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
XXX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一、设计概况XXX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XX路以北,XX路以西,XX以南,XX路以东,总用地面积50000平米。
包括办公楼、行政综合楼、食堂、门卫、风雨跑道等,均为多层建筑,地下一层车库及设备房。
1.1 地质条件根据成都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成都市锦江区XXX项目项目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内埋藏地层的野外特征,按从上至下顺序描述如下:1)杂填土(Q4ml)①:杂色,松散,土质不均,由黏性土夹生活垃圾等组成,局部含有根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揭遇层厚0.4~1.8m。
2)粉质黏土(Qal+pl)②-1:褐黄、褐灰色,稍湿,可塑状态,捻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仅在靠近池塘处有揭遇,层厚0.9~3.7m。
3)粉质黏土(Qal+pl)②-2:褐红色,硬塑状,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该层大部分场地有分布,层厚2.6~8.8m。
4)细砂(Qal+pl)③:灰黄~褐黄色,湿~饱和,松散~稍密,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较均匀,级配差,颗粒形状不规则,该层土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以细砂为主。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揭遇层厚0.9~2.2m。
5)圆砾(Qal+pl)④: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砂岩质圆砾,粒径为2~20mm,呈圆~亚圆形。
含约10%~20%的圆砾,局部含量达40%,粒径多为3~5cm。
黏性土含量约20%,夹少量中粗砂。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未钻穿次层,揭遇层厚4.7~17.4m。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潜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①中,水量较小。
潜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②、细砂③及圆砾④中,由大气降水补给,向上蒸发或朝地势低洼处排泄,水量相对较大。
本次勘察测得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2.7~3.1m ,相当于标高35.45~36.15m,地下水随季节变化,丰水季节水位较高,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变化幅度约2.0m。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摘要:一、引言二、海绵指标的概述1.定义2.计算方法三、海绵指标的完成情况1.具体数值2.完成进度四、验算书的编制1.验算书的结构2.验算过程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对海绵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
海绵指标作为衡量城市建设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际完成的海绵指标及验算书。
二、海绵指标的概述1.定义海绵指标,是指城市在雨水径流控制、雨水资源利用、城市排水防涝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
它反映了城市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以及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完善程度。
2.计算方法海绵指标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雨水径流控制指标:通过计算城市建成区雨水径流控制率,反映城市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
(2)雨水资源利用指标:通过计算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率,反映城市对雨水的再利用程度。
(3)城市排水防涝指标:通过计算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完善程度,反映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三、海绵指标的完成情况1.具体数值根据我国相关统计数据,截止到[[今天日期]],我国城市建成区海绵指标的具体数值如下:(1)雨水径流控制率:控制在85% 以上。
(2)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20%。
(3)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完善程度: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覆盖率达到95%。
2.完成进度根据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规划,预计到2025 年,我国城市建成区海绵指标将全面完成。
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完成进度超过预期。
四、验算书的编制1.验算书的结构验算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封面:包括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等基本信息。
(2)目录:列出验算书的各个章节及页码。
(3)正文:详细阐述海绵指标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4)附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设计图纸、计算过程等。
2.验算过程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海绵指标进行验算。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照设计文件,核实海绵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 -回复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回复什么是海绵指标及验算书?为什么它们很重要?如何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这些问题,并对海绵指标及验算书进行详细解释。
海绵指标是指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为了减少城市雨洪灾害风险所设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它主要用于统筹城市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增强城市的自然水文功能。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城市内外的自然生态系统来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验算书是指对于海绵指标的计算和核算过程进行书面记录和报告的文件。
