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适龄男青年婚姻困难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人口外流,农村地区出现了适婚男青年“妻荒”现象,这一现象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其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动力机制。

本文将探讨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以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结婚难:由于农村地区女性向城市流动的增加,农村地区的适婚女性数量相对减少,导致了适婚男青年找不到配偶的困境。

2. 婚龄延迟:受“妻荒”问题影响,一些农村适婚男青年的婚龄被迫延迟,甚至出现“剩男”现象。

3. 家庭稳定受影响:适婚男青年的“妻荒”问题不仅影响了个人幸福,也对农村家庭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农村地区的人口外流增加,这一现象加剧了农村地区的“妻荒”问题。

2. 男女比例失衡: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和性别歧视等因素,一些地区出现了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导致了“妻荒”问题的加剧。

3. 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导致了地区人口外流,也加剧了“妻荒”问题。

4. 婚姻观念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人们对于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城市生活和工作,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妻荒”问题。

以上所述为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的动力机制,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并且影响着适婚男青年的婚姻选择和生活状态。

三、解决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的对策1. 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吸引更多的适婚女性回归农村地区。

2. 加强对农村适婚男青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婚姻观念和婚姻选择,提升他们的婚姻质量。

3. 改善婚姻法律法规,保护妇女权益,提高农村女性的社会地位,减少“妻荒”问题的出现。

4. 加强对农村地区青年婚恋观念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增强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农村青年娶妻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青年娶妻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青年娶妻调研报告范文农村青年娶妻调研报告写作目的:通过对农村青年娶妻现状的调研,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青年婚姻幸福和农村发展。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婚姻是人生大事,直接关系到个体和家庭的幸福。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村青年娶妻问题愈发突出,调查其原因,将有助于制定政策和措施来改善农村青年娶妻的现状。

因此,本调研旨在了解农村青年娶妻的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改善方案。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针对农村青年娶妻问题,我们分析了具体情况、调研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与农村青年和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多细节和观点。

三、调研结果1. 农村青年娶妻数量下降:根据我们的调查,近年来,农村青年娶妻的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其中,大部分青年选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导致农村青年的结婚意愿下降。

2. 农村结婚条件限制:调研发现,农村青年在娶妻过程中面临的条件限制较多。

经济条件是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青年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难以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另外,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也影响了娶妻选择。

3. 人口流动加剧了农村青年娶妻问题: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呈上升趋势,这使得农村娶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城市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吸引了部分农村青年,使得他们在选择娶妻对象时更倾向于城市女性。

四、问题原因分析1. 经济原因:农村青年的收入相对较低,难以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和安全感,这导致了农村青年娶妻的困难。

2. 文化和教育原因:农村青年的文化程度较低,社会地位较低,这也限制了他们选择娶妻的范围。

3. 人口流动原因: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加剧了农村青年娶妻的困难,城市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吸引了部分农村青年,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城市女性。

五、解决方案1. 政府支持和政策调整: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青年的经济扶助力度,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保障;同时,加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从而拓宽他们选择娶妻对象的范围。

关于农村婚姻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婚姻问题调查报告
婚姻与家庭责任的联系
随着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提高,婚姻不再仅仅被视为 传宗接代的手段,而是更多地与夫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联系 在一起。
03
农村婚姻问题分析
经济压力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家庭收入普遍偏低,导致许多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彩礼、 婚礼等费用,从而影响婚姻的缔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青年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受到限制,难以支撑起家 庭和婚姻的经济负担。
家庭支持不足
一些农村家庭在子女结婚 后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 帮助,导致年轻夫妻在面 对困难时无法有效应对。
社会观念影响
传统观念束缚
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男尊女卑 、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对女性 的社会地位和婚姻选择产生不利
影响。
社会舆论压力
农村社会舆论对婚姻问题的关注和 评价,往往对年轻人的婚姻选择产 生一定压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子女往往面临更大的婚姻压力,经济条件成为影响婚姻的重 要因素。
家庭因素
01
02
03
家庭期望
农村家庭往往期望子女早 日结婚生子,延续家族血 脉,这种期望对年轻人的 婚姻选择产生一定影响。
家庭矛盾
农村家庭中存在的矛盾, 如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 ,对婚姻的稳定性和幸福 感产生负面影响。
加强家校合作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孩子 的成长和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建立关爱机制,加 强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导,保障留守儿童接受良好 教育的权利。
改变社会观念
倡导平等、自由的婚恋观
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人们 树立平等、自由的婚恋观念,消除对农村婚 姻的偏见和歧视。

农村青年娶妻调研报告

农村青年娶妻调研报告

农村青年娶妻调研报告农村青年娶妻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年娶妻问题的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农村青年娶妻的调研,旨在了解农村青年结婚对象的要求、娶妻的考虑因素以及对婚姻的期望等。

