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_[完整版]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发展的动因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化概念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人口(农业、非农业);地域(农村、城市);产业(农业产业、非农产业);空间形态转化(城市空间形态、农村空间形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环境.3、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小于30%左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中期阶段(30%~60%或以上):快速发展期;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1、分散发展(指通过新建城市来缓解大城市的发展):1、田园城市(霍华德)2、卫星城、新城(恩维等)3、有机疏散(沙里宁)4、广亩城(赖特)2、集中发展:柯布西埃:指望通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2、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概念⏹田园城市Garden City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以解决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和城市自发膨胀、土地投机等问题。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新城:改进的卫星城。
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所需,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3、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案、技术手段和特点指导思想: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应当成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局原则、经济适度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城市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其中城市调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3.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原则、核心区合理布局原则、分块开发原则、景观保护原则和绿地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合理利用。
4.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合理划分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街区形态、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城市的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6.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平分配原则、城市设施公共化原则、城市服务公众化原则和城市管理公正化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7.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和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8.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度规模原则、经济适度布局原则和经济适度功能划分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9.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参与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 考试要点
填空1城市三要素:人口,大量人口聚集。
产业:工业商业,行政政府所在地2城市发展:没有固定居住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固定居民点的产生第二从劳动大分工城市形成3用城镇人口占中人口的比重来度量城镇化水平发展阶段起步《30%,加速30%《》60%,稳定》60%,。
S曲线4交通的本质和目的:高效率、高效益、低费用、低公害、可持续发展。
5卫星城镇发展卧城到半独立的卫星城再到基本完全独立的新城6 60岁以上达到10%或65岁以上达到7%为老年型人口,男女正常的性别比例为102~1077城市规划的编织层次一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城市分区规划。
二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8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六线: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城市蓝线水库河道:城市黄线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绿线绿化:城市紫线历史文物:城市橙线城市公共设施。
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福边界线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和道路9宽度两种含义,路幅宽度是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宽度的总和。
10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1成组成团2成街成坊3整体式。
空间组合1对比2韵律和节奏3比例和尺度4色彩5绿化6道路7建筑小品11千人指标,即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1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1居住区中心2位于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3沿居住区的主要道路13城市空间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和地面环境设施,重点是城市中心、广场、街道、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区。
二名词解释1城市定义:城市是以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积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镇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级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为步骤并不断付出实践的过程。
3城市规划:实现一定社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用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布置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重点
第一讲城、市、城市城():最初指用土垒成的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后来指由高墙围绕、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要塞①市():进行物品交易的场所②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是人类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在埃及尼罗河下游、西亚两河流域(约3500~3000 BC)人类城市的历史:5500~5000年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曹魏邺城明确功能分区古希腊雅典800 BC 特点:布局不规则;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广场、卫城)古罗马古罗马城奠基于753 BC,全盛期:公元3世纪特点:世俗化;军事化;君权化(广场群中世纪时期锡耶那(意大利)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罗马罗马城市改建近代城市伦敦1666年伦敦改建规划(古典主义风格)仅有部分实施城市无序蔓延城市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规律性:城市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低于30%,增长速度缓慢;加速阶段: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里(几十年内)就达到70%左右;稳定阶段:速度趋缓,稳步提升到70~90%。
诺瑟姆曲线当前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征进程加快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第二讲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严谨对称、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自然理念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知识点
填空形1. 现代城镇的本质特征:①产业构成②人口数量③职能2. 反映城镇化的水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诺瑟姆曲线”用S形曲线表示,将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阶段。
4. 春秋战国之际——《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5. 战国——《管子》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
6.托马斯·莫尔——空间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方案罗伯特·欧文——新协和村傅立叶——法郎吉霍华德——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昂温——卫星城市7. 1933年《雅典宪章》中认为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城市四项基本功能——生活、工作、游憩和交通。
其解决办法就是将城市划分的功能分区。
8. 1978年《马丘比丘宪章》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9. 1992年,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的中心思想是:环境应该作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对环境和发展进行综合决策。
10.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①主干法②从属法规③专项法④相关法11. 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
12. 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
