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

合集下载

(完整版)感统教具明细

(完整版)感统教具明细

器材教具明细序号教具名称实物图片功能介绍1 羊角跳跳球跳跳球具有坐、骑、跳、拍等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2 按摩触觉球(感官训练球)1: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没有自制力,经常剧烈的跑跳,寻求强烈刺激。

2:阅读事实漏字、添字、串行、计算错误、写倒字、分不清p或q、b或d。

3:情绪不稳定,粘人、怕黑、胆小、爱哭、易冲动、动作笨拙、常磕磕碰碰、易摔跤、握笔姿势不佳、穿衣、系鞋带等自制能力不佳。

3 海洋球池点缀球波波球刺猬球触觉球感统球1: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和成熟2:帮助孩子有效的适应环境3:提高孩子的学习技能和体能4:让孩子享受成就感和信任感4 手柄球跳跳球具有坐、骑、跳、拍等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5 儿童塑料摇摇马1、幼儿手的抓握才能和手臂肌肉的锤炼;2、增强幼儿的自我平安维护认识;3、锤炼幼儿的前庭均衡才能,本体感。

6 双人平衡摇摇马1、幼儿手的抓握才能和手臂肌肉的锤炼;2、增强幼儿的自我平安维护认识;3、锤炼幼儿的前庭均衡才能,本体感。

7 滑梯可攀爬、可钻、可溜滑梯、可捉迷藏,备有活动桌面、模拟望远镜、模拟方向盘、摸拟电话等,功能多样,娱乐性强,安全性高,可供多个孩子一起嬉戏,适用于幼儿园、亲子园等公共场所。

8 球池训练触觉功能的发展,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适用于触觉敏感或迟钝、身体协调不良和多动的孩子。

孩子在球池里翻滚或跳跃时,身体与海洋球的摩擦接触可以获得丰富的触觉刺激。

9 隧道毛毛虫锻炼宝宝四肢协调能力,开发右脑(宝宝智力),适合1.5岁以上。

宝宝能爬才更聪明。

10 独轮车手推车活动玩具独轮翻斗车可以锻炼儿童平衡感,促进儿童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尤其对儿童腰腹、四肢力量很有锻炼作用,同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免疫力。

11 11、小房车/助力学步车儿童可借由脚力前进,协助宝宝锻炼身体肌肉,方向感和全身动作的发展,有遮阳作用的圆弧造型,并具有驾驶盘、虚拟钥匙,车门、后行李箱设备,增添宝宝使用的趣味性。

感统器械介绍及方法使用

感统器械介绍及方法使用

感统器械介绍及方法使用器材名称:滑板器材介绍: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主要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

训练要点:抬头、挺胸、腹部支撑紧贴滑板、保持平衡导∕馈: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示,强调动作要点,再指导幼儿练习项目;通过练习能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运动企划能力安∕卫:在操作过程人在一旁保护,避免幼儿滑行过程中摔倒变式一:静态飞机式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

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20—30秒钟。

变式二:乌龟爬行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

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移动。

变式三:乌龟仰躺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

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30秒。

变式四:青蛙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

变式五:俯卧旋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

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少100次以上。

变式六:单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变式七:双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以绳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导语:感统教育是指通过感觉系统的刺激和训练,促进儿童感官统合能力的发展,以提高其学习、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方法,让儿童从中获益。

一、介绍感统教育器械的种类和作用1. 跳跃垫:跳跃垫是感统教育中常见的器械之一,它可以锻炼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儿童大脑的后脑勺发育,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 延伸梯子:延伸梯子可以锻炼儿童的爬行和攀爬能力,增强他们的上下肢力量,并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调发展。

3. 摇摆秋千:摇摆秋千不仅可以为儿童带来欢乐,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促进大脑前脑勺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4. 跳绳:跳绳可以锻炼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动作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力。

5. 平衡球:平衡球可以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帮助他们提升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基于深度和广度评估器械的有效性在使用感统教育器械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评估。

深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单项功能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其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广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多项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能够覆盖儿童的多种感觉系统,以实现全面的感统训练效果。

1. 深度评估通过深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发展水平:不同芳龄段的儿童对感统教育器械的需求和能力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器械。

- 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在感统教育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器械。

- 儿童的需求和目标:根据儿童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器械进行训练,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广度评估通过广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感觉系统的全面性:感统教育旨在全面发展儿童的感觉系统,因此选择器械时要覆盖听觉、视觉、触觉等多个感觉系统。

- 器械的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器械,使儿童的感觉训练更加丰富多样,避免单一刺激带来的疲劳。

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

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常用设备及性能弹跳床(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

