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2 分数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 1减几分之几 人教版(共14张PPT)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 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 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
分数之和的分子、分母相同
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
分数之和的分子教、分科母相书同第97页做一做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
2 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2课时 1减几分之几
一 复习导入 算一算。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1
+ = =1
分数之和的分子、分母相同 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 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它们的和是1。
二 新课探究
− =____
教科书第97页例3
怎样计算呢?
第2课时 1减几分之几
( )+( )= ( 分数之和的分子、分母相同
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它们的和是1。
)−(
)=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 第2课时 1减几分之几 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它们的和是1。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 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它们的和是1。 分数之和的分子、分母相同
分数之和的分子、分母相同
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
分数之和的分子教、分科母相书同第97页做一做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
2 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2课时 1减几分之几
一 复习导入 算一算。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1
+ = =1
分数之和的分子、分母相同 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 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它们的和是1。
二 新课探究
− =____
教科书第97页例3
怎样计算呢?
第2课时 1减几分之几
( )+( )= ( 分数之和的分子、分母相同
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它们的和是1。
)−(
)=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 第2课时 1减几分之几 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它们的和是1。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 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 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它们的和是1。 分数之和的分子、分母相同
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PPT课件
2012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3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4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5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同桌2-3人为一小组,仔细观察手中的年历卡, 共同讨论快速完成年历卡下面的统计表。
根据手中的年历卡,完成统计表。
天月
数份
1
年份
2
3
45
6
7
8
9 10 11 12
2011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2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3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4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5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6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6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三一
左
七
五
十
二 十
八
拳
二
记
忆
法
十二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十一月
四、六、九、冬,三十整。
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
我知道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2、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 是大月,( 4、6、9、11 )月是小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 1 )日成 立的。 4、香港是(1997)年( 7 )月( 1 )日回归祖国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1时=( 60)分 1分=( 60)秒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阅读与理解
需要利问用题哪是些什信么息??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 用了多长时间?
7:30离家,7:45到校。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可以怎样解答?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 7:45分针走了多少分。
分针走了3个大格, 是15分钟。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 分钟对吗?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三、巩固新知
﹥
﹥
﹥
﹤
﹥
﹦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新知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 信息有哪些?怎么解决?你有哪 些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 什么?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三、巩固新知
“晚点”是什么意思? 问题怎么解决?你是怎想的?
二、探究新知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 到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9:00开门,也可以想成8:60 开门,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前面 学习的方法解答了。
三、知识运用
1. 算一算,填一填。
过10分
过(10分)
过(20分)
起床 6 :40
洗漱 6 :50
吃早饭 7 :00
(过5)分
整理 7 :20
(过15)分
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一、复习旧知
填一填。
1分=( 60)秒 1时=( 60)分
二、探究新知
你是怎样想的?
60+60=120
2时=( 120)分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二、探究新知
120秒=( 2)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个60秒。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阅读与理解
需要利问用题哪是些什信么息??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 用了多长时间?
7:30离家,7:45到校。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可以怎样解答?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 7:45分针走了多少分。
分针走了3个大格, 是15分钟。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 分钟对吗?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三、巩固新知
﹥
﹥
﹥
﹤
﹥
﹦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新知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 信息有哪些?怎么解决?你有哪 些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 什么?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三、巩固新知
“晚点”是什么意思? 问题怎么解决?你是怎想的?
二、探究新知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 到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9:00开门,也可以想成8:60 开门,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前面 学习的方法解答了。
三、知识运用
1. 算一算,填一填。
过10分
过(10分)
过(20分)
起床 6 :40
洗漱 6 :50
吃早饭 7 :00
(过5)分
整理 7 :20
(过15)分
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一、复习旧知
填一填。
1分=( 60)秒 1时=( 60)分
二、探究新知
你是怎样想的?
60+60=120
2时=( 120)分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二、探究新知
120秒=( 2)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个60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解决问题》PPT课件
170(元)
做一做
果园里出口橘子550筐,出口苹果270筐。 (1)出口的橘子和苹果一共多少筐? (2)出口的橘子比苹果多多少筐?
