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69例临床观察

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69例临床观察

表1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 评分比较(分,x ±s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923.14±18.36△73.39±22.81*△对照组3023.11±17.4736.61±20.2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在中风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针灸治疗得到医学界广泛的认同。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针灸也从传统的针刺法有效地结合了现代康复医学的新技术、新理论,笔者对患者采用良肢位摆放功能和床边被动肢体功能锻炼的康复结合针灸治疗。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浙江省舟山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急性中风患者69例,经颅脑CT 确诊。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实行消除脑水肿,减缓颅内压、及时抢救生命、防止感染等处理。

在生命特征基本稳定,意识清醒后,可做康复治疗。

观察组的康复治疗为(1)针灸治疗。

采用针灸经络促通法和Brunnstrom 促进法共同完成。

Brunnstrom Ⅰ、Ⅱ期,在健侧的上肢取穴:肩髃、鱼际、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委中穴,用“泻”法,每日2次,每次留针15min ;在患侧取穴,则用“补”法,每日2次,但每次留针是20min 。

Brunnstorm Ⅲ期需配合健侧与患侧同时针刺,所取穴位同健侧一致,每日1次即可,留针25min 。

(2)康复治疗。

采用了良肢位的摆放和床边被动肢体功能的康复治疗。

上肢的良肢摆放的方法:在中风瘫痪的患侧肢体的颈肩部加软枕,用来垫高患侧上肢超过肩部,以免造成肩关节半脱位。

注意保持患侧的肩伸展、关节屈曲、外展,肘、腕手指等关节处于伸展位。

下肢为屈曲位,髋、膝于屈曲位,距小腿(踝)关节于中立位,可以用软枕垫在腰和髋部下面,以免髋部内、外旋。

针灸治疗中风病临床观察论文

针灸治疗中风病临床观察论文

浅析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诊治的中风病患者共80例,治疗2个疗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常规药对照组,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针灸治疗组40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2%。

结论针灸治疗中风病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治疗中若能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对于中风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病;临床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42-02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1]。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为此,笔者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1月50例中风患者分别采用针灸治疗组,并与常规药对照组治疗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本次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诊治的中风病患者共80例,治疗2个疗程,病程15-6个月,平均33个月。

其中脑梗死43例,脑出血25例,脑梗死伴出血12例,所有患者就诊前12个小时未用过其他药物。

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灸治疗组:40例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9岁。

常规药对照组:40例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68岁。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等情况相似,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深刺次髎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机理论文

深刺次髎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机理论文

深刺次髎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理探讨【摘要】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分析,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深刺次髎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理,为其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次髎穴;机理探讨;中风;便秘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88-02次髎出自《针灸甲乙经》,最早在《素问·骨空论》中有“八髎在腰尻分间”的记载。

次髎的应用古代主要记载了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腰腿痛等,如《针灸甲乙经》记载“腰背寒,次髎主之”,《针灸大成》指出“(次髎)主小便赤淋,腰痛不得转摇,急引阴器不可忍,腰以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心下坚胀,疝气下坠,足清气痛,肠鸣注泻,偏风,妇人赤白带下。

”现代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将次髎的主治有了进一步的发挥,还常用于治疗疝气、脱肛、久咳、久泄、便秘等的治疗[1-2],但对其治疗机理探讨较少。

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证实,深刺次髎穴用于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机理探讨如下:1 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便秘一症虽在大肠,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情志有密切关系。

《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即肛门)亦为五脏使”,指出魄门的启闭功能受五脏之气的调节,而其启闭正常与否又影响着脏腑气机的升降。

中风的病位在脑,其病机本质为气血逆乱。

脑为元神之府,其位最高,为周身气血升已而降之所。

中风后便秘的发生正如清·王清任云:“既得半身不遂之后,无力使足动……,如何有气到下部推大便下行?大便在大肠,日久不行,自干燥也。

”气虚无力推动血行,瘀血停滞,肠道传导失常而便秘。

《济生方》中又指出:“素问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平居之人,五脏之气,贵于平顺,阴阳二气,贵于不偏,然后精液流通……摄养乘理、三焦气涩、运掉不行,于是乎壅结于肠胃之间逐成五秘之患”。

因此,中风后脏腑功能失调,气虚血瘀,津液不畅,气滞壅结于肠胃而发便秘之症。

中医护理对中风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研究

中医护理对中风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研究

中医护理对中风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中医护理方法对中风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200例中风后便秘的患者被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定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定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

定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

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

结果:1.实验组患者便秘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在实施中医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