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

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

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

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大陀螺(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

(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

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幼儿感统训练几种常见工具及方法

幼儿感统训练几种常见工具及方法

幼儿感统训练课程简介及其作用1、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

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2、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3、圆筒吊缆:孩子屈曲身体,用手紧抱圆筒并保持身体平衡,做询后左右大回转。

促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4、阳光隧道: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

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

5、独脚椅: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敬的讯息。

6、滑梯: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

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7、滑板爬: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积极发展。

8、插棍:俯卧在网缆中,头部抬高向前,指导者协助前后摆动,让孩子在摆动中用双手从左至右,从上往下按次序插棍。

强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

感统训练•袋鼠跳9、袋鼠跳: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敬的讯息。

10、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

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

11、跳跳床: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

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敬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12、S形平衡木: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

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平衡能力的加强。

1.滑板游戏:适应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胆小退缩,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阅读书写困难等。

训练口标:调整前庭机能,本体感觉机能,触觉墩感或迟钝,提高学习能力。

感统器材教案

感统器材教案

感统器材教案一、前言感统器材是指一些特殊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儿童感官发展的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感官协调性、平衡性、空间感知能力等。

感统器材的使用可以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感统训练,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感统器材及其使用方法,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进行感统训练。

二、感统器材介绍1. 平衡球平衡球是一种球形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

使用平衡球时,儿童需要站在球上,保持平衡。

平衡球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和年龄选择,一般来说,直径在45-75厘米之间的平衡球比较适合儿童使用。

使用平衡球时,可以让儿童进行以下训练:•站在平衡球上,保持平衡;•在平衡球上跳跃;•在平衡球上进行俯卧撑等基本运动。

2. 摇摆板摇摆板是一种长方形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

使用摇摆板时,儿童需要站在板上,保持平衡。

摇摆板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和年龄选择,一般来说,长度在50-100厘米之间的摇摆板比较适合儿童使用。

使用摇摆板时,可以让儿童进行以下训练:•站在摇摆板上,保持平衡;•在摇摆板上进行前后、左右摆动;•在摇摆板上进行单脚站立等训练。

3. 瑜伽球瑜伽球是一种球形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

使用瑜伽球时,儿童需要站在球上,保持平衡。

瑜伽球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和年龄选择,一般来说,直径在45-75厘米之间的瑜伽球比较适合儿童使用。

使用瑜伽球时,可以让儿童进行以下训练:•站在瑜伽球上,保持平衡;•在瑜伽球上进行前后、左右摆动;•在瑜伽球上进行俯卧撑等基本运动。

4. 跳跃球跳跃球是一种球形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跳跃训练。

使用跳跃球时,儿童需要站在球上,用双脚跳跃。

跳跃球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和年龄选择,一般来说,直径在45-75厘米之间的跳跃球比较适合儿童使用。

使用跳跃球时,可以让儿童进行以下训练:•用双脚跳跃;•用单脚跳跃;•用双脚交替跳跃等训练。

感统训练器材介绍

感统训练器材介绍

感统训练器材介绍1、平衡步道:
2、触觉平衡板
全套20件:可以选择8片直线或者8片曲线,4个方块接头.材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板面有突出的触觉圆点)使用、功能:将平衡触觉板按训练的难易程度安排组合成步道,幼儿赤足行进在触觉板上。

提供触觉、平衡的双层刺激,促进平衡感、肢体协调动作的发展.
3、88轨道
4、万象组合
5、6、大陀螺
大陀螺的四周有比较高的壁,孩子蹲或坐在其中,双手可以扶着大陀螺边缘,身体还可以靠在边缘上,因而会感到比较安全,可以自由放松地接受信息的刺激,对固有——前庭感觉的输入和调整有很大的帮
助。

外观像一个大漏斗,边缘较高,底部呈锥型,可以进行前后,左右摇晃和旋转,能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有助于平衡和姿势的健全发展。

