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度的测量分解
平面度测量方法

强力磁铁高度规测量来自法1、将钣件固定在带有强力磁 度规放置在水平平台上; 2、把百分表固定在高度规上 3、把百分表的触头接触到钣 游标,使百分表的表针显示 4、移动高度规的底座,使百 置,读取百分表显示的数值
百分表
测量方法:
、将钣件固定在带有强力磁铁的水平平面上,将高 度规放置在水平平台上;
、把百分表固定在高度规上; 、把百分表的触头接触到钣件表面,调整高度规的 游标,使百分表的表针显示至0.50mm的位置; 、移动高度规的底座,使百分表移动至需测量的位 置,读取百分表显示的数值,再计算数值。
平面度测量 方法

平面度测量方法说实话平面度测量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早就想着拿个直尺来量,感觉平面度嘛,不就是看东西平不平嘛。
我就把直尺往那个要测的平面上一放,然后看哪里有缝儿,觉得这样就能测出来了。
结果呢,这方法太粗糙了。
有好多细微的不平根本看不出来,而且直尺本身可能都不是百分百平的,我这才明白这方法不靠谱。
后来我试过用水平仪,那种小小的气泡水平仪。
觉得气泡在中间了,那这个面就是平的呗。
但是操作起来才发现问题多了去了。
每次放的位置不一样,气泡的位置就有点差别。
而且如果平面比较大,光是靠这个小水平仪测不全面。
就像你用一块小抹布去擦一大块玻璃,总有擦不到的地方。
再后来,我问到一种叫塞尺的东西。
这塞尺感觉有点像小卡片,有不同的厚度。
我就把它往两个平面之间塞,根据能塞进去的厚度来判断平面度。
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小心,因为塞尺塞进去的方向呀、力度呀好像都能影响测量结果。
我有一次用力过猛,把塞尺都给弄弯了一点,那测量的结果肯定就不准了。
这就好比你去感受一条缝有多宽,你用手指去捅,要是用力太大,那你感觉到的就不是真实的缝宽了。
我还听说有激光平面度测量仪。
不过这个我就不是特别了解了,只知道好像通过激光来检测平面的高低差异。
我没试过,但是我想应该比较准确,毕竟激光这种高科技的东西,感觉很精密。
总的来说呢,如果要求不高,塞尺可以试试,但是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放的位置也要多换换,这样才能尽可能准确地测量平面度。
如果是要求比较精准的话,可能就得去研究一下那种比较高级的仪器了,虽然我还没完全搞明白。
反正平面度测量吧,得根据实际的需求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像我之前那样盲目地用不适合的工具,就只能是白忙活一场。
三坐标平面度测量方法

三坐标平面度测量方法1.准备工作:确定测量坐标系和基准面。
在进行平面度测量之前,需要确定一个三维坐标系作为测量参考。
同时,需要选择一个基准面,以该面作为平面度测量的参考面。
2.定位工件:将待测工件放置在测量台上,并进行合理的夹紧或固定,以确保工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三坐标机床校准:校准测量系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包括:坐标系建立、三轴方向确定、坐标轴精度校验等。
4.坐标系测量:确定工件所在位置的坐标系。
用三坐标测量工具测量工件上三个参考点的位置,根据这三个参考点可以确定坐标系的位置。
5.建立基准面:用三坐标测量工具测量基准面上的多个点,根据这些点的坐标来建立基准面。
6.测量平面度:选择测量区域,用三坐标测量工具测量工件上的多个点的坐标。
根据这些点的坐标来计算工件的平面度。
其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最小二乘法、奇异值分解等。
7.数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计算出工件的平均平面度、最大/最小平面度、极差等指标。
8.结果判定:根据所需的平面度要求,评估工件是否合格。
如果工件的平面度在规定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如果超出了规定范围,则判定为不合格。
1.测量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灰尘、水滴等干扰测量结果。
2.测量仪器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测量工具需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损坏。
4.测量前要检查工件的表面状态,如有严重磨损、凹陷等情况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5.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测量工具与工件的接触稳定,避免震动和失稳。
6.如果测量结果与要求不符,需要重新测量或对工件进行修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7.测量结果的记录要详细和准确,包括测量时间、测量人员、测量数值等。
三坐标平面度测量是一种精密测量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工件表面的平面度,对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并严格按照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平面度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平面度检测的方法和步骤平面度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测量方法,它用于评估一个物体表面的平整程度。
本文将介绍平面度检测的方法和步骤,并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仪器和设备进行平面度检测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和设备,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工具:1. 平面度测量仪:包括平装和仪表两种类型。