通过调研结果,为解决农村青年娶妻问题提供参考和方向。

二、调研方法和样本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样本选择了来自不同农村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农村青年。

三、调研结果分析1. 结婚对象的要求调研结果显示,农村青年有一定的婚姻对象要求。

在性格方面,60%的受访者认为异性应该开朗、大方;在外貌方面,50%的受访者认为外貌对婚姻很重要;在家庭背景方面,4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嫁给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

2. 娶妻的考虑因素在农村青年娶妻的考虑因素中,经济实力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这是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感情、家庭态度、家庭背景等因素,分别占30%左右;然后是外貌和性格特点,分别占10%。

3. 对婚姻的期望大部分农村青年对婚姻有着美好的期望。

约6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是一生的事情,应该经营和维护,而不是一时冲动;3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应该是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共同成长。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通过以上的调研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农村青年对于婚姻对象有一定的要求,这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外貌魅力,同时也要关注对方的人品和家庭背景。

2. 农村青年在娶妻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经济实力,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创业和职业发展,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

3. 对于婚姻的期望,我们应该注重婚姻的经营和维护,不把婚姻当作一时冲动,同时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共同成长。

4. 为了解决农村青年娶妻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帮助农村青年提高经济实力和生活品质。

总之,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农村青年结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探析

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探析

减, 这 是其社会思 想道德根源 。农 村生产力 发展迟缓 ,
业的发展成为可能。大量的农 村男女 青年流入城市 , 成

嚣 ≮ 麓◇
7 9
为建设城市的主力军 。但 由于户籍制度、 对农 民的其他 的舞 台和改善农村经济文化生活重要 因素 。
家庭 日渐 困难 , 成为 社会 共 同关 注的 问题 。
[ 关键 词 】 农村; 婚龄 男青 年 ; 结 婚难 问题 [ 中 图分类 号 ] C 9 1 3 . 1 [ 文献 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3 1 1 5 ( 2 0 1 4 ) 0 6 — 0 0 7 9 — 0 2
经济体制改革极 大地促进 了农村 经济 的发展 。随 经济发展还处在低级 阶段 , 分工还不 明确和细化。女孩 是其 经济根源 ; 有关人 着农村经济 的振兴 、 人 们精神生 活条件 的改善 , 婚姻状 在将来 的工作不处 于支配 地位 , 况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包办婚姻 日趋没落 , 青年男 口和计划生 育方面的科学技术水 平相对较低 ,各种避 女获得了婚姻 自由。 婚姻 自由是农村 精神生活条件得 孕措施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 是其技术根源 。文化具 在 广大农 村 , 传统 的文化影 响还 比较大 , 父 到改善的一大进步。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前 , 农村 由于贫 有 滞后性 , 穷落后 , 男青 年找对象 成个家 比登 天还难 , 只得打光棍 系父权制度观念依 然存在 , 生男孩的思想还很 强烈 , 传 混 日子 , 姑 娘家不 愿蹲穷 窝 , 千方 百计外 嫁他 乡 , 以求 宗接 代的需要决定 了女孩地位 的低 下和女孩 比例 的低
经济 的 发 展 而 消 失 , 反 而 日趋 严 重 。

农村婚恋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婚恋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婚恋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婚恋现状不容乐观从调查的结果来看,65%的人认为30岁以上男性中一成以上未婚,50%的人认为女性中有一成以上未婚。

选择家乡30岁以上男性中三成以上未婚的问卷比例为21%,而认为家乡30岁以上女性中有三成以上未婚的比例为14%。

农村男青年结婚晚结婚难,似乎成为了这几年来常见的现象。

有的网友认为,收入低是结婚晚结婚难最主要的原因。

高价彩礼像一座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动辄二三十万,甚至几百万,在农村是很常见的事儿。

先谈彩礼在谈感情,光是彩礼这一项,就已经让已经劝退了许多人。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男性人口占比51.24%,女性人口占比48.76%,男性比女性多3237万人。

如此大的男女失衡比例,也是造成结婚结婚难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结婚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男女比例不协调。

再加上,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许多人更愿意享受自在的生活,与其束缚在不幸福婚姻中,人们不想甚至不敢结婚。

外部因素加上自身因素,都造成了农村婚恋状况不乐观。

婚恋难成普遍现象▲第一,单身人口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除上文提到的"庞大"的单身群体,结婚率的逐年下降和离婚率的逐年上升也很能说明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从 2013 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逐年下降。

2019 年,全国结婚率为6.6 ‰,比上年降低 0.7 个千分点。

另外,结婚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距,经济越发达地区结婚率越低。

与此同时,离婚率逐年上升,从 2005 年开始,中国的离婚率从未降过。

2019 年,全国离婚率上升到 3.4 ‰,比上年增长 0.2 个千分点。

一般而言,流动人口的单身率高于当地的常住人口,这些单身人口不少是"被单身"。

当下,"拥有一个家"依然是很多人的梦想。

人口性别失衡这个社会大背景是脱单难、婚恋难的重要人口学原因。

因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调,我国积累了大量的男性单身人口,人口学称之为"婚姻挤压"。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男性人口占全国人口数量的51.27%,女性人口占比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20。

