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明矾净化水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化学明矾制备实验报告

化学明矾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明矾的制备方法。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操作。

3. 了解明矾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实验原理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

本实验采用硫酸铝钾与硫酸反应制备明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Al(SO4)2 + 3H2SO4 → 2K2SO4 + Al2(SO4)3 + 6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滤纸、漏斗、锥形瓶等。

2. 试剂:硫酸铝钾、硫酸、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硫酸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称取适量的硫酸铝钾固体,置于烧杯中。

(2)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硫酸溶液,加入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使硫酸铝钾充分溶解。

2. 反应(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7。

(2)继续搅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当溶液颜色变为淡蓝色时,停止搅拌。

3. 结晶(1)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2)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置于室温下静置。

(3)待溶液逐渐结晶,取出结晶。

4. 干燥(1)将结晶置于干燥器中,晾干。

(2)取出干燥后的明矾,称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制备的明矾呈淡蓝色结晶。

(2)干燥后的明矾质量为0.5g。

2. 结果分析(1)本实验制备的明矾结晶质量较高,符合实验要求。

(2)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明显,表明反应顺利进行。

(3)通过调节pH值,控制反应条件,有利于提高明矾的制备质量。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明矾,掌握了明矾的制备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

3. 明矾作为一种重要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 进一步研究明矾的性质及其应用,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单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单
张集中学化学实验单
班级组长日期
实验课题:水的净化
实验目的:1、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烧杯4个、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明矾粉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及结论
1、在A、B、C 3个烧杯中,装入半杯浑浊的河水。
2、往A、B两杯中加入2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
3、准备过滤器。
4、过滤A得到滤液D。
5、比较B、C、D,观察它们的清澈程度。
1、加入明矾静置后,A、B变得比C更澄清。
2、过滤后,D又变得更澄清,它们的清澈程度依次是D、B、C。
过滤法,明矾的吸附沉降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都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过滤法的净化程度更高,但是,这两种方法一般都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要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更净化的水还要采用其它方法。

明矾净水实验报告

明矾净水实验报告

明矾净水实验报告篇一:明矾净水化学实验论文明矾净水化学实验论文摘要:在参加这次双新优质课评比活动复赛中的四位教师中,只有我动手做了明矾沉降吸附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实验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达到了新课标中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这个实验也给了我一个感悟,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要不断地钻研教材,还要用心去理解感悟,要抱着怀疑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传授知识,要利用已有条件不断地完善创新现有教学和实验方法,把书本上的知识利用已有的资源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通过直观简单的现象和方法去感知和理解知识,并把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去观察发现,不断创新,才能继续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著名化学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

”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由此可见化学这门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上很多内容都取自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或常见及经常接触的东西,如空气的成分、水的净化、化肥的生产使用等。

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平时接触的感性知识较少,在大脑里形成的直观感受更是非常的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做实验以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可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实验能增强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能力,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进行升华,从而使学生透过表面到深入实质的去篇二:第一组_明矾的制备_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明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1. 选题背景明矾,无色透明块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酸涩。

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结晶水,在潮湿空气中溶化淌水,加热至92?5?失去9个结晶水,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成为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缓慢溶于甘油,不溶于乙醇,丙酮。

其水溶液呈酸性,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状沉淀。

水中明矾小实验报告(3篇)

水中明矾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探究明矾在水中的净水原理,验证明矾的净水效果,并分析其净水作用的主要成分。

二、实验材料1. 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2. 浑浊的天然水3. 蒸馏水4. 硫酸铝5. 氯化铝6. 硫酸钾7. 试管8. 烧杯9. 搅拌棒10. 秒表三、实验步骤1. 将少量明矾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明矾是否全部溶解。

2. 将浑浊的天然水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用搅拌棒搅拌,静置观察天然水是否变澄清。

