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悯农》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绅《悯农》原文、译文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绅《悯农》原文、译文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绅《悯农》原文、译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毫州。

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

15岁时读书于惠山。

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

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

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

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

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

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

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

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

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

自宝历元年(825 年)至太和四年(830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

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

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

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

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

居相位4年。

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

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

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

古诗诵读拼音版悯农

古诗诵读拼音版悯农

bǐ qǐ kū zào shuōjiào ɡènɡrónɡ yì rànɡ dú shī de rén jiē shòu zhēn xī liánɡ shi de dào lǐ
的手法,比起枯燥说教,更容易让读诗的人接受“珍惜 粮 食”的道理。
shī rén
诗人
jièshào
介绍
lǐ shē n zì ɡō nɡchuí zǔ jí há ozhō ujiā oxià n jīnā nhuīhá ozhō u tá nɡdà i
ɡǔ shī
古诗
ɡǔ shī sònɡ dú
古诗 诵 读
mǐn nónɡ
悯农
tánɡ lǐ shēn
( 唐 )李 深
chú hé rì dānɡ wǔ hàn dī hé xià tǔ
锄禾日当 午,汗滴禾下土。
shuízhī pánzhōnɡcān lì lì jiē xīn kǔ
谁 知盘 中 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yǒu shuí zhī dào pán zhōnɡ de cān shí shì zěn me lái de ne
měi lì dōu shì nónɡ mín xīn qín láo zuò huàn lái de
有谁知道盘 中 的餐食是怎么来的呢?每粒都是农民辛勤劳作换来的。
zuò zhě suǒ chù zhōnɡtánɡ shí dài zhè shǒu shī shēn kè de jiē lù le tǒnɡ zhì zhě duì láo dònɡ rén mín de bō xuē
zhě
者。
sī wéi
思维
dǎo tú
导图
zhīshí
知识

古诗诵读-《悯农》

古诗诵读-《悯农》

古诗诵读:《悯农》(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古诗诵读:《悯农》古诗诵读:《悯农》(精选13篇)古诗诵读:《悯农》篇1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

《悯农》古诗研读

《悯农》古诗研读

《悯农》古诗研读悯农古诗研读悯农,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是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唐诗,以其深刻的描写和鲜活的形象,抒发了对农民劳动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本文将对《悯农》这首古诗进行深入研读,探究其艺术特点和主题内涵,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伟大的文学作品。

首先,我们来分析《悯农》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的整体结构严谨,体裁为五言绝句,每一句都有着精准的表达和扣人心弦的感受。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通过描写农民劳动的场景和细节,来表达对农民困境的深情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索。

另外,诗中用词简练而精准,语言朴实而深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这些都使得《悯农》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为后世赞美劳动人民、揭示社会现实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我们来解读《悯农》的主题内涵。

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悲悯之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农民们辛苦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土地贫瘠、天灾人祸等困境。

这些形象的描绘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农民的困苦和辛劳,引发了对农民境遇的关注和反思。

在《悯农》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农民的声音继续叙述困境,通过农民的疑问和抱怨,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问题。

诗中的反问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道出了农民对自己辛勤劳作的无奈和希望得到关怀的心声。

这种反问既是农民对社会的质问,更是诗人自身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通过这些抒发农民心声的手法,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悲悯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体现了诗歌与社会相结合的高度。

除了对农民困境的关注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悯农》还展示了诗人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和季节的变迁,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背后的美丽与动人。

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动地展示了农民辛劳劳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之情。

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春耕、夏种、秋收等季节变迁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讴歌和对丰收美好前景的期待。

《珍惜每一滴粮食》古诗

《珍惜每一滴粮食》古诗

《珍惜每一滴粮食》古诗
1、《悯农·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2、《悯农·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最新李绅《悯农》古诗解释10篇

最新李绅《悯农》古诗解释10篇

李绅《悯农》古诗解释10篇李绅《悯农》古诗解释10篇李绅《悯农》古诗解释(1)李绅《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

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

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

雅有所谓,不虚为文。

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

”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又写了五十首,并改名《新乐府》。

可见李绅创作的《新题乐府》对他们的影响。

所谓“不虚为文”,不也就含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吗?可惜的是李绅写的《新乐府》二十首今已不传,不过,他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亦足以体现“不虚为文”的精神。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

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学第2册)《悯农》课件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学第2册)《悯农》课件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粒皆辛苦
讨论:粮食是怎么来的? 容易吗?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当我们来到食堂, 该怎样做才对得起农 民伯伯的辛勤付出呢?
怎样做才算爱惜粮食?
吃完饭菜,不撒饭, 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dāng 后鼻音 hàn 前鼻音
zhī 翘舌音 zī 平舌音
lì 边音 nì鼻音
农-衣 午-牛 汗-汉 辛-亲
农 粒 知午 苦辛 汗 当
午 中午 下午 上午 当 当家 当天 当月 汗 汗水 大汗 出汗 农 农村 农民 农夫
写字姿势三个一,
古诗诵读
➢悯农
李绅:字公垂(772—846), 唐代诗人,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 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对唐代诗歌 的创作与繁荣,作出了理论和实践 两方面的贡献。曾写过《新题乐府》 二十首,可惜今已失传。李绅的诗, 感情朴实、语言平易近人。
nóng dāng wǔ hàn zhī lì xīn kǔ