3.实验组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在改善中风患者便秘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中风患者的便秘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中医护理在预防中风患者便秘中的作用,以及不同中医护理方法之间的比较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中风;便秘引言便秘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在改善中风患者便秘方面的实践效果。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一) 研究一般资料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展本研究,选定本院收治的中风后便秘患者200例,研究时段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研究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二)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纳入与排除标准确定:明确参与研究的对象为中风后出现便秘的患者,并设定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患者分组:根据随机原则,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定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定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

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

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定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

定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

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发作的常见诱 因。它不仅会造 成胃肠道功能紊 乱 ,同时又 因大便秘 结 (同身寸)深度,快速捻转,待患者有重胀感后,留针30rain,选用
患者用力排便,导致腹腔压力增高,患者的心脏收缩加强 ,血压升 G6805·2A 型 电针治疗仪 (上海 华谊 医用仪 器厂生产)2个输 出极 分别
高 ,极易 引发中风或病情加 重的情 况 ,对 患者原发病的治疗也 有一定 连于两侧足运感区针柄上,选择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
230 · 中 医 中 药 ·
JUly 2012,VOI.10,NO.21
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 、关元穴 治疗 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吴玉敏 吴 雪 梅 丁 文 涛 王卫 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 门医院南区 ,北 京 102618)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头针 配合 温针 灸天枢 、 关 元穴 治疗 中风后 便秘 临床 疗 效 。方法 回顾 性 分析 2008年 5月至 2012年 5月我 院收 治 的 9O
者 ;⑤住 院患者 ,⑥知情同意者。
常 ,1、2、3及其6、7为异状 。大便 性状评分统 计 以周 为时间 单位 。
l-3排 除标 准
按 其难 易程度分别记分 ,其 中无 困难记0分 ,排便费力记 1分 ;非常用
①周 自主排便次数 ≥3次 ,②肠易激综合 征或者是 由于 以下原 因 力记2分 ,排便时肛 门阻塞感或肛 门直肠梗 阻 ,排便不尽感记3分 ,排
MRI明确诊 断 ,并无严 重并发症病 ,患者 未排便 时间在 2~10d不等 , 他 通便药 ,但是若 患者连 续3d以上 不排便 ,可应急使 用 (1次杜密克
全 部病例均排 除肠道器质性 阻塞病 变 ,中医辨证 均属虚型便秘 。采用 15 ̄30mL,若无效 ,再使用 )一 次开塞 露20mL纳肛。筛选和基线评价

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42例

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42例
中医将便秘分为实闭、虚闭、热闭、冷闭四种类型。认 为六腑者泻而不藏,腑气以通为顺,通下法是治疗的常法。 攻下应注意不可攻伐太过以免过伤气阴。中风患者多以 气虚为本,故更不可攻伐太过,使气更虚,推动乏力,而致 再度便秘。正如清·王清任所言:“既得半身不遂之后,无 气力使手足动,无气力使舌言,如何有气力到下部催大恭 下行。大恭在大肠,日久不行,自干燥也”。
关键词:中风;便秘;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3.3,R25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7156(2009)12—0034—01
中风后便秘是指患者既往无便秘史,并排除肠炎、肠 梗阻等器质性肠道病变,发病后排便时间延长,3天以上1 次,粪便干燥峰硬,重者人便艰难,干燥如粟,可伴少腹胀 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临床上中风病患者多数合 并便秘。2002年8月至2009年6月,笔者采用针灸治疗该 病,方法简便,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谢某,男,54岁,2008年4月21日诊。 患者4月11日冈脑出IIlL住本院神经内科,右侧肢体偏 瘫,既往无便秘史,入院后第5天排便1次,至今未排便,伴 有腹胀,呃逆,食欲不振。舌质紫黯胖大、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胃肠实热,腑气不通。遂取中脘、天枢(双)、支沟 (双)、车隆(双)为主穴,配用合谷(双)、曲池(双)气海,以
‘采用针灸治疗,辨证取穴,其中主穴中脘为胃之募穴, 八会穴之腑会,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天枢为大肠 之募穴,居阴阳升降之中,既可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以通 腑实,又可斡旋上下,畅利三焦,为治便秘、泻泄之主穴。丰 隆为足阳明之络穴,有健脾和胃,化痰利湿的作用,为治便 秘之经验穴,用滞针手法效果更好。支沟为手少阳经之络 穴,有清热、润肠之功能。诸穴相配,使脾胃运化调畅,大肠 传导正常,从而推陈致新,安和五脏,共奏通腑降浊,健脾 升清的作用。根据辨证选取配穴,加强主穴的治疗作用。

