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教案)
2.提高学生运用有理数进行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学习习惯,增强数学交流与反思的能力;
4.激发学生运用数轴等工具进行直观想象,培养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5.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最后,我认识到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同学们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每一位同学克服学习难点,真正掌握有理数的知识。
举例:理解+3和-3互为相反数,3和-3的绝对值都是3;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如同号相加、异号相加等。
(3)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掌握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举例: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是3,那么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5。
(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负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例如,如何表示-1/2。
(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在涉及负数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学生可能会混淆。
难点解析: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处理分子和分母的符号及大小关系。
(4)实际问题的应用:将有理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找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数轴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虽然通过实验操作和多媒体演示,大多数同学能够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但仍有一些同学对负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感到困惑。我想,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更具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数轴的应用。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有理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在引导讨论时,我也发现部分同学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还不够严密。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同学们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 有理数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2.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过程方法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能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都要求不重不漏。

情感态度通过师生合作,使分数、整数在引入负数的基础上达到完善,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复习引入】1. 我们知道,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有限小数0.37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无限循环小数•3.0也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所有的有限小数都是分数吗? 所有的无限循环小数呢?结论:所有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想一想:小数3.14159265是分数吗?圆周率π为什么不是分数?你能确定小数3.14159265…是不是分数吗?2.小学所学的整数只包括正整数和零,也就是自然数.学了负整数以后,今后我们所指的整数与小学时所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对,还有负整数。

结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整数.3. 下列负数哪些是负分数? -12, 73-, -0.33, •-3.5. 【教学过程】1.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 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大括号里:1, 0.0708, -700, -3.88, 0, 3.14159265, 237-, ••32.0.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分数集合:{ …}(注意:大括号内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补充:所有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分数集合,所有正数和0组成非负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0组成自然数集合……2.归纳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数的一种分类。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及运算规则。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会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有理数时,容易与小学阶段的数的概念混淆,对有理数的分类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2.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和运算规则。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2个苹果,小明比小华多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通过PPT展示有理数的图像和特点,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练习,如加、减、乘、除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有理数知识和运算规则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优秀教学案例
2.有理数的性质:讲解有理数的性质,如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以及整数和分数之间的转化关系。
3.实际问题解决: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小组竞赛:设计一些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同时,我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动画和图形的形式展示有理数的运算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在课堂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2.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图形等形式展示有理数的运算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及运算规则,提高了课堂效果。
3.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有理数的存在,感受有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动画和图形的形式展示有理数的运算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4.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有理数的运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后的第一个初中数学章节,对学生来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定义、分类、运算及其性质,为学生后续学习实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中发现有理数的概念,并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3.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2.有理数的运算方法;3.有理数的性质;4.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对比教学法:通过正反例子,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性质和特点;3.归纳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有关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性质和运算的PPT课件;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出有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让学生对有理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适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1.2.1 有理数(教案)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1.2.1 有理数(教案)

