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钢筋讲义构造要求

合集下载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钢筋讲义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钢筋讲义
1
一、基础钢筋量计算
(独立、条形、满堂等)
2
条形基础配筋计算
3
底板主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底板的宽—2×保护层厚+2×弯钩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分布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受力筋的设置段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4
转角处设置的原则 1、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钢筋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kg/m)
式中:钢筋长度(m) =构件长-砼保护层厚度×2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7.85103 d 2 106 1 0.00617d 2 (kg / m)
4 式 中 :d的 单 位 为mm。
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 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个方向的横向 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 1/4处
2、在拐角处底板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 向布置,如图示。
5
红线为分布筋
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筋搭接150mm
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筋搭
接150mm
6
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 筋搭接150mm
7
分布钢筋与同向 受力筋搭接 150mm
8
条形基础
9
10
11
条形基础钢筋的计算
受力筋的计算:1、条基宽度-2*保护层
若,条基宽度大于等于设定值(受力筋长度计算的 设定值)时,
2、0.9*边长(条基宽度)
• 当基础底板宽度b大于或等于2500mm时,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 长度L可按0.9或(b-50)交错布置,并应满足关于截断钢筋 对延伸长度的要求
横向(纵向)受力筋长度=独基底长(底宽) -2*保护层

钢筋砼条形基础施工技术培训讲义

钢筋砼条形基础施工技术培训讲义
27
墙下钢筋砼条基
28
墙下钢筋砼条基
29
墙下钢筋砼条基
30
2.控制地基的变形量,使之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基特征变 形允许值;
3.基础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地基基础方案
1.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2.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
3.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础、桩基础。
4
一、基础设计
1. 浅基础的荷载传递 2. 地基基础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 (1) 建筑基础所用的材料及基础的结构型式; (2) 基础的埋置深度; (3) 地基土的承载力; (4)基础的形状和布置,以及与相邻基础、地下构筑物和地
6
4、钢筋混凝土基础
▪ 钢筋混凝土基础,即柔性基础 。 ▪ 特点: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和抗弯能力。 ▪ 设计要求: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积的方法来满
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但不必增加基础的埋 深;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高度与配筋来满 足基础抗剪和抗弯要求。
▪ 种类: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箱 形基础和壳体基础等。
长高比不宜大于2.5;对于平面简单、内外墙贯通,横墙间隔较小的房 屋,长高比的限制可放宽至不大于3.0 。 ▪ ②尽量使内、外纵墙都贯通,缩小横墙的间距。 ▪ (3) 控制相邻建筑物基础的间距 ▪ ①同期建造的两相邻建筑之间的影响,特别是当两建筑物轻 ( 低 ) 重 ( 高 ) 差别太大时,轻者受重者的影响更甚;
2、如果B>3m,则再考虑宽度修正。
18
(三)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 A、根据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尺寸
▪ 1、中心受压基础:
pk
Fk
Gk A
fa
A Fk
fa Gd
▪ 2、偏心受压基础:按中心受压基础计算出 底面积后扩大10%~40%,然后验算: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要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要求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梁宽度不同 P64
注:宽出部分的非 贯通钢筋锚入支座 la/laE; 详见P65钢筋效果图; la/laE分直锚和弯 锚:直锚时取la/laE; 弯锚时取hc-c+15d
试推导此时非贯通筋长度计算公式
ln为净跨长度,i=1,2...
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纵筋长度=2*ln/3+hc
试分析JL06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 1)上部、下部贯通纵筋的长度; 2)非贯通纵筋的长度。 已知:1)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 级为C35,环境类别二a类;2)左跨梁轴线到轴线 距离为5400mm,右跨梁轴线到轴线距离6000mm,柱 截面为400mm*400mm
2
基础底板)钢筋种类:
基础底板:1)底部钢筋B——受力筋、分布筋
2)双梁条形基础顶部钢筋T ——受力筋、分布筋
3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1.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端部无外伸P57、65
4
结合课本P58、 P66、图集P73一 起理解。 la/laE考虑弯 锚和直锚
ln取值规定:端支座,ln取本边跨的净跨值;中间支座,ln取
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长度。(见101-3 P24 3.4.1) 梁端非贯通纵筋长度=ln/3+锚固长度la(抗震时la改为laE) 弯锚时:la=max(hc-c+50,0.4lab)+15d 直锚时:la=la(la查表计算得出)
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 纵筋: 1.从支座边缘向跨内延伸 ln/3; ln=max(lni,lni+1),,