平装采用具有平面度测定功能的平度尺进行测量,而仪表则利用电子传感器或光学系统来测量平面度。
2. 平度尺:通常由金属或玻璃制成,具有高度平整的表面,用于快速测量物体的平面度。
3. 其他辅助工具:如支撑平台、移动输送带等。
二、步骤下面是一般情况下进行平面度检测的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确定需要进行平面度检测的物体。
确保物体表面干净,没有杂质或损坏,以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安装平面度测量仪:将平面度测量仪的传感器固定在物体表面上,确保其位置准确稳定。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支撑平台或移动输送带来调整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3. 进行测量:启动平面度测量仪,并按照其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仪器会自动扫描物体表面,并给出测量结果。
在此过程中,保持物体的稳定,避免震动和外界干扰。
4. 分析结果:得到平面度测量结果后,对其进行分析。
如果物体表面的平面度符合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或修复。
5. 纪录和输出: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输出相应的报告。
有些平面度测量仪还可以将数据导出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中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三、平面度检测的重要性平面度是许多工程项目中常常需要关注的一个指标。
一个平整的表面可以保证多个零件或组件之间的精确配合,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平面度检测可以帮助找出表面平整度不达标的问题,及早调整和修复,避免后期出现更严重的质量问题。
此外,平面度检测对于某些工艺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制造平面密封件时,需要保证其表面平整度,以确保密封效果和防漏性能。
通过进行平面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平面度常识及测量方法

仄里度缺面丈量数据处理.之阳早格格创做正在大中博书院板滞类各博业中,《互换性与丈量技能前提》是一门要害的技能前提课,该课程真量格中歉富,而教教课时相对付较少,许多沉面战易面真量易以做仔细道解.其中形位公好与技能丈量的真量教死明白掌握更为艰易,正在四项形位公好中,直线度与仄里度缺面的丈量是普遍板滞制制止业主要的检测名目,故央供教死沉面教习战掌握.直线度缺面的丈量相对付较为简朴,而仄里度缺面的丈量及数据处理比较搀纯,且明白艰易.本文仅对付仄里度缺面的丈量战数据处理做较为仔细的介绍,希冀初教者能尽量掌握那一沉面战易面真量.一、仄里度缺面的丈量仄里度缺面是指被测本量表面对付其理念仄里的变动量.仄里度缺面是将被测本量表面与理念仄里举止比较,二者之间的线值距离即为仄里度缺面值;或者通过丈量本量表面上若搞面的相对付下度好,再换算以线值表示的仄里度缺面值.仄里度缺面丈量的时常使用要领犹如下几种:1、仄晶搞涉法:用光教仄晶的处事里体现理念仄里,间接以搞涉条纹的蜿蜒程度决定被测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主要用于丈量小仄里,如量规的处事里战千分尺测头丈量里的仄里度缺面.2、挨表丈量法:挨表丈量法是将被测整件战测微计搁正在尺度仄板上,以尺度仄板动做丈量基准里,用测微计沿本量表面逐面或者沿几条直线目标举止丈量.挨表丈量法按评比基准里分为三面法战对付角线法:三面法是用被测本量表面上相距最近的三面所决断的理念仄里动做评比基准里,真测时先将被测本量表面上相距最近的三面安排到与尺度仄板等下;对付角线法真测时先将本量表面上的四个角面按对付角线安排到二二等下.而后用测微计举止丈量,测微计正在所有本量表面上测得的最大变动量即为该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3、液仄里法:液仄里法是用液仄里动做丈量基准里,液仄里由“连通罐”内的液里形成,而后用传感器举止丈量.此法主要用于丈量大仄里的仄里度缺面.4、光束仄里法:光束仄里法是采与准值视近镜战瞄准靶镜举止丈量,采用本量表面上相距最近的三个面产死的光束仄里动做仄里度缺面的丈量基准里.除上述要领可丈量仄里度缺面中,另有采与仄里搞涉仪、火仄仪、自准直仪等用于丈量庞大仄里的仄里度缺面.二、仄里度缺面的评比要领仄里度缺面的评比要领有:三近面法、对付角线法、最小二乘法战最小地区法等四种.1、三近面法:是以通过本量被测表面上相距最近的三面所组成的仄里动做评比基准里,以仄止于此基准里,且具备最小距离的二包涵仄里间的距离动做仄里度缺面值.2、对付角线法:是以通过本量被测表面上的一条对付角线,且仄止于另一条对付角线所做的评比基准里,以仄止于此基准里且具备最小距离的二包涵仄里间的距离动做仄里度缺面值.3、最小二乘法:是以本量被测表面的最小二乘仄里动做评比基准里,以仄止于最小二乘仄里,且具备最小距离的二包涵仄里间的距离动做仄里度缺面值.最小二乘仄里是使本量被测表面上各面与该仄里的距离的仄圆战为最小的仄里.此法估计较为搀纯,普遍均需估计机处理.4、最小地区法:是以包涵本量被测表面的最小包涵地区的宽度动做仄里度缺面值,是切合仄里度缺面定义的评比要领.三、仄里度缺面的数据处理由上述仄里度缺面的丈量要领战评比要领叙述可知,丈量要领战评比要领分歧,数据处理的要领也没有相共.选定某一丈量要领战评比要领,大概间接得到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如采与挨表法举止丈量,再用对付角线法评比其仄里度缺面,则可没有必举止数据处理,可间接得到丈量截止;采与火仄仪举止丈量,则没有管采与何种评比要领,均需举止数据处理;而对付于所有一种丈量要领,如果按最小地区法去评比其仄里度缺面,皆必须举止数据处理才搞得到仄里度缺面值.其余,还应注意到,丈量基准里战评比基准里普遍是没有沉合的(或者道没有服止的).更加是切合最小条件的评比基准里的位子是按本量表面的形状决定的,没有成能正在丈量之前预先决定,如图一所示.