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鉴定

合集下载

B类建筑抗震鉴定和建筑抗震鉴定

B类建筑抗震鉴定和建筑抗震鉴定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抗震性能和加固设计是建筑物被安全持续使用的重要保障。

如果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达标,加固设计不合理,那么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将会严重破坏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并给居民造成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文章通过对现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以求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应对现实问题,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其抗震性能,使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更加有保障,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人类面对的各种自然灾害种,地震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和超强破坏性等特征,成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受经济发展程度制约和建筑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居民建筑其抗震能力普遍较差,而且受其结构的制约,加固难度系数也较大,当地震发生时,很难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现有建筑进行科学的抗震性能鉴定和评估,并针对其问题采用合理的加固措施,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文章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鉴定方法和加固设计来进行探讨,以求能找到科学有效应对方法。

1需要进行抗震鉴定的建筑物类型在我国传统的居民建筑中,普遍存在抗震性能差的问题。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需要进行抗震性能鉴定,以下列举需要进行鉴定的类型:(1)当建筑物涉及结构改变,如扩建、改变使用功能或者进行重大修理、重建。

(2)现有的建筑物已经达到或者超过设计寿命年限,仍然要保持其使用功能。

(3)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如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怀疑或者对建筑物进入验收程序。

当面临以上问题时,就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该建筑是否能继续投入使用。

2对现有建筑抗震性能的鉴定2.1鉴定步骤。

(1)收集建筑的原始资料。

对建筑物的施工图纸、地基性质勘测、工程用料等原始资料要进行完整准确的收集。

(2)勘测建筑现状。

对建筑物的地基、主体结构进行抽检,并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损耗情况和与施工图的吻合情况进行勘测,并针对特定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分析,如是否有地面沉降、地下水位是否有大幅度的变化等。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2. 提出了现有建筑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根据现有建筑设计 建造年代及原设计依据规范的不同,将其后续使用年限划分为 30、40、50年三个档次。 后续使用年限(Continuous seismic working life或 Continuing seismic service life):对现有建筑经抗震鉴 定后继续使用所约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建筑不需重 新鉴定和相应加固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设计规定的结构或 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订目的使用的时期。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作用 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二、抗震鉴定的主要标准规范
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3.《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14-2008) 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5.《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JGJ 125-99)2004年版 6.《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 7.《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8. 抗震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通知
一、什么样的建筑物需要进行抗震鉴定?
1. 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建筑。 2. 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建筑。 3. 需要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的建筑。 4. 其他有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建筑。
如:遭受灾害(地震、火灾、爆炸、撞击)受损的建筑, 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低劣的建筑等。
(GB50011-2001) ● 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实施 ● 该阶段的特点: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5、抗震鉴定的程序和内容
一般说来,抗震鉴定应包括以下程序: 1、搜集原始资料,如勘探报告、设计施工图、施工记录、隐蔽 工程验收记录和竣工图、工程验收资料等,当资料不足以判断房屋 的抗震能力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实测。 2、调查建筑现状,了解实际情况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 工质量及维护状况,并发现有关的抗震质量问题。 3、分析综合抗震能力,把对结构抗震概念的各种宏观判断和结 构抗震承载力的计算分析结合起来,判断整个结构所具有的抗御地 震灾害的能力。 4、提出鉴定结论和治理方案,主要对不符合鉴定要求的房屋提 出相应的维修、加固、改造或更新等抗震减灾对策。
•2、抗震鉴定的目的
对现有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 对策提供依据,以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
•3、建筑抗震鉴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之一,地震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在我国,地震中死亡人数多,主要是房屋质量差。 在我国,现有建筑相当一部分未考虑抗震,有些虽然考虑了抗震, 但设防标准低,与新的烈度区划图等的规定相比,并不能满足相应的设 防要求。当遭遇到该地区设防烈度影响时,这些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就存 在问题。对这些建筑,必须进行抗震鉴定。
• 二、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
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适用于非刚性体系以及刚性体系 中整体性连接和易局部倒塌部位不满足第一级鉴定要求的砖房。 它又称为二(乙)级鉴定。 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可按下式计算:
ci 12 i
式中:βci——第i楼层的纵向或横向墙体抗震能力指数; ψ1——体系影响系数;
ψ2——局部影响系数。
3、多层砌体房屋第二级抗震鉴定(续)
• 三、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
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适用于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不 满足要求,但仅横墙间距过大或易局部倒塌部位不满足第一级 鉴定的砖房。它又称为二(丙)级鉴定。 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可由下式计算:

