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学案(第二周)
议论文材料的支撑(学案)
![议论文材料的支撑(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cc8c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c.png)
议论文材料的支撑(学案)
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在论段中扣观点叙和议。
首先,要学会如何叙述议论文材料,来支撑不同的观点,并对材料进行议论分析,来支撑论点。
其次,教学重点是材料如何支撑观点,以及学会论证思维的方法,培养论证思维的能力。
在导入部分,通过引用“勾践灭吴”和“卧薪尝胆”的事例,提出了五个观点,
并在接下来的三种材料中,分别阐述了其中三个观点的支撑原因。
在叙述原则方面,要抓住关键词,理清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支撑观点。
最后,通过“卧薪尝胆”的例子,来证明“只
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就事业”这一观点,并以因果分析、假设
分析法为例,讲述了论段如何对材料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不可取?
这篇文章介绍了两种不可取的分析方法——往往是直接从原因到结果,假设到结果,没有透彻地分析其中的原因,或者是强加因果关系,无中生有。
相比之下,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更为准确有效。
因果分析法通过分析结果背后的原因来支撑观点,假设分析法则通过假设相反来推断出为什么得不到结
果。
这两种方法都要求准确分析,避免直接由材料到结果。
其他议论分析的方法原理并没有具体介绍,需要作者进一步阐述。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db3f64afe04a1b071de59.png)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拳王阿里33岁那年与挑战者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
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筋疲力尽,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
然而他拼命坚持着,因为他心里知道,对方肯定和自己一样,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
于是他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还存有旺盛的体力,阿里的教练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念头,便使眼色暗示阿里。
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在关键时刻,对手认输了。
卫冕成功的阿里还未走到擂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
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并为此抱憾终生。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点拨】这是一道聚合式的新材料作文题,也就是说,考生务必从材料的中心意思出发立意。
应该说,这本是不太难审题立意的。
材料中像拼命坚持精神上压倒对方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更加顽强地坚持着等词句,一个接一个扑面而来,可以有下面的立意: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最简单的着想,同时也容易人云亦云;坚持,便要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困难或敌人),振作精神便能顽强坚持,这两种立意便有点不简单了;而主要从弗雷泽的角度立意:本是旗鼓相当,但一念之间的放弃意味着失败,就或许有些与众不同;结合两个人的角度立意恐怕更少了吧?殊不知新意也便在此了:胜利与失败原来是近邻,就在于坚持还是放弃。
然而不管怎样立意,总不能绕开坚持。
下列立意就属于偏题甚至走题了:取胜,应该让实力说话,假象也有可取之处,成功不只靠实力,其他因素也起重要作用,这是没有整体感受、偏离了材料的中心意思而造成的。
二、病文诊断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是雄鹰在搏击万里云天时永不放弃的决心;坚持是沙砾在变成光彩夺目的珍珠时顽强的勇气;坚持是树木在迎战风吹雨打时归然不动的姿态。
坚持使人意志奋发,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永不言败,因此,坚持就是胜利。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二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f324ba888762caaedd33d4be.png)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二议论文2014-10-27 08:11: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二教学目的:1、认识分解论点的使用要求。
2、探讨分解论点的方法。
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一、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1、扣得住例一:有一个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2、分得开例二:(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3、排得顺例三:(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二、分解论点的步骤与方法A、并列式分解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a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c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练习1:学会宽容。
(1)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因为宽容是去除嫉妒的良方。
(3)因为宽容既给别人以鼓励,同时也使自己有所收获(融洽了人际关系,你会较多地得到援助之手)。
练习2:质量就是生命(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2021-2021学年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复习学案 苏教版
![2021-2021学年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复习学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b96a24fab069dc512201b0.png)
