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建筑赏析
第七册教案二:认知赵州桥的建筑特色和技艺
![第七册教案二:认知赵州桥的建筑特色和技艺](https://img.taocdn.com/s3/m/d29d11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e.png)
第七册教案二:认知赵州桥的建筑特色和技艺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为大中型石拱桥,横跨洛阳市商水县卢店镇境内的滹沱河。
赵州桥长1033米,宽9.6米,桥有九十九个孔洞,拱洞形态多样,从圆拱到扁拱、椭圆拱、马蹄形拱等均有涉及,拱脚形态丰富多样,拱身加厚,极具韵律和立体感。
下面我们来认知赵州桥的建筑特色和技艺。
1.造型特色赵州桥的建筑造型特色非常明显,首先是石料加工精良,许多雕刻、构造工艺在当时都是非常高超的,石材天然融合在一起,结构严密、组织丰富,给人一种厚重感和稳健感。
赵州桥有许多拱洞,共99个,形态各异,其中以圆拱和扁拱为主,这种拱洞形态在当时可谓是独步全国,其纯资本的石工建构技术自然是一绝,堪称当时的创意大师之作。
2.构造技艺赵州桥的建造技艺非常高超,首先是选材精良,挑选石材的条件是,必须含一定比例的黄晶石和黑硬石,石材分割精准,择优搭配,因此在施工时几乎没有浪费。
其次是拱角变化布局分明,桥墩、拱孔、拱冠等明确分开并有规律的安排,对于整座大桥的负荷传递和分散承受力的均匀分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赵州桥筑桥所使用的石头以地面挖掘出的巨石为主体,还通过水法和冰层相互配合,做到了快速而有效的分离与拼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体现了当时工匠的出色能力。
3.文化底蕴赵州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人团结一心、勤劳智慧、卓越技巧和创新思想,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赵州桥的历史悠久,在建筑技术、资料的处理、地基处理等方面都传承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建筑史。
赵州桥被视为中国古代建筑杰作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同时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建筑艺术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赵州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精髓的展示之一,他的建造技艺、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都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古人的智慧和工艺,继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努力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使之更好为人类服务。
石家庄赵州桥古代建筑与文化的杰作
![石家庄赵州桥古代建筑与文化的杰作](https://img.taocdn.com/s3/m/25c5527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d.png)
石家庄赵州桥古代建筑与文化的杰作石家庄赵州桥——古代建筑与文化的杰作石家庄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古代桥梁。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桥梁之一,赵州桥凭借其卓越的建筑技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建筑与文化的杰作。
本文将通过对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的描述,带您领略这座古代奇迹。
一、历史背景赵州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
当时,这座桥横跨着滹沱河,是通往京畿地区的重要交通线路之一。
隋唐以后,赵州桥的修复和维护工作更加频繁,使其得以延续至今。
二、建筑特点赵州桥以其精湛的木结构工艺和独特的檩托石桥墩而闻名于世。
桥面全长74.4米,宽7.3米,由28个桥孔组成,每个桥孔之间呈不等跨度错落有致的分布。
这种独特的桥孔布局不仅为桥梁的承重提供了优化方案,也增添了其建筑的艺术性。
赵州桥的主要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通行车辆的车道,下层则供行人通行。
其桥面和桥脚采用了檩托石桥墩的结构形式,桥身则由多根大型檩木、鳌头、轴杆等木构件组成。
这些木构件通过精确的榫卯相扣,使得整座桥梁结构紧密稳固。
三、文化价值赵州桥不仅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杰作。
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智慧和建筑技术的精髓,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之一。
走进赵州桥,宛如穿越时空,仿佛能感受到古代的庄严和威严。
赵州桥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和历史记忆。
桥上的雕刻、铭文以及桥墩下的雕塑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这些雕刻和铭文记录了桥梁的修建过程,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化风尚,为后人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此外,赵州桥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胜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建筑的独特魅力,了解到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华,同时也领略到了赵州桥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
四、保护与传承由于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破坏,赵州桥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面临一定的威胁。
为此,有关部门和专家们加强了对赵州桥的保护工作。
经典结构的赏析
![经典结构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be2885af45b307e971977f.png)
象征着不朽和永恒。
圣彼得大教堂
技术:穹顶轮廓 浑圆饱满,穹顶 上的肋与围绕鼓 座一圈的双柱一 一对应并向上延 伸至顶部的采光 亭,肋间以十道 断面小强度大的 环形铁箍抵抗穹 顶向外的侧推力。
