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五脏相生如何通过调理五脏来康复

中医五脏相生如何通过调理五脏来康复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脏相生,即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通过调理五脏,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维持健康的状态。
肝生心,肝藏血,心主血脉。
肝血充足,才能滋养心脏,使心血充盈,心脉通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熬夜、生气或者过度劳累,就容易损伤肝脏,导致肝血不足。
肝血不足则不能养心,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要调理肝脏以养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中医讲“怒伤肝”,所以要尽量避免发怒和过度的情绪波动。
作息规律也非常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能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养肝血的食物,如猪肝、鸭血、菠菜等。
此外,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心生脾,心主血,脾统血。
心血充足,脾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营养。
如果心阳不足,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调理心脾,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紧张。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补心脾的食物,如红枣、桂圆、莲子等。
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过于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脾生肺,脾主运化,为肺提供充足的气和津液。
脾气健运,肺气才能充足,呼吸才能顺畅。
如果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就会导致肺气不足,出现气短、乏力、咳嗽、易感冒等症状。
要调理脾肺,饮食上要注意均衡,多吃一些健脾益肺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百合等。
还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脾俞、肺俞等穴位来增强脾肺功能。
另外,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因为寒邪容易损伤脾肺之气。
肺生肾,肺主气,肾主纳气。
肺气肃降,有助于肾的纳气功能。
如果肺气虚弱,不能助肾纳气,就会出现呼吸浅表、动则气喘等症状。
调理肺肾,首先要避免吸烟和吸入有害气体,保护肺脏。
适当进行深呼吸锻炼,如气功、瑜伽等,可以增强肺肾的功能。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补肺肾的食物,如核桃、黑豆、黑木耳等。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人体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心脏、肝脏、脾脏、肺部和肾脏。
在中医中,五脏被视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与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等密切相关。
下面将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首先是心的养生。
心是人体的中枢,人体重要的脏腑功能都与心相关。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掌握着人体的思维、意识、记忆等。
要养护好心脏,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参与运动、学习放松的技巧和充足的睡眠来实现。
还要注意饮食的调理,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心脏健康的食材,如鱼类、坚果等。
戒烟限酒也是良好心脏养生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肝的养生。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也是内分泌的调节中心。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如果肝功能不好,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要养护好肝脏,首先要合理饮食,少吃油腻和煎炸食品,多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海鲜、豆类、水果等。
还要适量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肝脏的代谢功能。
还要避免过量饮酒、抽烟等不良习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第三是脾的养生。
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生化之源,它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输布水气等功能。
中医认为,脾虚会导致胃肠道问题,如胃溃疡、消化不良等。
所以,脾脏的养生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食寒凉和油腻食物,尽量吃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煮熟的蔬菜等。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第四是肺的养生。
肺脏是人体呼吸的重要器官,不仅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还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水液代谢等密切相关。
要养护好肺脏,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尽量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气体和烟雾。
饮食上,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增强肺部的抵抗力。
最后是肾的养生。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着人体的水液代谢、排泄功能、生殖等多种功能。
保护和养护肾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五脏养生专题讲座

肝
总结词
肝主疏泄,主藏血,为刚脏。
详细描述
肝在五行中属木,主要功能是疏泄气机,维持全身气机的畅通。同时,肝还主藏血,即储存和调节血液的功能。 肝的特性是刚脏,即其生理功能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如愤怒、抑郁等情绪会损伤肝气,影响身体健康。
脾
总结词
脾主运化,主统血,为后天之本。
详细描述
脾在五行中属土,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即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同时,脾还主统血,即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出血。脾为后天之本 ,即人出生后的生理机能和体质发育主要依赖脾的功能。
肺
总结词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详细描述
肺在五行中属金,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即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同时,肺还有宣发肃降的功 能,即宣发体内的浊气和降下体内的清气。肺还与皮毛相表里,即通过调节皮毛的开合来调节人体的 体温和汗液排泄等。
肾
总结词
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VS
详细描述
肾在五行中属水,主要功能是藏精,即储 存和生殖机能有关的精微物质。同时,肾 还主生长发育,即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和生殖机能。肾还主水液代谢,即调节体 内的水液平衡。肾为先天之本,即人的先 天体质和生理机能主要依赖肾的功能。
肺养生案例
总结词
通过调节作息、饮食和呼吸来养肺
详细描述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尘刺激;饮食上 可多食用白色食物如梨、白萝卜等,以养肺
气;进行深呼吸锻炼,增强肺功能。
肾养生案例
总结词
通过调节作息、饮食和运动来养肾
详细描述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饮食上可多食用黑色食物 如黑芝麻、黑豆等,以补肾气;适当运动如散步、游泳 等有助促进新陈代谢,养护肾脏。
中医养生之道平衡五脏远离疾病