GB_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_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30 年;在 80 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宜采用 40 年或更长,且不得少于 30 年。 2 在 90 年代(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系列设计)建造的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不
宜少于 40 年,条件许可时应采用 50 年。 3 在 2001 年以后(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系列设计)建造的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
本标准对现有建筑经抗震鉴定后继续使用所约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建筑不需重新 鉴定和相应加固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 2.1.3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1.4 抗震鉴定 seismic appraisal
4
3 基本规定
3.0.1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1 搜集建筑的勘察报告、施工和竣工验收的相关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应根据鉴定的
需要进行补充实测。 2 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 3 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
注:1 本标准中,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分别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的简称;
1.0.4 现有建筑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按下列规定选择其后续使用年限: 1 在 70 年代及以前建造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现有建筑,其后续使用年限不应少于
6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4.1 场 地 4.1.1 6、7 度时及建造于对抗震有利地段的建筑,可不进行场地对建筑影响的抗震鉴定。
注:1 对建造于危险地段的建筑,场地对建筑影响应按专门规定鉴定; 2 有利、不利等地段和场地类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

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的评估与增强

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的评估与增强

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的评估与增强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逐年扩大,建设用钢量大幅增加。

钢筋混凝土建筑成为我国土建工程建设的主流。

然而,由于地震活动频繁,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的评估与增强越来越被重视。

二、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评估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评估主要采用震害调查、工程力学理论、数值模拟等方法。

其中震害调查是评价结构受震响应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现场检测建筑物的震害,评估其抗震性能。

工程力学理论主要是根据结构本身抗震水平,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其抗震能力。

数值模拟在分析抗震能力时具有高效性和准确度,可根据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荷载作用,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评估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及预测其在不同地震等级下的抗震能力。

三、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增强为提升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结构刚度: 加强钢筋混凝土柱、梁的纵向抗弯能力,增大节点刚度,提升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

2.加固升级: 对于已经成型的建筑,可在某些部位进行加固升级,例如采用钢板加固梁、柱,或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受力部位。

3.增加阻尼: 若结构刚度较大,可通过增加阻尼,提高结构吸能性能。

采用各类减震措施,在建筑结构中加入减震层,降低结构的振幅,提高了抗震水平。

4.采用新型材料: 新型结构材料如曲线清膜玻纤增强材料、高性能混凝土、高力钢等,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具备改善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的潜力。

四、结论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性能的评估与增强是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震害调查、工程力学理论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可以全面评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此外,通过提高结构刚度、加固升级、增加阻尼以及采用新型材料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

这些措施已成为建筑抗震性强化的重要手段,必将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房屋抗震鉴定报告

房屋抗震鉴定报告

房屋抗震鉴定报告房屋抗震鉴定报告是对房屋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鉴定的重要文件,它旨在为房屋的拥有者、政府机构及相关单位提供有关房屋抗震能力的详细信息和评估结果。

以下是一份房屋抗震鉴定报告的示例,内容包括报告摘要、房屋基本信息、鉴定过程、鉴定结果及建议等。

一、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位于某市的某栋房屋进行了抗震鉴定,评估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报告主要包括房屋基本信息、鉴定过程、鉴定结果及建议等内容。

二、房屋基本信息1. 建筑年代:2022年2.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 地理位置:某市某区4. 房屋用途:住宅5. 建筑面积:350平方米6. 层数:2层三、鉴定过程1. 建筑结构概况调查:了解房屋的建筑结构类型、结构体系、构件尺寸等基本信息。

2. 房屋建筑图纸复核:核查房屋的建筑图纸,确保房屋结构符合设计规范。

3. 房屋主要受力构件材料强度检测:对房屋的主要受力构件(如柱、梁、板等)进行材料强度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等。

4. 房屋变形测量:对房屋的倾斜、不均匀沉降等变形情况进行测量。

5. 房屋建筑、结构的缺陷和损伤检测:检查房屋的建筑、结构是否存在缺陷、损伤等情况。

6. 房屋结构承载力验算:根据实测房屋结构的材料力学性能、结构布置情况进行房屋结构承载力验算。

7. 房屋抗震性能分析: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分析评估房屋的安全性及抗震性能。

四、鉴定结果1. 房屋结构安全评估:根据检测结果,房屋结构安全,符合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2. 房屋抗震性能评估: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良好,能够满足预期的安全性能目标。

五、建议1. 继续加强房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房屋的使用安全。

2. 定期进行房屋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房屋的潜在安全隐患。

3. 建议在房屋改造、扩建等过程中,充分考虑抗震性能,确保房屋的安全性能。

4. 加强房屋抗震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房屋使用者的抗震意识。

本报告仅供参考,房屋的抗震性能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震烈度、地震持续时间等。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确定后续使用年限
A类建筑抗震鉴定
B类建筑抗震鉴定
鉴定过关
通过
通过
第一级鉴定 未通过
第二级鉴定
抗震措施鉴定
抗震承载力验算