练习在旋转中针对固定目标的行为,可以强化前庭与视觉间的协调,对身体位置,视觉空间及眼球转动的控制帮助较大,并可有效地养成高
度运动企划的能力。

对多动的孩子及有孤独倾向的儿童的矫正很有帮
助。

7、平衡跷跷板(平衡训练板)
8、四分之一圆平衡板
. 单脚、双脚平衡练习,建立身体平衡能力。

10、滚筒
11、太极滚珠平衡车
.
12、儿童蹦蹦床
. .
11
14、独脚凳。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感觉统合教案圆桶吊缆:竖抱桶目的:1、前庭平衡的刺激2、身体的控制能力3、反应能力4、身体的配合能力过程:1、上圆柱吊缆时,老师的手按住圆柱上方;2、大点的孩子可让其自行上去,小点的孩子可稍加辅助爬上去;3、孩子胸一定要贴于圆柱上,要不就易掉下来,双臂交叉抱,双脚交叉;4、扶臂前后晃动,然后再旋转,边旋转边问晕不晕,一定要有语言交流,下面可放软垫子; 注意事项:如果晕的话,可有节奏的前后摆动,晃动平衡木平衡浪木目的:1、提升平衡能力2、增强反应能力3、全身的配合与协调过程:1、可双手一前一后走2、单手一前一后走3、双手一齐往前往后走4、背过手,一直往前往后走5、侧身走侧身退走;6、站于中间做左右可前后晃动;7、可当双杠玩;8、稳了后,小点的孩子可以让其在上面爬行;活动延伸:走完后可加个足部按摩垫;跳床目的:1、身体的松懈能力2、促进方向概念3、提升身体的控制能力4、提升平衡感韵律感5、提升粗大动作的协调能力增强脚部的肌力6、增进空间认知7、内耳前庭系统的刺激,有助于语言的发展过程:1、前原地弹跳2、双脚,往上跳,前脚掌着地;3、能双脚跳了,可双脚跳,单脚跳,旋转跳;4、可加大难度,高度,可传接球;阳光隧道目的:1、强化触觉学习不足;2、促进平衡发展3、本体感的提升4、刺激并调整前庭体系5、提升方向感过程:又名时光隧道;1、爬着进去,退着出来;2、里面可放沙包,放触觉球,让孩子爬进去捡回来注意事项:如果孩子感到害怕,可让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孩子触摸和摇晃隧道,增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给予食物加以强化,也可以隧道里放入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玩具,鼓励孩子爬进去取食物;独角凳目标:1、提升平衡能力2、增进腿部肌力3、刺激前庭平衡4、促进方向概念5、动作灵活能力,左右脚配合能力过程:1、蹲下在拿凳坐,两脚并拢,手插腰;2、可进行双脚交替踢腿,姿势要正确,踢完回来脚底依然是并拢的;3、可边踢边传球;4、可右左脚抬起,笔直,左右脚跳起来转圈;注意事项:根据孩子的情况增强难度,让孩子先做稳了方可做抬脚的训练;平衡台目的:4、促进平衡能力5、增进眼脚的协调能力6、增进空间概念如:左右,前后的认识4、身体的控制能力过程:1、上的时候从中间上,脚称八字往外挪成与肩同宽;2、做上下或左右摆动;3、可在上面拍球丢接球,可丢双球;4、可两人同时上,左可晃动,可丢接球;5、可盘腿坐于中间做下下或左右的晃动;6、可两个面对面盘腿而坐,可丢接球,拍手念儿歌等;7、亲子里,可趴在上面或仰在上面晃动,老师一手扶腰,一手抓板;前庭平衡大陀螺目的:1、刺激前庭平衡2、手脚配合能力3、触觉学习过程:又名旋转浴盆;让孩子一个人坐入大陀螺内,双脚盘起由慢到快的让陀螺旋转起来,也可两个人同坐在陀螺内协调用力使陀螺快速旋转;注意事项:对于小的孩子,老师可先辅助其左右晃动,再是辅助360度旋转;1/4圆:目的:1、籍由走动,增加空间,方向的认知2、身体平衡能力的提升;3、增进眼脚的协调能力4、自我感知能力5、触觉学习1.摆成S型,可正走,倒走,可抱球前后走;2.可弯腰走,也可站着走过,注意中间换脚动作3.可立于墙上让其攀爬,4.可把1/4圆翻过来让孩子玩,上去时脚是一个一个上去的5.可两人面对面,做丢接球,可一球丢接,二球丢球,三球丢接;6.可躺于上面做摇晃,可两人一起坐于里面做摇晃;7.从这端走到另一端;要小心下来时打脚,所以快走完时,回头抓最上面的那根本文摘自: 祁门人网详细出处请参考:&tid=10818。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球池适用儿童:主要针对触觉敏感或不足指导重点:1 指导孩子用力跳入或轻轻跨入球池内。

2 将身体全部藏入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

3 可以在球池中翻动或摆动身体,在浮力状态中;也可以坐或站在球池中,跃动身体或双脚踏步;以调整身体的重力感信息延伸活动:在球池中可以做飞机起飞,火车开动、航天员漫步等游戏;也可以在球池中央吊绳索,将自己吊往绳索的另一端;也可以在球池中掺入报纸团、海绵团等,给孩子不同的触觉刺激和重力感。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30分钟,每周2-3次大龙球压滚适用儿童:触觉异常指导重点:让孩子趴卧或仰卧在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的身上,慢慢在前后左右或中间做轻轻的压挤。

