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预课程设计指示书

合集下载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学院:_____水利与环境学院_____专业:____水文与水资源工程____班级: 200905201姓名:________马天玉__________学号:______20090520115___指导教师:________胡彩虹________第一章基本任务1.1蒸发折算系数Kc的优选根据已给数据资料及参数(本报告采用89-92年的历史数据),将流域作为整体:(1)进行日模型产流量计算;(2)比较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3)通过误差分析,优选蒸发折算系数Kc;(4)89~90年的历时数据作为率定参数,91~92年的数据作为模型检验。

1.2暴雨预报根据已给的设计暴雨资料和任务一率定的Kc,将流域作为整体进行如下计算:(1)次洪产流量计算,划分水源;(2)直接径流汇流,地下径流汇流的计算。

(3)采用2004年暴雨数据进行预报。

根据已给的资料、参数及做过的习题,自己编写程序,将流域作为整体进行产流量计算;将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进行比较。

第二章基本资料2.1流域概况白盆珠水库位于广东省东江一级支流西枝江的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56 km2。

流域地处粤东沿海的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和,雨量丰沛。

暴雨成因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雨,常受热带风暴影响。

降雨年际间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实测年最大降雨量为3417mm,汛期4~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1%左右:径流系数0.5~0.7。

流域内地势平缓,土壤主要有黄壤和砂壤,具有明显的腐殖层,淀积层和母质土等层次结构,透水性好。

台地、丘陵多生长松、杉、樟等高大乔木;平原则以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植被良好。

流域上游有宝口水文站,流域面积553km2,占白盆珠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的64.6%。

白盆珠水库有10年逐日入库流量资料、逐日蒸发资料和时段入库流量资料:流域内有7个雨量站,其中宝口以上有4个。

雨量站分布较均匀.有10年逐日降水资料和时段降水资料;宝口水文站具有10年以上水位、流量资料;流域属山区性小流域且受到地形、地貌等下垫面条件影响,洪水陡涨缓落,汇流时间一般2—3h,有时更短;一次洪水总历时2~5d。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号姓名班级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4年12月《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流域水文模型的用途:洪水预报方案是现代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提高预报精度和增长预见期的关键技术。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文模型是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理论基础。

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流域水文模型是构建面污染模型和生态评价模型的主要平台。

流域水文模型还是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洪水、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的有效工具。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具体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的制作,使学生了解生产单位对预报任务的要求。

2、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掌握如下内容:(1)流域综合退水曲线、地下水退水曲线的制作以及次洪分割方法;(2)掌握次洪径流深及地面、地下流量分割方法;(3)掌握降雨~径流相关图(API模型)编制的完整过程;(4)新安江两水源模型结构及产流参数率定方法;(5)流域经验单位线的推求方法;(6)洪水预报方案精度评定方法;(7)利用预报方案进行实时洪水预报方法;(8)利用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进行长河段洪水演进预报。

二、设计基本资料某流域集水面积为XX km2(具体数值见给定数据),干流河长约273 km,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以低山分布较广,相对高差多在500 km左右,最上游尚有部分原始森林,以松、衫、竹类为主,灌木次之。

山涧盆地种植农作物,植被总覆盖面积占全流域的80%以上,山坡残积坡坡积一般厚度为1~2米,最厚约为4~5米,在山麓坡积层与基岩接触面上,或河流下切至接触部位时,常有泉水流出,涌水量较大每秒可达数升。

本流域气候温湿,年降雨量在1700毫米左右,汛期为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3%左右,冬季有降雪,量很少。

地下水位较高,且季节变幅小,因此,一般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大。

洪水流量过程线极不对称,涨洪历时仅数小时至十多小时,而退水历时长达数日。

根据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和气候条件,以及洪水流量过程线的分析,可知流域产流规律符合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特征。

水文预课程设计指示书.

水文预课程设计指示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示书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示书题目:制作江西省上犹江水库干流入库站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1方案采用的技术途径1.1蒸散发方案采用一层蒸散发模式。

1.2产流方案根据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和气候条件,以及洪水流量过程线的分析,可知流域产流规律符合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特征。

采用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形式表达方案。

用一层蒸发模型计算蒸发。

计算时段为3小时。

蓄满产流方案可由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表达,曲线共有两个参数:[1]流域蓄水容量WM;[2]流域蓄水容量曲线指数b。

根据“水文学原理”或“水文预报”知识,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的参数确定后,可将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转化为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

因此,蓄满产流的产流方案也可用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表达。

1.3水源划分采用变动稳定下渗率Fc~R关系作两水源划分。

1.4汇流方案⑴分型经验单位线作直接径流汇流方案。

⑵采用矩形入流的马斯京根线性水库演算作地下径流汇流方案。

1.5预报模式预报模式见图1。

图1 预报模式示意图2流域概况上犹江发源于湖南省汝城县诸广山的东南麓,干流称为古亭水。

上犹江水库位于江西省上犹县,水库建于古亭水之上。

水库入库站——麟潭站控制面积1067km2,干流河长93km。

流域地貌属低山丘陵区,以低山分布为主,相对高差多在500m左右。

上游部分地区分布有原始森林, 森林植被以松树、杉树、竹类为主,灌木次之;山间盆地种植农作物,流域植被率在80%以上。

土壤多为红色砂壤土,间有亚粘土层。

山坡残积坡积一般厚度为1~2m,最厚者约4~5m。

在山麓坡积层与基岩接触面上,或河流下切至接触部位时,常有泉水出露、涌水量较大者可达每秒数升左右。

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年降雨量为1700mm左右。

汛期4~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3%左右;冬季有降雪,但量不大。

地下水位一般较高,且季节性变幅较小,因此,一般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大。

洪水流量过程线极不对称,涨洪历时仅数小时至十多小时,而洪水退水历时可达数日至十余日。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洪水预报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洪水预报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洪水预报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文预报的基本概念,掌握洪水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

2. 学生能够掌握洪水预报的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如降雨径流模型、统计模型等。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洪水预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相关法规政策。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特定流域的洪水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洪水预报。

2. 学生能够运用水文预报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洪水预报案例的研究,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水文预报在防洪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在水文预报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情怀。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洪水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防洪减灾意识,为我国水文预报事业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水文预报基本概念:洪水定义、洪水分类、洪水周期与洪水频率。

