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JB 6030—2001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JB 6030—2001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10:58:28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1—04—03批准 2001—10—01实施前言本标准的第3.5条、第3.6条、第4.2条、第4.3条、第6.4条、第8.6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JB 6027—1992《挖掘装载机安全规则》、JB 6029—1992《装载机安全规则》和JB 6030一1992《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三项标准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JB 6027—1992、JB 6029—1992和JB 6030—1992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增加噪声限值的要求;——增加保护结构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 6027—1992、JD 6029—1992和JB 6030—1992。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工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厂、龙岩工程机械厂、徐州装载机厂、天津市市政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通机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蔚苹、胡浩、刘艳芳、钟佩钤、李楠、胡志、章二平、杨耀锡、吴润才。

本标准于1992年5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程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等方面基本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工程机械产品:——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挖掘装载机;——铲运机;——平地机。

其它工程机械产品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8419—1987 土方机械司机座椅振动试验方法和限值。

GB/T 8420—2000 土方机械司机的身材尺寸与司机的最小活动空间GB/T 8593.1—1998 土方机械司机操纵和其它显示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8593.2—1998 土方机械司机操纵和其它显示符号第2部分:机器、工作装置和附件的特殊符号GB 16710.1一1996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GB/T 17299—1998 土方机械最小人口尺寸GB/T 17300—1998 土方机械通道装置GB/T 17771—1999 土方机械落物保护结构实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GB/T 17922—1999 土方机械翻车保护结构实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JB/T 3249—1991 工程机械护板和护罩JB/T 3683—2001 土方机械操纵的舒适区域与可及范围JB 6028—1998 工程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通则JG/T 48—1999 轮胎式土方机械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3 一般要求3.1 工程机械产品应能满足预期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各种性能要求,而不应产生任何危险。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1.范围标准规定了防盗安全门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是设计、制造、验收防盗安全门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居民住宅及其他民用建筑使用的防盗安全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BG/T 5824-1986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 10408.1-1989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A/T73-1994 机械防盗锁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防盗安全门牌号burglary resistant safety door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抵抗一定条件下非正常开启,带有专用锁和防盗装置的门。

3.2安全级别safety class在规定的破坏工具作用下,防盗安全门最薄弱环节能够抵抗非正常开启的净工作时间的长短。

3.3平开门flush door 门扇为整体结构,较链装于门侧,向内或向外开启的单扇门。

3.4折叠门folding door 门扇由多扇(根)组成的门。

包括拉闸式和多扇较链折叠式门。

3.5栅栏门牌号fence door 门扇由多条(片)固定栅棍组成的门。

3.6定时锁time door 锁的开启时间可以受到控制的一种自动锁。

3.7双向锁double faced lock 带有内、外锁头的专用锁。

3.8专用锁special lock 锁芯明显不同于单排弹子结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异物在1min内不能打开的锁具。

3.9防撬锁burglary resistant lock 头门时主锁舌处于自锁状态的专用锁。

3.10普通机械手工工具有common machine hand tools 普通机械手工工具包括各种式样的凿子、锉子、楔子、钳子、螺丝刀、扳手、钢锯、长度不大于600mm的大铁剪、1.2kg的手锤钻、长度不大于600mm、直径不大于50mm的各种形状撬棍和撬扒工具。

AQ 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AQ 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前言本标准除6.6.8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安全性能和技术性能的通用要求。

各类电气产品的特殊要求,应在各自产品标准中,分别加以补充规定。

本标准应与各类产品标准结合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光、杨敏、刘炎钊、霍育川、王海洋、翟青妮、潘亮。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控制、测量及用电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以下简称供电系统)及装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2003 标准电压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762-2002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CJB 2894-1999 安全标志牌GB 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 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CJ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型“p”GB 3836.7-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7部分:充砂型“q”CJB 3836.9-200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9部分:浇封型“m”GB/T 4026-2004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CB/T 4728.1-2005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5094.1-2002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1部分:基本规则GB/T 5094.2-2003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2部分:项目的分类与分类码GB/T 7159-1987 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订通则GB/T 10233-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T 12173-199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T 14048.1-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GB 14048.2-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GB 14048.3-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 14048.4-200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GB/T 15663.11-1995 煤矿科技术语矿山电气工程1023-2006MT/T 154.2-1996 煤矿用电器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 175-1988 矿用隔爆型电磁起动器用电子保护器MT 189-1988 矿用隔爆型检漏继电器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818.1~14-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MT/T 661-1997 煤矿井下用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3 术语和定义除GB/T 156 63.11-1995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外,补充以下术语和定义。

gjb标准技术条件

gjb标准技术条件

GJB标准技术条件GJB标准技术条件是一套涵盖多个领域的标准体系,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安全性、统一术语和代号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GJB标准技术条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产品规范与通用技术条件、符号和代号、术语和定义、计量单位、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环境适应性设计、可靠性设计、维修性设计、人机工程、安全、电磁兼容性、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等方面。

