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版)课后答案第11章 索引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和应用(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和应用(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c2fda35a8102d277a22f31.png)
第1章数据概述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C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D.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DA.相互调用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并发运行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D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A.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8.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
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A.数据库B.操作系统C.应用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9.下列关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文件服务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DA.客户/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端,文件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B.客户/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处理后的结果数据,文件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包含客户所需数据的文件C.客户/服务器结构比文件服务器结构的网络开销小D.客户/服务器结构可以提供数据共享功能,而用文件服务器结构存储的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它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供多个用户共享,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安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允许并发地使用数据库,能有效、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课后答案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3867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c.png)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其应⽤教程课后答案第⼀章1.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件系统⽤⽂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则⽤数据库统⼀存储数据;⽂件系统中程序和数据有⼀定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程序和数据分离;⽂件系统⽤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法对数据进⾏管理,数据库系统则⽤DBMS 统⼀管理和控制数据;⽂件系统实现以⽂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2)⽂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存取⽅法进⾏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性?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物理独⽴性?所谓数据的独⽴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应⽤程序间相互独⽴,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存取⽅式的改变不影响应⽤程序。
数据独⽴性分两级:物理独⽴性和逻辑独⽴性物理独⽴性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不受影响,进⽽⽤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程序不⽤改变。
逻辑独⽴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发⽣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程序不⽤改变。
1.11.解释实体、属性、实体键、实体集、实体型、实体联系类型、记录、数据项、字段、记录型、⽂件、实体模型、数据模型的含义。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特性称为属性。
实体键:在实体型中,能唯⼀标识⼀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的键。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实体名及其属性名来抽象和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联系类型:⼀对⼀联系(1:1);⼀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
数据项: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习题答案(根据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改的)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习题答案(根据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改的)](https://img.taocdn.com/s3/m/bf7ff70376a20029bc642dd5.png)
习题11.名词解释:DB:数据库。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借口,是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局部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内模式: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达方式。
实体:可以是现实世界存在的一个具体事物。
属性:实体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一个属性。
实体标识符:能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标识符。
分布式数据库:是由一组数据组成的,这组数据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计算机上,网络中的每个结点具有独立处理的能力(称为场地自治),可以执行局部应用。
同时,每个结点也能通过网络通信子系统执行全局应用。
2.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哪些特点?答:文件系统阶段主要有5个特点: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文件组织已多样化;数据面向应用;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3.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答:主要有3个缺陷: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数据联系弱。
例如学校里教务处、财务处、保健处建立的文件中都有学生详细资料,如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
这就是“数据”冗余;如果某个学生搬家,就要修改3个部门文件中的数据,否则会引起同一数据在3个部门中不一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这3个部门的文件中数据没有联系。
4.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有哪些特色?答:主要有5个特点:采用数据模型可以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提供了4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对数据的操作以数据项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5.实体之间联系有哪几种?分别举例说明?答:1:1联系:如果实体集El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习,反之亦然,那么El和E2的联系称为“l:1联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https://img.taocdn.com/s3/m/8427fe80aa00b52acec7ca35.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第一章2.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答:①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②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④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的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 数据通信接口4.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答:为了保障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户能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和程序员的负担,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通常DBMS将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也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三级模式结构之间差别往往很大,为了实现这3个抽3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模式结构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第二章4.实体的联系有哪三种?答: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 : M)和多对多联系(M : N)。