2021-2021学年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复习学案苏教版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
“说理”是议论文的关键所在。
对所议论的问题,必须持有自己的观点。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一定要正确、鲜明。
事实论据要求真实可信,道理论据要求说服力强。
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
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每一篇议论文,都离不开论点、论据和论证。
因此,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
(1)论点议论文的论点有以下要求:写议论文时,要注意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交代清楚。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基本观点,它是全文的主旨和核心,在文章中起主导作用。
从属论点是说明中心论点的论据,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提出论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因此,论据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
事实材料中又包括正面和反面事实材料,另外,数据材料也是其中一种。
选择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要遵循一些原则:二、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等。
下面以《说“思”》这一作文题目为例,分别加以说明:一、总分式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说“思”:1、 2、 3、二、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说“思”:1、 2、 3、4、三、递进式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
“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说到必然;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高三语文一轮作文复习之议论文如何围绕观点陈述材料 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一轮作文复习之议论文如何围绕观点陈述材料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b8aa1beff9aef8941e06a9.png)
议论文如何围绕观点陈述材料一、问题思考材料与观点不契合,论据不合主题,牵强附会这是学生写议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试看两个片段:【典型误例】例1: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
叛军即将攻入长安,唐玄宗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逃往蜀地。
逃亡途中,随行将士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
于是他们杀死了杨国忠并要处死杨贵妃。
这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但是众怒难犯,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好狠了狠心,作出了痛苦的选择,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别的地方,用带子勒死了她。
于是才出现了马嵬坡上那一幕:杨贵妃泪眼涟涟,唐玄宗掩面不救,一群大雁在空中低飞……(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选自高考三类文《那一滴晶莹的泪水》)例2:著名企业家陈光标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得风风火火,事业蒸蒸日上。
拥有财富的他没有忘记作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在短短4年时间内,他先后捐资1.96亿元,捐物价值6700多万元。
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竖起了标杆。
他是一位平凡的企业家,但因为他持之以恒地谱写新时代“爱”的华章,他成为了引人注目的时代榜样,平凡的陈光标用爱心赢得伟大的掌声。
(观点:平凡铸就伟大)【诊疗探析】误例1这个材料写的是“马嵬坡事件”,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论据,但是,读罢这个材料我们感觉到能证明的观点是“选择”或是唐玄宗“忍痛割爱”,而与本文的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毫无关系。
作者牵强附会,非要以此来论证主题,就犯了材料与观点不相符的毛病。
此类现象在考试作文中颇多,值得关注。
误例2这个材料举了著名企业家陈光标的例子,材料的陈述没有扣住观点——平凡铸就伟大来陈述。
材料的陈述集中在陈光标热心公益事业,用爱心回报社会,承担起一个企业家对社会的责任。
这则材料更适合论证“做人要有爱心,要有社会责任感”的观点。
因为观点在材料中没有落点,而又要用这则材料去论证观点,作者最后只能“包办”,强行将材料与观点“联姻”——将材料往观点上拉,结果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论据不合主题,牵强附会。
议论文论据使用的教案
![议论文论据使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83405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3.png)
议论文论据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论据论证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
3. 使用论据的方法:恰当选择、合理布局、有效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论据的类型及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恰当选择和有效运用论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据的类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议论文中的论据使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练习使用论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讲解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
3. 分析优秀议论文中的论据使用:案例分析。