1. 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整个GJB标准技术条件的基础,包括基础体系、基础管理、基础技术等方面的标准。

基础体系包括标准化工作指南、术语和代号等;基础管理包括质量管理、安全性保障等;基础技术包括环境适应性设计、可靠性设计等。

2. 试验方法标准试验方法标准是用于测试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标准,包括试验方法、试验程序等方面的规定。

试验方法标准是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产品规范与通用技术条件的基础。

3. 产品规范与通用技术条件产品规范与通用技术条件是GJB标准技术条件的核心,规定了产品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产品规范与通用技术条件是设计、生产、检验等环节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4. 符号和代号符号和代号是GJB标准技术条件中用于表示产品信息和特征的标记和符号。

符号和代号应具有简便、易识别和统一等特点,方便使用和维护。

5.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是GJB标准技术条件中用于规定专业术语和定义的词汇表。

术语和定义应具有准确、清晰和统一等特点,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GJB标准技术条件中用于规定计量和单位的规则和方法。

计量单位应具有法定性、统一性和标准性等特点,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是GJB标准技术条件中用于规定产品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规则和方法。

这些规定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

8. 环境适应性设计环境适应性设计是GJB标准技术条件中用于规定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应具备的适应能力的设计要求和方法。

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家居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家居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家居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为了建立和完善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根据《关于通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年信息安全标准项目的通知》(信安秘字[2018]028号),制定本标准。

根据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申请,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8年在《关于通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年信息安全标准项目的通知》(信安秘字[2018]028号)下达了《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家居安全通用技术要求》的标准制定任务,由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牵头承担标准制定工作,起草单位包括: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优点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有:路晓明、张滨、智绪龙、许蓓蓓、邱勤、董靖宇、李轶、贾倩、王华景、乔喆、冯运波、李汝鑫、何清林、张艳、宁华、周毅、刘陶、王剑、王艳红、刘继顺、李笑如、包沉浮、孙科、方强、李世斌、孙宗臣、张屹、汪国平、李腾、姚一楠、衣强、王晖、申永波、李明菊、吴国燕、王辉。

《牙刷及口腔器具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牙刷及口腔器具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牙刷及口腔器具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牙刷及口腔器具安全通用技术要求》是针对牙刷及口腔器具的安全性、可靠性、质量等方面作出的一套安全技术要求。

该标准要求牙刷及口腔器具的材料要求、外观要求、安全性要求、试验方法、标记、包装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牙刷及口腔器具的材料要求,包括可靠性要求、耐腐蚀性、无毒性、无污染性等。

外观要求,则包括外形尺寸、表面质量等。

安全性要求,包括机械安全、电器安全、柔性安全等。

试验方法,主要是检验牙刷及口腔器具的外观质量、安全性等方面。

标记,则是指在牙刷及口腔器具上贴有准确的标记以便消费者使用,标记内容要包括产品名称、品牌、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

包装要求,则是指产品的包装要符合安全、防潮、防污染等要求,产品包装上应注明产品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

《牙刷及口腔器具安全通用技术要求》的出台,旨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牙刷及口腔器具的质量安全,提高牙刷及口腔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牙刷及口腔器具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做好产品质量检查。

消费者也应当注意审慎地选择牙刷及口腔器具,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总之,《牙刷及口腔器具安全通用技术要求》的出台,为牙刷及口腔器具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无疑有助于
提高牙刷及口腔器具的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防止不合格牙刷及口腔器具的流通。

伞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要求-最新国标

伞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要求-最新国标

伞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伞类产品的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标识。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伞类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12.1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6675.2—2014 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GB 6675.4 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GB/T 17592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GB/T 22048 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特定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GB/T 23344 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GB/T 31895 伞类产品抗风强度测试方法GB/T 33345 电子电气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伞umbrella由伞杆、伞骨和伞面等部件构成,用于防雨、防晒可手持使用或固定使用的工具。

3.2儿童伞children’s umbrella设计或预定供3周岁以上、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儿童使用的伞类产品,或标注供儿童使用的伞。

注:伞面长度在43 cm以下(含43 cm)的直骨伞如无特殊说明通常视为儿童伞。

3.3珠尾 tip伞骨末端用于固定伞骨与伞面的部件。

3.4伞帽 umbrella cap伞杆顶端用于固定伞杆与伞面的部件。

3.5可拆卸部件 removable component儿童伞上预定不用工具就能拆卸的零件或部件。

4 产品分类4.1按开关伞形式可分为手开手收伞、手开自收伞、自开手收伞、自动开收伞。

按伞骨结构可分为直骨伞和缩折伞。

4.2按使用方式可分为手持式伞和固定式伞。

4.34.3.1 手持式伞可分为晴雨伞、塑料伞、油布伞、纸伞、工艺伞等。

蓄光消防安全标志规范

蓄光消防安全标志规范

消防安全标志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蓄光消防安全标志GA480.3-2004 自 2004-10-1 起执行前言GA480的本部分第4、5、7、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A480《消防安全标志通用技术条件》是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和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的配套标准,对消防安全标志产品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以作为对生产和市场进行管理的技术法规。