数据库原理附其应用教程课后标准标准答案
![数据库原理附其应用教程课后标准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bfb43733d4b14e84246819.png)
个人收集整^ -仅供参考学习_第一章1数据库地发展历史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库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这个时期数据管理地特点是:数据由计算或处理它地程序自行携带,数据和应用程序一一对应,应用程序依赖于数据地物理组织,因此数据地独立性差,数据不能被长期保存,数据地冗余度大等给数据地维护带来许多问题• b5E2RGbCAP2)文件系统阶段在此阶段,数据以文件地形式进行组织,并能长期保留在外存储器上,用户能对数据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程序与数据有了一定地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然而依旧存在数据地冗余度大及数据地不一致性等缺点.plEanqFDPw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地特点如下:(1)数据结构化(2)较高地数据共享性(3)较高地数据独立性(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2. 从程序和数据之间地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地区别和联系?(1)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地区别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则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文件系统中程序和数据有一定地联系,二数据库系统中程序和数据分离;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地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则用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地数据共享,二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地数据共享.DXDiTa9E3d(2)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地联系均为数据组织地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地基础上发展起来地.RTCrpUDGiT3. 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地概念.答:数据是描述事物地符号记录,是信息地载体,是信息地具体表现形式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地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地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地数据集合.5PCzVD7HxA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地核心,是为数据库地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地软件.它建立在操作系统地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地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地方法,包括数据库地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地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jLBHrnAILg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地功能.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地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数据库地组织、存储和管理(4)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数据通信接口1.8.什么是数据库地数据独立性?它包含了哪些内容?物理独立性?所谓数据地独立性是指数据库中地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相互独立,即数据地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存取方式地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XHAQX74J0X数据独立性分两级: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地物理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不受影响,进而用户地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不用改变.LDAYtRyKfE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地整体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用户地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不用改变.1.11.解释实体、属性、实体键、实体集、实体型、实体联系类型、记录、数据项、字段、记录型、文件、实体模型、数据模型地含义.Zzz6ZB2Ltk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地“事物”称为实体属性:实体所具有地某一特性称为属性•实体键:在实体型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地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地键实体集:同型实体地集合称为实体集.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地实体必然具有共同地特征,所以,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来抽象和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dvzfvkwMI1实体联系类型: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 n)记录:(record)字段地有序集合称为记录.数据项:标记实体属性地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字段:标记实体属性地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文件:同一类记录地集合称为文件.文件是用来描述实体集地.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地框架,该框架描述了数据及其联系地组织方式、表达方式和存储路径,它是数据库系统地核心和基础,各种机器上实现地DBMS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它地数据结构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系统地其它部分地性能,也是数据定义和数据库操作语言地基础.rqyn14ZNXI1.14.解释模式、内模式、外模式、DDL DML地含义.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地逻辑结构和特征地描述.个人收集整^ -仅供参考学习_外模式:又称子模式和用户模式,外模式是三级结构地最外层,它是数据库用户能看到并允许使用地那部分局部数据地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是与某一应用有关地逻辑表示,也是数据库用户地数据视图,即用户视图.EmxvxOtOco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是三级结构中地最内层,是对数据库存储结构地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地表达方式•DDL数据定义语言,定义数据地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模式结构,定义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模式二级映像,定义有关地约束条件• SixE2yXPq5DM I数据操作语言,实现对数据库地基本操作,包括检索、更新(包括:插入、修改、删除)等2. 举例说明什么是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是指主关系键地值不能为空或部分为空学生关系中地主关系键学号”不能为空选课关系中地主关系键学号+课程号”不能部分为空,即学号”和课程号”两个属性都不能为空参照完整性是指如果关系R2地外部关系键X与关系R1地主关系键相符,则X地每个值或者等于R1中主关系键地某一个值,或者取空值.6ewMyirQFL学生关系地系别”是外部关系键,与系别关系地主关系键系别”相对应•则学生关系中某个学生系别”地取值或为空”否则必须在参照地系别关系中主关系键系别”地值中能够找到.kavU42VRUs5. 解释下列概念:笛卡尔积、关系、同类关系、关系头、关系体、属性、元组、域、关系健、候选健、主键、外部键、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模式、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地型与值.y6v3ALoS89笛卡尔积:实际是一个二维表,表地框架由域构成,表地任意一行就是一个元组,表地每一列来自同一个域.关系:笛卡尔积D1*D2*….Dn地任意子集称为定义在域D1 , D2,…,Dn上地n元关系.