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俯卧)容易接受些。

也可以尝试压压孩子的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较远,有助于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延伸活动:可以在大龙球上加毛巾,大龙球的气体只要装一半,会让孩子感到重力感的变化。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30分钟,每周2-4次俯卧大龙球调整触觉、颈部张力、前庭、调整重力感。

指导重点:让孩子俯卧在大龙球上,头部抬高,视线向前方,指导者由后方抓住他的双脚,注意不要太快,配合大龙球的运动,前后、左右、快慢的拉动孩子的双脚。

让孩子练习如何用双手、脚、头部的平衡来保护自己。

延伸活动: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孩子的腹部,让他自己操作前后、左右及快慢的滚动。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2-4次仰躺大龙球触觉、本体感、调整重力及身体协调指导重点:做此游戏前要让孩子做好前项趴卧大龙球的游戏,比较不会受到排斥。

让孩子仰躺在大龙球上,由指导者握住他的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快慢的滚动。

注意提醒孩子留意全身关节、肌肉的感觉。

协调他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

延伸活动:可以用小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可以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去坐破气球。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3-4次坐上大龙球:指导重点: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调他自己控制重力感,并练习自我保护功能.对发展前庭功能和视觉稳定有帮助.指导重点: 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老师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求的稳定即可.这时孩子可以自己利用屁股力量作上下振动.孩子要做前后左右摇晃时,老师可以用手握住孩子的双手或腰部,以协助孩子进行不至倒下来.根据孩子自身能力和对游戏的熟悉程度,在球上摇晃的速度可以有变化。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功能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功能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功能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功能滑梯强烈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三角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方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圆形滑车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玩法多样,随心所欲。

大陀螺高级前庭平衡训练器。

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平衡触觉板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孩子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

可任意变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乐趣。

太极平衡板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及本体感的刺激。

踩踏石训练孩子平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跳袋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觉敏感或不足。

88轨道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上下转盘将球放置在轨道上并慢慢地转动转盘,令球在轨道上持续滚动。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独脚凳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万象组合组件种类多,兼顾儿童感官、肌体、前庭平衡,精细动作及创作游戏互动等各种能力资源开发需要。

分种组件,分开使用可促进孩子基本动作发展,混合使用时则能增进较多变化的身体协调统合。

动作计划,训练更高层次的运动。

S形平衡台建立身体平衡能力。

平衡踩踏车训练儿童关节、肌肉讯号输入加强,培养协调能力及信心。

圆形跳床有利于前庭平衡,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

圆筒吊缆调节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促进身体协调。

1/4圆平衡板不同的变化做不同玩法,为孩子提供难度较高的动作并提升平衡能力。

平衡步道由塑柄横杆组成的步道,每组4串4种颜色,可相互串边,让孩子在上面尽情爬、走、跑、跳刺激孩子脚底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应。

创意接龙组合各种多变造型,鼓励孩子自行创意表现,乐趣无穷。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感觉统合室器材使用说明

感觉统合室器材使用说明

按功能分类序号名称图片产品说明适用范围1 半圆平衡桥1、单个1/4就能让孩子进行小小的体能游戏,如果组合成半圆或全圆,更可进行摇椅、攀爬架、平衡木..等难度不一的变化活动。

2、摇滚圈的正面、背面、侧边皆可进行攀爬、行走的游戏、 3、加上防滑脚套可以增加攀爬游戏时的商品稳定性。

适用范围:笨手笨脚,容易受挫,缺乏自信容易跌倒,胆小不敢表现等行为。

目的:刺激儿童的本体发育,促进肌肉关节的灵活,并且有利于训练小朋友的挑战能力。

2 平衡踩踏车1、平衡踩踏车彷佛脚踏车一般﹐孩子可以用脚踩使车子随意前进或后退。

2、可以促进腿部肌肉的发展、身体的协调及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发展。

适用范围:平衡能力差、缺乏自信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关节反应不灵敏、四肢不协调目的:刺激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关节的灵活协调。

3 太极平衡板适于单人使用的平衡板,脚立于平衡板上,运转球于图形路径中可变换2组不同轨道的套盘,增加挑战性与趣味性。

套盘可单独拿于手上运球,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适用范围:手眼协调,及平衡能力视觉平缓度不灵活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反应能力刺激,对儿童的手眼协调,脚眼协调重力的控制能力也有作用。