根据目前常见类型的消防安全标志产品,GA480分为以下若干独立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第2部分:常规消防安全标志;——第3部分:蓄光消防安全标志;——第4部分:逆光反射消防安全标志;——第5部分:荧光消防安全标志;——第6部分:搪瓷消防安全标志;——第7部分:内部发光消防安全标志;……本部分是GA480的第3部分,本部分针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背底为蓄光色材,符号为常规色材的蓄光消防安全标志在几何尺寸、颜色、照度、发光亮度、耐候性、色材的附着性、耐腐蚀性、耐水性、耐冲击性、耐燃烧性和放射性等提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并规定了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储存等要求。

对于基材为搪瓷制品或标志整体(基材和色材)为陶瓷制品的蓄光型产品,有关各方应探讨本部分和GA480的其他部分中有关条款的适用性。

为了适应蓄光材料的发展和降低使用成本,本部分要求供方公布其产品的激发照度和发光时间,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中必须注明这两个关键指标。

在使用该产品时,有关各方应充分保证设置场所标志表面的照度值和要求的标志使用时间不应低于这两个关键指标。

针对部分自带照明光源的产品(该照明光源无应急功能),本部分要求供方公布其外部照明光源对标志表面的公称照度值,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中必须注明这一指标。

对于具有内部照明功能的产品,本部分参照GB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的6.10.4.2提出了亮度要求。

在实际使用、检查、维修该产品时,有关各方应充分保证所用的外部照明光源对标志表面的最低照度值不低于公称照度值;内部照明光源的亮度不低于检验样品的亮度,其相关指标还应符合GA480本部分的要求。

煤矿注浆和喷涂用高分子材料通用安全技术规范-最新国标

煤矿注浆和喷涂用高分子材料通用安全技术规范-最新国标

煤矿加固、堵水、充填和喷涂用高分子材料通用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加固、堵水、充填和喷涂用高分子材料(以下简称煤矿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加固、堵水、充填和喷涂用高分子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06.2 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 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总则GB/T 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8811-2008 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GB/T 18244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 185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MT 113-1995 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 polymer material for consolidating coal and rock at coal mine指由高分子材料为主剂,配以添加剂、填料等组分经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注浆产品,通过注浆工艺反应成型的具有粘结和加固功能的煤矿用材料。

3.2煤矿堵水用高分子材料 polymer material for water shutoff at coal mine指由高分子材料为基材,配以添加剂、填料等组分混合形成的注浆产品,通过注浆实现粘结和封堵出水通道的煤矿用轻型硬质材料。

3.3煤矿充填密闭用高分子发泡材料 polymer foam material for filling and sealing at coal mine指由高分子材料为主剂,配以添加剂、填料等组分混合形成的注浆产品,通过充填工艺快速膨胀成型的煤矿用密闭固体材料。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盗安全门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是设计、制造、检测、验收和认证评价防盗安全门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及其他重要场所和部位使用的防盗安全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0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A/ 73 机械防盗锁GA 374 机械防盗锁3 术语和定义GA/T 73、GA 374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防盗安全门 burglary resistant safety door配有防盗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抵抗一定条件下非正常开启,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性能并符合相应防盗安全级别的门。

3.2防盗安全级别 burglary safety class按产品的防破坏时间长短、板材厚度及其他指标对防盗安全门划分的防盗安全级别。

3.3普通机械手工工具 common machine hand tools普通机械手工工具包括各种式样的凿子、锉子、锲子、钳子、螺丝刀、扳手、钢锯、长度不大于600mm的大铁剪、1.2kg的手锤、便携式手摇钻、长度不大于600mm且直径不大于Φ50mm的各种撬棍和撬扒工具。

3.4615cm²开口615cm²opening最小边长尺寸为152mm的矩形开口、或直径为281mm的圆形开口、或斜边长为487mm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 分类、代号和标记4.1 分类防盗安全级别按表4进行分类,共分为4级、其中中文代号为“甲”、“乙”、“丙”、“丁”,拼音字母代号分别为“J”、“Y”、“B”、“D”。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通用要求一、目的本文件旨在建立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并制定系统的试验方法,以确保系统的信息安全。