4. 教授使用论据的方法:恰当选择、合理布局、有效运用。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练习使用论据。
6. 总结与反馈:点评学生的练习,指导改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议论文结构梳理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篇优秀议论文进行结构分析。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 活动二:论据分类与识别学生分组,收集不同类型的论据实例。
各组汇报实例,教师点评并讲解论据的分类及识别方法。
七、课堂讨论与练习1. 讨论话题:如何选择合适的论据?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选择标准和方法。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选择论据的要点。
2. 练习一:论据使用演练学生分组,每组围绕一个论点,选择合适的论据进行论证。
各组汇报演练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八、课后作业布置学生独立完成,锻炼运用论据的能力。
2. 作业二:搜集不同类型的论据素材,进行分类整理。
学生独立完成,加深对论据类型的理解。
九、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
2. 评价标准:论据使用恰当、论证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高三上学期议论文写作学案——议论文论据的选用与分析.doc
![高三上学期议论文写作学案——议论文论据的选用与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6251c817bd64783e08122b34.png)
【训练目标】1、学习概括事例的方法2、掌握分析事例的技巧议论文写作,论据使用不当,容易出现罗列事实材料、以摆代论、缺乏分析说理等问题,使说理肤浅,甚至没有说理。
用好论据,须注意两个方面:会述例,会析例。
一、会述例1.述例首先贵在指向明确表述材料,根本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心,突出“话题”,突出“文题”,表述任何材料都不要忘了扣题表述和表述结束后的收题、点题。
因为人物的经历和人物性格都是多元的,表述事例时要始终指向中心话题、或文题、或段落分论点。
例: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高考满分作文《价值与位置》)文中点了一句“站在诗人的位置上”,段落结尾又反问了一句“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价值与位置”这一话题指向非常明确,扣题很紧。
2.述例其次贵在语意集中一个材料,包容的信息是多元的,述例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去庞杂,留其所需。
有三个办法。
第一是剪裁舍弃法。
事实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一个论据往往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所以叙例时,应据论点需要,对事例进行加工改造:瞄准中心,对事例进行剪裁处理,抓住需要信息,舍弃与论点无关的信息。
而且原始材料往往生动具体,篇幅较长,而议论文运用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证观点,说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动人,这要求在对事例材料的叙述上要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
如“机遇”这一话题作文,我们以科幻作家凡尔纳为例进行剪裁舍弃:原材料: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巧用论据展才情(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
![巧用论据展才情(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ac10cda76e58fafbb00322.png)
巧用论据展才情(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学习巧用论据的方法教学重点:巧选巧排论据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大家知道,好的议论文,论点好在“新”,结构美在“简”,那么,论据呢?论据妙在“巧”。
论据运用巧妙,是议论文最大的亮点,它能够表现我们的正气、大气、才气,展示我们的才情。
那么,怎样巧用论据呢?二内容阐析(一)巧选1. 守常规:遵守一般议论文选材要求,做到“人有我有”。
典型—有代表性,有公信力和说服力。
不列举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实或语言材料。
准确—论据要真实,运用要准确。
所列论据不能是道听途说的,也不能是胡编乱造的运用时不能张冠李戴。
A. 佳段示例为了论证“遭遇不幸,通过著书立说鸣不平于天下后世”的观点,司马迁写了下面一段: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此段运用的材料典型而又准确B. 病例指症以下语句是一些考生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的论据,都存在不合一般要求的成分,试指出病症所在★ 马将军身经百战,可是在守长亭时不听孔明的命令。
★ 勾践卧薪尝肝的事情,每个人都知道。
★ 著名诗人苏东坡,他的一生坎坷无比,他被贬到永州后,由于他自己的意志与豪放的气概,他在永州写出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与他相比,陶渊明只能处于下流,他曾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说法,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勾践他努力学习,放松时,就舔一下奇苦无比的蛇胆,让自己重新投入到刻苦的学习中来。
★ 李白的“我自横刀向天笑,我辈岂是蓬蒿人”至今还响在耳边。
★ 再看看我们伟大主席毛泽东,少年时就意气风发,写出了“千古江山,谁主沉浮”的不朽诗句。
★ 音乐家贝多芬双目失明,杂交之父袁隆平躬耕南亩… …2.求个性:追求个体色彩,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1)重特色:选“少小特”材料少小寓言少小故事少小哲理少小原理少小现象少小史实少小新闻少小人物(2)重生活:选现时代新鲜材料(3)重自我: 选当代高中生家庭、学校的生活材料(通常在文章倒数第二段联系实际,对比论证)【课内小练习】“病” 、“药” 这两个词既有其基本含义,也有其丰富的比喻义。
高三语文《议论文论证方法学习策略》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议论文论证方法学习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39842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4.png)
议论文论证方法学习策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的议论方法及在写作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2.学习应用不同论证方法写作议论语段。