2. 洪水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降水过程、流域特性、径流形成与汇集。

3. 洪水预报方法:- 降雨径流模型:水箱模型、单位线法、流域水文模型。

- 统计模型: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人工神经网络。

4. 洪水预报软件应用: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预报结果输出。

5. 我国洪水预报现状与发展趋势:技术进展、政策法规、防洪减灾体系。

6. 实践案例:分析特定流域洪水预报实例,掌握预报流程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参照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水文预报基本概念及洪水形成原因。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导书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导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研室2014年6月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实习,使学生获得水文预报的一些具体专业技术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包括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模型的选用或推求,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步骤等等。

通过课程设计训练,为学生将来从事水文与水资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水文预报是现代水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水文预报方法和技术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得到了迅速提高和发展,尤其在降雨径流计算、流域汇流、河道流量演算、水文模型等方面取得成果。

三、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介绍1、蓄满产流模型产流量计算已知某流域的WM=120mm,WUM=20mm,WLM=80mm,WDM=20mm,b=0.3,蒸发折算系数K=0.95,C=0.14,土壤初始含水量已知,用蓄满产流模型计算产流量。

蓄满产流模型产流量计算单位:mm t(日) P E0E P E U E L E D EPE WU WL WD W R1 0.0 5.6 0.0 2.2 20.0 22.22 2.0 7.2…计算步骤:(1)根据E0及K,计算Ep(2)根据WU、WL、WD及Ep和P,计算EU、EL、ED----蒸发量(3)根据E计算W(4)根据W和WM及PE计算R2、超渗产流计算已知某流域一场洪水的降雨过程,和初始土壤含水率,采用菲利普下渗方程(A=0.1,B=5.6)计算流域的产流量。

超渗产流计算单位:mm时:分P W f ΔW RS14∶30 0.0 13.214∶32 0.4…计算步骤:(1)由Ft (W )计算下渗率f(2)由f 计算RS(3)由RS 计算ΔW(4)依次类推,计算其他时段的产流量3、用分析法推求单位线已知某流域的径流过程和两时段净雨量,试用分析法推求单位线。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水文预报是对水文变量(如水位、流量、降雨等)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推算和预测的一项技术。

在防洪、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水文预报需要掌握一定的水文规律和计算方法,因此这门课程在水文、水利、环境等相关专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水文预报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技术路线,了解水文预报在防洪、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水文预报分析与决策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文变量的描述和统计分析2.水文预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实时水文预报的数据获取和处理4.模型选择和参数确定5.模型应用和结果解释6.水文预报在防洪、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演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进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理论知识为主,应用案例为辅。

第二部分以应用案例为主,理论知识为辅。

并通过集体讨论、群体演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水文预报实用技术》(陈风生著)2.《水文预报方法与实践》(杨晓蕾著)3.《水文预报与防洪抗旱应急管理》(韩志国著)4.《水文预报技术与工程应用》(林云、赵小敏著)六、作业与考核1.课堂笔记:按照要求记录下课堂重点知识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

2.论文撰写:选择水文预报的一个应用场景,进行实证分析,并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

3.设计作业:结合实际案例,对水文预报的数据分析和模型运用进行设计,提交报告和代码。

七、实验设备与环境本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编程语言,例如MATLAB、Python等。

学生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模型训练。

实验室具备支持数据处理和编程的计算机设备,并安装了相关软件和工具。

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教授和助教共同组成教学团队。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设计目的一、流域水文模型的用途:洪水预报方案是现代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核心部份,是提高预报精度和增加预见期的关键技术。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文模型是水资源评判、开发、利用和治理的理论基础。

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爱惜:流域水文模型是构建面污染模型和生态评判模型的要紧平台。

流域水文模型仍是分析研究气候转变和人类活动对洪水、水资源和水环境阻碍的有效工具。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具体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的制作,使学生了解生产单位对预报任务的要求。

二、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把握如下内容:(1)流域综合退水曲线、地下水退水曲线的制作和次洪分割方式;(2)熟悉降雨~径流预报方案编制的完整进程。

(3)新安江两水源模型结构及产流参数率定方式。

(4)流域综合单位线的推求方式。

(5)洪水预报方案精度评定方式(6)利用水文模型进行实时洪水预报方式。

二、设计大体资料古亭水是上饶江的干流,源于湖南省汝城县广山的东南麓,麟潭站以上集水面积为1067km2,干流河长约93 km,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以低山散布较广,相对高差多在500 km 左右,最上游尚有部份原始丛林,以松、衫、竹类为主,灌木次之。

山涧盆地种植农作物,植被总覆盖面积占全流域的80%以上,土壤多为红色沙壤土,间有亚粘土层。

山坡残积坡坡积一样厚度为1~2米,最厚约为4~5米,在山麓坡积层与基岩接触面上,或河流下切至接触部位时,常有泉水流出,涌水量较大每秒可达数升。

本流域气候温湿,年降雨量在1700毫米左右,汛期为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3%左右,冬季有降雪,量很少。

地下水位较高,且季节变幅小,因此,一样情形下,土壤含水量较大。

洪水流量进程线极不对称,涨洪历时仅数小时至十多小时,而退水历时竟达十余日,洪水结尾的底水明显举高,说明洪水期潜水、壤中流补给十分丰硕。

说明本流域以蓄满产流为主。

水源划分暂考虑为两水源。

三、课程设计资料1、6770一、73628号洪水的流量进程,相应的时段雨量表2、6770一、73628号洪水的前期日降雨量。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负责教师2019 年 12 月 29日资料:1.沅水下游沅陵至王家河河段,河长112公里,沅陵以上流域面积为76400平方公里,王家河以上流域面积为80500平方公里,区间面积为4100平方公,约占总面积的5%,流域内雨量站网的分布见图(一)。

2.两次洪水(一九六九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一九七〇年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的上下游实测流量过程,区间面积上的降雨过程和小河流量过程,分别见表(一)、(二)、(三)。

工作步骤:1.用试算法分析七〇年九月份洪水的x ,K 值。

a .根据实测流量过程点绘上下游流量过程线。

(见图1)b.根据河段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区q ,计算时段长根据报汛要求选用3t =∆小时。

(见表1)c.计算各时段内的河槽蓄量W ∆及W ,假定不同的x 值,据公式x 10x 10+-')(,计算出相应的0',当其一值能使0'~W 绳套曲线基本合一时,x 即为所求,则K=W ∆/0'∆。

