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选修五苯酚教学设计
《苯酚》教学设计【第一版】
![《苯酚》教学设计【第一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fd7bd93968011ca20091b2.png)
《苯酚》的教学设计重庆市求精中学王勉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已学习了苯、乙醇的性质与结构的基础上对其性质与结构的迁移。
对比醇酚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对有机物性质产生的制约与影响,从而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的辩证关系,牢牢树立学科中“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模型。
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有机专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从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类别,能够通过化学键的特点分析和解释有机物的性质,初步学会了根据官能团或化学键特征对有机物的性质进行简单预测。
通过烃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苯的结构与性质;通过醇的学习,学生已学会羟基的结构与性质。
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之前,在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经有了适当的铺垫,但并未建立有机物的基团间能相互影响的认知,因此,对于苯酚的弱酸性、苯酚与溴水的取代、苯酚的显色反应,将成为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设计与探究的能力,所以为本堂课设计成实验探究课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2)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3)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3)培养学生以化学的眼光来认识物质世界,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核心素养发展点】(1)通过认识苯酚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并通过与乙醇中羟基的进行对比归纳,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苯酚优秀教学设计
![苯酚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3e0f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b.png)
苯酚优秀教学设计我根据中学化学《有机化合物》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关于苯酚的教学活动。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制备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苯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许多化学品和药物的重要原料。
本课程将以苯酚为例,介绍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和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苯酚的制备和反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合物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溶解性、燃烧性、酸碱性等,并结合图示和实例进行说明。
3. 实验演示:展示苯酚的制备和一些常见的反应。
例如,可以通过加热苯并加入氢氧化钠来制备苯酚,然后通过与酸反应、与氯代烃反应等实验演示苯酚的性质和变化情况。
同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探究:让学生自主设计小实验,探究苯酚的一些性质和反应。
例如,学生可以尝试测量苯酚的沸点和熔点,并与其他有机化合物进行对比;学生还可以设计一些与苯酚相关的实验,如与溴水反应、与氧气反应等,以观察苯酚的特殊性质和反应情况。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苯酚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帮助学生构建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和归纳能力。
6. 拓展应用:介绍苯酚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如制药、香水、染料等领域。
鼓励学生思考苯酚相关问题,并启发他们对其他有机化合物和化学领域的思考和探索。
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
2. 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苯酚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思维深度。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苯酚的特性和反应情况,并进行小组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展示能力。
苯酚的教学设计
![苯酚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dcb4284b35eefdc8d3331f.png)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苯酚一、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
苯酚是烃的衍生物中重要的羟基化合物,本课教材安排在乙醇的后边。
因为苯酚中含有羟基乙醇也有羟基,学生通过对比学习苯酚的性质和乙醇的性质,从而意识到官能团对有机物的影响,认识化学中重要的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2、熟练苯酚的化学性质(酸性、与溴取代反应、与铁显色反应等)和反反应方程式、苯酚的结构特特征;3、掌握苯酚的用途和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苯酚的性质;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能力, 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4、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结构特征、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手段及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是实验——探究式的教学;同时运用了实物模型观察,讨论、对比、猜想、实验、归纳等的教学方法。
五、课前准备苯酚结构模型、苯酚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溶液、氯化铁溶液、胶头滴管、试管等六、教学过程设计醇类在结构上的异同,者的结构。
找出几个醇类和苯酚结构图让学生分辨。
的反应(演示)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老师带领学生从分析苯酚的结构出发,回忆和比较苯、醇的性质,讨论分析然后猜想和预测苯酚性质,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究”方式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
高中化学选修5《醇 酚---苯酚》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5《醇 酚---苯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4aa4653968011ca30091d6.png)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苯酚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 【教学指导思想】在已经学过的醇和苯及其同系物的知识中,醇羟基的性质和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为学习苯酚的性质作了很好的铺垫;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也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对苯酚可能与哪些试剂反应及反应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测能力,可通过学生活动的方式探究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2.【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它需要老师不断探索,设计优质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我设计的理念是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在实验中提高探究能力;在创设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分组实验中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与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接受教育者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操作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
因此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2.学法指导在本节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学习方法:①学习有机物的方法。
有机物结构特点→ 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运用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挖掘与类同物质间的区别和联系。
②实验探究的方法。