巴黎卢浮宫
文化:
中国式古典建筑,通过复杂的柱、梁等结构 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意境,从而 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
故宫
技术:采用了 典型的木结构 建筑形式。木 结构建筑主要 采用榫铆连接。 屋顶的飞檐结 构扩大了采光 面,有利于排 泄雨水。
黄鹤楼
飞檐5层,从 楼的纵向看各层 排檐与楼名直接 有关,形如黄鹤, 展翅欲飞。整座 楼的雄浑之中又 不失精巧,富于 变化的韵味和美 感。
飞 檐斗 拱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 种结构。在立柱和横 梁交接处,从柱顶上 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 形的承重结构叫拱, 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 木块斗,合称斗拱 。 斗拱结构可使屋檐加 大程度外伸,形式优 美,是我国传统建筑 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 思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 放
中国民间建筑赏析
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以里弄“石库门” 房子最具代表性。因为上海繁华,人口稠密,住宅大都成 排组成。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并有小型晒台, 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
上 海
石 库 门
——
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 民居。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 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
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鉴别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 拱的安置。
赵州桥工艺美术的民族象征
![赵州桥工艺美术的民族象征](https://img.taocdn.com/s3/m/ff2efe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d.png)
赵州桥工艺美术的民族象征赵州桥是中国河北省赵县的一座古代桥梁,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民族象征。
本文将从桥梁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和雕刻艺术等方面进行讨论。
1.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是隋朝时期的作品。
它跨越浊漳河,连接着赵县与邺县,为当时的交通要道。
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赵州桥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之一。
2.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赵州桥是一座牛背型石拱桥,其主桥长230米,宽9.6米,拱形石桥洞共21个,其中最大的拱洞高达7.64米。
其石拱桥结构既保证了桥梁的稳固性,又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技术。
3. 赵州桥的雕刻艺术赵州桥的石拱桥洞以及桥栏杆上都雕刻有精美的图案。
这些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
图案中常见的元素有龙形、凤形、花鸟等,寓意吉祥和繁荣。
4. 赵州桥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赵州桥不仅仅是一座交通桥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美术的瑰宝。
它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对后来的桥梁建设和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现代建筑和雕刻艺术仍然受到赵州桥的启发,传承了其中的元素和精神。
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和民族象征,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它的历史背景和结构特点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桥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激励着现代建筑和工艺美术的创新与发展。
赵州桥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彰显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底蕴。
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赵州桥的建筑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a718d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0.png)
13
科学的规划与布 局
科学的规划与布局
➢ 赵州桥的规划与布局体现 了中国古代科学的智慧。 在桥梁的选址上,充分考 虑了地形、水文和交通需 求等因素,确保了桥梁的 建设既符合实际需求,又 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 ,桥墩的位置和结构也经 过精心设计,以最大限度 地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和 耐久性
同时,赵州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重 要代表,它对于研究中国桥梁史、交通史以及东西方 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历史悠久
历史悠久
赵州桥是中国现存 最早的大型石拱桥, 也是世界上现存最 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01
它建于隋朝时期, 距今已有约1400年
的历史
02
尽管经历了多次自然 灾害和战争的破坏, 赵州桥依然屹立不倒, 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
4
6
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显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01.
