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太极拳应掌握的三个基本功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太极拳的本质是门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战性越来越弱,但是我们要正确的练好太极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

欢迎阅读!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心静体松是太极拳的练习核心,通过心静体松能提高太极境界,在慢练中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的要素一、松松则气自通,通则力自重,身知松者,功夫纯然,知觉已懂劲,以皮毛触之辨明来龙去脉,转关换势,随来既往,动转由人,变换从势,身动由己,力以从心。

何为松,松既是滚转委劲也,委既是进,着手触之迎而松,由人动静而松,顺其势而松,舒[收]肩则松,藏肘则松,落胯则松,曲膝则松,腹腔内合则松。

很多人觉得太极拳是门高深莫测的武术,因此,有很多人在练习中会有紧张感,尤其是初学者一定要学会放松。

松之无量何为准,一丝不少,一尺有余,寸劲为巧,化劲力竭已变转。

习练交手有不可勉强之松处,头无神领舵无主,手失迎劲被人擒,脚失根基难稳健。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的要素二、阴阳变换再谈阴阳,何为阴阳? 其无根而生动静之机,动之则开,静之则合,刚柔相济方为太极阴阳之母。

何为阴阳变转,有定向的冲击力,轻微触之圆转之力,既改变其原定向力的方向,为阴阳变转,从而得其滚转曲圆之理用。

阴阳变化是太极拳的核心,贯彻整套拳法,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无不包含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变体,动转往复,进退顾盼转弯抹角,技击万端变化,其无非是阴阳变转,以柔化坚之术,遇坚既柔,谓之粘绕,以由人之势,借人之力,柔化其千斤刚劲,此为四两拨千斤之用。

功夫到此方为懂劲,懂劲便领悟腰如杆,肢如枝,杆动枝摇之理用。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的要素三、虚实知阴阳后再谈虚实,一身何处有其虚实,松肩则虚,坠肘则虚,裹裆则虚,曲膝则虚。

虚则并非失去粘领,此为虚中含实,实则并非全然用力尽竭,此为实中含虚,虚为实而蓄,实为虚而发,虚则卸力千斤,实则弹发无量,虚依实,实依虚,互依克,互依交变,无一不可。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原理。

其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可分为起势、基本功、套路、太极拳推手等几个方面。

一、起势太极拳的起势一般有两种:起势经典式和起势独特式。

起势经典式是指根据太极拳传统形式的要求,开始练习太极拳。

起势独特式则是指在起势经典式基础上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起势的要领是身体直立、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气沉丹田。

起势时,整个身体要放松,心境要平和。

二、基本功太极拳的基本功对于练习太极拳非常重要。

其中包括站桩功、行桩功、踢腿和用劲。

站桩功是指以站立的姿势静止不动,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集中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内力的聚集。

行桩功是指在站立的基础上通过移动身体来练习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踢腿是指用腿部来攻击和防御的技术,主要包括内踢和外踢两种方式。

用劲是指练习太极拳时要有意识地发力,使拳法更加准确有力。

三、套路太极拳的套路是一套有规定的动作序列和配合的太极拳拳术。

这些动作包括起始动作、基本招式、转身、起手、出拳、收手等,通过它们的练习可以提高太极拳的技法和身体的柔软性。

套路的要领是以意导力,力求厚重且圆滑,动作流畅自然,同时注重身体的内外协调。

四、太极拳推手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中重要的实战技术和训练方法。

太极拳推手分为单推手和双推手两种,在推手的过程中,要求身体始终保持柔软、稳定和稳重的状态,通过推手的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和内力的运用。

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是太极拳练习的核心,它们的掌握对于提高太极拳技艺和身体素质非常重要。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整呼吸:太极拳注重以气导力,所以要求与运动的力量相结合,整个练习过程都要呼吸自然而饱满,以增强体能和力量。

2.注意放松: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要求每个动作都做到松而不散,紧而不僵,保持身体柔软和灵活性。

3.保持平衡:在执行动作时,要注意身体的平衡感,保持重心的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力量。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武术,重视内功修炼和身体的柔韧性。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是打好太极拳基础的关键。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松身、化势、沉肩坠肘、缩胯塌骶、圆腰顶胯、气沉丹田、从指尖到整个身体的内外兼修等,具体要点如下:
1.松身:太极拳强调以松为本。

练习时要保持肌肉松弛,不用力,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紧绷,需要全身松弛地呈现流水般的柔顺感觉。

2.化势:太极拳注重以柔克刚,以化解对手的攻势。

练习中需要灵活转换姿势,通过细微的身体变化来应对对手的力量,从而以柔克刚。

3.沉肩坠肘:太极拳强调身体的下沉感。

练习过程中,要保持肩膀下沉,肘部下沉,通过重心的下沉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抵抗对手力量的能力。

4.缩胯塌骶:太极拳强调下半身的柔韧性。

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收缩髋关节,向下塌骶,以增强下半身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5.圆腰顶胯:太极拳强调潜人体能量的发挥。

练习过程中,要保持腰部的柔软和灵活,使腰腹成为身体劲力传输的主要部位,同时要保持胯部的挺直,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

6.气沉丹田:太极拳强调以丹田为中心。

练习过程中,要将注意力集中放到丹田(位于脐下三寸处),同时要注重呼吸的调节,让气息在丹田内外循环。

7.内外兼修:太极拳注重内功的修炼。

练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身体的外在动作,还要注重内在的修炼,如修炼呼吸、意念集中、锻炼内气等。

总的来说,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需要从松身、化势、沉肩坠肘、缩胯塌骶、圆腰顶胯、气沉丹田以及内外兼修等方面入手。

通过不断练习和体会,才能逐渐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功,打好太极拳的基础。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运动,以其缓慢、柔和、连绵流畅的动作而闻名。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太极拳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太极拳动作要领1.脚步:太极拳的脚步主要有丁步、虚步、仆步、行步等。

