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碎石桩试验段试桩方案
碎石桩试桩施工方案

碎石桩试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第X10合同段的施工图。
2、现场踏勘及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及工程地质参考资料。
3 、现行的部颁《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二、工程概况:本段位于利川盆地的南缘,处在盆地与中山的过渡地带,为冲沟与沟脊相间地貌,由三叠系中统巴东组二段粉砂质粘土岩组成,相对高差一般在30m~40m,地形较圆滑,沟口常形成洪积扇堆积,此段地势宽缓平坦,水网密布,耕地、鱼塘分布较广,以河相、湖相沉积、冲积的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为主。
该段地层自上而下分四层:依次为耕植土(层厚约0.4~0.8m);淤泥质粘土、亚粘土(层厚约0.70~4.30m);圆砾土、卵石土作为持力层,碎石桩卧在此层上。
本合同段软土地基采用碎石桩处理的地段有:K283+320~K283+ 360,设计桩径0.5m,桩间距1.5m,平均处理深度为6.0m,总根数1035根,总桩长为6212m;K283+700~K283+735设计桩径0.5m,桩间距1.5m,平均处理深度为4.8m, 总根数973根,总桩长为4672 m;K284+820~ K285+000,设计桩径0.5m,桩间距1.5m,平均处理深度为6.5m, 总根数4227根,总桩长为27476 m ;K284+844 284+856设计桩径0.5m,桩间距d1=1.2m,d2=1.0m平均处理深度为6.5m, 总根数632根,总桩长为4672 m;本合同段总计碎石桩6868根,桩长42468m。
三、试桩目的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碎石桩正式施工前,进行试桩,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及采集相关数据。
以便更好的掌握碎石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参数,确定桩体在密实状态下的各项指标及实际的填料量,确定合理的施打顺序和控制依据。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出一套能够具体指导碎石桩施工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对人员的组织和能力进行检验,对机械的性能进行检验,对地质状况进行复核与对照,为确保工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碎石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方案

碎石桩试桩方案一、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为尽早确定碎石桩的各项工艺参数,为路基的全面开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本着“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4号﹚及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3、《建筑指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规定。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5、《改建铁路邯济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个别路基工程设计图》 `6、《改建铁路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路基设计通用施工图》路通-077、《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8、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工程指挥部编制的《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ZH-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9、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调查资料。
工程地质概况一、工程简介本次碎石桩试桩地点设在K164+300-K164+500段,该段碎石桩设计桩长8m,间距1.2m,正三角形布置,本段属平原地貌,植被发育良好。
本段内便道相通,交通方便。
二、自然条件1、地层及水文地质地层:该段地层分布只要有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粉砂、细砂等,沿线出露地层较复杂。
水文:表层潜水埋深1.1-1.4米,主要卡片大气降水来补给,水位年变幅约2.0m,潜水对铁路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L1,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L1。
2、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结合沿线地质条件,地震动蜂值加速度为0.15g。
3、气象特征本区气候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部分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大风频繁,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冷暖变化显著。
4、施工条件⑴交通、运输沿线经过地区公路交通较为发达,与本线并行的主要道路有326国道、此外,省道、县、乡级公路为工程材料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级配碎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1铁道部颁布《客货共线铁路路基施工指南》TZ202-2008;1.2铁道部颁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 J285-2004)1.3铁道部颁布《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1.4铁道部颁布《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1.5铁道部颁布《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NJ102-96);1.6新建渝利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1.7新建渝利铁路区间路基施工图;1.8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
