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 短发,皮肤 黝黑铁姑娘
1970-1979年
1980—1989年
1990—1999年
邓丽君
小家碧玉式的温润、 柔美、柔情蜜意
刘晓庆
张扬自我的个性魅力
张曼玉
多变新鲜,纯真 妖媚的造型变化
从溥仪生活照看服饰的变迁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一、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
长袍马褂——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旗袍
பைடு நூலகம்
新中国成立 列宁装 后——十一 制服装 届三中全会 绿军装
政治色彩强 烈与革命相 关的服饰成 为主流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十一届三中 异彩纷呈 全会至今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近代西学东渐 (2)受自然物产条件的限制 (3)生活习俗的制约
(1)19世纪40年代前后,开始出现西餐馆 (2)19世纪60年代前后,西餐馆陆续开办 (3)19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一种时尚
现 代 的 结 婚 照
补充、“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断发” ①1910年清政府颁布法令 ②民国政府《剪辫通令》
①清政府屡禁不止 不缠足运动
②维新派人士倡导女权运动
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影响
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入关后,多尔衮于 顺 治二年规定“剃发”之制:限旬日(十天之内)内一律 遵行,违者杀而无赦。可当时许多汉人“宁愿留发不 留头,不愿留头不留发”,出现因不剃发而出现的 惨剧如“扬州十日,永嘉三屠”。民国政府《剪辫 通令》
男子:长袍马褂→流行西装和中山装 2、概况:女子:宽松肥大→流行旗袍、连衣
裙的旧式服饰
3、特点: 中西合璧 新旧并存
二、建国后的男女服饰
(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 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60 年 代 的 流 行 绿 军 装
以文治国


材料三:辛辛亥亥革革命命后后,“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
朝珠,一概束之1高、阁政”治。形势的推动 2、思想观念——的胡变朴化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材料四:1912年3民、国先政进府颁人布物《《的服服制倡制》》导,和规定政:策男的子礼鼓服励分大
礼服、常礼服二种,昼用大礼服为西西式式大大氅氅式式,晚用大礼服似
世界三大烹饪流派:
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 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 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
中国四大菜系
鲁菜 四喜丸子
川菜 水煮鱼
粤菜 清蒸鲈鱼
淮扬菜 糖醋排骨
西式餐馆 广州最老的西餐馆:太平馆
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
1、近代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和里弄住宅
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
从盲目排外向西方学习,由封建传统社会向近现 代社会趋近,显示出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点。
国人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 一种中西合壁的穿着来: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 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 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 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完全欧化(花园、别墅)
我们600多个城市已经基本失去了个性, 文脉模糊,记忆依稀,历史遗存支离破碎, 文化符号完全混乱。一方面是拆得很惨; 一方面建得很糟。光怪陆离、平庸粗鄙的 建筑充塞着我们的城市。
——著名作家冯骥才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1)见面: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2)称谓:大人、老爷—先生、君 (3)婚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4)葬礼:厚葬—文明、卫生、简洁
1910—1919年
192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杨步伟
林徽因
美丽高雅、多才 多艺的新偶像
胡蝶
中西合璧旗袍 时装发布会
宋美龄
夫人外交 风靡美国
1950—1959年
1960—1969 年
喀秋莎
邢燕子
灿烂、健康、忠贞, 50 年代中国的大众情人
整齐划一 ,
不在乎自己的 容貌和个人情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清末传统婚礼
五四前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20年代的结婚照
60年代
50年代
70年代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 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 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
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穿西西服服成成为为一一大大
罪罪状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材料二: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
自民国国初初年年便便开开始始在在社社会会上上日日益益流流行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2、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
3、居室建筑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 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
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
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
燕 一尾为服袍而褂后式摆。呈4圆、形社,会裤用思西西潮式式外长长裤来裤。文常化礼服的二影种响,一为西式,
5、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初
20世纪四十年代
旗袍的演变
民 国 上 袄 下 裙
清布旗袍

一、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男女服饰
1、原因:1、政治形势的推动
2、思想观念的变化 3、先进人物的倡导和政治的鼓励 4、社会思潮外来文化的影响 5、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大学生和大中学校 的老师,则多是上 身穿长袍、下身穿 西式裤子、脚穿布 鞋。到民国中后期, 这么一种穿着打扮, 俨然已经成了知识 分子的标志性服装。
孙中山综合中西服饰的
特点,设计出一种直翻领有 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取名中 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
三民 主义


立法、司法、 行政、考试、 监督五权分立
——
(3)改革开放以后
趋思势考:拘以谨中、国保近守代、以呆来板女、性等服级饰森的严变,化逐为向例, 美观、适体说、明方中便国、服平饰民的化发转展变趋。势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阶段
表现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 长袍马褂
中式与西式、 半殖民地
后——新中 上衣下裙
传统与现代 半封建社
国成立
西装、中山装 并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