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狂犬病处置方案
狂犬病处置方案概述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可能接触到狂犬病病毒的人,必须采取正确的处置方式,以确保其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套较为全面的狂犬病处置方案,希望能够在减少疫情蔓延的同时,也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这种病毒可以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抓伤等方式传播给人类,也有可能通过被感染病毒的液体(如唾液、泪液等)沾染到伤口、黏膜等部位而传染给人类。
除此之外,通过采食被病毒污染的肉类或者接触被污染的动物,也都是可能受到狂犬病感染的途径。
狂犬病病征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但也可能高达1年。
如果一个人感染了狂犬病病毒,那么他/她很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1.伤口或者接触处有灼热感、刺痛感等疼痛症状;2.头痛、呕吐、发热等症状;3.嘴唇、舌头肌肉的麻木、痉挛等症状;4.出现兴奋、惊恐、暴力等精神异常症状。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表示已经感染了狂犬病病毒。
这时候,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
狂犬病的处置方法初次接触狂犬病病毒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受到了狂犬病病毒的初次接触,他/她应该立即进行以下操作:1.用肥皂水洗干净伤口或者接触部位,并用酒精或者碘酒进行消毒;2.待伤口或者接触部位干燥后,盖上干净的敷料;3.立即到当地的医院或者疾控中心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抗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进行治疗。
注:抗狂犬病疫苗应该在初次接触狂犬病病毒后24小时内进行注射。
受到狂犬病感染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已经出现了狂犬病的症状,那么他/她的情况就非常危险了。
此时,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操作:1.通过电话等方式,通知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2.躲避任何可能的动物咬伤等行为,以免进一步感染;3.立即前往当地的医院或者疾控中心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总结狂犬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一旦感染,后果十分严重。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一旦发生狂犬病疫情,迅速查清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狂犬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编制。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控制本地区狂犬病疫情。
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加强合作,信息共享;(4)平战结合,快速反应。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1. 成立狂犬病疫情控制领导小组(1)组长:卫生健康局局长;(2)副组长:疾控中心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3)成员: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教育、民政、宣传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狂犬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2. 成立狂犬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组(1)组长:疾控中心主任;(2)副组长:兽医、动物防疫、疾病预防控制等相关专业人员;(3)成员: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教育、民政、宣传等部门工作人员。
应急处置工作组负责疫情调查、监测、处置、宣传教育等工作。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
2. 发现疑似病例或疫情时,及时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3.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准确、及时、全面。
四、疫情处置1. 确诊病例(1)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
2. 疫情调查(1)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进行详细调查,确定传播途径、暴露史等。
(2)动物疫情调查:对病犬、病猫等动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来源。
3. 防控措施(1)对病犬、病猫等动物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
(2)对暴露者进行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
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1.总则1.1背景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
近年以来,我国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居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
目前我县狂犬病疫情、疫点、疫区有所扩大,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特制定本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1.2目的为确保本县一旦发生狂犬病暴发疫情,能迅速查清疫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
1.3工作原则狂犬病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统一指挥,依法管理,分级负责,科学应对,快速处置”原则。
1.4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4-1997)、《狂犬病防治手册》、《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和《浙江省狂犬病监测方案》1.5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县区域涉及狂犬病暴发、流行、控制与处理的各项工作。
2.分级判定I级(红色预警)):1个月内,有2个以上县(乡镇)发生狂犬病疫情20例以上,或发病水平超过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2倍以上的;Ⅱ级(橙色预警)):1个月内,同一县(乡镇)内发生狂犬病10例及以上,或发病数虽未到20例,但扩散至毗邻县;Ⅲ级(黄色预警)):1个月内,1个县(乡镇)发生狂犬病3例及以上,或同一县内超过2个乡、镇发生疫情,病例数在10例以下的,或发生动物间狂犬病疫情的。
Ⅳ级(蓝色预警)):1个月内,1个县(乡镇)发生狂犬病少于3例的或发生动物间狂犬病疫情。
3.应急响应县疾控中心根据狂犬病疫情提出预警报告,报请县卫生局研究决定,由县卫生局报请县政府研究决定,启动应急响应。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报请省卫生厅,统一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
应急响应的变更与终止程序与启动程序相同。
3.1分级响应3.1.1 Ⅰ级(红)的响应(1)由省卫生厅或省政府成立指挥部,统一负责狂犬病应急疫情控制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
狂犬病安全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被病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控制狂犬病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2. 确保狂犬病暴露者的及时救治,降低感染风险。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狂犬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狂犬病防控工作。
