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声腔知识
京剧唱腔知识教案
京剧唱腔一、什么是唱腔唱腔,汉族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以指中国戏曲中,需要穿插曲调(如歌谣体、曲牌体)的演唱法的总称。
重金属音乐中,有一般通俗歌曲唱腔、死亡金属或黑金属的低沉咆哮式嘶吼唱腔等。
二、基本唱腔唱腔(京剧)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
由唱腔、打击乐、曲牌三个部分组成。
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
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
另有反西皮,是京剧传统唱腔中出现较晚(据传是谭鑫培所创)的唱腔,板式仅二六、散板、摇板。
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
板式有原板、慢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加的二六、流水、快板等。
二黄降低四度(即京胡由“5 2”定弦变为“15”定弦)是反二黄。
与二黄相较,降低了调门,扩展了音区,曲调起伏更大,旋律性更强,更适于表现悲壮、凄怆的情绪。
反二黄的板式与二黄相同。
另有四平调,也叫“二黄平板”,由吹腔演变而来。
板式只有原板、慢板两种,但曲调灵活,能适应不同句式,可表现多种感情。
不论委婉缠绵、轻松明快或沉郁苍凉,都可使用吹腔,旋律与四平调相近,伴奏用笛子。
原是曲牌体,逐渐演变为板腔体。
唱腔中伴有过门。
吹腔的板式不多,基本上是一板一眼,也有少量的一板三眼及流水板。
高拨子,亦称“拨子”,是徽班的主要腔调之一。
原用弹拨乐器伴奏,后改用胡琴。
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
曲调昂扬激越,适合于表现悲愤的情绪。
以上诸腔为各行角色所通用,仅在发声、音区、唱法上有所不同。
另有一些唱腔属于特定角色行当通用。
如南梆子从梆子演变而来,仅旦角、小生唱,曲调委婉绮丽,适于表达细腻、柔美的感情,板式只有导板、原板。
娃娃调(西皮、二黄都有),主要由小生用,旦角、老生、老旦偶一用之。
南锣及其他杂腔、小调,为丑角、花旦专用。
京剧练声方法
京剧练声方法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声乐是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京剧的声腔独特,具有浑厚、嘹亮、高亢的特点,因此京剧演员需要通过练声来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京剧练声的方法,希望能对学习京剧声乐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首先,京剧练声的基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京剧的唱腔源自古代各种音乐形式,包括雅乐、民间音乐等,因此学习京剧声乐的人需要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
可以通过学习古代音乐理论、音律等知识,来提高对京剧声乐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练声过程中需要注重发声技巧的训练。
京剧的声腔要求演员能够做到音准准确、音色圆润、音量适中。
因此,学习京剧声乐的人需要通过练习发声、调整呼吸等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演唱,学习他们的发声技巧和表演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另外,京剧练声也需要注重台前表演技巧的培养。
京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演员不仅要求声乐功底扎实,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
在练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舞台表演技巧、身段功夫等,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表演水平。
最后,练声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学习京剧声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反复练习和总结经验。
