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与文化 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与社会》课件

《人与社会》课件
社会分层
教育体系对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优质的教育资源 有限,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获取的教育机会存在差异,导致社会分层现象 的出现。
媒体的影响
信息传播
媒体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人们可以获取 各种新闻、娱乐、广告等信息,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定义
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 色,是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定位

社会角色特点
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涵盖了家 庭、社区、组织、国家等各个层 面,要求个人具备相应的社会责
任感和行为规范。
社会角色发展
随着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变化 ,社会角色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要求个人不断适应新的社会角
色。
文化传承
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得以不 断发展。
文化传承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 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文化传承的方式包括语言、文字、艺术、音乐、电影等,这些形式的文 化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还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步的 体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为社会做出贡献。
社会公益事业涵盖了环境保护、扶贫济 困、教育支持、医疗卫生等领域,这些 领域的公益活动不仅改善了弱势群体的 生活状况,还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益事业的形式也在 不断创新,例如众筹、志愿者服务、共 享经济等,这些新兴的公益形式为更多
发展。
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
总结词
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旨在消除不平等和歧视,保障每个人 的权利和尊严。
VS
详细描述
社会公平与正义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教 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等。通过 制定公平的政策和法律,加强社会福利和 保障体系,推动包容性和多元化,可以减 少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同时,倡导公民 参与和社会监督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的重要途径。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新闻调查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 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分 别找发言人,介绍调查情况。
建国初期流行的服装
中山装
列宁装
60、70年代 “劳动最光荣, 朴素是时尚!”
“蓝灰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的服装
绚丽多彩时尚个性
今天流行的男装
男式西服及其搭配
人才交流会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招聘会
农民工们开开心心地排队上火车
读歌谣看医保
某君来看病,挥手点药名: “最近皮肤干,请开蜜两瓶。 有时胃不好,夜里怪梦多,急需山里红。
腰间痛难忍,电振有作用。 浑身都是病,一时说不清。 医道我不懂,大夫你酌情。 熏醋能杀菌,木耳益肝功。 反正是公费,何必太心疼。”
畅想空间
请你来设想:一封来自2050年的中学生的 Email,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相比将有哪些变化呢?
七嘴八舌
人们日常生活变化
社 会

改 革 开
利义
就业制度发生变化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发 展
1.(2010•威海学业考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
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米票(可以买大米)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改革开放后
“绿色年代”
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 从以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
营养健康
今天丰富多彩的饮食
各种饮料
琳琅满目的水果
水煮鱼片
烤鸭
重庆火锅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筒现子平代楼房楼房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 课件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 课件

关键在于什么?
提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考点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探究研析】
中国近代兴起于晚清,高涨于民国的社会 习俗的嬗变并不是即时出现的,它是由当时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诸种因素综合造成的。
【析材料得结论】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 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 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 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 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 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1920年) 材料三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 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 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 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 社会风尚研究》
A.大众传媒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更新
3.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
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
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 个时代的特征是(
C)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材料二
据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
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 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 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 (共59张PPT)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 (共59张PPT)

发展与交流:封建经济的新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 1、城市市场
①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超出百万,市场活跃,
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②元朝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③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捶丸 蹴 鞠
宋代勾栏
开封城出现许多娱乐兼商 业的场所叫瓦子(也叫瓦 肆或看棚),称为“勾 栏”,表演有说书、小 唱、杂剧、皮影、散乐、 舞蹈、角抵、杂技等;南 宋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 达。
唐朝中期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 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作物推广
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 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边疆地区
边疆地区农业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 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促进了全国整体经济实力的 提升
土地制度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采取 订立契约的方式,
人口规模 北宋末年实际人口已经超过1亿
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 时代的标志
发展与交流:封建经济的新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制瓷业:技术有重要改进 • 北宋:五大名窑(汝、官、定、哥、钧),风格各异,色彩多变,质感浑厚 • 元朝:新型青花瓷和釉里红 •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青花瓷
釉里红
发展与交流:封建经济的新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2、矿冶业:使用煤作为燃料,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生活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庄绰《鸡肋篇》