(1)550+270=
(2)550-270=
550
+270
820
820(筐)
550
-270
280
280(筐)
答:出口的橘子和苹果一共820筐。
答:出口的橘子比苹果多280筐。
答:买一辆自行车和一辆电动车共930元。
新知探究
(1)买一辆自行车和一辆电动车共多少钱?
380+550=
930(元)
55-38=17 550-380=170
百十个
550
-380
0
4
7
1
·
15
答: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辆电动车少170元。
4
新知探究
(2)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辆电动车少多少钱?
550-380=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2.2 解决问题
第2单元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92-34=
温故而知新
(1)280里面包含()个十。36个十是()。
(2)口算。
85-23=
76+21=
56+44=
19+44=
63-34=
92-34=
28
360
62
做一做
果园里出口橘子550筐,出口苹果270筐。 (1)出口的橘子和苹果一共多少筐? (2)出口的橘子比苹果多多少筐?
(1)550+270=
(2)550-270=
550
+270
820
820(筐)
550
-270
280
280(筐)
答:出口的橘子和苹果一共820筐。
答:出口的橘子比苹果多280筐。
答:买一辆自行车和一辆电动车共930元。
新知探究
(1)买一辆自行车和一辆电动车共多少钱?
380+550=
930(元)
55-38=17 550-380=170
百十个
550
-380
0
4
7
1
·
15
答: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辆电动车少170元。
4
新知探究
(2)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辆电动车少多少钱?
550-380=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2.2 解决问题
第2单元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92-34=
温故而知新
(1)280里面包含()个十。36个十是()。
(2)口算。
85-23=
76+21=
56+44=
19+44=
63-34=
92-34=
28
360
6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课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 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11
1014
67
有进位 +
95 1
162
验算: + 1
268 746
11
014
95
验算: +
67 1
162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教科书第39页练习八5)
135
+ 69
11
×
204
× 427 +543 1 970
162
+959 11
×1 1 2 1
3.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连一连。
相应的得数连起来。(教科书第40页练习八7)
4
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 记加进上来的1。 2.加法的验算方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
算一遍。
445+298=__7_4_3__
445 +298
11
743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5+8=13,满十向 十位进1,在个位上写3。
十位上4+9=13,再加个位进上来的1得14,满十向百位 进1,在十位上写4。
百位上4+2=6,再加十位进上来的1得7,在百位上写7。
简便运算
300
445+298 =445+300-2 =745-2
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 好习惯哦!
结果完全相同, 计算正确。
298 +445
11
743
3
1.先想一想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2)
165
有进位 +
1014
67
有进位 +
95 1
162
验算: + 1
268 746
11
014
95
验算: +
67 1
162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教科书第39页练习八5)
135
+ 69
11
×
204
× 427 +543 1 970
162
+959 11
×1 1 2 1
3.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连一连。
相应的得数连起来。(教科书第40页练习八7)
4
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 记加进上来的1。 2.加法的验算方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
算一遍。
445+298=__7_4_3__
445 +298
11
743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5+8=13,满十向 十位进1,在个位上写3。
十位上4+9=13,再加个位进上来的1得14,满十向百位 进1,在十位上写4。
百位上4+2=6,再加十位进上来的1得7,在百位上写7。
简便运算
300
445+298 =445+300-2 =745-2
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 好习惯哦!
结果完全相同, 计算正确。
298 +445
11
743
3
1.先想一想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2)
165
有进位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 (完整)
二、探究新知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 到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9:00开门,也可以想成8:60 开门,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前面 学习的方法解答了。
三、知识运用
1. 算一算,填一填。
过10分
过(10分)
过(20分)
起床 6 :40
洗漱 6 :50
吃早饭 7 :00
(过5分)
(过15分)
整理 7 :20
初稿:汤国英(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 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 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 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二、探究新知
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 二谁用的时间少?你是怎 么想的?