二、工程概况1、概况渝利铁路工程Ⅵ标第三总队担负施工的正线全长7.43km,管段内有清江特大桥一座、宜万左联络线大桥一座、彭家坡隧道一座、凉雾车站一座。
渝利正线和宜万联络左线均为新建铁路,宜万联络右线为既有线改建,渝利正线设计目标时速200km/h,铁路等级为Ⅰ级,正线数目为2线。
宜万左、右联络线设计目标时速120km/h。
凉雾车站为宜万铁路既有线加宽增设。
渝利铁路正线在凉雾车站接入宜万铁路。
管段内有路基土石方80万m3,其中基床表层级配碎石28000m3。
2、试验段设置现区间路基DK272+980~DK273+300路基基床底层已填筑完毕,并通过验收。
综合本管段征地拆迁、料源、交通、水电等情况分析比较,将试验段定在DK272+980~DK273+300,全长320米。
该地段原地貌为宜万铁路既有线加宽改造。
填料采用DK271+840处级配碎石加工场拌合的级配碎石,平均运距1260m。
该段路基的地质及地表情况能代表本地区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的特点。
3、设计工程数量该段路基设计基本情况为:直线段,线路数目4线(渝利正线两条、宜万左联络线、宜万联络右线),路基顶宽23.4m,纵坡为12‰。
路基基床表层厚度为50cm厚级配碎石+10cm中粗砂夹复合土工膜,级配碎石数量3650.43m3,中粗砂644.7m3,复合土工膜6447m2。
碎石桩试桩方案

碎石桩试桩方案一、工程地质简况中铁四局合武I标第四项目经理部管段DK41+405~+518.72和DK46+020~+140段为软弱土层,深度在5m左右,地基指标Ps=0.9Mpa,Es=4.1Mpa,σ=105Kpa,地基不能满足沉降要求,采用碎石桩进行加固。
二、施工准备现场场地平整,钻机1台进场,碎石到位,施工用电接到现场;技术室将桩位准确放样到平整后的场地上,并用竹签钉入地面以下0.3m左右。
三、碎石桩试桩方案1、试桩桩位确定:经综合比选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DK46+020~+140段碎石桩进行试桩,该段碎石桩所在位置为洼地,经整平后,桩长在3.1~6.1m 之间,地质情况一般。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本标段碎石桩需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及桩身密实度检查。
单桩复合地基的最大加载根据单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承载力乘以设计要求的安全系数来确定。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检测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2‰。
2、试桩设备配置和人员安排:机械设备一览表劳动力组织一览表3、试桩目的试桩采用振动法进行成桩。
通过试桩,求得振动法施工碎石桩过程中需控制的的主要工艺参数①工作电流②拔管高度③拔管速度④填碎石量⑤压管次数和时间等4、检测要求成桩后,进行桩身密实度检查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复合地基承载力不低于125Kpa。
中铁四局合武I标第四经理部2006年1月1日碎石桩试桩报告根据试桩方案,我经理部于2006年1月9日对DK46+020~+140段碎石桩选择了3根桩进行试桩。
在试桩过程中,严格按照试桩方案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要求进行。
在成桩过程中,主要从钻机工作电流、拔管高度、拔管速度、填碎石量、压管次数和时间等进行控制。
在电流、速度控制方面:工作电流控制在100A左右,钻进速度及拔管速度以低速挡控制。
填碎石量:根据设计桩径计算,每延米碎石量为0.196m3。
因振动密实和振动过程中碎石嵌入桩身周围泥土中,每延米碎石灌入量达到0.22m3左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前言本文旨在提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以保障道路施工质量和效果。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路面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增强基层的承载能力、提高路面耐久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准备1. 设备和材料准备•水泥•碎石•水泥搅拌机•摊铺机•压路机•水泥搅拌车•其他辅助设备2. 施工人员组织•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三、施工步骤1. 基层准备1.确保基层平整、无明显凹凸、沉陷等缺陷。
2.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和灰尘。
3.对基层进行湿润处理,保持一定的湿度。
2. 水泥稳定碎石拌和1.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水泥和碎石的比例,并进行充分拌和。
2.使用水泥搅拌机进行拌和,确保水泥均匀混合在碎石中。
3. 摊铺和压实1.将拌和好的水泥碎石铺设在基层上,利用摊铺机进行均匀摊铺。
2.使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压实,确保其密实度和平整度达到要求。
4. 养护1.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适当的养护,防止其过早负荷。
四、施工质量控制1.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采样检验,确保水泥和碎石配比正确。
2.对摊铺和压实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路面平整、密实。
3.根据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五、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