4 平衡秋千1、可悬吊于横杆、树上的秋千组,座板宽大,质材安全。

2、促进孩子前庭平衡发展,体会速度感。

适用范围:前庭平衡失调,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发展,摇摆速度的辨别能力。

5 摇滚跷跷板1、踏板采橡胶突点设计﹐防滑安全又兼触觉刺激。

简单的身体左右踏动到运用全身的动作协调﹐达到跷跷板的悬空平衡。

2、可以做到身体重力左右移动的训练。

适用范围:平衡能力,身体的协调大肌肉发展迟缓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重力的控制能力也有作用。

6 升降大滑板1、配合滑车训练刺激儿童的前庭觉接受器,促进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大肌肉本体刺激。

适用范围:发音不佳、语言发展缓慢、大肌肉发育缓慢,协调能力差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觉接收器,促进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大肌肉本体刺激。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备课讲稿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备课讲稿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感统器材手册

感统器材手册

感统器材手册普兰店特殊教育学校一.名称:踝关节矫正板结构型式:1. 底座 2. 角度调节架 3. 防滑踏板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用于矫正和防止足内翻、足外翻及足下垂等。

基本参数:1.矫正角度调节范围:5档,即15°、25°、30°、35°、40°2.矫正板承载质量:135kg使用方法:1.康复师根据练习者身体情况及训练要球,调整矫正板角度2.训练者在康复师活护理人员帮助下站立在矫正板上。

3.矫正练习结束后,由护理人员扶助练习者离开器械。

注意事项:1.使用矫正板前,康复师应检查器材是否固定固牢,调节部位是否零活,熟悉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操作方法,同时对产品进行空载操作检查,产品是否处于完好正常状态方可练习使用。

2.踝关节矫正板应在康复师知道下进行,同时在使用踝关节矫正板联系时需注意矫正板是否滑动防止出现意外。

3.矫正练习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逐步进行维修和保养:1.各部位应保持清洁,定期要用洁净软布轻擦。

2.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物质的室内。

二.名称:蜗牛平衡板组件:平衡板、球用途:在平衡姿势中训练儿童专注能力,趣味性高。

通过训练可以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矫正重力平衡,促进前庭固有体系的活化。

有助于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进行强有力的统合,孩子为求平衡所做的姿势调整,对身体姿势的强化有很大的作用。

适用人群:下肢障碍患者,平衡能力较差者使用方法:让孩子先用手拿着平衡板运球,体会摇摆,平衡与球的速度后,在让孩子双脚放置在平衡板的两侧,运用身体及脚的力量晃动平衡板,在蜗牛轨道上运转球,板上的蜗牛迷宫造型,提供孩子不同的挑战性于趣味性,经由控制球的运动,训练孩子的动作平衡与灵活度。

注意事项:1.由于蜗牛平衡板有一定的平衡能力才能控制好,所以3岁以下儿童不合适。

2.蜗牛平衡板是钢化塑料材质,所以易碎,训练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

3.应为蜗牛平衡板直接接触孩子的脚,所以一定要定期的清洗和杀菌。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功能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功能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功能1、滑梯:强烈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2、三角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3、方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4、圆形滑车: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玩法多样,随心所欲。

5、大陀螺:高级前庭平衡训练器。

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6、平衡触觉板: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孩子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

可任意变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乐趣。

7、太极平衡板: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及本体感的刺激。

8、踩踏石:训练孩子平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9、跳袋: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觉敏感或不足。

10、88轨道: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11、上下转盘:将球放置在轨道上并慢慢地转动转盘,令球在轨道上持续滚动。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12、独脚凳: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13、万象组合:组件种类多,兼顾儿童感官、肌体、前庭平衡,精细动作及创作游戏互动等各种能力资源开发需要。

分种组件,分开使用可促进孩子基本动作发展,混合使用时则能增进较多变化的身体协调统合。

动作计划,训练更高层次的运动。

14、S形平衡台:建立身体平衡能力。

15、平衡踩踏车:训练儿童关节、肌肉讯号输入加强,培养协调能力及信心。

16、圆形跳床:有利于前庭平衡,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

17、圆筒吊缆:调节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促进身体协调。

18、1/4圆平衡板:不同的变化做不同玩法,为孩子提供难度较高的动作并提升平衡能力。

19、平衡步道:由塑柄横杆组成的步道,每组4串4种颜色,可相互串边,让孩子在上面尽情爬、走、跑、跳刺激孩子脚底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应。

