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通假字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28、曲终收拨当心画(同“划”,用拨子)拨 2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同“花”,花朵 )
30、扁鹊望桓候而还走(同“旋”,掉转 ) 31、秦王还柱而走(同“绕”,环绕 )
32、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
10、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同“才”刚刚 )
11、仓鹰击于殿上(同“苍”青色 )
12、齐与楚从亲( 同“纵”合纵 ) 13、既陈而后击之(同“阵”布阵 ) 14、屈平既绌( 同“黜”罢免) 1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同“德”感恩,感谢恩惠 ) 16、一夜飞度镜湖月( 同“渡”,渡过 ) 17、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同“尔”,你的)
)
82、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
83、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同“晻”暗沉沉 )
84、顷之,烟炎张天(同“焰”火焰 )
85、日以尽矣(同“已”已经 )
86、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同“犹”像 ) 87、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 同“矣”啊 )
88、皆阳应曰( 同“佯”假装)
8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 )
通假字
1. 召有司( 官员 )案图(同“按”,察看 ) 2. 愿伯具(详细地)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背叛 ) 3、设九宾于廷(同“傧”,迎宾的人)
4、汉军罢,弗能追(同“疲”,疲乏 ) 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散开 )
6、不复一一自辨(同“辨”,辨别 ) 7、焉用亡郑以陪邻( 同“倍”,增加 ) 8、不( 同“否” )者,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 将要 )为所( 被 )虏 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同“曝”晒 )
98、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同“猝”突然,仓促) 99、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同“债”债务 )
高考高频通假字汇总-高考古诗文阅读精讲课件(新高考专用)
• 17. 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 18. 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 19. 盖:通“盍”,何不;为什么。疑问代词。“技盖至此乎?” • 20. 指:同“旨”,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21. 驩:同“欢”,欢聚。动词。“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 22. 还:同“环”,环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 • 23. 还:同“旋”,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24. 离:通“罹”,遭受。“进不入以离尤兮。”
• 9. 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 • 10.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
宪法。” • 11. 厝:同“措”,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12. 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13.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 14. 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 15. 得:通“德”,恩惠;感激。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16. 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高考高频通假字汇总
• 1.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 2.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3.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4.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 5. 被:通“披”,穿戴。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 6.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 7. 敝:通“弊”,弱点。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 8. 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高三总复习——通假字
1、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畔主背亲B.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C.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去D.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答案:C解析:(“畔”通“叛”,“衿”通“襟”、“亡”通“无”。
)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B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这矣。
C 其真无马邪、其直不知马也。
D 又问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答案:D解析:(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以”通“已”;“邪”通“耶”;有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3、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赢粮而景从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百有余年矣答案:C解析:(“弊”通“敝”,困顿不堪;“景”通“影”;“有”通“又”)4、指出有通假字的一组(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倔起阡陌之中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D.约从离衡答案:D解析:(“从”通“纵”,“衡”通“横”)5、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金就砺则利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D.君子生非异也答案:A(解析:“知”通“智”,“说”通“悦”,“生”通“性”)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度长絜大B.虽有槁暴C.无失其时D.约从离衡答案:A解析:(“有”通“又”;“无”通“毋”;“从”通“纵”。
)7、找出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①而后乃今培风②小知不及大知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④此小大之辩也⑤而征一国者⑥而御六气之辩A.①②④⑥B.①③⑤⑥C.②④⑤D.②④⑤⑥答案:B解析:(①“培”通“凭”;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耐”;⑥“辩”通“变”)8、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才美不外见B.食之不能尽其材C.其真无马邪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答案:D解析:(“见”通“现”;“食”通“饲”;“邪”通“耶”;)9、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诎右臂支船B.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诎”通“曲”;“有”通“又”;“衡”通“横”。
通假字 高三语文
必修上下册中的通假字必修上册1.輮以为轮:2.虽有槁暴: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或师焉,或不焉: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8.山川相缪:9.须臾成五采:10.多平方,少圜:必修下册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无以也:2.鼓瑟希,铿尔:3.莫春者,春服既成:4.王说:5.为长者折枝:6.刑于寡妻,至于兄弟:7.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8.盖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2.砉然向然:13.技盖至此乎?14.批大郤导大窾:15.共其乏困:16.失其所与,不知:17.距关,毋内诸侯:18.张良出,要项伯:1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22.令将军与臣有郤:23.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三:24.遂散六国之从:25.河海不择细流:26.藉寇兵而赍盗粮:27.称心快意,几家能彀?28.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29.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30.翼日进宰:31.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32.不复一一自辨:33.暴霜露,斩荆棘:选修教材中的通假字1.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3.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4.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5.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6.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7.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8.客得之,以说吴王9.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10. 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11. “离骚”者,犹离忧也。
12.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3.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14. 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15.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16. 凿地为坎,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课件】高三总复习--通假字ppt
文言文--通假字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在每组上方的括号内指明通假规律。
C.【 同(近)音字相代替 】
借字 本字 字义
(1)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关 贯 套上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 背 背弃
(3)渔父见而问之曰
父 甫 对老年男子尊称
(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辨 变 变化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文言文--通假字
当堂巩固
6. 上贤而释之(指代汲黯)。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
守。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
大治。
(11江西卷《汲黯》)