二、范围1.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试验。

2.本文件适用于在汽车远程服务系统中使用的电动汽车。

三、术语1.汽车远程服务系统(CRSS):是一种综合的汽车远程服务管理系统,能够远程监控、控制和管理汽车状态和动态信息。

2.电动汽车:是指通过电动机(电机)驱动汽车运行的汽车。

3.信息安全:是指维护信息完整性、确保信息安全性、保护信息不被非法非授权访问和使用。

第二部分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一、认证与认可系统的认证与认可机制应符合行业标准,并符合相关政府安全法规。

二、安全技术元素系统的安全技术元素应符合当前行业最新安全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1.身份认证技术:应采用返回码认证、公钥密钥认证、双因素认证和多重身份认证技术等,以保证信息安全。

2.加密技术:应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以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传输的隐私性。

3.日志跟踪技术:应采用非损坏性安全记录技术,以追踪系统对信息的访问和处理情况。

4.安全审计技术:应采用安全审计技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三、安全性测试系统应进行安全性测试,包括但不限于白盒测试、漏洞扫描、网络安全测试、安全审计测试、安全性评估等。

第三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方法由下面几部分组成:一、认证与认可测试主要是检测系统的认证与认可机制是否符合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政府安全法规的要求。

二、安全技术元素测试主要是检测系统的安全技术元素是否符合当前行业最新安全技术要求,以及系统是否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三、安全性测试主要是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等问题,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能是否达标。

四、安全审计测试主要是检查系统的安全审计功能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乘用车后碰撞安全技术要求

乘用车后碰撞安全技术要求

乘用车后碰撞安全技术要求1通用安全要求按规定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1.1在碰撞试验过程中,燃油装置不应发生液体泄漏。

1.2碰撞试验后,燃油装置若有液体连续泄漏,则在碰撞后前5min平均泄漏速率不应大于30 g/min;如果从燃油装置中泄漏的液体与从其它系统泄漏的液体混淆且这几种液体不容易分开和辨认,则应根据收集到的所有液体评价连续泄漏量。

1.3在碰撞试验过程中和碰撞试验后,不应引起燃料或REESS的燃烧。

1.4在碰撞试验过程中和碰撞试验后,蓄电池内部化学物质不应泄漏至乘员舱,蓄电池电缆线保持连接并正常供电。

1.5对于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碰撞试验后车辆包括REESS的动力用高压系统及与其传导连接的高压部件应符合GB/T31498-2021中防触电保护要求、电解液泄漏要求和REESS要求。

1.6在碰撞试验过程中,车门(不包含后背门)不应开启。

1.7碰撞试验后,车门应处于解锁状态。

1.8碰撞试验后,不使用工具应能:对于每排座位的车门(若有门),至少有一个门能打开,使乘员能正常进出。

如果没有门,移动座椅或改变座椅靠背位置,应使所有乘员能够撤离。

1.9碰撞试验后,所有乘员舱内部构件不应有锋利的凸出物或锯齿边,以降低乘员伤害风险;座椅不应与车身结构分离,调节及锁止装置不应发生失效。

在不增加乘员伤害风险的情况下,允许出现因永久变形产生的脱落。

1.10碰撞试验后,车辆电路系统及连线不应起火(持续发生火焰的现象)。

1.11碰撞试验后,车辆应自动开启危险警告信号灯。

2燃油装置安全要求2.1燃油箱应符合GB18296。

2.2燃油装置各部件应被车身或车架部件适当地保护起来,以防止与地面障碍物发生接触。

若这些部件位于车辆下部,离地高度比在其前部的车身或车架部件离地高度大,可不要求保护。

2.3燃油装置管路及其他部件应装在车辆尽可能安全的位置。

扭转和弯曲运动、车辆结构件或驱动部件的振动,不应引起燃油装置各部件产生摩擦、挤压或其他任何不正常受力。

人体润滑剂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人体润滑剂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人体润滑剂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人体润滑剂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一、概述人体润滑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增加人体之间的摩擦减少度,提高性爱体验的产品。

为了确保人体润滑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二、技术要求人体润滑剂需要符合以下技术要求:•成分安全性:人体润滑剂的成分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含有任何禁用的化学物质。

•质地和黏度:人体润滑剂应具有适当的质地和黏度,以达到良好的润滑效果。

•储存稳定性:人体润滑剂应具备良好的储存稳定性,避免成分分离或变质。

•润滑时间:人体润滑剂需要保持足够长的润滑时间,以确保性爱过程的持久性。

•清洁性:人体润滑剂应易于清洗,不会残留在身体上或床单等物体上。

三、试验方法评估人体润滑剂的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法:1. 成分分析使用适当的分析仪器,对人体润滑剂的成分进行分析,确保不含有任何禁用的化学物质。

2. 黏度测定通过旋转粘度计或其他方法,测定人体润滑剂的黏度,以评估其润滑效果。

3. 储存稳定性测试放置人体润滑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环境中,并定期检测其成分是否发生分离或变质。