3. 分别将硫酸铝、氯化铝和硫酸钾加入烧杯中的浑浊天然水中,重复步骤2,观察水的变化。

4. 对比实验1和实验3的结果,分析明矾、硫酸铝、氯化铝和硫酸钾的净水效果。

5. 将少量硫酸铝和氯化铝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6. 对比实验4和实验5的结果,分析硫酸铝和氯化铝在净水过程中的作用。

四、实验现象1. 实验步骤1:明矾能溶解在蒸馏水中。

2. 实验步骤2:加入明矾后,浑浊的天然水变澄清。

3. 实验步骤3:加入硫酸铝、氯化铝和硫酸钾后,浑浊的天然水分别变澄清、变澄清、无变化。

4. 实验步骤5:加入硫酸铝和氯化铝后,试管中出现沉淀。

五、实验结论1. 明矾能溶解在蒸馏水中,说明明矾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2. 明矾具有净水作用,能将浑浊的天然水变澄清。

3. 硫酸铝和氯化铝也具有净水作用,与明矾类似,能将浑浊的天然水变澄清。

4. 硫酸钾不具有净水作用,不能将浑浊的天然水变澄清。

5. 明矾、硫酸铝和氯化铝在净水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可能是其净水作用的主要成分。

六、实验分析1. 明矾在水中溶解后,会产生K+、Al3+和SO42-三种离子,这些离子可能参与了净水过程。

2. 硫酸铝和氯化铝在水中溶解后,会产生Al3+和相应的阴离子,这些离子可能参与了净水过程。

3. 硫酸钾在水中溶解后,会产生K+和SO42-两种离子,但实验结果显示其不具有净水作用,说明K+和SO42-离子可能不是净水作用的主要成分。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实验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实验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1. 教材P75演示实验实验4-1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粉末【实验目的】学习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吸附沉淀【实验用品】烧杯、药匙、浑浊的天然水、明矾【实验步骤】取2个烧杯,各盛大半杯浑浊的天然水,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现象。

明矾【实验现象】加了明矾的水样,比未加明矾的水样要澄清些。

【实验结论】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2. 教材P75演示实验实验4-2过滤【实验目的】学习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实验用品】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同堂实验4-1中用明矾净化处理过的液体滤纸的折叠三层滤纸的一边【注意事项】1. 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保证过滤效率)。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直接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到漏斗下的烧杯中,使滤液浑浊)。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漏斗中)、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防止滴下的液滴溅到烧杯外)。

过滤时先过滤上层清液,后过滤下层浊液。

若先过滤下层浊液,滤纸上将会残留着大量不溶性杂质,再过滤上层清液时,不溶物会阻碍清液的通过,影响过滤速度。

2. 如果两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下面的烧杯未洗干净,内壁附有不溶物。

【中考练兵场】(1)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__ 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__ ___.(2)过滤时静置一会儿再过滤,这是为了__ ____.(3)经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混浊,原因可能是__ ____.(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该同学说“我终于制成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简述你的理由____ __.3. 教材P76演示实验实验4-3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实验目的】学习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实验用品】试管、蒸馏水、氯化钙的水溶液、肥皂水【实验步骤】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