无论是什么步法,脚的动作都应该轻盈、稳定。

尽量保持脚尖着地,尽量避免用力踩地。

2.腰部:太极拳要求腰部不僵硬,而是要灵活自如。

腰要领先手、身、胸、背、头,起到统领身体的作用。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腰要随着手的动作产生扭转,形成太极拳独特的腰部功夫。

3.手部:太极拳的手部动作要求柔和、圆滑、慢行快用。

手腕应该自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受伤。

手部的动作要以指尖为主要力点,从而使动作更加流畅,增加力度。

4.姿势:太极拳的姿势要求放松自然,不要过度僵硬。

在太极拳的姿势中,要注意身体的均衡,保持正直的身姿,在动作中保持稳定。

同时,要注意保持头部的直立,避免向前或向后倾斜。

5.呼吸:太极拳的呼吸要求深、长、缓慢。

在太极拳的动作过程中,应该做到舌抵上腭,鼻腔呼吸,气沉丹田。

呼吸要与动作相结合,以达到调整内气的目的。

二、太极拳注意事项1.注意保持放松: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放松。

放松能够让肌肉更加灵活,减少肌肉受伤的风险。

2.注意呼吸:太极拳的呼吸是一种很重要的调整内气的方法。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掌握好呼吸的节奏。

3.注意力的集中:太极拳中的动作要领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注意力的集中以掌握好动作的要领。

同时,注意力的集中能够提高练习的效果。

4.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练习的运动,但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不要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练习。

5.注意锻炼平衡能力: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脚步是很重要的。

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增强平衡能力,但是初学者容易失去平衡,所以要注意锻炼平衡能力。

6.避免用力过猛:太极拳强调的是柔和、缓慢的动作,不要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肌肉酸痛或受伤。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1、坚守太极拳入门的要领,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松腰落胯、尾闾中正、重心落于涌泉,才有可能达到完全的松沉。

换句话说,要垂脊正身,全身不要有一丝僵硬处,除了两脚必需撑着全身体重之外,全身不要再有一块肌肉呈用力状态。

所以说,在太极拳入门的学习阶段,我们需要去除身上的僵劲。

2、太极拳入门拳架时,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前进、后退、上升、下沉或左右转动,均要随着腰轴移动,由腰轴来带动。

既然手脚躯干均被腰轴带动,自然不必再用额外丝毫力量移动它。

这样才能达到最起码的松沉。

3、讲究松柔,而不讲究腰轴,举手投足必无法上下相随、一气呵成,而做到拳经拳论上所说的“一动全动”的要求,这种松,就是懈。

在太极拳学习的初级阶段,还需要掌握腰轴的运用,重视腰部训练。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1、太极拳入门需做到主宰于腰,打拳时,要以腰为轴心,用轴心来带动身体。

腰轴先动,手脚才随之而动;腰轴不动,手脚不会自动。

所以,意念时时刻刻留心在腰际。

2.太极传需要一直动才能入门。

拳架可以由腰轴带动后,进一步要注意拳架微妙的转折,哪怕是一只手上微小的弧线都是腰弧的外在表现。

这时,上下内外,牵动往来,动静虚实,随屈就伸,无不相合,表现出完整一致的功夫。

3、如果有骨架不流畅的变化,病一定在腰腿,不在手脚,要由腰腿来变化,不要盲目在手脚上摸索。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1、太极拳入门需严守分寸、力求中定,无论前弓、后坐、左顾、右盼均要保持体态端正,重心不只不要超出两脚构成之底盘内,而且还要紧紧系于腰轴。

此即是古人所说的“守中”。

2、心转换要缓慢渐变,盘架子时,左右脚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都不可骤变、顿变、突变,必须又慢又匀地交替得越清楚、越细致越好。

亦即此虚一分,彼实一分,慢慢地变化。

3、虚实分清,举步分虚实,虚脚应虚得能随意起落,实脚则要自然弯曲保持弹性,重心落在涌泉穴上。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41、太极拳入门需动作缓慢式式相连,招式变化之间,缓慢地交替,无停顿之形,无滞留之意,一式导出一式,此式之始,乃上式之终;而此式之终,又是次式之始,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

太极拳“三节”的基本功

太极拳“三节”的基本功

太极拳“三节”的基本功太极拳“三节”的基本功学太极拳好比读书上学,要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各阶段学习内容不同,重点也不一样,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理论实践并重才好。

才学拳,就相当于初进小学读书,特别要抓好基础课的学练,基础课就是基本功,这样才能有个重点,三个基本功,即“活臂”、“动腰”、“坐腿”。

太极拳“三节”的基本功一、活臂太极拳练得好坏,上肢臂手的操作非常重要。

松肩、坠肘、坐腕、舒指、亮掌,这些通常习惯性的要领外,要特别注意把握两点:(1)用意不用力,松活柔顺,舒展自然。

(2)必须以腰带动,不能盲目自动乱动。

一代宗师李雅轩常对我们说:“胳膊、手一点劲儿都不能用,要高度松软”。

“两臂要松得如绳儿栓在肩上一样”。

“两臂要松得来又沉又重”。

上肢不能乱动,李雅轩先生指出:“……用心神气意缓缓地命令着腰身脊梁,使其带动四肢胳膊腿动……要丝毫地不自动,不零断动,不局部动,不多动,不少动。

……四肢多动,盲动,冒失动,或不动,或快慢不匀的动,这都是错误的,它只有太极拳之名而无太极拳之实,关于这一点学者需要注意”。

四肢乱动,不可能作出上下相随,全体完整而动的现象。

上肢松软沉坠这是练下沉功夫,气沉丹田的需要,耸肩抬肘,臂手僵硬,使气上浮,导致心胸紧张与“上虚下实”之道唱反调,下沉功夫就不可能上身,这种机理是浅显易懂的。

上肢臂手从武术技击方面来看还有其特殊的功能。

其一是传力,“其根在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说,即说明根力上升,到腰最后要通过臂手发出,非高度松软,发劲质量就不高。