且丈量所得到的本初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本去纷歧定是本量表面上的最下面战最矮面,故正在数据处理之前,普遍应根据所测数据对付本量表面的形状特性举止大概分解,收端推断本量表面是凸形、凸形、鞍形或者其余搀纯形态,免得过多沉复估计耗费时间,需要时还可绘出其数据空间分散示企图,从而决定其评比基准里.数据处理要领有:剖析法、坐标变更法战投影做图法等.其中坐标变更法对付数据处理戴有普遍性,该当流利掌握.坐标变更法是将被测本量表面上各面对付丈量基准里的坐标值,变更为与评比要领相对付应的评比基准里的坐标值.由于评比基准里的转动可使各测得值爆收分歧的变更,从而赢得分歧的评比截止.坐标变更法又称为转动法,本去量是正在测得数据上加上一对付应的等好数列.各测面的转动量如图二所示.当采与最小地区法评比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时,最小地区法判别规则亦应流利掌握,才搞正在数据处理之前搞到胸有成竹,预防过多沉复估计而少走直路.仄里度最小地区的判别规则是:由二仄止仄里包涵本量被测因素时,真止起码三面或者四面交战,且具备下列形式之一者,即为最小地区,如图三所示.图一图二最大值与最小值可间接得到被测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1= 90-(-50)=140μm.2、三近面法决定仄里度缺面采用a3、b1、c 2三面组成的三角形动做评比基准里,采与旋转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五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由评比数据可知,过最下面b2 =115战最矮面a1=0,可做二包涵仄里且仄止a 3=b1=c3=5 组成的三角形评比基准里,则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 2 =115 - 0 =115μm.3、最小包涵地区法决定仄里度缺面由本初数据分解,本量表面为凸型,可真止三角形规则,今采用a1、a3、c2三面组成的三角形仄里动做一个包涵仄里,采与转动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六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μm..例二、用火仄仪丈量某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所测数据按丈量程序乏积后,各测面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值.解:采与火仄仪丈量,没有成能间接得到丈量截止,现采与坐标变更法举止数据处理,以适用分歧评比要领赢得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1、对付角线法决定仄里度缺面将二对付角线的测得值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最大值与最小值可间接得到被测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1= 90-(-50)=140μm.2、三近面法决定仄里度缺面采用a3、b1、c 2三面组成的三角形动做评比基准里,采与旋转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五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由评比数据可知,过最下面b2 =115战最矮面a1=0,可做二包涵仄里且仄止a 3=b1=c3=5 组成的三角形评比基准里,则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 2 =115 - 0 =115μm.3、最小包涵地区法决定仄里度缺面由本初数据分解,本量表面为凸型,可真止三角形规则,今采用a1、a3、c2三面组成的三角形仄里动做一个包涵仄里,采与转动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六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1、一个最下(矮)面正在另一包涵仄里上的投影位于三个最矮(下)面所产死的三角形地区内,称为三角形的规则,如图三(a)、(b)所示.2、二个最下面的连线与二个最矮面的连线正在包涵仄里上的投影相接,称为接叉规则,如图三(c)所示.3、一个最下(矮)面正在另一个包涵仄里上的投影位于二个最矮(下)面的连线上,称为直线规则.如图三(d)所示,直线规则是三角形规则战接叉规则的特殊情况四、举例例一、用挨表法丈量某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数据(单位μm),如图四所示,试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值.解:1、对付角线法决定仄里度缺面μm..例二、用火仄仪丈量某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所测数据按丈量程序乏积后,各测面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值.解:采与火仄仪丈量,没有成能间接得到丈量截止,现采与坐标变更法举止数据处理,以适用分歧评比要领赢得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1、对付角线法决定仄里度缺面将二对付角线的测得值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八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μm.2、三近面法决定仄里度缺面采用a2、b1、c 3三面组成的三角形动做评比基准里,采与转动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九所示. 修坐圆程组:解之得:小包涵地区规则,没有正在接叉线上的其余面均可降正在此包涵地区内,故本量被测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3=32-(-10)=42μm.