它记录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方案,并对计算过程进行详细解释,以便进行审查和评估。
海绵指标及验算书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够帮助规划者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同时,它们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了可行性分析和评估的依据,以确保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下面将一步一步介绍如何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1.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收集有关城市的气候、降雨量、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状况、自然水文系统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数据和信息将对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决策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制定海绵指标和验算方法: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适合的海绵指标和验算方法。
这些指标和方法应能够涵盖城市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以确保城市的自然水文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提升。
3. 进行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在制定海绵指标和验算方法之后,开始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
根据相关指标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和城市公共设施布局。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城市污染物的排放,并提高城市的自然环境质量。
4. 进行海绵指标的计算和核算: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海绵指标的计算和核算。
这包括计算城市绿地率、雨水渗透率、雨水储存容量、雨水利用率等指标,并进行相应的核算。
最新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pdf
<500mm) 14 透水铺装地面 16 雨量综合径流系数φ 17 流量综合径流系数ψ 18 项目占地面积 (m2)
0.55 0.60 4500
0.50 0.60
0
0.40 0.45
0
0.40 0.375
0
0.30 0.30
0
0.15 0.15 17000
1.00 1.00
0
0.15 0.25
0
0.35 0.40
0
0.20 0.216
-
0.20 -
0.221 -
28000 -
50000
二、设计目标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40.7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 60%。 三、设计方案
85%,对应设计降雨量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项目主要为坡屋顶,在行政楼楼上平屋顶部分设置绿色屋顶,面积 不小于 1758.46 ㎡,区域内停车场设置透水铺装,面积不小于 379 ㎡, 人行透水铺装面积 3855.29 ㎡;雨水花园 1199.42 ㎡,下凹式绿地 3699.30 ㎡,约占绿地面积的 36.8%,具体方案详见附图。 四、“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4.1 广场及路面:透水铺装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
目录目录 (1)1项目概况 (1)2设计计算依据 (1)3设计计算过程 (1)3.1现状情况 (1)3.2设计目标 (1)3.3设计过程 (2)4 结论 (7)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1项目概况2设计计算依据(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xx市海绵城市规划要点和审查细则》;(3)《xx北站商务中心区核心区海绵城市详细规划》;(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3设计计算过程3.1现状情况项目总建筑用地面积39804.03 m2,其中绿化面积为5724.54 m2,道路及广场铺装面积为14807.73m2,屋顶面积为19271.76m2,景观水体面积0m2。
表3-1 下垫面解析一览表项目现状主要以屋顶和铺装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8.42%和38.32%,项目必须设置合理的海绵措施来降低雨水径流率。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周边绿地里设置下沉式绿地,同时考虑采用植草沟,将雨水收集到下沉式绿地中消纳处理。
并设置两个大小分别为270m³和310m ³的蓄水池,收集雨水进行回用。
3.2设计目标根据《xx市海绵城市规划要点和审查细则》和《xx北站商务中心区核心区海绵城市详细规划》的要求,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1%,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32.12mm 。
3.3设计过程步骤1:依据现状地形标高进行汇水分区的划分。
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以滞留、净化、存储为主。
通过下沉式绿地、植草沟、蓄水池等设施重新构建排水系统,共有2处总排水出口,外接市政管网。
其汇水分区和流向具体见图3-3所示。
图3-3汇水分区示意图步骤2:雨水控制利用工艺流程。
海绵城市建设以滞留、净化、存储为主,雨水主要工艺见图3-4所示,工艺流程具体如下:(1)建筑屋顶屋面散排→建筑边沟→雨水管→植草沟→下沉式绿地。
(2)车道雨水车道雨水→下沉式绿地→市政雨水管道→雨水蓄水池。
(3)绿地B采用下沉式绿地,通过收集车道、人行道和绿地雨水进行下渗和输送至雨水管网。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海绵指标是用来评估和验算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一种工具,它主要通过量化城市中地表水环境的处理与管理能力,从而帮助城市规划和建设。
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增加生态功能,降低城市高温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评估和验算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完成情况,可以依据以下海绵指标进行考量:1. 雨洪容量指标:通过分析城市雨水系统的设计容积,来评估城市的防洪能力。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城市排涝系统的强度和效果。