上肢的又一功能,是传送信息,即练“听劲”的功夫。

胳膊和手,与对方接触,就能得知对方的动态和劲力,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是听劲,传送信息的最高境界,不从高度松软不用力下功夫,那就要犯方向路线的错误。

还有一层功能,那就是所谓:“以意运臂,以气贯指,内劲通灵”进而锻炼上肢劲力,但上述这些功能最初都必须从“活臂”练起才行。

太极拳基础步法

太极拳基础步法

太极拳基础步法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它以柔和、缓慢、流畅的动作特点而闻名。

太极拳基础步法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一步,它包括身法、步法、手法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太极拳基础步法。

一、身法1. 直立:太极拳的起始姿势是直立,两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2. 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开始的动作,它包含了起身、抬手等动作。

起身时,先抬头挺胸,然后将左脚向左迈出一步,并同时将双手由身体两侧抬至胸前。

3. 还原:还原是回到直立姿势的动作。

还原时,先将右脚收回到左脚旁边,并同时将双手放回到身体两侧。

二、步法1. 单步:单步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步法之一。

单步时,先将重心移到右脚上,并向前迈出左脚。

迈出后,再将重心移到左脚上,并收回右脚。

2. 双步:双步是太极拳中另一种基本的步法。

双步时,先将重心移到右脚上,并向前迈出左脚。

接着,再将重心移到左脚上,并向前迈出右脚。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双步。

3. 行走:行走是太极拳中常见的步法之一。

行走时,先将重心移到右脚上,并向前迈出左脚。

接着,再将重心移到左脚上,并向前迈出右脚。

这样不断地交替迈步,就可以实现行走。

三、手法1. 掤:掤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手法之一。

掤时,先将左手从身体侧面抬起至胸前,然后伸直向前推出。

2. 捋:捋是太极拳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捋时,先将右手从身体侧面抬起至胸前,然后伸直向左侧捋出。

3. 擠:擠是太极拳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擠时,先将左手从身体侧面抬起至胸前,然后伸直向右侧擠出。

4. 按:按是太极拳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按时,先将右手从身体侧面抬起至胸前,然后伸直向下按出。

以上是太极拳基础步法的详细介绍。

学习太极拳需要不断地练习和体验,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掌握太极拳技巧和精髓。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太极拳秘境,是基本功与气功并存的,有些人认为太极拳不需要根基,这是对太极拳的错误了解,练好太极拳基本功,才能熟能生巧,巧能生变化。

以下是搜索的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一起来看看。

第一、练好基本功(1)采气:1、捧气通身;2、拉气进身;3、合气沉丹田;4、提气上丹田(2)站桩、转丹田、静坐(3)基本缠丝功法:1、正面缠丝;2、穿掌缠丝;3、侧面缠丝;4、横开步;5、前进步;6、倒步;7、独立步;8、小缠丝。

第二、套路练好了基本功就好比盖大楼打好了地基,地基以上的部分就按照地基的框架去建造就是了。

当吃透了套路中的劲路,真正体现出轻灵圆活时,就可以加大套路练习的遍数,练习器械、抖大杆和推手乃至散手。

第三、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基本缠丝功指的是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采气、站桩和一整套基本缠丝功法。

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一个单式,一个单式地练,这个单式练不好就不能练下一个单式,最后才练套路。

今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还是以站桩和一个单式的训练为基础的,只要这个单式里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套路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今社会上练太极拳的人很少有人练习单式,或只是把单式作为发劲动作来练习,很少有人练习基本功,只练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极拳还有基本功。

然而世界的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初级到高级逐级发展的,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的,基础的东西就是最根本的东西,无论任何事物、任何武术拳种都不能例外。

太极拳的懂劲过程细致入微,拳架和推手练习都少不了,但首先是练好基本功。

必须吃透“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串,螺旋走弧线的感觉,内劲催动的感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含糊。

俗话说:“腰裆膝,发动机。

”你能感觉到吗?就是采气、站桩,看似简单,要想站好也不容易。

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就好比制造一辆高级轿车,高级轿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噪音低、乘坐舒适。

太极拳的基础知识,很全面,值得收藏!

太极拳的基础知识,很全面,值得收藏!

太极拳的主要方法有:掤、捋、挤、按、采、捌、肘、靠、分、云、推、搂等手法,栽、搬、拦、撇、打等拳法,蹬、分、拍、摆莲等腿法,进步、退步、侧行步等步法,无极、开合、升降、虚步等桩法,这些方法构成太极拳训练的基本功。

练习太极拳基本功,能使太极拳技术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提高动作规格的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太极套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本技术(一)手型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不要过紧,用力自然、舒展。

2.掌:五指自然伸直微分,虎口撑圆,掌心内凹。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二)手法1.掤:屈臂成弧形,横于体前肘关节下垂,掌心向内,高于肩平,力达前臂外侧 。

2.捋:两臂稍屈,掌心斜相对,两掌由前向后划弧摆至腹前 。

3.挤: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贴近屈臂手腕内侧,手心向前,两臂同时向前推出,两臂撑圆,高不过肩,力达前臂 。