因为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 也就是120分,所以熊大、熊二用的 时间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80秒=( 3 )分,你是怎么想的?
想:因为1分是60秒,60秒是1分,180秒里有3个 60秒,也就是3分。所以, 180秒=( 3)分 。
3分=( 180 )秒
600分=(10 )时
二、探究新知
1时=( 60 )分 1分=( 60 )秒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阅读与理解
需要利问用题哪是些什信么息??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 用了多长时间?
7:30离家,7:45到校。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可以怎样解答?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 7:45分针走了多少分。
分针走了3个大格, 是15分钟。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 分钟对吗?
2024年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点的定义和性质 线的分类和性质
面的分类和性质
9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概念和分类 角的度量方法
角的大小比较
10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 义和性质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计算实例
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 法
11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简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统计图
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 表格形式,方便查看和
分析。
18
利用图表形式展示数据, 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概率初步概念及事件可能性大小判断
概率定义
概率是描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取值范围在0~1之间。
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不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
12
03
量与计量单位换算
13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换算关系
01
1米 = 100厘米
02
1厘米 = 10毫米
03
04
1米 = 1000毫米
换算示例:350毫米 = 35厘米 = 0.35米
14
质量单位:克、千克等换算关系
1千克 = 1000克 换算示例:5千克 = 5000克,2300克 = 2.3千克
22
分析方法:从问题出发,寻找关键信息
分析题目中的问题,明确需要求 解的未知量。
从问题出发,逆向思考,寻找与 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利用已知条件和数学关系式,建 立数学模型。
23
解题步骤:列式计算,验证答案
01
02
03
04
根据数学模型,列出计 算式或方程。
面的分类和性质
9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概念和分类 角的度量方法
角的大小比较
10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 义和性质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计算实例
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 法
11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简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统计图
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 表格形式,方便查看和
分析。
18
利用图表形式展示数据, 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概率初步概念及事件可能性大小判断
概率定义
概率是描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取值范围在0~1之间。
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不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
12
03
量与计量单位换算
13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换算关系
01
1米 = 100厘米
02
1厘米 = 10毫米
03
04
1米 = 1000毫米
换算示例:350毫米 = 35厘米 = 0.35米
14
质量单位:克、千克等换算关系
1千克 = 1000克 换算示例:5千克 = 5000克,2300克 = 2.3千克
22
分析方法:从问题出发,寻找关键信息
分析题目中的问题,明确需要求 解的未知量。
从问题出发,逆向思考,寻找与 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利用已知条件和数学关系式,建 立数学模型。
23
解题步骤:列式计算,验证答案
01
02
03
04
根据数学模型,列出计 算式或方程。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6. 用估算法解决问题(人教版)(共15张PPT)
3.知道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 化器官 对食物 中营养 的吸收 。 4.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 道、胃 、小肠 和大肠 ,彼此 各有功 能,又 相互合 作,最 终完成 对食物 的消化 、吸收 过程。 5. 叔 本 华 认 为人生 充满着 痛苦和 无聊, 人受欲 望支配 ,欲望 没满足 的时候 你是痛 苦的, 而满足 以后则 无聊, 幸福是 根本不 可能的 。 6. 伊 壁 鸠 鲁 认为, 物质欲 望的满 足不能 使人快 乐,只 有满足 了生命 本身需 要的那 种快乐 才会更 深刻、 更持久 、更强 烈、更 美好。 7. 在 幸 福 这 个问题 上之所 以众说 纷纭, 是因为 每个人 看重的 不同。 我们若 仅从满 足身体 和物质 欲望的 层面理 解,就 不会有 幸福感 。
带250元买30张门票只需 240元,所以带250元肯定 够。
解答正确吗?
返回
用估算法解决问题
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 92×8≈720 92>90 90×8=720 92×8>700
所以带700元买门票不够。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6. 用估算法解决问题(人教版)(共15 张PPT)
返回
用估算法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遇到“够不够”的问题 时,一般不需要算出准 确结果,通常采用估一 估的方法。
门票 8元/人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29×8与250元进行比较
返回
用估算法解决问题
门票每张8元,三(1)班有29人参观,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方法一:可以准确计算
解答正确吗?