通 过
通过 抗震能力综合评定
未通过
未通过
采取措施
鉴定过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1.0.1) 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现有建筑,具有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相同的设防目标;后续使 用年限少于50年的现有建筑,在遭遇同样的地震影响时,其 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建筑。
1995
2009
11+3
11+7
25(144) 36(292)
24
21
78 以前,烈度提高 所有现有建筑
⑵粘贴钢板加固(6.3.10) 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6.3.11) ⑷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进行了原则性规定(6.3.16) ⑸增设支撑加固(6.3.15) ⑹楼盖现浇层加固(7.3.3、7.3.4)
GB50023 抗震鉴定标准 1995 版与 2009 版的比较
项目 章、附录
节(条) 强制性条文 适用范围 设防目标 烈度分档 检查手段 验算要求 衡量指标 鉴定结论
一、标准修订背景
1. 标准实施已十多年,期间一些相关标准已进行了修订 2. 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房屋抗震鉴定
工作,依据什么标准进行鉴定成为当务之急 3.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现有中小学校舍如何鉴定 4. 标准应体现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成熟的技术与方法 5. 原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标准修订过程
⑷A类砌体房屋中属重点设防类的,在第一级鉴定中增 加了对构造柱设置的鉴定内容(5.2.4),不符合要求时需对 综合抗震能力予以折减(5.2.14)。

GB50023-9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9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的粘土

指基础底面实际平均压应力
使用期不够或岩石 碎石土 其他软弱土 提高系数值可取
承受水平力为主的天然地基验算水平抗滑时 抗滑阻
力可采用基础底面摩擦力和基础正侧面土的水平抗力之和 基础
正侧面土的水平抗力 可取其被动土压力的 抗滑安全系数不
宜小于 当刚性地坪的宽度不小于地坪孔口承压面宽度的
倍时 尚可利用刚性地坪的抗滑能力
组合值系数和作用效应系数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规定采用
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 的规定采用
抗震鉴定的承载力调整系数 除本标准各章有具体
规定外 一般情况下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值的 倍采用
对砖墙 砖柱 烟囱 水塔和钢构件连接 仍按现行
甲类建筑 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专门规定采用
乙类建筑 抗震验算 可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 抗震构
造 除 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采用
丙类建筑 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
丁类建筑
度时 抗震验算可适当降低要求 抗震构造可
按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 度时可不做抗震鉴定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 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 尚应符
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承载力抗震调整
系数值采用
中国建筑资讯网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要求 可根据建筑所在场地 地基和
基础等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作下列调整
类场地上的乙 丙类建筑
度时 构造要求可
降低一度
类场地 复杂地形 严重不均匀土层上的建筑以及
同一建筑单元存在不同类型基础时 可提高抗震鉴定要求
基础底面以下的软弱土层厚度不大于 采用桩基的建筑 对下列情况可不进行桩基的抗震验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019年版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019年版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019年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是指对建筑物在受到地震作用时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监测的一系列规范和技术要求。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对建筑物和人身安全造成的损失。

一、鉴定对象范围建筑抗震鉴定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鉴定对象包括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既有建筑主要指已经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的建筑物。

二、鉴定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包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鉴定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抗震设计和鉴定经验,并按照标准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鉴定工作。

三、鉴定内容建筑抗震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建筑物结构及材料检测对建筑物的结构构件、材料进行检测,包括混凝土、钢筋等的性能和状况评估。

2. 地基和基础状况分析评估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抗震设防状况评估评估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设防情况,包括结构设计、抗震措施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 抗震性能等级评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级,包括一般性能、较好性能、良好性能等级。

四、鉴定报告出具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要求鉴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出具详细的鉴定报告,报告中应包括鉴定结论、建议改进措施、抗震设防等级等内容,并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出合理建议。

五、鉴定结果管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要求鉴定结果应妥善管理,鉴定单位应保存相关数据和资料,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是保障建筑物抗震安全的重要技术规范,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物所有者和管理者应遵守相关标准要求,积极开展抗震鉴定工作,保障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抗震性能鉴定分析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抗震性能鉴定分析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抗震性能鉴定分析杨玲 1 周明 2 贺海斌 3(1.湖南湘建智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2.邵阳市交通枢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邵阳 422000; 3.邵阳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 湖南邵阳 422000)摘要: 针对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某教学楼,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和《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2021)属于A 类建筑,进行建筑外观、地基基础现状、结构平面布置、材料性能指标、结构构造连接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抗震能力的评定,建立了抗震鉴定的流程图,经两级鉴定对该教学楼进行了评价,得出其鉴定结果,并指出部分构件需要进行加固。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教学楼 A 类建筑 抗震性能鉴定中图分类号: TU352.11;TU74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91(2023)16-0166-05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Capability of a Teaching Building with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YANG Ling 1 ZHOU Ming 2 HE Haibin 3(1. Hunan Xiangjian Zhi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0 China;2. Shaoyang Transportation Hub Construction Co., L td., Shaoyang, Hunan Province, 422000 China;3.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ivi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haoyang University,Shaoyang, Hunan Province, 422000 China)Abstract: For a teaching building built in the 1970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Building Seismic For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GB 50223-2008) and "General Code for Identifica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Existing Build‐ings" (GB 55021-2021), it belongs to the Class A building. The comprehensive anti-seismic capacity of the build‐ing appearance, foundation status, structure layout, material performance index, structure conn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is evaluated, the flow chart of seismic appraisal is established, the teaching building is evaluated after two-level appraisal, appraisal results are obtained, and it is indicated that some components need to be reinforced.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Teaching building; Class A building;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capability我国位于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两大活跃地震带之间,受到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板块的挤压作用,地震断裂带丰富,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点[1]。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的基本规定:3 基本规定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3.0.1.1 社会影响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