4-3-6 社会生活与文化

4-3-6 社会生活与文化

二、宋元文化——宋词元曲
◆宋代文人的特点: 渗透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多才多艺,情趣风雅, 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
内心修养:
宋代的文人非常偏爱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都是雅致俊逸、品性高洁的 植物,正是宋代文人信念、情趣的最佳象征 和寄托物,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注重哲学思考: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入九天。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 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 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 怀。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2、元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 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豪迈奔放、雄浑壮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雄壮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如梦令》
苏轼像
“三苏祠”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 图文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 图文

改革开放前
建国初期,城乡人民外出主 要靠步行,有少量的自行车。
改革开放后
客机 地铁
游轮 轻轨火车
出谋划策
从三副图片中,你发 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 决,请你出个主意?
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
自费旅游
文娱活动
就业制度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想一想
从“分配工作”到“竞聘上岗”,在新的 就业制度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丽和幸福,原来就在你路途的景色里!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时间也不能停滞,但是我们可以驻足。人生路上,一路行走,一路都是风景,路上,你会遇到很多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不要忘了经常抬头凝视一会儿蔚蓝的天空和飞翔的鸟儿;不要忘了去看一看路边盛开的花朵,嗅嗅花儿散发出的香气。 显得很美丽,你大凡可尽收眼底。只不过人生的风景画册里,有的柔和,有的热烈,有的凄美,还有的悲壮,只要你放慢脚步,多看看沿途的风景,多收藏些快乐的心情,人生就会轻松很多。也许在你放松心境的时候,你就能看见生活的笑容。不同的人生体验,才能让人
畅想空间
请你来设想:一封来自2050年的中学生的 Email,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相比将有哪些变化呢?
七嘴八舌
人们日常生活变化
社 会

改 革 开
利义
就业制度发生变化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发 展
1.(2010•威海学业考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
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3.(2010•南京学业考试)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
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D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PPT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PPT
(2)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 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具有后天性)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文化须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 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具有间接性)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 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
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 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文化事业
是指通常由政府购买的、无偿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 ②国际角度: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 的重要内容。
•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 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 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相 互 交
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 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劳动者角度:提高劳动者 素质越来越重要
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 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融 生产力角度:文化生产力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 不同。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共31张PPT)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共31张PPT)
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 币发行。
城市格局:打破时空限制。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增强。 城市管理:放松。重要城市:宋东京、临安。元大都。
【课堂探究】北宋货币发行量大并开始出现纸币的原因?
宋代……每年所铸铜钱自太祖时7万贯,逐渐增多,太宗 至道时为80万贯,真宗景德末为183万贯,仁宗庆历时为300万 贯,到神宗熙宁以后,每年铸铜钱共600余万贯,达到最高峰 。但铜钱的钱“荒”问题仍然严重,直至南宋灭亡,始终没能 解决,这是由于辽、西夏及后来的金朝,大量以宋朝铜钱作为 货币,自铸的数量很少,加上大量铜钱流向海外,主要是流向 日本、东南亚,有的还运往西亚、东北非。
三、文化之变
1、程朱理学
快速阅读课文“儒学的复兴”,思考以下问题:
1、回顾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历 程2、。从思想、政治和学者的角度思考宋朝复兴儒学的背景。 3、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通过史料认识、提炼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 5、朱熹在儒学教育上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6、结合程朱理学的含义和主张,总结程朱理学的特点
一基、础经梳济理之变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②唐朝安史之乱后: ③南宋:完成经
4、经济重心 打下基础
开始南移
济重心南移
南移
南 方 战 乱 较 少
中 原 人 口 南 迁
统 治 者 重 视
自 然 条 件 优 越
过 程
经济重 心南移 表现


唐中叶以来: 南方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北宋:对南方经济依赖明显,户口南多北少
南宋: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中心地位 元பைடு நூலகம்: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南财北运
◆南方人口膨胀,民族交融加强。 ◆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 达。 ◆促进南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海上交通运输改善,海上贸易繁荣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一、经济之变:多元繁荣
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已经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
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中外历史纲要》上
北宋自越南引进的良种,占城稻
一、经济之变:多元繁荣
梯田
圩田(围田)
太湖围田


秧 马
转 筒 车
宋人与山争田, 与水争田, 与海 争田, 出现了梯田、圩[wéi] 田、淤田(也叫沙田)、架田等。 ——郭学信:《“绍述创造,靡 所不备”》
一、经济之变:多元繁荣
【思考】根据下列材料,思考宋代城市格局和功能呈现什么特点?说明什么问题?
材料1:宋太祖乾德三年四月十三日,
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Hale Waihona Puke 鼓以来,不得禁止。西