2. 设立狂犬病防控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各级卫生、疾控、公安、农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
四、防控措施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定期收集、汇总和分析狂犬病疫情信息。
(2)医疗机构、动物诊疗机构要加强对狂犬病病例的监测和报告。
(3)一旦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要及时上报上级疾控机构。
2. 疫情处置(1)对疑似狂犬病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后按照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2)对已确诊的狂犬病病例,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家属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对疫情发生地,要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3. 暴露者处置(1)对狂犬病暴露者,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按照规定进行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治疗。
(2)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对暴露者的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确保暴露者得到及时救治。
4. 宣传教育(1)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狂犬病的危害、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知识。
(2)加强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5. 疫苗接种(1)按照国家规定,对适龄人群进行免费接种狂犬病疫苗。
(2)加强疫苗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效果。
(3)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接种意愿。
6. 动物管理(1)加强对家犬、流浪犬的管理,定期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2)对疑似病犬、流浪犬,要及时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狂犬病暴露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动物防疫机构及相关部门在狂犬病暴露后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1. 责任单位(1)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狂犬病暴露应急处置工作。
(2)各级疾控机构负责疫情监测、调查、分析和报告。
(3)各级动物防疫机构负责动物狂犬病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
2. 监测与报告(1)各级疾控机构应建立健全狂犬病暴露疫情监测系统,对狂犬病暴露病例进行实时监测。
(2)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应加强对动物狂犬病疫情的监测,发现疫情及时报告。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动物防疫机构在发现狂犬病暴露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三、应急处置1. 应急响应(1)发生狂犬病暴露病例时,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2. 疫情调查(1)疾控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对狂犬病暴露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病例来源、传播途径和暴露史。
(2)动物防疫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动物狂犬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和暴露史。
3. 预防措施(1)对狂犬病暴露病例,应立即采取以下预防措施:a. 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使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b. 对伤口进行消毒,使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c. 根据伤口情况和暴露风险,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和被动免疫治疗。
(2)对动物狂犬病疫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a. 对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b. 对动物狂犬病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封锁,限制动物流动;c. 对动物狂犬病疫情发生区域内的动物进行疫苗接种。
狂犬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狂犬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对人和动物危害极为严重。
它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有广泛的储存宿主,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人兽共患病,俗称疯狗病。
人类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国家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为有效防控我市狂犬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中心成立中心主任任组长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成立由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消杀灭、后勤保障、健康教育等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置队,负责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等现场处置工作。
所有人员要根据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杜绝发生感染。
二、监测及报告(一)宿主动物监测通过畜牧、兽医、公安等相关部门调查我市的犬等宿主动物情况,包括犬和其它有关动物的数量、种类和免疫覆盖等情况。
(二)病例监测病例定义: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三项指标确定病例的定义。
1、流行病学史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伤史。
2、临床症状(1)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
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3、实验室检测(1)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或脑脊液涂片、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抗狂犬病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2)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脑脊液、角膜或皮肤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核酸阳性。
(3)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脑组织内检到内基氏小体或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
