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情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东营(市情介绍)
一、黄河三角洲开发与东营市的诞生
东营市的建立和建设都与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有关,因此,讲东营离不开讲黄河三角洲。

(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及演化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的三大三角洲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三角洲。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和输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

黄河下游河道横贯于华北大平原,在历史上决口改道频繁,因而在海岸带造就了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大体可分为古代黄河三角洲、近代黄河三角洲和现代黄河三角洲。

1、古代黄河三角洲
古代黄河三角洲,系指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大清河入海之前,多次变迁、改道中冲击形成的诸多三角洲的总称。

其地理范围是:以河南巩县为顶点,北至天津、南至徐淮的黄河冲泛地区。

2、近代黄河三角洲
近代黄河三角洲,系指1855年(请咸丰五年)黄河于河南铜瓦厢决口,废弃徐淮流路,北夺山东大清从利津河入海后冲击而形成的三角洲。

其地理范围是:以垦利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的扇形淤积地区。

土地面积5400平方公里,其中5200平方公里属东营市,其余200平方公里属滨州地区。

原大清河为地下河,河宽300米,河深6─9米,两岸无人工堤。

黄河注入以后,泥沙增多,河道淤积,河床抬高,逐渐发展为地上悬
河,经常决口泛滥。

大清河由地下河转为地上河的历时长达34年。

据多年实测资料,黄河每年携带11.2亿吨悬移质泥沙入海。

其中约50%沉积在入海口,约20%沉积在河道内和三角洲面上,约30%被海流卷至15米以深的远岸海域。

自黄河北徙山东入海的143年间,除去1938年民国政府挖开郑州花园口大堤使黄河乱颍、涡入海的9年,实际在黄河三角洲行水134年,期间大的改道共有10次,小的改道50多次,并逐步建造起规模宏大并快速向海域推进的三角洲体系。

3、经济区划中的黄河三角洲
在经济开放过程中,为保持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并考虑到相邻区域与三角洲中心地区的密切联系,在统筹开放布局时,常常把“三角洲”的概念加以延伸,以发挥三角洲的整体经济优势。

从有利于经济开发的角度,上世纪90年代,山东省实施海上山东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两项跨世纪工程时,在鲁政发1995〔121〕号文件附件中,对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范围做出明确的界定,即包括东营市和滨州地区的全部,以及与其相邻、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条件相似的德州市的乐陵、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潍坊市的寿光市、寒亭区,共涉及5个市(地)的17个县(市、区),总面积21453平方公里。

2009年12月国务院已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范围界定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

(二)黄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与世界其他大河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一是有广袤的土地资源,东营市土地总面积78万公顷,尚有滨海草地、滩涂等40万公顷没有开发利用。

同时,黄河仍在以年均2000公顷的速度填海造陆,这些新淤陆地有机质含量丰富,生态活跃,被
国家辟为自然生态保护区,总面积15万公顷。

二是油气资源储量宏富,现已发现64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几十亿吨,已形成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油田。

三是有辽阔的海洋资源,东营市东、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350公里,-10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鱼、虾、蟹及贝类资源十分丰富,是黄、渤海多种鱼类的天然繁育场。

五是有储量可观的盐业资源,除丰富的浅海层卤水资源外,1990年又发现地质储量达5800亿吨的巨型盐矿,蕴藏规模居中国第二位。

另外还有地热资源、气候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等。

由于黄河三角洲是百余年来的新淤地,成土年幼,草甸过程短,海拔高程低,易受海潮侵袭,海相盐土含有大量盐份,加之蒸降比大,易于盐渍化,生态环境脆弱。

加上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因素,易受黄河洪水、海潮和风暴潮、内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侵袭。

黄河三角洲的资源环境条件可概括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脆弱。

(三)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历史
1、农业开发
黄河三角洲(近代黄河三角洲)是一块年轻的土地,其开发历史不长。

前后百多年大致可分为农业开发、油气资源开发和综合开发三个时期。

(1) 清末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自由开垦。

据《利津县志》记载:“自光绪八年(1882年)南北岭子决口,芦苇深处始有垦户。

光绪十七年(1891年)务本乡(今垦利县董集、宁海一带)西境连遭水灾......将二十九村灾民迁于海滩高阜地点(今利津汀河、罗镇乡一带),从割草窝(今汀河乡地)以下,顺旧河道以北柳树林子(今罗镇乡)而至,依次安置。