5.一件羽绒服389元,买7件这样的 羽绒服大约需要多少钱?
389×7 ≈2800(元)
389看作400
带250元买30张门票只需 240元,所以带250元肯定 够。
解答正确吗?
返回
用估算法解决问题
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 92×8≈720 92>90 90×8=720 92×8>700
所以带700元买门票不够。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6. 用估算法解决问题(人教版)(共15 张PPT)
返回
用估算法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遇到“够不够”的问题 时,一般不需要算出准 确结果,通常采用估一 估的方法。
门票 8元/人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29×8与250元进行比较
返回
用估算法解决问题
门票每张8元,三(1)班有29人参观,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方法一:可以准确计算
解答正确吗?
5.一件羽绒服389元,买7件这样的 羽绒服大约需要多少钱?
389×7 ≈2800(元)
389看作4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课件
题数
29 28
30
25
岳峰的平均成绩:(29+28+30+25)÷4 =112 ÷4
=28
1 . 6、10、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1)把10移1给5得6,还剩9,再移1给6得7, 再移1 给6得7,还剩7,这时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
(2)用先合后分 (6+10+5)÷3 =21÷3 =7
2. 林大勇看一本故事书,星期五看28页,星期六看52 页,星期日看46页。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先估一估下面的哪一个数最有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
134 140 146
中国10岁儿童身高的正常值
身高/厘米
男生
女生
140
141
王丹: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题 数 26
18
6+18+30+30+26)÷5 =130 ÷5
=26
郭媛: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也就是相当于,把我们的可乐 平均分成4份
(14+12+11+15)÷4 =52÷4 =13(个)
13就是4个小组的平均数
……
某蓝猫专卖店2008年3月10日~16日四种书包销售统计图
D C B A
0 1 2 3 4 5 6 7 8 9 10(个)
算出A、B、C、D四种书包的平均数
实验小学6个年级举行献爱心捐款活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个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个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新知探究
120秒=(2 )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2个60秒。
60+60+60+60=240
4分=(240)秒
1分是60秒,4分就是4个60秒。
新知探究
5时=(300)分
可以想,1时是60分,5时里有 几个1时,就是几个60分。
巩固练习
60秒=(1 )分 3分= (180 )秒 600分= (10 )时
(教材P5 做一做)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 用的信息有哪些?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巩固练习
在○里填上“>”“<”或“=”。(教材P6 第4题)
9分○﹥90秒
24分﹤○4时
1分15秒○﹥65秒
3时﹤○200分
140秒○﹥2分 1时30分○﹦90分
课后练习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 60)秒 1时=( 60 )分 2. 120分=( 2 )时 3. 1分30秒=( 90 )秒 4. 1小时15分=( 75 )分 5. 95秒=( 1 )分( 35 )秒
答:她上午在校4小时10分钟。
1 时、分、秒
单元复习
知识网络
秒的 认识
时
、
分
时间
、
单位
秒
时间的 计算
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体会1秒的时间有多长 1.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 2.1分=60秒
“大”化“小”,原数是几就是几个60 “小”化“大”,原数里有几个60,就是几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用数格子的方法在钟面上计算时间
回顾与反思
这些方法虽然解决了我们的问 题,但解答的对不对呢?
30+15=45(分), 7:30过15分钟就是7:45 。解答正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中间有0)课件(共35张PPT)
再算十位9-5=4。
39 403 - 158 245
最后算百位 3-1=2。 百 十 个
用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 是0,该怎么退1?
190 403 - 158
百位 十位 个位
用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403减158,怎样笔算?
百位 十位 个位
9 403 - 158 245
517-18= 499 ·· 517
- 18
499
507-18= 489 ·· 507
- 18
489
题中都有两个退位点, 退位的过程一样吗?