4.按:两臂由屈而伸,两手由后向前弧形推按,沉腕舒指,掌心向前,高不过肩,力达两掌 。

5.打拳:拳从腰间内旋向前打出,力达拳面。

拳眼向上为立拳,拳心向下为平拳。

6.栽拳:拳从上向前下打出,拳面斜向下,力达拳面。

7.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打,臂微屈,拳心斜向下,力达拳面。

8.撇拳:拳从上向前翻臂打出,拳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力达拳背。

9.分掌:两手由合抱向前后或左右分开,两臂微屈。

10.搂手:一掌由腹前经膝向外横搂,掌心向下。

11.推掌:掌从肩上或胸前向前推出,肘部放松微屈,掌心向前,指尖向上。

12.穿掌:掌沿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指尖朝前。

13.云手:两掌在体前,依次由里向外向上交叉划立圈,低不过裆,高不过头。

14.架掌:屈臂上举,掌架于额前上方,掌心斜向外。

15.撑掌:两掌上下或左右分撑,对称用力。

16.压掌:拇指向内,掌心向下,横掌按压。

17.托掌:掌心向上,由下向上托举。

18.挑掌:由指尖向前过渡到指尖向上,侧立掌由下向上 挑起,高与眉齐。

(三)步型1.弓步:两脚前后分开,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脚尖向前,膝与脚尖,上下相对,后腿自然伸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一、肩臂功。

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前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

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

以上4个动作反复做。

⑤立正还原。

要求:同前俯。

2、转腰:①双脚开立,双手叉腰;②以腰为轴,从左向前向右再向后或反向环绕,即做“腰部回旋”式动作。

太极拳的三大基本功介绍

太极拳的三大基本功介绍

太极拳的三大基本功介绍
学太极拳好比读书上学,要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各阶段学习内容不同,重点也不一样,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理论实践并重才好。

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太极拳的三大基本功,希望对您有帮助! 太极拳的三大基本功一、活臂 太极拳练得好坏,上肢臂手的操作非常重要。

松肩、坠肘、坐腕、舒指、亮掌,这些通常习惯性的要领外,要特别注意把握两点:(1)用意不用力,松活柔顺,舒展自然。

(2)必须以腰带动,不能盲目自动乱动。

太极拳名师们常说:“胳膊、手一点劲儿都不能用,要高度松软”。

“两臂要松得如绳儿栓在肩上一样”。

“两臂要松得来又沉又重”。

上肢不能乱动,“……用心神气意缓缓地命令着腰身脊梁,使其带动四肢胳膊腿动……要丝毫地不自动,不零断动,不局部动,不多动,不少动。

……四肢多动,盲动,冒失动,或不动,或快慢不匀的动,这都是错误的,它只有太极拳之名而无太极拳之实,关于这一点学者需要注意”。

四肢乱动,不可能作出上下相随,全体完整而动的现象。

上肢松软沉坠这是练下沉功夫,气沉丹田的需要,耸肩抬肘,臂手僵硬,使气上浮,导致心胸紧张与“上虚下实”之道唱反调,下沉功夫就不可能上身,这种机理是浅显易懂的。

上肢臂手从武术技击方面来看还有其特殊的功能。

其一是传力,“其根在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说,即说明根力上升,到腰最后要通过臂手发出,非高度松软,发劲质量就不高。

上肢的又一功能,是传送信息,即练“听劲”的功夫。

胳膊和手,与对方接触,就能得知对方的动态和劲力,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是听劲,传送信息的最高境界,不从高度松软不用力下功夫,那就要犯方向路线的错误。

太极拳练功要领

太极拳练功要领

太极拳练功要领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之一,也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健身运动。

太极拳练功要领涵盖了姿势、呼吸、阳气引导等方面。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太极拳练功要领。

一、姿势要准确正确的姿势是太极拳练功的关键。

首先,站直站稳,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均匀分布在两腿上。

其次,身体保持纵轴线的平衡,腰部轻微后收,肩膀放松下沉,胸部收缩,颈部挺直,头顶微微提起。

手臂放松自然,手指微微弯曲,双手胯间停留,身体自然呼吸。

在太极拳的运动中,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活动都要有一个规范姿势,这样才能练出标准的太极拳。

二、呼吸要有节奏太极拳的呼吸要求慢而深,如自然呼吸般轻松。

每当切换动作时,要以鼻吸气,口呼气,形成一种有节奏的呼吸方式。

在吸气时,以腹部为中心吸气,腹部随之鼓起;呼气时,腹部向内缩凹,吐出大量二氧化碳。

这样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让身体更健康。

三、劲力有所用太极拳所讲的“劲力有所用”,就是在呼吸的同时,将意念集中于身体各个关节点上,将内劲通过肌肉,骨骼,腰,背等部位传递出去,形成一种发力的状态。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一些动作需要通过内劲的运用来形成招式,而这种内劲只有在呼吸、意念、身法等一系列动作的配合下才能顺利实现。

四、阳气引导太极拳讲究“阳气引导”,也就是将自然界的气流引入体内,让身体更加舒适、自然。

练太极拳时,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安静环境,在放松身体的前提下,尽量使环境充满自然气氛。

可以想象整个身体都被柔软的光线包裹着,所有内心的负面情绪也一起消失了。

这样,可以让身体舒适、意识到人体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通过放松,增强自身气场,从而让运动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

五、坚持不懈太极拳的初学者都必须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不断练习才会有好的效果。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伸展、放松身体,让身体的柔韧性得到锻炼。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动作非常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太极拳的练习应该是渐进的,动作应当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可能会受伤。

太极起势知识点总结

太极起势知识点总结

太极起势知识点总结起势是太极拳套路中的第一个动作,也是原始动作。

在太极拳中,起势是练习者刚开始进入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含了姿势调整、呼吸调整等要素,是太极拳练习的基础。

起势的正确与否对后续动作和整套拳路的练习都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就太极拳起势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起势姿势的要求太极拳起势的姿势要求以开合为主,即上肢、下肢、躯干之间呈松弛而协调的状态。