同类关系:具有相同关系框架地关系称为同类关系关系头:关系头是由属性名A1 , A2 ,…,An地集合组成,每个属性Ai对应一个域Di (i=1 , 2,…,n).关系头(关系框架)是由关系地数据结构地描述,它是固定不变地.M2ub6vSTnP关系体:是指关系结构中地内容或者数据,它随元组地建立、删除或修改而变化属性:由于域可以笛卡尔积、关系、同类关系、关系头、关系头、属性、元组、域、关系健、候选健、主键据库、关系数据库地型与值相同,为了加以区别,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OYujCfmUCw元组:每一个元素(d1, d2, d3…,dn)叫做一个n元组,简称元组.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地值地集合,又称为值域(用D表示).关系健:如果一个关系中有多个候选键,可以从中选一个作为查询、插入或删除元组地操作变量,被选用地候选键称为主关系键,或主键、关系键.eUts8ZQVRd候选健:能惟一标识关系中元组地一个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候选健仅供参考学习_主键:如果一个关系中有多个候选键,可以从中选一个作为查询、插入或删除元组地操作变量,被选用地候选键称为主关系键,或主键、关系键.sQsAEJkW5T夕卜部键:如果关系R2地一个或一组属性X不是R2地主码,而是另一关系地R1地主码,则该属性或属性组X称为关系R2地外部关系键或外码,并称关系R2为参照关系,关系R1为被参照关系.GMslasNXkA关系模式:关系模式是对关系地描述.关系数据库模式:关系数据库地型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地描述,它包括若干域地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地若干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结构地描述,或者说是对关系数据库框架地描述.TIrRGchYzg 关系数据库:在一个给定地应用领域中,所有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所对应地关系地集合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地型与值:关系数据库地型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地描述,它包括若干域地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地若干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结构地描述,或者说是对关系数据库框架地描述.7EqZcWLZNX而关系数据库地值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是这些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地关系地集合.也就是说,与关系数据库模式对应地数据库中地当前值就是关系数据库地内容,称为关系数据库地实例.lzq7IGfO2E6. 已知关系R, S, T如图2-12所示,求下列关系代数地运算结果:(1)(2)(3)(4)(5) Rn s RUS R- S n A(S) R*T(6)(7) R°°TA <C<J R.A=l a2,X T)T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第二章2•假设有一个书店,书店地管理者要对书店地经营状况进行管理,<1) R n S 个人收集整理RC2) RUS A BC3) R- S alblC4) n A 0 IR*T alb2C5)a2 2<6) C7) R°°TACC C7R.A=;R XT)(1) Rn s R(2) RUS A B(3) R- Sal bl(4) 口 A (S )R*T alb2(5)a?b2(6) R°°T A <CA B Cal bl c 1 Tal bl c2 A C al b2 cl al cl alb2 c2 al c2b2c3a2c3(7〉b 民 A =GN (R XT)A B A C a2b2 al cl g2 b2 al c2 a2b2a2c3F 歹J 关系代数的运算结昭c 1 > C2) C3> C4> C5> ROS ROS R- S n A cs> R*TAal-ail-aC6> C7)R燧V ccrR.A=a2f(R XT)AB £klb2b2i ~f 皀AB3L 12a2 b.2AB a JLblAB al bl al 2a2alb3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R*Trr A <s> sRR -S K I 」S仅供参考学习_其中包括两个表: 存书(书号,书名,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作者,书价,进价,数量) 销售(日期,书号,数量,金额)请用SQL实现书店管理者地下列要求:(1)建立存书表和销售表;(2)掌握书地库存情况,列出当前库存地所有书名、数量、余额(余额=进价X数量,即库存占用地资金);(3)统计总销售额;(4)列出每天地销售报表,包括书名、数量和合计金额(每一种书地销售总额) ;(5)分析畅销书,即列出本期(从当前日期起,向前30天)销售数量大于100地书名、数量.zvpgeqJIhk(1) 建立存书表和销售表Book (ISBN, title, publisher, editi on, publicati on date, author, book price, purchase price,qua ntity) NrpoJac3v1CREATE TABLE Book(ISBN CHAR(17) PRIMARY KEY,Title VARCHAR(50) NOT NULL,Publisher VARCHAR(50),Editi on CHAR(2),P_date CHAR(10),Author CHAR(8),B_price MONEY,P_price MONEY,B_Qua ntity INT CHECK Qua ntity>=0)(1)建立存书表和销售表;Sales (date, ISBN, quantity, amount)CREATE TABLE Sales(SNo CHAR(12) PRIMARY KEY,S_date DATATIME,ISBN CHAR(17) NOT NULL,S_qua ntity INT,S_amou nt MONEY)(2)掌握书地库存情况,列出当前库存地所有书名、数量、余额(余额=进价x数量,即库存占用地资金);SELECT Title, B_Qua ntity , P_price x B_Quantity AS Balance inowfTG4KiFROM Book(3)统计总销售额;SELECT SUM(S_amou nt ) AS Amou nt(4)列出每天地销售报表,包括书名、数量和合计金额(每一种书地销售总额) ;SELECT S_date, Title, SUM(S_qua ntity ) AS Qua ntity , SUM(S_amou nt ) AS Amou nt fjnFLDa5ZoFROM Book, SalesWHERE Sales」SBN=Book」SBNGROUP BY S_data, Title(5)分析畅销书,即列出本期(从当前日期起,向前30天)销售数量大于100地书名、数量.SELECT Title SUM(S_qua ntity) AS Qua ntityFROM Book, SalesWHERE Sales」SBN=Book」SBN AND (S_date BETWEEN GETDATE( )-30 AND GETDATE( )) tfnNhnE6e5GROUP BY Title HAVING SUM(S_qua ntity)>100ORDER BY SUM(S_qua ntity) DESC四、简答题.1. 简述SQL支持地三级逻辑结构.SQL语言支持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如图3.1所示.其中外模式对应于视图(View)和部分基本表(Base Table ),模式对应于基本表,内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HbmVN777sL图3.1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2.SQL有什么特点?(1)SQL类似英语地自然语言,简洁实用(2)SQL是一种非过程语言.(3)SQL是一种面向集合地语言.(4)SQL即是一种自含式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宿主语言中(5)SQL具有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四种功能3. 解释:基本表、视图、索引、系统权限、对象权限、角色,并说明视图、索引、角色地作用.基本表:一个关系对应一个基本表.基本表是独立存在地表,不是由其它地表导出地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对应一个存储文件• V7l4jRB8Hs视图: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地表,是一个虚拟地表•在用户看来,视图是通过不同路径去看一个实际表,就像一个窗口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其去看我们想看地高楼地不同部分• 83ICPA59W9索弓丨:索引是数据库随即检索地常用手段,它实际上就是记录地关键字与其相应地址地对应表•可加快查询速度;保证行地唯一性• mZkklkzaaP系统权限:是指数据库用户能够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某种特定地操作地权利•如创建一个表(CREATETABLE AVktR43bpw 对象权限:是指数据库用户在指定地数据库对象上进行某种特定地操作地权利•如查询(SELECT、添加(INSERT、修改(UPDATE 和删除(DELETE 等操作• ORjBnOwcEd角色:角色是多种权限地集合,可以把角色授予用户或其他角色4・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地进程中,设置视图机制有什么优点?它与数据表间有什么区别?1)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视图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看待数据库数据地方法与途径,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地一种重要对象•其优点有:(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地操作;(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3)增加了数据地安全性;(4)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地逻辑独立性.2MiJTy0dTT2)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被删除,我们也可以在一个视图上再定义新地视图,但对视图地更新(插入、删除、修改)操作相对于数据表来说,则有一定地限制•即有些视图逻辑上是肯定不能修改地• gIiSpiue7A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_5设佝女H 卜*四个菲不養C, SC, T, 纟吉木勾女F1图3-25所示口(1) 用SQL 地 DDL 语言创建S 表,S#为主键,SN 不能为空.