1.2.1有理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整数、分数或有理数.2.经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的过程,明确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同时也可以分为正数、0和负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能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都要求做到不重不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难点:有理数的分类及其标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大比分2:0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女子网球单打金牌0的突破.在女子柔道52公斤的冠军争夺战中,中国选手冼东妹仅用1.1分钟,就为中国柔道队夺得首枚金牌.女力士唐功红在女子+75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不负众望,以抓举122.5公斤,挺举182.5公斤,总成绩305公斤夺得第18枚金牌,与获银牌的韩国选手相比,她的抓举重量-7.5公斤,挺举重量+10公斤.探究:1.在以上各数中,哪些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它们可以分为哪几类?2.在小学里学过的数中,有没有哪类数没有出现?请举例说明.3.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分数的值,说明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作什么数?4.由前面的结论,小学里学的数可以分为哪几类?5.引入负数后,整数除了小学学的整数外,还包含其他的整数吗?分数除了小学学的分数外,还包含其他的分数吗?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概念1.正整数可以写成正分数的形式吗?负整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吗?如何写?2.0如何写成分数的形式?3.由探究中的第3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所有的整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如2=21,-3=-31,0=01. 有限小数及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因此也可以看成是分数.特别提示: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要点归纳: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都是数.可以写成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注意:目前我们所学的小数都可以化成数,所以把小数划分到数一类.【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将学过的数进行归类和统一,同时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表示形式.探究点2:有理数的分类问题:统一了有理数表示形式及引入了负数之后,有理数可以分成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两类吗?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确:①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有理数,是整数.②还存在一些正数和负数是我们没有学习的,但它们不是有理数.(如圆周率π)③我们把有理数中的正数部分叫作正有理数,负数部分叫作负有理数.有理数零{说明:1.①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②分类的结果应无遗漏、无重复;③零是整数,但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set of number).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作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的集合叫作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分数集合;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有理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零组成的集合叫作自然数集合.【设计意图】分类要明确标准,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对象属于其中的一类,而且也只能属于这一类(即要不重不漏).【典例剖析】例1:教材P7【例1】.例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括号内:29,-5.5,2 002,67,-1,90%,3.14,0,-213,-0.01,-2,1 (1)整数集合:{ }(2)分数集合: { }(3)正整数集合:{ }(4)负整数集合:{ }(5)正有理数集合: { }(6)负有理数集合: { }【方法技巧】要正确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首先要弄清分类的标准.要特别注意“0”不是正数,但是整数.在数学里,“正”和“整”不能通用,是有区别的,“正”是相对于“负”来说的,“整”是相对于分数而言的.三、检测反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B.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D.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2.下列各数:-2,5,-13,0.63,0,7,-0.05,-6,9,115,54,其中正数有 个,负数有 个,自然数有 个,整数有 个.3.判断:(1)0是整数. ( )(2)自然数一定是整数. ( )(3)0一定是正整数. ( )(4)整数一定是自然数. ( )4.填空:(1)有理数中,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而不是分数的是 .(2)零是 ,还是 ,但不是 ,也不是 .5.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27,-3.141 6,0,2025,-85,-0.234,10%,10.1,0.67,-89四、本课小结同学们,请你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梳理,巩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反思中得到内化和升华.】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P8练习课后作业:P16T1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重要思想是转化思想、分类思想.统一有理数的表示形式,并根据数的正负进行分类.有理数表示为分数形式比较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将会逐渐体会到它在数学中的价值.集合的观点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长期的过程.教学中还要关注小数、百分数等可以化为分数的交待与说明.2.《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本堂课的教学在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注重渗透分类的方法和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课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课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1有理数,本课是有理数这一基础概念的第一次正式引入,主要包括正数、负数、绝对值、数轴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相关的例题进行巩固。

学生在本课学习完毕后,能够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有理数与自然数、整数及小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有理数的大小及比较方法,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有理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定义、性质与比较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数轴等工具进行有理数的表示,并且学生需要掌握以下方面的内容:1.能够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正数、负数、绝对值等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实例巩固掌握有理数的大小及比较方法。

3.能够通过数轴的运用更加深入了解有理数和自然数、整数及小数的关系。

4.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有理数进行计算。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环节(5分钟)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问:生活中你们遇到的哪些事情涉及到正数和负数?通过让学生回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激发学生对有理数概念的兴趣。

2.引入新知(20分钟)1)正数和负数1.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通过纸板和棒球棍进行简单演示。

2.指导学生利用数轴进行正数和负数的表示,并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通过实例演示,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绝对值1.介绍绝对值的概念。

2.指导学生通过数轴确定一个数的绝对值。

3.利用实例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绝对值求解具体问题的方法,如:-7的绝对值是多少?3.巩固练习(15分钟)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能够巩固掌握有理数的大小及比较方法,并能够通过数轴的运用更加深入了解有理数和自然数、整数及小数的关系。

4.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对实际情境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应用,如:计算带电粒子的位移、温度计计算体温变化等。

5.总结回顾(5分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掌握有理数的大小及比较方法、运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有理数进行计算。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1《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1《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1《有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知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以及了解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2.学会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有理数的分类和大小比较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有理数知识的理解。

4.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大小比较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

3.学具: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类型的有理数,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可以用哪种数学知识来表示。

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有理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概念。

接着,展示有理数的分类,包括整数、分数和零。

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有理数有更直观的认识。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 有理数--教案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 有理数--教案