实验探究:明矾的净水作用

实验探究:明矾的净水作用

[实验探究]明矾的净水作用
目的:
认识明矾的水解反应和氢氧化铝的吸附性能。
用品:
研钵、蒸发皿、量筒、烧杯、玻璃棒、铁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
明矾、蓝色石蕊试纸、泥水、品红溶液。原理:
明矾[KAl(SO4)2·12H2O]易溶于水,并发生水解反应,溶液呈酸性。
KAl(SO4)2=K+ +Al3+ + 2SO42-
Al3+ + 3H2O =Al(OH)3 + 3H+
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具有吸附性能。同理,许多铝盐,如硫酸铝结晶、氯化铝等都是较好的净水剂。
操作:
1.取20 克明矾晶体在研钵中研细。将明矾粉末加入盛有50 毫升的烧杯里,稍加热并不断搅拌,加速明矾的溶解和水解反应,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红,溶液
呈酸性。
2.取两只100 毫升的烧杯盛水50 毫升。分别加入5 毫升泥水和1 毫升品红溶液,搅拌后各倾入25 毫升明矾溶液,继续搅拌,静置。水中的泥粒和品红色素被氢氧化铝絮状沉淀凝聚或吸附而沉降到烧杯的底部,上面的溶液则清沏透明。
其它实验方法:也可用硫酸铝或氯化铝溶液代替明矾溶液。将上述溶液各5 毫升边搅拌,边加入两只盛有50 毫升水的小烧杯里,再分别加入1 毫升泥水、1 毫升品红溶液。
注意:
明矾是传统的净水剂,一直被人们所广泛使用。

近年来发现,明矾中含有的铝对人体有害。

长期饮用明矾净化的水,可能会引起老年性痴呆症。

现在已不主张用明矾作净水剂了。

04 水的净化实验记录

04 水的净化实验记录

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POI 探究活动课
G.D Country Garden (IB World) School
探究单元:水Water
Name ________ Class ____, Grade ____ ____ Feb 2012 探究实验名称:水的净化
问题:由于多种原因,自然水域的水中会混入一些杂质和细菌,怎样除掉它
们呢?
实验一:在混浊的水中加入明矾,搅拌一下,静置几分钟,我发
现。

这种方法叫。

它可以除掉水中一部分不易溶解的杂质。

实验二:有些不容易溶解的杂质,用沉淀的方法不能去掉,可以用过滤的方法。

观察过滤了的水有什么变化?。

滤纸上留下了什么?。

思考和讨论:经过沉淀和过滤的水变清了,是否可以饮用?为什么?。

☞把消毒药品(如漂白粉等)放入水中,或者把水煮沸,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

这种方法叫做消毒。

煮沸是既方便又可靠的消毒方法。

结论: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水的净化。

、 和 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方法。

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是在自来水厂进行了沉淀、过滤和消毒后,送入千家万户的。

你能用箭头在下图上指出自来水从自然水域走进各家各户的路线吗?
☜自来水厂的消毒处理,不可能把细菌全部消灭,水经过长距离输送,又会增加一些细菌,所以不能喝生水。

评价
自我评价
评价内容   观察认真有礼貌、不吵闹
操作正确、实验效果好
服从安排、合作愉快
组员评价
我还有话说:。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单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过滤泥水实验报告单学生姓名:班级日期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练习,学习过滤的基本操作2.进一步了解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二、实验仪器和药品: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泥水三、实验装置:(右图)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bc d四、实验步骤:1.制作过滤器将滤纸折叠成圆锥形,用水湿润使其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2.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稍低,向烧杯中倾倒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由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去,使滤液浑浊。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要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

引流用的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上3.按照实验装置图组装仪器装置,组装时由下至上,由左至右。

4.过滤五、讨论1.有一杯浑浊的天然水,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净化程度较高的是哪一种?2.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有气泡,为什么?3.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过滤时玻璃棒起什么作用?4.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可以用什么物质代替实验中的滤纸和漏斗、玻璃棒?5.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6.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液体仍然是浑浊的,请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7.过滤后的水比较澄清但有颜色、有臭味。

如何去掉颜色除去臭味呢?8.如何知道过滤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怎么样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水的净化的实验报告(3篇)

水的净化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的水净化设备和技术。

3. 通过实验,验证水的净化效果。

二、实验原理水净化是指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物、微生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使水质达到生活、生产、科研等领域的使用要求。

本实验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水的净化。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过滤器、沉淀池、活性炭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离心机等。