题目: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 】
归纳:(4)取消偏旁,推断本字。
文言文--通假字
当堂巩固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 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先生 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 ,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 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
(09江苏卷《书沈通明事》)
题目: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 】
文言文--通假字
当堂巩固
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
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
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通假字汇总(表格版)(按字母顺序编排)
(《齐桓晋文之事》)
仓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
(《唐雎不辱使命》)
藏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藏,同“脏”,脏腑。
(《孔雀东南飞》)
曾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
(《望岳》)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唱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同“涅”,染黑。
(《屈原列传》)
纽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三顾茅庐》)
E
尔
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卖油翁》)
F
反
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反”,返回。
(《齐桓晋文之事》)
反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与朱元思书》)
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愚公移山》)
反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反,同“返”。
(《离骚》)
错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
(《唐雎不辱使命》)
D
当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当,同“尝”,尝试。
(《兼爱》)
蹈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蹈,同“搯”,叩击,拍打。
(《苏武传》)
道
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导”,引导。
(《离骚》)
丁宁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及练习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及练习1、木直中绳,糅以为轮。
(糅:同“煤”,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s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
)8、山川相缪。
(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
(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
(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同“趋”,往,赴。
)13、暴秦之欲无厌。
(同“餍”,满足)14、当与秦相较。
(同“倘”,如果)15、万几宸翰之宝。
(同“机”)16、肇锡余以嘉名(同“赐”)17、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18、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措”,插。
)19、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20、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2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22、独五人之皦皦(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23、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24、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25、共其乏困(同“供”,供给)26、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27、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28、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29、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30、可予不(同“否”)31、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32、召有司案图(同“按”)33、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34、设九宾于廷(同“傧”)3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3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37、请奏盆缶瓦秦王(同“缶”)38、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39、要项伯(同“邀”,邀请)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4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42、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43、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44、拔剑切而唱之(同"啖”,吃)45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46、泾流之大(同“径”,直)47、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48、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49、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通“记”,记述)50、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通“倡”,倡导)5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52、俨骖跳于上路(“俨”通“严”,整治,有此一说)53、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54、青雀黄龙之轴(“轴”通“舳”,船)55、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56、夙遭闵凶(通“悯”,怜悯)57、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58、常在床蓐(通“褥”,草席)59、四十有四(通“又”)60、五尺之僮(通“童”,童仆)指出通假字并解释1、木直中绳,糅以为轮。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60例通假字
L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披散,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靖之战》).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O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L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傩: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傩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细: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细,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衡:①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论积贮疏》)②通“横”,梗塞,不顺,动词。
高考必备通假字大汇总
高考必备通假字大汇总以下是格式错误已经删除的文章:高考必备通假字大汇总案:同“按”,表示察看。
动词。
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XXX。
”罢:通“疲”,表示疲劳。
形容词。
例如:“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表示头发花白。
形容词。
例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表示字版。
名词。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表示晒。
动词。
例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表示暴露、显露。
动词。
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表示暴露、显露。
动词。
例如:“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表示酒器。
名词。
例如:“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表示背叛、忘记。
动词。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XXX也。
”倍:同“背”,表示背叛、违背。
动词。
例如:“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同“被”,表示顶。
动词。
例如:“被XXX。
”被:同“披”,表示穿着。
动词。
例如:“XXX,如被冰雪。
”被:同“披”,表示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例如:“XXX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表示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例如:“XXX至于XXX,被发行吟泽畔。
”XXX:同“睥睨”,表示斜着眼看。
形容词。
例如:“见其客XXX,XXX。
”辟:通“避”,表示躲避。
动词。
例如:“其北陵,XXX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表示行为不正。
形容词。
例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表示困顿、失败。
形容词。
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表示疲惫、衰败。
形容词。
例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表示遍及、普遍。
动词。
例如:“小惠末徧,XXX从也。
”宾:同“傧”,表示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
例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表示不。
副词。
例如:“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表示吗。
疑问语气词。
例如:“XXX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同“否”,表示吗。
2025年高考语文之文言文复习:通假字+偏义复词课件
“属”通“嘱”
2、去掉偏旁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代替“才”
② 拜送于庭
“庭”代替“廷”
3、更换偏旁
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绌”通“黜”,罢免,革除
②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振”通“赈”,赈济
通假字的判断方法:
一、联想同音字
1.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环绕。)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1.
