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复习基本要求
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三上册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三上册复习课教学设计本课的地位作用:本课复习内容是山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九年级学习奠定基础。
复习本单元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制能力,学法、用法、守法。
教学目标及依据:根据课程标准感受法制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知行合一,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意义类题型”的答题格式,体验中考,洞悉真题,把握考向。
知识目标:复习回顾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如何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和如何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重点:消费者的权利教学难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师问:基础知识掌握之后,等同于我们洒下了种子,进入第二环节耕耘希望环节二:耕耘希望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系列的分值分布,明确易错易考点为了夯实易错易考点,进行专门的题目训练学生展示答案,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做聚焦考点的题目(限时训练两分钟)两名学生上台展示,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做中考直击的材料分析题一名学生展示,多名学生补充,在展示中总结思路(对个人+对社会)环节三:收获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看系列框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做2017年中考考情预测学生分小组展示,师问:如何没有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规律生成,我们会不会做出考情预测学生答:不能师问:那我们做出的考情预测其实是什么呢?学生答:这节课的收获或者小结教师表扬学生收获颇丰结束语:你一步步的成长,老师们静待花开中考直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十二条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宏凯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一、考点梳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做法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 与者。(2)明确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立 志报效祖国。(3)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4)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祖国发展。(5)积 极为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
(1)我国过去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 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 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 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知识概览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2.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 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抉择择。(高频考点) 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谋复 兴复兴。 3.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不平衡平 衡不充不充分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频考点)
级阶段。
命题点 1:坚持改革开放 1.★(2021·黔东南州)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庆祝建党 100 周年,某中学九(1)班准备举行演讲比赛,小敏选择了以下图片,
这组图片反映的是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C.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D.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本学期《道德与法治》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新课教学、系统复习、备战中考、冲刺中考,对于教学来讲就是要做好最后的复习准备工作。
为使本校《道德与法治》的复习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中考打基础的指导方针来制定计划,实施教学,系统复习,使每一位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在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中融技巧、方法、思想于一体,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第三轮的专题和时政热点复习中掌握时政热点题的答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性训练。
最后,做好辅导,确保2019年中考政治取得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届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比较差,需要老师的监督。
具体有以下几点:
1、本届学生的整体水平较上届弱一些,而且优生较少,心浮气躁,基础薄弱,比较懒散,作业上交情况极差。
2、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在应用多本书的知识解答同一-道大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3、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较差,不能用所学知识点来完整全面的回答,得不全分.因为是毕业班,时间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课堂容量较大,练习的综合性难度加强。
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快慢班的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里本人担任九年级的政治课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完成毕业班的教学,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学生现状分析:作为毕业班,就教材资料来说,与社会国家生活联系密切,理论性较强,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就学生来看,有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存在厌学情绪,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少学习动力,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
针对这些状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课程理念:我们要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潜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潜力。
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本学期对学生加强自成教育,把学生的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质。
三、指导思想: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带给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教师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教师要反思的主要资料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资料学习用心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生活情景图片化;进一步加强了可读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备考策略实践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备考策略实践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阶段必修课程,作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这门课程有其特殊性。
如何在三年的初中学习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具备道德与法治学科能力,顺利完成学业水平考试,这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备考策略实践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教学体现立德树人,素养立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首先以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作为中考评价的参考,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
研究学科中考,根据近年来的命题特点、命题原则、《考试说明》等,我们了解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有这样的特点: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注重主干知识考查,突出核心能力考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道德体验,加强试题的开放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以上特点,正是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注重培养有政治立场的政治公民;理性精神:注重培养有思辨理性的智性公民;法治意识:注重培养有规则制约的守法公民;公共参与:注重培养有责任担当的负责公民。
这是我们教学需注意的方向。
二、学科“三全”备考,备出实效结合本教研组的做法,借鉴兄弟学校的一些做法,我们提出“三全”备考策略,即全员备考、全面备考、全程备考。
1.全员备考集全组教师的力量,共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中考总复习论文

浅谈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中考总复习摘要:在中考科目文综中,关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和复习,近年来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我觉得其中关键在方法上。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科;中考总复习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65-001大家熟知文综为开卷考试,可是很多学生并不能深刻认识开卷考试的考查要求,仅仅理解为是所谓的“开卷有益”——平时不用功,考场翻课本!事实证明,考试时课本是翻不完,甚至无从下手;后来文综考试又被发展成更新一轮的题海战术,特别是押题猜宝现象日益严重,甚至转化为中考文综考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的误区,考生只要在课本上抄好老师所讲的“重要”问题和答案,进入考场翻书找寻、然后照抄即可。
这其实和开卷考试的精神实质是背道而驰了。
那么怎样做好中考思想品德学科的总复习准备呢?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根据中考新课标考试说明发现,所讲教材的知识内容更需要详略得当,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和担任历届毕业班组织中考总复习的经验,在方法上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什么?这里,我简要提一下“知识框架结构法”。
首先,按照“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知识点→问题”的步骤整理所学知识;然后,再按照“问题→知识点→目题→框题→课题→单元”的步骤反过来练习提高能力。
也就是怎样把书由厚读到薄,由薄学到厚。
关键的地方在“问题”上。
一般老师都会强调知识点的,可是让学生把知识点变成问题这个环节上工夫下得还不够,而大部分初中生这部分能力恰恰是很欠缺的,如果老师再不及时强调并加以引导,那就很难升华成能力,因而学生所学的那只是死知识,根本就不符合开卷考试中有关能力方面的考查要求。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上。
试卷上的都是问题,答案都是知识点,如果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那就是考试的分数!所以,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老师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课本中的知识点及时地变成问题,再把相关答案储存在大脑里;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把同一知识点转变成不同问法和形式的问题等等,这就自然完成了能力的转化。
初三上学期期末品德与生活复习重点