1
赵州桥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成就,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赵州桥的建设促进了 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赵州桥作为交通要道,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和物资
流通。此外,赵州桥还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进一步推动了
综上所述,赵州桥的建筑特色涵盖 了设计、施工工艺、文化价值、历 史、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个 方面。这座古老的石拱桥不仅是中 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 史上的杰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 们应当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 的文化遗产,同时将其价值融入到 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为人类文明的 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边拱的组合
12
对后世的影响深 远
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请分析赵州桥的特点。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请分析赵州桥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c981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a.png)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请分析赵州桥的特点。
赵州桥(即赵州大桥)是隋朝时期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一座石拱桥,位于今中国河北省赵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赵州桥的特点如下:
1.石拱桥结构:赵州桥采用石拱结构,桥下为石拱洞,上部
为拱券形状的桥面。
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和传输桥体
受力,使桥更加稳固和耐久。
2.多孔洞设计:赵州桥的石拱洞设置了多个孔洞,既增加了
桥面的抗风能力,也有助于洞口内气流的流通,减少了风
的阻力。
这种设计在大桥建造中是独特而重要的。
3.精美的石雕装饰:赵州桥桥墩和桥栏等部分有精美的石雕
装饰,包括石狮、石马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
艺和艺术水平。
4.高度和跨度:赵州桥全长774米,高度差达到10米以上,
跨度达到37.04米的8孔石拱洞。
这是当时极为宏伟的桥
梁工程,展现了李春和他的团队卓越的工程技术与构造能
力。
5.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兼顾:赵州桥既具有实用性,可以实现
跨越河流的功能,又在设计和建造上注重美观和造型。
它
的优雅和精致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和工程的杰作之一。
赵州桥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
价值和文化意义。
它承载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辉煌成就,展示了古代中国在桥梁建设方面的高水平。
赵州桥的设计和技术特点为后世桥梁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的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90fe4fbba0d4a7302763ae9.png)
恭喜你,答对了! 答错了,再试试!
返回目录
赵州桥
返回目录
飞 檐
从技术角度欣赏:扩 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 泄雨水。
4
从文化角度:减轻了 大屋顶的沉重感,增加 灵动感。
飞 檐
飞檐上的龙
返回目录
斗拱
斗:承托飞檐的方木块 拱:托着斗的木条
返回目录
蛋形椅
丹麦著名设计师阿纳〃雅各 布森在1958年的作品。 文化角度: 整体造型精练、雅致,具有 美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技术角度: 结构简洁大方,独脚支 架线条明快,材料上脚是不 锈钢,椅面和靠背是热压胶 合板整体成型。
返回目录
藤编蛋椅
课堂练习:
天安门是中国象征性的建筑物,造型威严庄重,气势 宏大,雄伟壮丽,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杰出的代表作,下列 叙述中不属于结构评价的是( )单击正确的选项 A、城楼上所挂的毛主席画像和两侧的巨幅标语,给古老 的天安门赋予了时代的意义。 B、城楼建立在巨型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上,造型庄重 厚,宏伟典雅。 C、城墙黄琉璃瓦顶,天花,斗拱,梁枋等绘满了金龙和 玺彩画,金碧辉煌。 D、城楼为木结构建筑,60根红漆木柱支撑着重檐歇山式 屋顶,雄伟壮观。
经典结构的欣赏
浙江杭州萧山八中 丁晔
飞檐 赵州桥
欣赏 角度
斗拱
蛋形椅
课堂练习
返回目录
2
赵州桥
原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建于隋炀帝 大业年间(595-60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 历史,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石拱桥是用石块拼砌成弯曲的拱作为桥 身,上面修成平坦的桥面,以行车走人。 赵州桥的特点是“敝肩式”,即在大拱 的两肩上再辟小拱,是石拱桥结构中最先进 的一种。有泄洪,节省石料,减轻自重等作用。 桥上雕有精美图案,寄寓长存久安。
渺天仙客赵州桥 赏析
![渺天仙客赵州桥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3e88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c.png)
渺天仙客赵州桥赏析
摘要:
一、赵州桥简介
二、赵州桥的艺术价值
三、赵州桥的历史背景
四、赵州桥的文化内涵
五、总结
正文: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赵州桥。
它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境内,横跨赵家河,是一座单孔石拱桥。
自建成以来,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显示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艺的高超。
赵州桥的设计独特,拱券部分采用椭圆形拱,既能减轻水流对桥体的冲击,又能增强桥体的稳定性。
这种设计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
