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言文背诵大全及翻译大全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站在东边的碣石上,远眺那辽阔的沧海。

海水波涛汹涌,山岛高耸入云。

树木茂盛,百草丰美。

秋风凄凉,海浪汹涌澎湃。

太阳和月亮仿佛从海中升起;银河灿烂,仿佛从海里涌出。

多么幸运啊,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朝的明月照耀着汉朝的边关,万里长征的将士还未归来。

只要龙城的飞将军还在,就不会让胡人的马匹越过阴山。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好雨似乎知道时节,恰逢春天降临。

随着春风悄悄进入夜晚,滋润万物而悄无声息。

野外的小路和云层都显得黑暗,只有江上的船只灯火通明。

清晨看那被雨水湿润的红花,锦官城的花朵更加鲜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长安城的城楼与三秦相辅相成,远望五津,风烟迷蒙。

与你分别的心情,我们都是在外做官的人。

只要海内存在知己,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邻居一般。

不要在岔路口徘徊,让我们一同挥泪告别。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泰山,你究竟是怎样的呢?齐鲁大地的青翠似乎无穷无尽。

大自然赋予了你神奇的秀丽,山的南北分割了昏暗与黎明。

胸中激荡着层层云雾,眼睛紧盯着归巢的鸟儿。

我定要登上那最高的顶峰,俯瞰众山,它们都显得那么渺小。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翻译:向前望去,看不见古代的贤人;向后望去,也看不见未来的来者。

想到天地的辽阔和时间的悠长,不禁感到孤独和悲伤,泪水不禁流了下来。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八年级下学期的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通常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以下是几篇常见的作品及其翻译:1. 《滕王阁序》 - 王勃- 翻译:《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为滕王阁所作的一篇骈文。

文章以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2.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岳阳楼的美景和作者登楼时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出师表》 - 诸葛亮- 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文章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出征的决心。

4.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翻译:《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一位渔人偶然发现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5.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翻译:《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醉翁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6. 《赤壁赋》 - 苏轼- 翻译:《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赋文。

文章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7. 《游褒禅山记》 - 王安石- 翻译:《游褒禅山记》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篇游记。

文章记述了作者游览褒禅山的经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时,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小古文21篇:原文+字词注释+短文译文+道理启发

小古文21篇:原文+字词注释+短文译文+道理启发

1、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秦青之技,自谓③/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④。

饯于郊衢⑤,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⑥行云。

薛谭乃谢⑦/求反⑧,终生/不敢言归。

字词释义:①学讴(ōu):学唱。

②穷:尽,完。

③自谓:自认为。

遂,于是,就。

④弗止:没有劝阻。

弗,不,没有。

⑤衢(qú):大路。

饯,设酒食送行。

⑥遏(è):阻止。

⑦谢:道歉。

⑧反,同“返”。

译文:薛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学完了,于是便要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设酒食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行云也停住了。

薛谭听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再也不敢说回去的事了。

感悟: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以身示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薛谭知错就改,也令人称赞。

启发:学无止境,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方面,我们要具备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2、会稽kuài jī美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

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选自《世说新语》字词释义:①会稽(kuài jī ):古郡名,今浙江绍兴。

②顾长康:顾恺之,字长康,东晋画家、诗人。

③岩:雄伟的山峰。

④壑(hè ):深沟,借指溪流。

⑤蒙笼:葱茏茂密。

⑥云兴霞蔚:彩云兴起,绚烂美丽。

译文:顾长康从会稽回来,人们问他那里的山川景色有多美。

顾长康回答:"那里群山俊秀,山间小溪纵横交错,草木葱茏,覆盖在山坡上,好像彩云兴起,霞光灿烂无比。

"3、苏堤春晓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①未散,杂花生树,飞英②蘸波③,纷披④掩映,如/列锦⑤铺绣。