只有在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下,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声乐效果。
综上所述,学习京剧声乐需要注重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积累,注重发声技巧的训练,注重台前表演技巧的培养,以及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希望学习京剧声乐的朋友们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更好的声乐效果,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京剧声腔术语
京剧声腔术语京剧网(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
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
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
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
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
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
京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
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2)本嗓同“假嗓”。
(3)大嗓同“真嗓”。
(4)真声同“真嗓”。
(5)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
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
系与真嗓、大嗓、本嗓相对而言。
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
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
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
京剧的旦角、小生的演唱均用假嗓,但二者声音的刚柔力度有所不同。
(6)小嗓同“假嗓”。
(7)二本嗓同“假嗓”。
(8)假声同“假嗓”。
(9)左嗓京剧声乐名词。
主要指男声中一种不正常的嗓音,能高而不能低,另外声音刚而扁,圆润不足,有些专唱高调门的老生或武生,即以此嗓演唱。
老生嗓音有纯粹左嗓,亦有本嗓而略带左者。
另外,左嗓有时亦用作另一解释,指嗓音与伴奏乐器不合,即一般所谓的不搭调。
(10)吊嗓亦作调嗓。
京剧演员的练唱方法,也是演员唱功锻炼的步骤之一。
演员每天除喊嗓、念白外,还须用胡琴(或加鼓板等)伴奏,大声练唱戏中的唱段。
有的先用一般调门,然后适当升高。
吊嗓的作用:1。
通过大声练唱,使声音符合在舞台上演唱的要求,由于不间断的锻炼,可使嗓音日益嘹亮圆润,气力充沛,口齿清晰有力,并保持耐久能力。
2。
熟悉伴奏,全面了解唱腔和伴奏的关系,共同掌握尺寸,解明曲意,表达曲情,使演唱与伴奏的配合达到水**融,进而达成艺术上的相互默契,协调整个唱段的表演风格。
(11)调嗓同“吊嗓”。
(12)喊嗓京剧演员练声方法,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
喊嗓时间一般在清晨,于空旷地区,大声喊出“唔”、“伊”、“啊”等单元音,由低而高,由高而低,反复进行。
京剧的基本知识
京剧的基本知识
京剧曾称平剧,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京剧的基本知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京剧的发展史
清代初期,昆腔、京腔盛行北京。
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四大
徽班相继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光绪年间,京剧艺术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了京剧现代戏。
