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教案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教案教学设计1

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统计图表,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通过各种图标和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3.通过实例,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给资源、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4.通过对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中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危害、应对措施教学难点中国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出示韩非子、毛泽东、温家宝的图片和人口观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又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就会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就会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问:结合今天中国的人口现状,你比较赞同谁的观点活动2【讲授】讲授2.合理的人口标准及原因复习前一节课合理的人口标准,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即: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提问:问什么?原因:a、人是生产者,……如果人太……b、人又是消费者,……如果人太多……出示材料: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材料材料一: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材料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材料三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和分布特点。

2. 掌握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

教学内容:1. 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2.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3. 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4.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有什么了解?中国人口有多少?二、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2. 讲解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

3. 提问:为什么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这么快?三、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讲解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如东多西少的原因。

3. 提问: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四、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2. 讲解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如汉族、壮族、藏族、回族等。

3.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有什么特点?五、各民族的风俗习惯(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春节、壮族的壮族三月三、藏族的藏历新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3.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对这些风俗习惯有什么感想?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中国人口和民族的特点。

2. 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的重要性。

3.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和民族有什么看法?如何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2.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有关中国人口和民族的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以及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人口政策的认识,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2.难点:中国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数据分析法: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数据等教学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相关话题的讨论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中国人口-教学设计教案

中国人口-教学设计教案
让学生看待人口多的优缺点,应改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五、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要求体现信息技术与整个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
中国人口
一、中国人口特点
1、人口数量大——13亿多,世界第一
2、增长速度快——每年增加1200万
二、人口过多的危害
三、人口对策
1、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
2、计划生育的内容
3、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和人口分布图,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中国人口
年级学科
初二地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中国的人口》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的的教学内容,此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我国的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进而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的最佳素材和出发点。学生掌握了人口政策和分布的空间概念,才能为进一步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做好铺垫。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魏老师授课时生动形象,极具幽默感,非常能调动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无限兴趣。这也是魏老师的课到课率极高的原因之一,魏老师上课条理清晰,容量大,让同学能真正有兴趣,有目的地集中精力听两节课,学到知识。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单元主题:中国的疆域和人口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和人口”是八年级地理的第一章,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宏观介绍。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让学生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民族组成等方面认识到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与众多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在世界上不可被忽视的伟大国家。

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章教材为了体现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在设计中注重采用“比较”的方法,如:通过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得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日本、蒙古的比较来体现我国在海陆位置方面的优越性。

本章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学习,同时,也要通过学习活动产生情感体验。

为了使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感受,教材中活动的篇幅很大,许多结论都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认识,一些记忆性的知识也是在活动中得到落实。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本章知识的兴趣,教材中注意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如:身份证号码、汽车牌照上的简称、邮政编码等。

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位置与疆域”,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疆域辽阔,海路兼备”和“三级行政区划”等内容。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包括“世界人口大国”、“56隔民族是一家”和“华人华侨共亲情”等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训练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来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学习用四至点的方法界定一个国家的疆域。

2.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达到读图要快、准、精的目标,体会地理学科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用各种方式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简称、行政中心等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记忆方法是多样的,体会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绘制人口统计图,培养学生表、图的转换能力,知道信息的表达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初中地理《中国的人口》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人口》教案教学设计
增加1亿人的时间(年)
1949~1965
1965~1975
1985~2005
“分布疏密不均”
1、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1)完成P4活动题1、2、3小题
(2)总结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读“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回答
我国农村与城镇人口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如何?
“我国的人口政策”
1、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
2、我国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的原因:
3、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和内容:
【合作探究】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计划生育带来的新的问题是什么?
【拓展提升】
人口迁移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方法之一,有人建议将东部的人口大规模向西部迁移,这样既可以缓解东部人口过多的压力,又增加西部的劳动力资源,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课前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由主备教师撰写)
批 注(由使用教师补充)
【自主学习】
“数量世界第一”
1、读“中国人口构成图”
(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为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
(2)人口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1)在课本P12完成活动题1: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根据各年份我国统计的人口数据填写下表:
按照下面图表人口增长趋势,估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是______,2030年大约是______
(3)通过对下面图表的分析可知,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主要原因是
年份
增加人口(亿)
时间(年)
【巩固练习】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国的人口分布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国的人口分布
七、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真实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体的地区人口分布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因素和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原因,如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的原因。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5. 加强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课堂
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 提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地图模型、人口模拟道具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更好地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和特点。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学生分组,每组配备相应的讨论桌和椅子,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确保教室内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正常运行,以便使用多媒体资源和进行教学演示。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二、学情、课标分析学生在初一年时有学过世界的人口,对于人口密度、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等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于我国的人口国策也都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和实行人口国策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的特点。

