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之推拿手法:小儿腹痛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手法
(十一)摇法 将患儿肢体关节作被动性的 环形旋转运动,称为摇法。 适用于肩、肘、腕及膝关节 等。 摇法的功能特点是 "摇以活 之",即活利关节。
二、几种常用的复式操作手法 复式操作手法是小儿推拿疗法 中的特定操作方法,它用一种或几 种手法在一个或几个穴位上按一定 程序进行特殊推拿操作。复式操作 法古人又称 "大手术"、"大手法"。 最有名的为 "十三大手法"。
(九)搓法 以双手掌面对称性夹持住患儿 肢体的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方向 相反的快速搓揉,并同时上下往返 移动,称为搓法。 小儿搓法主要用于胁肋部。搓法的 功能是 "搓以除之",即活筋脉、除 麻木。
(十)捻法 以拇指、食指螺纹面捏住一定 部位,相对用力往返捻动,称为捻 法。 本法主要用于手指、足趾小关节与 浅表肌肉、皮肤筋结处。其功能特 点同搓法。临床主要用于关节麻木、 肿痛或关节屈伸不利等病证的治疗。
(七)运法 以拇指螺纹面或食、中指的螺 纹面在患儿体表由某穴沿着一定的 方向通过弧线运达另一穴,称为运 法。 运法的功能特点是"运以祛之",即 扶正祛邪。临床常用于脾肾不和或 脾虚所致的泄泻、呕吐、便秘、遗 尿等病证的治疗。
(八)拿法 将拇指与食、中指相对用力, 连续一紧一松地拿捏起某一穴位处 的肌筋,称为拿法。 拿法主要适用于颈项、肩、四肢部 等,拿法具有强心通络之功能,即 "拿以强之"。
(一)黄蜂入洞
(二)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三)水底捞月
(四)打马过天河
(五)大推天河水
(六)运土入水
(七)运水入土
(八)总收法
小儿推拿疗法ppt课件
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可缓解腹泻引起的腹痛、腹胀等 症状。
揉足三里穴
推七节骨
用指腹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持续2-3分钟, 可缓解腹泻引起的身体虚弱等症状。
用拇指自上向下推动七节骨,力度适中, 每次持续3-5分钟,可缓解腹泻引起的脱肛 等症状。
便秘的推拿疗法
总结词
便秘是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疗法可以促 进肠道蠕动并缓解症状。
擦法
总结词
用掌根或鱼际在穴位上做快速来回擦动,适用于各个穴位和部位。
详细描述
擦法是用掌根或鱼际在穴位上做快速来回擦动,可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擦法常用于小儿推拿中的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
04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疗法
感冒的推拿疗法
总结词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疗 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咳嗽、腹泻等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疗法具有无创伤、无副 作用、操作简便等优点,受到广
泛欢迎。
推拿疗法的发展历程
小儿推拿疗法起源于中国,已 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小儿推拿疗法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小儿推 拿疗法逐渐受到重视和研究, 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进一 步证实。
推大肠俞
用拇指自上向下推动大肠俞,力度适 中,每次持续3-5分钟,可缓解便秘
引起的腹部胀满等症状。
揉天枢穴
用指腹按揉天枢穴,每次持续2-3分 钟,可促进肠道蠕动并缓解便秘症状。
摩腹
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持 续5-10分钟,可促进肠道蠕动并缓解 便秘症状。
夜啼的推拿疗法
总结词
夜啼是小儿常见病症, 推拿疗法可以安抚情绪
捏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轻轻 提起并放松,可刺激穴位,促进气血 流通,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捏法常 用于小儿推拿中的捏脊疗法。
小儿推拿方法腹痛
小儿推拿方法腹痛腹痛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问题、感染、胃肠道炎症或平凡的肠绞痛等引起的。
在儿童中使用推拿来缓解腹痛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小儿推拿方法安全有效,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腹痛,促进儿童的健康。
下面介绍几种小儿推拿方法,以帮助缓解腹痛。
1.捏脊法捏脊法是指在儿童背部旁边的两侧捏脊椎的方法。
将双手掌心对着儿童的脊椎,用适度的力度向下捏住,然后向上推。
这样可以刺激脊髓,改善脏腑功能,缓解腹痛。
2.涌泉穴按摩法涌泉穴是位于脚底,距离足跟约2.5厘米的穴位。
轻轻按摩涌泉穴可以刺激脾胃经络,缓解腹痛。
使用大拇指在穴位上按摩,每次大约5分钟,可以多次重复。
3.腹部按摩搓腹部可以促进腹部肌肉的放松,改善肠道蠕动,缓解腹痛。
父母可以用手心轻轻按摩儿童的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
4.肚脐按摩法肚脐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方法,可以帮助调理脏腑功能,缓解腹痛。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肚脐周围的肌肉,进行顺时针按摩,每次约5分钟。
5.摩腹法摩腹法是利用热量和按摩的方式,刺激腹部穴位,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腹部肌肉的松弛,缓解腹痛。