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作者:常亮来源:《科学与财富》2012年第02期摘要:条形基础的设计包括基础底面宽度的缺点、基础长度的缺点、基础高度及配筋的计算,并要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

关键词: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构造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是由一个方向延伸的基础梁或由两个方向的交叉基础梁所组成,框架柱下条形基础可以沿柱列单向平行配置,也可以双向相交于柱位处形成交叉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的设计包括基础底面宽度的缺点、基础长度的缺点、基础高度及配筋的计算,并要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

1、适用范围柱下条形基础常用于软弱地基上框架或排架结构中。

它具有刚度较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较强的优点,但造价较高。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柱下应当优先考虑设置独立基础。

如遇下述特殊情况时可以考虑采用柱下条形基础:(1)地基较软弱,承载力较低,而荷载较大时,或者地基压缩性不均匀。

(2)荷载分布不均匀,有可能导致不均匀沉降。

(3)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较敏感,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次应力或影响使用功能。

2、构造要求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其横截面一般做成倒T形,下部伸出部分称为翼板,中间部分称为肋梁。

2.1翼板厚度^f不应小于200mm,当hf=200~250mm时,翼板宜取等厚度;当hf>250mm时,可做成坡度i≤1:3的变厚翼板;当柱的荷载较大时,可以在柱位处加腋以提高梁的抗剪切能力,翼板的具体厚度尚应经过计算再确定。

翼板宽度6应按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

2.2肋梁高度H应由计算确定,初估截面时,宜取柱距的1/8~1/4,肋宽b0应由截面的抗剪条件确定,且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2.3为了调整基础底面形心的位置,以及使各柱下弯矩与跨中弯矩均衡以利于配筋,条两端宜伸出柱边,其外伸悬臂长度/。

宜为边跨柱距的1/4。

2.4条形基础肋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按计算确定,肋梁顶部的纵向钢筋应全部通长配置,底部的通长钢筋,其面积不得少于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面积的1/3。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要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要求
上部: 1.上排伸至外伸尽 端弯折12d;下排 不伸入外伸部位, 柱内侧起伸入 la/laE。
下部: 1.下排伸至外伸尽 端弯折12d;上排 伸至尽端不弯折。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1.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梁宽度不同P60、68
10
注:左侧图右边梁 比左边宽,即宽出部 分的钢筋锚入支座 la/laE; 详见P61钢筋效果图; la/laE分直锚和弯 锚。
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 纵筋: 1.从支座边缘向跨内延伸 ln/3; ln=max(lni,lni+1),,
ln为净跨长度,i=1,2...
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纵筋长度=2*ln/3+hc
试分析JL06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

1)上部、下部贯通纵筋的长度; 2)非贯通纵筋的长度。 已知:1)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级

思考与练习:
试分析JL01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 算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长度。 已知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 强度等级为C35,环境类别二a类;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端部无外伸P61
13
结合课本P61表4-2-9、 图集P73一起理解。 la/laE考虑弯锚和直 锚
试推导外伸部位非贯通筋长度公式
非贯通纵筋: 1.位于上排时,伸 至端部截断;位于 下排(与贯通筋一 排)时,伸至外伸 尽端弯折12d; 2、从支座边向跨内 延伸长度取 max(外伸部分净跨 ln',与外伸部位相 连梁净跨ln/3)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18g901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构造要点

18g901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构造要点

18g901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构造要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8g901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构造要点在建筑结构中,条形基础底板的钢筋构造是确保基础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的关键。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1)构造要求1、 基础梁高 l h )81~41(=,使梁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以调整不均匀沉降; 2、 翼板厚度通过计算确定,但一般不小于200mm,当介于200到250之间时,取等厚翼板;当大于250mm时,取变厚度翼板,3:1≤i 。