专事垦荒。

”“清宣统二年(1910年),本县和沾化、广饶、寿光之群众纷纷前来开荒种地。

”从光绪八(1882)年至宣统二年(1910),铁门关以下至海,60余里的北荒洼,经过移民和垦户的开发逐步变成良田。

民国年间,有两次较集中的移民。

一次是民国19年(1930)军阀韩复榘之59旅前来屯
垦,大量民田被强行霸占,分给“功劳”兵耕种。

另一次是民国24年(1935),黄河在鄄城县决口,水满荷泽、郓城、嘉祥、巨野、济宁、金乡、鱼台等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组织灾民迁至这里,垦荒种地,鲁西其他各县的贫民也有不少来此定居。

从此,这片新淤地上,人烟渐多,出现了八大组,1村、2村、3村、4存.......25村等移民村落。

(2)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垦荒。

1941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部队进驻八大组(现垦利永安镇),解放了利津,沾化北部沿海广大地区,在中共清河区委和行署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共垦区工作委员会和垦区建设委员会。

1942年,清河行署建立了土地整理委员会,垦区设立了土地局。

采取了一系列奖励农民垦荒的政策措施。

垦区人民在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下,垦荒积极性空前高涨,敌占区的农民也纷纷前来垦荒安居。

据1943年统计,耕地面积比1941年增加了4倍,其中开生荒25万亩,共安置农户78865户,新建了39个村庄。

垦区收粮800万斤,占清河区的三分之二,成为解放区的“粮仓”,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新中国成立的60年代初的农、林、水利开发。

建国后,党和政府先后从鲁西南和附近县移民垦荒,在黄河三角洲的腹地垦利县陆续建立了友林、建林等新村落。

在组织农民垦荒的同时,还采取建立大型国营农场、林场、和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等措施,加快黄河三角洲农、林、水利各业的开发。

1951年,组织了农建二师,成立“五一”农场,实行农垦。

1952年又相继建立广北、黄河、渤海等大型国营农场。

这些农场在今天的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958年9月,被列为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的“打鱼张引黄灌溉工程,”历经两年零五个月全部完工,为黄河三角洲部分地区提供了灌溉和其他用水条件。

1960年,山东省组织了3400多名团员青年,到孤岛植树造林,建立了共青团孤岛林场。

这些开发措施的实施,对黄河三角洲农、林、水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石油开发与东营市的诞生(标志着黄河三角洲进入综合开发阶段)
1955年,根据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石油普查的统一部署,国家地质部和石油部相继在华北平原展开了石油勘探工作,1955年地质部组建石油普查大队,1956年,石油部组建华北石油钻探大队。

1956年10月石油部华北钻探大队在河北南宫县打了第一口基准井--华1井,未发现油气显示。

接着华北钻探大队又在河南、山东交界地带钻探了华2井、华3井、华4井、华5井、华6井,均未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

1960年在惠民打了华7井,发现了生油岩层,表明沿渤海地区有着良好的找油前景。

1961年1月,在垦利县东营村附近打出了华8井,获得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渤海湾地区的第一个油田--东辛油田。

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地区打成的营2井,获得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

这在当时是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井。

胜利油田开始时称“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

1964年1月,为了尽快在这一地区找到大油田,经党中央批准,在这里逐步展开了大规模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建设工作。

当时的石油部长余秋里亲临东营地区指挥会战,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任会战工委书记兼总指挥。

大庆、玉门、新疆、四川的石油大军纷纷会集山东,以东营为主战场,展开了石油大会战,经过11个月的拼搏,探明含油面积39、86平方公里。

拿下了胜坨油田,打出了全国第一口高产井--坨11井。

又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基本探明了东营奥陷的含由轮廓,并相继发现了纯化、现河、滨南、尚店、八面河等9个油田。

至1966年底,“九二三厂”已由原来单一的勘探单位,发展成了拥有勘探、钻井、井下作业、油田建设、油气开发、集输等综合性的石油矿区。

形成了年产原油202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快速的地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输油管线--东(营)--辛(店)管线。

1971年6月,经山东省与石油部商定,正式将“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

进入
80年代后,原油产量不断上升,到1982年底,,实现年产原油1634万吨。

经过20多年的实践,胜利油田不仅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而且为现代化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首先,油田开发会战,建设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框架。

为满足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胜利油田在进行水利、道路、桥梁、海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尽可能兼顾地方利益,陆续兴建了一大批工农两利的基础设施,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实行了水、电、路、讯四通。