须使身体腰背挺直,腿微屈,两膝互相靠近,兩肩自然下垂,保持头部悬吊、颈椎挺直、鼻孔对着手前方、舌顶上颚、心神集中、目视前方、醒神不散。

起势姿势要求连续、准确,势宜慢缓,用快为其用,如为熟练者,亦可为之快定之慢。

2. 起势呼吸的要求太极拳起势的呼吸要求以自然、深缓为主。

在起势的过程中,练习者的呼吸要与动作配合,起势时由小腿用力蓄气,呼气由大自然,寓意息有所出而气无所疏。

练习者在起势的过程中要注重肚脐呼吸,即采用腹式呼吸,使气息自然而舒展,不可有拘谨,力是缠绕于骨节之间,形成肢体之势。

3. 起势的动作要领太极拳起势的动作要领主要包括姿势的调整和动作的连贯性。

在起势时,要重点调整身体的各个关节,如腰背、肩膀、腿部等,使之达到合理的角度,并保持微微下蹲,领起腰,整体的圆形起势。

同时,动作要求连贯流畅,一气呵成,不可断续短促,以求体会起势的中正,仿佛从无中生有的境界。

4. 起势的内涵太极拳起势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个“虚虚实实”四字中。

起势之时,虽下蹲动作虚,手形虚,但无论内外门中,只有中正之势,无定位之势。

既因而劲不偏,劲不滞而劲甚有力,历郁郁闲,亦仿如入华章立之势。

其实实之部分在于状态要柔和,不可用强硬的状态出现,若太虚,虽虽四平八稳而不能步上去任他变化,亦非真虚。

5. 起势的意义太极拳起势的意义在于初步调和体内的气血,达到内外一致,心神凝聚,提高练习者对自身身体的认知。

起势的姿势、呼吸和动作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从而为后续动作的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太极拳起势是太极拳练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需认真对待起势的各个要素,不断提高自身的练习水平,才能达到太极拳独特的效果。

太极基本功图解

太极基本功图解

太极拳基本功图解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一)太极热身功1.磨掌扶身(金蝉脱壳)做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相搓至温热后,分别沿鼻两侧向上推摩至头顶,然后向下摸颈部、胸部、腹部,到腹时,两掌沿腰带处,分别向两侧环行摸推至两肾俞,再屈膝下蹲顺大腿后侧摸搓至踝关节处,两掌分别握搓踝关节,转至脚腕前面,再沿小腿、大腿、腹部前面,上行至脸部起始部位,循环练习十数次。

(图1-9)要求:两掌运行要慢,用力由轻渐重,同时配合呼吸。

身体随两掌运行路线依次放松。

目的:通过循经按穴地推摸身体,使经络畅通,体表预热,收到舒经活血、热身的功效。

2.推腹搓腿(大鹏压嗉)做法:两掌腹前交叉,揉腹一圈后,左掌推搓左腿内侧,右掌推搓左腿外侧缓慢地边推搓边屈膝下蹲,推至踝关节两侧,再原路返回,腹前交叉揉一圈后换推搓右腿,方法相同,左右对称。

练习十数次。

(图10-13)要求:两掌紧贴大腿的两侧,下蹲时要有意屈膝压踝。

目的:疏通两腿两侧经络,重点活动膝、踝关节,增加承载重压能力;推腹时使内部脏器得以锻炼。

3.扶膝起背(金蛇出洞)做法:两脚开立成马步,两手扶膝,抬头俯身,使背脊内凹,然后,意想命门、大椎等穴,依次缓慢起身,反复练习十数次。

(图14-17)要求:背脊下凹与升起时,要按穴位依次活动。

目的:增强背脊的活动能力,刺激穴位,畅通经络,为体会“内气”升降打好基础。

4.摇头拔背(乌龙摆尾)做法:两手扶膝。

头向右,右肩向左腿方向内旋,拔伸右侧背部肌肉,身体左转,然后左右交换做,左右对称。

反复练习。

(图18-19)要求:动作柔和缓慢,拧转尽量幅度大些。

目的:使肩关节及背部腰肌在旋拧中得以活动,起到增加灵活性及热身的作用。

5.转髋绕膝(大蟒缠身)做法:两手按膝,以膝关节为绕点,通过转髋绕膝,左右绕“8”字,带动下肢各关节运动。

十数次。

(图20-21)要求:绕“8”字时,开胯圆裆,绕转灵活。

目的:提高髋、膝、踝的灵活性,增加关节周围肌腱、韧带弹性。

太极入门须知八法

太极入门须知八法

太极入门须知八法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思想提升的过程,常练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修身养性。

太极入门须知一:明理太极拳是将中国的阴阳古典哲学原理,用之于拳理的拳法,使人们能够至大至极地发挥其各项能力和能量的拳种。

它来源于‘道德经,易经;主道家一脉,旁及儒释医兵。

把老庄道学的无为,虚静不争,柔弱胜刚强,知机,积气。

孔孟学说之中庸之道,佛家之空灵舍己,无形无相,医理之气血,经络关系,兵法之动静虚实等,融合为一体,皆为太极之用。

太极内功心法,则是从文化源头儒.道.释三家形成无极图说用于内丹修炼,后经宋理学继承推演形成阐明理学奥妙的太极图说,从而太极哲学渗入武术文化。

因此,习练太极拳应该从中国古老的哲学修身养性入手,认真体悟神意气的妙用,这样才能悟到太极拳的奥妙。

太极入门须知二:懂法就是正确的练习方法来自于师傅的正宗传授,常言说:一要名师,二要传,三说功夫,四谈拳。

明师并不是有名气的老师。

而是真正明白理论结合实践,能因材施教的师傅。

可以说没有明师的指点和真传,就是功夫下的再大但收效却甚微。

太极入门须知三:修德习武先习德,太极拳之修炼,以道为终极。

以德为基础,修德为达道。

德行行德,功德圆满,乃能达道。

故而德是主观的努力,思想的净化,思维的创新,境界的提高。

道以得彰,德以道显。

积德而成道,故而要修德。

太极拳界有句古话:有德者得之,无德之失之,太极入门须知四:财力即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常言说的好;穷文富武,如果连日常的生活来源都维持不了,家里一团糟。