2.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3.定期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结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度、密实度和稳定性,为道路使用和管理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提供的施工方案能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碎石桩试桩方案精品

一、编制依据 (1)二、设计概况 (1)三、试桩施工目的 (3)四、总体施工方案及方法 (3)1、试桩要求 (4)2、施工工艺 (4)五、砾石桩施工 (6)1、施工准备 (6)2、砾石桩施工工序 (9)3、施工机械参数 (10)4、施工注意事项 (10)5、质量检验要求 (11)6、砾石桩施工控制要点 (13)7、砾石桩质量控制措施 (13)六、施工计划安排 (14)七、质量保证措施 (14)八、安全保证措施 (17)九、环境保护措施 (19)十、文明施工措施 (20)砾石桩试验段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四阶段施工图设计》二、设计概况全长500m。
该段地层主要为粉、细砂层,局部夹有粉、黏土层,主要为荒漠区,地表有积水,工程性能较差,承载力低,该层以下主要以细砂层为主,强度较好。
该段采用砾石桩、土工格栅相结合的处理方式。
打砾石桩,在砾石桩顶面设置0.5m 厚砂砾垫层,并铺设土工格栅。
砾石桩设计直径0.5m,设计桩长6m,桩间距1. 5m,呈正三角形布置。
本次试桩计划在K163+280〜K163+300范围内试桩14根。
本标段特殊路基处理设计砾石桩共计13896根,总长83376米。
砾石桩桩径50cm,平面上呈正三角形布置,采用振动沉管施工技术。
表1主要工程量表施工前先将地表清除50cm后回填砂砾并压实,再成桩。
具体设计结构见下图lo2期内】加'图1砾石桩设计结构图换填砂砾设计要求含泥量不大于5%,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其顶面压实度不小于90%o桩体填料设计采用砂砾石等硬质材料,粒径不大于80 nm1,其中5〜50 mm含量不小于50%, 50〜80 mm含量不小于15%,填料含泥量小于5%。
碎石桩试桩方法

一、原材料要求1、碎石填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cm,垫层材料为2—4cm的级配碎石。
碎石应按批进行检验,其颗粒级配、压碎指标值、坚固性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质量不合格不得使用。
2、所有人员和材料设备进场前须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后方可进场,私自进场的人员和材料设备一律清退出场。
二、试桩方法本试验对区域内的3根碎石桩通过设定不同振动提管速度及提管留振高度对桩基进行试桩施工。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组试桩(1排):拔管速度:0.8m/min,每提管1m留振10s,反插深度:0.3-0.5米。
第二组试桩(2排):提管速度:1m/min,每提管1.2m留振10s,反插深度:0.3-0.5米。
第三组试桩(3排):提管速度:0.8m/min,每提管1m留振10s,反插深度:0.3-0.5米。
第四组试桩(4排):提管速度:1m/min,每提管1.2m留振10s,反插深度:0.3-0.5米。
投料次数先按2次控制,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分3次投料。
通过以上的四组试桩,确定出最佳提管速度、留振次数及投料次数。
施工过程中详细记录每根桩的投石量、工作电流及成桩时间。
三、碎石桩施工方法振动成桩采用重复压拔管法。
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1.桩位放样。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精确放出碎石桩处理的边界线。
桩位采用拉钢尺定位,并用白灰做点标记,并进行编号,测量放样完成后,要报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场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的施工。
2.桩架就位后,两个正交方向调整导杆的垂直度,提升桩管,将桩头活页闭合。
3.启动振动器,将桩管压入土中。
机械就位合格后,沉管在自由状态下对正桩位,利用振动锤重及沉管自重徐徐静压1~2m后开始振动下沉,且宜收紧加压钢丝绳提高沉管效率,每下沉0.5~1.0m,留振5~10s,直至设计深度。
振动过程中记录全过程的电流值、速度、时间等,并随时校正桩锤与桩身的中心线重合,以防偏振。
碎石桩试桩方案(要改)

..-目录1、工程简介 (1)2 地基碎桩设计参数 (3)3 施工准备 (3)4 人员、设备安排 (4)5 材料要求 (5)6 施工工艺 (5)7 试桩容及法 (6)8 施工质量控制及考前须知 (11)9 检验法及要求 (12)10 质量保证措施 (12)11 平安保证措施 (12)碎桩试桩案1、工程简介1.1、工程概况二线拓展区白松四路〔新区大道-梅龙大道〕起于新区大道、终点接梅龙大道,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866m,道路红线宽为15.5米。
白松四路〔新区大道-梅龙大道〕规划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由于桩号B+520至B+847.576道路沿线地层上部为素填土,故该段车行道地基〔含竖向道路车行道地基〕素填土局部采用振动沉管碎桩处理,单桩直径Ø500mm1.4m,桩顶填筑级配碎垫层0.3米厚,施工长度327.576米;设计桩长、根数等指标如下表:1.2、场地情况拟建道路的地貌单元为剥蚀残丘及丘间洼地,场地原始地貌大多数已破坏,场地现状大多数为平土区,局部场地为建筑施工场地。
场地局部有较高堆填土外,其余场地总体地势平坦,地形地貌条件简单。
1.3、地质情况钻探揭露,拟建道路工程〔白松四路〕沿线场地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
其中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层号①1,下同〕:褐黄色、褐色等杂色,松散状态,主要由含砂粘性土组成,土质较均匀,局部含少量碎,岩芯采取率85%,为人工新近堆填该层所有钻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60~15.00m,平均厚度8.16m。