赵州桥的艺术价值极高。
桥上的石雕丰富多彩,有狮子、莲花、仙鹤等图案,栩栩如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精湛技艺。
此外,桥上的题刻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和雕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悠久,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它见证了我国历史的沧桑变迁,也成为连接古今的纽带。
在古代,赵州桥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如今,它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赵州桥的文化内涵丰富,不仅体现了古代桥梁建筑的技艺水平,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科技、艺术和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瑰宝。
总之,赵州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它的诞生和发展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赵州桥建筑风格
![赵州桥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365984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7.png)
赵州桥建筑风格
赵州桥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县城,修建
于南北朝时期的隋朝。
赵州桥的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古代中国特色,下面将对其建筑风格进行介绍。
1. 结构与设计
赵州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全长37.28米,宽9.21米,高11.4米。
桥身采用花岗岩石材建造,结构坚固稳定。
赵州桥的设计充分
考虑了桥梁力学原理,采用了适度的弧度来分散桥上的压力,保证
了桥的稳定性。
2. 雕刻艺术
赵州桥的石雕艺术也是其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的两侧
有石雕栏杆,以及桥面上方的鱼纹、荷叶等装饰。
这些精美的雕刻
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体现了传统建筑与自
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3. 文化与历史意义
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与
历史意义。
它见证了中国古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代表了古代交通与
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
赵州桥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被列
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影响与价值
赵州桥的建筑风格对后世桥梁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借鉴作用。
它的结构设计和石雕艺术在后来的桥梁建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和发展。
赵州桥的独特建筑风格也使其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了
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和参观。
总之,赵州桥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中国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对后世桥梁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分析赵州桥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水平,总结隋朝建筑成就的特点。
![分析赵州桥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水平,总结隋朝建筑成就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7e53eeb8f67c1cfad6b89e.png)
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 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我国古代石 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 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完整
单孔。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 单孔。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 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 样每孔的水平, 和艺术水平,总结隋朝 建筑成就的特点。 建筑成就的特点。
风格: 风格:
赵州桥不仅具有经济实用,坚固美观等优点,在科学技术上也有很高的价值, 赵州桥不仅具有经济实用,坚固美观等优点,在科学技术上也有很高的价值, 而且个有宝贵的民族艺术特色。英国学者李约瑟教授在《中国技术史》 而且个有宝贵的民族艺术特色。英国学者李约瑟教授在《中国技术史》一书中赞 颂道: 中国文化的特色在不少程度上是一个合理与浪漫的巧妙结合, 颂道:“中国文化的特色在不少程度上是一个合理与浪漫的巧妙结合,从而在建 筑工程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的桥梁没有不美观的, 筑工程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的桥梁没有不美观的,而县不少是非常美观 赵州桥正是如此。 的。”赵州桥正是如此。 从赵州桥的栏板、望柱精美浮雕看,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 从赵州桥的栏板、望柱精美浮雕看,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全桥两侧共设栏板 21块,望柱 根。中间设饕餮(tāo tiè)、蛟龙栏板 块,盘龙竹节望柱 根; )、蛟龙栏板 块 望柱22根 中间设饕餮( )、蛟龙栏板5块 盘龙竹节望柱6根 其佘为斗子卷叶栏板和宝珠竹节望柱。 其佘为斗子卷叶栏板和宝珠竹节望柱。 中国的古代建筑多笔直的中轴线,左右均齐的对称造型, 中国的古代建筑多笔直的中轴线,左右均齐的对称造型,给人以古相苍劲的艺术 美感。从赵州桥的总体轮廓看,曲梁如波、弧形平坦的主拱线上, 美感。从赵州桥的总体轮廓看,曲梁如波、弧形平坦的主拱线上,对称地轻伏着 4个小拱,巨身凌空,线条明快,雄伟之中有秀逸。每当朝晖夕阳,在这里徘徊 个小拱, 个小拱 巨身凌空,线条明快,雄伟之中有秀逸。每当朝晖夕阳, 瞻顾,石桥的造型颇似一匹“鸣思战斗”的骏马,愈有重载而欲飞腾, 瞻顾,石桥的造型颇似一匹“鸣思战斗”的骏马,愈有重载而欲飞腾,它犹如一 座寓有动作的“飞桥” 使人倍感格外轻盈、匀称。 座寓有动作的“飞桥”,使人倍感格外轻盈、匀称。
