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汇交相关标准和纸质要求文稿演示

合集下载

地质资料汇交须知-地质调查研究院

地质资料汇交须知-地质调查研究院

地质资料汇交须知一、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地质工作的单位及个人,均应向国家汇交以下范围内的地质资料:1、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资料。

2、矿产地质资料,包括: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勘探及关闭矿井地质资料。

3、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资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评价、地质勘查以及开发阶段的地质资料。

4、海洋地质资料,包括:海洋(含远洋)地质矿产调查、地形地貌调查、海底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及海洋钻井(完井)地质资料。

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包括:(1)区域的或者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地质资料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地质资料。

(2)大中型城市、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县(旗)以上农田(牧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资料。

(3)地质情况复杂的铁路干线,大中型水库、水坝,大型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工程的地下储库、洞(硐)室,主要江河的铁路、公路特大桥,地下铁道、6公里以上的长隧道、大中型港口码头、通航建筑物工程等国家重要工程建设项目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资料。

(4)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岩溶地质资料。

(5)重要的小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6、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包括:(1)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区等水文地质调查资料。

(2)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

(3)建设工程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专题调查资料,重大工程和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资料等。

(4)地质环境监测资料。

(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料。

7、地震地质资料,包括:自然地震地质调查、宏观地震考察、地震烈度考察地质资料。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3.04•【文号】国土资发[2010]32号•【施行日期】2010.03.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自2002年国务院公布《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2003年部发布《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以来,地质资料汇交人汇交意识不断增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但仍存在汇交不及时、应当汇交的没有汇交、部分汇交资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馆藏机构管理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陈旧、队伍建设滞后,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执行不严格、监督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

为切实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加强对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监督管理汇交人依法汇交地质资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从事地质研究、地质考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水文地质或者工程地质勘查(察)、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灾害勘查等地质工作,以及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开展各类地质工作以及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查(察),必须按照规定汇交地质资料。

加强对地质资料汇交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不履行地质资料汇交义务的行为,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做好地质资料接收、保管和服务是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重要任务。

做好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有效提高地质资料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着力抓好的一项紧迫任务。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程序标准、开展清欠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切实解决目前在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奠定基础。

江西省地质档案馆地质环境类资料汇交规定

江西省地质档案馆地质环境类资料汇交规定

地质环境档案移交归档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档案资料汇交工作,确保档案的系统、完整和准确,使档案更好地服务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档案资料汇交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1.高度重视地质环境处档案汇交工作。

地质环境档案是地质环境工作历史记录,是今后地质环境管理、研究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地质环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承担单位(编制单位)要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宗旨,及时将地质环境档案按要求整理后提交省国土资源档案馆归档。

2.准确把握地质环境档案汇交的基本要求。

所有汇交档案资料必须是经过最终审查的全部成果,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范要求,做到整理规范,编目清晰,统一打印装订,并将文本、附图、附表及影像等资料刻录光碟。

对汇交档案资料不符合管理规范或不按要求修改完善的,视为未汇交地质环境档案。

二、具体要求汇交的地质环境档案应包含纸质档案一份,电子光盘一张。

(一)、地质环境纸质档案整理要求1.收集修整:对归档文件已破损的,应予以装裱、修复。

幅面大于A4的文件,应在不影响日后使用效果的情况下进行折叠(图纸折叠成A4纸张大小)。

2.编写页码:用页码机对每卷材料编页码,编写工整,使用不易褪色的黑色印油,采用三位阿拉伯数字编码(从001开始)。

编码时注意文件的正、反两面,正面标注在文件的右上角、反面标注在文件的左上角,一般封面不编码。

3.著录编目:卷内文件目录格式详见附件,著录卷内文件目录时应注意:A顺序号:以卷内文件排列先后顺次填写的序号。

B文号:即文件的发文字号,或合同编号,审批编号,图件号。

C责任者:是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或合同双方名称。

D文件题名:文件标题按原标题写,不要随意改动和简化,无标题情况视文件内容自行拟制。

E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如20170808。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情况汇报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情况汇报