二、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唱腔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声腔。
“二黄”是一种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的声腔,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西皮”是一种节奏紧凑,旋律起伏变化较大,唱腔流畅、轻快、明朗、活泼的声腔,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三、京剧的场面和剧种
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
部分叫做“武场”
著名剧种360 多种:京剧、越剧、评剧、豫剧、黄梅戏、秦腔、川剧、昆剧、粤剧、花鼓戏
四、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是依据人物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来划分的,一般分为生、旦、净、丑四行。
“生、旦、淨、丑”是什么? 其实不過是角色分类。
“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淨”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
京剧的唱念做打
十字句的三三四式: 七字句的二二三式:
自那日 与六郎 阵前相见, 春秋 亭外 风雨暴, 行不安 坐不宁 情态缠绵。 何处 悲声 破寂寥。 在潼台 被贼擒 性命好险, 隔帘 只见 一花轿, 乱军中 多亏他 救我回还。 想必是 新婚 渡鹊桥。 这桩事 闷得我 柔肠百转, 吉日 良辰 当欢笑, 不知道 他与我 是否一般? 为什么 鲛珠 化泪抛? 百姓们 闺房乐 如花美眷, ——《锁麟囊·春秋亭》 帝王家 深宫怨 似水流年。
韵白:是京剧道白Βιβλιοθήκη 另一 种方式。韵白是根据徽 剧、汉剧,昆曲等剧种 的一种声调,又参照北 京语音的特点,使之更 加韵律化、更富有音乐 性的一种特殊舞台语言。
韵白给人的感觉是严肃、 沉稳、庄重、矜持。
老生、小生、武生、青
衣、老旦、花脸,方巾 丑、袍带丑基本都使用 韵白。
韵白示例《锁麟囊》
小姐: 啊!梅香! 丫鬟:哎,来啦。小姐什么事呀? 小姐: 那花样儿要鸳鸯戏水的。 丫鬟:嗳,是啦,花样要鸳鸯戏水的。 小姐:转来! 丫鬟:来啦。 小姐:那鸳鸯,一个要飞的,一个要游的,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转来!转来! 丫鬟:在这儿哪! 小姐:鸳鸯要五色,碧翅透清波,莫绣鞋尖处,提防走路磨。 丫鬟:哎,真麻烦,还要提防走路磨。 小姐:转来,快快地转来! 丫鬟:配景须如画,衬朵红莲花,莲心用金线,莲瓣用朱砂! 丫鬟:莲心、莲瓣……我说小姐,您出来吩咐他们吧,您说的太细致
武生必备两门功夫:
一、把子功
二、毯子功
把子也叫刀枪把子,是 传统京剧中所使用的武 器道具的统称,有刀枪 剑戟,棒棍勾叉等。
把子功又可细分为长、 短、徒手三类。
国粹京剧的唱腔分类“西皮”与“二黄”
国粹京剧的唱腔分类“西皮”与“二黄”展开全文国粹京剧的唱腔之西皮 :戏曲腔调,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一般认为出于梆子腔,明末清初秦腔流传至湖北襄阳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成襄阳调,后称为湖广腔,又称西皮。
西皮腔流传亦甚广,湘剧、桂剧等中称为“北路”,粤剧中称为“梆子”,滇剧中称为“襄阳调”。
京剧西皮则是早在乾隆四十四年秦腔演员魏长生入京后,在徽秦合流的基础上,于道光年间湖北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入京,带来所谓楚调,再一次促成徽汉合流而形成的。
西皮腔属板腔体,其结构特征以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为抑扬扬格,即所谓“眼起板落”。
旋律多跳进,曲调起伏跌宕,节奏形式多样,速度较快,胡琴定弦为la,、mi,唱腔最后大多结束在宫音上,具有宫调式的特征(旦角为徴调),与二黄相比,具有高亢、激越、活跃、明快的情调特点,又用于表现活跃轻快、慷慨激昂的情感。
西皮的板式类别丰富,有“原板”、“慢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导板”、“摇板”、“散板”等,也有反调。
国粹京剧的唱腔之二黄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