(2) 创建计算机系学生地视图,该视图地属性列由学号、姓名、课程号和任课教师号组成 (3) 检索计算机系年龄在20岁以上地学生学号. (4) 检索姓王地教师所讲课程地课程号及课程名称 . (5) 检索张三同学所学课程地成绩,列出 SN C# GR.(6) 检索选修总收入超过1000元地教师所讲课程地学生姓名、课程号和成绩 .(7) 检索没有选修C1课程且选修课程数为两门地学生地姓名和平均成绩,并按平均成绩 降序排列.(8) 检索选修和张三同学所选修课程中任意一门相同地学生姓名,课程名 . (9) S1同学选修了 C3,将此信息插入SC 表中. (10) 删除S 表中没有选修任何课程地学生记录.答:(1)用SQL 地 DDL 语言创建S 表,S#为主键,SN 不能为空.CREATE TABLE S(S# CHAR(6) CONSTRAINT S_Prim PRIMARY KEY, SN CHAR(8) CONSTRAINT SN_CONT NOY NULL, AGE INT,DEPT VARCHAR(20))(2) 创建计算机系学生地视图,该视图地属性列由学号、姓名、课程号和任课教师号组成CREATE VIEW S_SC_T (S#,SN,C#,T#)学号SN 姓名 AGE 牛龄 DEPT所在系S-I丁 20 计算机 S2 王二 19 计舁机 S3张三19夕卜i ■吾学号课程号GFt成绩C1I800283 S2C359C# 课程弓 CN 课程•名称 C1 数拐库 8 扌桑作系统 03做机原理T# 教师号TN教师姓名 SAL 工资 COMM所i 井课程 T1王力800C1T21200 300 02 T3李伟7001SOC1B ■ ■ ■■ « 'BAS SELECT S.S#, SN, SC.C#, T#FROM S, SC, TWHERE S.S#=SC.S# AND SC.C#=T.C#(3) 检索计算机系年龄在20岁以上地学生学号.n S#( d (DEPT='计算机’ AND AGE >20)(S)SELECT S#FROM SWHERE DEP‘计算机’AND AGE》20(4) 检索姓王地教师所讲课程地课程号及课程名称.n C#,CN( d (TN='王% )(T*C)SELECT T.C# C#, CNFROM T,CWHERE T.C#=C.C# AND TN LIKE '王%(5) 检索张三同学所学课程地成绩,列出SN C# GR.n SN,C#,GR( d (SN='张三')(S*SC)SELECT SN,C#,GR FROM S,SCWHERE SN=y 三’AND S.S#=SC.S#(6) 检索选修总收入超过1000元地教师所讲课程地学生姓名、课程号和成绩•n SN,C#,GR(n C#( d (SAL+COMM)>1000(T))*S*SC)SELECT SN,SC.C# C#,GRFROM S,SC,TWHERE (SAL+C0MM)>1000AND S.S#=SC.S# AND SC.C#=T.C#(7) 检索没有选修C1课程且选修课程数为两门地学生地姓名和平均成绩,并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SELECT * INTO S_TempFROM SWHERE'C1' NOT IN (SELECT C# FROM SC WHERE S#=S.S#) uEh0U1YfmhSELECT SN, AVG(GR) AS AVGFROM S_Temp JOIN SC ON S_Temp.S#=SC.S#GROUP BY S_Temp.S# HAVING COUNT(*)=2ORDER BY AVG(GR) DESC(8) 检索选修和张三同学所选修课程中任意一门相同地学生姓名,课程名•n SN,CN (S*SC( n C#,CN( d SN='张三'(S)*sc*c))SELECT SN, CNFROM S,SC,CWHERE S.S# = SC.S# AND SC.C# = C.C# ANDSC.C# IN (SELECT C#FROM S,SC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个人收集整^ -仅供参考学习_WHERE S.S# = SC.S# AND SN=张三')(9) S1同学选修了C3,将此信息插入SC表中.INSERT INTO SC (S#,C#)VALUES ‘ S1' , ' C3')(10) 删除S表中没有选修任何课程地学生记录•DELETEFROM SWHERE S# NOT IN (SELECT DISTINCT S# FROM SC)第四章三•简答题1. 解释下列术语: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范式.IAg9qLsgBX函数依赖:是关系模式中属性之间地一种逻辑依赖关系.平凡函数依赖:当属性集Y是属性集X地子集(即Y ’-X)时.则必然存在着函数依赖X T Y,这种类型地函数依赖称为平凡地函数依赖.WwghWvVhPE非平凡函数依赖:如丫不是X地子集,则称X T Y为非平凡地函数依赖.咅B分函数依赖:设有关系模式R(U),U是属性全集,X和Y是U地子集,如果X T Y,并且对于X地某一个真子集X', 有X'T Y,则称丫对X完全函数依赖,记做Xp T Y.asfpsfpi4k完全函数依赖:设有关系模式R(U),U是属性全集,X和Y是U地子集,如果X T Y,并且对于X地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没有X'T Y,则称丫对X完全函数依赖,记做Xf T Y.ooeyYZTjjl传递函数依赖:P144范式:(NF)是模式分解地标准.2. 给出2NF 3NF, BCNF地形式化定义,并说明它们之间地区别和联系.1NF:第一范式是最基本地规范形式,即关系中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地简单项2NF:如果关系模式R€ 1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R地主关系键,则称R属于第二范式,简称2NF,记做R€ 2NF.BkeGuInkxIBCNF如果关系模式R€ 1NF,且所有函数依赖X T Y (Y< X)(玄不属于),决定因素x都包含了R一个候选键,则称R属于BC范式,记作R€ BCNF.PgdOOsRIMo第六章三.1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中有如下信息:图书:书号、书名、数量、位置借书人:借书证号、姓名、单位出版社:出版社名、邮编、地址、电话、 E-mail其中约定:任何人可以借多种书,任何一种书可以被多人借,借书和还书时,要登记相 应地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一个出版社可以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 版,出版社名有唯一性.完成设计:3cdXwckm15(1) 设计该系统地E-R 图;(2) 将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式;(3) 指出转换后地每个关系模式地关系键.三 h8c52WOngM1(1)(2) 出版社(出版社名,邮编,地址,电话, E-mail ) 借阅(借书证号,书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 带下划线地属性(组)为关系键1.数据库设计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地主要工作是什么?1)需求分析,是基础,要收集数据库用户地信息内容和处理要求,加以规格化和分析(3) 四. 简答题: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把用户地信息要求统一到一个整体逻辑结构中单位)关系模式: 借书人(借书证号,姓名, 图书(书号,书名,数量,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上一步所得到地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地数据模型,并对其优化4)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是为逻辑数据模型建立一个完整地能实现地数据库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5)数据库实施阶段,根据物理结构设计地结果把原始数据装入数据库,建立一个具体地数据库并编写和调试相应地应用程序.v4bdyGious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收集和记录实际系统运行地数据.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 eludes some parts, in cludi 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 n.Copyright is pers onal own ership. jobm4qMpj9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XVauA9grYP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 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 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and its releva nt obligees. In additi on, whe n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 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 nt obligee. bR9C6Tjscw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pN9LBDdtrd Reproducti on or quotati 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 on ableand good-faith citati on for the use of n ews or in formative public free in formati on.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DJ8T7AHUGT。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30a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7.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答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答案:1. 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数据库是指以一定格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和使用的数据集合。