(见图2、3、4)d.点绘0'~W 关系曲线并分析其特点。

(见图2、3、4)2.用表(四)所写出的参数,对六九年五月份共水进行河段洪水演算。

a .用整段演算方法进行校核预报。

(1) 根据已知的10000=M Q 时的河段演算参数x ,K 值及t ∆计算0C ,1C ,2C 值并填入表(四)中。

(见表2)(2) 根据已知的0C ,1C ,2C 值建立演算方程1211202O C I C I C O ++=,并列表进行流量演算。

(见表3)b .取t ∆=E K ,用分段演算法进行校核预报。

(1) 据公式N K =E K ,22x 1N 21x )(--=及10000=M Q 时的x ,K 值,计算E X 、E K 值,并填入表(四)中。

(见表2)(2) 计算单元间段10000=M Q 时的0C ,1C ,2C 值填入表(四)中。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专业1141级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编制:孙守国(指导教师签名)审定:(教研室主任签名)2014 年 3 月 18 日1.题目横山水库三层模型产流计算参数调试2.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水文预报知识,分析和解决水文预报方案制作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训练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熟悉水库水位预报的内容,掌握水库水位预报方案编制的基本步骤;(5)学会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6)加深对水文预报方法的掌握,学会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7)锻炼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学会简单的参数率定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内容1)利用Excel进行参数率定;2)阅读选择VB程序进行参数率定。

写出程序使用说明书。

4.要求设计时间为1周,要求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Excel计算与VB计算相结合,先Excel,以便熟悉整个过程,并以此作为程序调试的依据。

编程要有流程图,变量说明表,成果表达方式要求多样化(文字、图、表),报告撰写要认真,不得抄袭,随时记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进度整个设计过程在一周之内完成。

6. 成绩评定考察每个同学的设计原理、审阅设计报告,根据下面的标准或指导教师自定的标准给每位同学评定课程设计考试成绩。

(1)原理设计的正确(60%) (2)知识点运用得当(10%)(3) 原理设计合理(20%)(4)报告撰写准确、无误(10%)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专业1141级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编制:孙守国(指导教师签名)审定:(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4年 3 月 18 日一.题目横山水库三层模型产流计算参数调试二.设计要求设计时间为1周,要求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Excel计算与VB计算相结合,先Excel,以便熟悉整个过程,并以此作为程序调试的依据。

水文预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第四版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第四版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第四版课程设计
1. 简介
水文预报是指通过对雨量、水位、径流等水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推算,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水文变化趋势和水资源可用量。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水文学和水利工程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水文预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第四版课程设计。

2. 课程设计内容
该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小节:
2.1 实验设计
该实验主要以水文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主线,通过设置不同实验条件以及对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实践中探讨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并且加深对水文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解。

2.2 课题研究
通过提供不同的水文预报课题,让学生自行整理和分析水文数据,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场景,提出合适的水文预报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全方位的了解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应用能力。

2.3 报告撰写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水文数据以及制定合适的水文预报方案,学生需要将分析与验证的过程结合在一起,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让学生切身体验学术论文写作的过程,并且加强了对自己理解的确认。

3. 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以在更为现实场景下的水文预报应用实践环节为主线,帮助学生掌握水文学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完成团队协作的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能力的提升,为未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学习与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4. 总结
水文预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第四版课程设计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水文预报研究思路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开阔思路,拓展视野。

同时,本课程也涵盖了多样性、交互性和独立思考性等多个教育特性。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姓名:学号: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班级:指导老师:时间:2013.1.23《水文预报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目的1、流域水文模型的用途:洪水预报方案是现代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提高预报精度和增长预见期的关键技术。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文模型是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理论基础。

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流域水文模型是构建面污染模型和生态评价模型的主要平台。

流域水文模型还是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洪水、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的有效工具。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具体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的制作,使学生了解生产单位对预报任务的要求。

2、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掌握如下内容:1)流域综合退水曲线、地下水退水曲线的制作以及次洪分割方法;2)熟悉降雨~径流相关图编制的完整过程;3)新安江两水源模型结构及产流参数率定方法;4)流域经验单位线的推求方法;5)洪水预报方案精度评定方法;6)利用预报方案进行实行洪水预报方法;7)利用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进行长河段洪水演进预报。

2、设计基本资料该流域集水面积1884.6km2,干流河长约273km。

流域气候温湿,年降雨量在1700毫左右。

地下水位较高,且随季节变幅小,因次,一般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大。

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条件情况和气候条件,以及洪水流量过程线分析,可知流域产流规律符合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模型特征。

