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的手》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四年级综合实践《第六课 灵巧的双手》教学设计
第六课灵巧的双手
课题:灵巧的双手
教学内容:教材第17-2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简单的图形。
2、引导学生在趣味游戏中获得知识。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图形。
教学难点:怎样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用简单的图形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有创意的图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灵巧的双手
揭示课题:灵巧的双手
板书课题:灵巧的双手
二、新课
1、活动:
材料与工具:彩色铝芯导线数根、透明胶、剪刀。
●设计:将自己创意的作品设计图画出来。
●制作:按设计图将你的创意制作出来。
2、秦创同学设计了一辆漂亮的自行车!同学们可以模仿做一做。
●先用一根导线弯出车把。
●用一根稍长的导线沿车龙头的轴向下弯出前轮-车杠-车
架-后轮。
●再用一根导线弯出自行车下杠,一头弯在车把手下,一头弯在车杠上,并做出车座。
●最后用两根短一些的导线弯出脚踏板。
3、作品完成后,请同学们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4、大家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困难:
解决方法:
5、除了用彩色导线制作多种作品外,还可以选择身边易找的其他材料,如塑料瓶、竹签、麦秆、毛线等,设计、制作丰富多彩的创新作品!
三、小结
四、课外延伸
1、选择身边易找的其他材料,如塑料瓶、竹签、麦秆、毛线等,设计、制作丰富多彩的创新作品。
2、举办一个创新作品展示、评奖会。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自己的手部特点,认识到手的灵巧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身潜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手的结构与功能。
2. 学习简单的动手操作技能。
3. 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 分享动手实践的收获与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手的结构与功能,学习简单的动手操作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手工材料等。
学具:学生自带手部模型(如手偶)、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手部模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手部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认识手的结构与功能:讲解手的骨骼、肌肉、关节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手的功能。
3. 学习动手操作技能:讲解并示范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技能,如折纸、拼图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动手实践活动,如制作手工作品、手部游戏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5. 分享与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动手实践成果,让学生感受到动手实践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手的结构与功能2. 动手操作技能3. 动手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观察自己的手部特点,记录下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手部功能。
2. 练习动手操作技能,如折纸、拼图等。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手的灵巧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更多。
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手部模型或者播放手部动画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手部特点。
中班教案灵巧的小手
中班教案灵巧的小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灵巧的小手》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手部的结构和功能,学习手部的灵巧动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部的结构和功能,知道手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灵巧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手部的灵巧动作和创造力培养。
重点:手部结构的认识、动手操作能力和美的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部模型、实物展示、图片、卡片等。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谜语“十个兄弟在一起,长短不一有高低,能写字来能画画,帮助我们做好事”(谜底:手)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1)通过展示手部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讲述手部的结构,如手指、手掌、手腕等。
(2)讲解手部的功能,引导幼儿知道手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1)请幼儿用彩泥制作手部模型,观察手部的形状和结构。
(2)组织幼儿进行手部灵巧动作练习,如抓、捏、揉、拍等。
4. 例题讲解:(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手部动作。
(2)引导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创作一幅关于手的画。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2)组织幼儿进行手部灵巧比赛,评选出“灵巧小手”。
六、板书设计1. 灵巧的小手2. 内容:(1)手部的结构(2)手部的功能(3)手部灵巧动作练习(4)手工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关于手的画。
2. 答案要求:运用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表现出手部的结构和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在手部灵巧动作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的手最灵巧”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手部灵巧能力。
(2)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创作手工作品,如废旧物品、树叶等,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冀美版 美术一年级下册第6课灵巧的手(课件)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手的联想
手的联想