感统训练器材及功能

感统训练器材及功能

感统训练器材及功能感统训练是一种以感觉统合为基础的干预方法,旨在帮助儿童和成人改善感觉统合功能,促进全面发展。

感统训练器材是该训练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感统训练器材及其功能。

一、平衡板平衡板是一种常用的感统训练器材,通过站立或行走在平衡板上,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平衡板常用于儿童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自信心、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平衡板可以促进人体的体感觉,训练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和平衡感。

它可以让身体感受到平衡的状态和体重的分布,激发人体对平衡状态的感觉和调整。

通过平衡板的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摔伤。

二、摇摆椅摇摆椅是一种模拟秋千运动的器材,可以让人们体验到来回摇摆的感觉。

摇摆椅可以训练人体的视觉、听觉和平衡感,有助于提高感觉统合功能。

摇摆椅的摇摆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平衡和姿势,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同时,摇摆椅还可以刺激内耳,增强听觉感受力,促进视听统合。

这对于儿童感统训练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和学习能力。

三、触觉球触觉球是一种质地柔软的球状器材,可以帮助人们感受到触觉刺激。

触觉球通常用于感统训练的触觉刺激部分,可以促进人体对触觉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触觉球可以用手握、抓、挤等操作方式进行训练,帮助人们感受力度、形状和质地的变化。

这有助于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训练人体的触觉系统,增强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触觉球还可以用于放松和舒缓压力,帮助人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四、挤压玩具挤压玩具是一种可以挤压变形的玩具,常用于儿童感统训练。

挤压玩具可以提供压力感知和深压力刺激,帮助儿童放松身体、调节情绪。

挤压玩具可以通过挤压、揉捏、按摩等方式进行使用。

这些动作可以刺激深压力感受器,帮助儿童感受到身体的反馈。

挤压玩具可以帮助儿童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焦虑和压力。

同时,挤压玩具也可以培养儿童的细致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五、弹力绳弹力绳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器材,可以用于感统训练的拉伸运动。

幼儿园感统器械介绍及使用方法案例

幼儿园感统器械介绍及使用方法案例

幼儿园感统器械介绍及使用方法感统器械是一种专门用于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具,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幼儿园感统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填充物:填充物可以是豆子、小球或者其他材料,用于幼儿练习抓握、挤压等动作。

教师可以在填充物中隐藏各种物品,让幼儿寻找。

●轮胎:轮胎是一种重量轻、易于搬运的感统器械。

教师可以在轮胎中放置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幼儿寻找。

●平衡球:平衡球可以帮助幼儿练习平衡和协调性。

幼儿可以在球上做各种运动,例如跳跃、跑步等。

●晃荡板:晃荡板可以帮助幼儿练习平衡和协调性。

幼儿可以在板上走、跑、跳等。

●拉伸带:拉伸带可以帮助幼儿练习柔韧性和力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拉伸动作,例如伸展、扭转等。

使用感统器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合幼儿的器械。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使用不同的器械,选择器械时需要考虑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能力水平。

●操作简单易懂。

教师应该向幼儿清晰地介绍器械的使用方法,并且要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

●安全第一。

教师需要在使用器械时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多样化教学。

教师应该在使用感统器械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双重平衡板(Wobble Board):双重平衡板是一个双面的平衡器,可以帮助儿童训练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孩子可以站在平衡板上,利用身体控制平衡板,训练身体平衡和肌肉控制能力。

这种器械对于孩子的视觉、听觉、前庭感受和动觉反馈都有很好的刺激作用,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感知和协调能力。

使用方法:双重平衡板可以在室内或者室外使用,孩子可以在平衡板上做单脚站立、跳跃、侧身平衡、前后倾斜等动作。

最初使用时,可以让孩子双手扶着墙或者其他支撑物,慢慢适应平衡板的稳定性,之后逐渐练习不借助支撑物的平衡动作。

2.特殊材料球(Sensory Ball):特殊材料球是一种质地柔软、触感舒适的球体,可以让孩子进行感觉刺激和肌肉锻炼。

这种球体材质可以有多样化的选择,例如硅胶、橡胶、泡沫、绒布等,每种材质都有其特殊的感觉和效果。

感觉统合器材的使用

感觉统合器材的使用

组合式球池
功能
• 1.利用各色小球的刺激,吸引学生进入的意 愿。 • 2.可以给予学生适量及足够的触觉刺激。 • 3.借此来训练学生颜色认知及数量认知。 • 4.可在球池中训练学生的动作协调反应。
几何图形爬行模型组
功能
• 1.透过此爬行模型组的训练可增加爬行动作 的耐力及本体觉的训练。 • 2.此模型组有鲜艳的颜色,可增加爬行的趣 味,亦可提供学生形状认知及色彩认知的 学习机会。 • 3.也可透过触觉去感受形状的不同,以加强 形状及颜色的认知能力。
说明
• 1.刺激时可以依各式器材的不同,采不同的 姿势,给予同时的垂直及直线的前庭刺激。 • 2.刺激时避免过度强烈,造成学生生理状况 上的不适应,产生负面刺激。
悬荡三角绳梯
功能
• 1.让学生藉由攀爬及钻洞的训练过程,来增 强训练学生的全身性肌力力量及动作协调 能力。 • 2.可整合本体觉及前庭觉的输入及反应。
谢谢!