父母可以用温热的手心在儿童的腹部轻轻按摩,每次约5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推拿方法虽然安全有效,但在使用时仍需遵循以下几点。
1.推拿力度适中:力度太大可能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力度太小则可能无法达到缓解腹痛的效果。
因此,在推拿时需要注意力度的掌握。
2.儿童舒适感:推拿时需要关注儿童的舒适感,确保他们感到舒适和放松。
如果儿童感到不适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推拿。
3.随时观察:在进行小儿推拿时,父母需要随时观察儿童的反应。
如果儿童出现呕吐、严重腹痛、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方法,已经被证明可以缓解腹痛,并且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
然而,对于严重疾病或疑似疾病的儿童,父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治疗。
在进行小儿推拿时,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药物治疗和调整饮食习惯,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儿常见病推拿课件
基本手法
推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推 动,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捏法:用手指捏住皮肤,适用于 全身各部位
擦法:用手掌或手指在皮肤上摩 擦,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弹法:用手指弹击皮肤,适用于 全身各部位
掐法:用手指掐住皮肤,适用于 全身各部位
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旋 转揉动,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搓法:用手掌或手指在皮肤上搓 动,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推拿疗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不可自行操作。
常见病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根据小儿常见病的特点,采用不同 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推拿治疗小儿常见病具有安全、有 效、无副作用的特点
适应症:适用于小儿感冒、咳嗽、腹泻、便秘 等常见病
注意事项:推拿治疗小儿常见病时,要注意 手法的轻重、时间、频率等,避免过度治疗。
腹泻
01
病因:饮食不 当、受凉、感 染等
02
症状:大便次 数增多,大便 稀薄,伴有腹 痛、腹胀等
03
推拿治疗:揉 腹、推拿足三 里、捏脊等
04
注意事项:注 意饮食卫生, 避免受凉,及 时补充水分和 电解质。
小儿常见病推拿预 防
4
增强体质
01 推拿手法:介绍小儿常见病推 拿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02 穴位选择:选择适合小儿体质 的穴位进行推拿
推拿疗法的优势
1
安全无副作用:推 拿疗法采用手法操 作,无药物副作用,
适合儿童使用。
2
疗效显著:推拿疗 法对多种小儿常见 病有显著疗效,如 感冒、咳嗽、腹泻
等。Leabharlann 3操作简便:推拿疗 法操作简便,家长 可在家中自行操作,
方便快捷。
4
提高免疫力:推拿 疗法可提高儿童免 疫力,增强体质,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又有效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按摩、推拿、拍打等手法,调理小儿的脏腑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小儿推拿的案例。
案例一,小儿感冒。
小明,3岁,因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流涕,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根据小明的症状,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明的背部和胸部轻柔地做推拿,促进肺气流通,缓解咳嗽症状。
然后在小明的头部和面部做按摩,帮助缓解鼻塞和流涕。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明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体温下降,咳嗽和流涕也明显减轻。
案例二,小儿消化不良。
小红,4岁,因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红的腹部做柔和的推拿,促进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吸收。
然后在小红的背部和腹部做拍打,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泻症状。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红的食欲逐渐好转,腹痛和腹泻也有了明显改善。
案例三,小儿失眠。
小华,5岁,因失眠引起的易醒、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华的头部和背部做按摩,促进神经系统放松,缓解烦躁情绪。
然后在小华的双腿和双足做推拿,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华的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以上就是几个小儿推拿的案例,通过小儿推拿的手法,可以有效地调理小儿的身体状况,缓解疾病症状,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小儿推拿也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受到了家长和小儿的喜爱。