本层标准贯入试验次数124次,实测标贯击数一般2~13击,平均6.9击。
〔2〕第四系冲洪积层〔Q4a1+p1〕砾砂 :褐黄色、饱和,松散~稍密,主要矿物以英为主,含约30%粘粒,岩芯采取率80%。
揭露层厚介于1.80~5.20m〔层顶高程57.07~61.79m〕,平均厚度3.4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二项目部
路基碎石桩试验段施工
工艺性试验方案
中铁xx局集团有限公司
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中铁xx 局集团有限公司
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二项目部
路基碎石桩试验段施工
工艺性试验方案
编写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中铁x 局集团有限公司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江苏·徐州
目录
一、适用范围 (3)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
1、施工前准备 (3)
2、上道工序检查 (3)
3、钢筋的加工及安装 (4)
4、负弯矩区预应力管道的安装 (5)
5、模板的加工及安装 (6)
6、箱梁湿接缝、湿接头混凝土的施工 (6)
7、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及孔道压浆 (8)
三、材料与设备 (9)
1、材料 (9)
2、设备要求 (9)
四、质量控制 (9)
五、安全措施 (10)
碎石桩试桩方案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为尽早确定碎石桩的各项工艺参数,为路基的全面开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本着“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
【2008】14号﹚及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3、《建筑指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规定。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
5、《改建铁路邯济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个别路基工程设计图》 `
6、《改建铁路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路基设计通用施工图》路通-07
7、《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8、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工程指挥部编制的《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ZH-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9、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调查资料。
工程地质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次碎石桩试桩地点设在K164+300-K164+500段,该段碎石桩设计桩长8m,间距1.2m,正三角形布置,本段属平原地貌,植被发育良好。
本段内便道相通,交通方便。
二、自然条件
1、地层及水文地质
地层:该段地层分布只要有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粉砂、细砂等,沿线出露地层较复杂。
水文:表层潜水埋深1.1-1.4米,主要卡片大气降水来补给,水位年变幅约2.0m,潜水对铁路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L1,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L1。
2、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结合沿线地质条件,地震动蜂值加速度为0.15g。
3、气象特征
本区气候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部分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大风频繁,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冷暖变化显著。
4、施工条件
⑴交通、运输
沿线经过地区公路交通较为发达,与本线并行的主要道路有326国道、此外,省道、县、乡级公路为工程材料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⑵沿线水源、电力、通讯情况
水源:沿线地下水水位埋深浅,可就近打井或取用地表水施工。
施工用电:沿线电力资源较丰富,考虑本线重点工程较多、用电量大、工点分散特点,施工用电以利用地方电源为主、自行发电补充的供电方式,其中自发电
的比例约为10%。
施工用燃料:沿线经由地区经济发达,煤炭、油料等燃料市场供应充足。
通讯:本工程所在地县市均有国际、国内电讯服务,安装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可为本工程服务。
三、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I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速度:120 km/h;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1200 m;困难地段800m
限制坡度:6‰;
牵引类型:电力;
机车类型:客ss9、货ss4;
牵引质量:5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
闭塞方式:自动闭塞(ZPW-2000)
供电方式: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
运输调度指挥系统:CTC
主要人员及机械设备
本次试桩采用振动式沉管打桩机架,配DZJ90型振动锤将桩管沉入至设计标高,分层灌入混合料,振动密实拔管成桩。
主要人员配置如下表:
类别人数类别人数
技术员 1 司机 1
质检员 1 上料手 3
安全员 1 电工 1