3.0.1.2 城市的大小和地位、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0.1.3 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

3.0.1.4 结构本身的抗震潜力大小、使用功能恢复的难易程度。

3.0.1.5 建筑物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划分类别。

3.0.1.6 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同建筑,由于所处地位及受地震破坏后产生后果及影响不同,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3.0.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其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3.0.2.1 甲类建筑,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对国民经济有巨大损失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3.0.2.2 乙类建筑,主要指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且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

3.0.2.3 丙类建筑,地震破坏后有一般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乙、丁类的建筑。

3.0.2.4 丁类建筑,地震破坏或倒塌不会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经济损失轻微的建筑。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等建筑。

3.0.3 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3.0.3.1 甲类建筑,应按提高设防烈度一度设计(包括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

3.0.3.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提高一度设计,当为9度时,应加强抗震措施。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可采用抗震性能好、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并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

乙类建筑的地基基础可不提高抗震措施。

3.0.3.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设计。

3.0.3.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可不降低;当设防烈度为7—9度时,抗震措施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设计,当为6度时可不降低。

抗震鉴定报告范文

抗震鉴定报告范文

抗震鉴定报告范文一、鉴定目的和方法本次抗震鉴定的目的是评估被鉴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建筑物的抗震改造提供依据。

本次鉴定采用了以下方法:建筑物调查、设计文件审核、结构材料检测、结构计算等。

二、鉴定建筑物概况被鉴定建筑物为一栋多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物总共10层,地上8层,地下2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高度约30米。

三、建筑物抗震鉴定结果1.结构调查结果经过对建筑物的调查,发现建筑物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和裂缝。

主要的问题包括柱子的弯曲变形、框架连接处的裂缝以及部分楼板的下沉现象。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2.设计文件审核结果研究了建筑物的设计文件,发现建筑设计满足了相关的抗震设计规范。

设计中采用了适当的抗震设防烈度,采用了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但是在设计文件中没有发现相应的抗震改造设计方案。

3.结构材料检测结果对部分结构材料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显示结构材料的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4.结构计算结果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但是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局部稳定性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

四、抗震改造建议基于以上鉴定结果,针对被鉴定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提出以下改造建议:1.进行局部结构的加固。

对于已经出现裂缝和破损的部位,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以提高局部的抗震性能。

2.增加结构的延性。

通过增加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提高结构的延性,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降低破坏的风险。

3.加强框架连接处的抗震性能。

对于框架连接处存在的裂缝和松动现象,进行相应的修复和加固,增强框架的整体抗震性能。

4.定期检测和维护。

建议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的抗震性能检测和结构维护,及时修复和加固存在的问题部位,确保建筑物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总结本次抗震鉴定发现了被鉴定建筑物存在一定的抗震问题,但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A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

A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

A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Ⅰ)第一级鉴定6.2.1 现有A类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架结构宜为双向框架,装配式框架宜有整浇节点,8、9度时不应为铰接节点。

2 框架结构不宜为单跨框架;乙类设防时,不应为单跨框架结构,且8、9度时按梁柱的实际配筋、柱轴向力计算的框架柱的弯矩增大系数宜大于1.1。

3 8、9度时,现有结构体系宜按下列规则性的要求检查:1)平面局部突出部分的长度不宜大于宽度,且不宜大于该方向总长度的30%。

2)立面局部缩进的尺寸不宜大于该方向水平总尺寸的25%。

3)楼层刚度不宜小于其相邻上层刚度的70%,且连续三层总的刚度降低不宜大于50%。

4)无砌体结构相连,且平面内的抗侧力构件及质量分布宜基本均匀对称。

4 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盖、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表6.2.1-1的规定,超过时应考虑楼盖平面内变形的影响。

5 8度时,厚度不小于240mm、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5的抗侧力黏土砖填充墙,其平均间距应不大于表6.2.1-2规定的限值。

6.2.2 梁、柱、墙实际达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6、7度时不应低于C13,8、9度时不应低于C18。

6.2.3 6度和7度Ⅰ、Ⅱ类场地时,框架结构应按下列规定检查:1 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的配置应符合非抗震设计的要求,其中,梁纵向钢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HPB235级钢筋不宜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25倍,HRB335级钢筋不宜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30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3时,锚固长度应相应增加纵向钢筋直径的5倍。

2 6度乙类设防时,框架的中柱和边柱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不应少于0.5%,角柱不应少于0.7%,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8倍纵向钢筋直径且不大于150mm,最小直径不宜小于6mm。