览胜⑥者/咸谓⑦/四时皆宜,而/春晓最胜⑧。

选自《西湖志》字词释义:①宿雾:夜雾。

②英:花。

③蘸(zhàn )波:拟人手法,指花瓣在水中蘸一下又浮上来。

初三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初三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初三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在初三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翻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翻译: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翻译:床前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头时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2. 《望岳》- 作者:杜甫- 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翻译:泰山的景色如何?齐鲁大地的青翠还未消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这秀美的山景,阴阳交替,划分了昼夜。

胸中激荡着层层云雾,眼睛紧盯着归巢的鸟儿。

我定要登上这山的顶峰,俯瞰四周的群山。

3. 《滕王阁序》(节选)- 作者:王勃-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翻译:豫章是古老的郡,洪都则是新建的府。

天上的星辰分布在翼轸之间,地理位置连接着衡山和庐山。

三江环绕,五湖环绕,控制着蛮荆,引导着瓯越。

这里物产丰富,天赐珍宝,龙的光辉照耀着牛斗星区;人才辈出,地灵人杰,徐孺子曾下榻于陈蕃的家中。

4. 《岳阳楼记》(节选)- 作者:范仲淹-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官。

到了第二年,政治通达,人民和睦,各种废弃的事务都得到了复兴。

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并在其上刻上了唐代和当代贤人的诗赋。

他委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5. 《桃花源记》(节选)- 作者:陶渊明-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高中必背古诗文言文翻译

高中必背古诗文言文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君子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加以改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我为人处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由啊!教导你懂得这个道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啊!”《庄子》选段翻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翻译:庄子与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确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

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就来问我。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翻译:农家很少有闲暇的月份,五月里人们更是加倍忙碌。

夜晚南风吹起,小麦覆盖着田埂变得金黄。

妇女和婆婆背着竹篮装着食物,孩子们提着水壶。

他们一起去田里送饭,壮年男子在南面的山冈上。

脚上蒸腾着暑气,背上晒着炎炎烈日。

筋疲力尽却不知炎热,只因为珍惜这夏日的漫长时光。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好雨似乎懂得选择时机,在春天到来时才降临。

它随着风悄悄地进入夜晚,滋润万物而没有声音。

乡村的小路上云层都是黑色的,江上的船只中只有灯火明亮。

清晨看向那湿润的红色地方,花朵沉重地压在锦官城。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太阳靠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需要再登上一层楼。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让人怀疑是不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头时思念着远方的家乡。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泰山的壮观如何?齐鲁大地的青翠还未消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阴阳分割了昏暗与黎明。

胸中涌动着层层云彩,眼睛紧盯着归巢的鸟儿。

定要登上那最高的顶峰,俯瞰所有山峦的渺小。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千山之中鸟儿飞得无影无踪,万条小路上人的踪迹消失。

孤舟上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折断的戟沉在沙里,铁质还未被腐蚀,自己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兵器。

最新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

最新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

最新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 《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朝闻道”“君子喻于义”“见贤思齐焉”“质胜文则野”“士不可不弘毅”“譬如为山”“知者不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孚”“小子何莫学夫《诗》”“君子食无求饱”“克己复礼为仁”)【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第三则)【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四则)【译文】孔子说:“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一个人早上能达成了一直坚持的理想。

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实讲诚信略胜一筹而文辞甘拜下风的人,那么他只能在民间做个普通老百姓;文辞略胜一筹而不能做到朴实讲诚信的人,那么他只能做个官员的助手或属员听命于人。

只有将自己打造成文辞与朴实诚信萃集的人,然后才能成为地位高尚的人。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章》)【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我怎能不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呢!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齐鲁大地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高一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相应的注释:1.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注释:雎鸠,一种水鸟;窈窕,形容女子体态美好;君子,指有德行的男子。

2. 《离骚》(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注释:帝高阳,指楚国的始祖;苗裔,后代;朕,古代帝王自称。

3. 《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注释: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洪都,指南昌;星分翼轸,指天文上的星宿划分;衡庐,指衡山和庐山。

4.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注释:庆历,宋仁宗年号;滕子京,指范仲淹;谪守,被贬官;巴陵郡,今湖南岳阳。