附件2《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使用说明一、汇交人的工作内容在按照本《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以下简称“《格式要求》”)的规定制作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时,汇交人应完成以下工作:1、按项目工作要求和《格式要求》的规定制作所有的成果地质资料源电子文件;2、生成存档电文文件(文本部分文件格式为“ .pdf”,图像文件格式为“.jpg、.tiff、.eps、.pdf、.gif”);3、如果电子文件中有插图、插照、图版等,创建“插图文件”文件夹,用于存放这些文件插入前的源图形文件;4、按《格式要求》组织电子文件;5、完整地著录《电子文件登记表》;6、制作载体外标签;7、检查所有电子文件,保证能正常使用后进行录制;8、向地质资料主管部门汇交制作好的,包括源电子文件、存档电子文件和附加文件在内的完整的电子文档。

二、配套软件为了进一步方便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制作和汇交,部组织开发一套与《格式要求》配套的《电子文档制作与浏览验收系统》工具软件,目的是帮助用户形成一套符合《格式要求》的适用于汇交和使用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

该软件的应用参见《格式要求》配套软件应用示意图。

三、电子文件的类别根据《格式要求》,一份电子文档中的某个电子文件必须依据其内容而归入到的相应的类别中。

归类时,一般采用以下原则:根据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构成和电子文件的内容,确定电子文件归属的类别。

具体的归类可参照下面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分类表》。

《格式要求》配套软件应用示意图除以上分类方法以外,为便于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管理和汇交,将数据库和软件类以及多媒体类以外的电子文件分为源电子文件和存档电子文件两类,数据库和软件类以及多媒体类只有源电子文件一类。

四、电子文件命名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按照其类别进行命名,一般电子文件名的构成及命名方法见《格式要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附图类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分类表源电子文件以及数据库和软件类电子文件的命名,并不是按照以上分类法进行命名的,而是根据制图或建库时的相关规范或自身的命名规则进行,即保持其原来制图或建库时所取的电子文件名。

地质资料汇交有关问题

地质资料汇交有关问题

地质资料汇交有关问题一、提交汇交有关材料除报告有关的正文、附图、附表、附件外,还须提供:1.地质档案文件目录(档案明细帐)电子及纸质2份2.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注意汇交人即为出资人)3.不超过400的内容摘要电子附正文后4.任务书、审批意见书、勘查证、资质证扫描5.正文插图矢量化文件。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项目里要提供的一些相关的材料,还有一些比如目录著录表、涉密情况登记表等电子文档制作人员准备了。

二、编制有关要求1.资料的题名、篇名、章名、节名等标题应用标题命令定义,标题阶次依次降低(如采用1-4级标题),同一层次标题的阶次应相同。

各电子文件的目录要通过插入索引和目录命令自动生成,应具有超链接。

自动生成的目录要对其字体、字号、行距整饰,去掉题名名称,要保证页码的正确性(遇到更新域只更新页码时页码更新不了,需更新整个目录或重新插入目录)(报告正文的章、节大家都定义标题,目录超级链接,这一点基本都做到,报告名称应定为一级标题,类推章、节级别)。

报告附表表名也要求使用标题命令进行定义,自动生成目录,具有超链接同正文(做的不够)。

需注意的是在“文档结构图”中只显示各级标题目录,不能有其他的内容(如有的文字也误设为标题)。

2.文本部分字号最小不得小于5号字,行距最少不得低于单倍行距。

正文中的插表、报告附表均需表头栏主要是指表格跨页时(标题行重复)。

所有图片、照片、表格、图版等在电子文件中的显示方向应直立向上,符合正常的屏幕浏览习惯如插图。

三、存在问题档案馆除对资料完整性、制作是否规范等方面检查验收外,还聘请了一些老地质专家对资料的正确性进行验收,所以我们提供的报告虽然已经经过了初审、终审层层把关审查通过,但汇交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要求修改。

近来汇交的资料(七个专项各水口、荆山、湖头、甲公楼、仙亭尾、吉口还有黄凌腊溪、安石坑、员当)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1.图例图例问题较多,图面中出现的各类点、线、面表示的地质内容需在图例中说明其代表的实际意义,不能遗漏或表示错误。