6.2.4 7度Ⅲ、Ⅳ类场地和8、9度时,框架梁柱的配筋尚应着重按下列要求检查:1 梁两端在梁高各一倍范围内的箍筋间距,8度时不应大于200mm,9度时不应大于150mm。

钢筋混凝土的抗震性能评估

钢筋混凝土的抗震性能评估

钢筋混凝土的抗震性能评估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建筑领域,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而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现并非总是令人满意,因此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准确评估至关重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是关键因素之一。

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徐变特性以及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性等都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能力。

高质量的混凝土和高强度、高延性的钢筋能够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

结构的设计也是影响抗震性能的重要方面。

合理的结构布局,如规则的平面和立面形状、均匀的质量分布以及适当的刚度和强度分布,有助于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和薄弱部位的出现。

梁柱节点的设计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结构在地震中的整体性和传力性能。

施工质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钢筋的绑扎和连接质量等如果不符合规范要求,可能会导致结构存在缺陷,降低其抗震能力。

例如,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可能会出现蜂窝麻面,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整体性;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可能导致钢筋在地震作用下提前拔出,从而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

要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基于试验的方法是最为直接和可靠的。

通过对构件或结构进行拟静力试验或振动台试验,可以真实地模拟地震作用,观察结构的破坏模式和变形能力,从而评估其抗震性能。

然而,试验方法往往成本较高,且试验条件有限,难以完全模拟实际地震的复杂性。

数值模拟方法在抗震性能评估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有限元软件,可以建立结构的数学模型,输入材料参数和地震波,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地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但模型的准确性取决于输入参数的合理性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经验评估方法则基于以往的地震灾害调查和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对结构的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来判断其抗震性能。

GB50023-9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9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高度 10 7 层数 三 二 五 三 三 二 四 三 8 7 二 二
6度
高度 19 13 13 7 18 16 层数 六 四 四 二 五 四 19 13 13 7 17 15
7度
高度 层数 六 四 四 二 五 四 16 10 10 7 15 12
高度
层数
1.第一级鉴定
(1)结构体系 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在纵横两个方向均应有砖或RC抗震墙, 抗震横墙最大间距应满足表7.2.1规定;
标准低,在遭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 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
三、抗震鉴定方法—两级鉴定法,即筛选法。第一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
鉴定(即概念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 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第一级鉴定满足抗震要求时,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否 则应由第二级鉴定做出判断。
四、场地、地基基础
1.场地—8.9度时,条形山丘及陡坡建筑场地,应对地基土体稳定性进行评估; 江、河、海岸建筑场地应对土体液化滑动与开裂危害进行分析。
2.地基基础 着重调查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倾斜等静力缺陷,分析软弱土、 饱和土液化、震陷及抗震承载力。
五、多层砌体房屋
1.多层砌体房屋两级鉴定框图
楼 层 总 数 检 查 楼 层
1
表5.2.5-1
砂浆强度等级
M0.4 M1 M2.5 M5 M10 M0.4 M1 M2.5 M5 M10
L
6.0
B
8.8
L
9.2
B
14
11
L
6度
13
9.8
B
15
14 12 10 9.4
L
B L B

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抗震鉴定表

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抗震鉴定表

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抗震鉴定表摘要:一、抗震等级的确定二、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抗震鉴定表的应用三、抗震设计方法与要求四、结论正文:一、抗震等级的确定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根据烈度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在抗规的第九章中,除了9.2.14条款关于宽厚比提到抗震等级外,其他部分均按照烈度和场地类别进行区分。

在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抗震规范中,抗震等级并不影响结构计算。

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采用PKPM设计软件时,只需按照9.2.14条款进行设置即可。

二、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抗震鉴定表的应用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抗震鉴定表是针对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的实用工具。

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性能、构造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使用抗震鉴定表时,需结合相关规范和设计手册,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抗震设计方法与要求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据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和结构类型,确定抗震等级。

2.确保结构体系的合理性,避免采用不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布置。

3.选用合格的材料,并注重材料之间的匹配和协同作用。

4.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5.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6.遵循抗震设计规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四、结论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结构的抗震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抗震等级的确定、抗震鉴定表的应用、抗震设计方法和要求等。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性能、构造措施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精)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精)