初三上学期期末品德与生活复习重点品德与生活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下面是初三上学期期末品德与生活的复习重点,帮助同学们进行复习备考。
一、思想道德修养1. 遵纪守法:学生应该遵守学校及社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法律法规,积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 诚实守信:要做到言行一致,言而有信,不说谎、不造谣,同时要尊重他人隐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3. 社会责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做贡献。
4. 自我管理: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5. 感恩之心:要对父母、师长和他人的关心、帮助表示感谢之情,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二、个人与社会1. 社交礼仪:学会与人交往,要有礼貌待人,尊重他人权益,懂得分享和关怀他人。
2. 团队合作: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3. 沟通技巧:学会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妥善解决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4. 网络安全:了解网络的优点和危害,学会正确使用网络,防止上网成瘾,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受到网络欺凌和网络诈骗。
5. 社会问题关注:了解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传播正确的知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健康与安全1. 饮食健康:学会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远离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3. 睡眠充足:保证每天的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生物钟,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
4. 安全常识: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安全问题,如交通安全、火灾安全、网络安全等,掌握相关的应对措施。
5. 心理健康: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以上是初三上学期期末品德与生活的复习重点,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
九年级道法教研组工作计划

2021年下学期九年级道法教研工作计划一、总体思路:本学期,我组的教研工作将从克服上一学期工作中的不足和进一步作好常规工作入手,继续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提高教师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作为重点。
二、工作目标: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2.做好道德与法治学科初三毕业班的复习工作。
三、具体工作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并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体会新课程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探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
(二)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
在备课、上课、听课、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
(三)加强校本教研,促进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
1、认真而及时地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组内教师的公开课活动要有质量,要注入课改理念。
2、鼓励本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3、针对我组教师少,教师的工作量大的特点,必须要加强备课组建设。
备课组内教师要互相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做好初三毕业班道德与法治课的复习工作首先,毕业班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其次,毕业班教师要研究教材,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认真督促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洞察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进行个别辅导,多查阅资料,争取出好成绩。
四、教研工作安排:2月21至3月7日:研讨九年级下册第三、四课3月8至3月14日:研讨七年级核心知识点3月15至3月21日:研讨三月月考卷及讲评3月22至4月14日:研讨八年级核心知识点4月15日至4月19日:研讨四月调考卷及讲评4月20日至5月31日:研讨第二轮复习6月1日至17日:综合套卷训练及学生心理调适2021年2月20日。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考点梳理 固本夯基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顺应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主持人发放了 反映时代主题的资料卡片,供同学们学习探究。
请你结合卡片内容,填出其对应的所学观点。(2分)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命题点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春快闪 礼赞中国】 2.[2019·安徽第17题(2)(3),6分]为庆祝建国70周年,某校开展以 “唱红歌,颂祖国”为主题的快闪活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请 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3.正确认识国际竞争与合作。(P13~14)[2019.17(2)(3)] 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1)合作:①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 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②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 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2)竞争:①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 综合国力的较量;②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P6~7) (1)积极影响:①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 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使各国经济相互联 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2)消极影响: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4.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P7)
※4.当前,我们应怎样维护世界和平?(P18~19) (1)国家: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 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2)公民:①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②积极表达爱好 和平的愿望;③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 献。
5.为什么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P19~20) (1)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 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 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2023初三道法中考备考建议

初三道法中考备考建议如下:
1. 明确考试内容和目标:了解道法中考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2.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内容和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确保复习效果。
3.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道法中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4. 关注时事热点:道法中考往往结合时事热点进行考查,因此要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相关背景和意义,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做练习题: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6.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从而更加努力地备考。
总之,初三道法中考备考需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时事热点的关注,多做练习题并保持积极心态。
花开自然 简中求道——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方法略谈