2.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3.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绘图,并结合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与人口分布的规律。

2.结合我国人口现状,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通过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特点2.我国的人口国策及其这样实施的原因。

教学难点:我国人口国策调整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的人口,一说到人口,我们就知道中国是世界人口数目最多的国家,那么目前中国有多少人口呢?【板书】1.3中国的人口1.人口基数大【推进】展示中国的人口数据,截至2015年中国人口数约为13.7亿。

展示中国人口数占世界人口数的饼状图,中国目前人口数大约占到世界总人口数的20%。

意味着从世界上随机抽取5个人,就会有一个是中国人。

【活动】完成p12的活动题,通过活动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人口之多。

【补充】完成活动题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读图技巧进行辅导,让学生学会怎么读柱状图。

中国人口数超过8000万的有4个省份,超过5000万的有10个省份。

【小结】中国不仅总人口数是居世界第一,就是随便一个省份的人口数都能排在世界的前列。

【过渡】那么中国人口除了数目多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板书】2.人口增长快【推进】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因此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变化情况。

作为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我国的人口是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青少年比重高是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因此,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并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同时,我国城乡人口比例不平衡,农村人口数量多且生育率高,因此农村的人口问题比城市更严重。

在研究本节教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增长,理解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

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增长。

2、理解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3、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4、培养学生使用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地理图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

2、通过使用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工具,培养学生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人口分布和人口政策。

教学难点: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方法:分析比较、小组合作、探究归纳。

教学设计:学生预任务:任务一)阅读教材《数量世界第一》并结合图1-9完成以下问题:1、2010年,我国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几分之一?我国是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哪些?人口最少的省份是哪些?哪些省份的人口超过了5000万?哪些省份的人口超过了8000万?任务二)阅读教材《增长速度快》并结合图活动题完成以下问题:1、课本12页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呈指数线上升的趋势。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是一节关于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和问题的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人口问题的深入理解仍需引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口问题有所接触,但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分析方法尚需建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数据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口和资源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对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地区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地图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各省区人口增长情况表等。

2.资料:关于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影响的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

教师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的地区,探讨其原因。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重点:1. 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中国的疆域》内容,让学生思考中国的人口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的人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如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等。

2. 教师通过地图和统计图表讲解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如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等。

3. 教师讲解中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中国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省份,调查该省的人口分布特点。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统计图展示给大家。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并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

2. 收集有关计划生育的标语,分析标语中的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编号01 备课时间首备时间:2016、3、28二备时间:课型复习主备人王义蒙学习目标 1.梳理有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教材知识;2.链接相关社会热点,总结复习、解题及命题技巧;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思想,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梳理有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教材知识;2.链接相关社会热点,总结复习、解题及命题技巧。

【教学难点】链接相关社会热点,总结复习、解题及命题技巧。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课前准备【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准确定位专题所涉及的教材知识,快速梳理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明确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搜寻最新热点,加强学生知识应用训练,并总结解题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命题。

【课前准备】学案、热点搜寻。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师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生答:人口老龄化。

)师述:这说明人口增长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专题: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

专题与教材内容多媒体展示:本专题内容包括八.上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二章.第四节“自认灾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八下“中国在世界中”.。

本专题“终极”目标:结合实例,印证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需要查阅教材知识请同学们在这些章节查找。

本专题学习目标:结合实例,印证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资源发展环境链接中考展示中考综合题(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1.先让学生完成,然后展示微课:试题分析及解题技巧。