g 楼梯柱
(1)框架中的楼梯斜梁和踏步板构成类似竖向钢筋混凝土斜撑,作用于 楼梯柱或支承中间平台梁板的框架柱,以致这些柱承受更大的地震剪力。
(2)有时,楼梯平台柱上下与框架梁连接,实际形成短柱而加重了震害。
(3)在构造上应按短柱考虑,控制轴压比,加密箍筋间距是合适的。
3、框架梁 a 梁端:斜裂缝裂缝正八字形、竖裂缝; b 梁的跨中在中部1/3跨度范围内出现竖向裂缝; c 短梁出现斜裂缝,且斜裂缝延伸很长。 4、梁柱节点
填充墙设置不合理使框架柱形成短柱而剪切破坏等形式。
(2)填充墙框架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应用较多。 特点:
嵌砌于框架间的填充砖墙在地震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 共同承受地震水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填充墙框架 的侧移; 填充墙的破坏是最为普遍; 框架平面内嵌砌砖填充墙时,柱上端易发生剪切破坏。 外墙框架柱在窗洞处因受窗下墙的约束而发生短柱型剪切 破坏。
都江堰市中医院住院部大楼,七层框架结构, 平面L形,一翼完全倒塌
2、立面布置
a 有裙房等的大底盘建筑,若裙房与主楼相连而不设缝, 体形的突变引起刚度突变,使主楼在接近裙房的楼层 相对较为柔弱,地震时因塑性变形集中效应而产生过大 层间侧移,导致严重破坏; b 房屋高度与高宽比。房屋愈高,受到的地震作用和倾覆力 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c 上部为抗震墙等刚性结构,下部为框架,出现的倾覆破坏; d 突出屋顶的收进建筑破坏严重; e 顶层空旷大房间震害严重; f 高低层毗连房屋震害加重。
(适用于约上世纪七十年代及以前的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 B 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时,房屋的适用的最大高度参考 89规范的规定。(适用于约上世纪八十年代及至2001年建筑,后续 使 用年限为40年);

建筑抗震鉴定报告范本

建筑抗震鉴定报告范本

建筑抗震鉴定报告范本
1. 项目背景
本次建筑抗震鉴定报告对位于XX市XX区的某建筑物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旨在全面评估该建筑的抗震性能,为其后续的维护和加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鉴定对象信息
•建筑名称: XXX建筑物
•建筑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高度: XX 米
•建筑年代:建造于XX年
3. 鉴定方法
本次鉴定采用了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的相关要求,结合实地勘察和现场测试,并参考了历史地震数据和建筑结构设计参数等信息,进行了综合评定。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鉴定结果,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材料、设计参数、施工质量等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该建筑在X级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较好/较差/一般(具体评价)
•鉴定中发现的结构缺陷/隐患/损伤(如有):XXX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加固/维修/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建议对该建筑物进行定期的抗震性能监测与维护,并按需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5. 辅助资料
•鉴定报告附图(如有)
•相关测试数据记录(如有)
本报告针对该建筑的抗震鉴定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为建筑的安全性提供了参考意见和建议。

建议业主和相关部门根据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物在未来的抗震工作中具备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主要形式。

然而,近年来不断发生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给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确定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

一、抗震等级与性能等级的区别抗震等级指的是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承载能力,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地震烈度和抗震设防要求来确定的。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抗震等级分为1~4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般要求、重要要求、较重要要求和特别重要要求。

较重要要求和特别重要要求两个等级要求安全性能高,能够保证建筑物在发生地震等灾难时不受过多破坏。

性能等级则指的是地震后建筑物的损伤程度。

地震损伤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三级。

其中轻度损伤指的是建筑物结构受到轻微破坏,但不影响房屋的基本使用功能;中度损伤指的是建筑物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使建筑物的使用受到限制;而重度损伤则指建筑物结构严重破坏,无法继续使用。

二、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抗震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② 使建筑物经受住地震破坏,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③ 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物的可能影响,确保在可能的地震中建筑结构安全可靠;④ 采用经济、适用、简单可行的设计方法。

2.方法① 采用合适的基础体系,使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资料反应范围尽量小;② 采用适当的剪力墙布局和技术,增加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③ 合理使用原有建筑物结构,避免过度拆改;④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抗震水平,确保建筑物安全。

三、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1.重要性质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应该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质确定。