古诗《悯农》及解释

古诗《悯农》及解释

古诗《悯农》及解释《悯农》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下面和一起来看古诗《悯农》及解释,希望有所帮助!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

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

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注释:1、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

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

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扩展资料: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其中一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悯农(其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悯农(其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悯农(其一)体裁:诗题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作者:名字:李绅年代:唐代描述: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

字公垂。

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

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

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翻译: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原文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赏析:赏析一:思想内容“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农夫犹饿死”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最后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人人习见得常事让人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考点:一、必背名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解释:关键词:粟泛指谷类。

关键词:秋收一作“秋成”。

关键词:子指粮食颗粒。

关键词:四海无闲田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关键词:犹仍然。

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悯农李绅chūn zhòng yī lì sù春种一粒粟,qiū shōu wàn kē zǐ秋收万颗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四海无闲田,nóng fū yóu è sǐ农夫犹饿死!注词释义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

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子:谷子。

四海:全国之内。

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犹:还是。

悯:怜悯。

【译文】春天,这个播种的季节里,农民们种下一粒谷子,待到收获的秋天,就可以收获千万粒的谷子。

即使普天下荒地都变成了良田,农民还是会饿死。

赏析:这是李绅《悯农》诗中的一首。

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然而,诗人的本意并不是要赞美农民的劳动,这样层层递进的写法,是为了下文制造悬念。

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古诗今译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悯农》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悯农》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古诗诵读:《悯农》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会背诵课文。

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看课文插图。

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

(出示课题《锄禾》)2、教学“锄禾”。

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

(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

不要读成“cu”,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

农民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观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讲读诗句,学习字词,理解内容。

(1)看图。

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读一读“锄禾日当午”。

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

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当头照。

农民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2)仔细看图,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热的满脸通红,口干舌燥,汗水不断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农民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的滴到土里)(3)农民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古诗《悯农》及解释

古诗《悯农》及解释

古诗《悯农》及解释古诗《悯农》及解释《悯农》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悯农》及解释,希望有所帮助!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背景李绅(772-846),唐代诗人。

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

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注释:1、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作者简介: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

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

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扩展资料: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

古诗《悯农》及解释

古诗《悯农》及解释

古诗《悯农》及解释《悯农》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下面和一起来看古诗《悯农》及解释,希望有所帮助!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

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

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注释:1、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

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

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扩展资料: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其中一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悯农》课件1 鄂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悯农》课件1 鄂教版

dāng 后鼻音 hàn 前鼻音
zhī 翘舌音 zī 平舌音
lì 边音 nì鼻音
农-衣 午-牛 汗-汉 辛-亲
摘苹果
农 粒 知午 苦辛 汗 当
午 中午 下午 上午 当 当家 当天 当月 汗 汗水 大汗 出汗 农 农村 农民 农夫
写字姿势三个一, 眼离书本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长, 胸离书桌一拳头。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古诗诵读
悯农
李绅:字公垂(772—846) ,唐代诗人,江苏无锡人。他是新 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对唐代诗 歌的创作与繁荣,作出了理论和实 践两方面的贡献。曾写过《新题乐 府》二十首,可惜今已失传。李绅 的诗,感情朴实、语言平易近人。
nóng dāng wǔ hàn zhī lì xīn kǔ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1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0
谢谢欣赏!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诵读:《悯农》
古诗诵读:《悯农》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会背诵课文。

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
看课文插图。

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

(出示课题《锄禾》)
2、教学“锄禾”。

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

(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

不要读成“cu”,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

农民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观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诉我
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讲读诗句,学习字词,理解内容。

(1)看图。

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读一读“锄禾日当午”。

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

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当头照。

农民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2)仔细看图,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热的满脸通红,口干舌燥,汗水不断
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农民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的滴到土里)(3)农民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一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读一读“粒粒皆辛苦”教学“粒”“皆”“辛苦”
谁能说说“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农
民辛苦劳动的来的。

(4)朗读课文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巩固、复习字词。

5、用自己的话讲讲整首古诗的意思。

(1)同桌一个读诗,一个释诗。

在交换。

(2)指名讲讲整首诗的意思,(说清楚,说通顺。


6、指导朗读。

7、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农民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农
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8、平时你是怎么爱惜粮食的?(正面教育学生,表扬学生中爱惜粮食的好人好事。


9、背诵课文。

(形式多样)
10、总结谈话。

这首诗讲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