就是武圣人来教你功夫,你也没有心思去练拳啊。

学习太极拳前要做到心静体松,太极拳是一项陶冶情操的功夫,当你静心打完整套拳法后,身心都会感到轻松愉悦。

太极入门须知五:伴侣即练拳的伙伴.拳友。

大家拳理不明可以去请教师傅,路不明找拳友,就是说在练拳架里姿势动作的运用摸试,要去找伙伴来试劲。

因为太极拳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

如果自找师傅练习,自会处处挨打,而且心里还会留下阴影。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有哪些要领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有哪些要领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有哪些要领太极拳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运动,要练好太极拳必须掌握它的“技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基本技法一:虚灵顶劲虚灵顶劲即“顶头悬”。

练拳时讲究头部的头正、顶平、项直、颏收,要求头顶的百会穴处要向上轻轻顶起,同时又须保持头顶的平正。

要使头正、顶平,就必须使颈项竖直、下颏里收。

顶劲不可过分用力,要有自然虚灵之意。

做到虚灵顶劲,精神才提得起来,动作才能沉稳。

扎实。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二: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宽胸实腹,“意注丹田”,意识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到腹部脐下。

太极拳在运动时,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时“意注丹田”,这样能达到太极拳“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

用腹式呼吸来加深气息的深长,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不能用强制的方法。

要求整套动作都要与一呼一吸结合得非常密切,应根据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旦进退、虚实等变化,自然地去配合。

一般地说,呼吸一总是与胸廓的张缩、肩肿的活动自然结合着。

在一个动作里,往往就伴随着一呼一吸,而不是一个动作固定为一吸或是一呼。

这种与动作自然配合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以使动作更加协调、圆活、轻灵、沉稳。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三:含胸拔背含胸是胸廓略向内涵虚,使胸部有舒宽的感觉。

这样有利于做好腹式呼吸,能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含、两肋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横隔有下降舒展的机会。

它既能使重心下降,又使肺脏、横膈活动加强。

拔背与含胸是相互联系的,要含胸就势必拔背。

拔背是在胸略向内涵虚时背部肌肉向下松沉,两肩中间颈下第三脊骨鼓起上提并略向后上方拉起,不能单纯地往后拉。

这样背部肌肉就会有一定的张、弹力,皮肤有绷紧的感觉。

含胸拔背,胸背肌肉须松沉,不能故意做作。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四:松腰敛臀太极拳要求合胸、沉气,因此在含胸时就必须松腰。

松腰不仅帮助沉气和下肢的稳固,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的活动及动作的完整性,起着主导作用。

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

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

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虚灵顶劲顶劲是指头容正直,神贯于顶。

该要领并不是单指头项,应包括整个身心。

从足到头顶均要体现上灵之意。

即:两足抓地头项上领,如两足与头将身体拉长的感觉。

二、含胸拔背含胸是指胸微涵内收,使气沉于丹田。

拔背是指气贴于背,蓄力于脊。

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

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

三、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

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常言道“步随身转则为功,身随步转则为病”。

正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

”(王宗岳《十三总势歌》)四、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

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

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

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五、沉肩坠肘沉肩是指肩松开下垂。

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

坠肘是指肘往下松坠之意。

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发力不能完全到位。

六、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

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束缚。

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七、上下相随上下相随是指《太极拳论》所说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此方可称做上下相随。

八、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

即:“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

架子不外虚实开合。

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

九、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

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教学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教学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教学
陈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它以缓慢、柔和、流畅的动作和舒展的呼吸为特点。

下面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些基本功教学内容:
1. 身体放松:站立时,保持身体挺直但放松,让骨骼和肌肉自然垂直。

呼吸时要深入,放松下腹,避免深呼吸时胸腔抬高。

2. 重心移动:陈式太极拳注重身体的重心移动。

在练习中,要始终保持下垂的重心,以便灵活地进行姿势的转换和动作的发动。

3. 薄腰转身:薄腰是指身体的腰部要保持柔软而不僵硬。

在转身时,腰部要自然地旋转,而不是通过肩膀或背部的扭动。

4. 缠丝劲: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之一。

它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所有动作都要像水流动一样没有间断。

5. 意念导引:太极拳注重意念的导引。

在练习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并清楚地想象每个动作的运行轨迹和肌肉的协调运动。

6. 稳定呼吸:稳定的呼吸是练习太极拳的重要方面之一。

要保持深长而平稳的呼吸,以帮助放松身体,平衡体力和注意力。

7. 空虚意境:陈式太极拳注重内外的平衡。

在练习中,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空虚,以便更好地感知身体的动态和力量的流动。

总之,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需要耐心和恒心。

通过正确的体位、呼吸和动作协调,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平衡性和力量。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太极拳入门基本功攻略

太极拳入门基本功攻略

太极拳入门基本功攻略太极拳入门基本功攻略练习太极拳的话需要学习那些入门的基本功呢?以下是店铺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第一、练好基本功(1)采气:1、捧气通身;2、拉气进身;3、合气沉丹田;4、提气上丹田(2)站桩、转丹田、静坐(3)基本缠丝功法:1、正面缠丝;2、穿掌缠丝;3、侧面缠丝;4、横开步;5、前进步;6、倒步;7、独立步;8、小缠丝。