中医养生之道平衡五脏远离疾病中医养生之道:平衡五脏,远离疾病中医养生,注重通过平衡五脏的功能来维持身体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分别指肝、心、脾、肺和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本文将介绍中医五脏的基本概念,讲解如何通过养生方式平衡五脏,从而远离疾病。
1. 肝脏:调畅气机,舒缓情绪肝脏在中医中被视为储藏血液、调畅气机的重要脏器。
保持肝脏的健康对于整个身体来说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应当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因为这些行为会对肝脏造成巨大的负担。
此外,情绪的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到肝脏的健康,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的压力和情绪紧张。
2. 心脏:保持平和,宣布智慧心脏在中医中被视为主宰血脉、调节情志的脏器。
保持心脏的平和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和含有过多油脂的食品。
此外,良好的睡眠质量也对心脏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保持适度的运动和放松身心,如瑜伽、太极拳等活动,也有助于维持心脏的平和状态。
3. 脾脏: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吸收脾脏在中医中被视为运化水谷精微的脏器,它的功能主要涉及消化和吸收。
为保持脾脏的健康,我们应该注意饮食调理。
首先,按时进餐,避免过度饥饿和暴饮暴食。
其次,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杂粮、水果和蔬菜等,避免过食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此外,正确认识快餐和加工食品对脾脏健康的不利影响,尽量减少其摄入量。
4. 肺脏:呼吸平稳,增强免疫力肺脏在中医中被视为气机调节和呼吸的脏器。
保持肺脏的健康对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空气的清新与流通,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清洁和循环。
此外,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这是保护肺脏健康的重要举措。
良好的姿势和正确认识工作环境也对肺脏的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5. 肾脏:滋养生命,养护精气肾脏在中医中被视为生命之根和调节水液代谢的脏器。
保持肾脏的健康有助于预防老年疾病和滋养精气。
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

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在调理过程中密切合作,维持人体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
一、调理肺脏肺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金脏”,其主要功能是呼吸、控制水液代谢和宣发气机。
常见的调理肺脏的方法有:1. 呼吸锻炼:每天花一些时间进行深呼吸和缓慢的呼吸,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2. 饮食调理:食用一些具有养肺作用的食物,如梨、花生、莲子等,可以滋养肺脏。
3. 中药调理:常用一些具有清热、润肺作用的中药,如银翘片、麦冬、杏仁等。
二、调理心脏心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火脏”,其主要功能是循环血液、控制情绪和记忆力。
以下是调理心脏的几种常见方法:1. 冥想放松:定期进行冥想,有助于放松大脑和心脏,减少焦虑和压力。
2. 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跳舞等,可以增强心脏功能。
3. 心态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悲伤和愤怒,对心脏健康大有益处。
三、调理肝脏肝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木脏”,其主要功能是储藏血液、调节情绪和血液循环。
以下是调理肝脏的几种方法:1. 良好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可以有效调理肝脏。
2. 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葡萄等,有助于肝脏的排毒功能。
3. 调理情绪: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可以通过运动、放松技巧等方式保持情绪稳定。
四、调理脾脏脾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土脏”,其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和产生血液。
以下是调理脾脏的几种方法:1. 饮食调理:少食多餐,避免过度进食,多摄入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
2. 中药调理:常用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中药,如党参、白术等,可以促进脾脏功能的恢复。
3. 合理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脾脏的血液循环,提高消化能力。
五、调理肾脏肾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水脏”,其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液平衡和生殖机能。
以下是调理肾脏的几种方法:1. 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要足够,有助于促进肾脏的排毒功能。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人体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五脏养生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五脏的调理,可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人体的五脏养生的相关知识。
首先是心的养生。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对心脏的养生应从情绪调节入手。
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于激动或者情绪低落,适当的锻炼也对心脏有好处。
心脏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多摄取一些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对心脏保健有益。
其次是肝的养生。
肝主疏泄,中医认为肝脏对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过度的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所以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度疲劳,规律作息也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手段。
肝脏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B、E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对肝脏保健有益。
再者是脾的养生。
脾主运化,对脾脏的养生应从饮食入手,保持饮食的适度,不要暴饮暴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
中医认为脾胃不和会导致很多不适,所以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保持适当的运动也是保护脾脏的重要手段。
脾脏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多摄取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对脾脏保健有益。
五脏养生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五脏的调理,可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规律作息,适当的运动,科学的膳食结构,才能做到全面保护五脏,使身体保持健康。
五脏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多摄取一些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肉类、鱼类、豆类等对五脏保健有益。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五脏养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医五脏五行及养生

中医五脏五行及养生人体五脏五行属性人体内共有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则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而五脏则是藏精气神。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五脏在阴阳上都属阴,主藏而不泻;而六腑为阳,主泻而不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行在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根据五行中相生相克角度,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
中医养生智慧养生调理五脏法

中医养生智慧养生调理五脏法中国传统医学中,五脏被认为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分别为心、肺、肝、脾和肾。
中医养生注重调理五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医智慧养生调理五脏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一、心脏调理法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调节血液循环和情绪状态。
为了保护心脏,人们可以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做出以下调理:1. 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谷物等,有助于提高心脏的功能。
此外,适量饮用绿茶也有益于心脏健康。
2. 情绪调理: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互动等方式来减轻压力和紧张情绪。
二、肺脏调理法肺脏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对身体内外环境的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肺脏养生的一些方法:1. 呼吸调理: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如深呼吸、缓慢呼吸等,有助于增强肺功能。
此外,放松并避免暴露于污染的环境也对肺脏健康有益。
2. 运动调理: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等,可以加强肺部功能。
此外,可以尝试练习太极拳、气功等有助于调节呼吸和提高肺功能的运动。
三、肝脏调理法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脏器之一,具有储存、排毒和分解物质等重要功能。
以下是一些肝脏养生的方法:1. 平衡饮食:减少摄入脂肪、糖分和盐分等对肝脏不利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有利于肝脏健康。
2. 调节情绪:愉快的情绪有助于维护肝脏的健康。
可以通过冥想、艺术创作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四、脾脏调理法脾脏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参与了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以下是脾脏养生的一些方法:1. 饮食调理:脾脏喜欢温暖而消化容易的食物,建议多食用温性食物,如姜、葱、山药等。
此外,避免生冷食物对于脾脏的健康也很重要。
2. 睡眠调理: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脾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放松和避免熬夜等都有助于脾脏的调理。
五、肾脏调理法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负责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的平衡。
中医养生平衡五脏功能