2. 污水处理指标:评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效能,包括处理能力、处理效果以及水处理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考量。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城市水环境处理能力的提升情况。
3. 绿地率指标:通过评估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情况,来评估城市生态功能的改善。
绿地的增加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还可以改善城市高温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孟加拉虎指数:评估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包括城市中野生动植物的分布和数量以及城市内的自然保护区等方面。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
以上是一些可以用来评估和验算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考量,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海绵化建设的实际完成情况。
此外,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对这些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需要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用地利用等因素,从而全面评估城市海绵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海绵指标的完成及验算书实际上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污水处理效果、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以便全面评估城市海绵化建设的实际完成情况。
这些指标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分析和考量,可以帮助评估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优化城市的自然水文循环系统和人工设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涝和水污染风险,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为了评估一个城市是否可以称为海绵城市,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海绵指标,并借助验算书对这些指标进行实际测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海绵指标及验算书。
海绵指标可以分为基础指标和技术指标两类。
基础指标主要是对城市的水文循环情况进行评估,包括降水量、径流系数、地下水位、径流速率等。
技术指标则是对城市的海绵设施进行评估,包括天然水源补给量、雨水收集利用率、植物覆盖率、雨水渗透率等。
降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城市接收到的降雨量,是评估城市水文循环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和记录降雨量,可以了解城市的降雨强度和变化趋势,为城市的防洪和排涝设计提供依据。
径流系数是指降雨径流的占比,是评估城市的径流产生能力的指标之一、城市因为道路和建筑物的存在,会阻碍降雨的渗透,导致降雨水量大部分以径流的形式排放到河流或下水道中。
通过测定降雨前后的径流量,可以计算出径流系数,评估城市的排涝能力。
地下水位是指城市地下水的水位高度,是评估城市地下水资源状况的指标。
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城市的地下水补给能力和洪涝风险。
通过进行地下水位的实地观测和监测,可以了解城市地下水的变化情况,为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径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径流量的大小,是评估城市径流产生速率的指标。
城市的道路和建筑物会加快降雨水的径流速度,增加洪涝的风险。
通过测量径流速率,可以评估城市在降雨过程中的排涝能力。
天然水源补给量是指城市天然水源供给城市的量,包括降雨和地下水补给。
天然水源补给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通过测算城市的降雨和地下水补给量,可以评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状况。
雨水收集利用率是指城市收集和利用雨水的比例,是评估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城市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提供一部分的供水需求,减轻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
教程海绵城市的计算及模型
教程海绵城市的计算及模型方法:容积法。
原理:地块内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调蓄容积之和不小于“单位面积控制容积”。
案例:条件:某项目地块内,用地汇水面积30000平方米,径流系数0.56,年径流量总控制率为70%(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5.2mm,详见下图)1 计算设计调蓄容积公式: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设计调蓄容积如下公式进行计算:V= 10HφF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³;H——设计降雨量,mm;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²。
计算:计算得:设计调蓄容积为423.36m³。
2 计算实际调蓄容积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本地块LID设施调蓄体积为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的调蓄容积,下凹式绿地规模为5000㎡,下凹150mm,蓄水层深度100mm,考虑种植植物的体积、溢流设施、边沿放坡等因素,调蓄容积折减系数取为0.9,则调蓄容积为:5000*0.1*0.9=450m³3 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公式:V= 10hφF式中:V——实际调蓄容积,m3;h——设计降雨量,mm;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
则h=V/10φF={450÷(10×0.56×30000)}×10000≈26.79mm即项目可实现控制雨量h=26.79mm,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70%~75%之间,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