感觉统合器材的功能介绍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唐木得
前庭悬吊刺激组
• (包含长方板秋千、网状秋千、木马秋千、 抱枕秋千、轮胎秋千)
长方板秋千
轮胎秋千
功能
• 利用此类器材可产生垂直刺激、直接弯曲 刺激、直线加速度旋转经验、头部调整机 会及完全的动作活动度,利用三百六十度 垂直旋转系统,做平顺无范围限制的动作, 可以创造垂直与旋转的同时刺激,高度调 整器可以让他很快地调至适当的位置。
毛毡滚筒
功能
• 1.毛毡的表面可以让学生在攀爬、翻滚及钻 洞的过程中,可以有触觉上的刺激输入。 • 2.也可利用直立时的滚筒,训练学生用手脚 进出筒中,以训练学生的手脚肌力及本体 觉的输入。
弹性布隧道
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
常用设备及性能
弹跳床
(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

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
(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

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

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

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
(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
大陀螺
(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

(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

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
(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
(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2)操作:儿童在睁眼/闭眼状态下,完成前进、后退或侧行等动作,可以时儿童自主操作,也可以时在老师或同伴的协助下进行。

为提高训练水平,可要求儿童在行走中完成指令性动作、运输物品或互动训练等。

(3)安全要求:①周围无尖锐异物或障碍物。

②注意脚下打滑、跌落。

③上下平衡木时,注意平衡木边角,防止刮、击脚趾及脚踝等。

④多名儿童同时在多个在多个平衡木训练时,注意两两间隔,须保持1m以上的间距。

插板(可调式木钉板)
(1)功能:感知-动作协调训练,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的训练。

可与平衡木、浪桥、花生球等设施结合使用,增强前庭觉、注意力等的训练强度。

(2)操作:儿童走过平衡木后把插棍插入(或拔出)相应的洞中。

也可采用儿童俯卧吊台或吊缆上,在感统老师的协助摆动下,操作预置前方的插板。

操作方式多变:(不)定序插入或拔出、依指令插入或拔出不同颜色、形状的插柱。

(3)安全要求:与浪桥组合使用时,需控制台面的摆动速度,防止挫伤儿童手指。

与球类组合使用时须防止儿童从球体滑落,头面部撞击到插板上。

浪桥
(1)功能:主要用于前庭觉功能训练。

如与其他设备结合使用,可训练儿童注意力、视感知-动作协调力。

(2)操作:儿童取卧、坐等体位在睁眼/闭眼状态下进行多向度荡摆、旋转。

训练形式可以主动训练,也可以是被动或助动训练。

在浪桥的不同组件上,儿童完成的动作部相同。

吊台、吊筒及吊缆除了完成摆荡外也可以完成旋转训练,吊马则以摆荡为主。

训练水平高的儿童可以在荡摆或旋转训练的同时完成躯体及其他动作或儿童间的互动活动,如:传接球、搭积木、插/取插件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铺设软垫,清理周边的无关设备、物品。

设备远离墙面及玻璃窗。

②检查A字形铁架螺丝紧固情况,绳索与吊台等组件的连接是否牢固。

③训练初期,使用安全带固定儿童躯体。

谨防儿童旋转训练进行当中,儿童突然离开吊台等设备。

④儿童不得单独使用该设备,需有感统老师在场实施监视、指导,也不宜儿童间进行互相训练。

⑤训练人员及时调控荡摆幅度,防止儿童躯体特别是头部撞击铁架。

滚筒
(1)功能:可用于运动、平衡、认知等整合能力训练。

(2)操作:双手推/退滚,低重心平衡训练。

另可配和认知内容训练。

(3)安全要求:地面平坦无异物。

钻滚筒
(1)功能:进行平衡能力训练器械,并可增强运动能力,另可配以认知素材进行高位统合训练。

(2)操作:爬行、翻滚。

相同或不同材质滚筒组合进行训练。

(3)安全要求:为缓解紧张感和害怕情绪,可在滚筒中放入好在喜爱的物品让其取出,或者在滚筒另一侧鼓励儿童前进。

滑梯
(!)功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两维度刺激前庭,用于平衡能力、头颈及躯体运动动态控制和消除心理紧张等方面的训练,并对触觉功能、视觉功能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操作:儿童在滑板上以特定的体位(趴、坐、蹲、跪等)完成自上而下的滑行。