- 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性、数据一致性等特点。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和功能:- DBMS是用来管理和组织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可以提供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的功能。
- DBMS的作用包括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访问和查询、数据安全和备份、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维护等。
3. 数据库模型与关系数据库模型:- 数据库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 关系数据库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基于关系代数和集合论的概念,将数据组织成表格形式,通过关系操作实现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4. 关系数据库的范式与数据库设计:- 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的规范化原则,包括1NF、2NF、3NF 等不同级别的范式。
- 范式的目的是消除数据冗余和数据依存,提高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效率。
5. SQL语言与数据库操作:- SQL语言是用于管理和操作关系数据库的标准查询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等。
- SQL语言可以用于创建数据库表、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查询和排序数据等操作。
6. 数据库索引与优化性能:- 数据库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提高数据查询的速度,常见的索引包括B树索引和哈希索引。
- 优化性能是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重要目标,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数据模型、优化查询语句、使用合适的索引等手段来提高数据库的查询和存储性能。
7. 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 数据库安全是指保护数据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备份恢复等措施。
- 权限管理是指控制用户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权限,包括用户角色和权限分配、权限继承和审计日志等。
8.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备份是对数据库进行定期的数据复制,以便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进行恢复。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张俊玲)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张俊玲)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3772f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f.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第⼆版(张俊玲)清华⼤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习题答案第⼀章⼀、填空题1.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Visual FoxPro 和Microsoft Access。
2.中⽂Microsoft Access 2003的基本⼯作界⾯包括主窗⼝(外⾯的⼤窗⼝)和数据库窗⼝(⾥⾯的⼩窗⼝)两部分。
3.数据库像⼀个电⼦表格,其中每⼀⾏称为记录,每⼀列称为字段。
4. 从数据库窗⼝可以看出,Access 2000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结构由数据库对象和组两部分组成,其中对象有7种,它们分别是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Web页、宏和模块。
⼆、简答题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称为数据,它是数据库存储的基本对象。
⼴义的数据包括数字、⽂字、图形和声⾳等。
数据库(DataBase,DB):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指在计算机中引⼊数据库后的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具、应⽤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户构成。
2.使⽤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答:使⽤数据库系统可以将现实中的⼤量有⽤信息,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数据库本⾝可被看作是⼀种电⼦⽂件柜,它是收集计算机数据⽂件的仓库或容器,系统⽤户可以对这些⽂件执⾏⼀系列操作,如向数据库中增加新的空⽂件、向现有⽂件中插⼊数据、更改现有⽂件中的数据及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等。
并能达到数据结构化、共享性⾼、冗余度低、独⽴性⾼的要求,提⾼了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管理及数据库的建⽴与维护功能。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f5cc2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2.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ISBN:978-7-302-32906-0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习题一数据库系统概述一、选择题1-5.BCAAA 6-10.DBDBA 11-15.CABDC 16-20.DDADB 21-25.ACABC二、填空题1.数据库系统2.数据库3.逻辑模型4.概念5.物理模式6.多对多7.元组8.外模式/模式映像9.上下分层(树状)10.数据操纵11.硬件12.网状模型13.实体14.关键字15.数据库16.网状模型17.E-R图18.用户19. 文件20.实体习题二关系数据库数学模型一、填空题1-5BDBBB 6-10CAAAA 11-15DBDBC 16-20ABCAD二、选择题1. 32. 备用码3. 外键4. 参照完整性和实体完整性5. 不能6. BCNF7. 1,18. 全外连接9.关系模式10.关系型11.主键12.自然13. .关系14.子集15. θ连接16. 参照17. 关系18. C X S 19. π学号(X) S20.SQL三、计算题1.A B Cg 5 da 4 hb 6 hc 3 e2.A B Ca 4 hb 6 hb 2 h3.(1)R1={XYZ|R(XYZ)∧Y≤5∧Z=f)}A B Ca 2 fg 3 f(2)R2={XYZ|R(XYZ)∨S(XYZ)∧Y≠6∧Z≠7)}A B Ca 2 fd 5 hg 3 fb 7 fd 5 hb 4 fg 8 e(3)R3={YZVU|(?X)(S(XYZ)∧W(UV)∧Y≤6∧V=7)}B C E D6 E7 e5 h 7 e4 f 7 e习题三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一、选择题1. A2. B3. D4. A5. B6. B7. D8. A9. A 10. B11. B 12. C 13. B 14. B 15. C 16. B 17. C 18. B 19. B 20. D21-25BAA AA二、填空题1.无损连接2. 数据冗余3.传递律4. 自反律、伪传递律5. 冗余度大6. 第一范式7. 2NF 8. BCNF 9. 单一属性10. 2NF 3NF 11. 数据依赖 12.学号系主任13. BCNF 决定因素14.3NF 15.传递 16. 增广律17.(A,C) 18. 平凡的多值依赖19. BCNF 20完全三、计算题1.(1)主码:(教师号、课程号)(2)第一范式,因为存在部分函数依赖(3)分解方法为:教师表(教师号,姓名,职称)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教科书名)教师授课表(教师号,课程号)2.因为R1∩R2=A,R1-R2=BC,A→BC属于F,故R1∩R2→R1-R2,所以该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e8de02a5e9856a561260f9.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习题一一、选择题1.C2.C3.A4.C5.C6.A7.B8.C9.D 10.A 11.C 12.A (改为说法正确的)二、填空题1.计算机硬件DBMS 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用户2.数据内容数据形式3.DDL DML4.元组5.属性6.取值范围7.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8.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9.外模式模式内模式10.外模式/模式映射模式/内模式映射三、名词解释1.关系数据库:所谓关系数据库就是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系统。
码:在关系的各个属性中,能够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候选码:能够唯一标识关系的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候选码。
外码:两个关系R和S,假设关系S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与关系R中的主码对应,则S中该属性或属性组称为关系R的外码。
元组:二维表中的一行在关系中称为一个元组。
属性:二维表中的每一列在关系中称为属性。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
2.实体完整性:关系的主属性不能取空值。
参照完整性:如果S中的属性或属性组F是关系R的外码,则F的取值或者为空值,或者为R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用户定义完整性:用户对属性的取值或属性间的关系加某种限制条件。
3.等值连接:从两个关系R和S的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组成新的关系。