2.通过这个题目可以发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密切关系。

(看微课同时板书)重要考点梳理(10分钟) 多媒体:以地图及图片的形式展示基础知识:一、中国人口1.人口的增长特点2.人口分布状况二、资源1.中国自然资源特征2.土地资源的分布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三、环境1.土地资源出现的问题及治理2.水资源出现的问题及治理3.中国的自然灾害四、发展1.中国的发展成就2.作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来梳理与本专题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等。

2. 培养学生分析人口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

3. 让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长2课时四、教学重点1. 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2. 人口问题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 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实施五、教学难点1. 人口结构的分析2. 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人口相关数据图表3. 人口政策文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人口数据图表,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人口的特点。

(2)提出问题:我国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等方面有哪些特点?2. 讲授新课(1)介绍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等。

(2)分析人口问题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如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

3. 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如计划生育、户籍制度改革等。

(2)分析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人口问题。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解决我国人口问题?(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观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

(2)提出问题:如何调整人口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 讲授新课(1)介绍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实施,如全面二孩政策、户籍制度改革等。

(2)分析人口政策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调整案例,如人口红利、老龄化问题等。

(2)分析人口政策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人口问题。

4.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口问题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提高人口意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口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析人口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地理课程教案中国的人口与城市

小学五年级地理课程教案中国的人口与城市

小学五年级地理课程教案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小学五年级地理课程教案:中国的人口与城市一、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够:1. 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情况,并能够分析其影响因素;2. 了解中国的城市发展情况,并能够比较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

3. 了解人口与城市的关系,并能够理解城市化对人口流动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规律-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 中国的城市发展- 城市化进程- 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 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或黑板,呈现中国的地图,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

2. 中国的人口分布(1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的人口分布规律,如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等。

-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分布的原因,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并进行讨论。

3.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0分钟)- 使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通过图片或调查数据,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因素,如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

-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彼此交流各自观点,并记录讨论结果。

4. 中国的城市发展(15分钟)- 展示城市化的过程和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通过图片或视频进行说明。

-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并进行讨论。

5. 城市化对人口流动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5分钟)- 利用故事或案例,讲解城市化对人口流动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城市人口增加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对人口流动和生活方式的利弊,并进行讨论。

6. 总结与延伸(10分钟)- 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 对学生进行知识延伸,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如阅读与城市相关的书籍或报纸。

四、教学资源1. 课件或黑板2. 图片、视频资源3. 调查数据或案例五、课堂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与表现: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鼓励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中国的人口》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中国的人口》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知道我国人口世界第一。
2、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目标 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并分析原因。
3.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4.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
学生学习能 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认知障
补充分析,给学生下定性结论直接让学生记忆就行。
对中国人口分布疏密图的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学
生就能总结原因,关键点做一下强化记忆就能掌握。
(根据您的教学思路,以及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
解,说明您采用何种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怎么
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选
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分析,使用展示讲解 择与设计
人口数量:2010 年我国人口总数为 13.7 亿,是世
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结合图 1—9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 量图,回答:
我国人口在 8000 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广 东、山东、河南、四川,其中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 单位是广东,第二的是山东,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 政区,我们所在的云南省人口约 4597 万。
教学法,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对于新接触的、点拨一下
就能明白的知识点,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设计梯度问题
以提示学生,直到最终答案的形成。
(请您选择本课中最关注的一个学生学习活动,详
细描述这个学习活动如何开展,并描述您针对上述学生
学习活动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阅读课本 11 页内容回答: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学生活动:完成课本 12 页活动①,绘制中国人 口增长曲线图。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死 亡率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3、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我 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加快或放缓),主要原因是我国 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注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学生活动:完成课本 14 页活动①。 注意: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人)面积(平方千米) [来源:学科网] 2.读图 1—10“中国人口分布图”,概括我国人 口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