13. 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基本价值观:永续发展14. 永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15.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有三个方面:①现场勘踏②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③分析研究(填选型)16.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17.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①战略目标②战略重点③战略措施18.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拟定的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应该选择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指标。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 现代城镇的本质特征产业结构、人口数量和职能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村庄;相对于村庄,城镇一般聚居更多的人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镇一般还具有如下特征:城镇一般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村庄,城镇一般拥有相对于村庄更为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2 城镇化水平的概念及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2)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现特征: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3 诺瑟姆曲线的主要内容(13):在总结总结欧美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把城镇化的轨迹概括为拉长的S形曲线,并将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城镇化水平<30%加速阶段:城镇化水平30~60%稳定阶段:城镇化水平>60%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4 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的主要观点(28)(PPT)霍华德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等问题都提出了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增添了一些花坛和绿地,而霍华德所说的"garden"是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书)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将城市土地归于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吸引人口“磁性”所致,如果把这些磁性进行有意识的移植和控制,城市就不会盲目膨胀,如果将城市土地统一归城市机构,就会消灭土地投机,而土地升值所获得的利润,应该归城市机构所支配;城市经费可从房租中获得,城市是会发展的,当其发展到规定人口,便可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另建一个相同的城市5 卫星城镇规划理念及其发展阶段(29)建立卫星城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在大城市外围建立既有就业岗位,又有教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发展阶段: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半独立的卫星城镇,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独立于主城的新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多中心敞开式的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6 (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1)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C复习重点第一章城市及城镇化〔6.25%〕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现代城镇的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3.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到达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到达7% 以上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4.城镇化的含义:〔1〕人口职业转变: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2〕产业构造转变:农业产业转换为非农产业〔二、三产业〕;〔3〕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4〕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5.理解城镇化的含义要从人口、产业、空间和文化四个方面。
6.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7.城镇化定义: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及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开展完善的过程。
8.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构造转变的过程;〔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三产业开展的根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9.绘制城镇化开展的S形曲线:10.城镇化开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到达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快速提升阶段。
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不长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就到达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根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根本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开展和技术的进步,一局部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11.城镇化测度方法:人口指标法、复合指标法12.当前我国所处的城镇化开展阶段:加速开展阶段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开展〔6.25%〕1.?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立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附答案)
考试题目如下:第一部份:单选题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成(D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2.建造物经济寿命的终结表明(C )。
A.该建造物已破旧得没有使用价值了B.该建造已破旧得卖不出去了C.建造物价值小于地块价值D.由于房产价格下跌,该建造已无经济价值3.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A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4.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B)或者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 B.10%;7% C.12%;8%D.15%;10%5.工业革命前,欧洲浮现的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 (B )。
A.雅典 B.罗马 C.伦敦 D.巴黎6.第一个成为城市化人口超过 50%总人口的国家是(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7.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超过 100 万人口的城市不包括(B )。
A.唐长安 B.西汉长安 C.南朝建康 D.明清北京8.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
A.以教堂为城市中,b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造为城市核心9.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10.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B) 来实现。
A.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合理布局B.对城市空间特别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C.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D.确定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11.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A)。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城市规划原理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城市规划师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在城市规划原理考试中,有一些重点内容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
下面,我将就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首先,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等。
在考试中,我们需要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解城市规划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过程,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规划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回答相关的考试题目。
其次,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还会涉及到城市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划编制的程序和方法、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等内容。
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掌握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理解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此外,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还会涉及到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原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内容。
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掌握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这样才能够在考试中有针对性地回答相关问题。
最后,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还会对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城市更新案例、城市扩张案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案例等。
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熟悉一些经典的城市规划案例,了解这些案例背后的规划理念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在考试中举一反三,举重若轻。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相关法律法规、规划编制的程序和方法、实施与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经典案例分析等。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复习,扎实掌握这些重点内容,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祝大家考试顺利!。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1,城市性质:城市性质(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2、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3、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居住小区:居住小区(housing estate)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5、竖向规划: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