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了解小儿推拿的好处,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保健和治疗方式。
小儿推拿的手法及技巧
小儿推拿的手法及技巧
小儿推拿是中医针对小儿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它的方法有很多,有推、按、拿、捏、揉、滚、一指禅等方法。
小儿推拿是一种中医绿色疗法,副作用小,无痛苦,疗效确切,是很多宝妈经常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哮喘、发热、腹痛等疾病,也可以进行保健推拿,用来提高幼儿免疫力,强身健体。
小儿推拿简单易上手,针对小儿经常会出现的症状,可以对幼儿腹部进行按揉,用掌跟顺时针轻揉腹部,或者摩腹,可以促进幼儿肠胃蠕动,帮助拍气,促进消化。
还有捏脊法,用双手拇指、食指提捏幼儿背部脊柱皮肤,可以激发正气,为常用的保健方式,还有开天门、推阚宫、揉耳后高骨等推拿手法,都是对幼儿有很好保健作用的。
中国六大中医推拿流派简介正骨推拿小儿推拿
中国六大中医推拿流派简介正骨推拿小儿推拿一、指禅推拿传说一:梁武帝时达摩菩提取旧有推拿按摩加入搓擦滚捻缠揉六法。
传说二: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万物归一。
宋朝俱阺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佛教教义,天龙竖起一个指头而令俱阺大悟。
今可考者:为清咸丰武举人李鉴臣客居扬州传予丁凤山。
今之朱春霆与王纪松为李之第四代传人。
一指禅推拿手法常用十四法即: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
其特点是循经,技巧,取穴准适合内妇儿杂病。
二、滚法推拿滚法推拿创始人丁季峰原为一指禅推拿门人,临床以滚法为主要手段,配合揉按拿捻搓和肢体被动运动而发明滚法。
其特点是:(一)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有关生理、解剖、病理等理论为实践依据。
(二)经周密检查之后,以轻巧灵活手法治疗。
因其接触面积大,压力也大而又柔和舒适有利于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其适应范围主要有半身不遂、小儿麻痹、颈肩腰臀及四肢关节软组织扭挫伤等。
三、内功推拿内功推拿以山东马万起、马万龙兄弟为代表,其特点是强调整体观念,扶正驱邪并以少林内功指导患者进行锻炼。
其手法包括擦拿(五指拿捏拿)、点(包括肘按)分、合、扫散、理、劈、抖、搓运、拔伸、击(掌击、拳击、棒击)等法。
内科推拿另一特点是用湿热敷及棒击法配合治疗。
四、正骨推拿正骨推拿又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
是以矫正骨缝开错、筋结筋歪等一类骨伤疾病为诊治范围的一种推拿方法。
其基本手法为推拿按摩摸接端提八法。
临床应用可分为正骨手法和推拿手法,两者又可配合运用。
近代中医正骨推拿名家有杜自明、黄东山、陆文。
正骨推拿在治疗骨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正确运用正骨手法可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原、突者复平。
《正骨心法要旨》说:手法各有所宜,其愈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
五、点穴推拿点穴推拿或称指压推拿疗法。
临床上主要是以手指按压点掐人体经络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
《素问·举痛论》中说: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本法特点是感应强、作用快、损伤小。
运用中医疗法诊治小儿腹痛
症 状 : 腹 胀 闷 , 而 拒按 , 如针 刺 , 有定 处 , 脘 痛 痛 痛 固定 不
移 , 之 痛剧 , 无光 泽 。 按 面
腹痛在脐周 , 时作时止 , 痛时有条索块 , 痛喜揉按 , 按之痛减 , 痛时泛吐清涎 , 饮食不思 , 精神疲倦 , 不痛时如常人 ; 突然 或 有上腹钻顶样疼痛 , 弯腰 曲背 , 辗转不安 , 肢冷 汗出, 恶心吐
状态 , 这往往给正确的诊断和冶疗带来 困难 。本文就是从辩证的角度 , 根据不 同的情况来利用中医疗法来诊治4 J腹痛的。 ,L
【 关键词 】 小儿腹痛 ; 中医疗法; 辩证医治
腹 痛 , 4 J 时期 最常 见 的症 状之 一 。 骨下 、 的两旁 是 ,L 胸 脐 及 耻 骨 以上 部位 发 生疼 痛者 , 统称 腹 痛 。可 见 于4 J 多种 均 ,L 疾 病 的发 生发 展 过 程 中 , 痛 可见 于多 种 疾 病 , 及 范 围较 腹 涉 广, 任何年龄与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腹痛。引起腹痛常见的 疾病有胰腺炎 、 肝炎 、 阻、 肠梗 肠套叠 、 阑尾炎 、 肠道寄生虫 、 泌 尿 系 结石 、 腔 淋 巴结 炎 、 发 性腹 痛 、 敏 性 紫 癜 、 麻 腹 再 过 荨 疹 、 型 癫 痫 等 。 由于 4 J病 情 变 化 多 端 , 腹 ,L 对疼 痛 表 达 能 力 差 , 且 部 分病 例 有 进 一 步演 变 为 急 腹症 的可 能 , 以一定 而 所 要认 真 辨证 , 急腹 症 的患 儿 宜 马上接 受 手 术治疗 。但 一般 属 的都 可 通过 中 医 的治疗 取 得 良好 的效 果 。 小 儿腹 痛 的主 要症 状 腹痛的程度 、 性质 、 伴随症状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年龄比 较 小 的4 J不 能述 说 , 要 靠 突 然发 生 的反 常 的哭 闹 、 ,L 就 面色 苍 白、 出汗 、 神不 好 及 固定 体位 来 判断 。 精 按 中 医辨 证 , 因受 凉 而 致 的腹 痛 称 为 寒积 腹 痛 , 以见 可 到 腹 痛阵 作 , 得温 痛减 , 寒痛 甚 , 鸣辘 辘 , 色苍 白 , 甚 遇 肠 面 痛 则 额 冷汗 出 , 色 紫暗 , 唇 四肢发 冷 。饮 食不 当 , 食食 物 而 致 过 的 腹 痛 , 往可 以见 到 脘腹 胀 满 , 痛 拒 按 , 思 乳食 , 往 疼 不 嗳腐 吞酸 , 或腹 痛欲 泻 , 后 痛 减 , 时 有 呕 吐 , 物酸 馊 . 矢气 泻 或 吐 频作 , 大便臭秽 , 夜卧不安.手足心热 , 称为食积腹痛 。如果