指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同时,应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对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了解苯酚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②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③ 理解并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 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② 通过实验活动的参与、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③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②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选修五-苯酚 教案
![选修五-苯酚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6bdc273169a4517723a344.png)
选修五-苯酚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检验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酚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教学过程[提问]写出苯酚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分子式C6H6O ②③结构简式或或C6H5OH[讲解]:苯酚是苯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羟基,下面我们接着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苯酚分子里有羟基,乙醇分子里也有羟基,乙醇分子里的醇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酚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吗?[演示1]:苯酚与钠反应的实验现象:苯酚与钠剧烈反应,产生气泡。
[板书]:与钠剧烈反应:2+ Na→ 2 +H2↑[设问]:酚羟基上氢原子能否电离显酸性?[演示2]:试管加入1ml苯酚浊液后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现象:试管内的液体由浊液变澄清结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说明苯酚显酸性。
[板书]:1.苯酚的酸性(俗称石炭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NaOH→+ H2O[设问]:苯酚显酸性,酸性强弱如何呢?[演示3]:试管加入1ml苯酚溶液后再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现象:试管内的液体不变红。
结论:说明苯酚酸性很弱。
实际上,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如果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往CO2气体,会重新反应生成苯酚。
[板书]:+ CO2 + H2O →+ NaHCO3酸性:盐酸>碳酸>苯酚[讲解]:苯酚和乙醛醇都含有羟基,但乙醇为非电解质,苯酚显弱酸性,这说明不同的烃基对羟基的影响不同,由于苯环的影响,苯酚羟基上的氢变得活泼而部分电离。
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相互的,苯酚中的苯环对羟基有影响,反过来羟基对苯环也有影响。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现象:生成白色沉淀苯酚与溴反应的动画[板书]:2.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3Br 2 +3HBr[讲解]:注意两点:①三溴苯酚在水里是白色沉淀,但可溶解于有机溶剂,若本实验中苯酚过量,则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酚,则看不到白色沉淀。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477e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7.png)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2)掌握苯酚的结构特征,以及化学反应的机理;(3)能够根据苯酚的化学性质,合理地进行合成、反应等实验操作;(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
情感与价值:(1)培养学生的对化学实验的热情,对化学科学的兴趣;(2)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性;(3)培养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教学内容苯酚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及合成实验、反应机理。
通过理论课讲解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掌握、技术的熟练和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
3、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演示、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相结合。
4、教学步骤(1)知识传授通过PPT课件让学生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及合成实验等对象,对学生进行前置知识铺垫。
(2)实验演示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演示苯酚的合成及反应机理,演示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深度和广度。
(3)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操作过程中老师进行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解决实验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4)讨论探究学生自主组成小组,进行课程的总结与分享,互相交流,讨论苯酚在现代工业,生物、常见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能力。
(5)评价反思通过小组讨论来检验教学效果,包括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实验能力的提高情况,思维能力的提升等,同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以达到更好的反思和评价。
二、教学反思苯酚实验课程的教学,既需要理论课的前置知识铺垫,又需要实验演示的生动实验、讨论以及探究来加深学生对苯酚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加强实验室中的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验,提高理论课的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上教师应强调实验中要观察现象,分析并思考结果,并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合作逻辑分析问题。
选修5《苯酚》教案
![选修5《苯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330517f242336c1eb95e7a.png)
选修5《苯酚》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
第四节苯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酚类的定义;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②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特点,推出苯酚应具有的性质;分析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推出苯酚易发生取代反应,培养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培养唯物主义的思维观点和思维方法;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教学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有机官能团的相互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用品:苯酚、水、乙醇、石蕊、5%NaOH溶液、FeCl3溶液
试管、酒精灯、火柴、滴管、试管夹
教师实验用品:苯酚、水、乙醇、石蕊、5%NaOH溶液、浓溴水、FeCl3溶液、石灰石、盐
酸、药皂
试管、酒精灯、火柴、药匙、滴管、表面皿、制氢简易装置
2
3
4
5
6。
高中化学选修五:3-2-1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3-2-1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6d1ecc1c708a1284a443e.png)
2.承接
结果
提出问题
1酚的定义
2苯酚的结构
3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师灵活提问
1、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展示预习内容完成情况。
2、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3、质疑、解答。
1、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2、解决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
10分钟
3.
做
议
讲评
教辅P39(1-7)
1突出苯酚的结构
2突出苯酚的化学性质
1、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8.
课
后
反思
1亮点:学生能从微观上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
2问题:方程式的书写还有待加强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牢记苯酚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分析苯酚的性质
理由:
依据会考、高考考纲得出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校对学案39页
“第14练”答案
1巡视做答情况
2评价自学结果
3板书本节重点
1课代表公布答案
3互批、订正答案
1重点知识记忆
2积累易错知识。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5
6布置下节课
自主Biblioteka 学习任务1、阅读教辅苯酚(要点一)
2、完成教辅P40(1-3)AB层(同桌检查并签字)
(要求有痕迹)。
让学生明确下节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自主学习。
7.