教学篇•方法展示花开自然简中求道———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方法略谈郭宝向(山东省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山东邹平)对于初中毕业年级而言,复习的时间安排与复习策略将直接关系到最后学生成绩的提高,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谈以下几点看法,与同行共享和商榷。
一、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复习的科学性一般情况下,整个复习过程要经历“教材知识梳理→时政专题复习→精选强化训练”三个步骤。
加强第一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避免夹生饭。
教材知识梳理要偏重于基础和核心知识的提炼。
道德与法治试题取材灵活、新奇,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但其根基仍在基础知识,都是依“标”据“本”而设的。
这一环节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课堂教学实行“低起点、快反馈”的方法。
切忌因为时间紧,忽视或缩短这一环节的复习,以免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时政专题复习部分是毕业班复习的重点,要对知识进行整合,这也是老师对课本知识把握水平高低的一个体现。
时代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我们不仅要学会搜集和整理素材,还要多角度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说明这些热点问题。
做专题练习,要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分析说明,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同时要有自己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
精选强化训练环节要在反馈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方法技巧的讲解与指导,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和技巧性,同时要给学生思考整理的时间和空间。
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中忌讳“题海战”,一味地做题、讲题,不进行及时的归类整理,人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要将适当的练习看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拓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教学设计,提高复习的趣味性有的老师认为,复习课很好上,该讲的老师早就讲了,让学生背就行。
怎样背?怎样查?老师什么时候讲?讲什么?这些都要考虑好。
课堂上不要让学生长时间保持一种思维形式,适当的时候刺激一下,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兴奋,不至于因思维疲劳,影响复习效率和效果。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要求如下:
1.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启发学生思想觉悟。
2. 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关注学生现实生活。
3. 直面和解决当前青少年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难题。
4. 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
课程目标则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维度,同时注重课程的基础性,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选择对学生发展有价值、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本内容。
课程建设建议部分包括: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加强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这些课程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主选择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初三政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初三政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政治是初中社会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初三政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政治知识的掌握,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行全面提高,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专题复习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复习政治知识点,全面掌握各个专题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内容。
2. 能力目标: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他们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对各个专题的核心概念和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第一课时:政治制度与制度创新(1)教学内容:政治制度的概念、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方法。
(2)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图片、生动的事例等引发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思考。
b. 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制度?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有哪些方法?c.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由讨论,通过合作探讨形成自己的观点。
d. 小结:归纳整理出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方法。
2. 第二课时:政治信仰与精神建设(1)教学内容:政治信仰的概念和种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何进行政治信仰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正确的历史观。
(2)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政治名言、历史事件等引起学生对政治信仰的思考。
b. 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信仰?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c. 讲解和讨论:分析政治信仰的种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作用,并讨论如何进行政治信仰教育。
d. 小结:整理出政治信仰的概念和种类,以及进行政治信仰教育的方法。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
圆伟大复兴梦想”。题词体现了
( A)
①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③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1·凉山州)某校道德与法治课上组织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
国各民族
( D)
①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 ③共同创造了
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3.★(2022·德阳)37 年来,内地西藏班(为西藏培养建设骨干、在内地
开办、招收西藏自治区学生)已为西藏累计培养输送了十几万名毕业生,
他们中的许多人成长为西藏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内地西藏班的开办
※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P92、96)(2022 遂宁 15)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4)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

1.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 连。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 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3.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做法) 5.进行职业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兴趣趣爱爱好好;把握自己的个个性性特特长长; 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6.我们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勤 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的美好前程。(做法)
缓解考试压力的方法。(P68) (1)转移注意力。(2)保持身体放松。(3)自我暗示。(4)保持适度紧张。
3.为什么说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P69) (1)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 (2)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 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2.进行职业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 观?)(P75) [2022郴州24(2),益阳21] (1)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2)要把握自己的个性 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3)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 能够做什么。(4)当经验、能力与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时,要加强学 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 要。
材料 2022年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 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5月1日正式施行。新职 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新职业教育 法规定国家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职业学校学生在升 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在报 考、录用、聘用、就业等方面公平竞争。
初中道德与法治_九年级下册专项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本课堂教学设计
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临近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九年级学生在复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生的做题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来迎战中考。
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进行各种题型的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多鼓励,多督促,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专项训练1-单项、情景分析》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教师训练单项选择和情景分析两种题型的做题方法,让学生体验感受,运用方法渗透到做题中,让学生有根可寻,心中有思路,从而达到见到不同题型,可手到擒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通过学生自学感悟,小组交流,上台展示等环节,真正让学生将做题方法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学期临近中考,学生对七到九年级所有教材知
识都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专项复习,主要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的专项训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方法的传授,能促使学生更快更准确的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141学本课堂达标题
课程的基本理念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毕业班《道德与法治》学科
教学复习基本要求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道德与法治》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基础性,重视学科素养。
为了落实学科的基础性要求,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方法,我室组织了省内学科专家全面分析教学内容,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与要求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我省教学实际,整理出学科知识的教学重点及其基本要求,以供老师们在复习教学时参考。
第一部分七年级
上册
下册
第二部分八年级
上册
下册
第三部分九年级
上册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