原系清初在长江中下游,即今天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带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声腔。
其渊源众说不一。
一说系由明末清初的弋阳腔,经吹腔、高拨子、四平调发展成为二黄腔。
一说系由安徽的石牌腔(吹腔),传至江西宜黄而成宜黄腔。
从声腔曲调上分析,两者均与京剧二黄有某些共同点,说明彼此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湖北、安徽等省地处我国腹地,为我国几大方言及各次方言区的交接地带,即除较靠南的粤语、客家话、闽南、闽北话以外,是北方话中北方、西北、西南、江淮四个次方言和吴语、湘语、赣语的汇集点,很易极变腔调,成为近代我国声腔产生的摇篮。
二黄腔流传甚广,涉及南部大半个中国。
赣剧、湘剧、桂剧、粤剧等称为“南路”,川剧、滇剧等称为“胡琴”。
京剧二黄则为18世纪末(清乾隆五十五年后)相继进入北京的徽班,经过徽秦、徽汉两次合流而形成的。
京剧的音乐简介
第六章京剧的音乐简介戏曲是综合艺术。
京剧和其他戏曲一样,也是由文学、音乐、表演、美术、舞蹈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
而京剧音乐则在全部艺术组成局部中占重要地位。
它由唱腔、念白、曲牌、打击乐四个局部组成。
一、唱腔1、唱腔在京剧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中心,是戏曲剧种最显著的艺术特征。
我国的三百余种戏曲剧种,其主要区分就在于唱腔的不同。
京剧唱腔是京剧音乐的中心,它不仅是区分于其他剧种的主要标志,而且也是区分京剧中不同艺术流派的重要标志。
唱腔是表达和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提醒人物的内心思维活动,刻画人物性格,呈现故事情节,表现戏剧冲突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众多京剧剧目中有很多剧目以唱为主。
京剧演唱具有旋律性强、美丽抒情、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和比照、通俗易懂和较强的表现力等优点。
深受宽阔观众的宠爱。
很多剧目都有其代表性的唱段在群众中流传,京剧艺术之所以能有巨大的进展和雄厚的群众根底,脍炙人口并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京剧唱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京剧的唱腔体制和声腔构造我国戏曲声腔分两类:一为“联曲体”,另为“板腔体”。
联曲体系由各自独立的曲牌组成。
板腔体则由不同的板式组成,板腔体唱腔的曲式构造虽比较简洁,但由于演唱速度的不同、音区运用的不同、节奏、完毕音的变化,衬字托腔的使用,转调以及唱法上的变化等,使它格外富于表现力。
同一种板式,不同的行当和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思想感情都可应用和表达。
京剧的唱腔虽然也有联曲体的构造形式〔如昆腔等〕,但它的主体局部——皮黄腔,却是典型的板腔体构造。
京剧的唱腔为多声腔构造,皮黄腔为主,其他声腔也有表达,如昆腔,吹腔和杂腔小调。
3、京剧唱腔的板式分类及节奏形态京剧唱腔中的西皮、二黄等凡用胡琴伴奏的唱腔,均有不同的板式构造,在传统戏中,大致由以下几类组成:二黄: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滚板、导板反二黄: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导板西皮:原板、慢板、快三眼、二六板、流水、快板、散板、摇板、滚板、导板30反西皮:二六、散板四平调:原板、导板、反四平高拨子:原板、散板、摇板、导板南梆子:快三眼、导板唱腔的板式虽然繁多,但其节奏形态,则主要为四种:4/4拍一板三眼──各类慢板、快三眼2/4拍一板一眼──各类原板、二六1/4拍有板无眼──各类流水、快板自由节奏无板无眼──各类散板、摇板、滚板、导板京剧唱腔的板式在表现人物感情方面虽无固定的分工,但由于节奏形态的不同、旋律和演唱速度的不同,因而也有个相对的侧重。
[整理]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
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
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1.生行简称“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2.旦行简称“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3.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4.末行简称“末”。