培元法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临床论文

培元法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临床论文

培元法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临床研究吉林省通化市中医医院脑病康复科,吉林通化 134001【摘要】目的本文拟通过培元法对中风后气虚便秘治疗的临床研究,观察其对中风后气虚便秘的疗效及观察指标的影响。

方法中风后便秘气虚型患者60例,分别采用培元法中药汤剂与针灸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nih-cpsi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培元法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培元法治疗对症状指数评分检查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培元法能明显改善症状指数评分检查。

【关键词】培元法;中风;便秘实验研究便秘是中医内科常见症状之一,也是中风的常见兼症。

如处理不当,粪结化火,浊热上攻,可再发昏扑,也可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必须引起重视。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发现中风后便秘,多由气虚大便不行所致,治疗以培元法为基础,疗效颇佳。

下面针对培元法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做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通化市中医院脑病科疗区共收集符合中风后气虚便秘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的患者60例,年龄均在18-75岁之间,随机分为2组,培元法治疗30例给予培元法中药、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

1.2 诊断标准1.2.1 诊断标准1.2.1.1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

②患者进行ct检查明确诊断。

③患者病程为2周至6个月属中风急性期或恢复期患者,1周内未使用任何治疗便秘药物并符合中医辨证,气虚或肾元亏虚证者;(2)便秘的诊断标准——根据1993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标准。

(3)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七十五岁以下者;(4)志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1.2 临床表现①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②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难者。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摘要:患者在中风之后出现便秘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这个症状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对它的研究也成为了对中风相关并发研究中的热点。

在治疗中风后便秘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副作用比较少,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患者在胃部肠道方面的不适反应,固本强元,增强患者的体质,这也是在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医;中风后便秘;治疗引言:中风在医学上被称为脑卒中,是因为急性的发生血管或者血流异常问题,导致了脑血液的循环出现障碍,而神经功能受到破损,是一种综合征。

当下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中风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发病概率比较高,在我国中风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中风的病人长期的躺在床上,这时候他的胃肠蠕动性就会慢慢的减弱,而在饮食方面又是比较精细的,另外一些患者会使用脱水剂,这时候就会产生便秘的情况,而中风后的便秘也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为这些中风患者在排练的时候感觉很吃力,如果使力不当的话,就会导致脑血管意外甚至心肌梗死,加重病情,中风后的便秘治疗已经成为了中风相关并发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日后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发病原因在中医里对便秘的认识是来自于《内经》中的“后不利”,“大便不利”,“大便难”,并且通过一代代医学家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同时根据内经中描述的“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慢慢的认识到便秘是因为有病在大肠,而大肠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传导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就会形成疾患。

而中风之后产生的并发症——便秘,对它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根据文献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五点。

第一点是患者的脑中风类型,以及在中风的时候脑部受到影响的区域都会影响患者便秘的发生概率,如果患者出现了出血型的中风或者是基底节区中风,出现便秘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中风后气虚便秘经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风后气虚便秘经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风后气虚便秘使用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成相等人数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人采用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使用耳穴压豆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效果好,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对比间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对比间存在差异(P <0.05)。

结论:针对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使用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技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风后气虚便秘;耳穴压豆;温针灸治疗;临床效果中风后的便秘是中风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这种疾病的原因多是由于脑血管类疾病,影响患者排便功能,造成排便困难。

中风便秘主要是由于中风导致患者排便的神经受损,且患者日常的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所导致的。

有实验研究显示,中风后出现便秘的患者,约占60%,便秘让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