江西省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资料在线汇交要求

江西省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资料在线汇交要求

江西省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资料在线汇交要求《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办法》对我省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成果资料管理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次结合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相关内容,对我省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资料在线汇交工作做出以下要求。

一、汇交资料内容江西省行政区范围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从开始立项到竣工验收结束的全过程资料都应在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在线监管平台进行汇交。

本次结合《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验收细则》第八条对管理平台成果资料汇交内容进行了细化,按项目管理资料、立项及勘查设计资料、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监测资料、财务资料六大类进行分类整理,清算项目需提供清算资料。

汇交的各类资料具体如下:(一)项目管理资料包括项目立项申请文件(县级、设区市级),项目预算下达文件及任务书;项目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工作招(邀)标文件和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及合同、参建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项目初步验收意见书、项目竣工报告及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的分项总结报告;工程移交使用及后期维护管理方案;项目竣工险收意见书及批复;项目技术指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及相关整改资料;其他管理项目立项及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资料应同时汇交送审稿和审定稿。

勘查报告、方案设计文本应按照“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项目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赣自然资办函〔2023〕289号)附件2-14要求,附图附表附件内容齐全。

(五)监测资料包括项目监测方案,监测布网施工资料,原始监测记录及监测工作照片,监测成果报告。

(六)财务资料包括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竣工财务决算书及相关附表、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工程(财务)结算资料和项目付款凭证复印件及其汇总表。

汇交档案目录清单和汇交要求详见附件。

二、汇交资料类型线上汇交的资料类型为存档电子文件和多媒体文件。

存档电子文件是指将源电子文件(常见*.doc、*.docx、*.x1.s%*.x1.sx x*.dwg,*.mpj等格式文件)转换而成的栅格电子文件,包括文本、图、表、文件、照片等,格式一般为*∙pdf∖*∙jpeg等。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为保证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能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本格式要求规定了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格式和在保存介质中的组织方式。

本格式适用于非油气成果地质资料正文(含插图、插照、插表)、附图、附表、附件等电子文件的制作、检查验收和汇交。

一、定义、分类和命名(一)定义1、成果地质资料各类地质工作与科学研究项目完成时,按相应技术规范和原项目设计要求,以文字、图、表、多媒体、数据库和软件等形式提供的反映工作成果的一整套科技文件材料。

2、成果地质资料文本部分成果地质资料中除附图、数据库和软件、多媒体以外的以文字和表格为主的文件材料。

3、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载有成果地质资料信息,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光盘或其他介质上,并可在网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

4、矢量图形文件指一种以数学方式描述、在原制作软件环境和库文件的条件下,可通过计算机任意缩放但不损失细节的图形文件。

5、栅格图形文件指一种以象素或点的方式进行描述并能独立用于绘图或显示的图形文件,其特点是所有有关绘图的数据,包括图例、文字等,都已包含在该电子文件中。

6、源电子文件指通过使用字处理、制表、制图、数据库、系统开发以及多媒体制作等工具软件进行创建而直接得到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如文本部分的“.doc、.wps、.xls”格式的电子文件,附图类的各种矢量图形文件,数据库的“.mdb”、“.dbf”等文件,软件类的安装程序、源代码、技术文档、测试数据等各种文件,以及多媒体类的“.mpg、.avi、.wav、.mp3”格式的电子文件。

7、存档电子文件指通过对成果地质资料文本部分和附图类的源电子文件进行格式转换或制作而间接得到的电子文件,如文本部分“.pdf”格式的电子文件,附图类的“.jpg、.tiff、.eps、.pdf、.gif”格式的栅格图形文件。

8、附加文件在制作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过程中所产生的除源电子文件和存档电子文件以外,用于对电子文件进行说明、登记和著录等的附加性电子文件,如“电子文件登记表”、“载体外标签”等。