采用降雨径流相关图制作流域蓄满产流方案,用二层蒸发模型计算蒸发,水源划分考虑两水源划分。

3、课程设计资料1. 一场历史洪水的流量过程,相应的各雨量站(3个雨量站)时段雨量与权重(时段长为3h )2. 洪水的前期日降雨量,日最大蒸发量资料(历史洪水与实时预报洪水)3. XX 场洪水的退税过程4. 部分场次洪水降雨、径流特征值成果表5. 干流河段的马斯京根参数及分段数(3段)4、产流计算4.1 面平均雨量计算 4.11 计算方法泰森多边形法i i P P α⨯=∑(1)其中i α为i 站的面积权重,i P 为i 站的实测降雨 4.12 各测站基本资料如表1、表2所示表1 各测站降雨量 单位:mmA 站降雨B 站降雨C 站降雨 18.18181818 8.510638298 12.90322581 90.90909091 42.55319149 64.51612903 168.1818182 78.72340426 119.3548387 45.45454545 21.27659574 32.25806452 36.3636363617.021276625.80645161表2 各测站权重A 站权重B 站权重C 站权重 0.220.470.314.13 计算步骤将表1、表2中数据代入公式(1)中并使其结果除以3即得面平均降雨量如表3所示表3 面平均雨量 单位:mm流域面雨量4.00 20.00 37.00 10.00 8.00再由实测洪水过程可画出流量过程线如图1图1 实测洪水流量过程线4.2 次洪分割4.21 计算流域平均消退系数Cgg由最小二乘法公式 ∑∑==∧=n i i ni i i g QQ QC 121,12,1, (2)算得Cg=0.837(从流量开始消退时算起)同理可算得地下水消退系数Cgg=0.746(从退水开始算起)4.22 划分水源由地下水退水过程线不变的规律,结合实测洪水过程(无后续洪水)和实测洪水过程可画出图2图2 分割复式洪水再由洪峰(如此题中的683.91)与Cg 的乘积的递推,算出一系列的Q 值,用径流深计算公式可累加出一系列的R 值,即得蓄泻关系曲线,如图3图3 蓄泻关系曲线用图3可查出此场洪水对应的初和末e e R R 值,则由公式初末e 12210/26.3R R A Q Q Q t R e n i i -+⎪⎭⎫ ⎝⎛++∆=∑-= (2)算得mm R 637.390=再算得mm R S 814.34= mm R G 832.4= 另附以下几张图表表4 地面与地下流量过程 单位:mmQ Qg Qs 1.7571 1.7571 0 1.9518 4.2332 0.8572 17.3571 6.7094 10.6477 117.0003 9.1856 107.8146 361.8473 11.6612 350.1856 620.1595 14.1379 606.0216 683.9124 16.6140 667.2984 666.2792 19.0902 647.1887 558.2343 21.5663 536.6681 430.3991 24.0425 406.3565 315.2504 26.5187 288.7317 235.7673 28.9948 206.7724 168.2515 31.4710 136.7805 112.7568 33.9471 78.8096 62.1171 36.4233 25.6938 38.899438.8994图5 流域平均退水曲线图6 地下水退水曲线表5 蓄泻关系曲线表单位:m3/s Q R0.00068891 0.000002360.00072262 0.000007210.00075798 0.000012290.00079508 0.000017620.00083399 0.000023210.0008748 0.000029070.00091762 0.000035220.00096252 0.000041680.001009630.00004844图7 相邻时段流量关系图4.3 流域初始土壤蓄水量的计算 4.31 前期影响雨量Pa 的计算WMEpk -=1 (3) )(,1,t a t t a P P k P +=+ (4) 4.32 计算实例已知资料见表6表6 Pa 基本数据 单位:mm日降雨量 Pa 蒸发能力 WM Pa,t+1 1.4 60 9.7 80 53.95525 0 47.41318 5.9 46.84895 1.9 42.83814 0.738.259144.4 降雨径流相关图制作及误差检验 4.41 计算原理:(1)流域蓄满产流模型计算公式)()1(1WMM PE a WMMa PE WM WM W PE Rb <=++-+-+=+ (5) )(WMM PE a WMW PE R >+-+=(6)(2)蒸发计算(两层蒸发模式)PL U L P U P U E E E E E E E W P =+===⇒>+E 0(7)LU LMU L U U P U E E W E E W E E W P +===⇒<=+E W )-(E L P (8)表7 降雨径流相关表单位:mm W0 0 10 20 30 38.25914 40 50 60 63.1 70 80 P \ a 0 10.1638 20.695677 31.6747 41.15998 43.21656 55.506258 68.879817 73.3425 84.11941 106.40 0 0 0 0 -7.1E-15 -7.1E-15 0 0 -7.1E-15 7.11E-15 02.7875 0.01212 0.10381 0.2060671 0.32223 0.43239 0.457702 0.6221349 0.835937 0.919062 1.158914 2.787510 0.15846 0.49578 0.873091 1.30347 1.713695 1.808288 2.4264865 3.2432283 3.566412 4.528131 1015.75 0.39826 0.94089 1.549526 2.24635 2.913684 3.068082 4.0830814 5.4464816 5.996761 7.704987 15.7520 0.64862 1.34905 2.1364135 3.04064 3.910063 4.111797 5.444911 7.263802 8.013052 10.48246 2021.575 0.75764 1.51796 2.3733851 3.35697 4.304224 4.524275 5.9815807 7.9834773 8.816008 11.67635 21.57530 1.4958 2.59071 3.8290544 5.26353 6.659053 6.985688 9.1807722 12.35853 13.81252 20 3040 2.73081 4.25936 6.0016437 8.04337 10.06335 10.54252 13.86103 20 23.1 30 4050 4.39211 6.40489 8.7230367 11.4852 14.29346 14.97618 20.138794 30 33.1 40 5052.5 4.87954 7.02318 9.4999044 12.467 15.51396 16.26221 22.5 32.5 35.6 42.5 52.557.3625 5.91606 8.32778 11.134169 14.5397 18.13038 19.04014 27.3625 37.3625 40.4625 47.3625 57.362560 6.52935 9.09493 12.093885 15.7648 19.71786 20.75181 30 40 43.1 50 6066.15 8.10818 11.0603 14.556409 18.9586 24.40914 26.15 36.15 46.15 49.25 56.15 66.1570 9.20978 12.4279 16.280051 21.2713 28.25914 30 40 50 53.1 60 7072.9375 10.1134 13.5498 17.705627 23.2865 31.19664 32.9375 42.9375 52.9375 56.0375 62.9375 72.937581.25 12.9982 17.151 22.425269 31.25 39.50914 41.25 51.25 61.25 64.35 71.25 81.2580 12.5311 16.5645 21.633086 30 38.25914 40 50 60 63.1 70 8090 16.6527 21.8387 30 40 48.25914 50 60 70 73.1 80 90100 21.9032 30 40 50 58.25914 60 70 80 83.1 90 100 11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68.259 70.000 80.000 90.000 93.100 100.000 110.000 12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78.259 80.000 90.000 100.000 103.100 110.000 120 13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88.259 90.000 100.000 110.000 113.100 120.000 130.000 14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98.259 100.000 110.000 120.000 123.100 130.000 140.000.专业.整理..专业.整理.图8 降雨径流相关图4.4.2 误差检验用其他场次PE~R关系查降雨径流相关图,校核是否合格并算出合格率与等级,见表8表8 径流深校核单位:mmPa 有效降雨PE 次洪径流深演算径流深许可误差实际误差合格否合格率等级15.2 45.7 10.36973824 6.452868934 3 3.916869311 否0.88 甲级48.8 58.2 29.95190859 27 5.990381719 2.951908594 是43.9 25.2 2.406251416 6.160410485 3 -3.75415907 否46 81.5 46.96073863 47.5 9.392147726 -0.53926137 是40.1 113.3 71.16978066 71.55914295 14.23395613 -0.3893623 是45.3 66 31.99972577 31.3 6.399945153 0.699725765 是35.7 64.7 27.56503271 20.70111833 5.513006542 6.863914379 否10 71.9 10.51539884 13.14539778 3 -2.62999893 是29.8 76.2 31.84636564 26 6.369273129 5.846365644 是44.4 114.2 77.20418345 78.6 15.44083669 -1.39581655 是44.9 81.9 44.8442484 46.8 8.96884968 -1.9557516 是51 65.9 38.72889177 36.9 7.745778353 1.828891765 是80 101.7 103.827372 101.7 20 2.127372048 是10.7 37.6 4.762956997 3.923568862 3 0.839388135 是52.4 100.5 68.49763184 72.9 13.69952637 -4.40236816 是42.7 74.7 35.32604807 37.4 7.065209614 -2.07395193 是39.6 150 106.9960346 109.6 20 -2.60396537 是27.8 60.5 13.56898305 15.10650626 2.71379661 -1.53752321 是38 94.9 50.55374053 52.9 10.11074811 -2.34625947 是52.4 85.1 58.77736748 57.5 11.7554735 1.277367482 是.专业.整理.47.9 46.7 19.71769713 16.68307565 3.943539427 3.034621487 是11.5 109.4 40.1479979 40.9 8.029599579 -0.7520021 是56.4 10 4.5795851 2.916876906 3 1.662708194 是44.7 18.9 6.657111634 4.380469246 3 2.276642387 是.专业.整理.5、汇流计算5.1、fc 的试算 5.1.1试算方法iiFCPE CPE R f RG i ∑>=(9) ()iiFCPE C i PE R f PE RS i ∑<=-=(10) 5.1.2 试算实例 (1) 基本数据如表9表9 单位:mm再假设hmm f C /79.2<,则有h mm f C /79.2959.1)17145.03863.02061.01551.0/(823.4<=++++=故h mm f C /959.1= 划分时段净雨如表10所示表10 划分地面及地下净流深 单位:mmRg Rs 0.30 0.13 0.40 3.47 0.76 13.07 1.40 4.88 1.964.835.2 计算单位线(试错法) 5.2.1 演算实例如表11所示表11 科林法试算表单位:m3/s再用调整的单位线计算地面流量,比较预测与实际值间的误差大小。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年级:2012级姓名:刘燨元学号:2012215334指导教师:余倩2015 年6 月9 日前言水文预报(hydrologic forecasting)就是据已知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水温状态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已知信息,广义上指对预报水文状态有影响的一切信息,最常用的是水文与气象要素信息,如降水、蒸发、流量、水位、气温和含沙量等观测信息。