(二)病例分类1.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史加上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
医院狂犬病处置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狂犬病疫情发生、暴露事件发生以及预防接种过程中,针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医院狂犬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狂犬病防治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2.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疫情监测与报告小组:负责监测狂犬病疫情,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2)预防接种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
(3)暴露处置小组:负责指导、监督狂犬病暴露后的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等工作。
(4)健康教育小组:负责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疫情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狂犬病疫情监测体系,对疑似病例、暴露病例进行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报告疫情。
2.疫情报告:医院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暴露病例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五、预防接种1.疫苗接种: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指导意见,开展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
2.接种对象:所有符合接种条件的暴露者。
3.接种程序:按照疫苗说明书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接种程序。
六、暴露处置1.伤口处理:对狂犬病暴露者,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包扎等。
2.疫苗接种:根据暴露程度和疫苗接种情况,按照疫苗接种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3.被动免疫制剂:对严重暴露者,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应给予被动免疫制剂。
七、健康教育1.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对狂犬病的认识。
2.加强宠物管理,提倡给宠物接种疫苗。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八、应急响应1.接到狂犬病疫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处置措施。
狂犬病处置工作流程及预案
一、概述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预案规定了狂犬病处置工作流程及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狂犬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狂犬病处置工作。
2. 设立狂犬病处置专班,负责具体实施狂犬病处置工作。
三、处置流程1. 暴露报告(1)一旦发生狂犬病暴露事件,暴露者或其家属应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狂犬病处置工作。
2. 伤口处理(1)狂犬病暴露者应立即到医疗机构接受伤口处理。
(2)医疗机构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伤口:1)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时间不少于15分钟;2)用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3)根据伤口情况,进行缝合或包扎。
3. 预防接种(1)狂犬病暴露者应在伤口处理完成后,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
(2)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如下:1)第1剂疫苗: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2)第2剂疫苗:暴露后第3天接种;3)第3剂疫苗:暴露后第7天接种;4)第4剂疫苗:暴露后第14天接种。
4.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1)狂犬病暴露者需根据暴露程度和医生建议,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的注射程序如下:1)第1剂免疫球蛋白:暴露后24小时内注射;2)第2剂免疫球蛋白:暴露后第3天注射。
5. 随访观察(1)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医疗机构应进行随访观察,确保疫苗效果。
(2)随访观察期间,暴露者应严格遵守医生指导,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四、预案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对动物养殖、交易、屠宰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动物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2. 加强疫情监测(1)建立健全狂犬病疫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疫情。
(2)对疑似狂犬病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3. 加强物资储备(1)储备充足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等防疫物资。
儋州市狂犬病应急处理预案
八一总场防疫站狂犬病应急处理预案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及《海南省狂犬病应急处理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确保一旦发生狂犬病暴发流行和重大突发疫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同时搞好监测防治工作,防止狂犬病疫情发生较大流行,减少危害,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二、预案启动条件及程序(一)应急疫情分级l、狂犬病疫情的确认我场狂犬病暴发疫情由市卫生局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组成的专家组确认。
首例病例由卫生局组织相应专家组确认。
2、疫情的分级依据狂犬病发生的病例数、传播速度、流行范围和趋势,将狂犬病疫情划分为Ⅰ、Ⅱ、Ⅲ和Ⅳ级:Ⅳ级:周边市、县发生狂犬病疫情。
Ⅲ级:辖区内发生散发病例;或一只狂犬或疯动物咬伤多人或多只狂犬伤人事件。
Ⅱ级:30日内2个相邻镇、农场发生较多病例;多点发生狂犬或疯动物伤人事件;特殊情况需要划为Ⅱ级疫情的。
Ⅰ级:30日内3个及3个以上镇、农场发生较多病例;各地区发生较多的狂犬或疯动物伤人事件;短期内发生较大范围的流行;特殊情况需要划为Ⅰ级疫情的。
(二)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1、Ⅳ级响应:周边市、县发生疫情后,场防疫站启动Ⅳ级响应,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向市卫生局报告。
搞好辖区内的疫情监测,做好应对可能传入的准备。
2、Ⅲ级疫情响应疫情发生后,总场防疫站启动Ⅲ级响应,向市卫生局报告,(1)疫情报告。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狂犬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时,于24小时内,向总场防疫站报告;总场防疫站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经初步核实诊断后,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新形势下狂犬处置预案方案