练一练: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②冀缓急或可救助
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③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
文言实词的特点
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 作动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 动宾关系。 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 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
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 本字 古人在书写时本应该使用的字。
示例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
(供)
乏困。
②失其所与,不知。
(智)
更换偏旁,找出本字
根据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形成通假 的情况,我们可以给通假字更换偏旁,从而找 出本字。
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贴)
②距关,毋内诸侯。
(拒)
取消偏旁,找出本字
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成通假的现 ①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266个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古字通假指文言文中音同、音近而形体不同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情况。
中学教材还包括古今字。
A:通用。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如:“雷鼓大震”(《赤壁之战》)中“雷”和“擂”B:假借。
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有时可以借代。
本无其字,借用一个同音字代替。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本有其字,前人写了别字,后人跟着写,别字和本字通用了。
“甚矣,汝之不惠”C:古今字。
古时只有某个字,后来为了区别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就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
如“莫”的义项有日落的时候,没有人,没有,步,不要等,后来另造一个“暮”表日落的时候,古人有时今字不用而用古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中的“暴”与“曝”,“益----溢”“受---授”“孰---熟”“说----悦”等。
D:异体字。
音同义同形不同。
“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俛同“俯”)要学会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当一个字按照他的一般义项讲不通的时候,可试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一个字与那个字相通,要根据上下文文意来判断;能不解释为通假字的尽量不要解释为通假字,因为古人用通假字毕竟是特殊情况。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
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
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读音完全相同。
如: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错”(cuò) 通“措”(2)声母或韵母相同。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课件
评
一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
1.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仓促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3.某所,而母立于兹 。 “而”通“尔”,你(的)
评
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
人乃寤而请之。
文中的通假字有: 傍——旁 不——否 坐——座 乡——向
嘿——默 亡——无
息——熄 寤——悟
思
请完成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议
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一)实词(解释词义)
【注释】①直突:笔直的烟囱。②上行:上座。③功次: 功劳的 等级。④录:记住,指邀请。
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评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
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
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③坐,而不录④言曲突
通 文 假 言
文
字 之
通假字
导
本字 古人在书写时本应该使用的字。 通 通用之意。 假 借用之意,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替代本字。
导
“通假”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 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 个字,在解释通假字时我 们一般用“通”来表示, 如“A通B”。
导
通用字
假借字
古今字
本无其字,同音替代
导
1.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张衡传》) “员”通“圆”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共100个)
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1.案通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颁通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板通版:字版,雕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4.暴通曝:①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②暴露,显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5.桮通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6.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被通披:①披散。
“屈原至于滨,被发行吟泽畔。
” ②穿上。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8.敝通弊:①困顿,失败。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②弊通敝,破旧,谦词。
“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
”9.辩通辨:差别。
“此小大之辩也。
”10.不通否:①副词,不。
“或师焉,或不焉。
”②疑问语气词,吗。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1.采通彩:色彩。
“须臾成五采。
”12.裁通才:时间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13.钞通抄:抄写。
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14.雠通仇:①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②仇恨。
“仇雠敌战之国也。
”15.绌通黜:罢免官职。
动词。
“屈平既绌。
”16.从通纵:①合纵。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②与“横”相对。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7.道通导:引导。
动词。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18.当:①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②当通倘,如果。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9.得通德:感激。
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0.度通渡: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
”21.堕通隳:毁弃。
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22.反通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23.奉:①通俸,俸禄。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②通捧,捧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24.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5.盖通盍,相当于“何不”。
2021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通假字