自然连接:对两个关系R和S按其相同属性进行等值连接,且在结果中去掉重复的属性列组成新的关系。
四、计算题1.R∪S R∩SR×S2.R.B =S.B自然连接3.(1)∏Bookid,Bookname(σPublish=’人民邮电出版社’(Book)(2)∏Name(σBookid=’TP2003--002’(Borrow)Reader)(3)∏Name(ReaderRe..ader Cardid Borrow Cardid=(∏Cardid,Bookid(Borrow)÷(∏Bookid (σPublish=’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Book)) )习题二一、选择题1.A2.B3.B4.C5.A6.A7.D二、填空题1.创建数据库实例在实例中加载数据库打开数据库2.SHUTDOWN IMMEDIATE; SHUTDOWN NORMAL; SHUTDOWN TRANSACTIONAL; SHUTDOWN ABORT3.块区段表空间4.SYSTEM SYSAUX TEMP UNDOTBS 或 USERS5.用户进程 ORACLE6.GRANT REVOKE7.命令行界面 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 web界面三、名词解释1、数据库实例:数据库实例就是后台进程和数据库文件的集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版)课后答案第11章 索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版)课后答案第11章 索引](https://img.taocdn.com/s3/m/ace6b2194431b90d6d85c701.png)
索 引 11.1 练习题11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索引?索引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答:索引是为了加速对表中数据行的检索而创建的一种分散的存储结构。
根据索引的顺序与数据表的物理顺序是否相同,可以把索引分成两种类型:∙ 聚簇索引:数据表的物理顺序和索引表的顺序相同,它根据表中的一列或多列值的组合排列记录。
∙ 非聚簇索引:数据表的物理顺序和索引表的顺序不相同,索引表仅仅包含指向数据表的指针,这些指针本身是有序的,用于在表中快速定位数据。
2.创建索引有什么优、缺点?答:创建索引的优点如下:(1)加速数据检索。
(2)加快表与表之间的联接。
(3)在使用ORDER BY 和GROUP BY 等子句进行数据检索的时候,可以减少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4)有利于SQL Server 对查询进行优化。
(5)强制实施行的惟一性。
创建索引的缺点如下:(1)创建索引要花费时间和占用存储空间。
(2)建立索引加快了数据检索速度,却减慢了数据修改速度。
3.哪些列上适合创建索引?哪些列上不适合创建索引?答:一般来说,以下的列适合创建索引:(1)主键:通常检索、存取表是通过主键来进行的,因此,应该考虑在主键上建立索引。
(2)连接中频繁使用的列:用于连接的列若按顺序存放,则系统可以很快地执行连接。
如外键,除用于实现参照完整性外,还经常用于进行表的连接。
(3)在某一范围内频繁搜索的列和按排序顺序频繁检索的列。
以下的列不适合创建索引:第 章11(1)很少或从来不在查询中引用的列,因为系统很少或从来不根据这个列的值去查找数据行。
(2)只有两个或很少几个值的列(如性别,只有两个值“男”或“女”),以这样的列创建索引并不能得到建立索引的好处。
(3)以bit、text、image数据类型定义的列。
(4)数据行数很少的小表一般也没有必要创建索引。
4.创建索引时须考虑哪些事项?答:使用CREA TE INDEX语句创建索引。
默认情况下,如果未指定聚集选项,将创建非聚集索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9870b1e53a580216fcfeb3.png)
物理独立性表示不会因为内模式发生改变而导致概念模式发生改变的能力。
⑹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数据结构;2)数据操作;3)数据完整性。
⑺举例说明实体集之间具有1:1、1:n、m:n的联系。
例如,有四个实体集:学生、学校、教师、校长,校长和学校为1:1联系,学生和学校为1:n联系,学生和老师为m:n联系。
在E-R图中,有时为了突出各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以先画出实体集及其属性,然后再重点画出实体之间的联系。如图1,图2所示。
图1学生实体及其属性
图2实体之间联系
⑿什么是外部模式?概念模式?内部模式?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种分级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外部模式又称子模式,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是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3)数据库管理系统要向操作系统发出操作请求
4)操作系统接到命令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将结果送到系统缓冲区,并发出读完标志。
5)DBMS接到回答信号后,将缓冲区的数据经过模式映射,变成用户的逻辑记录送到用户工作区,同时给用户回答成功与否的信息。
⒅关系数据库完整性约束有哪些?举例说明。
1)实体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是指任一关系中标识属性(关键字)的值,不能为NULL,否则,无法识别关系中的元组。
3)第三代数据库将为更加丰富的数据模型和更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为特征,以提供传统数据库系统难以支持的新应用。它必须支持面向对象,具有开放性,能够在多个平台上使用。
⑶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有何区别和联系?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
1)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
数据库原理和应用课后答案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
![数据库原理和应用课后答案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aa7d5727f242336c1eb95eac.png)
第一章2.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答:①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②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④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的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 数据通信接口4.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答:为了保障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户能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和程序员的负担,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通常DBMS将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也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三级模式结构之间差别往往很大,为了实现这3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模式结构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第二章4.实体的联系有哪三种?答: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 : M)和多对多联系(M : N)。
7.设某工厂数据库中有四个实体集。
一是“仓库”实体集,属性有仓库号、仓库面积等;二是“零件”实体集,属性有零件号、零件名、规格、单价等;三是“供应商”实体集,属性有供应商号、供应商名、地址等;四是“保管员”实体集,属性有职工号、姓名等。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精修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精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512cffa34028915f804dc27d.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一章2.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的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 数据通信接口4.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答:为了保障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户能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和程序员的负担,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通常DBMS将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也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三级模式结构之间差别往往很大,为了实现这3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模式结构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第二章4.实体的联系有哪三种答: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 : M)和多对多联系(M : N)。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尹志宇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尹志宇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8a514cbfd4d8d15abe234e97.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尹志宇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尹志宇的著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是xx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尹志宇。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尹志宇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点击此处下载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尹志宇著)课后习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Server》全面讲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SQLServerxx的应用,全书以理论够用、实用,以实践为重点的原则,使读者能够快速、轻松地掌握SQLServer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中第1~5章讲述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其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关系规范化基础、数据库设计。