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动物与人类接触日益频繁,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 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和防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 建立健全狂犬病防控体系,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疫意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狂犬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指导狂犬病防控工作。
2. 狂犬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工作。
3. 各级卫生、农业农村、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狂犬病疫情监测网络,各级医疗机构、动物防疫机构、疾控机构等按照职责报告狂犬病疫情。
2. 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狂犬病疫情信息,对疫情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和预警。
3. 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和处置。
五、暴露预防与处置1. 暴露预防(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动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动物免疫、检疫、隔离等制度。
(3)加强流浪动物管理,及时捕捉、收容流浪动物。
2. 暴露处置(1)暴露分级根据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以下三级:I级暴露: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
I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III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
(2)暴露处置I级暴露: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II级暴露: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暴露:存在重度感染风险,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发作_现场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狂犬或其他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
一旦发病,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极高。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狂犬病疫情,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2. 确保狂犬病暴露者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置,降低发病风险。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狂犬病疫情发生时的现场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狂犬病疫情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狂犬病疫情处置工作。
2. 设立现场处置组、疫情监测组、宣传教育组、后勤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处置工作,包括病例调查、隔离、治疗、疫苗接种等。
(2)疫情监测组: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分析和预警工作。
(3)宣传教育组:负责宣传教育、咨询解答、心理疏导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人员调配、交通协调等工作。
五、处置流程1. 病例发现(1)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时,应立即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2)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2. 现场处置(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2)对暴露者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方案。
(3)对暴露伤口进行处理,预防感染。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 疫情报告(1)疾控机构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并按要求做好信息发布。
(2)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疫情报告工作。
4. 宣传教育(1)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加强对病例、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心理疏导。
5. 后勤保障(1)确保防疫物资、药品、设备等供应充足。
(2)做好人员调配和交通协调工作,确保疫情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六、应急处置1. 疫情升级(1)疾控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狂犬病的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以通过受到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的咬伤或抓伤而传播给人类。
狂犬病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是致命的,因此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非常重要。
二、狂犬病的特点狂犬病具有以下特点:1. 潜伏期长:狂犬病的潜伏期可长达几个月,甚至超过一年。
2. 症状多样: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头痛、恶心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躁动等行为异常。
3.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犬类、猫类等动物的唾液传播,也可通过暴露在感染动物的污染环境中引发感染。
三、狂犬病的应急预案为了应对狂犬病的突发疫情,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针对狂犬病的基本应急预案,以确保及时防控和减少病情扩散:1. 建立狂犬病监测与报告系统建立狂犬病监测与报告系统,加强对狂犬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及时收集、分析和汇报疫情信息,确保病例的追踪和统计。
2. 制定应急预警机制建立狂犬病的应急预警机制,及时获取相关疫情信息,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确保信息畅通和反馈,防止疫情的蔓延。
3. 提供疫苗接种和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和治疗服务体系,确保疫苗的供应和有效使用。
加强对狂犬病病毒的研究和药物研发,提高疫苗和治疗方法的效果。
4.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对狂犬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进行宣传,普及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和急救措施。
5. 做好伤口处理与防疫隔离对于被犬类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的人员,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防疫隔离。
对于有可能感染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和治疗。
6. 加强动物管理和防控措施加强动物管理,对犬类和其他易感染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测。
加强动物的防控措施,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减少感染的风险。