建筑物的重要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人员数量的多少和结构分布情况;② 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③ 建筑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④ 建筑物的用途、功能和生产力;⑤ 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建筑体型布置
1、平面布置 刚度不均匀; L形等不对称平面的建筑; 开口房屋由于刚度极不均匀,破坏率显著增高; 电梯间布置上存在较大偏心也将使震害加重; 带有较长翼缘或凸出的T形、十字形、U形、H形、 Y形平面由于地震时侧移差异而使震害加重。
2、立面布置
a 有裙房等的大底盘建筑,若裙房与主楼相连而不设缝, 体形的突变引起刚度突变,使主楼在接近裙房的楼层 相对较为柔弱,地震时因塑性变形集中效应而产生过大 层间侧移,导致严重破坏; b 房屋高度与高宽比。房屋愈高,受到的地震作用和倾覆力 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c 上部为抗震墙等刚性结构,下部为框架,出现的倾覆破坏; d 突出屋顶的收进建筑破坏严重; e 顶层空旷大房间震害严重; f 高低层毗连房屋震害加重。
整体倒塌或倾覆;
薄弱层倒塌(底层破坏、顶层塔楼破坏、中间层破坏); 框架节点破坏、强梁弱柱破坏;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不牢倒塌;
填充墙设置不合理使框架柱形成短柱而剪切破坏等形式。
(2)有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应用较多。 特点:
嵌砌于框架间的填充砖墙在地震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 共同承受地震水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填充墙框架 的侧移; 填充墙的破坏是最为普遍; 框架平面内嵌砌砖填充墙时,柱上端易发生剪切破坏。 外墙框架柱在窗洞处因受窗下墙的约束而发生短柱型剪切 破坏。
2
b、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2 y
y Vy / Ve
2、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宜符合下列要求: 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仅有少量微小开裂或局部剥落, 钢筋无露筋、锈蚀; 填充墙无明显开裂或与框架脱开; 主体结构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或歪扭。
(三)、 鉴定方法
1、方法: 现有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应按结构体系的合理性、 结构构件材料的实际强度、结构构件的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的配置和 构件连接的可靠性、填充墙等与主体结构的拉接构造以及构件抗震 承载力的综合分析,对整幢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 当梁柱节点构造和框架跨数不符合规定时,应评为不满足抗震 鉴定要求; 当仅有出入口、人流通道处的填充墙不符合规定时,应评为 局部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2、A、B类建筑如何进行抗震鉴定:(强条) A类:逐级鉴定,一级符合要求可不进行第二级鉴定(除9度外)
b 柱底柱根部的破坏率相对柱顶较低;
c 柱身中段的震害与对柱顶和柱底对比相对较少, 但同样存在严重震害:
(1)柱身配箍太小引起的柱身剪切破坏。 (2)柱身的短柱破坏
d 角柱 框架角柱的震害常比边柱和中柱更为严重:
(1)在双向刚接框架中,地震作用的双向偏心与重力荷载的双向偏心 叠加,使角柱的地震承载力更显不足。 (2)多层和高层建筑中,水平地震作用引起较大倾复力矩,在框架整体 斜向弯曲时,使角柱受到的附加轴力最大。 (3)结构体系或重力荷载分布不均匀时,各楼层的质心与刚心间偏心 使在地震平动作用下出现扭转振动,同时地震动还存在扭转分量, 它加剧了结构的扭转振动,角柱在扭转振动过程中比其他框架柱 相对侧移大,承受的扭转作用也最多。
f 短柱
(1)短柱破坏特点剪切承载力不足的震害; (2)长短柱在同一层中同时存在时,短柱破坏严重; (3)框架柱由于墙的嵌固出现短柱而震害加重。
g 楼梯柱
(1)框架中的楼梯斜梁和踏步板构成类似竖向钢筋混凝土斜撑,作用于 楼梯柱或支承中间平台梁板的框架柱,以致这些柱承受更大的地震剪力。
(2)有时,楼梯平台柱上下与框架梁纵筋
6度乙类建筑
7度Ⅲ、Ⅳ类 场地
拉筋≥0.2% 拉筋≥0.2% φ6一200 同非抗震设计
8度
9度
总配筋≥0.5% 总配筋≥0.7%
总配筋≥0.6% 总配筋≥0.8% φ6一200 200
总配筋≥0.8% 总配筋≥1.0% φ8一150 150
柱上、下端 箍筋
梁端箍筋间 距 短柱全高箍 筋 柱截面宽度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抗震鉴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韩继云
一、震害特征
(一)、结构体系引发的震害 1、单跨框架 单跨框架仅有框架作为抗震防线外、且冗余度小,因而在 地震中很容易形成机构从而破坏继而倒塌,单跨框架对于抗震 具有明显的不利因素,故本次《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修编中规 定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对于多层建筑也不宜采用单跨 框架结构。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建筑应进行改变结构体系以及加固或采 取其它相应措施。
B类:结构布置和构造检查和抗震承载力两级鉴定、缺一不可
(四)、 A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
1、第一级鉴定 结构体系、结构材料实际强度、结构构件的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的配置、 构件连接的可靠性、填充墙等与主体结构的拉接构造,检查内容见下页表:
说明: 6度和7度Ⅰ、Ⅱ类场地时,只判断是否满足非抗震设计要求。 其中,梁纵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按70年代的规范检查,但乙类建筑 需要检查柱的配筋。 7度Ⅲ、Ⅳ类场地和8、9度时,要检查纵筋、箍筋等, 9度时要检查轴压比。 框架-抗震墙中抗震墙的构造要求,是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设计规范提出的。