例三、某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数据(单位:μm),如图十一所示,数据处理采与投影做图法,试按最小包涵地区法评比其仄里度缺面值.解:投影做图法真量是绘法几许前提表里中的投影变更法,其中有换里法战转动法.将真测数据置于投影体系中,对付选定的评比基准里变更成某投影里的笔直里,即可根据相映的评比要领决定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根据被测本量表面的本初数据推断为凸形表面,可真止三角形规则.绘出各测面的空间分散示企图,如图十二所示.采用a 3、b1、c2三面组成一个三角形包涵仄里,若过最下面b 2做另一包涵仄里,则可真止最小包涵地区规则. 今采与换里法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将各测面背V/H投影体系中举止投影,并将a3、b1、c2 三面组成的三角形仄里变更成V1/H新投影体系中的笔直里,其余测面皆背V1里投影,过最下面b 2做仄止线与笔直里仄止,可睹其余测面均正在二仄止线之间,如图十三所示.则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为二仄止线之间的坐标值:f=54μm. 若采与投影变更法中的转动法亦可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值,正在此没有再赘述.。
平面度常识及测量方法

平面度误差测量数据处理.在大中专黉舍机械类各专业中,《交换性与测量技巧基本》是一门重要的技巧基本课,该课程内容十分丰硕,而教授教养课时相对较少,很多重点和难点内容难以作具体讲授.个中形位公役与技巧测量的内容学生懂得控制更为艰苦,在四项形位公役中,直线度与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是一般机械制作行业重要的检测项目,故要肄业生重点进修和控制.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相对较为简略,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比较庞杂,且懂得艰苦.本文仅对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作较为具体的介绍,希冀初学者能尽快控制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一.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平面度误差是指被测现实概况对其幻想平面的变动量.平面度误差是将被测现实概况与幻想平面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线值距离即为平面度误差值;或经由过程测量现实概况上若干点的相对高度差,再换算以线值暗示的平面度误差值.平面度误差测量的经常应用办法有如下几种:1.平晶干预法:用光学平晶的工作面表现幻想平面,直接以干预条纹的曲折程度肯定被测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重要用于测量小平面,如量规的工作面和千分尺测头测量面的平面度误差.2.打表测量法:打表测量法是将被测零件和测微计放在尺度平板上,以尺度平板作为测量基准面,用测微计沿现实概况逐点或沿几条直线偏向进行测量.打表测量法按评定基准面分为三点法和对角线法:三点法是用被测现实概况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决议的幻想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实测时先将被测现实概况上相距最远的三点调剂到与尺度平板等高;对角线法实测时先将现实概况上的四个角点按对角线调剂到两两等高.然后用测微计进行测量,测微计在全部现实概况上测得的最大变动量即为该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3.液平面法:液平面法是用液平面作为测量基准面,液平面由“连通罐”内的液面构成,然后用传感器进行测量.此法重要用于测量大平面的平面度误差.4.光束平面法:光束平面法是采取准值千里镜和对准靶镜进行测量,选择现实概况上相距最远的三个点形成的光束平面作为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基准面.除上述办法可测量平面度误差外,还有采取平面干预仪.程度仪.自准直仪等用于测量大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二.平面度误差的评定办法平面度误差的评定办法有:三远点法.对角线法.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区域法等四种.1.三远点法:是以经由过程现实被测概况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构成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涵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2.对角线法:是以经由过程现实被测概况上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所作的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涵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3.最小二乘法:是以现实被测概况的最小二乘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最小二乘平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涵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最小二乘平面是使现实被测概况上各点与该平面的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平面.此法盘算较为庞杂,一般均需盘算机处理.4.最小区域法:是以包涵现实被测概况的最小包涵区域的宽度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是相符平面度误差界说的评定办法.