查询上表,利用插值法:0.7+(0.75-0.70)*(26.79-25.2)/(29.7-25.2)≈71.77%得到:26.79mm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1.77%,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
4 面源污染削减率的计算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表,根据公式:年SS总量去除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低影响开发设施对 SS 的平均去除率,计算得:本次设计后整个地块年径流污染去除率=0.7177×0.8×100%≈57.42%。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_____地区,占地面积为_____平方米。
项目旨在通过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实现雨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设计目标1、雨水径流总量控制根据当地的年降雨量和相关规划要求,确定本项目的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_____%。
2、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排放,使雨水排放达到当地规定的水质标准。
3、雨水资源化利用收集和利用部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三、设计参数1、降雨量收集当地多年的降雨数据,确定年平均降雨量为_____毫米,设计暴雨重现期为_____年。
2、土壤渗透系数根据现场勘察和土壤测试结果,本项目场地的土壤渗透系数为_____毫米/小时。
3、下垫面类型及径流系数项目区域内的下垫面类型包括屋面、道路、绿地等,其径流系数分别为:屋面_____、道路_____、绿地_____。
四、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1、屋面雨水收集在建筑物屋面上设置雨水收集管道,将雨水引入雨水储存设施。
屋面雨水经初期弃流后,进入储存设施。
2、地面雨水收集在道路和广场等区域设置雨水口,通过雨水管道将雨水收集至雨水储存设施。
3、雨水储存设施设计雨水储存池,其容积根据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和回用需求确定。
储存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做好防渗处理。
4、雨水回用系统将储存的雨水通过加压泵送至回用点,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
回用管道采用 PE 管,确保水质安全。
五、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1、绿色屋顶在部分建筑物屋顶设置绿色屋顶,增加雨水的滞蓄和渗透能力。
绿色屋顶的构造包括植被层、基质层、过滤层和排水层等。
2、透水铺装在人行道、停车场等区域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提高地面的渗透能力。
3、下沉式绿地在绿地中设置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地面一定高度,增加雨水的滞蓄量。
下沉式绿地内种植耐水湿的植物。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
XX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一、设计概况XXX项目位于xx市锦江区XX路以北,XX路以西,XX以南,XX路以东,总用地面积50000平米。
包括办公楼、行政综合楼、食堂、门卫、风雨跑道等,均为多层建筑,地下一层车库及设备房。
1.1 地质条件根据xx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xx市锦江区XXX项目项目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内埋藏地层的野外特征,按从上至下顺序描述如下:1)杂填土(Q4ml)①:杂色,松散,土质不均,由黏性土夹生活垃圾等组成,局部含有根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揭遇层厚0.4~1.8m。
2)粉质黏土(Qal+pl)②-1:褐黄、褐灰色,稍湿,可塑状态,捻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仅在靠近池塘处有揭遇,层厚0.9~3.7m。
3)粉质黏土(Qal+pl)②-2:褐红色,硬塑状,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该层大部分场地有分布,层厚2.6~8.8m。
4)细砂(Qal+pl)③:灰黄~褐黄色,湿~饱和,松散~稍密,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较均匀,级配差,颗粒形状不规则,该层土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以细砂为主。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揭遇层厚0.9~2.2m。
5)圆砾(Qal+pl)④: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砂岩质圆砾,粒径为2~20mm,呈圆~亚圆形。
含约10%~20%的圆砾,局部含量达40%,粒径多为3~5cm。
黏性土含量约20%,夹少量中粗砂。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未钻穿次层,揭遇层厚4.7~17.4m。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潜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①中,水量较小。
潜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②、细砂③及圆砾④中,由大气降水补给,向上蒸发或朝地势低洼处排泄,水量相对较大。
本次勘察测得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2.7~3.1m ,相当于标高35.45~36.15m,地下水随季节变化,丰水季节水位较高,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变化幅度约2.0m。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1. 引言本文旨在对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海绵指标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详细说明如何进行海绵指标的实际完成,并给出相应的验算书。
2. 海绵指标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城市排水系统往往无法有效处理大量雨水,导致城市内涝和污水溢流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通过建设具有高效渗透、蓄水和净化功能的绿地、湿地和雨水利用设施等手段,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排水系统的改善,从而达到减缓城市内涝、改善生态环境等目标。