1.2 中国的人口(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1.2 中国的人口(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中国的春运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 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 济生活的新亮点。
2023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共计出游2.74亿人次.
黄金周的长城
2021年我国九大滨海旅游城市共完成国内旅游收入14912.83亿元,占 全国旅游行业总收入的51.07%。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二节•人口
运用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通过我国人口的流动及分布理解我国的经济 发展。
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 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每年农历腊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廿五。起因是区 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平 原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带密 度超过400人/千米²
图1.13 中国人口的分布
人口东多西少
读图: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对照图例,找出人口密度 ≤99人/平方千米的地区, 分析其分布的特点。
◒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大 片地方1人km/千米²
图1.13 中国人口的分布
人口东多西少
分析:哪里多哪里少?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人口负增长是经济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 还是供大于求,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因此人口总 量减少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理解我国的人口新政策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 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2021年又实行开放三胎政策。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茶陵县秩堂中学王亚平【设计思路】在中国地理的教学中,“中国的人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在世界人口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源源不断,本章节的学习既能让学生对人口问题获得深刻的认识,也能为其他章节(如各主要省份的省情)的学习做好铺垫。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寻求、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为主,老师起一个组织者的作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课采用了先学后教的“三导式”(导学、导疑、导练)教学模式,即先利用学习资料,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师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后,学生围绕教材开始自学,并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教师从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精讲,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大部分学生会的少讲,学生不会的、重难点知识精讲”,接着结合学习目标和板书进行小结全课;最后学生做练习巩固。

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大大提高效率的目的。

【学情分析】人口知识及问题在各类媒体、以往的教材中大量出现,学生应对本部分知识十分熟悉,教师可不必大量讲析,学生便可理解。

在本节中大量应用了统计图表,但这一知识在七年级数学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故而读图特别是一些简单的统计图,不成为本节的重点讲授的内容。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的时期,且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比较燥动,因而对于这种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应适当加入一些比较深动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

对主要来自农村本校的学生而言,八年级学生也正处在学习两极分化的阶段,出现了一部分学地理的能力较差的学困生,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而要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在课堂中有所得十分困难。

要让一些对地理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吃饱、吃好,这也有难度。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掌握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的原因。

3、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图,让学生学会读图、用图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人口分布图(柱状图、密度图)。

2、通过图展,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人口国情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1、四种类型图表的阅读应用、变抽象为形象,学生对比较、分析、概括能力不够,因此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哪位同学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中国有多少亿人口?中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二、合作探究:
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7亿,占世界人口的1/5,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有人要说了,中国面积大,人多很正常,是这样吗?
小结:一个国家的人口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也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课件出示)显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扇状统计图。

比较中国人口与其他人口大国相比较,分析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课件出示)显示“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2010)”图
(1)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哪个?(最多的是广东省,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2)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口超过了5000万?看一看,这些省级行政区分布在哪里?(课件展示)
小结: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有10个,从中国政区图上可看出,这些省级行政区大部分分布在东部。

其中四川省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东省分布在珠江中下游地区。

(3)你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大约是多少?(3475万人)
小结: 1.在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被称为人口大国。

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就有10个,8000万人就有4个。

(课件展示)
小结:大家看到的这些数据,使大家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人口的第一大特点:人口数量多。

同时我们也看到各省人口数量相差很大,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什么呢?
(4)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看看我国人口直线上升的情况。

理解人口基数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课件展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死亡率降低了。

那么我们国家各地区人口增长相差很大,那么人口增长分布特点是什么呢?
(二)人口分布
提问:观察(p.13)这幅图,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课件展示)
(开展小组竞赛)
(课件出示)显示“中国人口密度图”
读图提示:1、我国哪些部分人口密度大,哪些部分人口密度小?
2、我国人口界线是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指导学生读图,交流汇报。


活动提问:(课件出示)
1、人口界线东南、西北两部分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各是多少?
2、根据课件对比东西部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归纳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交流小结:
1、特点: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2、影响因素:(1)自然条件;(2)经济条件
(课件出示)显示“1999年、2011年我国城乡人口比重”
让学生总结其特点及形成原因。

(过渡)根据我国的人口城乡变化趋势,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呢?
(四)中国的政策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开展小组竞赛)
(从人们的生活水平、交通、住房、教育、环境资源等方面讨论交流。

)(过渡)上述社会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的产生归根结蒂都是由于人口多而产生的,那么根据我国人口多这一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小结: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

2、是不是人口越少越好呢?(讨论)
小结:人口老龄化增加,国防兵源不足等。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正确的人口观是什么吗?(课件展示)
四、作业:
调查自己的家乡近10年来人口状况的变化?
五、板书设计: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Array
2、人口特点
3、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的影响因素
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5、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