(二)、检查项目
1、应依据其设防烈度重点检查下列薄弱部位:(强制) 6度时,应检查局部易掉落伤人的构件、部件以及楼梯间 非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 7度时,尚应检查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 框架跨数及不同结构体系之间的连接构造。 8、9度时,尚应检查梁、柱的配筋,材料强度,各构件 间的连接,结构体型的规则性,短柱分布, 使用荷载的大小和分布等。
7、楼梯间的破坏 a 在地震往复作用下,楼梯板相当于斜撑, 受力为拉弯压弯构件,而在以往的结构设计中, 仅将梯板当受弯构件计算; b 楼梯梁在承受地震力的同时, 还承受来自双方向楼梯板的剪切扭转作用。
二、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
(一)、适用范围:
A 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时,房屋的总层数不超过10层;
4、竖向刚度不均匀使震害加重 (1)底部刚度小 由于底层抗侧移刚度和屈服强度骤然减低,位移增大, 屈服强度系数比上面各层小的多,引起底层严重破坏甚至 倒塌。 (2)中间柔弱层 多层和高层框架房屋的中间层,强地震时常出现异常的震害, 这些层可能是结构布置较弱的楼层,而且高层房屋的竖向地震 作用也是破坏的原因,这些楼层也出现最大压应力或最大拉应 力,在竖向刚度突变时,刚度小的楼层在水平和竖向地震的共 同作用下,由于抗震承载力不足而毁坏倒塌。 (3)顶部柔弱层 (4)上下两端柔弱层
同非抗震设计
不宜小于 300mm
φ8一150
300mm 400mm(Ⅲ、Ⅳ 类场地)
φ8一100
400mm
上述各项规定可评为综合抗震能力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第二级鉴定;
但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但应评为综合
抗震能力不满足抗震要求,且应对房屋采取加固或其他相应措施: 1) 梁柱节点构造不符合要求的框架及乙类的单跨框架结构。 2) 8、9度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3。 3) 与框架结构相连的承重砌体结构不符合要求。 4) 仅有女儿墙、门脸、楼梯间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不符合要求。 5) 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的其他规定有多项明显不符合要求。
2、第二级鉴定
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 A类钢筋混凝土房屋,主要采用平面结构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进行第二级鉴定。 楼层综合能力抗震指数方法: a、强条:现有钢筋混凝土房屋采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进行第二级 鉴定时,应分别选择下列平面结构: 1) 应至少在两个主轴方向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平面结构。 2) 框架结构与承重砌体结构相连时,除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规定外, 尚应选取连接处的平面结构。 3) 有明显扭转效应时,除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规定外,尚应选取计 入扭转影响的边榀结构。
3、防震缝和变形缝的震害
a 缝宽不足; b 缝内落入物造成破坏; c 防震缝两侧相邻建筑物楼层高度不同发生互撞时, 缝两侧为不同材料建造时由于结构动力特性不同, 地震反应不同可能有相位差,地震时碰撞的震害加重; d 防震缝未彻底断开造成震害.
2、框架柱 a 柱顶部破坏是现浇混凝土框架柱最多见的震害:
2、单向框架 特点:(1)仅对横向框架进行平面结构分析。 (2)对纵向按连续梁计算,仅考虑其承担垂直荷载, 在箍筋配置和纵筋的锚固上也常按一般梁考虑。 而地震作用时,实际上横向的基本周期和纵向的基本周期 相当接近,纵横向的总地震力也大致接近,每个柱子在 纵向和横向承受的地震剪力和弯矩也差不多。
3、主体结构的抗震体系 (1)钢筋混凝土框架
(适用于约上世纪七十年代及以前的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 B 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时,房屋的适用的最大高度参考 89规范的规定。(适用于约上世纪八十年代及至2001年建筑,后续 使 用年限为40年);
C 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时,按照现行抗震规范GB50011进行, (适用于2001年以后的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针对于A、B类建筑的抗震鉴 定。
(3)在构造上应按短柱考虑,控制轴压比,加密箍筋间距是合适的。
3、框架梁 a 梁端:斜裂缝裂缝正八字形、竖裂缝; b 梁的跨中在中部1/3跨度范围内出现竖向裂缝; c 短梁出现斜裂缝,且斜裂缝延伸很长。 4、梁柱节点
梁柱节点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左、右梁顺时针绕节点的同方向弯矩 和上、下柱逆时针绕节点的反方向弯矩的作用,在节点处引起的剪力 比柱子的剪力大得多。并使节点域受到一个对角方向的压力和 另一对角方向的拉力,当节点域的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 即产生剪切型的斜向裂缝。 地震作用反向时,将在另一方面产生斜裂缝,地震作用的往复作用, 节点域可能产生多条交叉裂缝,混凝土剥落、酥裂,梁、柱纵筋在节点区 的锚固失效。
(1)柱端混凝土酥碎、散落、竖向钢筋压屈; 柱顶大偏心受压,使受拉侧作用效应超过钢筋混凝土柱的弯曲抗拉强 度。 (2)斜裂缝 柱头顺斜裂缝下滑错动,钢筋顺斜裂缝方向弯曲,严重者混凝 土全部崩落,上层梁板下塌,柱内纵筋压弯成灯笼状。其主要原因 是水平地震作用使柱顶受到压、弯、剪联合作用下,在柱顶刚度变化 处,由于主拉应力破坏而形成45度斜裂缝或在地震反覆作用下形成交 叉裂缝,进而压崩斜裂缝端部混凝土,严重时全部崩落并使纵筋外露 弯曲。 (3)竖向裂缝 主要是箍筋不足或梁柱相交处箍筋布置较差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