材料2: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 铺席买卖……入店小铺林立,货郎
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
琅满目。
北宋东京城市功能示意图
影响 使农业生产得到极大提高; ②失地农民转入手工业和商业领域,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③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直接推动了土地垦殖数量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 ④促进了经济立法的完善; ⑤导致贫富悬殊加大,并使得社会矛盾激化。
【拓展深化】宋朝的租佃经济
含义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 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辽宋夏金元(916——1368)
总体 中华文明走向成熟与繁荣
政治

经济

夏 具体 思想 金 表现 文化

民族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26课《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26课《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共29张PPT)

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12年 1914年 1916年 1918年 民族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③: 主要集中在 沿海沿江的大 城市
(第25课·第二部分)
轮船招商局出租的轮船 来自日本的黄包车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
下列交通工具中,最先传入中国的是 A. 轮船、汽车 C. 汽车、飞机 B. 飞机、火车 D. 轮船、火车
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很多 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人门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B. 极大地促进商品的流通 C. 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D. 有利于清政府摆脱列强的控制
所处时段
近 代 民 族 工 黄金时代 业 (“短暂的 的 曲 春天”) 折 发 受挫, 展 甚至 受摧残
产生、 从洋务运动时期 到甲午中日战争 缓慢发展 后
发展or受挫的主要原因 ①受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 的客观促进 ②_________加深了中华民族 危机,使很多人走上了 “________”之路
鸿 生
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①: 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三座 大山”的压迫, 发展曲折、落后
根源: 近代中国处于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轧花厂,因 惧怕官吏们的反对,表面上不得不借助日本人 的保护。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中外合办工厂 B. 外国大力支持民族资产阶级 C. “三座大山” D. 民族工业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的巨变(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颁布了______ 剪辫 、______ 废缠足 易服 和_______ 等法令。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ppt课件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ppt课件

元曲 (散曲和杂剧)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
话本 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思考:文学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有哪些联系?
多民族政权并立 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队伍扩大
文学特点:多元、繁荣、平民化
四.文学艺术和科技 1.文学 2.艺术
书法 特点: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4619
表格中,宋朝的工商业收入大增说明了什么?
4.经济重心的南移 (1)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有何表现? ①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 北少的格局已定型。 ②长江下游和太湖领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 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右图宋代农业主产区、手工业发达区和商业城 市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现象?
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突出 商业发达,大城市空前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
门第观念变化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社会
程朱理学
文学艺术 (多元、繁荣、平民化) 文化
科技领先
少数民族文字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少数民族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一.经济的发展 2、宋代手工业的表现 ①制瓷业 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五大名窑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②矿冶业
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③印刷业
宋朝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 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④印刷业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经营盐铺
材料二 仁宗朝,商人、佃
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 齐,等也。无有贵贱, 谓之齐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课件
从“端午祭”申遗到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从号称“汉字 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到汉字申遗,韩国人的“胃口”越来越 大,中国的网民不愿意了,他们说汉字是中国的,不是韩国的, 表示要维护汉字的“所有权”。“汉字对韩国人确实是遗产, 因为他们不用了。但是汉字还在中国生机勃勃地活着,进化着, 没死申什么遗!中国给汉字申遗?除非中国文化灭亡了!”
招商项目,以及建设的文化园区、文化广场等数不胜数。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见诸媒体的名人故里
之争就有上百起。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争夺李白故里;
河北丰润、辽宁辽阳和铁岭、江西武阳三地争夺曹雪芹
故里;河北临城、正定两地争夺赵云故里;重庆奉节和
四川彭山争夺刘备故里;安徽亳州和河南永城争夺曹操
故里;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阳争夺诸葛亮故里;陕西宝鸡
第二十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五、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完整版ppt课件
1
问题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 哪些基本内容?如何来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
完整版ppt课件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本内容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 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10页。
完整版ppt课件
14
完整版ppt课件
15
背景:
• 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 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 乐主义、利己主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 展和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成分、就业方式和分 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 的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另外,受拜金主义影 响,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社会上存在道德 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猖獗的 问题。