小儿推拿 中医一绝
小儿推拿中医一绝小儿推拿疗法,亦称“小儿按摩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
近代实验观察表明,抚摸是人体尤其是小儿不可缺少的良性刺激。
如对早产儿进行触摸,可使他们的生长明显增快,以后也可以少患疾病。
这种刺激方式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更能发挥其特殊的效能。
小儿推拿疗法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备。
由于小儿推拿疗法具有方便易行、适应范围广泛、疗效奇特、无副作用、无痛苦等特点,而且不受设备、医疗条件的限制,患儿又可免除打针服药之痛苦,因此深受患儿及其家属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治疗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体表现在肌肤柔嫩、肠胃柔弱、筋骨不强、血脉不充、免疫能力低下。
生理上的稚弱决定了小儿对外界环境的被动适应性和依赖性。
小儿又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其代谢快、吸收快、排泄快、生长也快,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小儿推拿是一种良性的、有序的和具有双向调节性的物理刺激,易被小儿内脏或形体感知,从而产生功效。
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此外,易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所侵;在内,又易被乳食不节所伤。
导致感冒、咳嗽、哮喘等肺系病证及厌食、泄泻、便秘、腹痛等脾胃系病证。
有临床研究表明,推拿通过穴位补泻及脘腹部的直接操作,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恢复,尤其这种治疗方法不使用药物,又能够起到用药的作用,有时比用药起效还快、疗效还好,没有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难题。
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小儿推拿不但可以治病,还具有保健作用。
其一可保护小儿皮肤、五官、脏腑等组织器官,避免和减少发育中受到的损害;其二可促进与增强小儿组织器官功能;其三对出生后发现的各种畸形或素体的缺陷与偏差有一定矫正作用,如对矮身材的推拿研究,发现可明显促进小儿长高;对脑瘫的治疗,又证明推拿能健脑益智。
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住院患者。
一、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腹痛(TCD编码:BEZ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ICD-10编码:I88.0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4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常见证候:腹部中寒证乳食积滞证胃肠积热证气滞血瘀证肺胃热盛证湿热蕴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住院患者。
2.阵发性腹痛,可伴发热、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3.出现严重腹腔积液、腹膜炎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观察小儿腹痛时的疼痛程度、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疼痛诱发因素,压痛部位及反应等主症,同时观察食欲、呕吐、发热、咽痛、二便、睡眠等次症以及舌苔、脉象的特点,并注意上述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尿常规、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可以有效地调理小儿的身体,促进健康成长。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小儿推拿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小儿感冒。
小明,男,5岁,患有反复感冒的问题。
每到换季或天气变化时,小明就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小明属于“肺气不足,风寒侵袭”的证候。
采用小儿推拿的手法,针对小明的脉搏、呼吸、背部等部位进行按摩,配合中药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疗程,小明的感冒症状明显减轻,身体也变得更加健康。
案例二,小儿消化不良。
小红,女,3岁,经常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的问题。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小红属于“脾胃虚弱”的证候。
针对小红的腹部进行温和的推拿按摩,帮助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配合中药调理和饮食调节,小红的消化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食欲增加,腹泻和腹痛的情况也明显减轻。
案例三,小儿多动症。
小亮,男,7岁,患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过于活跃,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小亮属于“肝火上扰”的证候。