中医认为中风后便秘多是由于气血亏虚,胃失和降与脾湿健运所导致的气虚,无法正常排便。

有研究显示中风后气虚便秘可引发脑血管疾病的复发,加大患者风险。

因此积极的对中风后气虚型便秘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选择了100名气虚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总。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成相等人数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人,男性占30人女性占20人,患者的年龄43-8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56.32±3.15)岁,患者中风的类型脑出血26例,脑梗24例,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7.36±2.52)个月;对照组50人,男性29人,女性21人,患者的年龄范围44-81岁,患者平均年龄(63.62±3.12)岁,患者中风情况:脑梗27例,脑出血23例,病程时间3—12个月,平均病程(7.52±2.3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照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观察
动 ,以免其他患者被感染 ,要定 时对病房 的进行消毒杀菌 【 l 】 。
3 . 2心理护理
患者 的心理状 态会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应该 适
当给予 患者 鼓励 ,增强 患者 接受治疗 的信心 。长期住院的患者 可能心
理上会产 生忧郁不安 ,孤独 ,护理人员可 以与患者进行沟通 ,引导 患
患者一定 要谨遵医嘱 ,严格 按照时间定期服药 ,巩固稳定病情 。 A E C O P D 是一种 慢性病症 ,如不小心 ,极易复发 ,患者一定要严 格服
3讨 论
药 ,定时进行复诊 。A E C O P D 应该严格 注意饮食 ,饮食尽量清 淡 ,忌
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从 本次研究 中来看 ,两组A E C O P D 患者 ,干预组护理有效 率为 ,
【 2 】 边雨 田. 痰 热清 联合 抗生 素治疗 社 区获得性 肺炎 临床 疗效 [ J ] . 临 床肺 科杂 志, 2 0 0 6 , 1 1 ( 1 ) : 8 3 . [ 3 】 张 守强 . 痰 热清 注射 液辅 助治疗 A E C O P D的疗 效观察 [ J 】 . 中国健
表 1两 组护 理 有效率 、 患者护 理满 意度 、住 院时间对 比
3 . 3观察病情
在治疗后,对A E C O P D 患者的咳喘痰等主要症状进行观察记录,
记录 患者体温变化 ,对 患者病情状况要严格进 行记录 ,如 出现异 常 ,
及 时报告医师 ,采取相 应措施进行治疗 。如无 异常 ,说明患者身体状 况好转,病情 稳定 ,即可出院 。 3 . 4用 药护理 以及饮食护理
2 4 2 ・临床护理 ・
Se p t e m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2 7

针灸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生 肌功 效 。其 辛 、温 、芳 香开 窍 ,渗 透力 强 ,能使肌肤 毛孔 开扩 ,
引诸药直达病 所。 高渗糖具 高渗性 ,能提 高组 织渗透压 ,防止 肉芽水肿 ,缓解局 部 肿 胀 ,抑制细 菌生 长 ,减轻炎性物质渗 出 ;同时利用其营养性 ,改善 静脉瘀血而 引起 营养障碍 ,刺激 肉芽生 长 ,从而加快病变组 织的再生 修复 ,促进创 口愈合翻 。 对于 溃疡创面的愈合 ,以往的观点是尽 可能使创面干燥 、脱水 、 结痂 ,从 而达到痂下 愈合 的 目的 。在2 世纪9年代初  ̄Wi e首先提 0 0 nr t 出了湿 润环境更有 利于创面愈 合的观点嗍 徐荣 祥教授也提 出了湿润 烧伤 技术 ,即认为创 造一个湿润 的愈合环境 ,更有利于创面 的毛细 】 血管增 长 ,防止组织脱水 与细胞死亡 ,加快坏死组 织及毛细血管周 围 纤维蛋 白套的溶解 、吸收 ,促进生长 因子与靶 细胞的结合 。而且湿润
【] Wit D. rm t no es a n eV t o i ei 4 n e G F o ai f h c b a d t ae f p t l r o t h e h a
Lia in o u e fca o n si h k ft ey u om si z to fs p r il u d n te s i o o ngd i w n h e tc
占 6%;显 效 8例 ,占 2 %; 效 6 ,占 1%;无 效 2例 , 占 5 0 O 有 例 5 %,总 有效率 为 9%;对照 组 4 例 中,痊 愈 1 , 占 3%;显效 l , 5 O 2例 O 6例
占 4%;有 效 4例 , 占 1%;无 效 8 ,占 2 %,总有 效率 为 8%。观 察 组总有 效率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0 O 例 0 0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现状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现状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82投稿邮箱:sjzxyx88@120·综述·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现状王雅梅,何悦,张力之,付利霞(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摘要:随着传统医学的发展以及针灸在国际医学地位的不断提升,针灸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也日渐被人们所关注,其方法多样,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整理如下。

关键词:便秘;针刺;综述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2.059本文引用格式:王雅梅,何悦,张力之,等.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20.0 引言功能性便秘在中医中即称为便秘,是指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致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硬,或大便虽软,但排便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

在《伤寒论》中称之为“阳结”、“阴结”、“脾约”。

便秘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病后虚弱等,病机主要为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

便秘的治疗以通下为原则,并根据寒热虚实辨证处理。

1 针刺针刺治疗便秘以通调大便为法,采用近端与远端取穴相结合,常选取大肠及胃的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为主,即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为主穴。

天枢与大肠俞分别为大肠俞募穴,组成俞募配穴,长于治疗脏腑疾病,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及合穴,主治肚腹疾病;上巨虚属于大肠的下合穴,由位于足阳明胃经,善于治疗大肠的疾病。