5.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注释:环滁,指滁州周围;琅琊,山名。

6.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注释:壬戌,指年份;既望,指农历十五;苏子,指苏轼。

7.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注释:先帝,指刘备;崩殂,指去世;益州,指蜀汉。

8.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注释:晋太元,东晋年号;武陵,地名;缘溪行,沿着溪水行走。

9. 《岳阳楼记》(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注释:巴陵,指岳阳;洞庭,指洞庭湖;衔远山,指洞庭湖四周的山峦。

10. 《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大全,带白话文意思翻译

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大全,带白话文意思翻译

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大全,带白话文意思翻译1、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朱熹白话文意思:读书之乐何处找寻?唯有那点点梅花能代表我一颗赤热的读书心!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二首》白话文意思: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白话文意思:才不久还在田间耕作,转眼间就转身一变成为朝廷大臣。

王侯将相本不是天生的元帅,想当元帅的孩子发奋努力,也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好男儿应当发奋图强。

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5、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谢逸《送董元达》白话文意思:读尽了诗书,你毫无腐儒的酸气;投笔从戎,跃马在西北边关。

6、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于谦《观书》白话文意思: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心中再无半点尘世间的世俗杂念。

7、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

——彭兆荪《读书》白话文意思:人读的书多了,如同带兵十万。

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黄庭坚《送王郎》白话文意思:儿子长大了能读诗书,女儿能干勤纺丝麻。

你呢,只要安心地享乐,读书之余,品味新茶。

9、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杜荀鹤《书斋即事》白话文意思:卖掉房屋旁边的三亩地,添置成窗户下面的一架子书。

10、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唐·薛令之《草堂吟》@李兆香1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白话文意思:小鸟如果想展翅高飞,那就先要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

12、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白话文意思: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

14、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闲居书事》白话文意思: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注解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注解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注解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作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以下是一些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注解: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这是李白在夜晚思念家乡时所作的诗。

诗中通过明月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2.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这首诗是杜甫赞美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和家乡的忧虑与思念。

4. 《滕王阁序》-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注解:《滕王阁序》是王勃为滕王阁所作的序文,文中描写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地理位置。

5.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注解:《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岳阳楼所作的记文,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

6. 《出师表》-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注解:《出师表》是诸葛亮上表给刘禅的奏章,文中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和先帝的忠诚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7. 《醉翁亭记》-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注解:《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描写醉翁亭周围景色的散文,文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8. 《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注解:《爱莲说》是周敦颐赞美莲花的散文,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天天练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讲解

天天练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讲解

天天练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讲解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考试中常见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初中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讲解,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古诗词部分1. 《静夜思》 - 李白- 内容: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 重点:理解“床前明月光”等名句的意境和情感。

2. 《望岳》 - 杜甫- 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 重点:学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

3. 《春望》 - 杜甫- 内容: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 重点:体会“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深沉情感。

4. 《江雪》 - 柳宗元- 内容:描绘了一幅江上雪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超脱。

- 重点:理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5. 《游园不值》 - 叶绍翁- 内容:通过游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重点:学习“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细腻笔触。

# 文言文部分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内容:记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 重点: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2.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内容:描述了醉翁亭的美景和作者的闲适生活。

- 重点:学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超然态度。

3.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内容:叙述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重点:理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和谐景象。

4. 《出师表》 - 诸葛亮- 内容: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出征的责任感。

- 重点:学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精神。

5. 《赤壁赋》 - 苏轼- 内容: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 重点:理解“对海而唱”的豪放和“大江东去”的历史感慨。

在学习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时,同学们不仅要背诵原文,更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更好地运用和表达。

六年级必备古代文言文原文及解释

六年级必备古代文言文原文及解释

六年级必备古代文言文原文及解释1. 《白日依山尽》(李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李白的这首诗描述了白天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人们的奋斗和追求。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太阳落山的美景,意味着一天的结束;“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意味着事物自然而然地向前发展。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人们的追求与挑战,在实现一个目标之后,应进一步提升自己追求更大的成功。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太阳落山的美景;“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黄河奔流入海的景象。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人们应当不断追求进步,踏上更高的境界,寄托了对追求进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希冀。