3、 端部宜挑出一定长度,以增大面积并调整形心位置,长度为边跨的31~41; 4、 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交接处,梁二侧比柱至少宽出50mm;5、 砼强度等级不低于20C ;6、 基础梁纵向受力钢筋、弯起筋应按M 、V 图配置,考虑整体弯曲,顶部纵向受力钢筋宜全部通长布置,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小于底部受力钢筋总面积的1/3。

7、 梁内箍筋:✓ 当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腰筋),每侧不少于0.1%A ,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梁两侧纵向构造钢筋宜用拉筋连接(拉筋),直径同箍筋,间距500~700; ✓ 梁内箍筋形式应采用封闭式,直径6~12,一般大于8mm⏹当梁宽mm b 350≤ 采用双肢箍; ⏹当梁宽]800,350(∈b ,采用四肢箍; ⏹ 当梁宽mm b 800>,采用六肢箍。

8、 底板配筋要求⏹ 横向受力钢筋,由计算确定,但直径不能小于10mm,间距为100~200; ⏹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8~10,间距不超过300mm。

⏹ 纵横向交接处连接见规范。

2)内力计算:基础梁和底板1、计算方法:简化计算法和弹性地基梁法简化法:一般假定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

实践中采用二种计算方法,静定梁法和倒梁法。

为满足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一般要求基础梁有足够的相对刚度。

⏹静定梁法计算时先安直线分布假定,求出基底净反力,然后将柱荷载直接作用于基础梁上,分析受力(简图见教材),故可按静力平衡条件求出任意截面M 、V 。

当上部结构刚度很小时(如单层排架)宜采用静定分析法。

⏹ 倒梁法当上部结构刚度很大时,各柱之间没有沉降差异,因而可把柱脚视为条形基础铰支座,将基础梁按倒置普通连续梁计算。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配筋要求-汇总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配筋要求-汇总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8~P59墙、柱插筋构造(变)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150;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

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小于5d(无外伸时,外部插筋),锚固区应设横向钢筋(或箍筋),间距不小于100mm。

增。

当设计指出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连接时,基础底板钢筋应伸至基础顶面。

变。

取消了原图集按插入长度的不同确定弯钩长度的做法。

新提出了锚固区加水平钢筋的做法。

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它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即可。

P60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S/2处起设。

3、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50mm。

2.2.1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

P6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

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

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不再分“柱内”和“柱外”)。

(变。

原06G101-6,P45:柱外顶部纵筋锚固长度从柱中心线算起)P62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要求精品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要求精品

思考与练习:
试分析JL01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 算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长度。 已知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 强度等级为C35,环境类别二a类;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端部无外伸P61
13
结合课本P61表4-2-9、 图集P73一起理解。 la/laE考虑弯锚和直 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试推导外伸部位非贯通筋长度公式
非贯通纵筋: 1.位于上排时,伸 至端部截断;位于 下排(与贯通筋一 排)时,伸至外伸 尽端弯折12d; 2、从支座边向跨内 延伸长度取 max(外伸部分净跨 ln',与外伸部位相 连梁净跨ln/3)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梁端部非贯通纵筋:
1.伸至端部弯折15d;
2.梁包柱侧腋尺寸为 50mm; 3.从支座边向跨内的延 伸长度为ln/3;
ln取值规定:端支座,ln取本边跨的净跨值;中间支座,ln取
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长度。(见101-3 P24 3.4.1) 梁端非贯通纵筋长度=ln/3+锚固长度la(抗震时la改为laE) 弯锚时:la=max(hc-c+50,0.4lab)+15d 直锚时:la=la(la查表计算得出)
上部: 1.上排伸至外伸尽 端弯折12d;下排 不伸入外伸部位, 柱内侧起伸入 la/laE。
下部: 1.下排伸至外伸尽 端弯折12d;上排 伸至尽端不弯折。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1.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梁宽度不同P60、68

条形基础的构造做法

条形基础的构造做法

条形基础的构造做法条形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基础构造方式,适用于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的基础建设。

本文将介绍条形基础的构造方法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一、条形基础的构造方法1. 确定基础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承载力,确定条形基础的宽度和深度。

通常,基础的宽度应为墙体或柱子底部宽度的1.5-2倍,基础的深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结构要求而定。