预报的水文状态变量可以是任一水文要素也可以是水文特征量,不同的状态量预报要求的已知信息不同、预报方法不同、预见期也不同。

目前通常预报的水文要素有流量、水位、冰情和旱情等。

水文预报方法以水文基本规律、水文模型研究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问题的需要,构成具体的预报方法或预报方案,服务于生产实际。

一般水文预报研究的重点和关键有两部分:①共性规律研究,即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水文基本规律模拟方法和流域水文模型研究;②个性问题研究,对反映具体问题的特性、方法进行了解,构成具有解决各种具体实际问题的、具有较高预报精度的预报方案。

目录1、新安江水文模型简介 (5)1.1 概述 (5)1.2 新安江模型的基本原理 (6)1.3 新安江模型的结构 (8)1.4新安江模型的参数 (12)1.4.1参数的物理意义 (12)1.4.2 模型参数率定 (15)2、新安江日模、次模调参成果图 (21)2.1 日模模拟结果 (21)2.2次模模拟结果 (24)δ=- (24)由图得相对误差12.649%3、新安江水库日模型、次模型模拟结果及精度统计表 (28)3.1 新安江水库日模型 (28)4、心得体会 (32)导师评语1、新安江水文模型简介1.1 概述流域水文模型可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性模型和系统模型。

在水文预报中,概念性模型和系统模型应用较多,此处主要介绍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

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它与物理模型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一是它的所有条件均可由原型观测资料直接给出,不受比尺的限制,即数学模型无相似律问题;二是它的边界条件及其它条件可严格控制,也可随时按实际需要改变;三是它的通用型较强,只要研制出一种适用的应用软件,就可用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四是它具有理想的抗干扰性能,只要条件不变,重复模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不会因人、因地而异;五是它的研制费用相对较低。

栾川站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栾川站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栾川站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栾川站所在流域的基本水文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气候类型、降水分布等;2. 使学生了解水文预报的基本原理,如降水-径流过程、水位-流量关系等;3. 帮助学生掌握栾川站历史水文数据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运用数据进行短期和长期水文预报。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相关软件进行水文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2. 提高学生根据实际天气和流域情况,独立进行水文预报的技能;3. 培养学生撰写水文预报报告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文预报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和水资源保护观念;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3. 增强学生对我国水文事业的认识,激发学生为国家和地方水文预报工作贡献力量的决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水文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和科学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流域水文特征分析:介绍栾川站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类型、降水分布等,关联教材中流域水文特征相关章节。

教学大纲: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分析流域水文特征对水文预报的影响。

2. 水文预报原理:讲解降水-径流过程、水位-流量关系等基本原理,结合教材中相关理论章节。

教学大纲: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水文预报的基本原理。

3. 水文数据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栾川站历史水文数据,关联教材中水文数据处理相关章节。

教学大纲:指导学生运用GIS和相关软件进行水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2)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2)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水文预报知识和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常用的水文预报方法和工具,并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预报。

课程内容第一章水文预报概述本章将介绍水文预报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水文预报的意义、种类、分类、预报方法等,从而使学生对水文预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二章水文资料获取与处理本章将介绍水文资料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水文观测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以及常用的流量计算方法和水文地图的制作。

第三章水文预报方法与基本模型本章将介绍常用的水文预报方法,包括基于统计方法的定量预报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定量预报方法,以及常用的数学模型,如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等,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预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第四章水文预报软件的使用本章将介绍常用的水文预报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HydroGNSS、Topkapi、HEC-HMS等,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并能够进行模型建立、参数优化、结果输出和可视化分析等工作。

第五章实际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本章将介绍实际水文预报案例的分析和课程设计,包括对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合适的预报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和结果分析等工作,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的水文预报技能和方法。

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理论课中,通过教师讲解、课件演示、参观企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水文预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课中,学生将进行具体的操作训练和实际案例分析,形成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

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评估方式采用平时表现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进行评估。

平时表现评估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成绩等,占总评成绩的60%;课程设计评估主要评估学生在实际水文预报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中的能力和水平,占总评成绩的40%。

课程参考书目1.黄渊等.水文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唐育华.水文预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3.王承庆等.水文模拟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4.谢学锋, 汪敏, 梅建国.水文预报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5.陈克利等.水文预报基础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6.吴应凯等.水文学原理与水文信息处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徐力等.水文预报理论与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总结水文预报是水文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学号:2013100540姓名:吴旺军指导教师:王永文专业班级:1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1班南昌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6年05月目录一、背景资料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三、预报一(降雨径流法)三、预报二(相应水位(流量)法)四、预报三(合成流量法)五、总结一、背景资料水文预报是指根据前期或现时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某一水体、某一地区或某一水文站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水文情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对防洪、抗旱、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国防事业中有重要意义。

对未来水文情况作出科学预测并发布预报的技术与作业。

水文预报是水文学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灾害性水文现象做出预报,对综合利用大型水利枢纽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报,作用很大。