3. 《长恨歌》(白居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以及对春天的赞美。

诗中的“青青园中葵”描述了园中的葵花青翠欲滴;“朝露待日晞”描绘了清晨的草地上洒满的露水;“阳春布德泽”则表达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恩赐和喜悦;“万物生光辉”描绘了万物在春天中焕发出的光彩夺目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

4.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解释:这篇序言描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滕王的赞美和思索。

诗中的“豫章故郡”描绘了以豫章故郡为背景的滕王阁;“洪都新府”则形容滕王阁的宏伟与庄严。

而“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则比喻滕王阁的高耸,类似于伸展翅膀的飞鸟。

整篇序言通过描绘滕王阁的辉煌和威严,表达了诗人对滕王的敬仰之情。

5. 《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解释:这首词描绘了人生的变化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迁。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高一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通常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基本翻译:1. 《诗经·关雎》-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翻译:雎鸠在河洲上鸣叫,声音悠扬。

美丽的少女,是君子所追求的伴侣。

2. 《离骚》(节选)- 屈原- 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翻译:我深深地叹息,掩面而泣,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难。

3.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 原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翻译:落日的余晖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天的江水与天空融为一色。

4.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原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翻译:先于天下人忧虑,后于天下人欢乐。

5. 《赤壁赋》(节选)- 苏轼- 原文:对海而唱,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翻译:面对大海歌唱,声音呜咽,如同怨恨,如同渴望,如同哭泣,如同诉说。

6.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原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翻译:我本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

7.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等。

8.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 翻译:滁州周围都是山,特别是西南方向的山峰,森林和山谷特别美丽。

9.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原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翻译:大弦的声音嘈杂如同急促的雨声,小弦的声音细腻如同低声私语。

10. 《滕王高阁临江渚》(节选)- 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翻译:太阳依偎着山峦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特色,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背诵这些经典作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翻译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翻译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翻译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作品不仅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也是考试中常见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翻译,供同学们学习参考: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Translation: Before my bed, the moonlight glows, likefrost upon the ground.Looking up, I gaze at the bright moon; bowing my head, I long for my hometown.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Translation: How grand is Mount Tai? The green of Qi and Lu stretches on and on.The Creator has endowed it with divine beauty, the sun and moon divide the dusk and dawn.My chest swells with layers of clouds, my eyes follow the returning birds.I shall ascend to the utmost peak, to look down upon all the lesser hills.3.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Translation: The country is broken, yet mountains and rivers remain; in the city's spring, the grass and trees grow deep.Moved by the times, flowers seem to shed tears; birds startle the heart at parting.Beacon fires have lasted for three months, a letter from home is worth ten thousand in gold.My white hair, when I scratch it, grows shorter, almost unable to hold a hairpin.4.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中国经典古文100篇及译文

中国经典古文100篇及译文

中国经典古文100篇及译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高考必背72篇古诗文带翻译

高考必背72篇古诗文带翻译

高考必背72篇古诗文带翻译高考在即,不少考生或家长对于如何备考有着更多的疑问与期待。

在备考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诗文积累,而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考必须掌握72篇古诗文,这些文章是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考必备的考点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72篇古诗文,并带着大家一起背诵和翻译。

第1篇《古诗十九首》王之涣此篇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共计十九首,运用古今典故对人生、情感、理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可以用来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第2篇《离骚》屈原此篇作品堪称古代文学之巅峰,篇幅较长,涉及到屈原的生活、政治、哲学等多个方面,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深远,不仅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也能拓宽人们的思维和眼界。

第3篇《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这是一篇关于元夕的节日吟咏,讲述了辛弃疾对节日的思念和期盼,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其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至今仍是经典之作,极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第4篇《乡村四月》白居易此篇是白居易的名篇之一,以诗人身临其境的方式,生动描绘了乡村四月的景象。