2. 土方开挖:根据基础尺寸,在地面上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基础底部平整。

开挖的深度应超过基础深度,以便进行基础垫层和加固层的施工。

3. 基础垫层:为了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通常在基础底部铺设一层垫层。

垫层材料可以是碎石、砂土或混凝土,厚度一般为基础宽度的1/3-1/2。

4. 加固层施工:在基础垫层上,施工加固层。

加固层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混凝土,以增加基础的强度和刚度。

加固层的厚度和钢筋布置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5. 基础浇筑:在加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基础的浇筑工作。

浇筑材料通常为混凝土,需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相应标准。

浇筑时要注意均匀和充实,避免空洞和缺陷。

6. 基础表面处理: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础表面处理。

可采用刮板、抹光等工具,使基础表面平整光滑,并确保基础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二、施工注意事项1. 基础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和土壤试验,了解土质条件和承载力,以便合理确定基础尺寸和施工工艺。

2. 施工现场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泥土、水分等杂质进入基础内部,影响基础的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特别是加固层的厚度、钢筋的布置和混凝土的配合比等。

4. 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应保持基础湿润,避免干燥和裂缝的产生。

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

5.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

同时,应遵守现场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关于条形基础的构造做法及注意事项的介绍。

条形基础作为一种常用的基础构造方式,具有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1)构造要求1、基础梁高2、翼板厚度通过计算确定,但一般不小于200mm,当介于200到250之间时,取等厚翼板;当大于2503、端部宜挑出4、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交接处,梁二侧比柱至少宽出50mm;5、砼强度等级6、基础梁纵向受力钢筋、弯起筋应按M、V图配置,考虑整体弯曲,顶部纵向受力钢筋宜全部通长布置,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小于底部受力钢筋总面积的1/3。

7、梁内箍筋:✓当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腰筋),每侧不少于0.1%A,间距不宜大于200mm;✓梁两侧纵向构造钢筋宜用拉筋连接(拉筋),直径同箍筋,间距500~700;✓梁内箍筋形式应采用封闭式,直径6~12,一般大于8mm⏹采用双肢箍;⏹⏹8、底板配筋要求⏹横向受力钢筋,由计算确定,但直径不能小于10mm,间距为100~200;⏹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8~10,间距不超过300mm。

⏹纵横向交接处连接见规范。

2)内力计算:基础梁和底板1、计算方法:简化计算法和弹性地基梁法简化法:一般假定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

实践中采用二种计算方法,静定梁法和倒梁法。

为满足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一般要求基础梁有足够的相对刚度。

⏹静定梁法计算时先安直线分布假定,求出基底净反力,然后将柱荷载直接作用于基础梁上,分析受力(简图见教材),故可按静力平衡条件求出任意截面M、V。

当上部结构刚度很小时(如单层排架)宜采用静定分析法。

⏹倒梁法当上部结构刚度很大时,各柱之间没有沉降差异,因而可把柱脚视为条形基础铰支座,将基础梁按倒置普通连续梁计算。

其适用范围为:⏹上部刚度较好,荷载分布均匀;⏹基础本身刚度大;⏹地基土质均匀当不满足静定分析和倒梁法计算条件时,宜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

2、计算步骤1.确定基础底板尺寸:一般为狭长矩形。

长度L 可按构造确定L=柱间距和两端伸出的悬臂长度;宽度B 轴心受力偏心受力2.翼板内力计算-同砼墙下条基✓求基底净反力;✓计算单位长度线荷载;✓按悬臂构件计算M、V;3. 基础梁内力计算✓基础梁尺寸初定;✓求基底净反力;✓计算倒梁承受线荷载;✓根据计算简图,计算不利截面内力;✓根据M、V进行配筋计算。