滑行时,上肢、躯干、头颈完成规定动作、指令性动作。

(3)安全要求:①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大小合适的滑板。

A.采取卧趴式滑行时,面向前,两腿伸直、抬头,双手牵拉滑梯道壁起划或由感统老师于孩子臀部助推,滑行期间,双臂平举伸直。

B.坐滑:伸腿正向/背向坐滑:儿童坐于滑板上,面向或背向滑行方向,双腿并
拢伸直,双臂平举伸直、身体前倾起滑。

C.盘坐滑:包括盘坐正滑、盘坐倒滑、及盘坐侧滑。

(其他项目同伸腿正向/侧向坐滑)
D.跪滑:正跪滑/侧跪滑/倒跪滑:儿童取跪位,滑板至于儿童膝及小腿下方,面向前,双手牵拉滑梯道壁起滑。

起初,儿童屈体全跪(臀部及大腿紧贴小腿及脚踝),上肢前平举,两膝及小腿间的间距尽可能大。

随训练水平提高,逐步提高身体重心,躯干直立(立跪),上肢侧平举。

E.蹲滑:正蹲滑/倒蹲滑/侧跪蹲滑:儿童取蹲位,滑板至于儿童双脚下方,面向前。

②在滑道滑行前,儿童先在平面练习用双手滑行及从板上滑落的自我保护动作(如:抱头翻滚等),以备意外发生时应用。

滑板
(!)功能:用于视、听、触、本体感觉、前庭功能等的整合训练及身体动作协调性训练等。

(2)操作:与滑梯结合使用,完成多向度、多体位的训练(类化):卧趴板上,双手滑行;仰卧板上,双手抱头,双下肢推动滑板滑行;分腿坐倒滑;盘腿坐惯性滑;一脚踩于车上,另一脚滑行;或用滑板搬运货物。

(3)安全要求:①严格在感统老师监督指导下游戏。

②防止滑轮及板面碾压、夹挤手脚等。

③禁忌儿童独立站立、蹲在滑板上。

独角凳
(1)功能:该器械的优势功能是促进身体前庭平衡功能,强化身体形象概念。

(2)操作:一腿屈膝90°支撑,另一腿伸平,保持平衡,同时可以拍球或进行认知训练。

(3)安全要求:坐稳后再进行训练。

地面平坦,四周无障碍物
平衡触觉木
(1)功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刺激儿童手部、脚部及全身触压觉神经末梢,改善触觉、平衡觉及空间感知能力。

(2)操作:儿童在睁眼/闭眼状态下正走、倒走、侧走、交叉走,双手及躯体其他部位主动或被动触摸。

(3)安全要求:①平衡木至于铺有地毯地板上,儿童身体失去平衡后侧向倒地,以免撞击膝部或头面部。

②训练前清洗脚(或穿薄棉袜)、手等部位,以防汗液打滑及污染训练器械。

儿童认知训练组件
(!)功能:上下肌力低下的患儿进行手指抓握训练。

(2)操作:儿童用手抓握积木放入相应图形的木盒中。

(3)安全要求:幼儿训练时需有感统老师在场,避免被组件的边角碰伤。

旋转盘
(1)功能:训练儿童前庭觉、触觉、本体感觉,提高身体各部位协调性。

(2)操作:儿童坐、站于转台上,睁眼/闭眼使转盘转动。

(3)安全要求:场地开阔,儿童有较好的抓握能力。

注意避免撞到周围的孩子。

圆形滑车
(1)功能:训练儿童前庭平衡,视觉阅读能力。

(2)操作:儿童坐于滑车上,由感统老师或较大的孩子牵引绳索使其滑行。

(3)安全要求:孩子相互游戏时,
圆平衡板
(1)功能:训练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

(2)操作:正、侧立行走,仰卧前后摇晃。

(3)安全要求:地面平坦。

防止走滚翻到,砸伤儿童。

单人跷跷板
(1)功能:促进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同时可增强身体对所处空间位置的感受能力。

(2)操作:儿童站于板上,依指令完成蹲、站等动作,或与其他动作组合实施统和训练,如进行头颈部、上肢及躯干的各种动作或与同伴完成板上传球等活动。

站立面向下平放,可训练儿童站梅花桩。

(3)安全要求:①首先训练下板的方法,避免板失衡后侧击小腿。

②初训者及幼儿训练需训练人员扶持或近身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