中医养生平衡五脏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分别为心、肺、肝、脾和肾。
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节五脏功能来达到健康的目的。
保持五脏的平衡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会论述如何通过中医养生来平衡五脏功能。
一、心脏养生心脏是人体的“皇帝”,主管血液循环,具有驱赶邪气的作用。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保持心脏的健康。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规律作息、有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熬夜等。
其次,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肌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
常见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太极拳等都可以选择。
此外,注意情绪的调节也是很关键的一点,过度的焦虑和压力会对心脏造成负担。
二、肺脏养生肺脏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能够调节呼吸和气机。
肺脏的养生需要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着手。
饮食方面,多吃一些对肺脏有益的食物,如梨、百合、莲子等,可以润肺止咳。
此外,避免吸烟及二手烟,保持空气清新也是重要的。
运动方面,选择一些能够增加肺活量和呼吸机能的运动,如深呼吸、慢跑、瑜伽等。
三、肝脏养生肝脏是人体的“清道夫”,主要功能是解毒、贮藏和调节新陈代谢。
肝脏的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其次,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压力过大。
此外,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调理肝脏,如常食用黑木耳、葡萄、柠檬等具有健肝作用的食物。
四、脾脏养生脾脏是水谷精微的转化中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脾脏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合理饮食,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其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注意情绪的稳定。
此外,适当进行一些调理脾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五、肾脏养生肾脏是人体的“根本”,主要负责生长发育和繁殖功能。
肾脏的养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有规律的饮食。
其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的稳定。
此外,适当进行一些增强肾脏功能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中医养生保健的五脏与六腑保健

三焦腑的功能:主持诸气,通调水道 三焦腑的保养方法: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三焦腑的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三焦腑的按摩保健:经常按摩三焦俞、石门等穴位,促进气血循环
五脏与六腑的相互影响及整体调 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相互影响:五脏与六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整体调理:通过调理五脏与六腑,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肺脏的养生方法:养 肺气,润肺阴,清肺 热,化痰止咳
肺脏的功能:主气, 司呼吸,通调水道, 朝百脉
肺脏的饮食保健:多 吃白色食物,如百合 、银耳、雪梨等
肺脏的运动保健:深 呼吸、慢跑、游泳等 有氧运动,增强肺功 能
肾脏的功能:调节水分、电解质平衡,排泄代谢废物 肾脏的养生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饮食调理: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少吃盐和糖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增强肾脏功能
添加标题
肝脏的养生方法: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添加标题
肝脏的保健穴位:如太冲穴、 行间穴、足三里穴等
脾脏的功能:运化水谷,吸收营养,调节水湿 脾脏的保养方法: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脾脏的常见疾病:脾虚、湿热、脾阳不足等 脾脏的保健食物:山药、扁豆、莲子、薏米等
六腑的养生保健
胆腑的功能:储存和排泄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
胆腑的健康:保持胆汁分泌正常,避免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
胆腑的饮食保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肪 、高胆固醇的食物
胆腑的运动保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促进胆汁分 泌和排泄
五脏养生: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