现阶段我国的人口比例不协调,突出表现在男性多于女性,有统计显示我国到2020年将会出现3000万个光棍!当前男性择偶困难的问题在城市和农村普遍存在,但农村男青年择偶困难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和严重。

一、我县农村青年婚姻现状近年来,“找媳妇难”已成为我县农村男青年的普遍问题。

多数村街村民反应,这两年村里都有10多个找不着对象的小伙子,家庭条件还都不差,临近各村以至临近各县都是如此。

有的村“根本就找不到可以相亲的女孩儿!有时一个姑娘被媒人安排四五个小伙子依次相亲。

有2000多人的大城县小广安村,22~26岁的未婚男青年有近30人,而同龄的未婚女青年却寥寥无几。

小广安村这两三年每年仅有一两家办喜事。

去年一年,20多个适龄未婚男青年仅有两人成功“脱光”。

由于“找媳妇难”,农村的彩礼也越来越高,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越是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女方彩礼要得越多、提的条件也越苛刻。

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借钱娶媳妇已是常事,甚至有的贷款结婚。

娶妻成家作为个人问题本不应小题大做,但是当一大群人娶妻成家成为难题时,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个大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农村青年婚姻问题形成的原因1、农村男女出生比例不协调。

当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着男孩的出生比例高于女孩的现象,农村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传统道德文化因素。

我国数千年来陈旧的人口和婚姻观念,陈旧的子孙延续传统和“无后为大”的思想在农村仍有较大影响。

二是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全面建立。

大多数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还未建立,特别是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等生活问题还必须依靠男性青年来解决,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

XX区农村中青年结婚困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pptx

XX区农村中青年结婚困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pptx
3•社交圈子固定。农村中青年到城市工作后,多从事于基础性工作,不得不将更多时间专注于自身工作,加之 工作环境和交际圈子相对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倡导婚事新办、婚事俭办,树立文明、健康的新婚俗, 减少在婚丧嫁娶过程中的不理性行为。充分利用讲座、培训、宣讲等各种形式对农村中青年进行心理辅导,在农村 中青年结婚物质化倾向上,引导其更加重视婚恋交友对象的人品修养、情商养成等内在财富,帮助形成正确的婚恋 交友观。
用主要由男方承担为主,附带要求的首饰“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酒席、装修、家电等结婚费用明 显加重了家庭经济压力,农村男中青年很难负担。二是婚后子女的抚养、老人的赡养等一系列所需成本,也成为农 村中青年结婚顾虑之一,部分农村中青年一心一意拼搏工作,努力赚钱积累物质基础也是造成农村中青年在适婚年 龄不愿意结婚原因之一。
XX区农村中青年结婚困难存在问题及对策 建议
XX区农村中青年结婚困难存在问题及对策 建议
XX工会结合工作实际,将XX区农村中青年结婚困难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剖析如下。
一、原因剖析
(一)性别比例失调的大背景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为此社会上流传出:“中国将有3000万男性 打光棍”这样的声音。国家统计局5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对此特别解释:从20岁到40岁这一主要婚育年龄段 来看,男性比女性多出1700多万人,并非3000多万人。因此,男女人口比例不平衡的客观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农 村地区的男性人口更多,这就导致农村地区“光棍”越来越多。
(二)思想的影响
1.农村中青年到城市工作,随着见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受到社会风气和多元文化影响,对于婚恋方面的价值 取向和要求发生了变化,部分农村中青年倾向于单身主义和晚婚。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人口流出,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现象日益突出。

在农村地区,很多适龄男青年由于女性人口减少,长期单身,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这不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也对家庭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妻荒”问题的现状、原因和机制入手,探讨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妻子资源短缺:在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男女比例失衡严重。

很多年轻女性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选择进城务工或者嫁到城市,导致农村地区女性资源短缺,而且被留守在农村的女性往往都是较为年长的,难以满足年轻男性对伴侣的婚姻期待。

2. 婚姻观念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村地区的年轻人逐渐在婚姻观念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婚姻不再是简单的生育和生活保障,而更多地关注生活幸福感和精神需求。

由于在农村,很难找到符合这些需求的合适伴侣,因此造成了“妻荒”现象。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单身的男青年面临来自亲戚、邻居以及社会的压力,往往会感到自卑和孤独,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1.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盛行着“儿多女少”的观念,很多家庭更倾向于培养儿子而忽视女儿。

这种传统观念使得农村地区女性资源更加紧张,男女比例失衡。

2. 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年轻女性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了进城务工或者嫁到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女性资源短缺。