1.2 有理数1.2.1 有理数主要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回想一下,我们认识了哪些数?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忆所学过的数,同时举出相应的例子,既可以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又可以在所提问题中发现新的知识.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一:有理数探究一请给下面的数找到家.师生活动: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对于剩下的不能分类的,老师可以追问:分组探究小数和分数之间能否互化,所有的小数都能化成分数吗?5.32 = -150.25 =157 = -23 =师生活动: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互相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活动,加以指导,得出结论 可以化成分数的小数可以看成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 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探究二 请给下面的家找到家族.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与同桌分析、交流、归纳,理解有理数以及有理数的分类,按照书本的说法, 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这里的分数特指是分母不为1的分数,整数有时可以认为是分母是1的分数.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师强调:“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合作探究:请类比定义分类,有理数按照符号该怎么分类呢?师说明: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 集,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三、当堂练习,巩固所学1.下列关于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 不是有理数,是整数C. 是整数,也是有理数D. 不是负数,是有理数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任意写出5个数(不能重复),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其中3个数是非正数;②其中3个数是非负数;③5个数都是有理数.有理数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1有理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1有理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学科数学授课时间主备人授课班级教授者课题 1.2.1有理数课时安排 1 课型新授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2.能正确地将有理数进行分类.能力目标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合作,使整数、分数在引入负数后能够达到完善,从而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会把所给的有理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的分类及其分类标准、分类原则,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尝试研讨、变式练习教学准备整体预设导案设计学案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探究一、复习提高1.“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那么一定是负数”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2.引入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它们可以分成哪些种类?•你是按照什么划分的?二、讲授新课“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那么一定是负数”,这句话不对,因为也可能是零.从这里可知我们所学的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零三类.另外如果按整数、分数来分类,我们学过的数有:正整数:如1,2,3,…;零:0;负整数:如-1,-2,-3,…;正分数:如12,23,157,0.1,5.32,…;负分数:如-0.5,-52,-23,-17,-150.25,….问:0.1,5.32,-0.5,-150.25等为什么被列为分数?•我们学过的小数都是分数吗?答:分数原意是可写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例如,23是2与3的比,0.1•可以看作1与10的比,即110,-150.25化为分数为-15014,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对数进行分类,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小组内教学过程设计练习运用5.32化为分数为532100,我们已学过的小数都是分数,循环小数也能化为分数.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分数集合……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试一试:你能对以上各种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按整数和分数分类)有理数⎧⎧⎪⎪⎨⎪⎪⎪⎨⎩⎪⎧⎪⎨⎪⎩⎩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以上分类,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加以引导:因为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那么整数又包括哪些数呢?分数呢?以上是按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也可以按性质(正数、负数)分,请你试一试.有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需注意的是无论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时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说明:第二种分类不做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三、补充例题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17,227,3.1415,0.107,-35,-2313,63%,-0.2.交流学习结果,提出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1有理数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1有理数教案

1.2.1有理数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 内容有理数的概念 ,两种不同标准的分类。

2.内容解析有理数是在引入了负数和学习了运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根底上 ,把算术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 ,并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有理数的概念是数学中最根本的概念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是继续学习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内容的重要根底。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 ,两种不同标准的分类。

教学中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不仅是开展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主要途径 ,更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载体。

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意义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2〕感受数的初步扩展 ,经历有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渗透集合思想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3〕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举出哪些数是有理数 ,能根据有理数的概念指出某一个数具体是什么数 ,并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经历有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 ,初步了解集合思想 ,在按性质分类和定义分类时 ,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让学生们“学会学数学〞 ,让学生们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

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能认真阅读课本 ,并能准确找出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

在小组讨论中能积极投入说出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要使学生经历由“算术数〞到“有理数〞的扩充过程 ,教师要启发诱导 ,归纳概括 ,学生要细心观察 ,交流探索 ,分析归纳。

从而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并得出两种分类。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对枯燥的数字不如具体事物感兴趣 ,抽象思维能力弱 ,好奇、好动、好表现 ,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

1.2.1有理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1.2.1有理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1.2.1 有理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能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2.掌握有理数的比较、加法、减法运算。

3.能够将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

4.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概念和特点。

2.有理数的比较、加法和减法运算。

3.将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有理数的概念和特点教学内容: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方法:利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讨论和归纳,引出有理数的概念和特点。