部编版初中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优质课件1

部编版初中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优质课件1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黄金时代:时期:一战期间
原因:内因、外因
受挫: 一战后,再度受挫
特点:总体落后;发展不平衡
社会生 交通、通信的发展 活变化 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
1.本该过节的母亲却留在家里,要给 母亲过 节的家 人却外 出游玩 。这一 情节引 人入胜 ;令人 哑然失 笑;突 出了母 亲形象
张謇(1853年~1926 年),字季直,号啬庵, 汉族,生于江苏省南通 市。
张謇的科举长路
1868年,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 1894年,中状元。
国家 贫弱
民族 危难
朝政
腐败 实业救国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经》
1897年冬天,张謇为大生纱厂起草的 《厂约》开篇说:“通州之设纱厂,为 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这些法辛令亥和措革施命对冲民族击工了业发封展建起制到什度么,作使用? 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国际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华 输出减少了约 1/2。法国减少到不足 战前的1/3, 德国货则完全停止了出
口。
——《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一料战说期明间帝帝国国主主义义国国家家对暂中时国放的松商 品了输对出中有国何的变经化济?掠夺。
8.这个镜头写出了人间父爱最动人的 地方, 为了孩 子,做 父亲的 愿意牺 牲自己 的一切 ,愿意 承担一 切的辛 酸痛苦 ,表现 出父爱 的无私 、隐忍 、深厚 ,令人 感动。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 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 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 期 火 车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
中 国

社会化3(共15张PPT)

社会化3(共15张PPT)
3.学习能力: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所处社会环境的意义,接
受社会文化熏陶;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出生后不得不接受周围的生活方式,不 得不养成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儿童与大人的依赖与被 依赖关系,也使得儿童可能接受大人的教导。
四、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日常生活中,我们讲到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素质,这里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术语,是指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质的总和。
自我指的是自身的理性部分。 注意将其与发展社会化区别:第一,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第二,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的人格品质分别是:
六、 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不同阶段社会化的问题:略
• “代沟”(generation gap)一词是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用来指称两代人之
间在价值观、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现为社会学界所普遍引用。
• 代沟现象往往表现为:在价值观上,两代人之间会有较大的甚至是相反,两代人之间 也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这种差距给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当青少 年失去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楷模时,文化继承意义上的社会化就无法进行,取 代它的则是追求新潮和同辈之间的模仿行为,从而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异的 亚文化,对世代积累起来的主流文化产生冲击。因此,代沟现象也是我们不得 不重视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三、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人的生物性)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知识和观念
要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大量的社会互动凭借语言来实现。 2.思维能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理性思维对周围事物作出事实判断

(完整)社会美演示文稿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社会美演示文稿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当的言语行为往往能够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形体交际美:当形体交际不仅以外在的形体动作实现了特定的交际功能,并反
映出主体内在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追求的时候,就具有了审美意味。 心灵交融美:心灵交融是指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实现的彼此心意相通、精神交融
的效果。心灵之间的沟通与交融成为社会交往中的理想境界,也体现出审美的 意味。
社会 、地域、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形式、不同追求的社会美, 体现出社会美的民族性特质。 第四,社会美的形式感从属于其直接的美的内容。
图3. 《簪花仕女图》 (局部)
此画描写春夏之交 时节一群服饰艳丽的贵 族妇女在庭园里嬉戏、 赏花的闲逸生活片断。
图4.民族服饰
图5.现代服饰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与人物美
一、日常生活中的美
日常生活作为人的存在的最经常、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实际上也包含着丰富的 审美意蕴,这也引起了不同学者的关注,构成了我们今天思考日常生活的美的 重要理论资源。
日常生活的美首先体现在对生活的点缀与装饰,它既包括对生活空间的装饰,也包括人的服饰与行为,其中往往折射出人的审美品位与追求。
图2.现代生活中的木制餐具 1.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 年版。 1.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 年版。 是指在人的形体,行为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 在对社会美的理解上,马克思对人及人类实践活动的思考已经为我们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日常生活的美还体现在某种生活氛围的营造与构建。 中国文化中缺少西方的狂欢节传统,这与中国文化中的理性化特质有关,但中国传统节庆活动同样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味。 (人类的创造性、智慧) 3.[俄]米哈伊尔·巴赫金:《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四,社会美的形式感从属于其直接的美的内容。 图10.苏州园林内的“台亭榭坊” 心灵之间的沟通与交融成为社会交往中的理想境界,也体现出审美的意味。 1.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 年版。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与人物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 宋元时期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
• 社火,传统狂欢活动,社火中最具表现力的是高台,高台由经 验丰富的民间艺人指挥建造,使用钢筋,布料,彩纸等材料做 出各种造型如假山、树木、动物等,由男女儿童装扮成故事人 物固定在高台上,高可数丈,社火主要民俗活动是高台、高跷 、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
3.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王新安桃石换旧符。” 1.此诗是谁所写?
2.诗中说到过年的哪些风俗?
(燃放爆竹、饮屠苏酒、大门上更换桃符)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 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 的图像,悬挂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 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后来张贴门神和春联都是由此演化而来。

