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古诗原文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

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

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

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

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

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

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

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

天宝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

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

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

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

读了李白的《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

”(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

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

咏柳注释和译文

咏柳注释和译文

咏柳注释和译文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词释义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③妆成:装饰,打扮。

④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⑤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⑧似:好像,如同,似乎.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关于春天的古诗《咏柳》

关于春天的古诗《咏柳》

关于春天的古诗《咏柳》关于春天的古诗《咏柳》《咏柳》是盛唐贺知章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咏柳关于春天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咏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注释{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即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即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诗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tāo):这里指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即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二月,恰是初春时节。

{8}似:指好像,如同,似乎。

赏析《咏柳》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贺知章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面三句诗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诗“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诗“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诗句诗有特点。

而第三句诗又与第四句诗构成一个设问句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

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

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二、简介:《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三、文学鉴赏: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

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

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颂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颂柳树,进而赞颂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鉴赏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咏柳古诗的译文和注释

咏柳古诗的译文和注释

曾巩《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赏析
《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

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

咏柳的诗句古诗大全

咏柳的诗句古诗大全

咏柳的诗句古诗大全
咏柳的诗句古诗大全如下:
1.唐代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唐代吴融的《咏柳》: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3.宋代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4.宋代王克功的《咏柳》: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

灞桥何限经行者,
不记寻花击马时。

5.宋代薛美的《咏柳》:一撮娇黄染不成,藏鸦未稳早藏莺。

行人自谓伤离别,
枉折无情赠有情。

6.宋代文同的《咏柳》:风外挂帘夸软甚,雨中盘砌奈长何。

一般草木缘何事,
听唱骊驹尔最多。

7.明代康彦登的《咏柳》: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

关山笛里思归引,
灞水桥边恨别枝。

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

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

1/ 1。

咏柳的诗句 古诗

咏柳的诗句 古诗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杨柳枝》【唐】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1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1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1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19.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2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23.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2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2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2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古诗《咏柳》的原文及作品赏析(借鉴5篇)

古诗《咏柳》的原文及作品赏析(借鉴5篇)

古诗《咏柳》的原文及作品赏析(优秀5篇)《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本文为您带来的5篇《古诗《咏柳》的原文及作品赏析》,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咏柳篇一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咏柳》诗词鉴赏篇二古诗原文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翻译江南年底,早梅花开后,分配新春和垂柳。

细腰肢自己有格调风流,于是又是和身体清英很优秀。

永丰坊那畔,一整天没有人,谁看到金丝弄晴天白天?秋海棠花还是种子、未飘散的那时,绿叶成阴,没有一个故事、渐渐的消瘦了。

又有谁是东风追逐你而来的呢,就吹散眉间皱纹一点春天。

解释解释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

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

别。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作年代不可确考,朱祖谋认为词意与《殢人娇》略同,把它编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因为据《纪年录》,这年三月一日,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

诗文赏析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

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

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

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

“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赞美了柳的体态。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古诗词鉴赏《咏柳》古诗词鉴赏1咏柳曾巩〔宋代〕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赏析《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

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咏柳》古诗词鉴赏2《咏柳》年代:唐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分类标签:描写春天描写风描写柳小学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咏柳宋曾巩原文翻译及解析

咏柳宋曾巩原文翻译及解析

咏柳宋曾巩原文翻译及解析(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原文翻译如下:第一句:春天杂乱无章的柳树枝条还没有变黄,第二句:就倚仗着东风,在它的吹动下狂乱舞着身躯,蓬勃生长起来变成了绿色,随风摇曳。

第三句:不要只懂得用它的飞扬的柳絮,遮住遮住天地日月,第四句:要知道天地之间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之时。

作者详解: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人称他为“南丰先生”文章多以散文名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也颇具个人风采,诗中的七言绝句尤其清新可读,《咏柳》便是其传世佳作之一。

古诗解析:这是一首典型托物言志的古诗。

诗的前两句说“春天刚到的时候,杂乱的柳树枝条还没来得及转为黄色,它借着东风吹拂摇摆舞蹈,蓬勃生长,不可一世”用“乱”字、“狂”字描写了柳条的气势,也带着嘲讽,蔑视的语气,看似描写的是柳树枝条,实则是表达了作者对邪恶势力的厌恶之情。

第三句紧连着前面的“狂”字而继续描写,指出柳条只懂得让柳絮漫天飞扬,从而遮蔽了日月。

“蒙”一字极写柳条的狂。

第四句话锋反转,道出柳条不知道东风过后是秋风,天地之间还有清霜降落,而那就是柳叶飘零的时候。

诗的前三句蓄势,写柳条的猖狂劲。

末句陡然一转,提出了警告:歹人猖狂,好景不长,清霜在后,凋零有时。

这就使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世人以警醒。

诗中把柳树拟人化,写尽了诗人对柳树的嘲讽和贬低。

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写大自然中的柳树,而是咏柳讽世。

诗的表面咏柳,实则是借刻画乱条的狂劲,讽刺那些仗着权势欺负弱小、得势便猖狂不可一世的小人形象。

人世间自有那等小人,自己没有本事,羽毛也未丰满,遇偶然机会,倚仗着某种势力,一下子发达起来,就像柳条那样,把飞絮飘扬起来,漫天飞舞、洋洋自得。

殊不知天道无常,万物有变,当清霜降落,柳叶不免随风飘零,那时将是另一种景象。

将事物与哲理相结合,含义深远,给人以深思。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

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赏析《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

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曾巩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咏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咏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咏柳体裁:诗题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名字:贺知章年代:唐代描述: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翻译: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原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这细细的嫩叶不知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又灵巧似剪刀般的春风。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

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

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

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赏析二:思想内容《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赏析三:艺术特色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写树木的古诗

写树木的古诗

以下是写树木的古诗:
1、《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3、《咏柳》
杨慎
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

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

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

游子魂锁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4、《洞仙歌·咏柳》
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古诗咏柳的诗句

古诗咏柳的诗句

古诗咏柳的诗句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咏柳》
唐韩偓
袅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3.《咏柳》
北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4.《咏柳》
宋石延年
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生意别离乡。

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

5.《咏柳》
宋薛美
一撮娇黄染不成,藏鸦未稳早藏莺。

行人自谓伤离别,枉折无情赠有情。

6.《咏柳》
宋王克功
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

灞桥何限经行者,不记寻花系马时。

7.《咏柳》
宋彭汝砺
柳色溪头相照深,诗翁收拾寄清吟。

晚风吹散千
丝缕,巧系游人夜夜心。

古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翻译赏析

古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翻译赏析

古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翻译赏析《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作者是唐朝文学家贺知章。

其全文古诗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前言】《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翻译】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赏析】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b/671htm。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的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贺知章古诗《咏柳》赏析

贺知章古诗《咏柳》赏析

贺知章古诗《咏柳》赏析-作者简介- 篇一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

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

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全唐诗》存诗十九首。

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译文及注释篇二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咏柳古诗贺知章篇三《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古诗原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咏柳古诗原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篇二:《咏柳》】
韩偓(唐)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篇三:《咏柳》】
薛逢(唐)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篇四:《咏柳》】
吴融(唐)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