2. 有理数的比较教学内容:有理数的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1.对比大小法(同号相比、异号相比)。

2.转化成相同分母后比较。

3.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教学方法:1.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法则。

2.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4. 有理数的数轴表示教学内容:将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

教学方法:1.利用数轴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有理数。

2.指导学生画出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5. 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有理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有理数进行计算,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举例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思考正数、负数、分数等的特征和应用。

2. 概念解释和讨论概念解释:有理数是能够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正数、负数和分数。

讨论内容:1.正数和负数的特点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分数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3.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的比较方法,包括同号相比、异号相比和转化成相同分母后比较。

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例题演示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法则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5. 有理数的数轴表示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练习画出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1.2.1有理数(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1.2.1有理数(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1.2.1有理数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2.经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探索的过程,能够把所给的有理数分类到相应的数集中,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体会有理数与实际生活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不同分类.【课时安排】本节用1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活动一: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新课,探究整数问题1.小明从天气预报中得到如下信息:某地今天的最高气温为7℃,最低气温达到-11℃,平均气温是0℃,而今天北京的气温-3℃~8℃.这里出现了哪些数?我们到目前为止学过了哪些数?学生活动:交流总结归纳,这里的数有正的整数、0、负的整数.教师活动:(1)给学生活动评价,说明负的整数叫负整数。

(2)提出问题这些数在一起时,我们把它叫什么数最合适?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归纳为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二、合作探究活动二:探究分数问题2.前面我们学习了正分数、负分数,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叫做什么数呢?学生活动:类比整数讨论.教师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类比整数的说法,叫分数.问题3.下列数是分数吗?0.1、0.3、0.5-学生活动:交流总结,这里的数10.110=,10.33=是正分数,10.52-=-是负分数.教师活动:评价学生交流总结的结论,强调: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学都可以化为分数。

问题4.整数能否看成分数的形式?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活动:交流讨论,举例说明.教师活动: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强调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形式。

活动三:探究有理数问题5.整数和分数都可以统一写成分数的形式,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叫什么数?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教师活动: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强调能够写分数的形式的数叫有理数,反过来任何一个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举例说明。

活动四:探究有理数的分类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按什么标准来分类师生活动:按两种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得到如下两种分类形式。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121有理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121有理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1.2.1有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有理数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三、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什么是正、负数?2.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0表示量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3.任何一个正数都比0大吗?任何一个负数都比0小吗?4.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根据学生的答复引出新课.〔二〕、讲授新课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即2.给出有理数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即有理数是英语“Rational number〞的译名,更确切的译名应译作“比3.有理数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答复、评议、补充.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简称正数、负数和零,即并指出,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并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例1 将以下数按上述两种标准分类:例2 以下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课堂练习25,-100按两种标准分类.2.以下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四〕、小结教师引导学生答复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根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练习设计1、用正、负数表示:盈利6000元可记作_____元,亏损500元可记作_____元.2、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以下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如图中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11,,+73,-,127,61,-,43,0.3.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10米,哪个地方高?高的地方比低的地方高多少?4.把以下各数填到相应的集合中:1,31,,+7,0,-,-9,136,0..3,5%,-26 正数集合:{…}; 分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数集合:{…};答案1、答案:+6000 -5002、如以下图所示:3:甲地高,甲地比乙地高40米.4、答案:正数集合:{1,31,,+7,136,0..3,5%,…}; 分数集合:{31,,-,136,0..3,5%,…} 整数集合:{1,+7,0,-9,-26,…}负数集合:{-,-9,-26,…}。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1.2.1 有理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1.2.1 有理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1.2.1 有理数》一. 教材分析《1.2.1 有理数》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及运算规则。

这一节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前提。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初中数学,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可能感到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

同时,由于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可能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2.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数学游戏,用于教学和实践。

3.练习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如温度、海拔等,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1.2.1有理数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1.2.1有理数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1.2.1 有理数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特性。

2.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3.掌握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并能将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理数的概念和特性:引导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定义,包括整数和分数,并且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正负性质。

2.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教授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教授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规则。

4.有理数的比较大小:教授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同号比大小和异号比大小,并引导学生在比较大小时能够准确地使用这些方法。

5.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通过绘制数轴图,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大小关系有更直观的认识。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并解释有理数的含义。