手会说话,手会 做事,会表演,常动手 让手更神奇,让自己更 聪明。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幅 手的创作,与同学们分
享、交流。
手影欣赏
卡通可爱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请输入您的标题
YOU TITLE HERE
卡通可爱兔子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卡通可爱兔子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卡通可爱兔子
插灵巧的手
各种姿态的手
会说话的手
彩绘过的手
表演的手
手的介绍
手,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社会物质产品 和文化艺术作品的创造者。手,还是人类传情 达意的工具,起着辅助语言表达的作用,甚至 还作为“手语”起着独立表达的作用。在美术创
造中,人物的手被称为仅次于面部的“第二表 情”。
由于手灵活多变,人们常常通过一定的装 饰,使其产生更有趣的形象。通过这种造型活 动,能过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卡通可爱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 adipisicing elit,
作品欣赏
再见小可爱
小班语言活动灵巧的手教案
THANK YOU
汇报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区角延伸
阅读区:提供相关绘本, 引导幼儿阅读
手工区:提供材料,引导 幼儿制作手工作品
表演区:提供道具,引导 幼儿表演故事或儿歌
语言区:提供图片或文字, 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或儿歌
其他延伸
手工制作:利用灵巧的手制作手工艺品,如剪纸、折纸等 绘画活动:通过绘画表现手的灵巧,可以画手的不同姿势和动作 手指游戏:利用手指进行游戏,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语言活动:通过讲述与手有关的故事或诗歌,增强对手的认识和了解
图片导入:展示与主题相关的 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音乐导入:播放与主题相关的 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实物导入:展示与主题相关的 实物,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 主题
展开环节
导入环节: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兴趣 示范环节:教师示范手部动作,引导幼儿观察模仿 练习环节: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环节:幼儿展示自己的手部动作,教师点评鼓励
教学效果改进:根据活动效果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活动经验总结
本次活动的亮点: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本次活动的不足:部分环节的组织不够紧凑,需要改进和优化
孩子们的收获:通过活动,孩子们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学会了 与同伴合作和分享 教师的收获:通过活动,教师们积累了教学经验,也更加了解了孩子们 的需求和特点
愿意用语言与别 人交往,喜欢应 答。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动手操 作的能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思维 逻辑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 力和想象力
增强幼儿的自信 心和成就感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动 手活动的兴趣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一年级品德ppt课件教案 人教版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教学设计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城关街道北关小学滕延英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动手的乐趣,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知道手的作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教学内容:从“会做事的手”、“会说话的手”、“会认东西的手”、’会玩游戏的手”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知双手的作用,通过猜谜、手势、游戏、表演等兴趣盎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感受手的神奇,喜爱自己的手。
感知双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手,为自己有一双能干灵巧的手而高兴,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动手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好奇心强,特别喜欢展示自己,所以本课教学设计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猜谜、手势、游戏、表演方式让学生乐学、爱学。
本课的学习内容“手”,每个孩子都有,手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手在他们的生活中的神奇作用,却往往被忽略。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一看哪位同学是猜谜高手,同学们有信心吗?(课件出示)猜一猜:十个小兄弟,分成两个家;高矮各不同,做事全靠他。
(打人身体的一个部位)生:举手回答。
师:(出示课件:手的图片)(百度搜索)/%C0%F1%C3%C0%D3%E3/album/item/9d0b3 32cf0f9aeb099250a10.html#IMG=9d0b332cf0f9aeb099250a10同学们猜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的双手: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师板书课题)活动过程一:会做事的手师:(出示课件:工人们用手做工,农民们用手干活,……)(百度搜索)/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 &word=%B9%A4%C8%CB%D3%C3%CA%D6%B9%A4%D7%F7%C D%BC%C6%AC&in=21512&cl=2&lm=-1&pn=29&rn=1&di=22902575 34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 ight=&face=0/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2%BD%C9%FA%D3%C3%CA%D6%B4%F2%D5%EB%C D%BC%C6%AC&in=28796&cl=2&lm=-1&pn=30&rn=1&di=32738528 220&ln=13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 ight=&face=0/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 &word=%C5%A9%C3%F1%D3%C3%CA%D6%B8%C9%BB%EE%C D%BC%C6%AC&in=6872&cl=2&lm=-1&pn=14&rn=1&di=247093576 50&ln=787&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 ht=&face=0工人们用手做工,农民们用手干活,医生用手打针,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小手会做什么?生:到黑板前表演。