成果资料汇交与验收

成果资料汇交与验收

附图图签
单位名称
附图名称
拟 编 顺 序 号






计算机制图 项目负责 总工程师
比 例 尺 资料来源
三、汇交人的工作内容
在按照本《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的规定 制作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时,汇交人应完成以下工作: 1、按项目工作要求和《格式要求》的规定制作所有的成果 地质资料源电子文件; 2、生成存档电文文件(文本部分文件格式为“ .pdf”,图 像文件格式为“.jpg、.tiff、.eps、.pdf、.gif”); 3、如果电子文件中有插图、插照、图版等,创建“插图文 件”文件夹,用于存放这些文件插入前的源图形文件(是 图像格式文件); 4、提交地质成果资料目录数据库(电子文件)或著录表; 5、提交地质成果资料涉密登记系统库(电子文件)或涉密 登记表;
二、成果报告汇交基本要求
4、文字报告须在参考文献后附300到500字的内容摘要(编 写按照“著录要求P17-18”)。内容摘要按照“章”的标题 定义 5、文字报告装订为A4(21.0cm X 29.7cm)大小,胶印或棉 线装订牢固; 6、正文、附图、附表等目录须与内容相符。目录顺序编排 要求如下: (1)正文目录:按文字报告章节顺序编排,自动链接页码。 (2)附图目录:应反映图件的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 。顺序号应依序一张一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3)附表目录:单独成册,分册编目目录。 (4)附件目录:编排要求与附表相同。单独成册的照片(图 版)应作为“附件”编目。 以上各类目录在正文目录后,另起单独成页。

1 2

河北省兴隆铁矿工业指标 河北省兴隆铁矿选矿试验报告

1 2

河北省兴隆铁矿审查意见 冀储字78第25号决议书

成果地质调查资料汇交要求

成果地质调查资料汇交要求
3.数据库建设类和软件开发类项目,成果资料由负责综合或集 成的单位统一汇交。 (二)成果资料电子文档要求 成果资料的电子文档制作及要求按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 《成果地 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执行。 (三)数据库建设类成果资料电子文档要求 数据库建设类成果资料电子文档应包括数据库、元数据库、数据 库管理系统和相关文件及用户手册、建库研发报告等文档。 1.属性数据 应汇交 ACCESS、SQL Server、Foxpro 或 Oracle 格式。 (1)Access:全部*.mdb 文件及其外部链接文件; (2)Foxpro:全部*.dbf、*.dbc、*.dct、*.dcx、*.fpt、*.tbk 及相关文件; (3)SQL Server:对应的*.mdf、*.ldf 文件、文件组及其外部 链接文件; (4)Oracle:*.dat 及各类入库数据文件。 2.GIS 矢量数据 应按《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要求,汇交 MAPGIS 或 ArcGIS 数据文件。附加要求如下: (1)MAPGIS:应包括全部图层文件、属性文件和系统库文件。 (2)ArcGIS:可采用以下格式(具体按照任务要求) : ①ArcGIS Shape 文件:应包含全部 shape 文件(每一个图层文件 包括:SHP、SHX、DBF、PRJ、影像等类文件) ; ②ArcGIS Coverage:应包含完整的数据目录、INFO 目录,并有 PRJ 投影定义文件;
应汇交包含全部 MDB 文件并定义各数据集投影参数的 ArcGIS GeoDatabase 空间数据库、或基于 SDE 的 SQL Server 或 Oracle 空间 数据库的全部文件及其外部链接文件。 6.地调局批准推广使用的其他信息系统,数据格式按相应要求 执行; (四)软件开发类成果资料电子文档要求 1.软件开发类成果资料应汇交软件主体程序、源代码、软件研 发工作报告、软件系统说明、用户手册及其他所有技术性或说明性相 关文件; 2.汇交软件的源代码可编译成主体程序并能被正确使用。

地质资料汇交流程(图示版)

地质资料汇交流程(图示版)