7.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居民区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毒的传播。
狂犬病应急预案
狂犬病应急预案狂犬病应急预案1. 简介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它会影响脊椎动物,包括犬、猫和人类。
该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咬伤或唾液直接传播给人类,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
为了能够高效应对狂犬病疫情的爆发,制定一套完善的狂犬病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2. 应急预案内容2.1. 应急组织与协调在狂犬病疫情爆发的情况下,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应急组织,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应急组织应包括各个相关部门的代表,如卫生部门、农业部门、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等。
同时,应急组织应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调动资源,开展疫情控制工作。
2.2. 疫情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机制是狂犬病应急预案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设立监测站点,定期检测野生动物和宠物的狂犬病感染情况。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狂犬病病例,必须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3. 疫情处置措施当疫情发生时,需要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遏制病毒的传播。
首先,应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同时,对与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观察和隔离,以防疫情扩散。
另外,对可能受到病毒感染的动物进行隔离并进行疫苗接种,以阻断病毒在动物群体中的传播链。
2.4. 疫苗储备和接种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狂犬病应急预案中,必须包括疫苗的储备和接种计划。
相关部门应确保足够的疫苗供应,并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策略。
此外,应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管,确保接种的疫苗安全有效。
2.5. 公众宣传与教育公众宣传与教育是狂犬病应急预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广泛宣传狂犬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病例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和兽医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 预案执行评估制定完善的狂犬病应急预案后,需要定期进行执行评估,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评估应包括预案执行的流程和时间效率,各个环节的配合情况,以及应急组织的运行情况等。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病犬、猫等哺乳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控制狂犬病疫情,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2. 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3. 保障疫情处置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狂犬病造成的危害。
三、预案组织体系1. 成立狂犬病疫情控制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狂犬病防控工作。
2. 设立疫情监测组、疫苗接种组、疫情处置组、宣传教育组等专项工作组。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
2.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3. 疫情发生后,卫生健康部门应按规定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疫情处置1. 疫情发生地卫生健康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 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隔离观察,并对其实施疫苗接种。
3. 对被病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的人员,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
4. 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对疑似病犬、猫等动物进行隔离观察、采样检测。
5. 对疫情发生地周边地区开展疫情排查,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六、疫苗接种1. 疫情发生地卫生健康部门根据疫情需要,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2. 对被病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的人员,及时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3. 对密切接触者实施疫苗接种,预防狂犬病传播。
七、宣传教育1. 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3.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倡导文明养犬,减少狂犬病传播风险。
八、预案实施与评估1. 本预案由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医院狂犬病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国家和地方有关狂犬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政策(4)我院实际情况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过程中,对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的应急处置。
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及时处置(4)科学评估,合理应对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院狂犬病疫情处置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分管副院长成员: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预防保健科、后勤保障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狂犬病疫情的防控工作,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相关科室职责(1)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院狂犬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制定相关诊疗方案,开展医护人员培训。
(2)护理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院护理人员开展狂犬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3)感染科:负责对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进行确诊、隔离、治疗,指导其他科室做好狂犬病患者的救治工作。