2. 实验材料:自来水、絮凝剂、活性炭、紫外线灯、离心机等。

四、实验步骤1. 自来水预处理:将自来水进行沉淀,去除部分悬浮物。

2. 絮凝处理:向沉淀后的水中加入适量的絮凝剂,使悬浮物形成絮体,便于后续处理。

3. 沉淀:将絮凝处理后的水放入沉淀池,静置一段时间,使絮体沉淀。

4. 过滤:将沉淀后的水通过过滤器,去除较小的悬浮物和部分胶体。

5. 活性炭过滤:将过滤后的水通过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有机物、余氯等物质。

6. 紫外线消毒:将活性炭过滤后的水通过紫外线消毒器,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7. 离心分离:将消毒后的水通过离心机,分离出部分重金属和溶解物。

8. 出水检测:对净化后的水进行水质检测,包括浊度、COD、BOD、重金属、微生物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沉淀处理:沉淀处理后的水中悬浮物含量明显降低,浊度从原始的XX NTU降至XX NTU。

2. 絮凝处理:絮凝处理后的水中悬浮物含量进一步降低,浊度从沉淀处理后的XX NTU降至XX NTU。

3. 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的水中悬浮物含量进一步降低,浊度从絮凝处理后的XX NTU降至XX NTU。

4. 活性炭过滤:活性炭过滤后的水中有机物、余氯等物质含量明显降低,COD从原始的XX mg/L降至XX mg/L,余氯从XX mg/L降至XX mg/L。

5.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后的水中细菌和病毒含量明显降低,细菌总数从原始的XX CFU/mL降至XX CFU/mL,病毒总数从原始的XX PFU/mL降至XX PFU/mL。

水变清小实验报告(3篇)

水变清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水的污染情况,学习简单的净化水质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二、实验原理水污染是指水中的有害物质超过了一定标准,对人类、动物、植物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本实验采用物理方法,通过沉淀、过滤等步骤,将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去除,使水变得清澈。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水样(污染水、清洁水)、蒸馏水、食盐、活性炭等。

2. 实验药品:无。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取水样:分别取污染水和清洁水各100毫升放入烧杯中。

3. 沉淀:将污染水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食盐,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悬浮物沉淀。

4. 过滤:将沉淀后的污染水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5. 活性炭吸附:将过滤后的水样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活性炭,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被吸附。

6. 再次过滤:将吸附后的水样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7. 蒸馏:将收集到的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水中的可溶性盐类沉淀。

8. 再次过滤:将沉淀后的水样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9. 比较水质:将过滤后的水样与清洁水进行对比,观察水质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和蒸馏等步骤后,污染水变得清澈,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

2. 实验分析:本实验通过物理方法,有效地去除了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部分有机物,使水质得到了改善。

实验过程中,食盐的作用是促进悬浮物沉淀,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蒸馏则可以去除水中的可溶性盐类。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表明,通过物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使污染水变得清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水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水污染对人类、动物、植物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实验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实验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知识点总结_初中化学水的净化实验1.常采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①吸附:常用明矾、活性炭,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物沉淀到水底,活性炭不但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还可以吸附溶于水的有异味物质和色素。

②沉淀:水中悬浮物被吸附后形成密度较大的颗粒,从而使杂质沉降。

③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④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如水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其原理是利用蒸发的方法使水和杂质分离。

2.明矾的净水作用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常用明矾或硫酸铝作絮凝剂。

这两种物质都能与水或水中含有的矿物质作用生成一种叫做氢氧化铝的凝胶状的物质,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细小的悬浮杂质集结而下沉。

现在也有用碱式氯化铝或氯化铁作絮凝剂的,效果也很好。

3.活性炭的净水作用活性炭是具有多孔结构的单质碳,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广泛地用于净化某些气体或液体。

很多净水器中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常见考法自来水来之不易,净化经过了如下步骤:原水→絮凝剂→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池→清水池→消毒(加入氯气、臭氧或二氧化氯)→用户。