为了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效果,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准确的海绵指标。
海绵指标是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反映出城市在抗洪排涝、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表现,帮助决策者和规划者进行科学决策和规划。
因此,实际完成海绵指标及验算书对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 实际完成海绵指标的步骤实际完成海绵指标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际完成海绵指标的步骤。
3.1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需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多个方面,如雨水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
每个方面都可以有多个具体指标,例如雨水管理方面可以包括雨水渗透率、雨水收集率等。
3.2 收集数据在制定好评价指标体系后,需要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现场调查、统计数据、遥感影像等。
这些数据将作为评价指标的依据,反映出城市在各个方面的情况。
3.3 进行计算和分析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例如,可以计算出城市的雨水渗透率和雨水收集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3.4 编写验算书最后,根据实际完成的海绵指标数据,编写相应的验算书。
验算书应包括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分析结果等内容。
海绵城市项目设计计算书
海绵城市项目设计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海绵城市项目设计提供相关计算,包括雨水收集及利用、雨水渗透、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计算。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计算,海绵城市项目可以更有效地处理雨水和污水,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
2. 雨水收集及利用计算2.1 雨水收集面积计算雨水收集面积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收集面积 = 雨水产生量 / 雨水收集效率其中,雨水产生量可以通过历史降雨数据得到,雨水收集效率可以根据采用的雨水收集系统的性能来确定。
2.2 雨水利用量计算雨水利用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利用量 = 收集面积 * 雨水利用率其中,雨水利用率是指雨水收集系统实际能够利用的雨水量占总收集量的比例。
雨水渗透计算是为了确定雨水渗透系统的设计参数,以提高城市地表的透水性,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3.1 绿色屋顶设计绿色屋顶是一种常见的雨水渗透系统,其设计参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屋顶绿化率 = 绿化面积 / 屋顶总面积覆土厚度 = 覆土容量 / (屋顶总面积 * 屋顶绿化率)其中,绿化面积是指覆盖植物的面积,屋顶总面积是指整个屋顶区域的面积,覆土容量是指屋顶覆土层的体积。
3.2 雨水花园设计雨水花园是另一种常见的雨水渗透系统,其设计参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花园面积 = 花园容量 / 地面覆盖系数花园深度 = 花园容量 / (花园面积 × 雨水渗透系数)其中,花园容量是指花园能够储存的雨水量,地面覆盖系数是指花园面积与整个地面面积的比例,雨水渗透系数是指雨水在花园中渗透的速度。
污水处理是海绵城市项目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设计和计算,可以高效地处理城市污水。
4.1 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可以根据污水流量和污水负荷来确定。
总污水流量 = 居民污水流量 + 工业污水流量 + 雨水入渗量污水处理能力 = 总污水流量 × 污水处理效率其中,居民污水流量是指城市居民产生的污水流量,工业污水流量是指工业区域产生的污水流量,雨水入渗量是指雨水通过渗透系统进入污水处理厂的量,污水处理效率是指污水处理厂实际能够处理的污水量占总污水流量的比例。
海绵城市计算书
120.00 34.00 50.48 108.75 126.00 98.57 122.73 145.16 126.92
292.60 7022.40 4.17
1
17.30
376.28
4.60
73.48 2104.20 3.49
68.60 1183.35 5.80
74.36 1825.20 4.07
639.83 6061.50 10.56
已建农林与水域用地 新建农林与水域用地
29.72
1011.19
下沉式绿地率 下沉式绿地面积 硬化控制指标 硬化面积 透水铺装率 透水铺装面积
(%)
(ha)
(%)
(ha)
(%)
(ha)
20
7.37
30
12.79
30
4.08
40
5.77
30
2.91
40
3.98
30
——
40
4.74
30
——
40
2.93
100
5.00
100
6.74
40
0.17
50
1.00
30
0.51
40
0.81
30
2.83
40
55.82
30
——
40
2.07
25
36.84
40
14.74
25
35.52
40
14.21
25
11.33
40
4.53
25
10.31
40
4.12
25
12.13
40
4.85
25
9.95
40
LID计算书
XXX建设工程LID工程计算书编制单位:XXXX 二〇二〇年二月一、工程概况XXX工程起点接XX路与XX路交叉口,终点接XX大道与XX路交叉口,道路红线宽度50m,双向六车道,路线全长2.6km。
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
本次设计为XXX建设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
LID设施设计范围:依据海绵城市设计规范及雨水工程相关规划,本次设计在(K1+900~K2+600)段3m宽两侧分隔带设置海绵城市LID设施和人行道上设置生态树池。
标准横断面具体分幅为:4.75m(人行道)+6.0m(非机动车道)+3.0m(绿化带)+22.5m(车行道)+3.0m(绿化带)+6.0m(非机动车道)+4.75m(人行道)=50.0m。
二、生态化排水设计计算两侧分隔带内布设传输型草沟和生态滞留型草沟等LID设施,径流雨水通过路缘石开口和地面漫流汇集至侧分带内,经LID设施的过滤吸附等作用后优先下渗。
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时,设施具有的调蓄容积一般应满足“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指标要求。
设计调蓄容积一般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