运用说明方法简述赵州桥的特点
![运用说明方法简述赵州桥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fd6b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4.png)
赵州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位于河北省赞皇县西南的桑干河上。
它的建造者是北魏时期的工匠李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石拱桥结构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世界石桥骄傲”。
1. 历史渊源赵州桥建于北魏太和十年至十一年之间,由北魏末年赵郡太守赵玄祯主持修建。
赵州桥最初的名称是“云阳桥”,后来改为赵州桥,以纪念赵玄祯。
赵州桥的建造经历了数百年的修缮和重建,如今仍然保存完整,成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
2. 独特的结构赵州桥全长七十四米,宽五米,由七十六个拱门组成,整个桥身由巨大的花岗岩石块堆砌而成。
赵州桥的石拱采用了古代桥梁建筑的独特技法,无需任何胶结剂或金属连接件,完全依靠石块本身的重量和形状相互咬合,使得整座桥无需任何维修便可以历经千年。
3. 文化价值赵州桥作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桥梁工艺的杰作,更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赵州桥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活化石,为后人研究古代桥梁建筑、了解古代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 影响赵州桥的建造对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独特结构和精湛工艺在我国乃至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赵州桥的成功建造,推动了古代石拱桥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5. 现状如今,赵州桥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为了保护这一瑰宝,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赵州桥的保护力度,确保其能够保存下去,继续为后人传承。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
它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地域,更是对世界桥梁建筑史和工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保护和传承赵州桥,不仅是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人类文明史的珍视和传承。
赵州桥作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卓越的工艺一直备受人们推崇。
赵州桥建设过程:设计精良
![赵州桥建设过程:设计精良](https://img.taocdn.com/s3/m/c2cb65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f.png)
赵州桥建设过程:设计精良
赵州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它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
赵州桥的建设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李春仔细调查了海河及其两岸的地质情况,选择在两岸较平坦的砂石上,用5层石条砌成高1.56米的桥台作为桥基。
然后,他选择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硬青灰色砂石,顺桥向纵向砌筑,共28道1.03米厚的拱券。
为了加强拱券之间的横向联结,李春采用上宽下窄、略带“收分”的方法,从桥的两端一直到桥顶,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增加拱券的横向连结,他还在主券上均匀地沿着桥宽方向放置了5根铁棒,每隔28道拱券,每一根的两端都有半圆的杆头露在石外,夹紧28拱。
拱石间还穿插着腰形铁柱,使拱与拱之间紧靠,极大地提高了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增强桥体的强度,李春还采用拱石、勾石在桥体外保护拱。
此外,赵州桥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圆弧拱形和敞肩拱的设计。
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拱高仅为7.23米,拱高与跨度的比值约为1:5左右,这样既达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而且还具有用料省大等优点。
同时,将以前实肩拱变成敞肩拱的设计也提高了泄洪能力,减轻了洪水对桥梁的冲击。
以上就是赵州桥的建设过程,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浅析赵州桥的建筑特点与文化内涵
![浅析赵州桥的建筑特点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26f849001711cc7930b71662.png)
出台。除此之外,赵州桥的基础设计短小且厚实,完全能够承 受桥身的重量,对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赵州桥选址和根基 的别具匠心[2]。
2.2 结构设计独特
古代的桥梁以半圆形拱为主。这种设计方式简单,但从 数学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圆的半径处处相等,跨度越大半圆形 拱拱高便越大,整座桥就会变得十分陡峭,车马行人过桥十分 不便。除此之外采用半圆形拱,施工更加困难危险。在建造 赵州桥时,李春采用了圆弧拱从而大大降低了拱顶的高度,便 于施工。再与直梁形桥相比,在同样大小的荷载下,拱形桥最 大弯矩值只有直梁形桥的一半,防洪泄洪能力以及稳定性都 较强,且施工难度比直梁桥低,施工时间也更短。与半圆形拱 桥及直梁形桥相比,圆弧形拱桥均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 [3]
赵州桥在拱肩设计上也进行了改进,首次采用了敞肩拱, 即在主拱两肩上各建造了两个小拱。这种设计实用性非常 强,古代洨河汛期时水势很大,而四个小拱可以起到分担洪流 的作用,增加了过水面积从而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使赵州 桥的安全性有了保障。其次,采用敞肩拱可以节省石料,减轻 了桥身的重量。再者,四个小拱均衡对称,使桥梁的外观更加 优美,敞肩式结构设计也符合结构力学理论,在将艺术和建筑 相结合的同时也保证了桥身的稳定性[4]。