数据库 验收意见书;成果报
告正文电 子版
上传实物清单
4. 盖章并扫描的实物地质资料目
录清单
项目办成果处 科技处
5. EDmaker 软件制作成果地质资
料文档
成果地质资料汇交
内容见附件 2 馆藏机构见附件 3
项目工作区所在地 面积最大的省(市 、 区)馆藏机构
保存
6. 合格的成果地质资料全套(电
子+纸质)
地质调查二级项目下属独立汇交单元(子项目) 地质资料汇交流程
1. (取得评审和审查意见后的)
项目原始地质资料
原始资料归档 内容参考附件 1
二级项目承担单位 资料管理部门
2. 二级项目科技处在监管平台建
立立汇交单元
科技处
二级项目负责人签字认可
审核
3. 的 “地质资料汇交明细表”;
评审 意见书、审查意见书和
5. 用 EDmaker 软件最新版制作成果地质 资料文档,到项目工作区面积相对最大的省
(市、区)资料馆藏机构汇交地质资料,取 得汇交凭证(汇交的内容请参考附件 2,各 省馆的联系方式见附件 3)。
6. 取得汇交凭证后的成果地质资料全套 (电子+纸质)送交至项目办成果处。
项目办成果处
1. 在取得二级项目承担单位科技处组织的 成果评审和审查意见书后,将原始地质资料
到二级项目承担单位资料管理部门归档,归
档资料验收合格后,由资料管理部门负责人
签字并盖章(原始资料归档的内容请参考附 件 1)。
2. 二级项目承担单位科技处在全国地质资 料汇交监管平台上申请建立独立汇交单元 (子项目)。
3. 项目成果处在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 台上审核独立汇交单元。独立汇交单元承担

地质成果报告编制要求标准文稿演示

地质成果报告编制要求标准文稿演示
b. 附件——非必备,文字报告所附的除正文插 图、插表以外的附图(册)、附表(册)、 技术性或说明性文字材料;
c. 审批文件——非必备,对地质成果报告进行 评审验收或认定时所形成的文件。
五、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
(一)构成
前置部分 主体部分
封面 扉页 摘要和关键词 目次页
前言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五、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
位置: 摘要和关键词单独一页。
五、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
(四)前置部分—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和关键词式样
五、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
(五)前置部分—Βιβλιοθήκη 次页组成:a.文字报告中主体部分的篇、章、节、 条目录;
b.附录目录; c.附件目录。
五、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
(五)前置部分—目次页
内容:
PS:整套报告分卷(册) 编制时,每一分卷(册) 均应有全部报告内容的 目次页。
e. 协作单位—单位全称,有则必备;
f. 单位行政负责人—承担单位行政负责人; PS:扉页下部注明
g. 单位技术负责人—承担单位技术负责人; 单位名称,与封面
h. 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人;
名称一致,加盖公 章
i. 报告编写人—主要编写人;
j. 主要研究人员—承担项目的主要人员;
k. 项目起止时间—合同规定的起止时间,非项目类报告此项省略。
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 区别其特定内容。
五、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
(二)前置部分—封面
封面式样—科研项目
五、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
(二)前置部分—封面
封面式样—钻井设计
五、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
(二)前置部分—封面
封面式样—录井报告
五、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
成果资料必须完整、齐全,与审查后的报告一致。
(三)成果资料一般分为以下类别:
1.审批类地质调查项目有关审批文件。
2.正文类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全部正文(含插图、插照和插表)。
3.附图类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中除正文插图外的各种图件。
4.附表类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中除正文插表外的各种表格。
5.附件类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所附的技术性或说明性材料。
第二十条成果资料管理单位对成果资料保管的安全负责。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防盗、防火、防潮和电子文档的防磁化及防病毒等工作,对电子文档数据库每年备份一次,确保成果资料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涉及国家秘密的成果资料,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保密规定保管。
第二十二条大区地调中心应在每年1月15日前,向发展中心报送上年度成果资料管理工作年报。发展中心汇总后于1月25日前,向地调局报送上年度成果资料管理工作年报。
(2)文字、图件生成及打印精度应在300dpi以上;
(3)制印的纸质资料应清晰、完整。
5.包封和装订
(1)装订厚度一般不超过20mm;
(2)封面、内衬、装订物不得使用塑料制品;
(3)装订固定物不得高于文件厚度。
三、成果资料电子文档汇交要求
(一)一般要求
1.每份成果资料的电子文档必须要有一个说明文件(文件名为),说明该资料中各电子文件对应的文件名、大小以及运行或阅读所需的软件平台、版本、必要的参数。
第十七条大区地调中心对验收合格的成果资料,经登记和初步整理后,于90日内向发展中心转交成果资料纸介质和电子文档各一套。
第十八条发展中心对其直接接收的有明确地域的成果资料,经登记和初步整理后,于90日内向项目工作区所在地的大区地调中心转交成果资料纸介质和电子文档各一套。