16G101-1关于基础钢筋构造

16G101-1关于基础钢筋构造
16G101-1关于基础的钢筋构造
1
1、墙身竖向分布筋在基础中的构造
a. 对于1-1剖面图,当施工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钢 筋定位时,墙身竖向分布钢筋伸入基础长度满足直 锚即可。
2
a. 仅适用于翻边长度≤300mm。 b. 对比墙身、边缘构件、柱钢筋伸入基础锚固的区别。边 缘构件伸入基础同墙身,柱伸入基础,基础高度满足锚固长度 时,柱筋末端仍需弯折6d且≥150mm。
3
2500mm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 的0.9倍,交错放置。
b. 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但该基础某侧从柱中心至嘟噜基础底板长度 ≤1250mm时,钢筋在该侧不应减短。
4
5
3、条形基础
6
7
8
4、基础梁钢筋构造
a. 基础梁的受力与基础以上的梁刚好相反。
9
10
11
5、梁板式筏板基础
12
6、板式筏板基础
13
14
15
7、筏板基础是什么情况需要做封边构造
16
8、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
17
a. h为桩顶伸入承台高度桩经<500mm时取50mm, 桩经≥800mm时,取100mm。
18

认识条形基础的钢筋构造

认识条形基础的钢筋构造

认识条形基础的钢筋构造原创作者:张向荣今天接着来讲条形基础,主要带大家认识一下条形基础的钢筋构造,熟悉其内部的配筋。

一、条形基础的基本配筋构造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的条形基础的基本配筋构造。

条形基础是在底部配筋,短方向的是受力钢筋,长方向的是条形基础的分布钢筋,受力筋是在分布筋的下方,如图1所示。

图1图2上边这种情况,是在板式条形基础的情况下,如果条基上又加了基础梁,基础范围内是没有分布筋的,如图3所示。

图3也非常好理解,如果增加了基础梁,那么基础梁的下部钢筋就会条基的分布筋重叠,所以就不需要分布钢筋了。

这是很多同学看图集容易忽略的地方。

图4二、梁板式条形基础配筋明白了上边的概念,再来看图集。

梁板式条形基础图集给出了4种构造形式。

1、十字交接梁板式条形基础在十字交接处构造,如图5所示。

交接两个方向都是受力筋,受力筋与分布筋搭接是150。

基础梁范围内没有分布钢筋。

图5其三维效果示意,如图6所示。

图62、丁字交接梁板式条形基础在丁字交接处构造同理。

交接两个方向都是受力筋,受力筋与分布筋搭接是150。

基础梁范围内没有分布钢筋。

如图7所示图7其三维效果示意,如图8所示。

图83、梁板式条基转角构造梁板式条形基础在转角处构造同理。

交接两个方向都是受力筋,受力筋与分布筋搭接是150。

基础梁范围内没有分布钢筋。

如图9所示图9其三维效果示意,如图10所示。

图104、梁板式条基无交接构造梁板式条形基础在无交接构造,如图11所示。

条基没有相交,但是上方有柱,基础联系梁交接时,交接两个方向都是受力筋,另一个方向的受力筋依然是条基宽。

受力筋与分布筋搭接是150。

基础梁范围内没有分布钢筋。

图11其三维效果示意,如图12所示。

图12三、板式条基础基础构造图集把板式条形基础分成了3种构造,因为没有基础梁,它的分布筋是满布置的,分布筋的起步距离是分布筋间距的一半,且小于等于75。

(梁板式条基间距规则相同)图13这种条基通常上方不布置柱子,而是剪力墙或者砌块墙,其三维效果示意,如图14所示。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16G101-3 P76、77
10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缩减构造
11
目录
CONTENTS
条形基础底板宽度≥2500时配筋缩减构造
12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缩减构造
16G101-3 P78 13
构造(一)
1
目录
CONTENTS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 条形基础转角端部无延伸构造 条形基础丁字交接底板构造 条形基础十字交接底板构造
2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一、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有基础梁
无基础梁
16G101-3 P76、77
3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
8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五、条形基础十字交接底板构造
一个方向受 力筋通长布 置
另一方向受 力筋布置到 4/b
受力筋和分 布筋搭接 150mm
16G101-3 P76、77
9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端部时,转角和端部无交接 按受力钢筋直径间距双向布置 有交接时,丁字、十字 一个方向受力筋通长布置 另一方向受力筋布置到4/b 受力筋和分布筋搭接150mm
6
目录
CONTENTS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 条形基础转角端部无延伸构造 条形基础丁字交接底板构造 条形基础十字交接底板构造
7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二)
四、条形基础丁字交接底板构造
通长方向受 力筋通长布 置
垂直方向受 力筋布置到 4/b
受力筋和分 布筋搭接 150mm
16G101-3 P76、77
16G101-3 P76
原方向受力钢筋布置到端部 另一方向在基础宽度范围内布置受力钢筋 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搭接长度150mm