关键词:赵州桥;建一”,横跨于河北省赵县的洨 河之上,由隋朝著名匠师李春所建。赵州桥距今已有 1400 多 年的历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保存最为完善的 敞肩圆弧石拱桥。在这千年的时间中,赵州桥经历过多次水 灾、战乱和地震,也先后经历了九十余次修缮,但仍屹立不倒, 曾 被 美 国 土 木 工 程 师 学 会 选 为“ 国 际 历 史 土 木 工 程 的 里 程 碑”。 不仅如此,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也曾对赵州桥有过很 高的评价:“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 1300 多年 就说明了一切。”由此可见,赵州桥是古代桥梁典范的地位毋 庸置疑。而现代的大桥以立交桥、跨海大桥为主,常存在承载 能力不足、桥面出现裂缝、选材困难、使用寿命过短等问题。 通过对赵州桥建筑特点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解决现代桥 梁问题的方法,也更有利于我国桥梁建筑业的发展。
穿越千年的美丽弧线:以赵州桥为例看古代桥梁建造技术
![穿越千年的美丽弧线:以赵州桥为例看古代桥梁建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f7183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d.png)
穿越千年的美丽弧线:以赵州桥为例看古代桥梁建造技术它是千年前工匠们的一次奇思妙想,也是千年后我们眼前的一个奇迹。
它是一道美丽优雅的弧线,经受1400多年的风吹雨打、冰雪风霜、汹涌洪峰依旧巍然挺立在洨河水面。
它就是“天下第一桥”——赵州桥。
一、桥梁巨匠:李春提到赵州桥就不得不说到它的设计师李春。
作为隋朝著名的造桥工匠,赵州桥无疑就是他最为伟大的杰。
,浓缩了古代华夏人民智慧结晶的赵州桥,开创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崭新篇章,为推动我国造桥技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唐代张嘉贞所写的《安济桥铭》中就有对赵州桥这座传奇石桥的记载和赞叹。
赵州桥存世1400年有余,堪称中国道桥建造史上的奇迹之一,李春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建造专家。
二、赵州桥的建筑优点首先,在结构上,赵州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伏拱敞肩”结构:赵州桥首次在主拱的两肩上各建造了两个小拱,小拱也就是称伏拱。
而挖去了肩部的部分填充材料则被称为敞肩,敞肩有几个优势所在。
首先是减轻了桥的自重,同时不仅减轻了桥身对桥台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还节省了建造材料,让桥身变得轻巧,桥的下部分结构也更加得简单。
其次,敞肩的四个小拱起到的则是在洪水来临时泄洪的作用。
据可靠数据分析,大约增加了整个桥体16%左右的过水面积。
最后,通过合理的载荷分布受力,敞肩让整个桥承受压力均匀同时大拱的轴线也符合受力均匀设计,整个拱的构造也就是那样的经济合理。
2.“坦拱”设计:赵州桥的设计正是符合了现代桥梁学中的“坦拱”结构——桥身跨度大而弧线形状趋于平直。
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人和车马在桥上通行,也让桥下的航运不受影响。
但同时产生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拱的弧度过平使得拱身对桥台的水平推力增大,这样对桥台和地基的要求也就比较高。
而李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敞肩设计减轻桥身自重,并且采用纵向并列砌筑的施工方式使得每一道拱券自成一体。
也就是说,其中一个拱券的损坏并不会影响桥的整体使用。
3.“天然地基”+“浅基础”:按照建筑学中的推算,赵州桥采用的“坦拱”对桥台和地基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
房屋建筑学-赵州桥赏析
![房屋建筑学-赵州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f973d9a1c7aa00b52acb99.png)
九十年前梁思成先生初至赵县时与莫宗江先生在安济桥下合影
附录点》 3.博客文章《赵县安济桥-赵州桥》 4.《梁思成与赵县古建筑》
算例
赵州桥通过扶拱敞肩调整荷载分布,使恒载压力线和大拱的轴线极 为接近,从而使主拱材料产生极小的拉应力,发挥石料很好的受压特性 。下面就通过一个小的算例进行验证。 1.计算模型 赵州桥全长 64.4m,净跨 37.02m,弧矢 7.05m,弧半径 27.7m。两小拱的 半径分别为 2.3m 和 1.5m,跨度分别为 3.81m 和 2.85m。小拱厚度为 0.66m,大拱厚度为 1.32m。 在结构力学求解器上建立计算模型,取一半拱结构,对大拱用 12 段杆单 元近似,两个小拱分别用 8 段和 10 段杆单元近似,由于基础小而浅,所 以支座近似为铰支。计算简图如下:
2.“撞”空而不实 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 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 小券,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 而且,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 ,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3.洞砌并列式 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 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 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 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 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2.荷载计算 用样条曲线大致拟和桥面形状,设大拱自重为 1,小拱自重为 0.5(根据 厚度比估计),桥身其它石料自重按形状估计,如图所示。
3.弯矩计算
大拱最大弯矩 8.64,小拱最大弯矩 2.26
赵州桥总结归纳
![赵州桥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18547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e.png)
赵州桥总结归纳赵州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著名古桥,位于河南省的辉县市赵州镇,其建造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
这座桥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卓越的工程技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赵州桥的总结和归纳,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历史和特点。