课堂练习
517-18= 499 ·· 517
- 18
499
507-18= 489 ·· 507
- 18
489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 退位减法。
课堂练习
想一想、拨一拨、算一算、说一说。
完成42页例3填空,独立算一算、说一说。
403-158=245(部)
190 403 - 158 245
答: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245部动画片。
十位是0不够退1,从 百位退1作10。
课堂练习
517-18=ຫໍສະໝຸດ 507-18=517 - 18
507 - 18
视察:什么变了,什么 不变?
课堂练习
500-268= 232
190 500 -2 6 8 2 32
十位上相减得到 的差为什么是3, 而不是4?
课堂练习
500-268= 232
9 500 -2 6 8 2 32
验 算:
计算是否正确呢?
500 - 268 =232
9 500
9
减法
5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几种水果昨天和今天都进了?商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 种水果?
5+6-2=9(种) 答:香蕉、菠萝这两种水果昨天和今天都进了。
商店两天一共进了9种水果。
1、集合,在数学中,集合(也简称集)是指某一类 事物组成的整体。
构成集合的各个事物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例如:“光明小学的全体学生”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知识点2: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三(二)班在排队时,男生一列,女生一列。李乐乐排在女生 这一排,从前面数,她排第15位,从后面数,她排第12位,女生这一排 共有多少人? 乘积的两个 数互为倒数. 解答:15+12-1=26(人) 或14+11+1=26(人)
答:女生这一排共有26人。
能算作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4.集合只与组成它的元素有关,而与其元素的顺序无关。
2、集合的表示法,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把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放在
一个大括号里面。
例如:{1,3,5,7}表示自然数前四个奇数的集合。 {0,2,4,6,8}表示自然数中前五个偶数的集合。
描述法是把一个集合里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放在一 个大括号里。
例如:{自然数前四个奇数}就表示{1,3,5,7}这个集合; {2和3的公倍数}就表示{6,12,18,24……}这个集合。
如果a是集合A中的一个元素,我们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反之,如果a不是A中的元素,我们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光明小学的每一名学生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有以下几个属性: 1.集合是指某一类事物的全体,而不是指其中任何个别事物。上面例
子所说的集合,就是指全部光明小学学生构成的一个整体。 2.一个集合必须有其确定的范围。也就是说,某个事物是否属于指定
的集合必须能够判定。上面的例子所说的集合就有其确定的范合时,只
(2)红红排队做操,从前数,红红排第二,从后数, 红红排第四,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呢?
解析: 红红排队做操,从前数,红红排第二,
红红前面有1个人,从后数,红红排第四, 红红后面有3个人,再加上红红,这一排 就应该有5个人。
2.解决实际问题.
(1)观察表格,说一说喜欢画画的有多少人,喜欢 唱歌的有多少人。共有多少人?
注意:a和{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这个集 合只有一个元素a。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8+6-3=11(人)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喜欢钢笔书法的同学比喜欢毛笔书法的同 学多多少人? 喜欢毛笔书法的同学比喜欢钢笔书法的同 学少多少人? ……
3. 水果店昨天进了香蕉、梨、西瓜、菠萝和橙子等水果; 今天进了草莓、苹果、香蕉、菠萝、芒果、榴梿等水果。
由以上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数学广角研究一下重复的现象 数学广角——集合
知识点1: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例:下表是三(三)班学生朗读比赛优秀奖和作文大
赛优秀奖的统计表。
朗 读 比 赛 何平 刘明 优秀奖
陈冬
张柳
(3)小明排队做操,从左边数他排第五,从右边数他排第四,这一排总共有( 8 )人。
2. 三(一)班第二小组中喜欢钢笔书法的同学有:王明、马 晓、宁林、王小东、罗红、徐洋、陈洋、刘婷婷,喜欢毛笔书 法的同学有:高丹、杨柳、宁静、马晓、徐洋、王明。
(1)既喜欢钢笔书法又喜欢毛笔书法的有(3 )人? (2)喜欢钢笔书法或喜欢毛笔书法的一共有多少人?
1.筋急转弯.