2.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有理数,例如-3/4,让学生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它是一个负数,是一个分数。

3.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特性:有理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有正负之分。

第二步: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1.通过例题,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引导学生观察例题中的运算过程,并理解其规律。

3.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第三步: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1.通过例题,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

2.引导学生观察例题中的运算过程,并理解其规律。

3.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第四步:讲解有理数的比较大小1.通过例题,讲解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同号比大小和异号比大小。

2.引导学生观察例题中的比较过程,并掌握比较的技巧。

3.让学生进行练习,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第五步:讲解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1.绘制一个数轴图,让学生明确数轴上的标点与有理数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为学生今后学习代数、几何等数学分支打下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教学设计,主要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会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实数的概念,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实数的概念仍模糊不清,对有理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和性质。

2.学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3.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教案、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准备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如分数、整数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有理数。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有理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数学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 1.2.1 有理数的概念 教案02

数学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 1.2.1 有理数的概念 教案02

第一章有理数1.2.1 有理数的概念0.3…负分数:如-52,-23,-17, -0.5, -150.5,… 引导:0.1=110,-0.5=−12, 0.3 = 13 ,事实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因此它们也可以看成分数。

指出: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想一想:整数能化成分数吗?预设:2=21, 3=31,…正整数可以写成正分数的形式-2=−21, -3=−31,…负整数可以写成负分数的形式0=01,0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整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指出: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可以写成正分数形式的数为正有理数,可以写成负分数形式的数为负有理数。

思考:你能试着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吗?预设:有理数的分类(整分性):有理数的分类(正负性):例1: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并分别指出其中的正整数、负整数:13,4.3,−38,8.5%,-30,-12%, 19 ,-7.5,20,-60,1.2解:正有理数:13,4.3, 8.5%, 19 ,20,1.2;其中正整数有13,20。

负有理数: −38, -30,-12%, -7.5,-60 ; 其中负整数有-30,-60。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有理数中,0的意义仅仅表示没有 B .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有理数 D .0是自然数 答案:D强调:在有理数概念中,“0”很特殊: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0是整数,不是分数; (3)0既是非正数,又是非负数. 活动意图说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理解有理数的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正数的定义判断A 的正误,再根据非负数是正数或0判断B 的正误;再根据有理数也可分成整数和分数判断C ,D 的正误即可解答.解:A .由50%,1,2.5是正数,故正确,符合题意; B .由−2,−4为负数,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1为整数,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因为112是分数,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综合拓展类作业】5.如图,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各圈里. 100,−99%,0,−2000,5.2,6,−0.3,116,−53【答案】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根据有理数的分类,即可求解. 解:整数为:100,0,−2000,6; 负数为:−99%,−2000,−0.3,−53; 则负整数为:−2000;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概念,并能对有理数进行正确。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 教案

1.2.1有理数★目标预设一、知识与能力:1、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2、了解数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中抽出数学模型,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并能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大胆猜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以现实世界的联系,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性.★重点和难点: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教学准备:温度计★预习导学:1、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请接着写出后面的3个数,你能写出第2002个数是什么吗?①-1,1、1、-1、-1、1、1、-1、、、……②2,-4,-6,8,10,-12,-14,16,,,……2、填空: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作;这时甲、乙两人相距m.★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教师问:你所知道的数可以分成哪些种类?你是按照什么划分的?2、0.1、-0.5、5.32、-150.25等为什么被划为分数?我们学过的小数都是分数吗?(友情提示,全班交流,教师点评)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的概念: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即整数——⎪⎩⎪⎨⎧⋯⋯⋯⋯3210321、-、-负整数 如 :-零 、、正整数 如 : 分数——⎪⎪⎩⎪⎪⎨⎧⋯⋯⋯⋯573221573221、-、-负分数 如:-、、正分数 如:2、给出有理数概念: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即有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也可分为 有理数⎪⎩⎪⎨⎧负有理数零正有理数 3、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 和统称为非正数. 4、有理数都可表示成ba 的形式.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例1、 下列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整数还是分数?-5、8、8.4、-81、0 (小组点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例2、将下列各数填入表示集合的在括号里:-5、0.3、43、-21、8848、-392、0、-231、213.4 正整数集合:{ ……}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畅所欲言,学生点评,得出结论)学生练习:1、书本P10第1题 .2、把有理数6.4、-9、32、+10、-43、-0.021、-1、731、-8.5、25、-10按两种标准分类.(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个别指导)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1、填空:①在数字3、-0.5、-31、-52、0.8、239%、131中,在负数集合里的数是 , 在分数集合中的数是 .②整数和分数合起来叫作 ;正分数和负分数合起来叫作 .③最大的负整数为 ,最小的正整数 ,最小自然数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 有理数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2.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过程方法
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能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都要求不重不漏。