(1005年),一榜取士达3000多人,创 造了历史最高记录。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司马光
士人地位提高的原因:
宋代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 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宋代御前殿试
农:
农:农民。种地为生的人,有自耕农、半自 耕农、佃农。
是当时大型的综合娱乐场 所。
在瓦子里,有许多用栏杆或 绳索围起来的演出场所,叫
做“勾栏”。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东京(今开封)的瓦舍遍布东西南北四城,有桑家瓦子、 中瓦、里瓦、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等,每 座瓦舍中有十座“勾栏棚”,多的达50余座,东京最 大的瓦子可容数千人. 南宋中期,临安城内有南瓦、中瓦、大瓦、北瓦、蒲桥 瓦,以北瓦规模最大,有勾栏13座。城外有瓦子20座。
②宋代的自耕农、佃农的身份比以往有所提高。
地主和佃农
宋律规定,地主和佃农签订的租佃 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 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 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 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
宋代佃农属于国家正式编户,佃农 在缴纳地租后,地主不得随意役使 佃农,地主与佃农的人身依附较为 松弛
说明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宋代社会阶层的变化
1、宋代的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和地主, 相当一部分官僚来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士,俸禄 丰厚,生活十分优裕。 2、自耕农、佃农的身份有所提高,与地主的人 身依附关系比较松弛,生产积极性提高。 3、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以往工商业者子孙不 得为官,宋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 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商人还与 官员、皇亲等家族联姻,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 “榜下捉婿”盛行。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1)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2)逢年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 (3)使用桌、椅、凳等高起高坐的家具
这些变化基本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



宋 高脚家具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唐朝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时期? 五代十国
2、写出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3、辽、西夏和金政权分别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辽:契丹族 西夏:党项族 金:女真族
4、在北宋与辽的交战中,主战的宰相是谁? 寇准
5、1005年宋与辽签订了什么盟约?澶渊之盟
6、辽、北宋是被哪一政权所灭? 金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社火
春节过后还有哪些传统的节日, 它们都有哪些习俗? 元宵节 元宵灯会、猜灯谜、吃汤圆
清明节 上坟(扫墓)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
中秋节 中秋赏月、吃月饼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成型与汉代, 到宋代随着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南移 ,节日更加分化,节日框架基本上确立 (如传统的寒食节转化为清明节,端午 节因南方河流众多形成龙舟竞渡风俗等 ),节日风俗也更加丰富。同时,节日 的内涵也由娱神为主转为娱人为主,说 明节日世俗化进程的加快。
7、南宋的都城在哪里?南宋时最著名的抗金英雄是
谁?1140年他在哪里取得了大捷? 临安 岳飞 郾城
8、看契丹与西夏的文字,能说明什么?
农牧文化融合的程度
9、谁建立了元朝,都城在哪里? 忽必烈 大都
10、元消灭了哪几个政权?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西夏 、金、南宋
第六课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一、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
1、宋代社会阶层的变化
统治阶级: 皇室、官僚、地主 被统治阶级: 士 农 工 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宋朝科举取士
两宋三百年间,共取士约11万人。初
期进士每年二三十人,宋真宗景德三年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工:各种手工业者,身份相对自由。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商:
③商人地位提高。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 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材料一:宋徽宗时,京师富商张家娶了三十多个 宗室女。宋徽宗的郑皇后、宋高宗的吴皇后都是 出自商人之家。 材料二:宋朝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 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瓦舍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 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请问宋代哪种地方 可能出现这种景象?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4.都市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出现了文化娱乐场所“瓦子”
瓦的商品贸易集散地,也
瓦子出现的原因:
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精 神需求也相应提高;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当时的瓦子如此之多,说明了什么问题?
两宋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