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止浪费现象发生。

水的净化方法有很多,这几种方法也是混合物分离的常见方法。

熟记这几种方法的本质是我们在考试中解题的依据。

误区提醒1.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属于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水常含有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饮用,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不是纯净物,因为浑浊的水虽然变澄清了,但这些过程除去的主要是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溶解的杂质。

3.常用的净水方法中,蒸馏净化程度相对较高,得到的蒸馏水一般可看作纯净物。

4.各种净化水的方法根据水质不同,综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典型例题】1.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解析:自来水的净化一般是先使液体中的杂质通过加入絮凝剂沉降下来,然后过滤,再加药品除去微生物。

明矾做的实验报告(3篇)

明矾做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明矾的制备方法及原理。

2. 掌握明矾的物理、化学性质。

3. 通过实验探究明矾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明矾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盐,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在实验室中,明矾可以通过铝盐与硫酸反应制备得到。

明矾具有以下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块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酸涩。

2. 化学性质: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结晶水,溶于水后电离出K+、Al3+和SO42-。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坩埚、干燥器、电子天平、滤纸等。

2. 试剂:硫酸铝钾、浓硫酸、氢氧化钠、盐酸、氨水、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明矾的制备(1)取一定量的硫酸铝钾固体,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2)将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一段时间,使硫酸铝钾完全溶解。

(3)将溶液冷却至室温,让其自然结晶。

(4)过滤,收集晶体,用蒸馏水洗涤晶体,晾干。

2. 明矾的物理性质探究(1)观察明矾的外观,记录其颜色、形状等。

(2)称量一定量的明矾,测量其密度。

(3)取少量明矾,加入蒸馏水中,观察其溶解情况。

3. 明矾的化学性质探究(1)取少量明矾,加入氨水,观察现象。

(2)取少量明矾,加入盐酸,观察现象。

(3)取少量明矾,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4)取少量明矾,加入硫酸溶液,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明矾的制备实验成功制备出明矾晶体,其外观为无色透明块状结晶。

2. 明矾的物理性质(1)外观:无色透明块状结晶。

(2)密度:2.72 g/cm³。

(3)溶解性:易溶于水。

3. 明矾的化学性质(1)与氨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与盐酸反应:无现象。

(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4)与硫酸溶液反应:无现象。

六、实验结论1. 成功制备出明矾晶体,并观察到其物理性质。

2. 明矾在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其具有与氨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性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时2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
2.了解自来水生产流程,理解吸附、沉淀、过滤等净水的方法;
3.初步学会过滤的原理和操作。

【学习重点】
理解吸附、沉淀、过滤等净水的方法,学会过滤的原理和操作。

【学习难点】
学会过滤的原理和操作。

【学习内容】
学生实验一:明矾的净水的作用
实验步骤向1号和2号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明矾,用玻璃棒搅拌溶解,静置观察现象,记录在学案上
现象
结论
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实验步骤 1.取一张圆形滤纸(如下图),折好并放入漏斗,使之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不要
有气泡;
2.架好漏斗,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能
沿着烧杯内壁流下;
3.取用1号烧杯中处理过的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
倾倒,注意液面始终低于滤纸的边缘
现象
结论(水清
澈程度由
高到低排
序)
滤纸的折叠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漏斗内页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实验步骤
1.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
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
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
2.将瓶子倒置,瓶内由
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
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学习反思:。

课题三、水的净化(一) (2)

课题三、水的净化(一) (2)