高考链接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1)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2.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I)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
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
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 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
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
7.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尊”通“樽”,酒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去”通“弆”,收藏
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冯”通“凭”,乘
10.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学以致用
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节选自《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反”通“返”,返回 “坐”通“座”,座位 “女”通“汝”,你 “振”通“赈”,救济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句践返回越国,就忧心苦思,把苦胆 挂在座位上,坐处、卧处抬头就能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自 语:“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其妻子亲 自织布,不吃肉食,不穿有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降低身份礼待 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苦的人家,悼念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D.上闻遂对,甚说
说:通“悦”,高兴
高考必需识记的75个通假字
高考必需识记的75个通假字①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②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③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⑤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⑥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⑦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⑧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⑨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⑩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1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2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13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14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15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16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17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18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19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20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1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22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3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24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25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
名词。
“混黄华叶衰。
”26皇:通“惶”;恐俱,惊慌。
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27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28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精选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精选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精选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畔主背亲B.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C.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去D.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答案:C解析:(“畔”通“叛”,“衿”通“襟”、“亡”通“无”。
)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B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这矣。
C 其真无马邪、其直不知马也。
D 又问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答案:D解析:(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以”通“已”;“邪”通“耶”;有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3、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赢粮而景从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百有余年矣答案:C解析:(“弊”通“敝”,困顿不堪;“景”通“影”;“有”通“又”)4、指出有通假字的一组(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倔起阡陌之中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D.约从离衡解析:(“从”通“纵”,“衡”通“横”)5、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金就砺则利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D.君子生非异也答案:A(解析:“知”通“智”,“说”通“悦”,“生”通“性”)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度长絜大B.虽有槁暴C.无失其时D.约从离衡答案:A解析:(“有”通“又”;“无”通“毋”;“从”通“纵”。
)7、找出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①而后乃今培风②小知不及大知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④此小大之辩也⑤而征一国者⑥而御六气之辩A.①②④⑥B.①③⑤⑥C.②④⑤D.②④⑤⑥答案: B解析:(①“培”通“凭”;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耐”;⑥“辩”8、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才美不外见B.食之不能尽其材C.其真无马邪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答案:D解析:(“见”通“现”;“食”通“饲”;“邪”通“耶”;)9、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诎右臂支船B.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诎”通“曲”;“有”通“又”;“衡”通“横”。
)10、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具答之B.便要还家C.欲穷其林D.不亦说乎答案:C解析:(“要”通“邀”;“具”通“俱”;“说”通“悦”)11、下列各句含有通假字的一项为()A必细察其纹理 B项为之强 C凹者为壑 D不觉讶然一惊答案:B解析:(“强”通“僵”)1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薛谭学讴于秦青B、自谓尽之,遂辞归C、薛谭乃谢,求反D、终身不敢言归答案:C解析:(“反”通“返”)1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屈折东流B、荡击益暴C、毕至石乃至D、有泉悬焉答案:A解析:(“屈”通“曲”)14、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独五人之皦皦B 、扈江离与辟芷兮C 、主辱,臣死有余僇D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答案:D解析:(曒曒(jiǎojiǎo)通“皎皎”;“辟”通“僻”;“僇”通“戮”)1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才美不外见。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其真无马邪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答案:D解析:(“见”通“现”;“唱”通“倡”;“邪”通“耶”;)16、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A.罔薜荔兮为帷B.擗蕙櫋兮既张C.辛夷楣兮药房D.九嶷缤兮并迎答案:A解析:(“罔”通“网”)17、下列各选项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如日月之食焉而谁以易之B.举直错诸枉无欲速,无见小利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C.毋吾以也莫春者,春服既成君子一言以为知D.夫子矢之曰植其杖而芸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答案:A解析:(A项,“女”通“汝”,“食”通“蚀”,“而”通“尔”。