通过小儿推拿的手法,针对小亮的头部、背部等部位进行按摩,配合中药调理和情绪疏导,小亮的多动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学习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小儿推拿在调理小儿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小儿的脉搏、呼吸、腹部、背部等部位进行温和的按摩推拿,可以促进气血畅通,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进行小儿推拿时,需要注意手法温和,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按摩造成伤害。
同时,结合中药调理和饮食调节,可以更好地达到调理小儿健康的效果。
总之,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对于调理小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家长们在平时多关注小儿的身体状况,如有需要可以及时寻求中医师的帮助,为小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对小儿身体特定部位的推拿按摩,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为您介绍 40 个珍贵的小儿推拿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清脾经与补脾经相反,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作逆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3、清肝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有平肝泻火、解郁除烦的功效。
4、清心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中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可清心泻火、养心安神。
5、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
6、补肾经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小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7、清大肠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食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约 300 次。
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8、补大肠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作自虎口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9、揉板门用拇指揉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约 300 次。
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10、运内八卦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手掌内八卦处作环形推动,约 300 次。
能宽胸理气、行滞消食。
11、揉中脘用指端或掌根按揉小儿脐上 4 寸处,约 3 分钟。
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12、揉脐用中指或食指指端或掌根揉小儿肚脐,约 3 分钟。
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消食导滞。
13、摩腹用手掌或四指在小儿腹部作顺时针环形摩动,约 5 分钟。
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14、分腹阴阳用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约 100 次。
能调理气机、消食导滞。
15、揉足三里用拇指按揉小儿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约 3 分钟。
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小儿推拿课件:腹痛
五分钟推拿法
• 一窝风,拿肚角,揉板门,补心,补肾阳, 补脾,平肝,上三关,顺运内八卦,外劳 宫,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正捏脊, 搓揉脾俞,胃俞。
虫积痛
• 突然腹痛,以脐周为甚,时发时止,或在 腹部摸到条索状物,时聚时散,甚则面黄 肌瘦,嗜食异物或便虫,面部白斑,巩膜 蓝斑,下唇有颗粒样小点,舌尖起红刺。 如蛔虫窜行胆道则阵阵钻通,汗出肢冷。
肠痉挛
•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 痛,为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的 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受凉、暴食、大量冷食、 婴儿喂乳过多等等。本病属于单纯的功能性变化, 为非器质性病损,故预后较好,多数可自愈。表 现为健康小儿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每次发作数 分钟至十分钟,时痛时止,反复发作,腹痛可轻 可重,严重的持久哭叫、翻滚,肚子稍硬,间歇 时全腹柔软,可伴有呕吐,吐后精神尚好。
胃肠生长痛
• 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见于3— 12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 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每次疼痛时间较短,一 般不超过10分钟,疼痛发作次数因儿童而异,有 的每天数次,有的每小时数次。疼痛部位以脐周 为主,其次是上腹痛。疼痛无一定规律性,疼痛 程度也不一致,轻的仅为腹部不舒适感,重则表 现为肠绞痛,可见儿童疼痛难忍,面色发青或发 白,甚至恶心呕吐,还可听到“咕噜咕噜”的肠 鸣音。一般情况下,疼痛可很快缓解,缓解后儿 童的精神状态、饮食玩乐恢复如常。