(4)预防保健科:负责对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5)后勤保障科:负责提供狂犬病防控所需的物资、设备、设施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狂犬病疫情监测网络,对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进行实时监测。
2. 疫情报告: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
3. 疫情通报:对疫情信息进行及时、准确通报,确保全院各部门、科室知晓疫情动态。
四、应急处置1. 疑似病例处置(1)接诊时,询问患者发病史、接触史,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
(2)对患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狂犬病暴露后紧急处置程序
狂犬病暴露后紧急处置程序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的措施包括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一)伤口处理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对于预防狂犬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流冲洗的机械力量能有助于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更重要的是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75%酒精、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较为敏感。
因此,彻底冲洗伤口和消毒可大大降低暴露者感染的风险。
无论暴露者是否自行处理过伤口,均应由医务人员按照下述步骤规范处理:1. 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具体操作为:(1)首先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2)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3)重复第(1)、(2)步至少15分钟;(4)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20%肥皂水配制:20g肥皂加蒸馏水或自来水至100ml。
无法配制时也可用普通肥皂直接清洗伤口,但要避免共用肥皂引起交叉污染。
2.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如果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清除创口内碎烂的组织,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
如清洗或消毒时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3. 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1)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伤口缝合不便于引流,且有可能将病毒引入伤口深部,导致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风险增大。
(2)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
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传染病狂犬病预案处置措施
一、引言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高的病死率。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2. 提高全社会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建立健全狂犬病防控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狂犬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
四、组织机构1. 成立狂犬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狂犬病防控工作。
2. 成立狂犬病防控指挥部,负责狂犬病疫情的应急处置。
3. 成立狂犬病防控专家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五、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规定,对犬类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
3. 犬只管理:加强犬只登记、管理工作,禁止非法饲养、交易犬只。
4. 流浪犬、猫控制:加强流浪犬、猫的收容、管理,减少其与人类接触。
5.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狂犬病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报告疫情。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疫情报告:发现狂犬病疫情,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2. 采样检测:对疑似狂犬病病例,及时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
3. 密切接触者追踪:对疑似狂犬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隔离观察。
4. 隔离治疗:对确诊狂犬病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5. 病犬处置:对病犬进行捕杀、焚烧或深埋,严格消毒处理。
6. 疫情调查:开展疫情调查,查明疫情来源和传播途径。
7. 防控措施:根据疫情发展,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如封锁疫区、限制人员流动等。
七、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 加强舆论引导,消除恐慌情绪,提高公众对防控工作的信任。
八、后期处置1. 疫情结束后,对疫区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加强狂犬病防控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完善狂犬病防控政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狂犬病的应急预案引言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狗类咬伤传播给人类。
狂犬病一旦发作,几乎无法治愈,病毒会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为了防止狂犬病的蔓延和控制病情,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狂犬病的基本知识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病毒进入人体后,会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播,最终影响大脑和脊髓,引起病情加剧。
病毒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是难以逆转的,因此早期防控非常重要。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1. 动物接种疫苗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动物咬伤,因此定期给宠物动物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动物的疫苗接种记录应该被详细记录,以便跟踪和控制病情。
2. 避免与疑似感染动物接触如果发现有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应该远离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避免接触疑似感染动物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 遇到咬伤情况的处理如果受到动物的咬伤,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
在就医过程中,应告知医生咬伤动物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1. 提供基本信息在制定狂犬病的应急预案时,首先需要提供狂犬病的基本信息,包括病情介绍、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等。
这样可以让参与制定预案的人员更好地了解狂犬病,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预案。