1. 建造历史:赵州桥建于隋朝时期,是当时皇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书记录,隋文帝杨坚下令修建赵州桥,用以连接南北两岸,便利交通。
经过长时间的施工和改造,赵州桥逐渐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2. 结构特点: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其独特之处在于桥面由连续的28个拱状石墩支撑。
这些石墩巧妙地分布在桥面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凹弧,支持整座桥梁。
桥的主拱和次拱结构设计独到,采用弧线结构使得桥梁更加坚固和稳定。
3. 工程技术成就:赵州桥的建造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卓越工程技术。
首先,桥梁的整个结构非常均衡,每个石墩都经过精心计算和布局,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此外,工匠们还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建筑技术,如石拱桥的建筑技巧和柳条榫卯结构等。
所有这些努力使赵州桥成为古代世界上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
4. 文化价值: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杰出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创新精神。
赵州桥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成为连接古代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5.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赵州桥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保护。
政府不仅加强了桥梁的维修保养工作,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赵州桥的历史和价值。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赵州桥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和研究,为后代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工程技术的结晶。
通过对赵州桥的总结和归纳,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历史悠久的令人惊叹的建筑。
它的存在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见证,也是激励今人不断追求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创新的动力。
(以上内容是根据题目要求,按照合同的格式进行的撰写)。
赵州桥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
![赵州桥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8854c24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4.png)
赵州桥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赵州桥是我国汉代的一座古代桥梁建筑,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之一。
它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永城市南郊,跨越了古老的永济河。
赵州桥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反映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本文将就赵州桥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展开探讨。
一、赵州桥的建筑艺术赵州桥自始建于汉朝以来,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其主要特点是雄伟、宏大,用石质料,飞檐翘角,结构牢靠。
赵州桥跨度达到了97.86米,桥墩高2.79米,墩身宽7.23米,长9.39米,桥洞高3.39米,中宽14.07米,两旁小桥洞直径大于等于2.5米。
桥面由单块石板制成,长约5米,宽约3米,厚约0.7米。
桥身边沿有石雕欄杆,长度约221米。
整座桥梁呈“十字形”,主墩直径7-8米,次墩直径5-6米,洞口直径18米,四周砌有大型卵石堆砌,因其整体构造巨大、结构复杂、造型优美,被誉为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桥梁之首。
二、赵州桥的文化内涵赵州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建筑,更是一部代表中国古代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重要遗产。
赵州桥的文化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修建历史文化的值得传承。
赵州桥所处的永城市,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故地。
在赵州桥周围,张良曾经草船借箭,古今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咏史诗、赋及游记。
这座桥梁建筑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历史文化,是一个值得传承的宝贵财富。
2、体现人民勇气和智慧的丰富品质。
赵州桥的建造需要极高的准确度和建筑技能,还需要工人们乘船装运沉重的石块,并在桥上进行砌筑和雕刻。
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有勇气和智慧的人们,他们用智慧和勇气铸就了这座伟大的桥梁建筑。
3、深刻阐释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精髓。
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之一,它的设计、结构和技术体现了中国桥梁建筑的精髓。
赵州桥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于今天的中国桥梁建筑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赵州桥对现代桥梁建筑的启示赵州桥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对现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于赵州桥的评语
![关于赵州桥的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c76f8a6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76.png)
关于赵州桥的评语名人对赵州桥的评价国内外学界对赵州桥有很高的评价:梁思成:“河北赵县赵州桥…可称为中国工程界一绝”。