3. 婚姻观念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外部信息和观念,对婚姻和家庭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传统的包办婚姻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4. 乡村劳动力外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逐渐外流,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年轻男性的单身数量增加。

2. 资源分配和政策扶持:政府和社会应该重视农村地区的妻子资源短缺问题,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农村地区妇女的扶持力度,提升她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提高她们留在农村的意愿,缓解妻子资源短缺的问题。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研究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研究

136397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研究一、农村大龄青年婚配现状(一)适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多女少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中国的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

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标准,推算出从1980年到20xx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出生的男性为2.9亿,女性为2.54亿,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600万。

而且随着这一代人陆续进入了适婚年龄,男女失衡的问题也将被无限放大,从20xx年开始,我国男性将面临长达几十年的“婚姻挤压”。

尤其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男性,将有10%甚至15%的男性找不到或者很难如期找到配偶,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农村,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贫困落后的农村。

(二)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收入水平低,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受自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产业机构单一,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仍比较贫困,大部分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文化水平较低,生产生活的技能低下,且绝大部分因为家庭和思想上的限制,没有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部分大龄未婚男青年成为村中的贫困户,甚至需要政府的帮助和社会救济来维持日常的生活。

(三)农村彩礼过重,大龄青年难以负担近年来,农村结婚的彩礼持续飙升,犹如一道无情的屏障,让许多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未婚青年“望婚心叹”。

当金钱绑架了婚姻,彩礼变成了衡量爱与不爱的标准,有情人终成不了眷属,两个不相爱的人却却阴差阳错得被高价彩礼“绑”在了一起。

这样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还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相互攀比之风盛行。

许多农村地区更是明码标价,按农村女孩的学历索要彩礼,本科生10万,专科生8万。

二、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造成的社会问题(一)婚姻观念畸形发展,金钱至上,农村婚姻文明遭到践踏日益兴盛的农村彩礼文化,无疑给人一种“卖女”的感觉,在崇尚婚姻自由的今天,那女双方的感情基础理应比物质上的索取更为重要,而现在的农村婚姻,男方没有足够的彩礼去结婚,女方彩礼到位后结婚缺乏足够的人格尊严,花钱买来的婚姻,注定是一种悲哀。

论文-农村青年婚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论文-农村青年婚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论文-农村青年婚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农村青年的婚姻关系整体是积极健康的,但农民收入水平低、结婚成本过高、“80”“90”后独生子女“闪婚”“闪离”、生育意愿不强和大龄未婚农村青年择偶难等问题比较突出,应予以关注。

一、我市农村青年婚恋现状调查对象男女比为55.4:44.6。

已婚占比52.63%;未婚(有恋爱对象和无恋爱对象)分别占比15.48%和29.41%;离异占比2.48%。

20岁及以下占比7.12%,21-25岁占比17.03%,26-30岁占比36.53%,31-35岁占比39.32%。

农村青年接受大专以上教育占比55.11%;10.84%和34.06%的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局限于初中和高中。

31-35岁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初中和高中文化占比分别为19.69%和44.09%。

初中和高中学历农村青年结婚占比最高,分别为74.29%和63.64%。

硕士及以上学历农村青年离婚占比(8.33%)最高。

(一)女性婚姻更趋稳定男性离婚占比(3.35%)比女性离婚占比(1.39%)高1.96个百分点。

21-25岁离婚占比高达5.45%,分别比26-30岁(离婚占比2.54%)、31-35岁(离婚占比1.57%)高2.91个百分点和3.88个百分点。

(二)大龄男青年择偶困难未婚且无恋爱对象男性占比32.40%,比女性(占比25.69%)高6.71个百分点。

31-35岁未婚且无恋爱对象,男性占比9.46%,比女性(占比1.89%)高7.57个百分点。

(三)婚恋观健康积极89.47%的调查对象认为恋爱结婚是情感需要;85.14%的调查对象认为婚姻非常必要。

人品、性格和感情是选择婚恋对象最看重的方面。

农村青年在婚姻中的自主性愈来愈强,50.44%、43.42%和3.51%的调查对象在生活或工作中认识、经人介绍认识恋爱对象和在社交网络认识;仅有2.63%父母包办。

(四)择偶就业圈子较窄我市农村地区本土观念重,农村青年因生活理念、文化层次和生活成本等原因更倾向于就近工作和生活。

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初探——以宜昌市秭归山区为例

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初探——以宜昌市秭归山区为例

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初探——以宜昌市秭归山区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快,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山区,存在着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各种个人及社会原因而被迫单身。

其中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是个典型,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男青年;结婚难引言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振兴、人们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婚姻状况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包办婚姻日趋没落,青年男女获得了婚姻自由。

而今农村富起来了,收入提高了,但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却依然存在。

这个问题不但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消失,反而日趋严重。

农村青年“结婚难”现象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农村青年的生活状况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农村男青年结婚难的问题背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梯次推进,长江开放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引起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使农村人民开发家致富。