肠套叠
• 肠套叠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病变 所在为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邻近的一部分 肠腔内,所以腹痛时可以在腹部触到一固 定性包块,压痛明显,腹痛发作后不久就 会呕吐,尤以在发病后2-12小时出现暗红 色果酱样大便为特征,有时呈深红色血水 样大便。如能早期发现,到医院进行充气 复位,则可免除因套入部分的肠管受压时 间过久缺血、发生坏死而必须采取的手术 治疗。
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
(1)患儿可有外感风邪、乳食不节或不洁、情志不畅等病史或诱因。
(2)临床表现:疼痛部位: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脐周及右下腹为主;疼痛性质:隐痛、钝痛、胀痛、刺痛、掣痛;疼痛特点: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发作后自行缓解;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伴发热、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啼哭不宁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1)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
(2)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
(3)典型症状: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腹痛可在任何部位,以脐周或右下腹最常见,腹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
压痛部位靠近中线或偏高,无固定位置,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偶可在右下腹扪及具有压痛的小结节样肿物。
(4)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5)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以上淋巴结显像,长轴(最长直径)≥10 mm或短轴(最短直径)≥5 mm,纵横比>2),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者。
较重者可见腹腔积液。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
(1)腹部中寒证:腹部疼痛,拘急疼痛,得温则舒,遇寒痛甚,痛处喜暖,面色苍白,痛甚者额冷汗出,唇色紫黯,肢冷不温,或兼吐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紧,指纹红。
(2)乳食积滞证:脘腹胀满,按之痛甚,嗳腐吞酸,不思乳食,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有呕吐,吐物酸馊,大便秽臭,夜卧不安,时时啼哭,舌红、苔厚腻,指纹紫滞。
(3)胃肠积热证:腹痛胀满,疼痛拒按,或伴发热,大便秘结,烦躁口渴,手足心热,口唇舌红,舌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指纹紫滞。
(4)气滞血瘀证:腹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腹部癥块拒按,肚腹硬胀,青筋暴露,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指纹紫滞。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引言儿童是任何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因此,儿童的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调整和刺激儿童体内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其健康和治疗疾病。
然而,虽然小儿推拿对许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但仍有一些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我们注意和遵守,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适应症1. 感冒和咳嗽儿童常常容易受到感冒和咳嗽的困扰。
推拿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通过按摩和刺激背部、胸部和肩部的穴位,小儿推拿可以促使儿童身体内的能量流动,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感冒和咳嗽的康复过程。
2. 儿童消化系统问题许多儿童容易受到消化系统问题的困扰,如腹痛、腹泻和便秘。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特定穴位来调整儿童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缓解腹痛和改善腹泻和便秘问题。
3. 睡眠问题儿童的睡眠问题常常令父母十分担忧。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调整儿童体内的能量流动和平衡,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按摩头部和脚底的穴位,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儿童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让他们更容易入睡。