三.平面度误差的数据处理由上述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办法和评定办法阐述可知,测量办法和评定办法不合,数据处理的办法也不雷同.选定某一测量办法和评定办法,可能直接得到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如采取打表法进行测量,再用对角线法评定其平面度误差,则可不必进行数据处理,可直接得到测量成果;采取程度仪进行测量,则不管采取何种评定办法,均需进行数据处理;而对于任何一种测量办法,假如按最小区域法来评定其平面度误差,都必须进行数据处理才干得到平面度误差值.别的,还应留意到,测量基准面和评定基准面一般是不重合的(或说不服行的).尤其是相符最小前提的评定基准面的地位是按现实概况的外形肯定的,不成能在测量之前预先肯定,如图一所示.且测量所得到的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其实不一定是现实概况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故在数据处理之前,一般应依据所测数据对现实概况的外形特点进行大致剖析,初步断定现实概况是凸形.凹形.鞍形或其它庞杂形态,以免过多反复盘算消费时光,须要时还可画出其数据空间散布示意图,进而肯定其评定基准面.数据处理办法有:解析法.坐标变换法和投影作图法等.个中坐标变换法对数据处理带有一般性,应当闇练控制.坐标变换法是将被测现实概况上各点对测量基准面的坐标值,转换为与评定办法相对应的评定基准面的坐标值.因为评定基准面的扭转可使各测得值产生不合的变更,从而获得不合的评定成果.坐标变换法又称为扭转法,其本质是在测得数据上加上一对应的等差数列.各测点的扭转量如图二所示.当采取最小区域法评定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时,最小区域法判别准则亦应闇练控制,才干在数据处理之前做到胸有成竹,防止过多反复盘算而少走弯路.平面度最小区域的判别准则是:由两平行平面包涵现实被测要素时,实现至少三点或四点接触,且具有下列情势之一者,即为最小区域,如图三所示.图一图二最大值与最小值可直接得到被测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1= 90-(-50)=140μm.2.三远点法肯定平面度误差选择a3.b1.c 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作为评定基准面,采取旋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五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由评定命据可知,过最高点b2 =115和最低点a1=0,可作两包涵平面且平行 a 3=b1=c3=5 构成的三角形评定基准面,则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 2 =115 - 0 =115μm.3.最小包涵区域法肯定平面度误差由原始数据剖析,现实概况为凸型,可实现三角形准则,今选择a1.a3.c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平面作为一个包涵平面,采取扭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六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由评定命据可知,最高点b2 =111.75,最低点a1=a3=c2 =0,其余各点的坐标值均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过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两包涵平行平面,相符最小包涵区域的准则,故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3=111.75 - 0=111.75μm..例二.用程度仪测量某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所测数据按测量次序累积后,各测点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值.解:采取程度仪测量,不成能直接得到测量成果,现采取坐标变换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实用不合评定办法获得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1. 对角线法肯定平面度误差将两对角线的测得值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最大值与最小值可直接得到被测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1= 90-(-50)=140μm.2.三远点法肯定平面度误差选择a3.b1.c 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作为评定基准面,采取旋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五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由评定命据可知,过最高点b2 =115和最低点a1=0,可作两包涵平面且平行 a 3=b1=c3=5 构成的三角形评定基准面,则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 2 =115 - 0 =115μm.3.最小包涵区域法肯定平面度误差由原始数据剖析,现实概况为凸型,可实现三角形准则,今选择a1.a3.c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平面作为一个包涵平面,采取扭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六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1.