五脏养⽣:春天养肝、夏天养⼼、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五脏养⽣⼀、五脏养⽣:五脏对应⼈体⼼、肝、脾、肺、肾,对应⽕、⽊、⼟、⾦、⽔,对应红、青、黄、⽩、⿊;l ⼼化液为汗,⼼⽓虚,⾆头厚,动则易汗,脾虚不顾表也易汗;l 肝化液为泪,肝⽓虚,爱流眼泪,肝阴虚眼⼲涩;l 肺化液为涕,肺⽓虚,爱流⿐涕、打哈⽋;l 脾化液为涎,肾化液为唾,脾肾阳虚⼝⽔多,脾肾阴虚,易⼝⼲;l 春天养肝、夏天养⼼、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不及则补、太过就泻。
⼆、⼼脏养⽣:⼼脏如君王,主宰肌体的⼀切⽣理活动和聪明智慧;l 五脏六腑在⼼的统⼀领导下进⾏分⼯、协调;l 乐观不为物欲所累,⼼安⽽不惧;不妄想妄为,邪淫不能惑其⼼;l 起居有常,⼼神宁静,意志坚强,则神藏,魂魄不散,悔怒不⾄;l 下午2、3点出现⼼慌胸闷、脸红⼼跳,是⼼⽕外散,⼼病预兆;l 红⾊⾷物⼊⼼,⼼化液为汗,不正常汗多是⼼⽓不⾜;天王补⼼丸补⼼阴,柏⼦养⼼丸补⼼阳l ⼼病表现在胸胁,如胸前区疼痛、胸闷、⼼慌;l ⼼的精华反应在⾯部,⼼⽓充沛,⾎脉充盈,则⾯⾊红润有光泽,否则⾯⾊淡⽩⽆华,若⼼脉瘀阻,则⾯⾊青紫;l ⾆是⼼脏的外在表现,⾆质淡⽩⽽肥,属⼼阳不⾜,⾎流弛缓;⾆质红绛瘦瘪,属阴⾎不⾜,体液缺少;⾆尖伴⾯⾊红,属阴虚⽕旺,⼼⽕亢盛;⾆质黯紫或带瘀斑,属⼼⾎瘀阻,堤防冠⼼病。
三、肝脏养⽣:肝脏如深谋远虑的将军,肝脏正常,⽓机⽣发、疏泄正常,⽓息通畅⽆阻,否则肝⽓不疏、⽓⾎紊乱,引起郁闷,檀中⽳痛就是肝⽓不舒的表现;l 青⾊⼊肝,肝主筋,肝为风⽊之脏,厌恶风,风胜则筋挛抽搐;肝主全⾝筋膜,肝⾎充盈,筋膜得养,筋⼒强健,运动灵活l 肝藏“魂”,能耐受疲劳,储藏⾎瘀,肝⾎不⾜,则魂不守舍。
l 肝化液为泪,易流眼泪是肝⽓虚,肝经风热眼屎多,眼睛⼲涩是肝阴虚,流泪是肝脏最好的排毒;l 肝开窍于⽊,肝⾎不⾜,⽬失所养,会两眼⼲涩、视⼒减退或夜盲;肝⽕上炎,易⽬⾚多泪,眼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l 肝的⽣理证象表现在⼿脚指甲上,甲鲜红属邪热内炽,甲黄属湿热熏蒸,甲⽩属肝⾎不⾜,甲青紫属微循环不畅,甲⿊属严重肝⾎不⾜;l 指甲偏长性格较温;指甲偏短易冲动;指甲正三⾓,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喉炎;指甲逆三⾓易患糖尿病、肺炎;指甲有横沟精神不振、疲劳⽆⼒;指甲内陷甲亢、肾上腺亢进、风湿热;指尖⽂线出现股沟,提⽰⼼肌梗塞或中风。
五脏保养:养心、养肝、养肺、健脾、养肾

五脏保养:养心、养肝、养肺、健脾、养肾中医饮食养生养生的概念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五脏的保养养心:仁者养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可以概括为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
“恭”有谦逊、尊敬之义;“宽”有宽容、宽大之义;“信”有诚信、有信用之义;“敏”有勤勉之义;“惠”有柔顺之义;“智”有智慧、智谋之义;“勇”即勇敢之义;“忠”有忠诚、尽心竭力之义;“恕”有仁爱、宽宥之义;“孝”为善待父母;“弟”同悌,为敬爱兄长之义。
一个人如果能仁全如此,其心境必定是欣慰和宽松,而不是懊恼、愤恨和作奸犯科后的恐惧,因此,“仁者寿”。
人的习惯是多年养成的,不可能一下子戒除所有毛病,需要日积月累地调整,逐渐把多年养成的坏习惯消除。
因此,人心本身也需要“养”,我们要学习把自己的心当作一棵树、一株盆景来养育(你会吗?)。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
通过减少不健康的欲望,可以达到涵养心灵的作用。
如果把我们的心比作一株植物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清除贪心和私欲,保持净心,发展自己性格中善良的一面,就好比是在给自己的心浇水、施肥,保证心的健全生长。
养肝: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自我调整,甚至必要时用一点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切记焦虑、抑郁、发怒都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郁久化火,进而影响心、脾肺等脏器的正常功能。
少饮酒,尽可能避免醉酒。
酒可伤肝的道理尽人皆知,但是又有很多人有太多的不得已而需要经常不醉不归。
健康和人情,有时候是一道单选题。
养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所以要注意“保湿”,要注意适当饮水,干燥环境下工作可以考虑用加湿器增加湿度。
肺属上焦,风邪首先犯肺,且风为阳邪,可致肺阴受损,肺火上雍。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人体的五脏是指心脏、肺、肝、脾、肾。
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生是指通过调整养生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人体五脏的养生方法。
首先是心脏养生。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中心,需要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才能保证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运转。
心脏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饮食方面,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核果类食物等,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其次是肺部养生。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非常重要。
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可增强肺部的功能,提高肺活量。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的接触,尽量远离污染严重的环境。
饮食上可以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蜂蜜等,有利于肺部的湿气分解和排出。
然后是肝脏养生。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负责代谢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保护肝脏的关键是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
饮食上要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肉类、豆类、蔬菜、水果等,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避免过量饮酒和摄入过多的脂肪食物,因为酒精和过多的脂肪都会对肝脏产生负担。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有利于肝脏的健康。
接下来是脾脏养生。
脾脏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参与免疫和造血功能。
脾脏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
饮食上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有利于脾脏的消化和排除毒素。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养成正常的作息时间,不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脾脏的功能恢复和调节。
最后是肾脏养生。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负责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强调身心的相互关系与平衡。
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五脏六腑的了解以及如何调理它们。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基础知识。
一、五脏六腑功能1. 心脏:中医认为心脏主管血液循环,同时与情绪、记忆、激情和睡眠等方面有关。
调理心脏的方法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等。
2. 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同时也与皮肤和情绪有关。
中医认为肺脏主要功能是呼吸并控制气机。
调理肺脏的方法包括保护好呼吸道、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氧气摄入量等。
3. 脾脏:脾脏是中医认为对消化和吸收有重要作用的器官。
调理脾脏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减少食用寒凉食物等。
4. 肝脏:肝脏是中医认为掌控情绪与气血畅通的重要器官。
调理肝脏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当运动、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避免过度饮酒等。
5. 肾脏: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的根本之源,掌管生长、发育和繁殖。
调理肾脏的方法包括保持适当的水平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补充水分以及避免熬夜等。
6. 胃和小肠:胃和小肠是消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位,负责分解和吸收食物。
调理胃和小肠的方法包括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以及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等。
二、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1. 饮食调理:在中医理论中,饮食是调理五脏六腑的重要方面。
适宜的饮食可以增加机体的营养摄入,同时也可以帮助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
对于不同的脏腑,需要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例如,对于肝脏,应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清淡的蔬菜水果。
2. 中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传统方法之一。
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效,可以帮助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芪、当归、枸杞等。
使用中草药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中医医师的建议。
中医五脏六腑的平衡