第二、套路练好了基本功就好比盖大楼打好了地基,地基以上的部分就按照地基的框架去建造就是了。

当吃透了套路中的劲路,真正体现出轻灵圆活时,就可以加大套路练习的遍数,练习器械、抖大杆和推手乃至散手。

第三、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基本缠丝功指的是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采气、站桩和一整套基本缠丝功法。

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一个单式,一个单式地练,这个单式练不好就不能练下一个单式,最后才练套路。

今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还是以站桩和一个单式的训练为基础的',只要这个单式里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套路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今社会上练太极拳的人很少有人练习单式,或只是把单式作为发劲动作来练习,很少有人练习基本功,只练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极拳还有基本功。

然而世界的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初级到高级逐级发展的,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的,基础的东西就是最根本的东西,无论任何事物、任何武术拳种都不能例外。

太极拳的懂劲过程细致入微,拳架和推手练习都少不了,但首先是练好基本功。

必须吃透“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串,螺旋走弧线的感觉,内劲催动的感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含糊。

俗话说:“腰裆膝,发动机。

”你能感觉到吗?就是采气、站桩,看似简单,要想站好也不容易。

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就好比制造一辆高级轿车,高级轿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噪音低、乘坐舒适。

怎么生产出来的呢?那就必须有精密、高档的零件和一流的生产线。

太极拳三项基本功是什么

太极拳三项基本功是什么

太极拳三项基本功是什么太极拳三项基本功是什么“功为本”,“功”是武术的灵魂。

练太极拳首先要练功。

“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太极拳三项基本功,供参考借鉴!什么是“功”?我理解就是指人的素质。

所谓“功夫”一上身,也就是身体素质有了提高,也可简称为“体质”。

例如力量、耐力、速度,稳定性、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爆发力等等。

这些身体素质提高了,也就有了“功’’了。

提高越大,功夫越深;功夫越深,体质越好。

怎样才能有“功”呢?主要靠一个“练”字;离不开一个“苦”字;又在一个“多”字,必须多练,天天练,“贵在坚持”。

传统练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基本功,又称“筑基功”。

太极拳的“筑基功”,有三项是必不可少的。

松静功第一,松静功。

头脑要静,身体要松,这是太极拳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要求。

练松静的功夫,基本方法是“打坐”。

坐在一个高度适当的座位上,两脚放平,把束缚身体的'物品尽量放开,头正项直,微微上领,身体坐正,坐直,双手平放在膝盖上,全身放松。

双目微闭、垂帘,唇轻合,牙轻扣,舌上卷,耳静听,把身体各部位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

这叫“调身”。

然后把心收回来,什么都不要想,让大脑尽量轻松。

如不由自主地想起什么,就马上打消,时间长了,杂念会越来越少,达到完全“入静”的状态,这是“调心”。

同时调整好呼吸,要深长细匀,出入绵绵。

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落入小腹,即所谓“气沉丹田”,这是“调息”。

总之,做“心静、体松、身正、气平”八个字。

在这样状态下尽可能持久,逐渐形成习惯。

有了这种功夫,打拳时才能完全松静下来。

此外还可用站姿、卧姿,要领与坐姿相同。

桩功第二,桩功。

又称“站桩”,即双腿站立练功。

拳谚讲“百练不如一站”。

站桩最基本的是马步桩,又称“无极桩”。

即双腿分开,略宽于肩,脚尖向前,屈蹲成马步。

腿的弯曲度可大可小,即视身体条件而定,角度越小即身体越低越吃力,功力也越大。

开始练功可用高架,随着功力增加,逐渐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臂、动腰、坐腿——初学太极拳应掌握的三个基本功
摘要: 学太极拳好比读书上学,要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各阶段学习内容不同,重点也不一样,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理论实践并重才好。

才学拳,就相当于初进小学读书,特别要抓好基础课的学练,基础课就是基本功 ...
学太极拳好比读书上学,要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各阶段学习内容不同,重点也不一样,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理论实践并重才好。

才学拳,就相当于初进小学读书,特别要抓好基础课的学练,基础课就是基本功,这样才能目标清楚,重点突出,容易学好。

根据我个人30余年的教学经验体会,初学太极应抓好三个重点,三个基本功,即“活臂”、“动腰”、“坐腿”。

一、活臂
太极拳练得好坏,上肢臂手的操作非常重要。

松肩、坠肘、坐腕、舒指、亮掌,这些通常习惯性的要领外,要特别注意把握两点:即(1)用意不用力,松活柔顺,舒展自然。

(2)必须以腰带动,不能盲目自动乱动。

一代宗师李雅轩常对我们说:“胳膊、手一点劲儿都不能用,要高度松软”。

“两臂要松得如绳儿栓在肩上一样”。

“两臂要松得来又沉又重”。

上肢不能乱动,李雅轩先生指出:“……用心神气意缓缓地命令着腰身脊梁,使其带动四肢胳膊腿动……要丝毫地不自动,不零断动,不局部动,不多动,不少动。

……四肢多动,盲动,冒失动,或不动,或快慢不匀的动,这都是错误的,它只有太极拳之名而无太极拳之实,关于这一点学者需要注意”。

四肢乱动,不可能作出上下相随,全体完整而动的现象。

上肢松软沉坠这是练下沉功夫,气沉丹田的需要,耸肩抬肘,臂手僵硬,使气上浮,导致心胸紧张与“上虚下实”之道唱反调,下沉功夫就不可能上身,这种机理是浅显易懂的。

上肢臂手从武术技击方面来看还有其特殊的功能。

其一是传力,“其根在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说,即说明根力上升,到腰最后要通过臂手发出,非高度松软,发劲质量就不高。

上肢的又一功能,是传送信息,即练“听劲”的功夫。

胳膊和手,与对方接触,就能得知对方的动态和劲力,“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是听劲,传送信息的最高境界,不从高度松软不用力下功夫,那就要犯方向路线的错误。