诗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再现出乡村生活的原生态,值得一读。

第5篇《观书有感》唐·司马迁此篇文章是司马迁从阅读《史记》中联想到自己的行止,对历史孜孜以求的追求和对乱世的反思。

文章语言优美,表达了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第6篇《春夜喜雨》杜甫此篇文章讲述了杜甫在一个春夜雨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课内重点之一。

第7篇《江雪》柳宗元此篇诗篇讲述了江雪的景象,通过对江山、天空、芦苇和雪水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对繁华的追求。

第8篇《登高》杜甫此篇文章以登高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在语言上运用了很多的修辞和比喻,是一篇语言优美、意蕴丰富的文章。

第9篇《滕王阁序》王勃作为中国古代第一篇文章,此篇文章是一篇传世之作。

八年级上文言文古诗词必背加注解

八年级上文言文古诗词必背加注解

八年级上文言文古诗词必背加注解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必背的文言文古诗词及其注解:1.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注解:这是《诗经》中的名篇,描绘了和鸣的雎鸠和美丽的少女,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解:王昌龄的这首诗表达了边塞将士的壮志和对和平的渴望。

3.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王之涣的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开阔的视野。

4.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注解:杜甫的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及时和滋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5.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注解:杜甫的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6.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解:李清照的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7.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注解:苏轼的这首词通过描写打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8.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注解:苏轼的这首词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些古诗词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还应该理解其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翻译《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低下头来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翻译:好雨似乎懂得选择时节,在春天适时地降临。

它随着风悄悄地在夜里降临,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练悬挂在山前。

水流从高处直泻而下,仿佛有三千尺之高,让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农民在正午时分锄地,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壤里。

谁知道我们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苦劳作的结晶。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群山中鸟儿已经飞走,所有的小路上都不见人影。

只有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朝的明月照耀着汉朝的边关,万里长征的士兵还没有归来。

只要龙城的飞将军还在,就不会让胡人的马匹越过阴山。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太阳依着山峦渐渐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翻译:原野上茂盛的草,每年都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轮回。

野火无法将其烧尽,春风一吹,它们又重新生长。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翻译:应该同情那些在青苔上留下足迹的木屐,轻轻地敲击柴门却久久无人应答。

春天的景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从墙外探出头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背诵篇目(34首)1、次北固山下2、赤壁3、水调歌头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问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观刈麦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使至塞上9、春望10、泊秦淮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2、过零丁洋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4、己亥杂诗15、望岳16、钱塘湖春行17、登飞来峰18、雁门太守行19、渔家傲20、天净沙2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2、无题23、夜雨寄北24、关雎25、蒹葭26、相见欢27、浣溪沙2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9、饮酒30、行路难31、游山西村32、观沧海33、江城子34、山坡羊.潼关怀古文言文背诵篇目(16篇)1、论语八则2、三峡3、爱莲说4、小石潭记5、记承天寺夜游6、马说7、陋室铭8、送东阳马生序9、桃花源记10、岳阳楼记11、醉翁亭记12、曹刿论战13、邹忌讽齐王纳谏14、鱼我所欲也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7、出师表文言文翻译大全一、论语八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二、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五、记承天寺夜游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六、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七、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八、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

至舍(shè),四支僵劲(jìng,多音字)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shè)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bì)衣处(chǔ)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县官日有廪(lǐn)稍(shao)之供(gōng),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èi),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è)余,撰(zhuàn)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huó)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九、桃花源记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渔人甚异之。

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4.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5.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8.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9.问所从来。

具答之。

10.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5.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7.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18.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9.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20.后遂无问津者。

十、岳阳楼记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属予作文以记之。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前人之述备矣。

9.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1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12.日星隐耀,山岳潜形;1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5.而或长烟一空,16.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7.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1.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十一、醉翁亭记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9.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10.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1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14.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5.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十二、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曹刿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十三、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吾孰与徐公美?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十四、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