一个最高(低)点在另一包涵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三个最低(高)点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称为三角形的准则,如图三(a).(b)所示.2.两个最高点的连线与两个最低点的连线在包涵平面上的投影订交,称为交叉准则,如图三(c)所示.3.一个最高(低)点在另一个包涵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两个最低(高)点的连线上,称为直线准则.如图三(d)所示,直线准则是三角形准则和交叉准则的特别情形四.举例例一.用打表法测量某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数据(单位μm),如图四所示,试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值.解:1.对角线法肯定平面度误差因实测数据两对角线已等高,不必再进行数据处理,依据实测数据的由评定命据可知,最高点b2 =111.75,最低点a1=a3=c2 =0,其余各点的坐标值均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过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两包涵平行平面,相符最小包涵区域的准则,故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3=111.75 - 0=111.75μm..例二.用程度仪测量某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所测数据按测量次序累积后,各测点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值.解:采取程度仪测量,不成能直接得到测量成果,现采取坐标变换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实用不合评定办法获得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1. 对角线法肯定平面度误差将两对角线的测得值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八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依据评定命据可得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 1=37-(-7.5)=44.5μm.2.三远点法肯定平面度误差选择a2.b1.c 3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作为评定基准面,采取扭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九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小包涵区域准则,不在交叉线上的其余点均可落在此包涵区域内,故现实被测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3=32-(-10)=42μm.例三.某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数据(单位:μm),如图十一所示,数据处理采取投影作图法,试按最小包涵区域法评定其平面度误差值.解:投影作图法本质是画法几何基本理论中的投影变换法,个中有换面法和扭转法.将实测数据置于投影系统中,对选定的评定基准面变换成某投影面的垂直面,即可依据响应的评定办法肯定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依据被测现实概况的原始数据断定为凸形概况,可实现三角形准则.画出各测点的空间散布示意图,如图十二所示.选择a 3.b1.c2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包涵平面,若过最高点 b 2作另一包涵平面,则可实现最小包涵区域准则. 今采取换面法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将各测点向V/H投影系统中进行投影,并将a3.b1.c2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平面变换成V1/H新投影系统中的垂直面,其余测点都向V1面投影,过最高点b 2作平行线与垂直面平行,可见其余测点均在两平行线之间,如图十三所示.则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为两平行线之间的坐标值:f=54μm. 若采取投影变换法中的扭转法亦可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值,在此不再赘述.。
简述平面度的测量过程(透光法)

简述平面度的测量过程(透光法)
透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平面度的方法,它主要依靠光的透射和干涉原理来测量平面度的。
透光法的测量过程如下:
1. 准备材料:需要一个平整的玻璃块和一束平行光源。
2. 准备参照平面:将玻璃块放置在参照平面上,确保参照平面足够平整。
3. 透光过程:将平行光源照射在玻璃块上,光线从玻璃块的一个侧面射入。
4. 观察干涉条纹:通过观察玻璃块上的干涉条纹来判断平面度的好坏。
如果干涉条纹均匀、清晰,说明玻璃块的平面度很好;如果干涉条纹不均匀、模糊,说明玻璃块的平面度有缺陷。
5. 记录测量结果:根据干涉条纹的情况来评估该平面的平面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透光法测量平面度的原理是通过光的透射和干涉现象来判断平面的平整程度。
当平行光线经过平面时,由于平面的不规则变形或者不平整,会使光线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态、密度和清晰度,可以判断该平面的平整度。
检测平面度的方法介绍

检测平面度的方法介绍平面度检测是为了评估待测工件表面的平整度、曲率或形状与要求规范的偏差程度。
