头补充小练习,从而使学生牢记于心;四是生动有趣的课堂小结。
通过手指游戏,使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加深了对单位“1”、平均分的理解;五是注重情感培养。
如画数轴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直尺,写作业时一定要工整。
当然我认为,还有几个地方应注意一下。
一是小组讨论的题目设置应更合理一些,过于简单和没有讨论价值的题目没有必要进行讨论,如三个苹果涂成三分之二,同时应让学生有独学的时间。
二是学生画数轴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画,再来讨论。
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第五篇: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课感想《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课感想王雅静有幸听了一节高质量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觉得“游戏激趣、小组讨论、分层递进,由扶到放”是这节课主导思想,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根据直观性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练习内容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
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5个例题的教学。
本节课的五个例题运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5道例题。
根据学生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1前,先让学生完成分一分的游戏,让学生自己完成表格。
通过一块月饼没法分,引出“分数”的概念,和“平均分”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观看演示,从日常生活实例入手,初步认识二分之一,接着扶着学生认识三分之一,再独立认识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
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在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学习中多次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气氛。
一、与众不同的引入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
在课前,王老师拿出若干物品,问平均分给2人,怎么分?让学生填好表格,并用“把()个(),问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个”这样的句子进行描述,强调了“平均分”,为后面教学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把1个月饼分成两份(电脑演示动画),观察1个月饼切成2份后,重叠比较大小一样。
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个”,“半个”饼是多少能用整数表示吗?由此引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