中医五脏六腑的平衡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五脏六腑的平衡有着密切关系。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则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这些脏腑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之间需要保持平衡,以维持人体整体的健康。
第一部分:五脏的平衡五脏分别代表着人体五个不同的器官系统,它们之间的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以下将分别介绍各个脏器和它们的养生方法:心: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被认为是情感的主宰之脏。
保持心脏健康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肝:肝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乘车之官,肝火旺盛则容易导致脾气暴躁和失眠等问题。
调理肝脏的方法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脾:脾脏是消化系统的关键,主管运化水谷,是身体的能量来源。
保持脾脏的健康可以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食寒凉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等。
肺:肺脏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送入体内。
保持肺脏的健康可以通过适度运动,呼吸锻炼,避免烟草和污染物等。
肾:肾脏被视为生命之本,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衍。
保养肾脏的方法包括避免过度劳累,注意暖肾饮食,保持规律生活作息等。
第二部分:六腑的平衡六腑相较于五脏而言,在中医理论中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同样对人体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各个腑器的功能和养生方法:胆:胆腑主要负责胆汁的产生和排泄,参与消化和吸收。
保护胆腑可以通过良好的饮食结构,避免过食油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等。
胃:胃是人体的消化中心,负责储存和分解食物。
保护胃腑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适度运动。
大肠:大肠是排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排除体内废物。
保持大肠的平衡需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便秘和过度用力。
小肠:小肠主要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将有用的物质分离出来。
保养小肠可以通过规律饮食,适当摄取膳食纤维等。
膀胱:膀胱是排泄系统最后一道,负责储存和排除尿液。
保护膀胱需遵循规律排尿,避免憋尿和过度饮水。
三焦:三焦在中医中被称为“河洛司令”,负责调节和协调其他脏腑的功能。
中医五脏调理平衡五脏提高身体机能

中医五脏调理平衡五脏提高身体机能中医学认为,人体有五脏,即心、肺、肝、脾、肾,分别对应五行中的火、金、木、土、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五脏的平衡与调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医五脏调理的方法,帮助提高身体机能。
一、心(火)心脏是五脏中的君主,主宰着血液循环和精神活动。
中医认为,心居中,喜怒伤心会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保持心脏的健康,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情绪的平衡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激动是调理心脏的基本要素。
此外,适量的运动、良好的饮食结构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有助于维持心脏的健康。
二、肺(金)肺是呼吸器官,主要负责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中医认为,肺主气,肺气充足才能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为了调理肺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呼吸锻炼:深呼吸、缓慢呼气,有助于增强肺功能。
2. 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3. 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菠菜等,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三、肝(木)肝是体内的解毒器官,也是人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
肝主疏泄,中医认为情绪不稳定会对肝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调理肝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良好的情绪管理:尽量避免过度的愤怒、焦虑和压力。
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放松的音乐和冥想来缓解情绪。
2. 饮食:应避免油腻和过食辛辣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肝脏的排毒和调理。
3.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不熬夜,有利于肝脏的修复和保养。
四、脾(土)脾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器官,脾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疲倦无力。
脾主运化,中医认为养护脾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尽量少食用生冷和辛辣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2. 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提升消化吸收能力。
3. 调节饮食时间:定时定量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肾(水)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毒器官,也是储存生命力的重要器官。
中医养生五脏法