这其中的许多人都成为大老板,能够吃好、住上大房子,同时他们也积攒存款准备结婚生子。

家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能不能把婚事办的风光在当地是体现一家经济实力的表现。

二、以S村为例分析农村男青年“结婚难”的原因(一)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如前所述,S村处于边远山区,生存环境恶劣,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匮乏。

从村里到最近的公路乘车,也得先步行几百米,走的还是山路,蜿蜒崎岖。

由于山路崎岖,农民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仍然靠肩挑背扛。

部分农户家里住的还是年代久远的土房,厕所都是自制的茅房,仅仅是用一块布当做门来遮掩。

山区常年会有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有时还碰上旱涝灾害。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S村的村民也开始使用手机、购买家电,但恶劣的生存坏境难以留住本地女性,更无法吸引外地女性的进入(二)经济发展落后经济落后是导致S村男青年“结婚难”的最主要原因。

农村青年婚恋困境与解决对策

农村青年婚恋困境与解决对策

农村青年婚恋困境与解决对策
魏婉清;王倩
【期刊名称】《爱情婚姻家庭》
【年(卷),期】2022()10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数量只增不减,农村青年婚姻的不稳定性增加,离婚率增高。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影响农村健康发展,解决农村青年婚恋困境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研究发现“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导致的农村男女比例失衡以及传统梯度择偶模式是农村男青年择偶困难的重要原因,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增大、大量农村青年为谋求更高的收入选择进城务工是导致农村青年离婚率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政府应积极制定一系列促进农村青年婚恋的政策措施,为农村青年健康婚恋提供政策支持,切实为农村人民谋幸福,助力乡村振兴。

【总页数】3页(P0156-0158)
【作者】魏婉清;王倩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农村义务教育何时才能走出困境——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农村义务教育何时才能走出困境——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新
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困境及解决对策4.农村青年创业者发展的困境与解决措施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青年婚恋困境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西县农村适婚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初探

临西县农村适婚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初探

统计与管理二○一五·九社会调查临西县农村适婚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初探吴长发 薛宗栩针对最近以来社会上关于农村适婚男青年结婚难的热点问题,临西县于2015年4月开展了农村适婚男青年未婚状况问卷调查。

本着贫富兼顾的原则,抽取了两个乡镇共计5个村进行抽样,每个村从适龄未婚男青年、刚结婚的农户以及婚介业务较多的媒人等三类人群中随机抽取10人,逐一进行了面访。

一、问卷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1份,有效调查问卷50份。

问卷共涉及5个村共8160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2.3%。

其中适婚青年为817人,占全县适婚总人数8051(源自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关资料)的10.1%。

其中,男性555人,女性262人,未婚男青年417人。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1、对于“本村未婚青年中男性居多还是女性居多”问题,回答认为农村未婚青年中男性多的占100%。

2、对于“本村适婚男青年找对象比女青年难吗”问题,回答认为农村适婚男青年找对象比女青年难的占100%。

3、对于“本村未婚男青年的现状”问题,回答认为家庭贫困的占60%;认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占2%;认为温饱,但不富裕的占60%;认为观念不解放,不受女孩喜欢的占24%;认为文化水平低,没有致富能力的占38%。

4、对于“本村未婚男青年从事的职业”问题,回答在外务工占96%;在家务农占4%;在本地做临时工占4%;在家待业的占2%。

5、对于“本村适婚男性未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回答认为农村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占84%;认为女孩外出打工,嫁到外地的占24%;认为彩礼偏高,经济条件达不到的占82%;认为文化程度低,没有致富能力的占12%。

6、对于“本村婚嫁彩礼一般是多少”问题,回答认为6-8万元的占6%;认为8万元以上的占94%。

7、对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增多的隐患是什么”问题,回答认为会演变为社会边缘人员的占12%;认为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占70%;认为会扰乱农村正常生活秩序的占40%;认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占38%。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中国是人口大国,更是一向重视农村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XX 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2023年全国人口数量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o大龄单身未婚女性人数已经达到3800万,大龄单身男性将近3900万,中国大龄单身人数突破7千万人口,并且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男女比例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现象,在一定方面影响着农村的全面发展。

笔者利用新春回乡探亲访友的时机对该类问题进行了调研。

二、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现状XX的家乡XX村是XX市XX区XX镇XX村委的一个村小组,现全村总人口有430人,其中男性人口230人,女性人口200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15:1适婚单身人数32人,其中男性有25人,女性有7人,而其中30—40岁年龄阶段的未婚人数有10人,占比高达32%,且10人皆为男性。

一个不到500人的小村庄大龄剩男就有占这么高比例,固然现代社会的男女婚姻思想较之前有所改变,普遍结婚较晚,但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根植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再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导致人口比例出现失调,大龄单身男青年越来越多,因此未来可能会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三、原因分析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龄男青年越来越难找对象。