4. 润滑时间测试使用适当的摩擦测试仪器,测定人体润滑剂在模拟性爱过程中的润滑时间,以评估其持久性。

5. 清洁性测试使用人体润滑剂进行性爱模拟试验,并观察其是否容易清洗,不会残留在身体或物体上。

四、结论通过这些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可以评估人体润滑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制造商和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标准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以提高性爱体验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总结人体润滑剂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可以提供更好的性爱体验和舒适度。

然而,为了确保人体润滑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非常重要。

通过成分分析、黏度测定、储存稳定性测试、润滑时间测试和清洁性测试等试验方法,可以评估人体润滑剂的性能。

制造商可以根据这些标准生产出更安全、有效的产品,消费者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人体润滑剂。

安全通用要求试验检验表(GB9706.1-2007) -

安全通用要求试验检验表(GB9706.1-2007) -

GB9706.1-2007 6.3f) GB9706.1-2007 6.3g) GB9706.1-2007 6.3 GB9706.1-2007 6.4a) GB9706.1-2007 6.4b) GB9706.1-2007 6.4 2 识别、标 记和文件 GB9706.1-2007 6.5a) GB9706.1-2007 6.5b)
GB9706.1-2007 6.5c)
用绿/黄色绝缘作识别仅适用 于
GB9706.1-2007 6.5d) GB9706.1-2007 6.5e) GB9706.1-2007 6.5f) GB9706.1-2007 6.6a) GB9706.1-2007 6.6b)
电源软电线中要同电源系统中性线相连的导线绝缘,应按GB 5013.1 或GB 5023.1 中的规定,采用浅蓝 色的绝缘。 电源软电线中导线绝缘的颜色,应符合GB 5013.1 或GB 5023.1 的规定。 在设备部件之间使用多芯电线时,若只采用绿/黄色导线而保护接地电阻超过最大容许值时,可将该电 线中其他导线同绿/黄色导线并联使用,但并联导线末端要标以绿/黄色。 在医疗领域内作为电气设备的一部分使用的气瓶内气体的识别,应符合GB 7144。 气瓶的连接点,应在设备上做出识别,以免更换时发生差错。 在设备上红色应仅用于指示危险的警告和(或)要求紧急行动。 黄色:需要小心或注意
2
GB9706.1-2007 6.2l)
GB9706.1-2007 6.2n) GB9706.1-2007 6.3a) GB9706.1-2007 6.3b)
GB9706.1-2007 6.3c)
在正常使用中,如控制器设定值的改变会对患者造成安全方面危险,这些控制器应配备; —相应的指示装置,或 —功能量值变化方向的指示。 操作者操作的控制器和指示器的功能应能识别。 参数的数值指示,应采用GB 3100 的国际单位制及补充单位来表示。 检查是否有所要求的标记,并清楚易认,试验标记的耐久性。 如适用,按6.1~6.3 用作标记的符号应与附录D 要求相一致。 如适用,用于控制器和表示性能的符号应与IEC/TR 60878 相一致。 检查是否有所要求的标记,并清楚易认,试验标记的耐久性。 保护接地导线的整个长度都应以绿/黄色的绝缘为识别标志。 设备内部将可触及金属部分或其它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接地部件与保护接地端子相连的导线上的绝缘体 应至少在导线终端用绿/黄色来识别。 —保护接地导线 —6.5b)中规定的导线; —电位均衡导线 —18 l)中规定的功能接地导线

AQ1023--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AQ1023--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AQ 1023-2006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控制、测量及用电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以下简称供电系统)及装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2003标准电压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762-2002电气设备、额定电流GB 2894-1999安全标志牌GB 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5-200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型“p”GB 3836.7-200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7部分:充砂型“q”GB 3836.9-2003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9部分:浇封型“m”GB/T 4026-2004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GB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728.1-2005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5094.1-2002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1部分:基本规则GB/T 5094.2-2003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2部分:项目的分类与分类码GB/T 7159-1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订通则GB/T10233-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T 12173-1990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T 14048.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GB 14048.2-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GB 14048.3-200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 14048.4-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GB/T 15663. 11-1995煤矿科技术语矿山电气工程AQ 1023-2006MT/T 154.2-1996煤矿用电器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 175-1988矿用隔爆型电磁起动器用电子保护器MT 189-1988矿用隔爆型检漏继电器MT 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818.1~14-1999煤矿用阻燃电缆MT/T 661-1997煤矿井下用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3术语和定义除GB/T 15663. 11-1995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外,补充以下术语和定义。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doc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doc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1.范围标准规定了防盗安全门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是设计、制造、验收防盗安全门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居民住宅及其他民用建筑使用的防盗安全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BG/T5824-1986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10408.1-19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A/T73-1994机械防盗锁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防盗安全门牌号burglaryresistantsafetydoor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抵抗一定条件下非正常开启,带有专用锁和防盗装置的门。