矿区供水系统已基本配套。

建成了大、中、小相结合、星罗棋布的平原水库,其中广南水库库容1、15亿立方米。

油区公路建设初步形成沟通内外的网络,初步改变了过去的区域封闭状态。

油区电网和通讯网基本形成。

其次,油田生产基地和生活小区建设形成了若干新兴城镇的雏形。

石油生产本身要求地上生产力布局必须与地下的资源分布相适应。

所以,胜利油田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立了200多个生产基地和住宅小区,并相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业服务系统和文教卫生与生活福利设施。

这些基地和生活小区,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市场,既推动了地下油气资源的开发,又促进了地上农业基地的建设,并与当地农民相结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即新兴城镇的雏形。

但是,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油田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工业占地增加,但由于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地上、地下、工业和农业不能统筹安排,合理发展。

第二,城镇建设无法统一规划,油地各按自己的需要和设想搞一套,致使房屋、道路等建的十分混乱,很不合理。

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缺乏权威性调控主体,造成资源、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的浪费。

总之,这里需要一个市级政府来行使城市的行政职能,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协调工农关系,支持石油工业开发建设,统筹社会生产力布局,
制定和实施国土开发及城市建设规划,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鉴于以上情况,当时胜利油田党委和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认为:建立一个政府机构是十必要的。

于是,1982年8月22日,胜利油田党委研究、起草了《关于建立东营市的请示报告》,上报山东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东营市的要求,并对城市的名称、范围、性质、规模等有关问题做了解释和说明。

同时,惠民地区行政公署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关于同意垦利等县、社划归东营的报告》,加快了东营市成立的步伐。

山东省委、省政府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广泛争求意见,一至认为:在这里建设一个现代化城市,可以统一规划和利用这个地区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石油工业带动农业的巨大力量,合理开发利用这里的丰富资源,加快改变这个地区贫困面貌的步伐,保证石油工业的顺利发展。

因此,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103号文《关于建立东营市的请示报告》上报国务院,国务院于同年11月10日以(1982)国函241号文件,正式批准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

经过近一年筹备工作,东营市于1983年10月正式成立。

1984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突破2000万吨,比建市前1982年的1634万吨增加了466万吨。

1987年又突破年产3000万吨大关。

成为我国的第二大油田和国家特大型企业。

(四)东营市概况
东营市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三县,行政区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85万。

境内既有年轻的黄河新淤地,也有古老的陆地。

北部广阔的新淤地以自然资源的富饶而著称,南部则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地,文明史源远流长。

东营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环渤海湾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京津唐经济区与山东半
岛城市群的结合部。

东营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土地、油气、海洋、湿地生态等资源。

生态环境独特。

经济发展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5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7.3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12.20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560.36亿元,增长14.5%。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6:73.9:22.5调整为3.7:72.6:23.7,服务业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

实现财政总收入395.5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4.88亿元,增长29.7%。

以上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29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296.83亿元,同比增长2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5.27亿元,同比增长23.9%;地方财政收入43.13亿元,增长31.0%。

切实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去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6%,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社会保障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二、中国的第二大油田
——————胜利油田
胜利油田是我国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和特大型企业。

其矿区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济南、维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地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体区域在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两侧。

目前胜利油田总资产为438亿元,职工24万,二级单位69个,
1、油气资源比较丰富。

山东省鲁北地区,特别是黄河入海口的滨海地区,地下油气资源不但丰富,而且生油层多、厚度大,储集类型多样,分布广泛。

胜利油田勘探区域面积65000平方公里,评价资源量76亿吨。

现在已找到35亿吨,还有40亿吨没有找到。

在海上找到
了迄今为止浅海地区储量最多的海上大油田--埕岛油田,已探明含油面积60、7平方千米,探明储量2、4亿吨,近几年来海上原油产量105万吨,近年计划150万吨。

2、原油生产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

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自1973年突破1000万吨,1984年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最高产量达到3300万吨);1984年原油产量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到1995年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

1991年原油产量达到335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3年建成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浅海油田。

1998年,石油石化重组,胜利油田划归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0年,改制为胜利石油管理局和胜利油田有限公司;2006年,变更为胜利油田分公司。

目前,年产原油稳定在2700万吨左右。

50年来,胜利油田共找到不同类型的油气田77个,生产原油10亿吨,上缴利税5000多亿元,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国民经济建设、石油石化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巨大的经济实力。