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日后居住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6、居民点:定义为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7、城市化: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8、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9、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使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施的总称10、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11、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章城市及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2、城市化含义: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与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与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城市化几个阶段: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与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到达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到达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根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根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开展与技术的进步,一局部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开展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立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场进入都城建立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1)田园城市理论:英国霍华德提出。
意义:提出开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
原那么;动态管理的观点。
(2)卫星城镇理论:昂温提出。
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效劳设施。
(3)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及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4)马丘比丘宪章:重视人及人的联系。
(5)邻里单位:要求在交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称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1、一书两证: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立工程选址意见书、建立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建立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1、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开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1 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导致了居民点的形成2 城市的形成: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来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3 行政区划的标准:我国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其中,按行政管辖不同,还可以把市进一步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4 城市的发展(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西的区别):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制,各朝代都城规模都很大、布局严整,这些都城都是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以超经济的手段,役使人民在短期内建成的。
除了都城外,府、州、县就是不同行政管辖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时间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小,直至17世纪建立君权专制国家,都城才有较大的发展。
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而欧洲封建城市的中心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5 城镇化(一节)——结合课本看1)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结果。
3)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起步阶段;加速阶段;稳定阶段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农业发展(原始动力)、工业化(根本动力)和第三产业崛起(后续动力)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
5)中国已经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
6)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正确思想:大城市有一个适度规模问题,积极发展小城镇应尽快使其达到适度规模,而不是遍地开花。
这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城市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逐步形成的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的基本方针。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
第一二章城市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人口及建筑的高密度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备城市的概国标市规本术准》: 城划是一疋内城(6)町冈餓碎(与卫里城)以霍华稳揭出的“田园城市"天标击的近现代城市规划出观7■比玖宅斡口度论恢杀和戛电压蜚,1E96羊出我了耳(明天:邇往真正改革的平和(Tcmorrow;A Reacefbl Path to Real Reform)為址旳IE蓍-«调査:朝伦敦为对彖展幵综合而春入曲城市问题最原再调曲•井析,«模式:»菇应0实蛰霍华德"田困城市"的贡耿在于;站才时工业叫空出现为毘青问竝・戎城孕结舎的爭雯柞为一4■体丢来解决;o谀韻了一种光昶性的欖式,-种比较完整的规划展酿体丟.对觇饋城市规划穆據起了重要的启款作用;往开了誠韦孰划中社士餌至的先河.将樹质规划与杜■合规划村鍔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市规“对时期市的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田园城市的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邻里单位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幵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Perry认为,邻里单位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的计划”,因此这个计划不仅要包括住房,而且要包括它们的环境,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
他同时认为,在当时快速汽车交通的时代,环境中的最重要问题是街道的安全,因此,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道路系统来减少行人和汽车的交织和冲突,并且将汽车交通完全地安排在居住区之外。
邻里单位的基本原则:(1)规模(size):一个居住单位的幵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
城市规划原理 考试重点内容
26.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7.当各方面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不冲突上升到互相和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和谐城市".(P73看一看)
2.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从行政层面区分,我国城乡规划可分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
3.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抑制,当然在一个民主法治社会,这一战略必须建立在市民参与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
18.古希腊城市=哲学思想+几何与数学+城市的公共空间(文化核心)
19.城市文化结构三种类型:物质环境(城市空间布局,自然景观,建筑风格,街道肌理,城市标志物等)制度环境(各种法律法规)人文环境(包括个人自身的基本活动,社会活动,精神活动等)
20.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现场调查法。
第三篇城乡空间规划
7.城市工地的归属: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除农民集体所有外,属于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的土地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第九条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中。土地管理法》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一讲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及专业教育发展趋势(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尽早介入城市规划学科的学习,学习城市规划的背景和基本内容,熟悉城市规划学科所包含的相关知识体系。
从认识(recognize)城市、了解(knowledge)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入手,使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ion)、内容与方法(content and method),初步树立区域整体观、文化观、环境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 学习方法: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实习相结合规划师不可能是全方位的专家,强调规划的综合性(Integration)是指规划师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应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使社会发展的风险性降到最低。
这就要求规划师更加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成的原因,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城市发展的过程。
二、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趋势(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发达国家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也经历了从工程学——建筑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的过程,近半数高等学院校设规划专业。
从中看出的特点与趋势:①规划专业教育的基础呈逐步拓展的趋势;②规划专业教育的重点呈工程与社会经济多元化的特征;③规划教育与国家规划机构、制度、体系相一致;④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一致;⑤规划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学科,其专业教育需要一个较宽的基础教育和一些方向性的专业教育。
⑥现代分析统计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应该是一专多能,具有专长的博学者。
复合型人才是今后人才培养的方向。