【重点难点】学习应用不同论证方法写作议论语段。
【教学过程】一、学习导入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写作时只有用好这条“纽带”,才能逻辑清晰地表情达意。
对于议论文论证方法的学习,我给出的学习策略是:一、深读教材,二、分析佳作,三、仿用习得。
因为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好的范文,阅读他人好的作品也可以为我们写作提供样本,而仿写则是演练。
二、学习任务分析目前议论文论证方法备考中常见的问题有:学生重视例证素材的积累,重视对热点人物事例了解,轻视针对论点恰当分析事例,多数学生作文仅是观点加例子,论证方法运用较为单一,基本仅用例证法,个别同学虽然选择引证法或是对比法,但使用时也缺乏说理分析。
针对学情,在教学中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同时加强对说理分析性语言应用的指导。
三、学习活动(一)介绍不同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类比法等。
(二)指导学生每种论证方法的应用方法并给出示范。
1.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指用列举确凿、充分且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
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2018年天津一考生以“胸中有器量,人生天地宽”为题,写到:器量之于人,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蔺相如出使秦国,忍受廷辱是器量;廉颇负荆请罪于蔺门也是器量。
赵国文相武将的大器量不仅帮助他们在群雄争霸中施展了自己的本领,共同维护了赵国的安宁,而且也让他们的美名彪炳史册。
他巧用课内学过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做例证,证明分论点“器量之于人,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这就提示我们同学,深读教材,可以帮我们积累写作素材。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事实胜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具体应用中,我们可以归纳为四种方法。
《议论文的观点与论证》教案
![《议论文的观点与论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e1ff3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3.png)
1.围绕中心观点,用分论点展开论证
2.提出中心观点,展开层层论述
1.开篇作者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中心观点
2.举例论证(罗丹) 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
喻论证(将教育比成雕像, 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
教育方法比喻成雕刻的刀法) 理论和创造技术
3.例证法(5个反面例子) 处处是创造之地
小结:在阅读议论性文章时,我们要梳理文章论证思路,通过梳理论证思路明确作者所要论述内容,进而把握作者观点。有时作者会在开篇引用名言,提出观点,进而展开论证;有时作者会先提出他人错误观点,通过先驳后立的形式确立自己的观点,再进行深入论证;还有些复杂议论文,需要我们在梳理论证思路后概括作者观点。
9分
三、围绕观点展开论证
更感受到文章论证的合理、严谨。今天,我们共同完成单元总结课“议论文的观点与论证”。
9分
二、梳理论证思路,把握观点
活动任务一:梳理《怀疑与学问》论证思路,把握观点
活动任务二:梳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证思路,把握观点
论据
(驳)
论点
(立)
活动任务三:梳理《谈创造性思维》论证思路,把握观点
(一)提出问题(1-3段):从四个图形中,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结论。
1.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这一观点补写例子。
2.为《创造宣言》中“我们要创造”这一观点补写例子。
2分
五、课堂小结得方法
本节课,我们通过梳理本单元学过议论性文章的论证思路,进而明确议论性文章观点与论证间关系。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
1.梳理论证思路,把握作者观点。
(1)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驳论法(驳斥错误观点)天天是创造之时
高三语文议论文事实论据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学案(第三周)
![高三语文议论文事实论据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学案(第三周)](https://img.taocdn.com/s3/m/d85f860ca300a6c30c229f4d.png)
高三语文议论文事实论据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学案(第三周)高三语文议论文事实论据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学案(第三周)一、在论据使用方存在的问题先来看下面的语段,想想各存在什么问题?文段1:胸怀博大的人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利于事业,也能弥补自己学识的不足。
胸怀博大的人是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本领,是有本事的人所具备的条件。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胸怀博大的,才能得到赢家称号!胸怀博大会带着你走向成功,走向未来。
文段2:心胸狭窄、鼠目寸光、锱铢必较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人心胸狭窄是一种不好的心态,根据心理学家的话来说,心胸狭窄会导致个人心理上生病,这样一来会对身体不好的,总的来说,心胸狭窄、鼠目寸光、锱铢必较这些都是不正确的。
文段3:胸怀博大的人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利于事业,也能弥补自己学识的不足。
就像酒楼里的厨师一样,要用博大的胸怀去接受别人的意见,如果饭菜煮得不好吃,要善于接受客人提出的意见,这样你才会改善自己的煮菜方式,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进步,有利于事业。
也有的人比较小气,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觉得别人说他做的不好,在批评他,其实不是你所想的那样的。
别人肯给你提意见就是你想进步,并不是在批评你,如果没有别人的意见,你几不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改善,就不会有进步,这样只会害了你自己。
可见,胸怀博大的人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利于事业,也能弥补自己学识的不足。