中国已开展预报服务的项目有:洪水水位与流量、枯水水位与流量、含沙量、各种冰情、水质等。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熟悉水文预报的基本方法及原理,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理论结合实际,充分的理解水文预报的精髓并更好的掌握这门知识。

三、预报一:降雨径流预报(1)、预报原理按降雨径流行成过程的原理,利用流域内的降雨资料通过单位线预报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洪水过程线,主要的就是求P、Pa、R还有实际流量过程线和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线。

(2)、预报的过程基本资料:以下的图表的右侧是老师给我们资料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左边为给的七个站的站名与站码、单位线等;除此之外,还给出了从1981到1995年的流量、每个站码的时段雨量与日雨量等资料:图一:站点分布(3)、求总雨量P步骤一:选取一场合适的洪水,并将其绘制在坐标纸上,其总的流量绘制出如下图所示:选取场次洪水的依据为1所选的场次洪水所包含的时间所对应的时段雨量资料齐全,或者资料缺乏的站不多于两个站。

2同时也拥有日雨量资料且场次洪水洪量足够大,特别要注意的是选一场洪水,不能选两场洪水的中间一部分或者是一场洪水的一部分。

以下就是我选的洪水资料。

工 程 水 文 课 程 设 计任务书

工 程 水 文 课 程 设 计任务书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任务书水利教研室编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描述洪水预报的目的意义二、说明流域自然地理概况三、简介水库工程管理情况四、编制产流方案1、有关资料统计表;2、有关计算及计算表格;3、计算成果。

五、编制汇流方案1、计算表2、成果六、产流汇流方案的应用1、计算表格2、预报效果七、写出自己的体会与意见(注:各部分内容按学号不同,教师将在布置任务时具体安排)第二部分设计资料一、水库概况某水库是一座以灌溉、防洪、除涝为主的综合利用大型水库。

担负着XX县、XX县15万亩以上的农田灌溉任务。

为了充分发挥水库工程的效益,避免或减轻下游两岸的洪涝灾害对水库进行科学灵活的调度运用,开展洪水预报,作预报调度,很有必要.(一)自然地理概况该水库位于东经XX,北纬XX,第二松花江流域XX河水系,X河支流。

集水面积541平方公里,流域南北长约36公里,东西宽约22.5公里,流域内均系山区,山头不高,多为土顶,风化土上覆盖一层腐植土,个别岩石裸露,一般山坡的坡度20~25度。

坡面长度约100米,高度不大,没有峡谷。

林地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3.84%。

山上杂草、树木丛生,尤以柞树最多。

在库区一带林木疏密度为0.5~0.7,上游为0.8~0.9,个别地带树木被砍光,但植被情况仍较好。

坝址以上河长(干流)40.6公里,坡降2.32‰,发源XX县XX县龙岗山脉,海拔高程520米,较大支流5条,小支流河岔百余米。

上游较大的四条支流汇合处,河宽26米,深2.5米。

在最后两条支流汇合处,河宽28米,深3米。

河流于XX镇汇入X河,全长54.9公里,流域面积756.8平方公理,为水库控制面积的1.4倍。

整个流域内没有较大的厂矿、企业和水利工程,沿河两岸滩地种植农作物约占坝址以上流域面积的17.8%。

水利设施有拦河坝和塘坝近40处,蓄水约150万立方米,这些水利设施对汛期洪水影响不大,但对年径流特性有所改变。

该流域主要属大陆性气候,夏季常受太平洋季风和台风的影响,雨水较多,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50~800毫米,6~9月流域平均雨量约占全年的80%以上.最大月雨量为371.1毫米(1960年8月),最大日雨量达132.5毫米(1957年7月)降雨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7~8月,占整个汛期60%以上。

水文预报课设报告

水文预报课设报告

当 W0=0 时,WM=P-E-R。因此,选用几次 W0 很小,P 很大, 估计雨止时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值的实测洪水资料,及可分析出 WM。 在南方湿润地区,若用三层蒸发模式计算蒸发,WM 可采用 140mm (WUM=20mm, WLM=60mm, WDM=60mm)左右。 本次课程 设计选用 WM=140mm。 b、b 的确定 b 是个地形地质因素,表示流域蓄水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当全 流域蓄满后,这个因素不再起作用,b 可取 0.3~0.4 左右。本次课 程设计选用 b=0.37。 c、蒸发能力 Ep 的推求 流域内若有蒸发皿资料,则可以直接用蒸发皿实测蒸发值乘
(3) 计算 W0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W0 的计算公式为:
W0,t+1 = W0,t + Pt − Et − R t (3 − 7)
Rt 可由产流计算公式计算;Et 采用三层蒸发计算模型计算;W0 的 起算值,可以以久旱以后(W0=0)或大雨后(W0=WM)开始。
表 1: 密塞流域降水径流计算表(1986 年 3 月至 10 月)单位:(mm)(WM=140 K=0.86 b=0.37)
三、课程设计的原理和内容 .............................. 3
(一) 流域产流方式的初步论证 ................................ 3 (二) 径流预报方案.......................................... 3 1、用分析法计算径流量 .................................. 3 2、由实测资料计算次洪径流量 R 实 ........................ 10 3、成果分析........................................... 12 (三)直接径流汇流过程预报方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 1、选用资料........................................... 13 2、从实测流量过程线上分割地下径流 ..................... 14 3、确定单位线时段长∆t ................................. 18 4、从实测降雨过程求净雨过程 ........................... 18 5、单位线分析......................................... 27 6、分析由两次洪水所得出的单位线,确定单位线预报方案 ... 29 (四)地下径流汇流过程预报方案。 .......................... 29 (五)降雨径流过程预报方案的校核预报 ...................... 30 四、设计的体会与建议.......................................... 34

水文预报课设任务书

水文预报课设任务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任务与指导书※※※※※※※※※※※※※※※※※※※※※※※※※※编写:刘攀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文水资源系2013年5月设计任务根据学号末位数,分配具体任务:一、学号末位为0~3号:老灌河;二、学号末位为4~6号:旬河;三、学号末位为7~9号:褒河。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立的流域洪水预报方案,应用预留的水文资料,对此方案进行检验。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一、流域暴雨洪水场次资料的整理二、流域产流方案的检验三、流域汇流方案的检验四、流域洪水预报方案的评定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要求按预报方案的要求编写,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流域概况二、流域产流方案三、流域汇流方案四、预报方案检验五、附图及附表说明书的重点是将预报模型和计算方法介绍清楚,论证模型参数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说明书要求文字流畅,简明而要。