V= 10HφF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3;H——设计降雨量,mm(本次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按75%计,对应设计降雨量为13.5mm);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可参照表2进行加权平均计算;F——汇水面积,hm2。
用于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径流污染控制时,雨水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可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进行计算。
表1 参考西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对应设计降雨量本次设计取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设计降雨量(mm)13.5mm。
表2 不同汇水面对应径流系数表3综合径流系数表本次设计人行道径流系数取0.4m ,绿带径流系数取0.2,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径流系数取0.9。
本项目综合径流系数为φ=(4.75*0.4+6*0.9+3*0.2+22.5*0.9+3*0.2+6*0.9*4.75*0.4)/50=0.721表4 径流控制体积计算表表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注:换填层孔隙率按0.15计算,砾石层孔隙率按0.35计算。
海绵城市相关计算参数与方法
42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海绵城市相关计算参数与方法本附录提供海绵城市相关计算参数与方法,包括综合径流系数、初期雨水径流量、年径流总量控制容积、蓄水设施的蓄水容积、水面蒸发量、水量平衡法计算、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等,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条件选用海绵城市相关计算参数并进行数值计算。
C.1 不同种类下垫面的径流系数应依据实测数据确定,当缺乏资料时,可参照下表取值,综合径流系数应按下垫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 (C.1)式中:ψz ——综合径流系数;F i ——汇水面上各类下垫面面积(m 2); ψi ——各类下垫面的径流系数;F ——汇水面积(m 2),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表C.1 径流系数C.2 初期雨水径流量应按下式计算:W i =10·δ·F ···················································· (C.2)式中:FψF =ψiiz ∑•W i——初期雨水径流量,m3;δ——初期径流厚度,mm,当无资料时,屋面弃流径流厚度可采用2~3mm,地面弃流可采用3~5mm,市政路面可采用4~8mm;F——汇水面积,h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项目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概况
XXX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XX路以北,XX路以西,XX以南,XX路以东,总用地面积50000平米。
包括办公楼、行政综合楼、食堂、门卫、风雨跑道等,均为多层建筑,地下一层车库及设备房。
1.1 地质条件
根据成都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成都市锦江区XXX项目项目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内埋藏地层的野外特征,按从上至下顺序描述如下:1)杂填土(Q4ml)①:杂色,松散,土质不均,由黏性土夹生活垃圾等组成,局部含有根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揭遇层厚0.4~1.8m。
2)粉质黏土(Qal+pl)②-1:褐黄、褐灰色,稍湿,可塑状态,捻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仅在靠近池塘处有揭遇,层厚0.9~3.7m。
3)粉质黏土(Qal+pl)②-2:褐红色,硬塑状,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该层大部分场地有分布,层厚2.6~8.8m。
4)细砂(Qal+pl)③:灰黄~褐黄色,湿~饱和,松散~稍密,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较均匀,级配差,颗粒形状不规则,该层土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以细砂为主。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揭遇层厚0.9~2.2m。
5)圆砾(Qal+pl)④: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砂岩质圆砾,粒径为2~20mm,呈圆~亚圆形。
含约10%~20%的圆砾,局部含量达40%,粒径多为3~5cm。
黏性土含量约20%,夹少量中粗砂。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未钻穿次层,揭遇层厚4.7~17.4m。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潜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①中,水量较小。
潜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②、细砂③及圆砾④中,由大气降水补给,向上蒸发或朝地势低洼处排泄,水量相对较大。
本次勘察测得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2.7~3.1m ,相当于标高35.45~36.15m,地下水随季节变化,丰水季节水位较高,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变化幅度约2.0m。
1.2 下垫面分析
表 1 下垫面组成及径流系数一览表
二、设计目标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对应设计降雨量
40.7。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60%。
三、设计方案
项目主要为坡屋顶,在行政楼楼上平屋顶部分设置绿色屋顶,面积不小于1758.46 ㎡,区域内停车场设置透水铺装,面积不小于379 ㎡,人行透水铺装面积3855.29 ㎡;雨水花园1199.42 ㎡,下凹式绿地3699.30 ㎡,约占绿地面积的36.8%,具体方案详见附图。
四、“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4.1 广场及路面:透水铺装
新建公共建筑同步建设雨水渗透、净化和收集利用设施,开展屋顶绿化,建设屋顶花园。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广场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性铺装,增加雨水自然渗透空间。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广场可采用透水混凝土,路基可采用砂类土或其他有渗透性的材料,道路横断面设计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地面停车场车位可采用透水混凝土等透水材料。