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
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的。
5.丑行简称“丑”。
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
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
京 剧 声 腔 板 式
京剧声腔板式京剧的曲牌就是曲调的名称,俗称牌子,如「点绛唇」、「将军令」等。
曲牌各有固定的名称、句数、句格(包括长短不等的字数、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调方面的板式、板数、调高等,格律相当严谨。
不过有些曲牌没有唱词,只用它的曲调作为器乐演奏的吹打曲牌(亦名工尺牌子),如「水龙吟」、「柳摇金」之类,可以自由反复,也可以中途停止,以及只念不唱的干牌子,则属例外。
京剧声腔板式:西皮、二黄西皮,京剧主要声腔。
西皮在胡琴上的定弦是:63弦。
西皮的曲调跳跃、活泼、刚劲有力,节奏紧凑,唱腔明朗、轻快,比较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西皮的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娃娃调、导板、回龙、散板、摇板、滚板、二六、流水、快板、反西皮等。
二黄,京剧主要声腔。
原作二簧。
二黄在胡琴上的定弦是:52弦。
二黄是一种比较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
节奏比较平稳,起音、落腔多在板上。
由于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比较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等情绪,因此悲剧题材的戏,多用二黄腔。
二黄的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碰板、顶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滚板、反二黄等。
另外有唢呐二黄。
京剧声腔板式:反西皮、反二黄反西皮,京剧西皮的腔调、板式。
反西皮这种腔调发展较晚,现在只有散板、摇板和二六几种板头,不如反二黄板式那样完备。
反西皮多用于生离死别或哭祭亡灵等极其悲痛的情境。
这种腔调虽名为反西皮,但并不完全是正西皮的转调,有的是把西皮上下句唱腔的落音做了些变动,变为二黄腔,于是就成为用西皮定弦唱二黄腔的格式。
老生戏《连营寨》中刘备唱的“点点珠泪往下抛”的唱段,是反西皮二六;《鱼肠剑》中伍子胥唱的“子胥阀阅门楣第”的唱段,是反西皮散板。
旦角戏《三娘教子》中王春娥唱的“不由得春娥女痛在心”的唱段,是反西皮二六。
反二黄,京剧二黄腔调与板式。
反二黄基本是把正二黄的曲调,降底四度来唱的腔调。
正二黄胡琴定弦为52弦,转反二黄后即为15弦。
由于转调后的反二黄调门降低了,相应地唱腔活动的音区也就加宽了,故反二黄调腔比正二黄的唱腔起伏跌宕大,曲调性更强。
京剧欣赏(音乐)
6、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俏)
7、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佳) 8、人辰辙:韵母有en、in、uen(un)、ün(人)
9、由求辙:韵母是ou和iou(iu)(扭)
10、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捏) 11、姑苏辙:韵母是u(出)
12、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房)
一、京剧的音乐—唱腔
四、京剧唱腔的板式及节奏形式 西 皮:原板、慢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滚板、
导板
二 黄: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滚板、导板 反西皮:二六、散板 反二黄: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导板 ……
4/4拍 2/4拍 1/4拍 自由节奏
一板三眼---各类慢板、快三眼 一板一眼---各类原板、二六 有板无眼---各类流水、快板 无板无眼---各类散板、摇板、滚板、导板