(1)两位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 3张票,便顺利地进入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解析: 应该是这样三个人去看电影:爷爷、爸爸和儿子。爷爷是
爸爸的爸爸,爸爸是儿子的爸爸,所以是两个爸爸;爸爸是 爷爷的儿子,儿子是爸爸的儿子,所以是两个儿子。
解析:
画画 丁红 刘江 卢红 肖小 赵洋 李芳 汪洋 杨明明 唱歌 余敏 周伟 刘江 丁红 张军 杨婷 马超
喜欢画画的有8人,喜欢唱歌的有7人,一共有13人。
思考一: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CONTENTS
1.填一填。
(1)三(一)班第一组共有12人,他们不是喜欢画画就是喜欢唱歌,其中有9人喜欢画画,
7人喜欢唱歌,既喜欢画画、又喜欢唱歌的人有( 4 )人。
(2)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起去看电影,买了三张票刚刚好,请问这是因为 ( 这三个人是外婆、)妈。妈和女儿
goal-opportunities.
知识点2: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三(二)班在排队时,男生一列,女生一列。李乐乐排在女生 这一排,从前面数,她排第15位,从后面数,她排第12位,女生这一排 共有多少人? 乘积的两个 数互为倒数. 解答:15+12-1=26(人) 或14+11+1=26(人)
答:女生这一排共有26人。
参加跳绳的学生有几人?参加踢毽的学生有几人? 参加跳绳和踢毽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解答:跳绳的学生有9人,参加踢毽的学生有8人。
一共:9+8-3=14(人)
解析: 参加跳绳的学生有9人,参加踢毽的学生有8人,但是
杨明、刘红和李芳既参加了跳绳,也参加了踢毽,有3 人重复,所以总人数应该是:9+8-3=14人。
周亮
王小乐 朱小东
作 文 大 赛 刘明 李红 优秀奖
何平
赵同
米雪
周亮
周蕊
你能计算出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或作文比赛优秀奖有多少人吗?
解答:7+7-3=11(人) 答: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或作文比赛优秀奖的共有11人。
解析: 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的学生有7人,获得作文大赛优秀奖的学
生有7人。但是其中何平、刘明和周亮三位同学既获得了朗读比 赛优秀奖,又获得了作文比赛优秀奖。用集合的思想,这道题 应该用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的学生人数加上获得作文大赛优秀 奖的学生人数,再减去重复的人数。
5+6-2=9(种) 答:香蕉、菠萝这两种水果昨天和今天都进了。
商店两天一共进了9种水果。
1、集合,在数学中,集合(也简称集)是指某一类 事物组成的整体。
构成集合的各个事物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例如:“光明小学的全体学生”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知识点2: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三(二)班在排队时,男生一列,女生一列。李乐乐排在女生 这一排,从前面数,她排第15位,从后面数,她排第12位,女生这一排 共有多少人? 乘积的两个 数互为倒数. 解答:15+12-1=26(人) 或14+11+1=26(人)
答:女生这一排共有26人。
能算作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4.集合只与组成它的元素有关,而与其元素的顺序无关。
2、集合的表示法,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把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放在
一个大括号里面。
例如:{1,3,5,7}表示自然数前四个奇数的集合。 {0,2,4,6,8}表示自然数中前五个偶数的集合。
描述法是把一个集合里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放在一 个大括号里。
例如:{自然数前四个奇数}就表示{1,3,5,7}这个集合; {2和3的公倍数}就表示{6,12,18,24……}这个集合。
如果a是集合A中的一个元素,我们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反之,如果a不是A中的元素,我们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光明小学的每一名学生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有以下几个属性: 1.集合是指某一类事物的全体,而不是指其中任何个别事物。上面例
子所说的集合,就是指全部光明小学学生构成的一个整体。 2.一个集合必须有其确定的范围。也就是说,某个事物是否属于指定
的集合必须能够判定。上面的例子所说的集合就有其确定的范合时,只
(2)红红排队做操,从前数,红红排第二,从后数, 红红排第四,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呢?