第6~14章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tverxx的应用,其内容包括SQLSetverxx数据库基础,Transact-SQL语言基础,数据库和表,数据库查询,索引和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和游标,事务与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第15章利用一个实例介绍基于C#.NET的SQLServer数据库系统开发过程。
为便于学习,每章还配有丰富的习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Server》可作为大学本科生“SQLServer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培养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数据库管理人员及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第2章数据模型第3章关系数据库第4章关系规范化基础第5章数据库设计第6章SQLServerxx基础第7章Transact-SQL语言基础第8章数据库和表第9章数据库查询第10章视图和索引第11章存储过程、触发器和游标第12章事务与并发控制第13章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第14章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第15章基于C#、NET的数据库系统开发参考文献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2.数据库答案-阳光大学生网3.数据库原理与实践教程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4.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精修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精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512cffa34028915f804dc27d.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一章2.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的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 数据通信接口4.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答:为了保障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户能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和程序员的负担,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通常DBMS将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也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三级模式结构之间差别往往很大,为了实现这3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模式结构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第二章4.实体的联系有哪三种答: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 : M)和多对多联系(M : N)。
《MySQL数据库原理、设计与应用》第11章课后习题答案
![《MySQL数据库原理、设计与应用》第11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7bd2c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8.png)
第十一章一、填空题1.InnoDB2.前缀索引3.意向锁4.MERGE5.OPTIMIZE TABLE二、判断题1.对2.错3.对4.对5.对三、选择题1. C2. C3. A4. C5. D四、简答题1.请说出MyISAM与InnoDB存储引擎至少5点区别。
答:①InnoDB存储引擎支持外键,而MyISAM存储引擎不支持。
②InnoDB存储引擎支持行级锁和表级锁,而MyISAM存储引擎仅支持表级锁。
③InnoDB存储引擎支持事务,而MyISAM存储引擎不支持。
④InnoDB存储引擎支持多版本并发控制,而MyISAM存储引擎不支持⑤InnoDB存储引擎的数据索引文件都保存一个表空间中(后缀为idb),而MyISAM存储引擎中的数据和索引文件分别存储到后缀为myd和myi的文件中。
⑥InnoDB存储引擎是索引组织表,而MyISAM存储引擎是堆表。
2.请简述profile机制的意义以及使用场景。
答:profile机制可用于分析SQL性能消耗的分布情况,当使用EXPLAIN无法积极查询缓慢的SQL语句时,可以使用profile机制对SQL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获取SQL语句执行的更加详细的时间,找出SQL所花的时间大部分消耗在哪个部分,确认SQL的性能瓶颈,从而指定相关的解决办法。
五、实训题11.为shop. sh_order_goods数据表在order_id和goods_id字段上创建一个唯一性的复合索引。
mysql> ALTER TABLE shop.sh_order_goods-> ADD UNIQUE INDEX order_goods(order_id,goods_id);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1 sec)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2.创建一个与shop.sh_user表相同结构的数据表mydb.p_user,使用HASH算法将数据分到5个区中存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书本答案 单元 (1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书本答案 单元 (11)](https://img.taocdn.com/s3/m/13c33e29af45b307e87197b6.png)
问答题1、请解释下列名词①、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而增长的、持久的数据集合。
②、粒度:粒度是指数据仓库的数据单位中保存数据的细化或综合程度的级别。
③、分割:分割是将数据分散到各自的物理单元中去,以便能分别独立处理,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④、维:维是人们观察数据的特定角度,是考虑问题时的一类属性。
⑤、星形模型:星形模型是一个事实表同时连接很多多维表,类似星形状。
⑥、雪花模型:雪花模型是对星形模型的扩展,每个维都可以沿半径向外连接到多个维。
2、简述OLAP与OLTP的异同点相同点:OLAP与OLTP都是数据处理的方式3、简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关系答、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与数据挖掘有着密切密切的关系,数据仓库的发展是促进数据挖掘越来越热的原因之一。
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作为决策支持新技术,在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作为数据挖掘对象,数据仓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数据挖掘技术开辟了新的战场,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是相互结合起来一起发展的,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但是,数据仓库并不是数据挖掘的先决条件,因为有很多数据挖掘可直接从操作数据源中挖掘信息。
4、简述你对数据仓库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答:数据仓库是数据管理技术和市场上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自然包括数据抽取、存储管理、数据表现和方法论等方面。
在数据抽取方面,未来的技术发展将集中在系统集成化方面。
它将互连、转换、复制、调度、监控纳入标准化的统一管理,以适应数据仓库本身或数据源可能的变化,使系统更便于管理和维护。
在数据管理方面,未来的发展将使数据库厂商明确推出数据仓库引擎作为服务器产品与数据库服务器并驾齐驱。
在这一方面,带有决策支持扩展的并行关系数据库将最具发展潜力。
在数据表现方面,数理统计的算法和功能将普遍集成到联机分析产品中,同时与Internet/Web技术紧密结合,推出适用于Internet、终端免维护的数据仓库访问前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 引 11.1 练习题11及参考答案
1.什么是索引?索引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索引是为了加速对表中数据行的检索而创建的一种分散的存储结构。
根据索引的顺序与数据表的物理顺序是否相同,可以把索引分成两种类型:
∙ 聚簇索引:数据表的物理顺序和索引表的顺序相同,它根据表中的一列或多列值
的组合排列记录。
∙ 非聚簇索引:数据表的物理顺序和索引表的顺序不相同,索引表仅仅包含指向数
据表的指针,这些指针本身是有序的,用于在表中快速定位数据。
2.创建索引有什么优、缺点?