B项,“错”通“措”,“无”通“毋”,“乡”通“向”,“知”通“智”。
C项,“莫”通“暮”,“知”通“智”,“毋吾以也”中没有通假字。
D项,“矢”通“誓”,“芸”通“耘”,“而”通“尔”,“辟”通“避”。
)18、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D、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答案:B解析:(“邪”通“耶”;“知”通“智”;“辩”通“辨”)19、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鼓瑟希,铿尔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C.莫春者,春服既成 D.唯求则非邦也与答案:B解析:(希—稀;莫—暮;与—欤)20、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B.而御六气之辩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之二虫又何知答案:D解析(“衡”通“横”;“辩”通“辨”;“闵”通“悯”。
)2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图穷而匕首见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我为鱼肉,何辞为答案:D解析:(说—悦,见—现,蚤—早。
)22、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C.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答案:B解析:(“不”通“否”)23、选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食不饱,力不足B.才美不外见C.窥谷忘反D.食之不能尽其材答案:A解析:(“见”通“现”,显露;“反”通“返”,返回;“材”通“才”,才能。
)24、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蝉则千转不穷B.才美不外见C.食之不能尽其材D.无从致书以观答案:D解析:(“转”通“啭”;“见”通“现”;“财”通“才”。
)2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空自苦亡人之地C.乃幽武置大窖中D.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答案:C26、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何以女为见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答案:C27、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共工与颛项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孰为汝多知乎D.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答案:C28、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D.沛公欲王关中答案:D【解析】(“不”通“否”;“零丁”通“伶仃”;“参”通“叁”。
)29、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B、诲女知之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D30、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答案:C3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D.既而风定天清,一切鸟有。
答案:C3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答案:A33、下列语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⑤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⑧淇则有岸,隰则有泮A.①③⑥⑧B.②⑤⑥⑧C.①④⑤⑦D.②③④⑦答案:B34、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失其所与,不知②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③奚惆怅而独悲④或师焉,或不焉⑤乃瞻衡宇,载欣载奔⑥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⑦将军禽操,宜在今日⑧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⑨雷鼓大震,北军大坏⑩五万兵难卒合A.②③⑤⑧⑦⑩ B.②④⑤⑦⑨⑩ C.①④⑥⑦⑧⑩ D.①②④⑥⑨⑩答案:B解析:(①知,通“智”;②已,通“矣”;④不,通“否”;⑤衡,通“横”;⑦禽,通“擒”;⑨雷,通“擂”;⑩卒,通“猝”。
)35、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①②④⑧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⑤⑥答案:D解析:(①“剔”通“剃”;③“失”通“佚”;④“枪”通“抢”;⑤“责”通“债”;⑥“摩”通“磨”;⑧“底”通“抵”。
)36、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失其所与,不知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④进兵北略地⑤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⑦唯大王命之⑧秦王还柱而走A.①③④⑥⑧ B.①②⑤⑥⑧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⑦答案:B解析:(①中,“知”通“智”,②中,“反”通“返”,⑤中,“卒”通“猝”,⑥中,“振”通“震”,⑧中,“还”通“旋”。
)37、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②彼且恶乎待哉③不辩牛马④而征一国者⑤泾流之大⑥强者必说于言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答案:D3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B.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C.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D.非其私昵,谁敢任之答案:D解析:(取—娶;队—坠;嗛—慊。
)39、下列各句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夫晋,何厌之有②沛公起如厕③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④距关,毋内诸侯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⑥卿能办之者诚决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⑧顷之,烟炎张天⑨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⑩令将军与臣有郤A、①④⑤⑦⑨⑩B、③④⑥⑧⑨⑩C、④⑤⑥⑧⑨⑩D、①④⑦⑧⑨⑩答案:C解析:(④“距”通“拒”,“内”通“纳”;⑤“倍”通“背”;⑥“诚”通“请”;⑧炎:同焰;⑨孰,通“熟”,仔细;⑩郤,通“隙”。
)40、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自董卓已来B.欲信大义于天下C.四支僵劲不能动D.西和诸戎,南抚吴越答案:D4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答案:B4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犹可说也 B.悟言一室之内C.足以极视听之娱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答案】C解析:(“说”通“脱”;“悟”通“晤”;“冯”通“凭”。
)4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答案】C【解析】:(“知”通“智”;“说”通“悦”,“蚤”通“早”;“反”通“返”,“倍”通“背”。
)44、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B.求人可使报秦者C.召有司案图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答案:B解析:(“不”通“否”,用在问句句尾表疑问;“案”通“按”,察看;“孰”通“熟”,仔细。
)45、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偭规矩而改错B.何方圜之能周兮C.唯昭质其犹未亏D.进不入以离尤兮答案:C4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答案:C解析:(不,通“否”;趣,通“趋”;缪,通“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