解析: 红红排队做操,从前数,红红排第二,
红红前面有1个人,从后数,红红排第四, 红红后面有3个人,再加上红红,这一排 就应该有5个人。
2.解决实际问题.
(1)观察表格,说一说喜欢画画的有多少人,喜欢 唱歌的有多少人。共有多少人?
注意:a和{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这个集 合只有一个元素a。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8+6-3=11(人)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喜欢钢笔书法的同学比喜欢毛笔书法的同 学多多少人? 喜欢毛笔书法的同学比喜欢钢笔书法的同 学少多少人? ……
3. 水果店昨天进了香蕉、梨、西瓜、菠萝和橙子等水果; 今天进了草莓、苹果、香蕉、菠萝、芒果、榴梿等水果。
由以上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数学广角研究一下重复的现象 数学广角——集合
知识点1: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例:下表是三(三)班学生朗读比赛优秀奖和作文大
赛优秀奖的统计表。
朗 读 比 赛 何平 刘明 优秀奖
陈冬
张柳
(3)小明排队做操,从左边数他排第五,从右边数他排第四,这一排总共有( 8 )人。
2. 三(一)班第二小组中喜欢钢笔书法的同学有:王明、马 晓、宁林、王小东、罗红、徐洋、陈洋、刘婷婷,喜欢毛笔书 法的同学有:高丹、杨柳、宁静、马晓、徐洋、王明。
(1)既喜欢钢笔书法又喜欢毛笔书法的有(3 )人? (2)喜欢钢笔书法或喜欢毛笔书法的一共有多少人?
1.筋急转弯.
(1)两位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 3张票,便顺利地进入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解析: 应该是这样三个人去看电影:爷爷、爸爸和儿子。爷爷是
爸爸的爸爸,爸爸是儿子的爸爸,所以是两个爸爸;爸爸是 爷爷的儿子,儿子是爸爸的儿子,所以是两个儿子。
解析:
画画 丁红 刘江 卢红 肖小 赵洋 李芳 汪洋 杨明明 唱歌 余敏 周伟 刘江 丁红 张军 杨婷 马超
喜欢画画的有8人,喜欢唱歌的有7人,一共有13人。
思考一: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CONTENTS
1.填一填。
(1)三(一)班第一组共有12人,他们不是喜欢画画就是喜欢唱歌,其中有9人喜欢画画,
7人喜欢唱歌,既喜欢画画、又喜欢唱歌的人有( 4 )人。
(2)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起去看电影,买了三张票刚刚好,请问这是因为 ( 这三个人是外婆、)妈。妈和女儿
goal-opportunities.
知识点2: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三(二)班在排队时,男生一列,女生一列。李乐乐排在女生 这一排,从前面数,她排第15位,从后面数,她排第12位,女生这一排 共有多少人? 乘积的两个 数互为倒数. 解答:15+12-1=26(人) 或14+11+1=26(人)
答:女生这一排共有26人。
参加跳绳的学生有几人?参加踢毽的学生有几人? 参加跳绳和踢毽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解答:跳绳的学生有9人,参加踢毽的学生有8人。
一共:9+8-3=14(人)
解析: 参加跳绳的学生有9人,参加踢毽的学生有8人,但是
杨明、刘红和李芳既参加了跳绳,也参加了踢毽,有3 人重复,所以总人数应该是:9+8-3=14人。
周亮
王小乐 朱小东
作 文 大 赛 刘明 李红 优秀奖
何平
赵同
米雪
周亮
周蕊
你能计算出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或作文比赛优秀奖有多少人吗?
解答:7+7-3=11(人) 答: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或作文比赛优秀奖的共有11人。
解析: 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的学生有7人,获得作文大赛优秀奖的学
生有7人。但是其中何平、刘明和周亮三位同学既获得了朗读比 赛优秀奖,又获得了作文比赛优秀奖。用集合的思想,这道题 应该用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的学生人数加上获得作文大赛优秀 奖的学生人数,再减去重复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