文段4:胸怀博大的人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利于事业,也能弥补自己学识的不足。
生活就像宽阔的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涛骇浪,没有胸怀博大的包容,就海纳不了万种的生物,没有胸怀博大的决心,就看不到光明的避风港口,领略不了惊涛骇浪过后的风平浪静。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在朝廷当官时,遭受小人的陷害,遭受当时朝廷的不公平的待遇,在他受了乌白诗案后,仍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创作出无数的佳作。
面对人生中的起伏,苏东坡以博大的胸怀去接受,为自己的人生创作了最辉煌的时刻,面对人生中的起伏,应该有苏东坡的胸怀博大,有坦然面对的潇洒。
《议论要言之有据》 导学案
![《议论要言之有据》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818e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c.png)
《议论要言之有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言之有据对于议论的重要性。
2、学会积累准确、恰当的论据。
3、能够运用可靠的论据进行有效的议论。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选择论据的原则和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论据来支撑论点。
2、难点(1)如何辨别论据的真伪和可靠性。
(2)怎样使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三、知识链接1、什么是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原理、定律等。
2、言之有据的重要性好的议论需要有充分、合理的论据作为支撑。
只有言之有据,才能让读者相信你的观点,使你的论证具有说服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议论。
比如,对于“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要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就需要拿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议论要言之有据”。
(二)论据的选择1、准确可靠论据必须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
不能随意编造或歪曲事实。
例如,在论述“勤奋能够成就人生”时,如果举一个虚构的人物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例子,就无法让人信服。
2、具有代表性所选择的论据要能够代表一类事物或现象,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比如,在探讨“挫折能够磨炼人的意志”这一论点时,选取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事例,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3、新颖独特尽量选择新颖、独特的论据,避免老生常谈。
这样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比如,在论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以当下新兴的科技成果为例,会比总是列举爱迪生发明电灯等传统事例更有新鲜感。
(三)论据的积累1、关注生活生活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
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从身边的人和事、社会现象中发现有用的论据。
比如,观察到身边同学通过努力学习取得进步的例子,就可以作为“努力能够带来改变”的论据。
议论文材料运用导学案
![议论文材料运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fd680ca300a6c30c229fa3.png)
议论文材料运用导学案一.学情分析:学生写议论文,举例论证时,观点不鲜明,主题不突出,例子叙述太长,扣题不紧,论点论据两张皮。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病文,修改例文比较的基础上体会出议论文素材运用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病文修改前后比较1.病文:要善于抓住机遇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
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分析:毛病在于主次信息不清晰,主题是抓住机遇,可是事例中并没有凸显出凡尔纳如何抓住机遇,笔墨更多的在叙述一个小故事,文体不清。
修改后: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
他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
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它。
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
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
总结:2.病文: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
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写作训练议论文观点论证教学案
![写作训练议论文观点论证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d9f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f.png)
写作训练议论文观点论证教学案一、引言写作是一项对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锻炼。
在学习写作时,特别是在训练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时,观点论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教学案将重点介绍如何进行观点论证的技巧和方法。
二、背景知识议论文是一种可以对某个问题或观点进行争论和论证的文体。
在写议论文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明确且具备争议性的观点,并通过逻辑的论证来支持我们的立场。
三、提出观点在写作训练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我们的观点。
观点应具备可辨别性和争议性,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我们选取以下观点进行论证:高中生每天应该有固定的家庭作业时间。