中医养生五脏法中医养生注重身体的整体平衡与健康,而五脏法则是其中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在生命运行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人体的健康。
一、心为君主,掌管血液循环心脏在中医中被称为“君主”,象征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也掌管着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为了保持心脏的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调节情绪:情绪的波动对心脏健康有直接影响。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紧张。
2.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B的食物,如鲜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有助于提高心脏健康。
3. 适度运动: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和耐力。
二、肝为将军,调节情绪和代谢肝被看作是身体的“将军”,它掌管着情绪的调节和身体的代谢功能。
以下是一些保护肝脏健康的方法:1. 控制情绪:愤怒和压抑情绪对肝脏有害,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激动和过度紧张。
2.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3. 适当锻炼:肝脏喜欢适度的锻炼,如太极拳、瑜伽等。
但是过度的运动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对肝脏造成伤害。
三、脾为将军,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脾脏在中医中被视为“将军”,它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以下是脾脏养生的几个关键点:1. 饮食调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地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多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2. 合理搭配食物:避免食物过于油腻或寒凉,可以多食用温热的食物,如生姜、蒜等。
3. 保持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提高脾脏的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
四、肺为将军,主管呼吸和免疫肺被称为“将军”,它主要负责呼吸和免疫功能。
以下是一些保护肺部健康的方法:1. 健康的生活环境: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多去自然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
2.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柠檬和杏仁等,有助于提高肺部的免疫力。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各个器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相支持,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其中,五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中医强调五脏养生的重要性,以便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它们在中医理论中有着各自重要的功能和特点。
心主司血脉、统御神志;肝主疏泄、掌管情绪;脾主运化、为肌肉提供营养;肺主呼吸、掌管气机运行;肾主藏精、主管生殖。
当这五脏功能协调平衡时,人体就会保持健康,而一旦脏腑功能失调,就会引发疾病。
因此,中医提出了五脏养生的方法,旨在调养五脏的功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五脏养生方法。
首先,对心脏的养生。
中医认为情绪关系着心脏的健康,因此保持愉快的情绪对心脏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能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此外,中医还推崇食用一些对心脏有益的食物,如红枣、莲子、山药等,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其次,肝脏的养生。
肝主疏泄,所以保持心情愉快是保护肝脏的关键。
同时,中医认为肝脏也与眼睛有关,因此保持眼睛的健康也是养护肝脏的一部分。
适量的眼部保健操、远视、静坐等也有助于调养肝脏。
此外,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芹菜、莴苣等,也有助于养护肝脏。
第三,脾脏的养生。
脾脏主要负责营养的吸收和转化,因此养护脾脏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注意饮食习惯。
中医建议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山药、莲子等,避免过食生冷食物和油腻食物。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能促进脾脏的功能,如散步、跳绳、打太极拳等。
第四,肺脏的养生。
保持呼吸畅通是养护肺脏的关键。
中医认为,肺喜欢清新的空气,所以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对肺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可以通过深呼吸、慢呼吸、泡脚等方法来调养肺脏。
同时,适量的运动也能增强肺脏的功能,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最后,肾脏的养生。
肾是人体主要的贮藏器官,肾脏的养护对于维持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五脏六腑与身体养生

五脏六腑与身体养生一、认识五脏六腑的重要性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五脏六腑是我们身体内部最为重要的组织器官。
了解五脏六腑的功能和作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1. 心脏: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中最为核心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保持心脏健康需要避免高盐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方面。
2. 肺部:肺部负责吸入氧气并将其输送给全身各处,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良好的呼吸习惯、定期锻炼和避免吸烟可以有助于保护肺部健康。
3.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主要功能包括合成胆汁、分解毒素、储存能量等。
均衡饮食、合理药物使用和适度运动是保护肝脏健康的关键。
4. 胆囊:胆囊是储存与分泌胆汁的器官,帮助身体消化脂肪。
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纤维、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以减轻胆囊疾病的风险。
5. 胃: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器官,负责分解和消化食物。
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进食和避免过度喝酒可以有助于维护胃部健康。
6. 肾脏:肾脏是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调节水平衡的关键器官。
保持充足水分摄取、控制盐分摄入以及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护肾脏健康。
二、正确养生促进五脏六腑的健康保持五脏六腑健康需要我们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下面将介绍一些促进五脏六腑健康的方法。
1.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各类营养素,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控制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2.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器官功能。
3.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4. 放松心情: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容易导致五脏六腑功能紊乱,通过参加休闲娱乐活动或者学习一些放松和减压的技巧来缓解压力。
5. 戒除不良嗜好: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对五脏六腑产生严重影响,应尽量远离这些不健康的嗜好。
6.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五脏六腑出现问题可以提供更早的治疗机会,保持定期体检可帮助预防潜在疾病。
五脏六腑健康养生知识