《灵巧的手》教学设计
《灵巧的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开展学生的想像力、手绘描画以及立体造型能力;2.感受手所传递的美感,在创作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手所传递的美感,在创作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难点:手绘描画以及立体造型能力培养。
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调好的颜色、白纸等。
学生教具准备:彩色笔、水粉色、彩色卡纸、胶水。
一、谜语导入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很聪明,今天老师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生:敢!那就要认真地听好呦,谜面:“是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哪位同学知道谜底呢?生:手。
师:真聪明,一下子就猜中了谜底。
那在生活中我们的双手都能做些什么呢?生:写字。
生:画画。
生:穿衣服、吃饭等等。
同学们说的真不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手都在做些什么?(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手图片)看来呀!我们的手用途可真不小!看这位艺术家用自己灵巧的手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播放视频手影)。
学生欣赏手影表演。
师:艺术家的表演精彩吗?生:精彩。
师: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表演手影呢?生:想师生表演简单易学的手影。
二、作品欣赏两个题目都没有难倒你们,我有点不服气,还想和你们比试一番, 看谁能在最快的时间里画出一个手的形状!敢不敢再次接受我的挑战呢?生:敢。
课件出示比赛规那么:1、绘画形式不限。
2、最短时间里画出手的形状。
生:用画笔在纸上画手的形状。
生:把左手方在纸上,用右手画出手的轮廓。
师:比赛结束了,同学们,请仔细的看这个手印的形状,它能让你联想到哪个小动物?生:像小鸡。
生:像小鸟。
答复的非常好。
那赶快看看自己画的手形又能带给你怎样的联想。
生:老师我的像大树。
生:像枫叶。
生:像太阳。
师:太棒了,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一双灵巧的小手给我们到来了这么多的惊喜!看这里还有更还好的呢!(课件出示学生作品)这些作品漂亮吗?生:漂亮!三、手形创意原来我们的小手是孙悟空,能千变万化,我相信,你们的创意会更精彩,你们的作品会更好,大家有信心吗?生:有。
《灵巧的手》教学设计[8]
《灵巧的手》教学设计阜平县西下关中心小学白梅一、教材分析:1、指导思想:《灵巧的手》是河北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6课,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他们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创造创造的良好愿望,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借助手形展开联想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启发学生寻找到手形与实际形态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难点。
2、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的年龄都在七岁左右,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均不成熟,幼稚的小手, 天真的心灵,顺其自然的线条毫无做作之气。
天真幼稚正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夸张变形正符合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自由自在正符合他们的天性。
他们用绘画表现情感,随心所欲,敢想敢画, 正表现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特有的质朴和纯真,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而《灵巧的手》这一课让学生能自由的发挥想象和创意, 并将想象的形象画出来,是他们非常乐于表现的题材。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过程与方法: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内容添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
二、教学准备:1、师:多媒体课件及范画、绘画工具、纸;2、生: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纸。
三、课时:1课时四、课业类型:造型.表现五、作业要求:描出手的不同形状,进行有趣的联想并添画出来。
六、教学流程:猜谜引题观察联想你变我猜寻找方法引导想象想象创作展示评价总结延伸七、教学过程:1、猜谜引题(2分钟)师: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团结合作本领大。
生:(手)。
师:手能帮我们做哪些事情呢?生答:写作业、扫地……师:手的作用可真大,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一一变化手的不同形状,进行有趣的联想!(板书课题:灵巧的手)[设计意图]:运用简单的谜语和提问引入课题,让学生对自己的手产生兴趣。
《我们的手》教学反思
《我们的手》教学反思我们的手:教学反思在教育领域,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发展工具。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估。
本次教学反思的主题是“我们的手”,通过回顾我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经历,我希望能够提高我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准备在准备这节关于“我们的手”的课程之前,我先进行了深入研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和媒体资源。
我选取了一些有趣的实例和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上,我还准备了一些互动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
二、启发式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
我先通过一个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我们的手是如何帮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接着,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探索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作用。
学生们热烈地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三、学生互动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我设计了一系列小组活动。
比如,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书写,以提高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
我还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来感受手在各种活动中的重要性。