2. 制定狂犬病疫苗接种计划疫苗接种是控制狂犬病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急预案应该包括狂犬病疫苗接种计划,明确接种时间、对象、地点等信息,确保及时接种并跟踪疫苗接种情况。
3. 建立狂犬病监测和报告系统为了及时掌握狂犬病的疫情,应建立完善的狂犬病监测和报告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包括动物感染监测、人类咬伤事件监测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报告和响应。
4.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应急预案还应包括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通过传播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可以提高人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狂犬病传播的风险。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方案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方案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犬类、猫类、狐狸、猴子等动物的唾液传播。
在人类中,狂犬病的发病率很低,但它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
如何在狂犬病暴露后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1.动物的唾液传播:犬、猫、食肉动物、兔子等的唾液中含有病毒,感染者被其咬伤、抓伤、口腔部皮肤受伤后,可能会被感染。
2.食用带病病毒的肉类。
3.少数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如进行实验室工作。
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在狂犬病的暴露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方式非常重要。
以下是狂犬病暴露后常用的处理方式:1. 及时清洗伤口被动物咬伤、抓伤、口腔部皮肤受伤等引起的暴露事件,首先要做的是清洗伤口。
将伤口放到流动自来水下用肥皂水彻底冲洗30分钟以上,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2. 及时进行疫苗注射在狂犬病暴露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疫苗注射。
疫苗的注射方法为一个剂量,分成五次进行,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注射,注射到第七天后保证了自身抵抗狂犬病病毒的能力,假设病毒已通过进入伤口、侵入血液,及时注射疫苗,可切断病毒扩散。
3. 观察动物状况在狂犬病发病后,动物会出现行为异常、吐沫、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在复核期内动物出现狂犬病的症状,则应抓捕或隔离该动物,并将其送到当地爱卫会或相关部门进行检查或宰杀,不要进行人工喂养和处理。
4. 咨询及时就医对于身体有明显的异常症状,或有发热、恶心、头痛、肌肉疼痛等不适症状的人,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除了发生狂犬病暴露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方案外,更重要的是要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以下是几条狂犬病的预防措施:1.狗、猫及其他家养动物应当定期注射狂犬病疫苗。
2.避免接触无主野生动物。
3.减少出门活动、不去人烟稀少地区、以及深山老林生活者可穿上长袖衣、长裤和帽子,宠物狗出门时应当系好项圈、口叼等遏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1. 前言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
近年以来,我国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居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
目前我省狂犬病疫情、疫区有所扩大,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我市近几年也是有疫情发生,对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应急控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2.诊断标准见《传染病诊断标准汇编》3.分级标准根据狂犬病发生的病例数、流行的范围和趋势,将狂犬病疫情划分为四级,即: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3.1一般疫情(IV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2-3例,或发生动物间狂犬病疫情。
3.2较大疫情(Ⅲ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4-5例,或疫情波及3个及以上镇(乡、街道)。
3.3重大疫情(Ⅱ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6-10例,或发病数虽未达到10例,但扩散至毗邻县(市、区)。
3.4特别重大疫情(I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发生狂犬病疫情20例以上,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4.应急措施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分级进行应急处置。
4.1报告4.1.1接报:实行“首接负责制”,接报时详细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卡》。
4.1.2报告: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内部报告”和“对外报告”的要求进行疫情报告。
4.1.3网络报告⑴医疗机构收治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医疗机构负责网络直报;⑵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疾控中心负责网络直报;⑶经现场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确认为暴发疫情后,由疾控中心负责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报告。
4.2物资准备4.2.1流行病学调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狂犬病宿主动物基本情况调查登记表》、《犬伤病例调查登记表》等。
4.2.2采样检测物品:酒精棉球、消毒棉签、灭菌玻璃瓶、一次性注射器、螺口试管、一次性手套、止血带、止血钳等。
4.2.3消杀物品:喷雾器、烟雾机、塑料桶、天平称、量桶、搅拌用木棒等。
4.2.4个人防护:一次性手套、橡胶手套、长筒雨鞋、棉纱口罩、工作衣、工作帽、防护眼镜等;4.2.5其他:交通工具、照相机、电脑、电线、插座、体温表等。
4.3个人防护4.3.1流调人员:戴普通口罩、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4.3.2消杀人员:在流调人员防护基础上还应穿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
4.3.3采样人员:穿防护服装、防护眼镜、戴乳胶手套等。
4.4现场流行病学调查4.4.1基本情况调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之前,应尽量收集、分析狂犬病疫情相关信息,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既往狂犬病流行情况等,以确认、核实上报狂犬病疫情状况,判断疫情性质及其程度。
4.4.2个案调查按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的内容进行,重点掌握暴露(咬、抓伤等)及伤口处理情况;免疫接种情况;伤人动物情况,尤其是一犬伤多人情况。
4.4.3搜索病例:搜索病例所在的乡镇(街道)、社区可能存在的尚未报告的犬伤病例。
4.4.4宿主动物调查:对发病乡镇(街道)、社区的宿主动物快速调查,掌握宿主动物密度和免疫情况。
4.5现场采样检测在狂犬病病人入院后,尽可能早期采集标本。
4.5.1用于病原学检测的标本:病人唾液、脑脊液、尿液、鼻咽洗液、咬伤处皮肤组织或病人死后的眼角膜、脑组织等均可用于病毒的检测和分离。
以脑组织阳性率最高。