五脏六腑健康养生知识
五脏六腑健康养生知识包括以下几点:
1.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2.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起大落,减轻五脏六腑的压力。
3. 根据四时季节变化调养生息,如春捂秋冻,夏天少吃冷饮和寒性水果,冬天注意保暖。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 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和寒凉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6. 合理运动,避免长时间坐着或过度劳累,适当活动。
7. 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8. 心脏养生需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调节情绪。
9. 肝脏养生需情绪稳定、避免使用有害药物、饮食清淡、避免过重体力活动、不酗酒、注意保暖、生活规律。
10. 脾脏养生需调节情绪、注意饮食、适当劳作。
11. 肺脏养生需不吸烟、多做有氧运动、不过早起床、深呼吸、减少有害气
体粉尘吸入、喝润肺饮品、注意饮食排出肺部毒素、调畅情志。
12. 肾脏养生需有尿不要忍、避免劳欲、睡眠养肾、大便畅通、饮水养肾、
护足保肾、调节情志。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的保养五脏六腑,具体养生方法还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五脏养生中医五脏养生傅杰英著鹭江出版社2009年11月定价:25.00元作者简介傅杰英,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针灸专业经络美容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中医美容学、临床针灸美容、针药结合治疗生活方式、中医体质学的思路分析个人专著:《中医体质养生》、《实用中医美容》、《皮肤病调养与护理》、《实用经络美容七讲》、《中医美容》、《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内容简介不论是体质养生、饮食养生,还是四季养生,其具体方法最终还是落在对五脏的养护上。
我们本应该格外注意对五脏的养护,但是,人们的五脏,在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下,承受了很多本来不应该承受的重担,遭受了从来没有过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保健自己,使五脏安心,使自己生命体验更好?中医也在与时俱进,尤其是面对现代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些新疾病。
本书作者傅杰英教授从起居、饮食、中药、经络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详细叙述了五脏的特性、喜恶,并告诉人们如何尽量卸载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五脏带来的麻烦和干扰,使五脏各司其职,使身体健康长寿。
目录自序天人合一,三因制宜第一章现代社会对五脏的影响“古方不能治今病”,今病是现有环境造成的。
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空调依赖,使得五脏备受困扰,百病由此而生。
中国人的体质由昔日的营养不良虚弱性体质为主转变为能量代谢不畅淤滞性体质为主。
一、人体五脏各司其职二、现代生活给五脏带来的影响1.自然环境的变化2.社会环境的变化3.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二章肝脏养生肝木生发,犹如树木,枝枝叶叶,无拘无束,疏泄条达,生机勃勃。
如何顺应肝的疏泄特性,使其高高兴兴地行使自己的功能?有四个基本条件:一是肝血肝阴要充足;二是不要经常郁闷压抑而束缚肝脏;三是不要经常吃药、饮酒、熬夜,令肝脏疲劳;四是不要感染病毒。
一、肝脏为将军之官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肝1.用眼过度2.七情郁结3.久坐不动4.过度服药5.过度饮酒6.不重视脂肪肝三、现代中医的肝脏养生对策1.起居——早睡早起,舒展筋骨2.饮食——减酸增甘3.药物——安全简单4.经络——因病而异第三章心脏养生心脏是一个阳气非常旺盛的脏器,心脏养生一要充分借助天时,借助“苦夏”消耗富余能量,清理内环境,打扫卫生;二要减少酷暑湿热对心气、体力的过度消耗;三要尽量减少食欲不振、腹胀恶心、身体困重等暑湿伤脾的困扰。
一、心脏为君主之官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心1.信息爆炸2.气候变暖3.过度依赖空调三、现代中医的心脏养生对策1.起居——务必午休2.饮食——清淡利口3.药物——祛暑祛湿4.经络——常见刮痧附:空调环境下的生存思考及对策1.空调的好处2.依赖空调的坏处3.如何正确使用空调第四章肺脏养生肺是“娇脏”,怕寒、怕热、怕燥、怕脏,喜欢洁净清润。
但是“娇脏”挑大梁,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呼吸,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是绝对不可以一刻不呼吸。
一、肺脏为相傅之官1.肺主肃降2.肺脏参与能量代谢3.肺脏与其他脏器的关系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肺1.气候变暖2.环境污染3.电脑广泛使用4.恣食肥甘厚腻三、现代中医的肺脏养生对策1.起居——顺其自然2.饮食——防燥润肺,适当补益3.药物——清凉润肺4.经络——常灸足三里第五章肾脏养生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肾脏养生就是不要伤害其封藏之性。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所以现代生活方式中,凡是伤骨伤腰的动作持久了都伤肾。
一、肾脏为作强之官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肾1.过于追求舒适2.惊恐伤肾3.极听4.多次流产5.过度取暖6.过度治疗7.夜生活丰富8.冬季剧烈运动9.衣着不合适三、现代中医的肾脏养生对策1.起居——不要扰动阳气2.饮食——不用刻意大补3.方药——可适当服用具有滋补作用的膏滋4.经络——以强壮保健为主第六章脾脏养生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是水谷精微的集散地。
关系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阳气升降,关系到心肾水火相交,关系到肺的肃降,关系到六腑的通降。
放在最后讲,恰恰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一、脾胃为仓廪之官1.脾主运化2.脾为后天之本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脾1.暴饮暴食2.食欲亢进,肥甘厚腻3.情绪不稳4.过度治疗5.久坐伤肉三、现代中医的脾脏养生对策1.起居——腹部避寒保暖2.饮食——滋补同时注意理气3.药物——少用苦寒之物4.经络——健脾为主自序:天人合一,三因制宜中医的精髓是天人合一、三因制宜。