四、应用与总结在课程的最后,我引导学生将他们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手?”学生们积极回答,并分享了一些建议,比如经常洗手、戴手套等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们更加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们对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思和展望回顾这次教学经历,我认识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可以更好地利用媒体资源,比如图片和视频,来增强学生们的视觉体验。
其次,我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学生们的小组组合,以促进更多的互动和合作。
最后,我要进一步提高我的课堂管理能力,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
幼儿园中班游戏我们的小手真灵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游戏——我们的小手真灵巧教学设计一、背景与介绍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场所,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教育活动之一。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开始对周围事物产生了好奇心和兴趣,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模仿成人的样子,越来越注重玩中学,游戏成为了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
其中,生活性和体验性游戏尤其受到幼儿的喜爱,这些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的掌握生活技能。
本篇文档将以“我们的小手真灵巧”为主题,从众多幼儿园中班常见游戏中筛选出带有手部动作的观察游戏,进行教学设计的探讨与分享,并附有教学反思。
二、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习基本的手部动作技能;•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能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体验游戏的过程;•在游戏中增强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策略1. 游戏引入根据幼儿关注的特点,老师可以先通过幼儿园中班的常用呼语和身体语言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例如: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拿着一些小球,这些小球的颜色好像和你们穿的衣服一样呢!那么,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做“谁的手速最快”。
看谁能够迅速的接住老师扔出的小球!2. 观察游戏在游戏中加入一些手部动作的小游戏,例如“夹气球”、“手牵手走形”等,通过这些游戏来培养幼儿的手部动作技能。
老师将幼儿分成几组,首先分别给每组幼儿发放不同颜色的大号气球,随后,老师开始放音乐,每当音乐停下时,老师会喊出一个颜色,幼儿们依照颜色用手迅速将相应颜色的气球夹住。
每次游戏持续一到两个音乐节拍。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在戏中感受到气球在手中的轻重感,让幼儿们在迅速拿住气球的同时,锻炼了手部动作的速度和精准度,也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游戏的后半部分,老师会带领幼儿围成一圈,每人用右手拉住左边的同伴的左手,然后在老师指令下开始踏步走。
根据老师的口令,幼儿们会分别在每一步停顿的时候做出一些特定的手部动作,例如:舞蹈姿态、手势模仿等等。
灵巧的手教学设计说明
灵巧的手课题:《灵巧的手》教材版本:冀版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四课〔第一课时〕班级人数:16人教材分析:手是我们人类特有的器官之一,手在人类的开展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人类的一切创造创造都是借助手来实现的。
人类用灵巧的手打扮着世界,创造着世界,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因此,手也是艺术家经常赞美和描绘的对象。
本课依托手形的灵活变化,设计了手影游戏、手形添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以与学生的承受能力自由和扩展,也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较大的表现个性的开展空间。
本课巧妙地将创作和游戏结合起末,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其创新思维,培养其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开展学生的想像力、手绘描画能力;2.感受手所传递的美感,在创作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如何描绘自己的手。
教学流程:直观激情——动手活动——归纳方法——创新实践——评议作品——知识拓展《灵巧的手》教学实录一、初步感知自已灵巧的手I、握握手亲情导入师:(教师用亲切的目光看着同学们,并用亲切的语气对同学们说)愿意和我握握手吗?(热情地与同学握手)2、动动手调动兴趣(1)做手指操师:我现在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要请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生:手指。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以前曾经学过手指歌和手指操,有哪位同学还记得,让我们欣赏一下你的精彩表演,好不好?〔请到前面来〕生:………师:同学们说他做的好不好?嗯,做的真棒!师:教师也会一个,大家和教师一起做好不好?(通过做手指操激发学生的兴趣)爸爸是司机,开汽车,嘀嘀嘀〔双手大拇指单伸出来,向下按〕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双手食指单伸出来,做搓衣服的动作〕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砰砰砰〔双手中指单伸出来,向上做投篮动作〕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嚓嚓嚓〔双手无名指单伸出来,做绕圈动作〕个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小鼓,东东东〔双手小指单伸出来,做敲小煽动作〕(2)会说话的手师:大家做的棒极了。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我们的小手真灵巧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我们的小手真灵巧教案标题:我们的小手真灵巧——幼儿园手指游戏课程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
2. 通过手指游戏,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互动能力。
4. 让幼儿了解并欣赏自己的小手,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几种简单的手指游戏,如“手指家庭”、“石头剪刀布”、“手指谣”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熟悉并熟练掌握所要教授的手指游戏。
2. 准备一些与手指游戏相关的道具,如彩色贴纸、小型玩偶等。
3. 制作一份教学PPT或海报,展示手指游戏的步骤和规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主题,讲述小手的神奇和重要性。