3.2安全级别safetyclass在规定的破坏工具作用下,防盗安全门最薄弱环节能够抵抗非正常开启的净工作时间的长短。

3.3平开门flushdoor门扇为整体结构,较链装于门侧,向内或向外开启的单扇门。

3.4折叠门foldingdoor门扇由多扇(根)组成的门。

包括拉闸式和多扇较链折叠式门。

3.5栅栏门牌号fencedoor门扇由多条(片)固定栅棍组成的门。

3.6定时锁timedoor锁的开启时间可以受到控制的一种自动锁。

3.7双向锁doublefacedlock带有内、外锁头的专用锁。

3.8专用锁speciallock锁芯明显不同于单排弹子结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异物在1min内不能打开的锁具。

3.9防撬锁burglaryresistantlock头门时主锁舌处于自锁状态的专用锁。

3.10普通机械手工工具有commonmachinehandtools普通机械手工工具包括各种式样的凿子、锉子、楔子、钳子、螺丝刀、扳手、钢锯、长度不大于600mm 的大铁剪、1.2kg的手锤钻、长度不大于600mm、直径不大于50mm的各种形状撬棍和撬扒工具。

工业雷管要求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工业雷管要求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工业雷管要求通用安全技术要求1外观外观应满足:a)工业雷管表面不应有锈蚀、脏污、明显可见的浮药、弯曲、砂眼、开裂、残缺等;b)工业雷管编码信息标识应符合GA441。

2材质煤矿许用型工业雷管管壳、加强帽及导线不应使用铝材质。

3脚线绝缘性能工业电雷管、工业电子雷管脚线应经受交流1000V、持续输出至少1min的浸水电压试验而不被击穿。

4最大不发火电流工业电雷管最大不发火电流应≥0.20A。

5静电感度工业电雷管、工业电子雷管在电容500pF,串联电阻5kΩ,充电电压25kV 的条件下,经脚线-管壳放电方式,不应发生爆炸。

6抗震性能工业雷管置于凸轮转速为(60±1)r/min、落高为(150±2)mm的震动试验机中,连续震动10min后,不应发生爆炸、结构松散或损坏、短路、断路和电阻不稳等现象。

7抗拉性能工业电雷管、工业电子雷管、导爆管雷管在不低于49N的静拉力作用下持续1min,封口塞和脚线不应发生目视可见的损坏或移动,不应发生爆炸。

8抗撞击性能工业雷管在落锤质量2.0kg、落高0.7m条件下受到撞击,对基础雷管撞击装药部位;工业电雷管和工业电子雷管分别撞击电引火头和起爆药部位;对导爆管雷管撞击起爆药部位,不应发生爆炸。

9抗跌落性能工业雷管从距离水平钢板垂直高度为5.0m的高处跌落,不应发生爆炸或结构损坏。

10耐温安全性能工业雷管在100℃的环境中保持4h,不应发生爆炸。

11抗弯性能对工业雷管相应部位分别施加49N的径向荷载,持续1min,不应发生爆炸,管体不应呈现弯曲和明显的裂纹或折痕。

12三码绑定工业电子雷管应完成雷管壳体码、UID码和起爆密码的三码绑定,生成工作码后将工作码上传至网络监管平台,并将UID码和起爆密码注入电子控制模块。

13直流电压冲击性能对工业电子雷管施加48V直流电压,持续10s,不应发生爆炸。

14交流电压冲击性能对工业电子雷管施加220V/50Hz交流电压,不应发生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欧洲健身器材标准固定式健身器材[下载自管理资源吧]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EN957-1EN957—1:1997 第1页概述本欧洲健身器材标准由健身器材、运动场设备以及其他娱乐设备CEN/TC136技术委员会起草,此委员会DEN所设秘书处。

该欧洲标准给出了国家标准的水平,1996年出版的任何国家标准相冲突的条款将取消。

本标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EN957-1 通用安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EN957-2 力量型健身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EN957-4 力量型举重台--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EN957-5 脚踏车(曲柄踏板类)健身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EN957-6 跑步机--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EN957-7 划船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EN957-8 踏步机—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征得CEN enguiry同意,第3部分同第2部分合并。

按照CEN/CENELEC规定,标准委员会组成成员有: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荷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卢森堡、瑞士、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等国,本标准在标准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执行。

EN957—1:1997 第2页简介EN957(以下统称总标准)明确了适合健身器材的安全标准,对于特殊类型器材的标准作为补充或作为此标准的附加部分的特别标准,有特别标准的,本通用标准不能单独使用。

对于暂未有特别标准的器材,在使用通用标准时应特别留意、小心。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定义所规定的所有健身器材,S为俱乐部、工作室等所用的器材,H为家用器材。