四、论据和论证1.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引用研究结果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有效的家庭作业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成绩。
2. 其次,我们可以列举实例来支持观点。
例如,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高中生每天固定的家庭作业时间可以帮助他们合理规划时间、增强时间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此外,我们可以使用统计数据来加强观点的论证力。
例如,调查显示,每天有固定的家庭作业时间的学生平均每周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相比没有固定作业时间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好。
4. 最后,我们还可以引用专家的意见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例如,教育专家认为,每天固定的家庭作业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五、反驳和回应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预测可能的反驳意见,并对其进行回应。
这样可以增加论证的全面性和说服力。
例如,对于观点“高中生每天应该有固定的家庭作业时间”,可能的反驳意见是:“这样会给学生增加过多的学习负担”。
我们可以回应道:“固定的作业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六、总结观点在论证观点后,我们需要对观点进行总结。
通过简洁明了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强调我们的立场。
例如,高中生每天固定的家庭作业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议论文学案(五篇范例)
![议论文学案(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e0f302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8.png)
议论文学案(五篇范例)第一篇:议论文学案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学习方法:探究、合作法教学时数:1课时学习目标:1、简单回顾议论文的各种论证方法及特征;2、了解例证法的特征,能够在作文中学会应用例证法教学重、难点:学会使用例证法。
课前准备:课前赏析,找出本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学会取舍山泉放弃山间的安适,一路奔腾,东流入海,终于成就生命的壮阔;雄鹰摆脱父母巢穴的温暖,奋力腾起,搏击蓝天,终于成就生命的豪放;蝴蝶冲破身体的束缚,破茧成蝶翩翩起舞,终于成就生命的华美……自然万物因为正确取舍而成就生命极致。
人生又何尝不是?学会正确取舍,我们才能成就人生精彩。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有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另一种东西就无法进入。
所以,对于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
古人云:“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与义的取舍,是人生取舍的最高境界,古人早就为我们制定了准则,即“舍生取义”。
古今中外循此准则而成就千古芳名者数不胜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舍生命而取高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舍生命而取一片丹心;董存瑞高举炸药包屹立碉堡下,这是他舍生命而取人民之解放……危难面前,这些仁人志士正确而伟大的取舍成就了他们青史留名的荣耀,人生路上学会取舍,我们才能成就人生辉煌。
人生是一次远足,总要多次面对岔路口,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
舍弃不该舍弃的,你就是懦夫。
因此,在人生的每一次取舍面前我们都应谨慎选择。
当浩浩荡荡的义军走过汉家小儿的门前,他在犹豫,他在徘徊,是走进这人群冒着生命危险起义还是躬耕垄亩过自己的安适生活?终于刘邦扔掉了锄头冲进了义军,于是乎,伐暴秦,败项羽,一次取舍让刘邦成就了自己的帝王霸业,更成就了一个永远令人难以忘却的巍巍大汉。
每当人们听到昭君出塞的悠悠驼铃,每当人们看到茫茫大漠卫青挥舞的战旗,人们总能想起汉家小儿那次伟大的取舍。
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议论文论据的选用与分析学案
![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议论文论据的选用与分析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8b42f514791711cd791779.png)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议论文论据的选用与分析学案【训练目标】一、学习归纳事例的方式二、把握分析事例的技术议论文写作,论据利用不妥,容易显现罗列事实材料、以摆代论、缺乏分析说理等问题,使说理肤浅,乃至没有说理。
用好论据,须注意两个方面:会述例,会析例。
一、会述例1.述例第一贵在指向明确表述材料,全然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心,突出“话题”,突出“文题”,表述任何材料都不要忘了扣题表述和表述终止后的收题、点题。
因为人物的经历和人物性格都是多元的,表述事例时要始终指向中心话题、或文题、或段落分论点。
例:李白潇洒,不寄托于高堂的庄重,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效,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莫非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表现自己的价值吗?(高考总分值作文《价值与位置》)文中点了一句“站在诗人的位置上”,段落结尾又反问了一句“莫非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表现自己的价值吗?”,“价值与位置”这一话题指向超级明确,扣题很紧。
2.述例第二贵在语意集中一个材料,包容的信息是多元的,述例的一个大体要求确实是去庞杂,留其所需。
有三个方法。
第一是剪裁舍弃法。
事实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能够挖掘出不同的意义,一个论据往往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因此叙例时,应据论点需要,对事例进行加工改造:对准中心,对事例进行剪裁处置,抓住需要信息,舍弃与论点无关的信息。
而且原始材料往往生动具体,篇幅较长,而议论文运用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证观点,说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动人,这要求在对事例材料的表达上要变具体记叙为归纳表达。