第二讲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起源一、城市的概念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一、名词解释1、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修建性详细规划:一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城市规模: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4、城市人口规模:指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实际人口数量。
5、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化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6、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7、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8、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种绿地。
9、绿地指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城市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10、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
11、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12、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高层次规划,是城市规划综合性、整体性、政策性和法执性的集中体现。
13、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14、永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5、用地面积:指由城市规划行政部门确定的建设用地边界所围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包括原有建设用地面积及新征建设用地面积,不含代征用地的面积。
16、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和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
17、路幅宽度: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部分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雷德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绿地、住宅与人行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网布置成曲线;行人和机动车在一个平面上隔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成团,形成口袋形;相应配置公共建筑,将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使住宅区的各部分通往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24、户室比户室比又叫户型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总套数的比重25、住宅街坊是指在小城尺度的城市街坊中,一栋或者多栋住宅楼沿周边布置,对外形成公共街道,对内形成内院,集居住,商业多功能与一身的居住体。
与其他模式的住宅相比,它更强调空间的围合以及功能的混合。
2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27、停车率:即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区总户数的比率停车率=居民停车位数/居住总户数28、住宅建筑毛密度: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住宅建筑毛密度=住宅总套数/居住区用地总面积29、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30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31、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筑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简答题部分1、建筑平面群体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用图示)(图示见规划原理书P388)。
行列布置:优:绝大多数居室朝向良好,结构施工简单缺:处理不好会产生单调、呆板改进:a、山墙错落b、单元错开梯搂 c 、成组改革影响周边布置:优:①能形成封闭小空间,便于组织绿化、休憩地②对于寒冰地区可阻挡风沙③节约用地,提高密度缺:①部分居室朝向差,炎热地区西晒②结构施工较为复杂,不利于抗震,造价会增加③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方工程单周边双周边自由周边混合布置: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形式,最常见的往往是以行列式为主,以少数住宅式公建沿道路式院落周边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
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三级方式布置的内容是什么?(原理书P413)第一级(居住级)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
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地块划分的原则是什么?(控制性详细规划P34)1.严格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根据用地部门、单位划分地块2.以单一性质规划地块,即一般一个地块只有一种使用性质3.建议有一边与城市道路相邻4.结合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地块5.考虑低价的区位级差6.地块大小应和土地开发的规模相协调,以利于统一开发7.对于文物古迹风貌保护建筑及现状质量较好、规划给予保留的地段,可单独划块,不再给定指标8.规划地块划分必须满足“专业规划线”的要求,专业规划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控制要求,主要有道路红线、河湖水面蓝线、城市绿化绿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紫线、微波通道橙线等9.应尊重地块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4、城市公共区中心的空间组织原则(轴线法则、立体空间建筑室内室外)(城市规划原理P504)1.运用轴线法则。
可以有一条轴线或几条主、次的轴线。
轴线可以把中心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称为一个整体,轴线也能把城市中的各个中心联系起来,把街道和广场等串联起来。
2.考虑建筑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地面、高架和地下空间,专用和公共空间,车行和人行空间,以及各空间之间的环境协调。
要使整个建筑空间和环境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5、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原理》p4501.对于大量而普遍的绿化,宜选择易管。
易长,少修建,少虫害,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一般以乔木为主,也可以考虑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在一些重点绿化地段,如居住区入口处或公共活动中心,则可选种一些观赏性的乔灌木或少量花卉。
2.应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行道树宜选用遮阳力强的落叶乔木,儿童游戏场和青少年活动场地忌用有毒或带刺植物,而体育运动场地则避免采用大量扬花、落花、落果的树木等3.为了迅速形成居住区绿化面貌,特别是在新建居住区,树种可以采用速生和慢生相结合,一速生为主。
4.居住区绿化树种配置应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可采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以及不同树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搭配组合,以丰富居住环境。
5.考虑居住区各类绿化种植与建筑物、管线和构筑物的间距。
6、容积率与城市开发的关系《控规》p46容积率指标对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期投资费用、开发利润总额以及开发资金的循环速度三个方面。
容积率指标对前期投资费用单方面均摊额的影响表现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者先通过有偿征地或其他方式有偿获得城市的开发建设权,接着劲性场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进行地面建设,将建造的各类商品房投入市场销售。
在商品房单方售价和其他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容积率指标,在同样的开放用地上获得更过的建筑面积,就可以降低单方建筑面积上所分摊到的前期投资费用,进而降低总成本,提高开发利润。
反之,则开发利润会有所下降。
提高利润率,开发商可以在保持一定利润率的前提下,增加开发总量获得更多的利润。
同时,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周期中征地、规划设计、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占打半时间,这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资金周转速度,如果增加容积率,减少开发项目,将开发资金相对集中,提高开发建设强度,就可以减少前期工作对开发周期的影响,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7、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要素(土地使用、建筑建造、行为活动)土地使用、建筑建造、行为活动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设计引导的内容和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p67)(方法仅供参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内容为:先确定规划区域的空间结构骨架、各地块的用地功能风貌、道路绿化系统,再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不同空间序列的关系,形成城市设计总体概念与结构,以“城市设计概念图”加以表达,同时,将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的要求以指标的形式确定下来,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承上启下,不宜超越阶段要求,城市设计的内容不是越多越好,规定也不是于恶性越好,要给后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留有充分创造和发挥的余地,要有弹性和灵活性。
9、为什么要在土地使用控制时规定土地使用兼容及其原则?(控规P39)为了使控制性详细规划既有“弹性”,又不失去控制作用。
土地使用兼容的原则:①促进相关功能建筑的集中布置②提高土地经济效益③减少环境干扰④确保非营利性设施、市政设施用地不被占用⑤保持土地使用的有限灵活性,允许部分建筑、设施混合布置⑥土地使用兼容应注意到其宽容度和灵活性以提高应变能力,同时又不和总体规划相违背。
就具体分类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具体对待,不强求一律。
10、居住区规划中节约用地的手法。
(原理P407)(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1.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①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②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③采用┌型、Ⅱ型、E型、梳型等住宅2.空间的借用3.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4.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3)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11、分析居住区绿地率与公共绿地率各自的作用与相互的差别(百度百科及百度知道)不确定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住宅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之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非居住区范围内的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