特殊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相应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儿童使用的训练器材。

2 引用标准EN292 设备的安全—基本概念—设计的总原则ISO4287-2 表面粗糙度—专业术语—第2部分: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测量ISO6508 金属材料—硬度测试—洛氏硬度测试(A-B-C-D-E-F-G-H….K)ISO8793 钢丝绳—接头强度IEC335-1 家用电器产品和类似的电器设备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01-1 医用电动设备—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3 定义使用该标准必须符合下列定义:固定式健身器材(以下简称健身器材)在使用中设备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移动,该设备摆在地板上或靠在墙上、固定于天花板或依附于其他固定结构上。

注:健身器材用于下列用途:a)身体锻炼,增强肌肉或改善肌肉类型。

b)身体健康训练。

c)健美训练。

d)参加比赛的特殊训练和相应的体育活动。

训练区设备在使用时使用者和设备所占用的空间。

注:该训练区间包括不希望第三者进入该设备的危险部分。

手、脚伸展区域(以下简称使用区间)使用区间指当正常使用时,使用者或第三者起立、抓举、调整机器的部分或身体所占位置等区间。

EN957—1:1997 第3页回程力减低负载时的影响力(异常力)活动的范围是指使用者或部件按照说明书移动的空间。

力量的方向指正常使用过程中发力的方向。

体内负荷负荷依据于使用者身体的肌肉群。

体外负荷附加于使用者身上的负荷。

最大负荷最大负荷由制造厂商确定。

功率计量在标准的特定部分,精确规定了任何健身器材测量的输入力度。

注:此条款仅适用于执行此要求的健身器。

速度约束健身器带有刹车功能的健身器材与操作速度直接相关。

无速度约束健身器此健身器材的刹车功能与速度是互不相关的。

驱动健身器靠外力驱动的健身器。

4 分类按精确度分类A级:高精确度并附加耐久要求。

B级:中等精确度并附加耐久要求。

注:等级B健身器材规定了负载级别的重复水平。

C级:最低精确度。

注:C级健身器材没有操作指示器和阻尼说明。

按用途分类S类:专业或商业使用注:此健身器用于组织,如体育协会、教育设施、宾馆、俱乐部等,使用和管理由物主调整控制。

EN957—1:1997 第4页H类:家庭用。

5 安全性站立健身器的稳定性按照测试时,健身器没有倾倒现象。

外部结构边缘器材各支撑体表面的所有棱边和尖角,均应使其半径R>,易接触操作者或第三者的零部件之其所有棱边应采用其他方式预以圆滑或加以保护。

测试按进行。

管材端部管材的端部应由器械部件或管塞封闭,按测试时,管塞在经过脱卸力载荷测试后不能脱落。

具有冲压、剪切、旋转和往复部分安全距离在1800mm高度范围内,当按照和测试时,活动部件与邻近的活动部件或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60mm。

下列情况除外:a)如果仅将手指放入,距离应不少于25mm;b)如果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的距离在运动中不会改变,距离应不大于;c)在运动区域内具有安全设施和止动设施时;d)如果使用者的身体部位能挡住或阻止第三者进入,或当第三者进入时,使用者能立即停止运动的地方,可不受本条款限制。

重块当按照和来测试时,隶属于训练器材上的所有重块的移动范围应安锻炼操作时的要求有所限制。

注:1)这可以通过合适的设计来保证;2)不良特征之例是无控制的钟摆运动。

除非是刻意移动外,堆码式重块的移动应能自如地返回静止点。

安全机构当按照和要求检测时,首先不是去规定使用者如何防止和避开超范围使用,而是设计时考虑安装有防止超范围的装置。

注:这种装置可以是止动机构,也可以是限位杆和卸载装置。

调节和锁定机构当按照和测试时,训练器材上的调节装置作用应可靠,易被操作者识别EN957—1:1997 第5页和安全使用,且应无疏忽变动的可能性。

调节件,如旋(按)钮和手柄(操纵杆)等,不应与使用者的活动范围相干涉。

重块选择销应配置一个可靠的锁定机构。

任何锁定机构的正确功能应显而易见。

拉索、传动带和链条通用要求拉索、传动带和链条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系数,设计中所选用的抗拉力应为使用中所能产生最大负荷的6倍。

注:1)辅助机件包括接头卡子和挂钩等。

当张力低于设计的限定值时,应对此设备的限定值进行检查;当按测试时,拉索的正常性能应确保在使用时不断裂。

2)正常性能即无脱扣和其他明显的危险。

钢索和滑轮钢索必须采用电镀或耐腐蚀的金属丝编织构成,并按要求检测。

按检测要求,钢索的标准直径(d)与相配的滑轮槽半径(r)可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其滑轮槽底半径(r)的范围应为:r=d/2(~)其最佳选择为:r=d/2(1+10%)滑轮槽的深度不应小于倍的标准钢丝绳直径(参看图1),滑轮槽底弧型角度不应大于120°,滑轮直径不能小于18倍的钢丝绳直径。