还有一层功能,那就是所谓:“以意运臂,以气贯指,内劲通灵”进而锻炼上肢劲力,但上述这些功能最初都必须从“活臂”练起才行。

初学练手,通常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乱动僵硬,练活臂就
是要改变这些不符合要求的活动习惯,非改不行,因此称为基本功。

二、动腰
初练太极拳常有只见手足动,不见身上动的大毛病,其问题主要就出在不懂不会“动腰”上。

武术界一般都强调腰部的重要性,拳谚云:“打拳不练腰,终身艺不高”。

《太极拳论》(张三丰遗著):“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此论核心在“腰的主宰”。

每一拳式的完成必须在腰劲的带动下一起完成达到“上下相随”的要求,主宰于腰是指如何动腰,简单来说,主宰于腰就是“动腰”,这里还可以明显看出,全身动作,起动在腰,腰就是火车头,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拳经《十三势歌》中云:“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

进一步探讨动腰的重要,有的老师就说,腰既是火车头,一切动作都是从腰先动开始,那么把打拳直接就想成是腰在打拳。

这也是可以的,这和源动腰隙,留心腰间的说法是完全吻合的。

“动腰”属于身法要领,是基本功,可是身法上还有其它要求,为何不同等看待作为基本功呢?情况不同层次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属于内功,杨澄甫宗师早已定论,属于高层次高年级的课程,是在提起精神全身放松之下,长时间逐渐养成的,学之谈何容易。

初学阶段,只注意全身放松就可以了,不必提前追求。

含胸拔背(包括宽胸阔背),也不是初学阶段就能学到的东西,不必过分注意。

立身中正,只能看成是动腰的条件就行了。

身法的各项要求是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提出的。

实际上彼此密切配合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来理解,否则领悟机理就可能产生问题,不利于学拳,不可大意。

综上所述,“动腰”是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提起精神以立身中正为条件,以脊柱为轴,缓缓地进行全身腿足臂手的旋拧带动操作。

“动腰”动作主要是拧腰,是以脊柱为轴,在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内左右旋拧动作。

拧腰,就像洗脸拧毛巾一样。

李雅轩演练的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每一拳式都有拧腰动作,如挡膝拗步掌,就是通过拧腰把根劲接上并送到手上的。

不会拧腰就不会就不可能把足手动作相连作好,达不到上下相随,全身动作完整的要求。

三、坐腿
太极拳对下肢足腿的要求,称之谓底盘根基功夫,极为重要,确也相当难练。

许多练拳人多年功不上身,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足腿的锻炼不得法造成的。

“坐腿”是练底盘功夫的一种方法。

也可以称之为“单腿屈
膝负重练法”,也难掌握,因此仍应把它看作是一项基本功。

张三丰祖师早在《太极拳论》中即提到:“其根在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段话是论发劲,指明足是根基,蹬地接劲由腿部从屈到伸产生根力,再上送到腰到手,这就明确指出足腿底盘要有产生根劲的能力。

早年练拳中,结识几位太极高手,都说太极功底在脚下,说法虽显偏颇,但也明确指出了底盘功夫的重要性,根力的重要性。

李雅轩先生对于下肢足腿,经常强调说:“练拳时,身体如火车的车厢,足腿如车厢下之大盘簧,车厢是托在盘簧上的,不使车厢上起离开盘簧,也不使车厢触及硬的铁轮”。

这段话形象地阐明了底盘的作用和重要性,明确指出足腿既要有承受负荷的能力,又要能稳固地保持松柔有力富有弹性。

脚下有根,稳固,自身稳定能力就强。

推手发劲,常讲要先拔根,这就是要破坏对方的稳定势态,破坏其“其根在足”的能力,根力一拔,重心不稳,身法散乱,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太极有功底者,底盘稳固,一般人是不容易推动的。

综上所说,现将底盘的功能归纳如下:
①产生根力,向上送劲;②富有弹性,承受负荷;③柔软有劲,增强稳定能力。

底盘功夫如何来练,方法不一,但其原理都是一致的,都是屈腿松沉,增加负重,以练腿足的承受能力为前提。

静练法,惯用站桩功,在全身放松,心意自然专一的条件下,采用不同姿势,
一站就是半小时,很吃力,不好练,目前采用者不甚普遍;动练法较普遍,通常采用“猫引步”,也难学。

李雅轩先生在四川传授太极,采用“矮子步”。

屈腿下沉,身形变矮,坚持腿部负荷不减,在身心放松的条件下,稳步长距离行走连续不停,一走便是1—2公里,满身大汗,日日坚持,相当艰苦,但很有成效。

在上述练法的启发下,我采用“坐腿法”效果亦好,我的底盘功夫就是用坐腿练出来的,它是从“矮子步”的功法演化出来的一种方法,其法简述于下。

打拳时,屈膝弯腿,身心在大松大软的意含引导下,不断向下松沉,上身躯干好像坐在凳子上一样,增加腿部的负荷,不断延长单腿负重的时间,迈步向前退后仍要轻灵稳当,如履薄冰缓缓移动重心(不能冲)。

同时再利用拳式步型、步法的转变,两腿不断地交换着单腿负重的势态来进行拳架的运作。

“坐腿”法用单式教学效果较好,一般都采用打搂膝拗步掌的办法,连续打上几十个搂膝拗步,到出一身汗、腿部酸疼为度,只要酸疼感减少,自感不甚吃力时,下盘功夫就有一定程度了。

从上面所述来分析,练底盘功夫,不论静练或动练,其内含深处实际上都是“坐腿”。

李雅轩先生说:“若学拳始终未觉有腿疼肩酸等情形,当是老师不对,当另请名师教正之”,此言击中要害,不能不听。

切记,太极底盘功很重要,坐腿而练易上功,此为正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