车行道采用常规不透水混凝土。
4.2 绿地:下凹式绿地及雨水花园
本项目通过绿地植被及下层土壤的渗透蓄水,实现对径流雨水的净化和调蓄。
在不影响周边地基与基础、地下水水质等前提下,尽量将绿地设计为低势绿地,将屋面、道路等各种铺装表面形成的雨水径流汇集入绿地中进行蓄渗,以增大雨水入渗量,多余的径流雨水从设在绿地中的雨水溢流口或道路排走。
项目采用可渗透型下凹绿地,当原土透水能力较小,需对种植土层下的原土进行置换:从上到下依次为中粗砂层、碎石垫层,中粗砂层不
小于200mm,碎石垫层厚度不小于300mm。
雨水进入下凹绿地宜分散,若无法分散进入而集中进入时入口处应设置缓冲措施。
可采用碎石或卵石等缓冲措施,碎石或卵石的大小及铺设面积应满足缓冲要求,且暴雨时不被冲散;广场雨水及路面雨水集中进入时,可采用带PVC 消能沉淀池的路缘石豁口作为入口。
4.3 绿色屋面
本项目在周转用房和行政楼连廊屋顶设置绿色屋面,选择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等。
4.4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项目收集屋面及地面雨水,雨水经收集处理后排至景观水系内作为景观水系补水。
4.5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由于降雨过程中,初期的雨水冲刷屋面、道路,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粉尘和泥砂,水质较差,对其进行弃流处理,使其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对于后期较为清澈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后经适当的处理回用,以减少处理工序和降低运行费用等。
对于屋面弃流,采用2~3mm 径流厚度;地面弃流采用3~5mm 径流厚度。
雨水经初期弃流后进入蓄水池,蓄水池兼具沉淀功能,蓄水池内设有排泥装置,避免过量沉淀。
蓄水池雨水经过滤提升泵送至雨水处理系统,经处理水质达到景观补水水质要求后,排至景观水系。
4.6 建筑
优先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屋面及外装饰材料。
本项目以坡屋顶为主,局部采用平屋顶,建筑外墙采用面砖。
平屋顶的建筑采用绿色种植屋顶。
将屋面雨水引入周边的海绵设施,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
4.7 安全要求
建筑与园区的海绵设施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不应对人身安全、建筑安全、地质安全、地下水水质、环境卫生等造成不利影响。
建筑与园区的海绵设施设计有效的进水、转输设施及溢流排放系统。
建筑与园区内下沉式绿地等附近有相应的警示标识。
设计计算书
一、计算原则
1、LID 设施规模根据控制目标及设施在排水系统中发挥的主要功能,选择容积法、流量法或水量平衡法等方法通过计算确定;
2、按照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综合控制目标进行设计,选择其中较大的规模作为设计规模;
3、综合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手段,以源头削减为主;
4、植草沟或者卵石沟作为转输设施,对径流总量削减贡献较小,其调蓄容积不计入总调蓄容积;
5、根据设计地形和汇水面大小科学合理确定LID 设施规模,无法有效收集汇水面径流雨水的调蓄容积不计入总调蓄容积;
二、计算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6 年版)
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3、《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 2016 年9 月
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规范》 GB50400-2006
5. 《成都市绿色建筑项目管理规定》成政发【2015】8 号
6. 《成都市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规定》成住建发【2014】325 号
7.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8.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 43/003-2010)
9.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湘建科[2012]305 号)
10、《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DGJ32/J113-2011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 75 号)
12、项目总平图和其他相关资料
三、LID 设施规模计算
3.1 雨水调蓄
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小于2km2,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本项目LID 设施设计方案计算采用容积法、流量法、水量平衡法等可满足设计要求。
表 1 下垫面组成及径流系数一览表
本项目综合雨量径流系数φ为:
雨量综合径流系数φ
=(0.35X500.00+0.55X4500.00+0.15X17000.00+0.20X28000.00)/(500. 00+4500.00+17000.00+28000.00)=0.216,
根据8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查阅降雨资料,查表得到对应的设计降雨厚度H=40.7mm。
因此,本项目低影响开发需要控制的降雨量为:
V=HφF=50000×40.7÷1000 ×0.216 =439.56m³
本项目LID 设施规模及调蓄能力如下表所示:
表 2 LID 设施控制规模计算表
综上所述:本项目LID 设计方案总控制能力H i=100%×510=510m³,需控制降雨量439.56m³,本项目满足设计目标。
(本项目总体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不小于85%。
)
3.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本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对应设计控制雨量40.7mm。
据前文,地块雨量径流系数为0.216,采用LID 工程措施后共可调蓄510m³,可实现降雨控制量h=1000×510÷(0.216×50000)=47.22mm 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的要求。
3.3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以悬浮物(SS)的控制率记,本项目各类海绵设
施面积及对径流污染物的控制率如下表:
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以SS
计)=(0X85+0X85+0X85+0X75+0.46X85)/10000X100%=0.00%,满足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60%的要求。
3.4 防涝系统
该项目地势西高东低,最大高差达4.3m,东侧利用原始地形设置半地下停车,场地内地坪标高高于周边道路。
发生超标暴雨时,项目内无内涝风险,雨水将通过地表径流,分别汇入周边道路雨水管道。
学习资料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