1高价彩礼让适龄青年结不起婚。

2023年初网传XX天价彩礼1888万让人瞠目,虽最后证实是假的新闻,但XX的高价彩礼确实让其他省份的人望而却步。

XX部分农村地区的高价彩礼让想结婚的男青年结不起婚。

实际上在XX村的10个大龄未婚男性中,其中就有2个已到谈婚论嫁的阶段,最终因负担不起彩礼问题而分手。

2010年之前XX镇的彩礼按“惯例”是6到8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攀比心理作祟,目前“行情”12.8万、16.8万、18・8万的彩礼已屡见不鲜。

中国农村适龄男青年婚姻困难问题分析

中国农村适龄男青年婚姻困难问题分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中国农村适龄男青年婚姻困难问题分析人是社会的细胞,人的社会化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有序运行,而婚姻是人完成社会化的重要一环。

由婚姻关系建立的家庭是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单元。

如果有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组建家庭,那么这部分人必然不会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他们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危害。

所以对这部分人的总量及其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一定的考察和分析,将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所以本文将对这个问题做个初步的探讨。

本文将以整个中国农村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村人口男女比例的考察,发现中国将有近1500万的适龄男青年难以找到适宜的对象,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这些人将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的农村。

由于这个群集缺乏相应的话语权,他们对自己的处境难以改变。

学术界对这个处于边缘的群集也缺乏必要的关注,所以这个报告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问题的缘起与证明1、对农村人口男女性别比例的考察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

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很显然,农村男女比例的失调更为严重,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在中国农村至少有1500万左右的男青年找不到同龄对象。

2、一个事实——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光棍”群体在农村中,有大量的单身大龄男青年存在。

他们不是想过这种单身“贵族”的生活,而是他们根本娶不上媳妇。

下面这几个小村子可以说是个典型代表。

甘肃省通渭县刘家岔村是通渭较好的村之一,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

全村共有人口2360多人,其中25到35岁之间的男性有421人,已婚340人,尚有81人未婚,而这81人中有24人已超过30岁。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困境与策略选择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困境与策略选择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困境与策略选择在农村地区,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

他们面临着诸多困境,而寻找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面临的婚姻困境,首先体现在经济方面。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这使得他们在婚姻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女方对于物质生活的期待。

许多女方在择偶时,往往会将男方的经济条件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没有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物质基础,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在婚姻竞争中就处于劣势。

其次,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失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以及一些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导致了农村出生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这使得男性在寻找配偶时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的未婚男青年。

再者,农村的社交圈子相对狭窄,也限制了他们结识异性的机会。

农村的生活方式较为单一,日常活动范围有限,除了邻里之间的交往,与外界的接触较少。

而且,农村的娱乐活动和社交场所也比较匮乏,这使得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很难有机会拓展自己的社交圈,认识更多的适婚女性。

此外,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不足也对他们的婚姻造成了影响。

一些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可能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沟通能力,在与异性交往中表现不够自信和成熟,从而难以赢得女方的青睐。

面对这些困境,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改善自己的婚姻状况。

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

可以通过学习一门实用的技能,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或者自主创业,增加收入来源。

例如,可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课程,学习养殖、种植技术或者手工艺制作等,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和就业指导,帮助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稳定。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还需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是指农村地区由于女性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男性适婚年龄的单身男青年数量明显超过适婚女性的现象。

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农村地区长期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和城市工业化发展,使得大量的年轻女性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作,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男女比例失衡。

1. 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而农村地区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年轻女性外出工作的数量远远超过男性。

这种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男性适婚年龄的单身数量迅速增加。

2. 经济差异: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收入较低,这使得女性更倾向于在城市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品质。

而在农村地区没有相应的发展机会,男性的婚姻条件受到影响,导致妻荒问题的出现。

3. 传统观念:农村地区传统的观念对女性的婚姻年龄和婚姻对象有一定的限制,农村家庭普遍认为女性应该选择本地的男性作为婚姻对象,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女性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一些男性仍然坚持传统男权观念,希望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妻子,这使得一些年轻女性难以找到合适的婚姻对象。

4. 教育差异: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大多数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都选择外出求学,而高学历的女性往往更有机会在城市找到好工作,从而难以在农村地区找到合适的婚姻对象。

针对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1. 丰富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数量。

2. 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农村地区就读,提高农村地区的高学历人才的数量,从而提高适婚女性的数量。

3. 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农村地区发展,从而平衡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

4. 积极传播婚姻观念的改变,提倡男女平等和尊重个人选择,减少传统观念对婚姻对象的限制,为农村适婚男青年提供更多的婚姻机会。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

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及其动力机制近年来,农村地区适婚男青年“妻荒”现象越来越显著。

据统计,现在中国农村约有1260万个适婚男青年无法找到婚姻对象。

这一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多种动力机制。

首先,经济因素是造成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的主要原因。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