答:创建索引的优点如下:
(1)加速数据检索。
(2)加快表与表之间的联接。
(3)在使用ORDER BY 和GROUP BY 等子句进行数据检索的时候,可以减少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4)有利于SQL Server 对查询进行优化。
(5)强制实施行的惟一性。
创建索引的缺点如下:
(1)创建索引要花费时间和占用存储空间。
(2)建立索引加快了数据检索速度,却减慢了数据修改速度。
3.哪些列上适合创建索引?哪些列上不适合创建索引?
答:一般来说,以下的列适合创建索引:
(1)主键:通常检索、存取表是通过主键来进行的,因此,应该考虑在主键上建立索引。
(2)连接中频繁使用的列:用于连接的列若按顺序存放,则系统可以很快地执行连接。
如外键,除用于实现参照完整性外,还经常用于进行表的连接。
(3)在某一范围内频繁搜索的列和按排序顺序频繁检索的列。
以下的列不适合创建索引:
第 章
11
(1)很少或从来不在查询中引用的列,因为系统很少或从来不根据这个列的值去查找数据行。
(2)只有两个或很少几个值的列(如性别,只有两个值“男”或“女”),以这样的列创建索引并不能得到建立索引的好处。
(3)以bit、text、image数据类型定义的列。
(4)数据行数很少的小表一般也没有必要创建索引。
4.创建索引时须考虑哪些事项?
答:使用CREA TE INDEX语句创建索引。
默认情况下,如果未指定聚集选项,将创建非聚集索引。
创建索引时须考虑的事项如下:
∙只有表的所有者可以在同一个表中创建索引。
∙每个表中只能创建一个聚集索引。
∙每个表可以创建的非聚集索引最多为249 个(包括PRIMARY KEY或UNIQUE 约束创建的任何索引)。
∙包含索引的所有长度固定列的最大大小为900字节。
例如,不可以在定义为char(300)、char(300) 和char (301) 的三个列上创建单个索引,因为总宽度超过了
900 字节。
∙包含同一索引的列的最大数目为16。
5.如何创建升序和降序索引?
答:创建索引时,可以指定每列的数据是按升序还是降序存储。
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升序,另外,CREA TE TABLE、CREA TE INDEX和ALTER TABLE语句的语法在索引中的各列上支持关键字ASC(升序)和DESC(降序),例如:
CREATE TABLE ObjTable --创建表ObjTable
( ObjID int PRIMARY KEY,
ObjName char(10),
ObjWeight decimal(9,3)
)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DescIdx ON --创建索引DescIdx
ObjTable(ObjName ASC, ObjWeight DESC)
非聚集索引DescIdx以ObjName列升序、ObjWeight列降序进行索引。
6.FILLFACTOR所代表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将一个只读表的FILLFACTOR设为合适的值有什么好处?
答:FILLFACTOR的物理含义是指在定SQL Server创建索引的过程中,各索引页的填满程度。
将一个非只读表的FILLFACTOR设为合适的值时,当系统向表中插入或更新数据时,SQL Server不需要花时间拆分该索引页,对于更新频繁的表,系统可以获得更好的更新性能。
一个只读表的FILLFACTOR应设为100%。
11.2 上机实验题6及操作过程
在上机实验题5的factory数据库上,使用T-SQL语句完成如下各题:
(1)在worker表中的“部门号”列上创建一个非聚集索引,若该索引已存在,则删除后重建。
(2)在salary表的“职工号”和“日期”列创建聚集索引,并且强制唯一性。
操作过程
(1)对应的程序如下:
USE factory
GO
--判断是否存在depno索引,若存在,则删除之
IF EXISTS(SELECT name FROM sysindexes WHERE name='depno')
DROP INDEX worker.depno
GO
--创建depno索引
CREATE INDEX depno ON worker(部门号)
GO
EXEC sp_helpindex worker
GO
执行结果如下:
index_name index_description index_keys ---------- ------------------------------------------------- -----
depno nonclustered located on PRIMARY 部门号
PK_worker clustered, unique, primary key located on PRIMARY 职工号
(2)对应的程序如下:
USE factory
GO
--判断是否存在no_date索引,若存在,则删除之
IF EXISTS(SELECT name FROM sysindexes WHERE name='no_date')
DROP INDEX salary.no_date
GO
--创建no_date索引
CREATE UNIQUE CLUSTERED INDEX no_date ON salary(职工号,日期)
GO
EXEC sp_helpindex salary
GO
执行结果如下:
index_name index_description index_keys
------------ --------------------------------------- -----------
no_date clustered, unique located on PRIMARY 职工号,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