针灸治疗组方从单穴研究到各种经验组方研究,应用广泛。

连松勇等[1]采用俞募配穴方法,选择针刺双侧天枢、大肠俞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63例,发现针刺俞募配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优于口服构椽酸莫沙必利片。

艾灸及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虚证型便秘概述

艾灸及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虚证型便秘概述

[3] 阎慧军,孙文晛,孔志凤,等.孔志凤老师对掌跖脓疱病治疗经验小结[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3):155-156.[4] 史飞,赵庆利,王毅侠,等.蔡瑞康教授治疗掌跖脓疱病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4):196-197.[5] 姚淑芹.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派瑞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探索[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9):173.[6] 徐田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5):152,154.[7] 贺文珍.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0):110-111.[8] 池丽俏.白芍总苷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9):166,168.[9] 张同威.光子治疗仪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141-142.[10] 黄玉华,洪勇,陈胜男,等.火针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掌跖脓疱病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52-52.[11] 张艳红,杨素清.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4):46-48.[12] 钟文俊,池丽俏.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1):178,183.[13] 王慧.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价值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6):102.[14] 张瑞,金乌云.中药治疗掌跖脓疱病[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4):293-293[15] 李明鑫.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派瑞松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78-80.[16] 朱秀兰,曹安来.雷公藤多苷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4):433-436.[17] 张洪英,史同新,李春阳.白芍总苷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介素-23表达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5):343-346.[收稿日期]2020-09-29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神经功能性疾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按照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老年人是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我国居民的中风发病率已位居世界第一[1],同时据国家卫生部死亡原因构成调查,中风已连续5年成为我国居民的第2大死亡原因[2]。

1例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1例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2021年第7卷第9期Vol.7,No.9,2021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http ://OPEN ACCESS 1例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王雪送1,周雅静2,杨宇1,李陈晨1,范艳1,胡世荣1(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北京,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北京,100029)摘要:本文总结1例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经穴推拿治疗与中医护理要点。

针对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在治疗前要先评估患者气虚的程度,治疗中除了需应用通法外还应注意给予补法进行补虚治疗,配合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加速康复。

关键词:中风;气虚便秘;中医护理;经穴推拿中图分类号:R 47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1)09-0091-03Nursing management of a patient withQi -deficiency type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WANG Xuesong 1,ZHOU Yajing 2,YANG Yu 1,LI Chenchen 1,FAN Yan 1,HU Shirong 1(1.Second 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2.School of Nurs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of acupoint massage treatmen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nursing for a patient with Qi -deficiency type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For patients with Qi -deficiency type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 ,the degree of Qi -deficiency should be evaluated before treatment.In addi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therapy ,deficiency -supple⁃menting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CM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Qi -deficiency type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KEY WORDS :stroke ;Qi -deficiency type constip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ridian acupoint massage心血管疾病是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接近4成死于脑卒中。

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于药物吸收,降低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采用盆腔灌注疗法,以使药物直达病灶处,疗效较好,且治疗时间相对较短。

虽然盆腔灌注中所用的药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哩注射液均有较好的抗炎抑菌作用,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仍难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还会出现耐药性,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8-9]o因此,笔者在西药盆腔灌注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解毒散瘀汤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妇人腹痛”“癥痕”“不孕”“带下证”等范畴,多因七情内伤,情志不遂,肝气不疏,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克制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热内生,下注冲任胞宫,蕴而不祛,湿毒与瘀血相搏结,阻滞脉络,久成癥痕,反复缠绵。

本文所用自拟疏肝解毒散瘀汤组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解郁;香附疏肝气,解六郁,消积聚,调经止痛;枳壳理气宽中,除胀散结;夏枯草行肝气,开肝郁,散瘀结;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消痈散结;败酱草、红藤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散瘀止痛;苦参、黄柏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炒白术、慧改仁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清热排脓;赤芍可解肝郁,破血瘀,消癥痕,止腹痛;丹参、川茅行气开郁,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川牛膝活血祛瘀,破癥通经止痛,兼补肝肾;续断补肝肾,利血脉;甘草益气健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全方具有疏肝解郁、解毒祛湿、散瘀消癥之功效。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主要症状积分均减少,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1.3%,显著高于对照组(69.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自拟疏肝解毒散瘀汤联合西药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

参考文献[1]林慧敏,王英,潘一红.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分析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2(13):3030-3032.[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12-1213.[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244.[4]金旭艳,孟凡玉,骆珍珍.草药热敷方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3):288-289.[6]屈静岚.桂枝茯苓丸联合少腹逐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陕西中医,2015,36(10):1286-1287.[7]孙敏霞,费嘉鸿.中医灌肠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影响及疗效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0):16-19.[8]杨通飞.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5(30):16,23.[9]刘春丽,杨慧,孙红燕,等.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3):2558-2560.(修回EI期:2020-10-23)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杨剑晶(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浙江湖州313200)中风是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继发很多并发症,便秘即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⑴。