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一定是受生存环境影响的,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养生去疾,没有亘古不变、更没有万人普适的养生方法,不变和普适的只有天人合一、三因制宜的原则。
“天人合一”的“天”有大小之分。
大“天”就是日月、宇宙,小“天”就是地球、大气层、季节、气候。
有了日月宇宙才有地球上的温度、气候、昼夜、生命。
那么,“天人合一”究竟是合大“天”还是合小“天”?在人类童真天然的幼年、心眼清澈的古代,这本不是个问题。
因为小“天”就是日月、地球之间客观关系的真实体现,人类只是被动地与万物生息在日月、地球营造的生物圈中。
合小“天”就是合大“天”,大小“天”本是一体。
古人通过小“天”来体悟感知大“天”——日月宇宙。
现在,大“天”日月、宇宙不变,但是小“天”已经被地球的孩子、顽皮的人类搅得面目全非了。
现在,“天人合一”是合大“天”,还是合小“天”?这是一个问题!如果合大“天”,那就应该感受真实的季节冷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但是,现在冬季不冷且终日暖气,冬行春令;夏季酷热又终日空调,夏行秋令;日出而作倒是可以做到,因为要工作讨生活;日入而息则是很难做到了,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越是夜晚红尘越喧嚣。
小“天”变了——大气污染、气候变暖、季节渐渐失去自己本真的色彩。
如果这种变化是真正的进步、进化,那么地球应该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居住,万物更加和谐才对。
可是恰恰相反,今天的地球上除了极端闭塞的“落后”地区和发达国家损人利己的自家环保外,地球家园已经千疮百孔、不堪重负了。
虽然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大“天”罩着小“天”,但是人类偏偏把贴身的小“天”搅得污浊脏乱,人类在向着科技日新月异、经济一日千里、唯我独尊、疏离天地自然的方向乘风破浪“前进”,一路上,把小“天”、生物圈、地球环境破坏得乱七八糟。
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使人类朝着欲望膨胀、享受、舒适、便捷、寿命延长的趋势变化,并非进步、进化,而是令人类迷失于欲望的歧途而退化。
科技经济的发展有时是合理而不合道,即不合天地之间的“大道”。
如何既合理又合道?真是需要大智慧啊!人类航向的矫正,只有等待人类的彻底觉悟或者出现一个强势又具大智慧的舵手了。
我们终归要生存,而且要尽可能健康、愉快地生存,还是要“天人合一”。
“天”变当然人也会变,孙悟空再厉害也逃不过如来佛的手心,人类再聪明也折腾不出地球。
有什么因就结什么缘、得什么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人类的行为影响着小“天”,小“天”影响着我们的身心,身心又决定我们的行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我们的因,决定着我们得什么果、为子孙后代结什么缘。
看看污染的天空、炎热的气候、肮脏的河流,再看看医院里成群的不孕不育、恶性肿瘤、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过敏性鼻炎、哮喘、亚健康患者,就知道了什么叫“现世报”。
空气河流污染、食品安全隐患、气候变暖炎热,没有办法呀,自救吧。
只能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以现有小“天”来修自己的果。
古代有古代的活法,现代有现代的活法。
把中医养生与现在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相结合,让我们赋予“天人合一”以新的时代内容,这也叫无可奈何的与时俱进吧!现在,人类的小“天”——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距离《黄帝内经》时代两千多年,今非昔比,沧海桑田,蓝天白云少见,青山绿水变色。
人变了,病也变了。
以前的人容易得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现在的人容易得身心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病。
古人的疾病相对简单许多,要么是山岚瘴气、时毒疫疠,男女老幼触之皆染;要么是营养不足,正气虚弱,环境适应能力下降。
人为的环境变化所引起的疾病或身心性疾病则远远不如现在这么普遍。
人类对于小“天”、生物圈、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巨大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类身心健康,致使疾病谱发生变化,身心性疾病、环境相关疾病、生活方式病层出不穷。
人的“天人合一”靠的是皮毛、五官的感知以趋利避害,以及呼吸吐纳、食物循环、二便排泄以新陈代谢。
皮毛、五官无非是五脏的外延:肺主皮毛、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
饮食、呼吸、二便靠的是五脏的配合:饮食的吸收、变化、利用要靠脾胃、心肺;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和呼吸质量深度有关);心主神、肝主疏泄则发挥着整合生命、协调脏腑的作用。
因此,“天人合一”要先认识人体的脏腑首脑——五脏(心、肝、脾、肺、肾)。
不论体质养生、饮食养生、四季养生等等,其具体方法最终还是落在五脏。
比如,气虚体质是肺脾两脏相对虚弱,阴虚体质是肝肾两脏相对不足,瘀血体质是心肝两脏相对不畅;山药补肺脾肾,韭菜虾仁补益肾阳,莲子养心;春季风气当令养肝,夏季暑气当令养心,长夏湿气当令养脾,秋季燥气当令养肺,冬季寒气当令养肾。
因此,不论哪种养生,了解五脏应该是最基本的。
我们的五脏在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下,承受了很多本来不应该承受的重担。
五脏养生就是要看看五脏的真面目、五脏的特性喜恶,尽量卸载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五脏带来的麻烦、干扰与重压。
傅杰英2009年10月第一章现代社会对五脏的影响“古方不能治今病”,今病是现有环境造成的。
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空调依赖,使得五脏备受困扰,百病由此而生。
中国人的体质由昔日的营养不良虚弱性体质为主,转变为能量代谢不畅淤滞性体质为主。
一、人体五脏各司其职中医治则、治法、养生的源头都在《黄帝内经》。
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黄帝内经》是必修课。
为什么《黄帝内经》一直到现在还被人们视为珍宝而备受推崇呢?因为在“内经”时代,人类心智开启,睁着明亮清澈的眼睛,感受观察着真实的自然。
眼看心悟,天人真正的合一,很少有迷雾障眼惑心。
《黄帝内经》是古人在天地间,体悟宇宙万物之道后发出的,回荡于中华大地上两千年而不息的心声。
这心声教诲我们如何立于天地自然之间,体悟感知“道”、触摸聆听“道”、顺应遵守“道”。
《黄帝内经。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看了这句话就知道,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保养、治疗的出发点在于天地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