地质报告电子汇交排版要求

地质报告电子汇交排版要求

地质报告电子汇交排版要求纸张为a4(大小不得超过210×297毫米)70—80克的复印纸或者胶版纸,附表、插表、插照、图版等按实际尺寸制作。

所有插图、插照、插表、图版应直接插入文字中的相应位置,不得覆盖其他信息,也不得使用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其它软件制作的文件。

所有图片、照片、表格、图版等在电子文件中的显示方向应向上。

需装订成册的资料务必用绳线装订整齐,不得用锈蚀的金属物装订。

按规定应该着色的图件务必着色,色泽要协调、均匀、鲜艳、分色界限要准确,不同意用彩色铅色、圆珠色等着色划线,不同意有光栅出的黑白图用手工着色。

其插图、插表、插照粘贴时不得压盖文字。

汇交的资料袋正面写清报告名称、正文、审批、附图、附表、附件的数量与汇交单位全称,其厚度不得超过10厘米。

1.地质报告文字的排序汇交的成果地质报告,其文字构成排序内容为。

正文封面、题名页(内封面)、正文目录、审批文件目录、附图目录、附表目录、附件目录与报告正文。

⑴正文封面内容。

文字报告的封面应反映地质工作项目的全称(包含所在省、县、乡(镇)、XX县区或者地区名称,矿种或者类别,工作性质)、工作单位名称(不得缩减)、报告提交时间。

封面使用大于80克以上的的封皮纸或者胶版纸(但不得过硬影响翻折),不得用塑料皮装订。

⑵题名页(内封面)内容:文字报告的扉页应反映地质工作项目全称。

除具备正文封面内容与相同格式外,还包含下列各项:野外工作起止日期、编写单位、要紧编写人、技术负责人或者总工程师、单位负责人、合作单位、提交报告单位与提交日期,并盖有报告编写单位或者汇交单位的印盖。