板
书
3-2-1苯酚
1酚的定义
2苯酚的结构
3苯酚的化学性质
4苯中除去苯酚的方法
5酚羟基的鉴别
苯酚教学设计
![苯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51abf3998fcc22bcd10d89.png)
课件鸦片的结构简式
这是鸦片的结构简式,从中你可以找出什么样的官能团?
课件两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鸦片属于酚类物质,两种物质区别酚和醇,并让学生总结酚的结构特点。
思考回答
1.虎门销烟
2.羟基
3.酚的结构特点——苯环和羟基直接相连
环节二
初识苯酚——苯酚的物理性质
【过渡】酚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课件展示酚的存在,试剂瓶里是最简单的酚——苯酚
【实验1】按照四个要求初步认识苯酚
课件展示四个要求
做实验,观察实验,总结
回答课件相关内容。
环节三
根据结构推测化学性质
1.苯酚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引出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2.从微观角度分析基团的相互影响,预测原子的活泼性
3.从一张苯酚软膏的说明书预测苯酚的性质
课件展示苯酚软膏说明书
1.观察模型,书写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2.思考交流苯酚的说明书,预测苯酚的性质
环节四
苯酚的弱酸性
(酚羟基的化学性质)
问题:1.苯酚易被氧化,通过什么实验验证?
展示被氧化的苯酚晶体
2.苯酚的酸性如何验证?
3.苯酚是强酸还是弱酸?如何验证?
观看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4.如何验证生成的盐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5.苯酚的酸性还表现在那些方面?
苯酚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苯酚)
授课班级
高二七班
课程
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苯、乙醇知识的基础上,对衍生物酚的进一步学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是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团性质的相互影响。本节课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探究意识。
《苯酚》教学设计
![《苯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05ac8c69dc5022abea003e.png)
《苯酚》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 教学指导思想《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哪些试剂反应及反应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从苯酚的结构入手,注意与醇和苯的性质比较,通过学生活动的方式探究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2.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它需要老师不断探索,设计优质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应当是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知识背景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依据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
2.模块学习要求《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中,对本课时内容要求如下: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4.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4.1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官能团的特性及相互转化。
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引导学生归纳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有机化学主干知识网。
4.2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4.3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
4.4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面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入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
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高中化学_苯酚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苯酚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2dbec8ba26925c52dc5bf5f.png)
《选修5》第2章第2节醇和酚(第2课时酚)【学习目标】1、能描述出酚的物理性质。
2、能预测酚具有的化学性质,会用实验进行验证。
3、能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4、能说出苯酚的用途【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以及与醇、苯性质比较的差异。
【教学过程】环节三:苯酚物理性质【演示实验】观察实验,总结实验现象色:无色态:晶体味:特殊的气味溶解性:易溶于乙醇有机溶剂,可溶于水,当温度高于65℃,与水混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总结能力【目标评价】在实验中,如不慎将苯酚洒到手上应如何处理()A、立即用冷水冲洗B、用70℃热水冲洗C、立即用酒精冲洗D、用NaOH 溶液洗涤学生思考回答检测学生对目标一的掌握情况环节三:目标二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问】如何能消除苯酚对新安江水的污染?按照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步骤进行研究还需要知道化学性质明确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步骤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探究步骤分析结构:羟基、苯环预测性质(依据醇和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进行预测)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否有酸性?(Na、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反应))苯环氢能否被溴代?根据实验目的选取三组实验:苯酚与氢氧化钠、苯酚与碳酸钠、苯酚与浓溴水回答醇及苯的性质,思考酚是否能发生相似的反应根据含羟基的醇和羧酸比较,考虑苯酚可能有酸性,根据苯的性质预测苯酚也易取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改进实验】苯酚和浓溴水为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从实验安全的角度出发,对仪器进行了改进,用针筒和单孔橡皮塞代替胶头滴管,减少有毒物质的散发观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安全无味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分组实验】苯酚的酸性震荡没有反应前的试管使分层的苯酚溶液浑浊,缓缓推入反应试剂。
培养学生利用实验验证假设的科观察实验现象、产物,思考结论根据溶液澄清、无气泡的现象确定苯酚有弱酸性,比碳酸还弱。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苯酚》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苯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d33d38fc4ffe473368abe5.png)
课题苯酚都昌一中周裔平教学设计说明:本节选自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一、教学设计思想1、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调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给足够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组与演示实验有机结合,给学生自我展示机会,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2、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二、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对比思考,总结提高情景创设:课件导入,模型展示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探究,学习苯酚的性质(见附表) 对比思考:认识苯基与羟基的相互影响交流提高:了解酚类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流程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对比,实验,归纳 五、学法指导认真观察→类比分析→总结规律→实验研究→发现问题→相互讨论→形成结论→归纳应用六、教学手段本节采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容量大,教学比较从容,播放录像可以让较难完成的实验清晰生动呈现给学生面前,起到较好效果。
七、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结构,了解其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3、通过对比教学了解有机物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有机物的基团 之间相互影响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团结协作精神2、树立学生辩证分析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方法论。