2. 展示与示范:教师逐一展示和示范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3. 实践与互动: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手指游戏,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4. 创新与分享:鼓励幼儿创新自己的手指游戏,并在全班面前分享。
5. 回顾与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手指游戏,强调小手的灵巧和重要。
五、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玩手指游戏,或者自己创作新的手指游戏。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手指游戏,发现我们的小手非常灵巧。
每个小朋友都能用小手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和形状,这是我们的特殊才能。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能更加爱护和利用好自己的小手。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专注度,评估其对手指游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幼儿的创新和分享,评价其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在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手指游戏活动情况,进一步评估教学效果。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我的小手最灵巧》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我的小手最灵巧》教案名称:《我的小手最灵巧》适用对象:小班幼儿(3-4岁)教学目标:1.了解手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3.提高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和操作能力;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手绢、颜料、大纸板、颜色笔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活动一:认识手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只手,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形状和组成部分(掌心、手心、五指等)。
2.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幼儿介绍手的基本功能(抓握、触摸、创造等)。
3.教师与幼儿一起感受手的温度和柔软度,引导幼儿发现手的神奇之处。
活动二: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1.教师准备一块大纸板和颜料。
2.教师向幼儿解释活动规则:幼儿需用手指蘸取颜料,再用手指在纸板上画画。
3.教师示范后,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手指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形状。
活动三:提高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和操作能力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块手绢,并演示如何玩手绢游戏。
2.教师鼓励幼儿跟随动作,用手绢进行各种动作练习,如捏揉、抓扭、飞舞等。
3.教师引导幼儿用手绢进行创造性的动作,鼓励他们表演自己的手绢舞蹈。
活动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1.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大纸板和颜色笔。
2.教师鼓励幼儿用手和颜色笔随意涂鸦,可以画出任何形状和图案。
3.教师引导幼儿在作品上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其对手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2.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灵活性的表现;3.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做手部按摩和运动,进一步培养手部灵活性;2.鼓励幼儿参与其他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纸等,锻炼手部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巧的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解读
《灵巧的手》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主要意图是从激发和引导孩子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进行创新、创造。
教学活动由“手型游戏”和“纸折宝塔”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在本教学设计中,执教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拓展和修改,从对学生基本综合实践活动动手习惯的培养入手,针对如何折“米”字,以及在此基础上“纸折宝塔”进行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理念
郭元祥老师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加以定义“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有效地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育人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而设计的课程”。
在郭老师的这段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注解中,我从教学对象的实际特点出发,认为要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耐心倾听他人发言、认真细致动手制作、小组合作团队精神等。
而在以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初始年级进行教学时发现,许多孩子的尊重他人的习惯、动手实践的能力、小组合作的精神还比较欠佳。
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的放矢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思考。
教学要求
1.学生不借助工具(剪刀、直尺等),用双手在长方形的纸上裁出整
齐的正方形;
2.在正方形的纸上折出清晰的“米”字,并掌握对折的技巧(边和边对齐、角和角对齐);
3.学习双三角形、双正方形的折叠方法和技巧;
4.在掌握动手制作的基本方法后,自学完成“纸折宝塔”的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制作的基本习惯和方法;掌握双三角形、双正方形的折叠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自学完成“纸折宝塔”的教学内容
教学准备:彩色软纸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知识互通、开题明义
(1)同学们,黑板上有这样几个图形,请孩子们来认一认!
(2)在第三个图形中有一个我们学过的汉字,它是什么字呢?
(3)正方形里的“米”字写得很工整,老师也有几个字,请孩子们给老师写的这几个“米”字评评分!