开本尺寸与规格要求与正文相同。

⑶正文目录页:要紧标注报告正文目录的级次,有篇、章、节、条、款等,与排序编号、标题名称与页号。

通常在正文目录中确定为三级,即:章、节、条,如遇特殊情况时可适当调整(省厅规定为二级,即:章、节)。

⑷审批文件目录页:依序为册号、序号、审批文件名称。

⑸附图目录页:依序为图号、顺序号、图名与比例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资料汇交相关标准和纸质要求文稿演示
优选地质资料汇交相关标准 和纸质要求
一、依据
2002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 第349号,2002年7月1日开始执行,
1988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原地质矿产部发布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
同时废止。
2003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国土资源部令 第16号,2003年3月1日起
六、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 (一)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区等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 报告。 (三)建设工程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专题调查报告,重大工程和经济区的 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等。 (四)地质环境监测报告。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报告。 七、地震地质工作:地震地质调查报告,地震地质考察报告,地震地质 研究报告。 八、物探、化探地质资料:区域物探、区域化探调查报告;物探、化探 普查、详查报告;遥感地质报告及与重要经济建设区、重点工程项目和与 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报告。
实施。
2006年,《关于开展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的通知 》 国土资发[2006]314号
2008年,《实物地质资料管Leabharlann 办法》国土资发[2008]8号
2008年,《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
国土资发[2008]69号
2010年,《关于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0]32号
2010年,《关于地质资料清欠工作有关要求的函》 国土资储函[2010]32号
[2011]78号 2011年6月16日发布
地质资料汇交相关概念
地质资料汇交人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 为地质资料汇交人。在转让探矿权、采矿权后,其汇交义务同时转移,探矿权、采矿权的 受让人是地质资料的汇交人。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探矿采矿以外地质工作项目的,其出资人 为地质资料汇交人。
九、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及综合分析资料: (一)经国家和省一级成果登记的各类地质、矿产科研成果报告及各种 区域性图件。 (二)矿产产地资料汇编、矿产储量表、成矿远景区划、矿产资源总量 预测、矿产资源分析以及地质志、矿产志等综合资料。 十、其他地质资料,包括: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天体地质、深部 地质、火山地质、极地地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冰川地质、黄 土地质、冻土地质以及土壤、沼泽调查等地质报告。 十一、数据库建设和软件开发类资料 数据库建设项目需要汇交完整的数据、测试数据、数据库建设报告 。软件开发类项目需要汇交软件的安装程序、开发源代码、软件的使用 说明手册。
不同类别的地质资料汇交内容
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其地质图、矿产图。 二、矿产地质资料 (一)矿产勘查地质资料:各类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二)矿产开发地质资料:各类矿山生产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矿 山闭坑地质报告。 三、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资料:各类物探、化探成果报告,参数 井、区域探井、发现井、评价井的完井地质成果报告和试油(气)成果报告, 各类综合地质研究报告,各类储量报告。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形成的地 质资料还须按照储量计算规范要求,汇交探区(区块)内的物化探成果报 告、完井地质成果报告和试油(气)成果报告、综合地质研究报告和储量 计算报告等地质资料。 四、海洋地质资料:海洋(含远洋)地质矿产调查、地形地貌调查、海底地 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 及海洋钻井(完井)地质报告。
(3)凡是国家出资开展的地质工作(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地质勘探费、矿产资源补偿费、 矿业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以及各种基金安排的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拨款),项目承 担单位是法定的地质资料汇交人。凡是社会出资开展的地质工作,出资人为地质资料汇交 人。允许出资人委托项目承担单位代其履行汇交义务,但要签订地质资料汇交委托书,并 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地质工作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出资开 展的,出资各方对地质资料汇交义务负有连带责任。
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一)区域的或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 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 (二)大中型城市、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港口和县(旗)以上农田(牧区) 的重要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报告。 (三)地质情况复杂的铁路干线,大中型水库、水坝,大型水电站、火电 站、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工程的地下储库、洞(硐)室,主要江河 的铁路、公路特大桥,地下铁道、六公里以上的长隧道,大中型港口码头 、通航建筑物工程等国家重要工程技术设计阶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 察报告。 (四)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 门性水文地质报告以及岩溶地质报告。 (五)重要的小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00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 中地调发[2003]186号
2002年,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033-2002
2006年,《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 》 国土资发[2006]210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土资发
(4)中外合作开展地质工作的,参与合作项目的中方为地质资料汇交人,外方承担汇交地质 资料的连带责任。
地质资料汇交什么
地质资料汇交人应汇交全部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目录、实物地质资料目录、 地质工作开展的依据文件、审批文件和地质资料管理需要的清单。以上的文件需要汇交纸 质和电子。汇交地质资料目录数据采集系统形成的*.DBF“和”*.FPT“文件,只需要汇交电子 文件,不需要纸质著录单(全国地质资料馆)。 1. 汇交成果地质资料指地质工作项目形成的最终正文报告、附图、附表、附件、数据库和软 件。 2. 汇交地质资料管理需要的清单指涉密情况登记表、电子文件登记表、载体外标签、地质资 料报送单、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清单。依据不同项目的特性,申请保护的地质项目需要汇 交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的地质资料保护申请表,延期汇交的地质项目在汇交资 料时须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地质资料延期汇交单。 3. 审批文件是指对成果最终审查形成的文件。例如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和储量评审意见,地调 项目的审查意见和评审意见; 说明: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的地质资料,应附有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的复印件。 地质调查项目形成的地质资料汇交历年任务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