八、教学重点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九、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测化学性质,并设计验证实验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动漫——来苏水是什么呀?来苏水是医院常用的一种消毒剂,由以下三种有机物()与肥皂组成的混合溶液,那么, 这三种有机物在结构上与CH 3CH 2OH 各有什么特点,请完成一、酚与芳香醇的概念对比;酚:羟基与苯环上的碳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芳香醇:羟基与苯环侧链上的碳相连.........的化合物。
《苯酚》的教学设计方案
![《苯酚》的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01745c850ad02de804175.png)
设计特点
授导型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 示范、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 学习、问题化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的课堂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与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相关的具体操作 程序,它规定了教学参与者在教学任务中的角 色、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角色的 具体任务。 具体方法: 讲解、演示、个别指导、操作与练习、自 主学习程
教学优点
1、更加注重对学习者的分析。 2、在教师的作用发挥下,突出引导与参与 的功能。 3、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以学生的自主—— 合作——探究活动为主。 4、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有课件展示,激发 了学生的兴趣,趣味性强,教学目标更易 达到。
实例探究授导型教学
——《苯酚》的教学设计方案
授导型教学
考虑因素
教学优点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设计特点
考虑因素
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者 特点(学习风格、学习者年龄阶段等)、教 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分为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为实 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 要求,是一种原则性规定。
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苯酚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苯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c6aa9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2.png)
《酚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化学组黄双一、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酚分子中羟基连接方式的不同,了解苯酚的主要性质,理解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形成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理念。
2.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了解苯酚及酚类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危害,要合理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苯酚化学性质;2.理解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难点:理解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酚【讲解】分子中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属于酚。
苯酚苯酚俗称石炭酸,是组成最简单的酚。
苯酚是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晶体,熔点40.9℃。
苯酚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以用作杀菌消毒剂。
苯酚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苯酚易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
【展示】苯酚的结构【展示】苯酚的溶解性实验【讲解】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65℃以上与水互溶。
【展示】苯、苯酚的物理性质对比结论:官能团-OH影响了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的化学性质【展示】苯酚的颜色变化【讲解】1、氧化反应苯酚露置在空气中会因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
苯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展示】苯酚的酸性实验视频【生】实验现象:℃中得到浑浊液体,℃中液体变澄清,℃或℃中液体变浑浊℃+NaOH―→+H2O℃+HCl―→+NaCl℃+CO2+H2O―→+NaHCO3【讲解】结论:℃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表现出酸性℃酸性:C6H5OH<HCl,C6H5OH<H2CO3苯酚在水中可发生微弱的电离,℃+H+,苯酚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无论是否过量,只能生成NaHCO3。
【展示】乙醇和苯酚对比【讲解】苯环对酚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变得更活泼,易电离出H+3、取代反应【展示】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视频【生】实验现象: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讲解】+3HBr注意:1、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2、成功关键是浓溴水且过量3、取代位置是羟基邻位和对位【展示】苯和苯酚取代反应的比较【讲解】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活泼【展示】酚醛树脂的生成原理4、显色反应向含有苯酚的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溶液呈现紫色,常用于酚类物质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苯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苯酚是芳香烃的重要羟基衍生物,本节教材安排在苯和乙醇之后,想让学生认识到多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与制约。
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是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还要注意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从而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辩证关系。
本节课在整个有机化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边的有机化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
对有机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几种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实验,有很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结构,并了解其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3).通过与乙醇、水、苯的对比,了解有机物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
2、过程方法
(1).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
(3).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
(1).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珍视生存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观。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
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以及与醇、苯性质比较的差异。
五、课前准备
1. 试剂:苯酚晶体、苯酚稀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碳酸氢钠溶液、浓溴水、
蒸馏水、乙醇、苯、钠、稀盐酸、酚酞试液、石蕊试液、蒸馏水等。
2. 用品:火柴、试管、玻璃棒、表面皿、角匙、胶头滴管等。
六、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认识苯酚的分子模型,找出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写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