A、滤纸紧贴漏斗
B、滤纸低于滤斗
C、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的内壁
D、为了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搅动滤纸上的滤液
3、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1)小明通过查资料得知:二氧化锰是一种不溶于水 的固体,氯化钾是溶于水的固体,于是小明想出了一 种方法,从反应完全后所得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这种方法叫_______。其中,主要的步骤有_______
种方法,从反应完全后所得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这种方法叫___过_滤___。其中,主要的步骤有_______
溶 过滤 洗涤
(2)小明用到的有关仪器或用品是:
A
A玻__璃__棒_B__滤_纸__C__漏__斗_D__烧__杯__
B (3)如果过滤出来的液体依然
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
C
( 4 )滤纸的作用是_阻__止__难_溶__物__通__过_
现象:过滤出来的液体仍然是红色的
想一想:怎样除去水中的色素?
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在上述红色的液体中加入 2药匙的活性炭,搅拌,再重新过滤一次,观察 过滤出来的液体的颜色(要清洗漏斗)
现象:过滤出来的液体是无色的、澄清的
3、吸附 加入活性炭,作用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设问:活性炭这种物质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5 煮沸 加热到100℃以上 作用之一: 是杀菌消毒
想一想:如果你是南沙区自来水厂的技术人员,你怎 样把学到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把河水、涌水变成干 净的自来水呢?
介绍: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过程 P55 图3-15
取水
加明矾 沉淀
过滤
加活性炭 吸附
煮沸
加漂白粉或氯气
饮用水 自来水
消毒
考考你: 1.水的净化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明矾溶液实验报告

制作明矾溶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的化学性质。

2. 掌握制备明矾溶液的实验方法。

3. 学习使用化学实验仪器进行溶液配制。

二、实验原理明矾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铝钾盐,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在水中,明矾可以溶解,形成一种淡黄色的溶液。

明矾溶液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净水、制作发酵剂等。

三、实验器材1. 烧杯2. 玻璃棒3. 量筒4. 电子秤5. 胶头滴管6. 水浴锅7. 实验室用纯净水8. 明矾(分析纯)四、实验步骤1. 称取5.0克明矾,置于烧杯中。

2. 向烧杯中加入50毫升纯净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明矾完全溶解。

3. 用量筒量取10毫升明矾溶液,倒入另一只烧杯中。

4. 向烧杯中加入10毫升纯净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稀释。

5. 将稀释后的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入水浴锅中,观察溶液在水浴中的变化。

6. 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将稀释后的明矾溶液滴入水浴锅中后,观察到溶液呈现出淡黄色,并且水浴锅中的水逐渐变得澄清。

2. 分析原因:明矾溶液中的铝离子和钾离子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钾,使溶液呈现淡黄色。

同时,氢氧化铝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水变得澄清。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明矾溶液,并观察到溶液在水中具有净水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明矾溶液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溶液溅出。

2. 称取明矾时,要确保称量准确。

3. 在搅拌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避免溶液溅出。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明矾溶液接触皮肤。

5.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八、实验反思本次实验制作明矾溶液,让我们了解了明矾的化学性质和溶液配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溶液溅出、称量不准确等。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高了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


(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水中
杂质
(4)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

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有哪 些?
滤纸
牛刀小试
1.(2010·南安中考)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 的一个应急办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 投入沉淀剂静置)后过滤。若在化学实验室进
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A )
牛刀小试
(1)该图进行的是
操作。
(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 滤纸的边缘要 液面
(填“高于”或“低于”),这主要是因
3.通过了解水净化的不易,我想要发出几 句感慨或呼吁。
操作要点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液体仍然是 浑浊请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1)滤纸破损 (2)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

1.通过观察图4-14,你能 总结出自来水厂净水的 大体步骤吗?每一个 步骤的目的是什么?
活性炭
具有吸附作用,主要是吸附颜色和气味
聚 合 氯 化 铝
液 氯
我们的收获
1、我学到了…… 2、我开始在想……… 3、我惊讶的是…… 4、我现在认识到…… 5、我推断…… 6、我想总有一天…… 7、我喜欢…… 8、我也许会……
种操作。 阅读教材实验4-2并回答 1.需要用到哪些仪器? 2.制作过滤器需要注意什么? 3.倾倒液体时要注意什么?
你能行
实验活动 按照书上图4-16,从下到上的顺序搭 好过滤装置后,对2号烧杯中的水过滤。 思考题(任选一题思考作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