条形基础-JL

条形基础-JL
基础梁JL钢筋构造《06G101-6》第52、55页
(一)基础梁底部贯通纵筋构造情况
序号
类型
构造要点
1
端部无外伸
1.伸至端部弯折15d;
2.从柱内侧起,伸入基础梁端部且≥0.4la;
2
等截面外伸
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3
变截面外伸(梁顶一平)
底有高差(高差小于梁高)
4.顶部单排/双排钢筋构造相同。
2
等截面外伸
1.顶部上排钢筋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2.顶部下排钢筋不伸入外伸部位,从柱内侧起la。
3
变截面外伸(梁顶一平)
1.顶部上排钢筋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2.顶部下排钢筋不伸入外伸部位,从柱内侧起la。
4
变截面
宽出部位钢筋锚长≥la(当直锚长度≥la时可不弯钩)
2
等截面外伸
1.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则伸至端部截断;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下排,则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2.从支座中心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为l0/3。
3
变截面外伸(梁顶一平)
1.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则伸至端部截断;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下排,则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2.从支座中心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为l0/3。
1.梁底高差坡度,根据场地可取30º、45º、60º;
2.注意la的起算位置。
5
梁宽度不同
宽出部位钢筋锚长≥la(当直锚长度≥la时可不弯钩)
(二)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构造情况
序号
类型
构造要点
1
端部无外伸
1.伸至端部弯折15d(平直段长度仍是伸至端部);
2.梁包柱侧腋尺寸为50mm;
3.从支座中心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为l0/3。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1)构造要求1、 基础梁高 l h )81~41(=,使梁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以调整不均匀沉降; 2、 翼板厚度通过计算确定,但一般不小于200mm,当介于200到250之间时,取等厚翼板;当大于250mm时,取变厚度翼板,3:1≤i 。

3、 端部宜挑出一定长度,以增大面积并调整形心位置,长度为边跨的31~41; 4、 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交接处,梁二侧比柱至少宽出50mm;5、 砼强度等级不低于20C ;6、 基础梁纵向受力钢筋、弯起筋应按M 、V 图配置,考虑整体弯曲,顶部纵向受力钢筋宜全部通长布置,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小于底部受力钢筋总面积的1/3。

7、 梁内箍筋:✓ 当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腰筋),每侧不少于0.1%A ,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梁两侧纵向构造钢筋宜用拉筋连接(拉筋),直径同箍筋,间距500~700;✓ 梁内箍筋形式应采用封闭式,直径6~12,一般大于8mm⏹当梁宽mm b 350≤ 采用双肢箍; ⏹当梁宽]800,350(∈b ,采用四肢箍; ⏹ 当梁宽mm b 800>,采用六肢箍。

8、 底板配筋要求⏹ 横向受力钢筋,由计算确定,但直径不能小于10mm,间距为100~200;⏹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8~10,间距不超过300mm。

⏹ 纵横向交接处连接见规范。

2)内力计算:基础梁和底板1、计算方法:简化计算法和弹性地基梁法简化法:一般假定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