如“机缘”这一话题作文,咱们以科幻作家凡尔纳为例进行剪裁舍弃:原材料:被誉为“科学空想之父”的法国闻名科学空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学案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f76af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8.png)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学案第一篇: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学案高三语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学案一、温故知新:1、标准语段的五种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语段组成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3、三种语段的基本构成:1、并列型:观点句。
阐释句。
并列材料句一。
分析句一。
并列材料句二。
分析句二。
结论句2、正反型:观点句。
阐释句。
正面材料句。
分析句。
反面材料句。
分析句。
结论句。
3、归纳型:观点句。
阐释句。
材料句一。
材料句二。
材料句三。
材料句四。
结论句。
二、新课讲述:阐释观点,分析道理下面三个语段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说理的?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假设分析法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明确议论性文章中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教案
![《明确议论性文章中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218e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9.png)
《明确议论性文章中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教案综合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瞥.见(piē)感慨.(kǎi)亵.渎(xiè)间.不容发(jiàn)B.劫.掠(jié)琉.璃(liú)汲.取(jí)恪.尽职守(kè)C.旁骛.(wù)强聒.(guō)摇曳.(yè)随声附和.(hé)D.踌.躇(chóu)造诣.(zhǐ)惊骇.(hài)敬业乐.群(l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粗犷家具城彬彬有理荡然无存B.脉搏名信片再接再厉脱颖而出C.箱箧口头禅随机迎变一意孤行D.追溯座右铭断章取义言行相顾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
D.色彩晶莹的琉璃珠子散得到处都是,在日光下折射出炫目的光,令人眼花缭...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5.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6.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擂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学案(第二周)一、温故知新:1、标准语段的五种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语段组成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3、三种语段的基本构成:1、并列型:观点句。
阐释句。
并列材料句一。
分析句一。
并列材料句二。
分析句二。
结论句2、正反型:观点句。
阐释句。
正面材料句。
分析句。
反面材料句。
分析句。
结论句。
3、归纳型:观点句。
阐释句。
材料句一。
材料句二。
材料句三。
材料句四。
结论句。
二、新课讲述:阐释观点,分析道理下面三个语段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说理的?文段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风,它应在该驻足的地方驻足,在该飞翔的地方飞翔;自由不是放浪不羁的海涛,它应在龟裂之地飞扬,在汪洋之地遁形;自由不是肆无忌惮的野花,它应在阳光明媚中露脸,在电闪雷鸣中俯首。
文段2:“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
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己利人、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们无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
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
(《知羞耻成人》)文段3:“知羞耻成人”,关键是在于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
“知耻近乎勇”。
道德自律产生的羞耻感是人类趋于完善的动力,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
道德自律、知羞耻有助于阻人为恶。
劝人从善。
难怪英国作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增强人们的羞耻感受,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们把荣荣、耻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起码准则。
(《知羞耻成人》)分析例子,就例析理(一)为什么要分析事例?重要原则:扣住材料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观点的。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
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二)怎样分析事例?1、归纳分析法文章在列举了几个属性相同的事例后,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由诸多个“前提”概括出特殊的结论,回扣深化其结论。
例①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假设分析法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例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
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
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材料: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了。
”(材料句)…………因此,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