中风后便秘的针灸治疗进展

中风后便秘的针灸治疗进展

中风后便秘的针灸治疗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升高,中风(脑卒中)发病率的上升趋势尤为突出表现为多发性,低龄性等特点。

便秘作为中风后的并发症之一,成为影响患者病情的发展趋势,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生活质量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风病人大便秘结而过分用力排便,使腹腔压力增高,心脏收缩加强,血压升高,就更容易诱发再中风或加重原有病情;患者大便不通,腑气不下,排泄糟粕受限,气机不畅,必引起受纳水谷能力下降,饮食减少,气血生化无源,则影响偏瘫肢体的功能康复;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受限,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

目前考虑出现中风后便秘的西医观点有以下几点:(1)中风后由于脑功能受损,使正常的排便反射被破坏,反射降低;(2)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或因活动不便而活动减少,造成胃肠蠕动缓慢;(3)病人的腹肌、膈肌、盆腔排便肌群如肛门括约肌、提肛肌等,或由于缺乏锻炼与活动而变得松弛无力,造成排便动力缺乏而发生便秘。

4偏瘫卧床不起,被迫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在床上大便,排便环境缺乏隐蔽性,病人因不习惯而造成心理上的排便障碍,影响排便反射的产生,易发生排便困难而形成便秘。

(5)中风病人饮食量减少或事物中缺乏纤维素;(6)偏瘫早期脱水治疗。

中医关于中风病伴发便秘发生的主要证型考虑有以下几个:(1)痰热腑实,胃肠积热:患者脏腑给你失调,饮酒饱食,痰热内蕴,胃肠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粪质干燥,难于排出;(2)阴虚血少:患者气血素虚,津亏血少,则大肠不荣,肠道干涩,导致大便干结,便下困难;(3)气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导致便下无力,大便艰涩。

中医针灸对治疗便秘存在多种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观点和理论采用各自不同的经验配穴。

其针灸治疗进展及其理论依据如下:刘未艾等[1]认为便秘分虚实,实者多由气机逆乱、升降失调或火炽灼津、肠燥便秘导致腑气不通;虚者因伤津耗液或气虚无力导致肠道传到无力而引发便秘。

但便秘的关键在于腑气不通,传到失司。

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概述中风后便秘是常见的中风后并发症,其治疗已逐渐成为中风相关并发症研究的热点。

笔者整理近十年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概况相关文献,并从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穴位贴敷、按摩疗法等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认为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临床研究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中医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理还需做深入的研究。

标签:中风后便秘;中医药疗法;综述中风亦称脑卒中,是急性发生的血管或血流异常引起的脑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压力加大,发病率越来越高[1],在我国已成为威胁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2]。

中风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饮食多精细,且很多患者使用脱水剂,故容易导致便秘[3],这是常见的中风后并发症之一。

文献研究显示,约有半数中风患者可有便秘发生。

由于患者排便费力,可导致再次发生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死等病情加重情况[4]。

因此,中风后便秘的治疗已逐渐成为中风相关并发症研究的热点。

现将近十年来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辨证论治中医学对中风及相关并发症做了深入的研究[5]。

中风的发生,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六端,而中风后便秘则与火、痰、瘀、虚等病理因素相关,故临床上对中风后便秘多以实邪壅滞、气血亏虚、痰浊阻滞和瘀阻脉络进行辨证分型,分别采用通腑泻下法、扶正润肠法、化痰降浊法和活血祛瘀法进行辨证论治。

11通腑泻下法中风后实邪阻滞,导致中焦壅滞,化热腑实,进而出现大便秘结、苔黄厚腻等症。

通腑泻下法可用于治疗中焦腑实的便秘患者。

王晓萍[6]利用小承气汤配合重要穴位贴敷以达到畅通经络、条达脏腑、泄热通的作用,治疗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 ,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王喜娥[7]等利用益气养阴、增液润燥、泄热通便法治疗本虚标实的便秘,方选加味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72例,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复方芦荟胶囊的对照组患者。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与临床观察。

方法:针对各种不同的症状,对症下药。

结果:临床治疗97例,治愈14例,显效49例,好转28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91%。