实践中采用二种计算方法,静定梁法和倒梁法。

为满足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一般要求基础梁有足够的相对刚度。

⏹ 静定梁法计算时先安直线分布假定,求出基底净反力,然后将柱荷载直接作用于基础梁上,分析受力(简图见教材),故可按静力平衡条件求出任意截面M 、V 。

当上部结构刚度很小时(如单层排架)宜采用静定分析法。

⏹ 倒梁法当上部结构刚度很大时,各柱之间没有沉降差异,因而可把柱脚视为条形基础铰支座,将基础梁按倒置普通连续梁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变截面外伸P63(梁底一平)
试推导外伸部位非贯通筋长度公式
梁底一平
结合课本表4-2-11、 图集P73一起理解。
非贯通纵筋: 1.位于上排时, 伸至端部截断;位 于下排(与贯通筋 一排)时,伸至外 伸尽端弯折12d; 2、从支座边向 跨内延伸长度取 max(外伸部分 净跨ln',与外伸部 位相连梁净跨ln/3)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端部无外伸P61
13
结合课本P61表4-2-9、 图集P73一起理解。 la/laE考虑弯锚和直 锚
梁端部非贯通纵筋:
1.伸至端部弯折15d;
2.梁包柱侧腋尺寸为 50mm; 3.从支座边向跨内的延 伸长度为ln/3;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3.架立筋、侧部钢筋、箍筋——侧部钢筋 P68
基础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搭接长度为15d, 1、十字相交的基础梁,当相交位置有柱时,则侧面构造 纵筋锚入梁包柱侧腋内15d(图一);当无柱时,侧面构 造纵筋锚入交叉梁内15d(图二);




截面为400mm*400mm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等截面外伸P62
17
结合课本表4-2-10、 图集P73一起理解。
试推导外伸部位非贯通筋长度公式
非贯通纵筋: 1.位于上排时,伸 至端部截断;位于 下排(与贯通筋一 排)时,伸至外伸 尽端弯折12d; 2、从支座边向跨内 延伸长度取 max(外伸部分净跨 ln',与外伸部位相 连梁净跨ln/3)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1.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等截面外伸P58、65
6
结合课本表4-2-4、 4-2-16、图集P73 一起理解。
上部: 1.上排伸至外伸尽 端弯折12d;下排 不伸入外伸部位, 柱内侧起伸入 la/laE。
下部: 1.下排伸至外伸尽 端弯折12d;上排 伸至尽端不弯折。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1.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梁宽度不同P60、68
10
注:左侧图右边梁 比左边宽,即宽出部 分的钢筋锚入支座 la/laE; 详见P61钢筋效果图; la/laE分直锚和弯 锚。
思考与练习:
试分析JL01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 算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长度。 已知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 强度等级为C35,环境类别二a类;
ln为净跨长度,i=1,2...
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纵筋长度=2*ln/3+hc
试分析JL06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

1)上部、下部贯通纵筋的长度; 2)非贯通纵筋的长度。 已知:1)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
考 与
级为C35,环境类别二a类;2)左跨梁轴线到轴线 练
距离为5400mm,右跨梁轴线到轴线距离6000mm,柱 习
2)双梁条形基础顶部钢筋T ——受力筋、分布筋
3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1.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端部无外伸P57、65
4
结合课本P58、 P66、图集P73一 起理解。 la/laE考虑弯 锚和直锚
上下部贯通纵筋长度=梁净跨长L0+钢筋连接增加长度
+2锚固长度la/laE 弯锚时:la=max(hc-c+50,0.4lab)+15d 直锚时:la=la(la查表计算得出)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要求
精品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一、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底板)钢筋种类:
基础梁:1)纵筋——底部贯通纵筋 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筋 顶部贯通纵筋 架立筋 侧部构造筋
2)箍筋
3)其他钢筋——附加吊筋 附加箍筋 加腋筋
2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一、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底板)钢筋种类: 基础底板:1)底部钢筋B——受力筋、分布筋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梁宽度不同 P64
试推导此时非贯通筋长度计算公式
注:宽出部分的非 贯通钢筋锚入支座 la/laE; 详见P65钢筋效果图; la/laE分直锚和弯 锚:直锚时取la/laE; 弯锚时取hc-c+15d
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 1.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变截面外伸P59、67
8
梁底一平
结合课本表4-2-5、 4-2-17、图集P73 一起理解。
上部: 1.上排伸至外伸尽 端弯折12d;下排 不伸入外伸部位,外伸尽 端弯折12d;上排 伸至尽端不弯折。
ln取值规定:端支座,ln取本边跨的净跨值;中间支座,ln取
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长度。(见101-3 P24 3.4.1) 梁端非贯通纵筋长度=ln/3+锚固长度la(抗震时la改为laE) 弯锚时:la=max(hc-c+50,0.4lab)+15d 直锚时:la=la(la查表计算得出)
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 纵筋: 1.从支座边缘向跨内延伸 ln/3; ln=max(lni,lni+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