4. 儿童运动损伤儿童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常常会遭受到一些轻微的损伤,如扭伤、摔倒等。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受伤部位周围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5.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调整儿童体内的能量流动和平衡,改善大脑的功能,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
通过按摩头部和背部的穴位,小儿推拿可以增强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禁忌症虽然小儿推拿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当儿童感到发热时,不适合进行推拿。
因为发热是身体对抗外界病毒和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此时推拿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应该等到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推拿。
2. 皮肤问题儿童如果有皮肤问题,如湿疹、烧伤等,不适合进行推拿。
小儿推拿手法的肚脐部穴位培训与脏腑调理技巧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在脏腑调理中重要性
情绪对脏腑的影响
儿童情绪不稳定、易怒或忧郁等不良情绪会对脏腑功能产生负面 影响。
心理健康的维护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增强其抵抗压力和不良情绪的能力,有助于 维护脏腑功能的平衡。
情绪调理方法
通过亲子沟通、游戏互动、音乐疗法等方式,帮助儿童调节情绪 ,保持心情愉悦。
05
加强小儿推拿人才培养
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小儿推拿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推拿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 水平。
推广小儿推拿适宜技术
积极推广小儿推拿适宜技术,将推拿治疗纳入公共卫生服 务体系,让更多的小儿患者受益于推拿治疗。同时加强与 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小儿推拿事业的发展。
THANKS
小儿推拿手法的肚脐部穴位培训与 脏腑调理技巧
目录
• 肚脐部穴位概述 • 小儿推拿手法基础 • 肚脐部穴位推拿实践 • 脏腑调理技巧与方法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肚脐部穴位概述
Chapter
肚脐部穴位定义及作用
肚脐部穴位定义
肚脐部穴位,又称“神阙穴”,位于 腹部正中线上,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 重要穴位之一。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Chapter
成功案例分享及经验总结
01
案例一
通过肚脐部穴位推拿成功缓解小儿腹泻。在此案例中,详细介绍了推拿
手法、穴位选择、推拿时间和频率等关键因素,以及家长在推拿过程中
的注意事项。
02
案例二
针对小儿消化不良的肚脐部推拿治疗。该案例重点阐述了如何根据小儿
的具体症状进行穴位选择和推拿手法的调整,以及如何在推拿过程中观
演示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痛是小儿常见的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涉及范围较广,由于小儿病情变化多端,对疼痛表达能力差,而且部分病例有进一步演变为急腹症的可能,所以一定要认真辨证,属急腹症的患儿宜马上接受手术治疗。
病因病机
1.感受寒邪
护理不当、腹部受凉、饮食当风、过食生冷→寒邪搏结肠间,中阳受遏(寒主收引,寒凝不散)→气机凝涩,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腹痛。
2.乳食积滞
乳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饮食不洁→损伤脾胃,升降失和,气机阻遏,郁而不通→食积而痛。
3.脾胃虚寒
素体阳虚,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脾阳不振→中焦虚寒,水谷失运→寒湿滞留,气机不畅,或气血不足,脏腑失养→腹痛。
4.虫积气滞
虫体扰动于胃肠中→气机受阻→气滞腹痛。
5.脾胃蕴热
暑热外侵,内邪(寒邪,食积等)郁久化热,恣食辛辣厚味→中焦湿热交阻,气机不和,传导失职→腑气不通→腹痛。
6.气滞血瘀
跌仆创伤,腹部手术之后,恐惧惊吓→腹内经络受损,气血逆乱→气血经脉失调→肠腑气滞血瘀→腹痛。
中医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调和脏腑,畅通气血,缓急止痛。
2.手法处方:推脾经,掐揉一窝风,运内八卦,摩腹,拿肚角,分腹阴阳。
3.方义:推脾经,摩腹,分腹阴阳——调理脾胃,和中止痛。
运内八卦——理气调中,并能起到调和及加强其他手法的作用。
拿肚角,掐揉一窝风——缓急止痛。
4.加减治疗
⑴寒实痛:加揉外劳宫,推三关,推脾经用补法以温中散寒,助阳止痛。
⑵伤食痛:加揉板门,清大肠,揉中脘,揉天枢以消食导滞,理气助运,和中止痛。
⑶虚寒痛:加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脐,按揉足三里,推脾经用补法以温补脾肾,助阳散寒,益气止痛。
⑷虫积痛:加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脐以温中安蛔,缓急止痛,蛔遇寒易扰动不安,遇温则静。
⑸热痛:加清大肠,退六腑,推下七节骨,推脾经用调法以清泻胃肠实热积滞,调通中焦气机升降。
⑹气滞血瘀:加平肝经,清心经,按弦走搓摩,推脾经用调法以行气活血,通络解郁,以通止痛。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
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