平面度是指工件表面与一个理想平面之间的距离偏差,平面度检测主要应用于各种精密零件、模具等需要高度平整表面的制造工艺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平面度检测方法。
1.触发法触发法是最常用的平面度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使用触发式的测头,通过测量工件上各个点的高度差,来确定工件的平面度。
触发法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能够准确地检测工件的平整度。
2.光栅投影法光栅投影法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的平面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使用一束光线照射在工件表面上,光线经过工件表面反射后被聚焦到光电元件上。
通过测量光线的偏转角度或聚焦点的位置,可以确定工件表面的平整度。
3.激光干涉法激光干涉法是利用激光的干涉原理进行平面度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两束相干激光束照射在工件表面上,然后检测干涉光的干涉图案。
通过分析干涉图案的变化,可以确定工件表面的平整度。
4.球技法球技法是一种基于物理原理的平面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使用一个球形探针与工件表面接触,探针的位置变化可以通过传感器或示波器来测量。
通过记录不同位置的球心高度,就可以确定工件表面的平整度。
5.平面平行度计平面平行度计是一种专用于平面度检测的测量仪器。
平面平行度计通常由一个测量平面、一个测量头和一个数显仪表组成。
该仪器通过测量工件表面与测量平面的高度差,来判断工件表面的平整度。
6.数控测量系统数控测量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进行平面度检测的自动化方法。
该系统通过将工件固定在测量台上,然后使用探测仪器进行测量。
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和处理,可以实现工件表面的平整度检测。
总之,平面度检测方法丰富多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测。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工件质量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度测量 工作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机械精度检测实验室 作者:刘涵章 关键词:平面度 平面度误差 三远点法 三角形准则 对角线准则 对角线法
目录 一、什么是平面度 二、平面度误差值的各种评定方法 三、误差值评定的步骤: 四、实验教学中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 五、平面度误差值的各种评定方法应用举例 六、总结 一、 什么是平面度 首先谈一谈什么是平面度,平面度就是实际平面相对理想平面的变动量。换句话说,就是被测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也可以说成是平整程度。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用以限制实际表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这个变动范围可以在图样上给出。(可以插入一个图)
二、平面度误差值的各种评定方法 1. 最小区域判别准则: 由两个平行平面包容实际被测平面S时,S上至少有四个极点分别与这两个平行平面接触,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至少有三个高(低)极点与一个平面接触,有一个低(高)极点与另一个平面接触,并且这一个极点的投影落在上述三个极点连成的三角形内(三角形准则);(2)至少有两个高极点和两个低级点分别与这两个平行平面接触,并且高极点连线和低极点连线在空间呈交叉状态(交叉准则);这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即为最小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符合定义的平面度误差值。就是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2.三远点平面法和对角线平面法: 平面度误差值还可以用对角线平面法和三远点法评定。对角线平面法是指以通过实际被测平面一条对角线(两个角点的连线)且平行另一条对角线(其余两个角点的连线)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取各测点相对于它的偏离值中最大偏离值(正值或零)与最小偏离值(零或负值)之差作为平面误差值。 三远点平面法是指以通过被测平面上相距最远的三个点构成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取各测点相对于它的偏离值中最大偏离值(正值或零)与最小偏离值(零或负值)之值差作为平面度误差值。应当指出,由于从实际被测平面上选取相距最远的三个点有多种可能,因此按三远点平面法评定的平面度误差值不是唯一的,有时候差别颇大。
评定过程就是根据上述判别准则去寻找符合最小条件的理想平面位置的过程。可有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旋转法为最基本的方法。此法适用于前述各种测量方法获得的统一坐标值的数据处理。
三、误差值评定的步骤: 1)建立零平面:目的是有利于观察。 2)选择旋转轴:以使各点数值关系符合判别准则。 3)确定旋转量:要使旋转后两目标点的数值相等。 4)计算变换后的数值:此时仍未符合判别准则。 5)再选旋转轴; 6)确定旋转量; 7)计算变换后的数值,直至符合准则。
四、实验教学中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
图 图 1.实验原理:把被测样板安放在测量平板上,以测量平板为测量基准,按网格位置记录各点读数值。选择评定法则,评定被测样板的平面度误差合格性。运用千分表读数,实验仪器如上图所示。