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合作,使分数、整数在引入负数的基础上达到完善,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复习引入】
1. 我们知道,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
有限小数0.37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
无限循环小数•
3.0也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
所有的有限小数都是分数吗? 所有的无限循环小数呢?
结论:所有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
想一想:小数3.14159265是分数吗?圆周率π为什么不是分数?
你能确定小数3.14159265…是不是分数吗?
2.小学所学的整数只包括正整数和零,也就是自然数.学了负整数以后,今后我们所指的整数与小学时所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对,还有负整数。

结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整数.
3. 下列负数哪些是负分数? -12, 73-, -0.33, •-3.5. 【教学过程】
1.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 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
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大括号里:
1, 0.0708, -700, -3.88, 0, 3.14159265, 23
7-, ••32.0.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注意:大括号内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补充:所有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分数集合,所有正数和0组成非负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0组成自然数集合……
2.归纳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3.有理数的分类:
⎪⎪⎪⎪⎩
⎪⎪⎪⎪⎨⎧⎪⎪⎩⎪⎪⎨⎧⋯---⋯⎪⎩⎪⎨⎧⋯---⋯655.3512.53121321321,,负分数:如,,正分数:如分数,,负整数:如零
,,正整数:如整数有理数 ⎪⎪⎪⎪⎩
⎪⎪⎪⎪⎨⎧⎪⎩⎪⎨⎧---⋯---⎪⎩⎪⎨⎧⋯⋯655.351321413121321:,,负分数:如,,负整数:如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如,,如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说明:①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②分类的结果应无遗漏、无重复;
③零是整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典型例题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内:
-5,-1.2, 50,0.618,0,722
,-1.01001,π,-5%,0.3
负分数集合 非负整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整数集合 解:
负分数集合 非负整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整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例2.下列命题:(1)0是正数;(2)0是整数;(3)0最小的有理数;(4)0是非负数;(5)0是偶数。

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解析:选B 。

(2)(4)(5)正确。

例3.在5分钟内背过5个单词为过关,超过的记为正。

现在小明的记录为-3,小华的记录为0,小军的记录为2,小丽的记录为+1,则:
(1)四个人中有几个人过关?(2)他们分别背过了几个单词?
(3)记录中的四个数字统属哪一类有理数?
解:(1)小华、小军、小丽3个过关。

(2)小华背5个,小军背7个,小丽背6个。

(3) 属于有理数中的整数集合。

【课堂作业】
1.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
333.21238032.51.08
1315259115,,,,,,,,,----- 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思考:上面的练习中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2.下列各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5,217 ,61-,79,0,0.67,3
21-,+5.1 3.0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0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4.如图,两个圈内分别表示所有正数组成的正数集合和所有整数组成的整数集合.请写出3个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
正数集合整数集合
1) 属于正数集合,但不属于整数集合的数;
2) 属于整数集合,但不属于正数集合的数;
3) 既属于正数集合,又属于整数集合的数.
将它们分别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
5.在数-100, 70.8, -7, π, -3.8, 0, 32π-, •3.0, 7
22-中,不是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小数的是_____________;不是有理数的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答:不是。

因为他们漏掉了0。

15,123,… -5,-80,… ,8
13,91---5.32,… 152,0.1 ,2.333,…
2. 整数有7,-5,79,0。

分数有1.5,3
21,67.0,61,217
+--。

正数有7,79,0.67,+5.1,2
17。

负数有321,61,5---。

3. 0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0不是正整数;
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就不是自然数。

4.略
5. 不是分数的是-100, -7, π, 0, 32π-
;不是小数的是-100, -7, 0; 不是有理数的是π, 32π-。

【教学反思】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