随着油田工农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经济技术优势。

目前,胜利油田机械装备总量为4 万多台(套),其中:大型钻机150台,海上钻井平台5只,各种注材设备13850台,各种施工机械2382台,各种运输车辆11000多台,各种机修加工设备2310台。

固定资产拥有量位居全国第二,就是和全国各大城市相比,其固定资产量也名列前茅。

4、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较高。

胜利油田拥有科研院校28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000多人,中级职称的1万多人,已经形成了一个队伍比较整齐,装备比较精良的科研阵容。

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来,油田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1094项,其中83项获国家级奖励,200项获省部级奖励,胜利2号钻井平台荣获1992年国家10大科技成就奖。

油田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储量不足、稳产困难。

为了保证原油生产
任务,胜利油田自“六五”以来,一直是老油田强化开采,新油田一投产就高速开采,经过广大职工的奋力拼搏,实现了高含水后期复杂油田高速开采的基本稳产。

但是由于勘探资金严重不足,新探明储量赶不上稳产的需要,造成部分主力油田产量意想不到的大幅度减产。

如孤东油田的原油产量从1990年的481万吨减至1994年的354.5万吨,渤南油田从162.3万吨降至67.1万吨。

这两个主力油田就减产了221.7万吨。

1995年采油综合含水89.1%。

三、石油之城、生态之城、黄河水城
————城市建设
东营市是依托石油矿区建立的新兴城市,石油矿区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尤其是石油会战时期,“指挥靠前、随矿建镇”的原则指导下,形成了以地下资源为导向的建设模式,城镇建设形成了高度分散的格局,而城市建设则要求相对集中。

如何实现由石油矿区向现代化城市的转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建市初期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搞的《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东营市的城布局和发展方向。

在城市的空间布局上确定了组团式结构。

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初步确立了以东、西城为城市中心组团。

在城市基本风貌上,确立了“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总体格局其中,“大空间”一方面是是结合我市人少地多的特点,适当增大建筑空间,另一方面是在城区规划建设大绿地和大水面。

1、石油之城
东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油城”,石油文化渗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黄河三角洲上的胜利油田目前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形成了石油勘探、钻井、油建、采油、输油、炼油、石油化工等功能健全的石油工业体系,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高水平的石油科研和教学设备以及国内一流的石油研究人员。

与此同时,与油田有关的各类设施,特别是石油生产设施构成了东营市石油工业旅游的独特主体形
象。

与城市建筑交相辉映的油井,各式各样的采油磕头机,是东营作为石油城市的一大特色景观。

2、生态之城
水是城市的灵魂,河是城市的血脉,城市有水就有了灵气,有河就有了神韵。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的生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东营市中心城区是在一片广阔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上拔地而起的,自然河流、湿地较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抬高地面,在取土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一些湖泊水面,这些,都为建设城市水景观提供了有利条件,东营市的东城,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立足湿地、水面、自然河流多的有利条件,规划建设了“九纵”“十横”的城市主干水系和无数的次干水系,连接湖泊约80平方公里的水面,形成了“河海之间、水脉相连,九纵十横、循环贯通,宽阔宜人、大气自然”的城市碧水系统。

结合城市水系湿地系统,从特殊的土壤条件出发,把林网、水网、路网结合在一起,探索“水、路、绿”一体化的具有东营特色的绿化模式,建设、改造了一批生态型公园和带状景观,建成了一批具有东营特色、景观协调、功能齐全、注重生态的居住小区,并荣获“200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些都为“黄河水城”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3、黄河水城
随着广利河沿岸景观的不断规划建设,以黄河口文化和湿地文化为灵魂,新建和改扩建的多处旅游景点和城市级公园(如体育公园,文化公园,明月湖以及清风湖公园)不断建设完善并部分投入使用。

目前已开通的广利河水上游船线路,将广利河沿岸及东城水系的各个景点公园串联,形成"黄河水城"独具特色的城市旅游景观带。

四、黄蓝两大战略的交汇处
————当前的机遇与战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作为全省唯一全部纳入黄蓝两大战略的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了关于全力实施国家战略,推进黄蓝经济区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建设黄蓝经济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集全市之力,积极作为、快速突破,迅速拉开了高水平、大规模的工作格局。

(一)黄蓝两大战略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1)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到202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2)空间布局
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约占区域面积的14%左右。

要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