按要求检测。

钢丝绳头必须要超出夹子端口面0~2mm。

检测中,钢丝绳端必须能够清晰可见。

压制的接头不能够弯曲。

钢丝绳的固定端只能装在罩壳或类似的保护装置上。

按要求测试。

52°±1°dbra 120°±1°注:a—滑轮外径 b—槽底直径 d—钢丝绳直径(包括覆层) r—滑轮槽半径图1:滑轮设计EN957—1:1997 第6页钢索的规范就是防止钢索松弛或脱落的可能性,检测应按和进行。

引入点钢索的引入点在1800mm的高度范围内应有防护,以免使用者的的手夹入;压力小于或等于90N/cm2的钢索不应包含这项要求。

注:1)钢索与导正装置间夹角不小于50°时特别必要。

检测应遵循要求。

2)链条和链轮组应按照EN292要求用护罩罩起来,对于飞轮,当按照检测时,手指不能伸进去。

手把套包覆式手把套当按照检测时,手把套应包覆定位,且表面粗糙,以防手滑。

外加式手把套当按检测时,外加式手把套不可脱出。

旋转式手把套旋转式手把套应采用机械锁定方式,而且表面采用防滑套,防止从手中滑脱。

检测方法应按和要求。

电器安全健身器材有关电子和电器方面的安全,除用于医疗目的的采用IEC601—1标准,其它应采用IEC335-1标准。

6试验方法6.1总则尺寸测试目视测试手感测试功能测试制造商证明试验条件所有试验必须在下列条件下进行:1)温度23±5℃ 2)相对湿度55%~75%稳定性测试人体体重按100±5kg,稳定性检测在用力方向采用10°,其它方向5°进行。

所有的健身项目检测必须在最大移动范围和最大负荷的情况下进行。

钢索、链的拉断负荷测试EN957—1:1997 第7页用线性逐渐增加负荷的方法,直至到拉伸力为最大负荷的6倍为止。

飞轮的检测在驱动和传动机构从各个不同的方向插入(如图2所示)检测棒,确定检测棒是否被碰击。

不要将检测棒应用到安全范围之外的地方使用。

图2:飞轮检测注:粗糙度Ra≤(按ISO4287-2检测)表面硬度≥HRC40(按ISO6508检测)把手套拔脱力外加式手把套的拔脱力用一个合适的拉拔器械小心地将70N力加到手把套上来检测。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试验室名称和地址,如果检测是在不同的试验室内进行,那麽还要阐明检测的具体地点。

b)报告的每页和总共的页数应有单独的标志。

c)委托人的名称和地址。

d)检测产品的祥述和类别。

e)检测产品接受日期和执行检测的日期。

f)检测规定的类别或检测程序和方法的介绍。

g)所采用有关检测试验程序的说明。

h)对于一个精确的报告,必须阐明检测中的任何偏差,补充说明或对检测规范中的例外及其其它有关资料说明。

i)测量、检测的所获取的结果,报告中的表格、文字段落、草图和相关的照片及任何失败的鉴别等。

j)检测中有关不稳定性的阐述。

k)对该报告负责者的签名、职务或其它同等的标志和签发的日期。

l)声明该检测结果仅适用于测试的产品。

7保养和维护对于那些需要保养和维护的器械,必须提供必要标识与说明,其中包括:EN957—1:1997 第8页a)检查零部件是否受损,例如对钢索、滑轮、连接点等的检查,必须提出警告标识来说明安全的要求。

b)换那些有缺陷的零部件和/或将这些设备闲置直到修理。

c)特别关注要勿损零件。

8 安装说明如训练器械需安装,应配备清晰正确的组装说明书,并提供一系列工具、零件表(包括零件数量)。

如需固定在墙上,需提供全部组装说明,并提供承受力的最大值以便墙壁可以承受。

9 使用说明每台器械需配使用说明书,用本国语或用三种最基本的语言,内容包括:a)客户服务中心地址。

b)阐明使用的范围。

c)正常使用的方法及特点,特别是安全操作,还包括自由运动时所需空间及运动时小孩不能靠近等。

d)训练指南,应阐明该器械所能达到的正确锻炼部位及非正常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健康损伤,本器材是完成那些主要锻炼模式的等。

e)用文字表达较困难或较复杂的动作时,必须附以图形说明之。

f)设计说明。

g)提示任何调节装置都不能舍弃。

h)底座和地面应平整稳定。

i)负载的加装和调整。

10 标志标志应含下列内容:a)制造商、供应商或进口商品名称或商标。

b)每个训练站位所允许的最大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