二、京剧的音乐—念白
一、京剧念白的分类 韵白、京白、方言白、引子 --韵 白:采用“中州韵”和“湖广音”相结合 的念 白,多数角色采用韵白。如:老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 (《空城计》诸葛亮);青衣(《宇 海上明月共潮生 宙锋》赵艳蓉);武生(《战马超》 马超);小生(《群英会》周瑜); 花脸(《群英会》曹操);丑角 (《群英会》蒋干) --京 白:是音乐化、节奏化、朗诵化了的京 音念白。花旦(《拾玉镯》孙玉娇) 韵白与京白对比 多用京白,其他如:旗装旦(《四郎 探母》铁镜公主);丑角(《空城
二、京剧的音乐—念白
--方言白:具有方言特色的念白。如:山西 白(《玉堂春》沈燕林);四川 山东白 白(《秋江》老艄公);山东白 (《武松打店》解差) --引 子:韵白和无伴奏演唱的结合体。 如:《失街亭》诸葛亮上场的引 子;《四郎探母》杨延辉上场的 引子。 引 子
京剧声腔与板式V3.15.7二黄
2.5【二黄快三眼】
欣赏【二黄快三眼】片段
《大保国》杨波唱段“臣不奏前三皇后代 五帝” 《太君辞朝》佘赛花唱段“佘氏女在金殿 一本启奏” 《霍小玉》霍小玉唱段“曾记得那定情私 语话衷肠”
2.6【二黄碰板原板】
【二黄碰板原板】是将【二黄原板】起 首过门删减至一板 多罗 甚至完全 · 6 5 6) | 略去, 仅剩多罗,使唱段紧凑
2.4【二黄三眼】
欣赏【二黄三眼】片段
《法场换子》徐策唱段“恨薛刚小奴才不 如禽兽” 《三娘教子》王春娥唱段“骂一声小奴才 真个劣性”
2.5【二黄快三眼】
【二黄快三眼】是将【二黄慢三眼】在 保持一板三眼的基础上,速度上加以大 幅紧缩的结果,过门速度非常快,现在 花音很多 【二黄快三眼】不适合抒情,常用来表 现单向的说话 和【二黄慢三眼】 【二黄三眼】不同, 大嗓【二黄快三眼】和小嗓的速度差别 很小
2.3【二黄慢三眼】
欣赏【二黄慢三眼】片段
《桑园寄子》邓伯道唱段“叹兄弟遭不幸 一旦丧命” 《望儿楼》窦太真唱段“窦太真在昭阳自 思自想” 《钗头凤》唐蕙仙唱段“一篇肠断钗头凤” 《玉门关》班超唱段“听树梢风悠悠人烟 寂静”
2.4【二黄三眼】
【二黄三眼】是将【二黄慢三眼】在保 持一板三眼的基础上,速度上加以紧缩, 旋律上简化的结果,又名【二黄中三眼】 【二黄三眼】不仅可以描绘人物内心活 动,也可以陈述事件
【二黄摇板】和【二黄散板】在唱腔上 差不多,节奏相对自由,主要区别是伴 奏采取“紧拉慢唱”,檀板“紧打慢 唱”,大概比唱腔快一倍 【二黄摇板】一般很短,应用也远没有 【二黄散板】频繁,但是与其他板式的 转接更灵活
京剧唱腔知识教学导案
二、基本唱腔
唱腔(京剧)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由唱腔、打击乐、曲牌三个部分组成。
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另有反西皮,是京剧传统唱腔中出现较晚(据传是谭鑫培所创)的唱腔,板式仅二六、散板、摇板。
唱与念,是戏曲声乐的两大组成部分。历代有成就的演员,皆是唱念俱佳。唱念字音是表情达意的基础。汉语四声字调,抑扬顿挫,也是念白音乐美的基础。各种念白形式,如京剧的韵白、京白、方言白,就是语言与音乐的不同程度的结合。
简述京剧的声腔构成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剧种之一,其声腔构成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声腔类型:京剧的声腔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南、北、二黄。
南音以苏州为代表,北音以北京为代表,二黄则是介于南北两者之间。
2. 声腔角色:京剧中的声腔具有明显的角色特点。
比如,青衣的声腔轻柔婉转,行当较多;文武生的声腔刚健有力,舞蹈动作丰富;丑角的声腔夸张滑稽,用以表现喜剧效果。
3. 音调和变化:京剧的声腔使用了一套独特的音调体系,包括平调、上升调、下降调等。
同时,根据不同的情节和表演需要,声腔还会进行变调,使其更符合角色的性格和表达需求。
4. 发声技巧:京剧声腔中的发声技巧非常重要。
其中,通过“开口”、“封闭”、“吐字”、“收声”等技巧来控制声音的音量、音质和音色,使得表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5. 京剧唱腔曲牌:京剧的声腔还使用了特定的唱腔曲牌,如大调、小调、走板、拖腔等。