图表整齐清楚,名称、编号齐全。

最后装订成册,说明在前,附图附表分别集中,依次放在后面,封面力求统一。

老灌河流域洪水预报老灌河流域位于河南省境内西南部,地处湖北、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一大主要入库支流,主要干流长255km,年径流量6.6亿m3,流域面积3418km2。

老灌河流域雨量充沛、洪水频繁,峰高量大,研究其出口断面洪水预报方案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计提纲一、流域水文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审查熟悉老灌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广泛收集有关水文气象资料(见基本资料)。

对资料进行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审查。

本课程设计的预报方案可不进行此项工作。

二、老灌河流域暴雨洪水场次资料的整理西峡站水文站控制集水面积3418km2,流域内有香山、黄坪等17个雨量站,各站均有较长期的实测雨量资料(1980~1990)。

在洪水预报方案的研制中,已经将1980~1986年资料作为模型率定期,选出了25场暴雨与老灌河同期实测流量资料作为优选产流参数和汇流过程的依据。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Hydrological Predict Design
课程编号:080827033
课程周数:1 学分:1
适用对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
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践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水文预报课程是水文水资源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通过水文预报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水文预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编制水文预报方案的专业技能,同时提高技术报告的编写能力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指导书
1、林三益主编.《水文预报》.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葛守西.《现代洪水预报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
3、叶守泽詹道江合编.《工程水文学》.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0
4、赵人俊著.《流域水文模拟》.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5、《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水利电力出版社.2000
6、《水文资料整编规范》.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SL247-1999.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的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各人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完成任务的质量及上交的成果,加上抽查提问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四、其他必要的说明
课程设计总学时、总学分:1周,1学分
实践时间(按开课学期填写):第6学期
实践地点(校内或校外或实践基地具体名称,并注明集中或分散):校内分组集中完成
第1页/ 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示书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示书题目:制作江西省上犹江水库干流入库站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1方案采用的技术途径1.1蒸散发方案采用一层蒸散发模式。

1.2产流方案根据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和气候条件,以及洪水流量过程线的分析,可知流域产流规律符合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特征。

采用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形式表达方案。

用一层蒸发模型计算蒸发。

计算时段为3小时。

蓄满产流方案可由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表达,曲线共有两个参数:[1]流域蓄水容量WM;[2]流域蓄水容量曲线指数b。

根据“水文学原理”或“水文预报”知识,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的参数确定后,可将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转化为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

因此,蓄满产流的产流方案也可用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表达。

1.3水源划分采用变动稳定下渗率Fc~R关系作两水源划分。

1.4汇流方案⑴分型经验单位线作直接径流汇流方案。

⑵采用矩形入流的马斯京根线性水库演算作地下径流汇流方案。

1.5预报模式预报模式见图1。

图1 预报模式示意图2流域概况上犹江发源于湖南省汝城县诸广山的东南麓,干流称为古亭水。

上犹江水库位于江西省上犹县,水库建于古亭水之上。

水库入库站——麟潭站控制面积1067km2,干流河长93km。

流域地貌属低山丘陵区,以低山分布为主,相对高差多在500m左右。

上游部分地区分布有原始森林, 森林植被以松树、杉树、竹类为主,灌木次之;山间盆地种植农作物,流域植被率在80%以上。

土壤多为红色砂壤土,间有亚粘土层。

山坡残积坡积一般厚度为1~2m,最厚者约4~5m。

在山麓坡积层与基岩接触面上,或河流下切至接触部位时,常有泉水出露、涌水量较大者可达每秒数升左右。

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年降雨量为1700mm左右。

汛期4~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3%左右;冬季有降雪,但量不大。

地下水位一般较高,且季节性变幅较小,因此,一般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大。

洪水流量过程线极不对称,涨洪历时仅数小时至十多小时,而洪水退水历时可达数日至十余日。

洪水退水尾部的底水与起涨点比较明显抬高,说明洪水期潜水和壤中流补给十分丰富。

上犹江水库江犹上上犹县崇义县汝城县图2 预报流域水系示意图3基本资料本次设计要求同学系统掌握方案制作的每一步计算过程, 每一步计算过程仅计算部分资料,而对方案制作过程中的大量资料重复计算工作则由教师直接给出计算结果。

⑴上犹江水库流域图。

⑵研究流域2场降雨~径流原始资料。

67701号洪水流量过程及时段雨量摘录资料,表1-1。

73628号洪水流量过程及时段雨量摘录资料,表1-2。

⑶研究流域2场洪水的前期日降雨、日蒸发资料,表2。

⑷研究流域的14场洪水退水资料,表3。

⑸研究流域33场降雨~径流(R ~W 0~Pe)资料,表4。

⑹根据湿润地区流域蓄满产流方案参数经验数据范围,假定方案参数WM=120mm 、b=0.42,由此制作降雨、径流(R ~W 0~Pe)关系曲线(按表5计算曲线节点、再点绘曲线)。

⑺部分洪水的主△~R F C 分析成果表,见表6。

⑻分型单位线成果表,见表7。

4流域产流方案制作步骤4.1降雨径流经验关系点的计算 4.1.1退水曲线制作根据收集的14场退水资料制作退水曲线。

⑴根据表3的14场退水资料点绘Q t ~t 退水线、观察流域退水规律。

⑵根据表3的退水资料点绘Q t ~Q t+1退水线图、在图上定出一条标准Q t ~Q t+1地下水退水线(Q t ~Q t+1外包线);分析地下径流退水系数C (本流域0.98<C<0.99)。

⑶由标准Q t ~Q t+1退水线制作标准Q t ~t 退水线。

⑷由标准Q t ~t 退水线计算Q g ~R g 关系并点绘关系线。

4.1.2次洪量划分计算根据收集的35场洪水制作产流方案,首先计算各场洪水次洪量R 实;本次方案制作由教师计算33场洪水的R 实,成果列于表4。

同学计算2场洪水的R 实,成果加入表4。

⑴用表1-1和表1-2的次洪流量资料点绘67701、73728号洪水流量过程线。

⑵在洪水流量过程线上分割前、后期洪水径流(利用Q g ~R g 关系线分割)。

⑶计算本次洪水径流总量R 实(依据洪水流量过程线前、后期洪水径流分割点)。

4.1.3次雨的面平均雨量计算根据收集的35场洪水制作产流方案,还应由各场洪水对应的次雨原始资料(3个雨量站资料)计算对应的次雨面平均雨量P ;本次方案制作由教师计算33场洪水对应的P ,成果列于表4。