4.5.2用于抗体检测的标本:无菌采集病例血液2~3 ml,分离血清后用于狂犬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4.6应急监测4.6.1应急培训:指导辖区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及犬伤规范处置应急培训,提高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的诊断技能、疫情报告的意识、及犬伤规范处置技能。
4.6.2病例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个体诊所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狂犬病病例后进行疫情报告,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并登记上报,协助采集标本。
5.2.1 监测内容4.6.3暴露人群监测:由犬伤门诊医生负责收集就诊的所有犬伤暴露者的预防处置相关信息。
4.6.4宿主动物监测:由疾控中心向农林(兽医)、公安部门了解所辖区域内宿主动物的种类构成、密度、免疫覆盖率、带毒情况等。
有条件的可开展病原学监测:对采集病人、宿主动物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核酸检测等,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流行毒株进行分析。
4.7现场控制措施4.7.1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对确诊或疑似狂犬病人就近住院隔离治疗观察。
4.7.1.1对病死尸体立即就近火化,不得转运,以免扩大污染区域。
4.7.1..2被宿主动物咬(抓)伤者或密切接触者,应立即对伤口进行规范处理、免疫接种。
4.7.2疫点疫区管理:建议疫点、疫区所在的乡镇(街道)组织公安、城管等部门及时追踪捕杀伤人犬,犬尸应消毒、焚烧、深埋(距离地面1米以下,距水源50m以上)。
建议捕杀疫点内所有野犬,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实验用犬以及日益增多的宠物犬、猫加强管理,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猫必须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猫设法捕获,隔离观察10天,能成活的动物可暂时解除隔离(尽可能地检查唾液是否带毒,以明确是否为健康带毒犬),不得转移、外卖、剥食野犬、猫等疫源动物,一年内禁止引入任何犬、猫类。
4.7.3疫点消毒:病家和病人就诊医院的门诊、病房以及被狂犬或病人污染的区域、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4.7.4宿主动物免疫接种:建议农业部门一个月内完成对疫区内犬类的高密度应急接种,尽快建立宿主动物间免疫屏障。
4.7.5健康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在社会公众中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让他们懂得人和动物发病时的症状,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群防群治,树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自觉做到“三不一坚持”,即对死亡或确诊发病的宿主动物不屠宰、不剥食、不销售,坚持对死亡动物尸体焚烧,加强个人防护。
5.后期处理5.1疫情终止疫情处理结束(即病人隔离治疗、犬伤病人及密切接触者免疫接种、疫点终末消毒、疫点内宿主动物全部免疫、可疑动物捕杀等现场处置措施均已落实),末例狂犬病病例发病后,30天内无新发狂犬病病例。
5.2 效果评估5.2.1控制措施效果:狂犬病发病率、流行持续时间等。
5.2.2宣传教育效果:社区人群、学校学生狂犬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暴露人群及时就医率和免疫接种率。
5.2.3医务人员培训效果:狂犬病临床诊断符合率、疫情报告及时率,对犬伤暴露后规范处理率。
5.2.4犬类“管、免、灭”效果:宿主动物的登记率、犬的免疫覆盖率、免疫率、可疑犬类捕杀率、流浪犬比例等。
5.3总结评估疫情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对此次暴发疫情的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病人隔离治疗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等。
5.4常规监测按省狂犬病监测方案要求,定时、定点开展监测,定期分析评价监测情况,掌握流行规律及可能影响流行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提出科学依据。
5.5调查总结报告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于暴发疫情应急终止后2周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报告”,分别向市卫生局和金华市疾控中心报告。
6.附录6.1参考文献6.1.1《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6.2工作用表6.2.1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6.2.2 狂犬病人标本送检登记表6.2.3狂犬病病原学检测结果表6.2.4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表6.2.5狂犬病宿主动物基本情况调查表6.2.1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县(市)名称:国标码:□□□□□□病例编号:□□□□□1、一般情况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 1.3年龄:岁1.4职业:□1农民□2工人□3学生□4散童□5其它1.5详细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2、暴露(被伤)及伤口处理情况2.1暴露(被伤)日期:年月日时2.2暴露详细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2.3暴露方式: □1咬伤□2抓伤□3其它2.4暴露程度:□1 Ⅰ度□2 Ⅱ度□3 Ⅲ度2.5暴露部位(可多选):□1头面□2颈部□3躯干□4手臂□5手部□6下肢膝以上□7下肢膝以下2.6伤口处理:□1未处理(转至3)□2自行处理□3医疗机构处理2.6.1处理时间:年月日时2.6.2处理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2.6.3处理方式(可多选):□1挤压出血□2冲洗□3消毒□4伤口缝合□5其他3、预防注射3.1暴露免疫史:□1有(免疫时间年月日,免疫针次针),□2无3.2暴露后抗血清注射:□1有,□2无(转至3.3)3.2.1种类:□1免疫球蛋白□2抗血清3.2.2注射时间:年月日3.2.3注射剂量:3.2.4有无过敏:□1有(过敏表现:)□2无3.3.暴露后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1有,□2无(转至4)3.3.1注射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3.3.2 种类:□1 Vero □2地鼠肾3.3.3首针时间:年月日时,首针剂量:□1剂□2剂3.3.4免疫程序:□1 0-3-7-14-28 □2其他3.3.5疫苗注射针次,如未全程,原因:3.3.6是否加强注射:□1是(加强针次:针),□2否3.3.7疫苗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年月日4、临床资料4.1发病时间:年月日 4.2 死亡时间:年月日4.3诊断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4.4发病临床症状(可多选):□1烦躁□2恐水□3怕风□4畏光□5抽搐□6精神失常5、实验室检测5.1采样时间:年月日5.2标本种类:□1唾液□2脑脊液□3尿液□4鼻咽洗液5.3检测项目:□1病原检测□2核酸检测5.4检测结果:□1阳性□2阴性6、伤人动物情况6.1动物种类:□1狗□2猫□3其它6.2伤人动物来源:□1自家养□2邻居养□3流浪动物□4野生动物□5其它6.3若为家养动物,是否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1是(接种日期:年月日),□2否6.4动物伤人原因:□1主动袭击□2自卫伤人□3嘻逗□4其他6.5.是否同时咬伤多人:□1是,□2否6.6伤人后:□1如常(转至7)□2打死□3失踪□4病死□5宰杀□6其他6.6.1死亡时间:年月日6.6.2动物死后处理方式:□1焚烧□2深埋□3出售□4丢弃□5屠宰剥皮□6烹食□7其‘它7、如为一犬伤多人7.1共伤人7.2本例为第例次7.3共死亡_____人被调查人与患者关系:调查人签名:调查人单位:调查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在所选项目前的“□”中,划“∨”作为选择答案,若无特殊说明,所有选项均为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