2.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按3行,3列等距离划分被测样板。 2) 把被测样板安放在测量平板上,分别测量九点位置的读数值。 3) 选一种评定方法评定平面度误差。 4)平面度公差12.5 μm。
五、平面度误差值的各种评定方法应用举例 1、三远点法 三远点评定法举例:坐标位置图: (图2-4-1)
0 +1 +2 -7 -7.3 -6 -7.4 -8.3 -7.2 设: A1,1 = A1,3 = A3,2 三点为一平面。 得方程组: 0 = 2X+0Y-6 = 1X+2Y-11 解方程得: X = +3 Y = +4 把X;Y值代入各相应位置,即:
求出(A1,1 = A1,3 = A3,2)三点(等值)为一平面后,以此作为基准J平面。平移J平面到最高点(+1.9)处为高平面E,平移J平面到最低点(-3.7)处为低平面I,高平面E与低平面I 所包容的区域,即为该平面度误差。误差 = max-min =(+1.9)-(-3.7)=5.6μm
我们在文章的开头有讲到,如果选择不同的三个点,所得到的的误差值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可以尝试一下,选择A12、A31、A33,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坐标位置图: (图2-4-1)
设: A1,2=A3,1=A3,3 三点为一平面。 得方程组: 1X+0Y+1=0X+2Y-7.4= 2X+2Y-7.2 解方程得: X = -0.1 Y = +4.15 把X;Y值代入各相应位置,即:
按其相应位置测量出的数据
代入X、Y的值再整理得到:
按其相应位置测量出的数据
代入X、Y的值再整理得到:
A1,1 A1,2 A1,3 A2,1 A2,2 A2,3 A3,1 A3,2 A3,3
0X+0Y+0 1X+0Y+1 2X+0Y+2 0X+1Y-7 1X+1Y-7.3 2X+1Y-6 0X+2Y-7.4 1X+2Y-8.3 2X+2Y-7.2
0 0 0
-2.3 -3.7 -3.3 +1.9 0 +0.1
A1,1 A1,2 A1,3 A2,1 A2,2 A2,3 A3,1 A3,2 A3,3
0X+0Y+0 1X+0Y+1 2X+0Y+2 0X+1Y-7 1X+1Y-7.3 2X+1Y-6 0X+2Y-7.4 1X+2Y-8.3 2X+2Y-7.2
0 0.9 +1.8
-2.75 -3.25 -2.05 +0.9 -0.1 +0.9
0 +1 +2 -7 -7.3 -6 -7.4 -8.3 -7.2
求出(A1,2=A3,1=A3,3)三点(等值)为一平面后,以此作为基准J平面。平移J平面到最高点(+1.8)处为高平面E,平移J平面到最低点(-3.25)处为低平面I,高平面E与低平面I 所包容的区域,即为该平面度误差。误差 = max-min =(+1.8)-(-3.25)=5.05μm,得到了不相同的结果,可以了解到,所选择的的三个点不同时,所得到的的误差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是三远点法求平面度误差的特征。
2、三角形准则 至少有三个高(低)极点与一个平面接触,有一个低(高)极点与另一个平面接触,并且这一个极点的投影落在上述三个极点连成的三角形内(三角形准则);我们来观察以上数据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最高点1.8没有包括在三个0.9的数据所形成的三角形之内。因此,不符合三角形准则,这就需要对各点的坐标再一次地进行旋转。现在选择A13、A33、A31作为三个最高点,对各点坐标进行旋转。
2X+0Y+1.8=0X+2Y+0.9=2X+2Y+0.9 解的X=0,Y=0.45,代入以上各个点的方程之中,可以得到以下的结果:
0(A1,1) 0.9( A1,2 ) +1.8( A1,3)
-2.75(A2,1) -3.25(A2,2) -2.05(A2,3) +0.9(A3,1 ) -0.1(A3,2) +0.9(A3,3)
0X+0Y+0 1X+0Y+0.9 2X+0Y+1.8 0X+1Y-2.75 1X+1Y-3.25 2X+1Y-2.05 0X+2Y+0.9 1X+2Y-0.1 2X+2Y+0.9
0 0.9 +1.8
-2.30 -2.8 +1.6 +1.8 -0.8 +1.8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最低点-2.8在三个最高点形成的三角形之中,符合三角形准则。误差=1.8-(-2.8)=4.6μm。
3、对角线法
各个点的下标: 使用以下这组数据作为例子:
各个点坐标旋转方程如下: 对角线相等,所以0X+0Y+0 = 2X+2Y-7.2,0X+2Y-7.4 = 2X+0Y+2,解得X=—0.55,Y=4.15,将X、Y代回以上各个方程中,获得最终的结果:
A1,1 A1,2 A1,3 A2,1 A2,2 A2,3 A3,1 A3,2 A3,3
0 +1 +2 -7 -7.3 -6 -7.4 -8.3 -7.2
0X+0Y+0 1X+0Y+1 2X+0Y+2 0X+1Y-7 1X+1Y-7.3 2X+1Y-6 0X+2Y-7.4 1X+2Y-8.3 2X+2Y-7.2
0 -0.1 0.9 -2.85 -3.7 -2.95 0.9 -0.55 0 平面度误差 = 0.9 -( - 3.7 )= 4.6μm。 4、交叉准则
以上一组的数据为例,先以A1,1 A3,3为旋转轴,得到如下数据 再进行旋转,以A3,1 A1,3 为轴进行旋转,
+5(A1,1) -3(A1,2) +8(A1,3) 【旋转轴数值不变】 【+(-0.75)】 【+(-1.5)】
-1(A2,1) -2(A2,2) -4(A2,3) 【+0.75】 【旋转轴数值不变】 【+(-0.75)】
+5(A3,1) +4(A3,2) -1(A3,3) 【+1.5】 【+0.75】 【旋转轴数值不变】
+5(A1,1) -3.75(A1,2) +6.5(A1,3) -0.25(A2,1) -2(A2,2) -4.75(A2,3) +6.5(A3,1) +4.75(A3,2) -1(A3,3)
+5(A1,1) -3.75(A1,2) +6.5(A1,3) 【+(-1)】 【+(-0.5)】 【旋转轴数据不变】 -0.25(A2,1) -2(A2,2) -4.75(A2,3) 【+(-0.5)】 【旋转轴数据不变】 【+0.5】 +6.5(A3,1) +4.75(A3,2) -1(A3,3) 【旋转轴数据不变】 【+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