合计8人
施工工艺及流程
本次碎石桩试桩数量为3组,每组1根,共计3根,试验室已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了桩体材料(碎石)的试验报告。
试桩桩位见图: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对该段路基范围内的管线进行调查核实,对施工中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的管线,必须注意加强施工防护。
2、施工前,由试验室对用于本次试桩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碎石桩试桩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测量放样,清除地表杂草、杂物,
并平整地表,同时在施工段落路基两侧挖设临时排水沟将地表水引排到附近的河沟里,保证雨后施工场地不积水。
4、精确测量出碎石桩的施工中线及边线,并纵向每隔20m在横断面方向上打上中桩及左、右边桩,作为碎石桩的定位桩,然后再用钢尺对碎石桩的桩位逐桩放样。
5、施工前,由施工人员对振动沉管桩机沉管表面进行刻度标记,并根据设计桩长、沉管入土深度确定机架高度和沉管长度。
6、施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对参与试桩的机械操作人员和上料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和用电等安全教育。
所有人员都佩戴上岗证和安全帽进行作业,并设专职安全员对现场的施工和用电安全进行监督、检察。
(二)试桩施工
1、桩机就位
桩机按设计桩位就位,利用垂球和钢尺检查导向架的垂直度偏差是否在1%以内,如果超出1%,则应调节两个支撑腿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振动沉管
沉管前,根据设计长度用钢尺定出须沉管深度,做好标记。
启动电动机,开始沉管过程中严格控制沉管垂直度,桩机稳固,严禁倾斜和错位。
同时沉管过程中做好记录,激振电流每沉1.0m记录一次,对地层变化处要特别注明,直到沉管至设计标高。
3、投料
待沉管至设计标高后,用料斗空中投料,每1m分次投料,直到管内混合料面与钢管料口平齐。
4、拔管
当碎石每投完一次后,开动电动机,沉管原地留振10s 左右,然后边振动边拔管,每提升1.5~2.0m 留振20s ,并分三次振动反插,直至拌和料表面出浆为止。
拔管速度按照均匀线速控制,一般控制在1.2~1.5m/min 左右,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当桩管拔出地面后,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然后移机继续下一根桩施工。
5、碎石桩施工流程如图所示。
平整场地
桩位放样
桩机就位
投 料
反 插
振动沉管
振动拔管
留 振
设备进场
材料检验、进场
成 桩 循
环施工
桩机移位
质量检验
(三)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碎石桩施工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碎石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大于50m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大于设计值,钻进时随时观察,调整支腿高度以确保垂直度偏差在1%之内。
2、碎石桩施工允许偏差如下表。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1 桩位(纵横向)50mm
2 桩体垂直度1%
3 桩长不小于设计值
4 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
5 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
3、成桩14天后,委托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检测试验中心。
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桩的密实性、完整性。
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桩身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若试验报告强度合格,则本次试验成功,将各项参数汇总整理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待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文明施工与安全环保措施
1、加强现场施工的综合管理,减少现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2、合理布置场地,各项临时施工设施要符合标准要求,做到场地清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要求。
3、教育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从各方面、各细节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4、作业中随时检查桩机各运动部件的润滑情况,不得缺油;桩机的钢丝
绳要勤检查,如发现严重磨损,立即更换。
5、机组人员应随时判断所钻到地层地基承载力情况,不得强行施钻。
6、桩机运转时,人员不能过分靠近,施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杜绝闲杂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7、拌和混合料作业人员应戴好防尘口罩和手套。
8、配电箱按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一锁的原则设置,配电箱应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和空气漏电保护开关。
9、所有用电开关箱门应配锁,专人负责,开关箱应标明用途及所控设备名称。
10、电工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和使用绝缘工具,酒后不准进行电气操作。
非电工严禁进行电气作业。
11、下雨及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时,严禁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