⑴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在高飞了。
”(材料句)翅膀本是用来追求飞翔的快乐与自由的,倘若用来追求金钱,则失去了翅膀本来的作用。
生命本是用以追求自然的奥秘、精神的浩瀚、灵魂的自由的,倘若仅仅用来追求金钱、追求物质享乐,则失去了生命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失去了作为人本该享受的精神的快乐与自由。
因此,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
(结论句)⑵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在高飞了。
”(材料句)显然,“鸟翼”象征理想、追求,而“黄金”则代表物质享受。
那么,只要在“鸟翼”与“黄金”之间划上等号或是将二者紧紧的捆绑在一起,那么,一个人的精神自由、人生价值便宣告结束了。
鸟翼坠上黄金,飞鸟失去的只是蔚蓝的天空和飞翔的快乐;灵魂坠上黄金,人类则失去了应有的善良、自由、快乐和尊严。
因此,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
(结论句)当堂训练:在省略号处写上分析的内容。
一千个“0”,也比不上一个“1”。
(材料句)…………(分析句)空谈永远比不上实干,空想永远不如务实。
(结论句)3、探究原因法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如为了证明“人要立志”这一论点,举了这样一个事例:据说,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猫和狗出入方便些,他却打了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
尽管如此,牛顿在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
牛顿就是因为在这“使不完的劲”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例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
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
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
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
”(材料句)为什么他(钱学森)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
(结论句)当堂训练:在省略号处写上分析的内容。
一千个“0”,也比不上一个“1”。
(材料句)…………(分析句)空谈永远比不上实干,空想永远不如务实。
(结论句)4、评析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揭示论据所蕴涵的作用、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例,《崇高的理想》:正因为伟大的理想合乎社会的进步,合乎人民的利益,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对于一些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尊重他们,怀念他们,纪念他们。
相反地,对于一些破坏这些理想,阻挠这些理想实现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恨他们,憎恶他们,咒骂他们。
前一种人,在传说中和历史上是很多的。
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扁鹊深入民间,“周游列国”,“随俗为变”,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出身贫苦的黄道婆,她从海南黎族地区回到故乡(上海市郊),把当时海南岛先进的纺织工具和她熟练掌握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家乡的人们。
这些人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怀念。
汉代的霍去病,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强盛,在戎马中度过了一生。
宋代的岳飞,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离妻别母,转战疆场,最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屈死在风波亭上。
文天祥,抗击当时的元兵进攻,坚贞不屈;被敌人抓住后,仍旧临危不苟,和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誓死不投降。
清代的林则徐,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腐朽的当权派作斗争,及至充军伊犁,他一点也不灰心,一直没有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而且在那里和群众一道修水利、栽葡萄,为当地人民造福。
洪秀全,看到当时清室的腐败,民不聊生,看到当时的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阴谋,就聚集群众,要把清室推翻,为中国找出一条出路。
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为了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他奋斗了四十年……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
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哪个人,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的人民的利益。
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这样的一些人,是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的。
相反地,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有不少为着个人的利益和少数人集团的利益,不惜专门破坏人民的、民族的伟大理想的败类,如宋朝的秦桧,明朝的洪承畴,清朝的曾国藩,以及后来的袁世凯、蒋介石、汪精卫等等。
他们一直遭到了和将要永远遭到人们的憎恶、咒骂;咒骂之不足,人们还通过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对他们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鞭挞。
当堂训练:在省略号处写上分析的内容。
一千个“0”,也比不上一个“1”。
(材料句)…………(分析句)空谈永远比不上实干,空想永远不如务实。
(结论句)5、正反对比法根据所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比较,突出阐发的事理。
请大家看一例示范:材料:《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句)…………可见,一切贵在“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