结论: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应症施治,取得了较好效果。

标签:中风后遗症;中医药治疗;临床临床实践中把中风后遗症康复分为早、中、后三期。

康复早期:是指急性期过后3个月以内,此期不仅病人本身有自然康复的倾向,而且各种治疗措施最易收效,因此在此期要不失时机地采取多种康复措施,以达到理想的目的。

在用药方面,应以汤药为主,因汤剂可随证加减,有利于辨证施治,并与针灸、心理康复、功能锻练等同时并进。

只要患者神志清楚,绝大多数能恢复到生活自理的程度,如穿衣、吃饭、行走、做简单家务等,有的甚至可以完全康复,不留任何残疾。

因此3个月以内是中风后遗症康复的重要时期。

康复中期:是指急性期过后3~6月以内,此期与康复早期相比,各种功能的恢复明显减慢,但仍要树立信心,积极进行以上各种康复治疗。

康复后期:指6个月以上的病人,各种功能恢复更慢,但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和临床实践证明,其功能仍然可以改善。

此期治疗以功能锻炼为主,如有兼证,可对症处理。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7例患者中,男68例,女19例,年龄均在45岁以上。

脑出血56例,脑血栓29例,脑栓塞12例,病程在3个月之内46例,4个月~半年29例,7个月~1年13例,1年以上9例。

1.2 治疗方法1.2.1 中药治疗综观中风一病,均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的证候,急性期虽有本虚见证,但常以风阳、痰热、腑实、血瘀等标实症状突出,按照急则治其标的原则,祛邪为主,应用平肝息风、清热化痰、通腑化瘀,活血通络等法[1]。

恢复期证侯由实转虚,按照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扶正培本为主,标本兼顾,常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滋阴潜阳、健脾化湿诸法。

辨证分型如下:1.2.1.1 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主症:手足麻木,肌肤不仁,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弦或弦细。

双侧穴位针刺治疗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临床观察

双侧穴位针刺治疗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临床观察

双侧穴位针刺治疗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双侧穴位针刺治疗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临床观察。

方法:我们收集了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住的40名便秘患者,并将其随意划分成两组,每组20名,我们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治疗策略,一组采取了传统中药,另一组则采取了西药。

结果:我们评估了两组治疗的有效性。

经过系统研究,我们发现,在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的情况下,采用两组穴位针刺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康复情况(P<0.05)。

结论:采用双侧穴位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的病人的康复情况。

【关键词】脑卒中;便秘;双侧穴位针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脑卒中已被证实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的患病率还在不断上升,病死率也在不断增加。

研究表明,不同的致病因子可以造成脑部的血液循环受阻,进而使得脑部受到缺氧、缺血的破坏,进而导致神经系统功用的紊乱。

现代医疗技术可能无法有效地改善卒中合并便秘的症状,因此,中医疗法仍然被普遍采纳,其中包括针炙、推拿等,这些疗法均可有助于改善大肠传导失司、秘结不通等症状,以便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的目的[1]。

本次研究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本次研究中,共计抽样40例,均是来自我院的卒中康复期住院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观察组20例,7例是男子,13例是女子,这些病人的一般年龄段介于59~78岁,平均(66.10±3.46)岁。

对照组男子13例,女子7例;年龄段介于60~80岁之间,平均(67.73±3.47)岁。

两组的基本数据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的结果是可靠的。

纳入标准:满足卒中或便秘的诊断要求,并且2周内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已经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器质性病变者;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

1.2方法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还接受了针灸治疗。

采集的穴道包括:支沟、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天枢和归来,都是两边的。

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

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

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吴玉敏;赵浩;靳然;张博;马力【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4(000)014【摘要】目的观察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住院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头针组、温针灸组及药物组各30例。

观察组采用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头针组采用针刺足运感区治疗;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药物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

四组均治疗21d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观察组与药物组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和药物组与头针组、温针灸组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及头针组、温针灸组、药物组治疗2w、治疗3w后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上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

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优于头针组及温针灸组。

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与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疗效相近。

结论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对于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的胃肠蠕动、缓解便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2页(P299-300)【作者】吴玉敏;赵浩;靳然;张博;马力【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 102618;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 102618;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 102618;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 102618;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 10261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电针深刺配合离子导入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 [J], 吴玉敏;吴雪梅;丁文涛;张博;马力2.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J], 吴玉敏;吴雪梅;丁文涛;王卫东3.头针透刺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J], 刘洋4.杨氏头针(顶区)配合天枢穴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 [J], 张大伟;杨恂;井小会5.国际标准化头针与体针配合治疗中风后遗症86例临床观察 [J], 李树雄;白正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符
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