相比之下,农村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资源相对匮乏,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城市中谋生。

另外,农村日益高昂的房价、婚礼及婚后的经济压力也让很多女性望而却步。

其次,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了“妻荒”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年轻女性更加注重自身的事业规划和发展,把婚姻放在次要的位置。

这加剧了寻找婚姻对象的难度。

此外,许多适婚男青年在求学过程中也面临着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的难题,例如在学校内交际机会较少,缺乏课外社交等。

第三,男女比例失衡也是造成“妻荒”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儿子优先的思想,这让许多家庭在长期的生育过程中选择生育男孩,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

这使得很多适婚男青年难以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女性。

最后,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是造成“妻荒”现象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在某些地区,传统的观念认为只有男方才能带来家庭的财富和荣誉,因此,相对于女性,男性更容易得到长辈的支持和赞同。

这也使得很多女性难以在农村乃至整个社会中获得尊重和认可。

因此,为了解决农村适婚男青年“妻荒”问题,除了让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计划生育政策外,还需要加强教育宣传,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推广婚恋交友平台,鼓励适龄女性回归农村等方式。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中国农村适龄男青年婚姻困难问题分析人是社会的细胞,人的社会化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有序运行,而婚姻是人完成社会化的重要一环。

由婚姻关系建立的家庭是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单元。

如果有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组建家庭,那么这部分人必然不会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他们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危害。

所以对这部分人的总量及其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一定的考察和分析,将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所以本文将对这个问题做个初步的探讨。

本文将以整个中国农村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村人口男女比例的考察,发现中国将有近1500万的适龄男青年难以找到适宜的对象,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这些人将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的农村。

由于这个群集缺乏相应的话语权,他们对自己的处境难以改变。

学术界对这个处于边缘的群集也缺乏必要的关注,所以这个报告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问题的缘起与证明1、对农村人口男女性别比例的考察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

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很显然,农村男女比例的失调更为严重,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在中国农村至少有1500万左右的男青年找不到同龄对象。

2、一个事实——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光棍”群体在农村中,有大量的单身大龄男青年存在。

他们不是想过这种单身“贵族”的生活,而是他们根本娶不上媳妇。

下面这几个小村子可以说是个典型代表。

甘肃省通渭县刘家岔村是通渭较好的村之一,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

全村共有人口2360多人,其中25到35岁之间的男性有421人,已婚340人,尚有81人未婚,而这81人中有24人已超过30岁。

另外一个例子——海南光棍村海南省琼中县吊罗山乡的幸福村(化名),地处吊罗山脚下,一条小溪从村旁流过,村前是绿色的稻田,村中是清一色的白墙青瓦的房子。

这里的风景算得上是山青水秀,然而,全村51户人家却有59个单身汉。

以上这个村只是海南大量光棍村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光棍村海南大量存在。

贵州光棍村贵州省贵阳市有个牌坊村,村里2249人,其中光棍就有282条。

牌坊村的光棍们平日里想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我想要一个女人”。

有专家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有3000万男性找不到老婆,只能打光棍。

这说法也许有点耸人听闻,但毕竟谁是光棍谁知道,如今娶个老婆,的确越来越不容易了。

以上这些光棍村的存在决不是偶然,这是中国农村男青年结婚难的缩影。

3、农村中存在的买卖婚姻的现象。

在农村,一些找不到对象的人就会花钱从人贩子手中买媳妇,不过这种现象已经在减少。

根据《中国妇女》在1999年的统计,从1980到1999年中国共有57万妇女被拐卖。

对农村男青年婚姻困难原因的分析农村适龄男青年出现婚姻困难或婚姻挤压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把相关原因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多种原因造成的农村人口比例失调。

1、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中国传统社会是个男权社会,男人比女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在家庭中亦是如此。

人们对男孩有一种特殊的偏爱。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的观念深入人心,孝的内涵包括多个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后继有人,在农村中,如果一对夫妻没有男孩,女人就会受到歧视和非议,男人则被认为是个不孝子。

即古人所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者是也。

虽然这种观念随着时代进步有所减轻,但在农村,依然存在。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人们对男孩形成特殊的偏爱,这种偏爱贯穿于成长的全过程之中。

相反,人们对女孩却不甚重视,而在贫穷的农村中尤其如此。

众所周知,中国农村医疗条件不发达,如果对婴儿不加重视,夭折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所以在农村,女婴的死亡率比男婴高。

这样就会造成男女比例失调,为外来男性青年婚姻困难留下祸根。

2、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在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农村养老制度未能建立起来,农村中除了极少数人,如乡镇干部,公办教师之外,其他的全部是农民,他们靠土地加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当他们失去劳动力的时候,他们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儿女,但中国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的水一样,靠不住了。

这在客观上促成人们对男孩的偏好。

3、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男女比例的适当是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的,人为干预自然会破坏这种比例。