李约瑟:“在西方圆弧拱桥都被看作是伟大的杰作,而中国的杰出工匠李春,约在610年修筑了可与之辉映,甚至技艺更加超群的拱桥”。
桥梁专家福格61迈耶(H.Fugl-Meyer):“罗马拱桥属于巨大的砖石结构建筑…独特的中国拱桥是一种薄石壳体…中国拱桥建筑,最省材料,是理想的工程作品,满足了技术和工程双方面的要求”。
关于赵州桥的评价有哪些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实用性的交通大桥,而且还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大载体,又是一件不可多得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
赵州桥建筑结构独特,唐代中书令张嘉贞称其为“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它被誉为“天下第一桥”,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有“吞齐跨赵”的说法,地处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交通十分繁忙。
大桥自建成后,就一直作为实用性交通大桥而使用,车马行人摩肩击轱,日夜不息。
赵州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车马重轧,战乱之祸,地震水患,风雨侵蚀,却一直安然雄居于洨河之上,在桥梁建筑史上堪称为一大奇迹。
让你赞美赵州桥,你会怎么评价“沧州铁狮景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这是民谚对赵州桥的赞美;“百尺高虹出水面,一弯新月入云霄”这是诗人对赵州桥的赞美。
而赵州桥以其三绝:“券”小于半圆;“撞”空而不实;洞砌并列式,和它古朴优美的造型自然是当之无愧。
其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水平不够,写不好,参考一下算了。
关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简介 50字左右1、赵州桥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
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州桥建筑赏析
2009310008 张乾坤09法学一班
建造历史
赵州桥名称是以所在地命名的。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
赵州桥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
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三,使桥身更加美观。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 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他在报告中写道:“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
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桥上有车轮印,膝盖印。
上海小学四年级有一篇课文叫《赵州桥》,讲的就是赵州桥的三绝。
中国桥梁学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中也提到。
简介
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
该桥结构坚固,雄伟壮观。
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
大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堪称巧妙绝伦。
唐代中书令(宰相)张嘉贞在《赵州大石桥铭》中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从整体来看,是一座单拱桥。
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像一张弓,桥面平坦宽阔,成为“坦拱”,兼顾了水陆交通,方便了车马运行。
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纵向并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又便于单独修补。
这样大跨度的坦拱,对桥台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难度高。
而桥台却是既浅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仅1.549米,
由五层排石垒成。
其地基是承载力较小的亚黏土。
在这样的地基上,用这样小的桥台,建这样大跨度的石拱桥,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结构特点
赵州桥主拱由28道相互独立的拱券并列而成。
建桥时先砌中间的,再砌两边的。
每道拱券宽约35厘米,每石长度不同,自70厘米至于109厘米不等,各块条石之间用二个“腰铁”相连。
每条拱券坏了可单独修理。
因外侧的拱券易风化损坏,明代时桥西侧的5道拱券塌落,在明清时重修(没有修复记录,可明显看出与中间的石料不同),1955年对东侧塌落的5道拱券进行了重修。
中间18道拱券还是隋代建筑的。
l、低拱脚:拱脚在河床下仅半米左右;
2、浅桥基:桥基底面在拱脚下1.7米左右;
3、短桥台:由上至下,用逐渐略有加厚的石条砌成5米长、6.7米宽、9.6米高的桥台。
这是一个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桥台。
采用敝肩
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敝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
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敝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
古代佼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
据计算四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
其次,敝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
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
第三、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
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敝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单孔
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
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
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
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