方法治疗
组采用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成药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便秘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72.7%,两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合募配穴法针灸是一种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有效
方法。

关键词:针灸疗法;中风并发症;便秘;配穴法
便秘是中风瘫痪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临床有40%~65.38%中风患者可伴有便秘的
症状[1]。

由于便秘可引起中风患者的腹腔压力增高[2],影响血压及脑压的调整,容易诱发再
次中风或加重原有病情,甚至有诱发猝死的可能,心脑血管疾患的老年人中10%左右死亡的
诱因为便秘[3]。

因此,防治中风后便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用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中
风后便秘患者35例,并与中成药治疗33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以来本院康复病房住院的中风并伴有便秘患者共68例,采用
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

治疗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1~76岁,平均54岁;病程3~7d;脑梗死26例,脑出血9例。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5例;
年龄42~73岁,平均56岁;病程3~8d;脑梗死25例,脑出血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
诊断要点》[4]中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或MRI扫描证实为脑卒中。

便秘诊断标准参考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的相应标准。

1.3排除标准①肠道器质性病变者,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结肠息肉等;②有消化道手术病史者;③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⑤不愿接受本
治疗者。

1.4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合募配穴法,募穴选用中脘、天枢(双侧);下合穴选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下巨虚(双侧)。

采用0.30mm×40mm不锈钢毫针,针刺得气后,接KWD808-Ⅰ型电针治疗仪,双侧天枢接一组线,选择连续波,频率2Hz,强度以患者
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

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麻仁
润肠丸(由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每次1丸,每日2次,7d为1个
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观察指标采用便秘患者临床评分系统(CCS)评价临床疗效。

该系统包括排便频度、
排便困难程度、排净程度、疼痛等8个方面,最高分30分[6],积分越高病情越严重。

1.6疗效标准痊愈:大便恢复正常。

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d,或便质干结改善,其
他症状均有好转。

无效:便秘或其他症状无改善。

1.7统计学方法用Excel软件包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成组
资料采用t检验,率和构成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便秘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有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中风后便秘的发生正如清代王清任[8]云:“既得半身不遂之后,无力使足动……如何有气
到下部推大便下行?大便在大肠,日久不行,自干燥也。

”中风后气血亏虚,气虚血滞,脉络
瘀阻,气虚则大肠传导无能,血虚精枯则肠道失润,气机瘀滞则腑气不通,糟粕内停而成便
秘[9]。

故治疗上应以益气滋阴、通导腑气为主。

目前中风后便秘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针灸治
疗较多,文献[10-13]表明针灸治疗便秘有一定的疗效。

合募配穴是20世纪80年代王富春等[13]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新型配伍方法,指将六腑的募穴与本经下合穴相配,用以
治疗六腑病证为主的一种配穴方法。

“合”指下合穴,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穴。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
外经,合治内府。

”《素问•咳论》:“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

”故腑病选下合穴为主穴。

“募”即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穴位。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属阳;募穴分布于
胸腹部,属阴。

《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

”选取下合
穴与募穴相配合治疗,相互协调,增强疗效,通降腑气。

天枢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募穴,
为腑气之所通。

《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

”取双
天枢可升清降浊,畅利三焦,通便导滞[14]。

中脘属任脉,为胃之募穴、腑会,有调和胃气、通腑泻浊之功。

《灵枢•四时气》:“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邪在小肠者……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取双侧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小肠下合穴下巨虚,及胃下合穴足三里通调肠腑,调理脾胃。

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思超.便秘在脑病发生学中的地位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志,2002,10(5):
294-295.
[2]范春.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版),2007,1(3):175-177.
[3]罗云坚,余绍源,黄穗平.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3.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标准(1995)[J].中
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50.
[6]AgachanF,ChenT,PfeiferJ,
etal.Aconstipationscoringsystemtosimplifyevaluationandmanagementofconstipatedpatients[J].DisC olonRectum,1996,39(6):681-685.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8]马哲河,林广华.速刺次髎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9):7-10.
[9]魏玉华.四磨汤口服液结合水针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45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杂志,2013,11(8):955-956.
[10]黄琴峰.针灸治疗便秘临床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3):368-369.
[11]ChenXS,ZengSJ,WuF,
etal.Researchadvanceinfunctionalconstipationtreatedbyacupunctureinpasttenyears[J].JAcupunctTu inaSci,2008,6(3):189-192.
[12]席作武.针药并用治疗便秘160例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11):649-650.
[13]王富春,景宽.特定穴在临床中的配伍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1989,12(10):34.
[14]孙远征,罗梅,牛雪茹.针刺募穴预防中风后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352-3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