(4)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第一个“米”字得了95分;还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第二个“米”字得了60分;再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第三个“米”字只得了10分。
你们这些小老师很公正、客观地给老师写的几个”米”字分别给了分数,请孩子们来夸夸第一个“米”字为什么得了那么多的
分数呢?再来说评评第三个“米”字为什么得了那么少的分数呢? 点评:导入部分的教学设计,主要是结合学生学习过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加深书写规范汉字的印象中,为后续在正方形的纸上折出工整的“米”字做铺垫。
同时,教师设置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为三个“米”字评分的教学环节,也更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加深了对书写规范的“米”字特点的认识。
从而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在折叠“米”字时,能养成良好的动手制作的基本习惯。
2.拨乱反正、认知规范
(1)同学们,你们刚刚为三个“米”字评了分数,还为每个“米”字说出了让它们心服口服的理由,小嘴巴都说的很棒!接下来让我们开始动手制作,来比比看谁的小手最能干!首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彩色软纸,不借助工具,把它裁成一个正方形。
(2)请同学们一定注意在对折大三角形时,长方形纸多余的部分向后折叠。
(3)已经裁出正方形纸的同学们,刚刚第一个“米”字笑眯眯,第二个“米”字撅着嘴巴,第三个“米”字啊,伤心地哭了起来。
请你在这三个“米”字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米”字,用折叠的方法,把它复制在你的正方形纸上。
(4)刚刚老师巡视了一圈,看到许多孩子正方形纸上的“米”字都折的很工整!我也凑凑热闹,折了两个“米”字,再请你来当当小老师,评评哪个折的好?
(5)你们评的真棒!看到同学们对第二个正方形上的“米”字直摇头,请你们为老师出出主意,该怎么折才能让这个正方形的“米”字更规范?
点评: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学生首先可以选择任一被评了分数的“米”字,用折叠的方法复制到正方形的纸上。
同时,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为老师折叠不规范的“米”字出主意,加深学生正确折叠“米”字正方形的印象。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思维得到延展。
在拨乱平反的探讨中,学生们清晰了要想在正方形纸上折叠清晰、工整、规范的“米”字,必须角对角、边对边。
3.设置悬疑、创新方法
(1)同学们,请你们按照刚刚大家总结出的方法,调整并修改好你正方形纸上的“米”字。
并且把这张正方形纸翻到背面,重新折叠一次“米”字。
(2)我刚刚听到有的同学在议论,老师为什么让我们从背面又重新折叠一次“米”字呢?我现在不揭晓答案,先请同学们看一个魔术,答案就见分晓了!
(教师用正反面都折过“米”字的正方形纸,迅速变成一个双三角形,再变成一个双正方形)
(3)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速度地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变成双三角形和双正方形吗?就是因为正反面都折叠了“米”字,纸的柔韧性比较好,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快速地变成我们需要的形状。
(4)可是,孩子们,这个魔术的窍门,我一下子搞忘了,快请你们
动动手,来帮助一下暂时失忆的老师,试着折一折,怎么可以快速方便地把正方形变成双三角形和双正方形吧?
点评: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疑问,并不急着为学生揭晓答案,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后,领悟在正方形纸上正、反折“米”字的作用。
并能在折“米”字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正确、规范折纸方法的引导和良好习惯。
从而自如折出双三角形和双正方形,掌握了方便灵活折手工作品的基本方法。
4.纸折宝塔、小组合作
(1)孩子们,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在正方形纸上,用正、反折“米”字的方法,来折出双三角形和双正方形。
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三页,请孩子们自学完成后续纸折宝塔的步骤。
(2)教师在孩子们制作过程中,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引导孩子自
己寻找折纸的窍门。
(3)孩子们,今天你们都很能干,不仅掌握了折“米”字的基本方法,还自学完成了纸折宝塔的过程。
现在,请四个孩子为一组,合作完成纸折宝塔的制作,并注意如何把两个宝塔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演示把两个宝塔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点评:在最后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示范引导发挥了作用,孩子们可以触类旁通运用前面折“米”字的方法,规范、工整地折出纸折宝塔的基本部分,并在自学中完成纸折宝塔剩余的教学环节,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关联在一起。
教学反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
因此,作为课程和教材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完全不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
那么,我们就偏颇和背离了《纲要》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的实际内容,做了教学内容的适当拓展。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折纸习惯和将正方形变成双三角形、双正方形入手,进行教学,为学生后续折“纸折宝塔”和其他教学内容打下伏笔。
也是响应《纲要》里对“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的要求。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