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一段时期中政策的适当,中国的人口数量到了必须控制的时候,中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的措施。

中国人本来就有偏好男孩的传统,但国家的这种政策和这种传统出现矛盾的时候,怎么办?于是人们想出各种办法,如性别检测。

虽然国家有相关规定明令禁止产前性别检测,但是产前性别检测依然在暗地里发生如果胎儿被检测为女婴,就不会让她出生。

遗弃女婴,在农村,父母为了躲避处罚,就会将女婴遗弃,甚至致死的人伦悲剧。

这是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又一个原因。

二、农村青年人口跨地区大规模的流动是造成农村适龄男青年婚姻困难的第二个大的原因中国农村除了包产到户的土地改革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实质性的改革。

广大的农村社会发展缓慢。

中国城市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伴随者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撑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给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大量不愿意被捆在黄土地上的农村青年涌向城市。

在城市中做工挣钱,但是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在中国这样一个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国家,他们永远是农民或农民工而已。

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他们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却被排除在城市之外。

理所当然地没有在城市安居买房的权利,这样就失去了建立家庭最基本的条件,他们只能是一个城市匆匆的过客,从一个城市漂向另一个城市。

当然没有哪个城里姑娘愿意把终身托付给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所以,他们只能从哪儿来又回到哪儿去,最后,他们只能回到农村,但是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呢?村里的姑娘已经远嫁他乡,物是人非。

三、昂贵的彩礼使许多农村青年望女止步物以稀为贵,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法则在这儿好象也适用。

在农村,一些姑娘的父母将自家女儿居为奇货,养女发财,好象有悖人理,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农村中财礼一般在3万元左右,再加上其他花费,一个媳妇足以让一个小康之家一夜反贫。

这是中国农村适龄男青年婚姻困难的第三个原因。

农村大龄男青年增多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关于农村大龄青年的增多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相关的研究不多,主要散见于一些研究社会稳定和犯罪学的研究之中。

相关资料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具有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个有家庭的人比一个没有家庭的人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很难想象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会有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所以,当社会中存在一个“光棍“群体的时候,就相当于社会中多了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这个群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他们的价值观可能会发生扭曲,产生一种社会的不公平感,产生报复社会和他人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干预的话,可能会害人害己。

2、增加社会中犯罪的比率我们考察各种刑事犯罪的被告及其犯罪的原因,我们就会发现单身男青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为这些人没有家庭牵挂,缺乏责任感,犯罪几率比有家庭的人高出数倍。

3、败坏社会风气食色,性也。

这样一个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们对性的需求导致卖淫活动泛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同时也造成爱滋病等性病在中国大地泛滥,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研究方法由于所研究的对象较为庞大,所以难以做到具体的去实地调查,本文只是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和数据做个宏观的分析。

具体地说,就是对整个中国的农村人口数量做个分析,然后得出农村适龄男青年婚姻困难这个命题。

但前提条件是本文作者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作了简要的分析。

为了使本文的结论更具信服力,本文列举了三个例子,作为个案,为本文提供证据支持。

由于涉及到一些易于宽泛化的概念,本文对其作了界定和说明,如下:农村青年婚姻困难:农村青年婚姻困难问题主要指达到婚龄的男性青年难以找到自己的配偶和建立自己的家庭。

即农村男性婚龄青年选择配偶和建立自己家庭日渐困难,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指在当今的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存在着的男孩的出生比例高于女孩的现象。

男女的正常出生比例是在103到107之间,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6.86,明显偏离正常值。

在0至9岁10个年龄组中,男性比女性多出1277万人。

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由于测量的需要,本文对测量的维度也作了说明如下:测量的维度:1、一定地域内适龄男青年的数量,即我国《婚姻法》规定的22周岁以上的正常成年男性数量。

2、同一地域内女青年的数量,即我国《婚姻法》规定的20周岁以上的成年女性数量。

3、一定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以人均年收入为计。

经济的发展水平对青年婚姻有相当大的影响。

4、一定地域的结婚成本。

结婚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男青年的婚姻。

5、一定地域内未婚的成年男女数量。

该项指标直接预测到该地域男青年的婚姻状况。

6、该地域的文化水平。

文化的开化与否,直接影响该地域的男女人口比例。

7、该地域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力度。

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对资料的分析方法资料收集主要来自各种文献资料。

对其分析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由于研究内容的局限性,本文中定性多于定量。

主要是对收集到的资料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和作出相应的判断。

结果分析和讨论由于研究对象较为宏观,相关资料的收集存在困难,本文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但主要的结论大致是正确的。

农村适龄男青年的婚姻困难问题是难以忽视的。

但由于本文作者水平有限,难以作出更为合理的解答,所以本文的结论略显粗糙。

还有待继续充实和完善。

主要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数据不够丰富和准确。

第二,具体个案缺乏代表性。

第三,缺乏必要的实际调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就上中顾法律网)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