这些曲牌通过模式化的旋律和节奏,给观众传达角色情绪,并与身段、表情、动作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总体来说,京剧的声腔构成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体系,它不仅承载着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也是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这些声腔特点的运用,使得京剧在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效果。
京剧声腔与表现手法——音韵
一、概述1.要了解京剧的声腔,自然要先了解京剧的音韵系统。
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戏曲,所遵循的原则都是“因字行腔”,所以音韵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掌握了字音,“戏味”就掌握大半了,一般的戏腔歌曲也能驾驭了。
因此本文又名《戏腔速成指南》2.京剧是一门使用湖广音、中州韵,以西皮二黄为主的多声腔剧种,因此它的音韵来源是非常广泛的,大多需要分类讨论。
3.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尖字和上口字,这是京剧语言的特色。
二、汉语声母在正式地讲京剧字音之前,先来带大家重新学习一下汉语拼音中的声母。
1.b p m :双唇音双唇音是一种爆破音,仅用两唇碰撞发出气流。
b和p 是清音。
其中b不送气,国际音标为/p/;p送气,国际音标为/pʰ/。
m则为浊音,发鼻音,国际音标为/m/。
2.f:唇齿音唇齿音是擦音,即气流摩擦发声,上牙顶下唇,国际音标为/f/3.d t n l:舌尖中音4.g k h:舌根音舌面后音5.j q x:龈腭音舌面音发音与平舌音类似,但舌尖略靠后,舌面接近硬腭。
6.z c s:平舌音舌尖前音所谓舌尖的前后,就是舌尖与上颚接触的前后。
发舌尖前音时,舌尖直接顶到上颚最前面,和门牙接触,不要卷舌。
国际音标分别为/ts/ /tsʰ/ /s/。
7.zh ch sh r:翘舌音舌尖后音8.y w:不是声母是隔音字母三、十三辙1.十三辙是京剧所使用的韵母音节,分为发花、坡梭、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条。
2.发花:a ua ia3.坡梭:e u uo4.乜斜:ie ê(不认识没关系,后面讲上口字会讲到)üe5.一七:i ü er6.姑苏:u7.怀来:ai uai8.灰堆:ei ui9.遥条:ao iao10.由求:ou iu11.言前:an ian uan12.人辰:en in uen ün13.江阳:ang iang uang14.中东:ong iong15.口诀:俏iao佳ia人en扭iu捏ie出u房ang来ai 东ong西i南an北ei坐uo三、尖团字1.尖团字仅出现在汉语拼音中声母为j q x的字中,有一部分由j q x变为z c s。
详解京剧各种板式
详解京剧各种板式- ⼆黄 -京剧主要声腔,原作⼆黄是⼀种⽐较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
节奏⽐较平稳,起⾳、落腔多在板上,由于⼆黄的唱腔流畅、舒缓、⽐较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等情绪,因此悲剧题材的戏,多⽤⼆黄腔。
⼆黄的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碰板、顶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滚板、反⼆黄等,另外有唢呐⼆黄。
- ⼆黄原板 -京剧⼆黄板式之⼀。
⼆黄原板是⼀板⼀眼四分之⼆的板式。
⼀般认为:⼆黄原板是由原始的⼆黄声腔演变为戏曲的板式声腔以来最先形成的板式。
原板是各种板式的基本形态,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等,都是由原板发展变化⽽来,因此原板是⼀种很重要的板式。
点击下图购买,记得先领优惠券京剧⼆黄板式之⼀,⼆黄慢板是⼀板三眼四分之四的形式,是原板扩展放慢⼀倍的板式,⼆黄慢板唱腔的结构和原板⼤致相同,是板上开⼝,最后⼀字落在板上,即板起板落。
⼆黄慢板也称三眼或正板,⽐慢板速度稍快⼀些的名中三眼或中板,⽐中三眼再快⼀些的名快三眼。
中三眼、快三眼也可统称快三眼。
⼆黄慢板长于表现⽐较复杂的感情,⼀般说长于表现感叹、忧伤的情绪,抒情性较强;中三眼、快三眼则叙述性较强。
⼆黄三眼同“⼆黄慢板”。
⼆黄正板同“⼆黄慢板”⼆黄中三眼同“⼆黄慢板”。
⼆黄快三眼同“⼆黄慢板”。
⼆黄中板同“⼆黄慢板”。
- ⼆黄碰板 -碰板和顶板不是独⽴的板式,只是在开唱原板或慢板、快三眼之类的唱腔时,由于开法不同才有这个名称。
唱腔与⼀般的原板、快三眼等也有些不同,尤其第⼀句的曲调⽐较丰富。
⼆黄碰板开唱前不⽤⼤过门,只在⿎点打个“多罗”后,胡琴在后半拍拉个引奏即可开唱。