同学计算2场洪水的对应的P ,成果加入表4。

⑴在流域图上用泰森多边形推求各雨量站权重系数(由于以前做过作业,故这项工作略去,由教师直接给出结果,K 益=0.41、K 丰=0.42、K 麟=0.17)。

⑵按表1-1和表1-2的次雨时段雨量资料,用泰森多边形权重系数计算67701、73728号洪水的流域平均次雨量P 。

4.1.4次洪的前期土壤蓄水量(初始土壤蓄水量)W 0计算根据收集的35场洪水制作产流方案,还应由各场洪水对应的前期降雨和蒸发原始资料(3个雨量站资料,1个蒸发站资料)以及假定的初步(R ~W 0~Pe)方案,计算对应的次洪前期土壤蓄水量W 0;本次方案制作由教师计算33场洪水对应的W 0,成果列于表4。

同学计算2场洪水的对应的W 0,成果加入表4。

⑴假定初步(R ~W 0~Pe)方案假定蓄满产流方案参数为WM=120mm 、b=0.42,计算降雨径流(R ~W 0~Pe)关系曲线节点,填入表5。

由表5点绘(R ~W 0~Pe)理论关系曲线图,把此曲线作为初步产流方案。

⑵根据表2数据按一层蒸发模型和水量平衡方程tMt Mt W W E E ,0= (1)t t t t t R E P W W --+=+,01,0 (2)逐日计算流域蒸发量和土壤蓄水量。

一般提前次洪15日推算,起算日土壤蓄水量数值视当时降雨径流情况经验取定。

R t 由初步产流方案(R ~W 0~Pe)理论关系曲线查算。

逐日推算W 0至次洪对应的次雨起始时刻。

4.2产流方案调试⑴点绘(R ~W 0~Pe)经验关系点在理论关系曲线图上,由表4数据点绘降雨、径流(R ~W 0~Pe)经验点。

⑵观察降雨、径流经验关系点与假定的初步方案绘制的(R ~W 0~Pe)理论关系曲线配合情况;如配合良好,则假定的初步方案成功,否则,调整方案参数重新计算各次洪水的W 0,再重绘(R ~W 0~Pe)理论关系曲线,直至(R ~W 0~Pe)理论关系曲线与经验关系点配合良好为止(合格率最高)。

本次方案由教师根据33场暴雨洪水资料调试好的蓄满产流参数为WM=120mm ;b=0.42。

本次设计要求同学根据调试好的参数用式(1)和(2)计算67701、63728两场洪水的W 0。

4.3产流方案误差评定由次雨量P (忽略雨期蒸发)查(R ~W 0~Pe)理论关系曲线得R 计,按规范规定评定误差。

误差评定标准如下: 点据合格标准mm R R R R 20%20R ≤-≤-实计实实计且;或 3R R mm -≥计实 方案合格率 总点据次数合格点据次数=η5水源划分本方案采用变动稳定下渗率Fc ~R 关系作两水源划分计算,即预报时使用时段净雨量R 查Fc ~R 关系,得到C F 后用于时段水源划分。

制作时是建立-主△~R F C 代替Fc ~R 关系。

采用18场洪水资料建立-主△~R F C 关系,必须计算计各场洪水的C F 和-主△R ;本次方案制作由教师计算16场洪水,成果列于表6。

同学计算2场洪水,成果加入表6。

以下步骤是建立-主△~R F C 关系的过程。

5.1次洪实测地下径流R g 、实和直接径流R s 、实划分计算⑴按公式2.08.0F N =计算洪峰距直接径流中止点的时距,公式中F 的单位为km 2,N 的单位为天数。

⑵将N 的单位换算为小时数,在流量过程线上按N 的小时数定出直接径流中止点B ,如图3所示。

⑶按图示计算直接径流R s 、实则R g 、实=R 实-R s 、实。

图3 地下径流R g 、实和直接径流R s 、实划分示意图5.2计算次洪C F 和次洪-主△R⑴用制作好的产流方案,根据67701、73728号洪水的时段雨量△P t 查算两场洪水对应的时段产流量△R t (忽略雨期蒸发量)。

⑵按教材P 76表3-12(P 38表2-12)的计算方法试算两场洪水对应的C F (忽略雨期蒸发量)。

试算好C F 后,则-主△R 就是有直接径流产生的那些时段的净雨量按产流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将两场洪水对应的-主△、R F C 数据补充在表6中,5.3试算-主△~R F C 关系线⑴根据表6数据点绘-主△~R F C 关系点并试定一条初步的-主△~R F C 关系线。

⑵由67701、73728号洪水计算的各相应时段产流量△R t 由初定的-主△~R F C 关系线查算各次洪水的时段C F 值,再按公式△R g 、计=PR t F t c△△△••逐时段计算地下径流量△R g 、计,则次洪直接径流计算值R s 、计=∑∑-=)(、计、计△△△g s R R R 。

⑶由67701、63728号洪水分割的直接径流量R s 、实与计算的直接径流量R s 、计评定-主△~R F C 误差,%20≤-、实、计s s R R 为合格点,若两次洪水点据均合格,则-主△~R F C 成功。

否则,修正-主△~R F C 再计算评定,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6流域汇流方案制作步骤6.1制作地下径流汇流方案采用马斯京根线性水库演算法作地下径流汇流方案。

取 C K x ln 1;0-== ;C 是流域退水系数,tt Q Q C 1+=可由流域地下水退水曲线分析。

由马斯京根法演算公式,.11,,10,.11,2,02,0,2,2()22g t g tg t g t g t g t g t g t g t I I Q C I C I C Q C C Q C R U C Q ++++=++=+=+tK tK C tK tC C ∆+∆-=∆+∆==5.05.0;5.05.0210取0,g Q 为0,可用水源划分计算的t g R ,演算出次洪地下径流过程。

6.2制作直接径流汇流方案直接径流汇流方案采用经验单位线。

由于单位线分析工作量较大,设计学时有限,考虑同学在课程中已经做过单位线分析,本次设计省略单位线分析工作,由教师直接给出单位线分析成果供直接径流汇流计算使用。

这里只列出制作步骤。

⑴选用峰后无雨的若干场实测洪水过程资料,点绘各场洪水过程线Qt ~t 。

⑵由斜线分割法分割地下径流,得直接径流流量过程线Qt,s ~t 。

⑶按计算时段△t 间隔,在直接径流流量过程线上摘录直接径流流量值Qt 。

⑷计算各场实测洪水过程对应的次雨过程△Pt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