唱腔的第⼀个字是和板碰着⼀齐出来的,故名碰板。
- ⼆黄顶板 -⼆黄顶板就是开唱前不要过门,⿎点打“多罗”之后⽴即开唱。
是为顶板。
- ⼆黄导板 -京剧⼆黄板式之⼀。
导板是散板形式,只有⼀个上句,列在⼀个正式唱段的前⾯,作为开导之⽤,故名导板。
- ⼆黄回龙 -京剧⼆黄板式之⼀。
京剧唱腔知识
(16)偷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指换气时不着痕迹,在观众不觉察时偷换。如《捉放曹》中陈宫所唱“马行在夹道内我难以回马”,唱完前六字及“内”字长腔,利用“我”这一衬字向内“偷”吸一口气,以便唱足下面“难以回马”的腔,即谓之偷气。
(23)挂儿,京剧音乐名词。挂儿是“过儿”的谐音,专指在唱段与唱段之间的大过门,一般多指华彩的间奏音乐。在唱句与唱句之间的小过门不称挂儿。
(24)垫头,京剧音乐名词。指在乐汇与乐汇间起搭桥作用的旋律称为垫头或小垫头,亦名桥。垫头旋律较短,一般只有二、三拍,起前后衔接作用。
(25)行旋,京剧音乐名词。指在演员表演动作或对话、独白时的衬托音乐。行旋多为曲牌或简单旋律的反复演奏,主要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9)脑后音,京剧发声的一种。又名背工音。一般发音,气从丹田而出,经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来。脑后音虽然同样气从丹田,但发音时,喉腔稍加压缩,打开后咽壁,提高软颚,将声音送入头腔,与鼻音相聚,使声音迂回在脑后,通过头腔共鸣,发出一种含蓄浑厚的音调。脑后音发音苍劲有力,能达远闻,而近听又不觉其尖厉。老生和净角唱腔中,凡遇闭口音(如“一七辙”)的高音,多用此种唱法。旦角唱腔用脑后音者较少,程(砚秋)派唱腔有
(26)调门,指演员歌唱时的音高。凡用弦乐器伴奏,都根据演员嗓音的高度自由定调。京剧调门,一般以正宫调为适度,最高的唱乙字调,最低的凡字调,俗称趴字调。同一剧中,两个主要演员音高不同,有时互相迁就,有时临时长(提高)调门或落(降低)调门。
(27)调面,演员唱的音高与伴奏乐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相同,叫做调面。意思是按照“调门”的表面歌唱。调面系针对调底而言。在一般情况下,演员都唱调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音乐.声腔的术语------真嗓
真嗓亦名本嗓,大嗓,真声.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声带缩紧,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京
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京剧音乐.声腔的术语------假嗓
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系与真嗓,大嗓,本嗓相对而言.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声的音调较真嗓为高.京剧旦角,小生的演唱均用假嗓,但二者声音的刚柔力度有所不同.(小嗓,二本嗓,假声都与假嗓相同)
京剧音乐.声腔的术语之二
左嗓京剧声乐名词.主要指男声中一种不正常的嗓音,能高而不能低,另外声音刚而扁,圆润不足,有些专唱高调门的老生或武生即以此嗓演唱.老生嗓音有纯粹左嗓,亦有本嗓而略带左者.另外,左嗓有时亦用作另一解释,指嗓音与伴奏乐器不合,即一般所谓的不搭调.
吊嗓亦作调嗓.京剧演员的练唱方法,也是演员唱功锻炼的步骤之一.演员每天除喊嗓,念白外,还需用胡琴(或加鼓板等)伴奏,大声练唱戏中的唱段.有
的先用一般调门,然后适当升高.吊嗓的作用:(1)通过大声练唱使声音符合在舞台上演唱的要求,由于不间断的锻炼,可使嗓音日益嘹亮圆润,气力充沛,口齿清
晰有力,并保持耐久能力.(2)熟悉伴奏,全面了解唱腔和伴奏的关系,共同掌握尺寸,解明曲意,表达曲情,使演唱与伴奏的配合达到水乳交融,进而达成艺术上的相互默契,协调整个唱段的表演风格.
京剧音乐.声腔的术语之三
丹田音京剧声乐名词。
演员歌唱时肺部蓄足气,小腹用力,气似从丹田(人身脐下约三寸处谓之丹田)发出者。
现在一般传统演唱戏曲练声方法,也认为丹田音最能响堂(即声音送的远,听得清)。
脑后音京剧发音的一种。
又名背工音。
一般发音,气从丹田而出,经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音来。
恼后音虽然同样气出丹田,但发音时,喉腔稍加压缩,打开后咽壁,提高软颚,将声音送入头腔,与鼻音相聚,使声音迂回在脑后,通过头腔共鸣,发出一种含蓄浑厚的音调。
脑后音发音苍劲有力,能达到远闻,而近听又不觉其尖厉。
老生和净角唱腔中,凡遇闭口音(如“一七辄”)的高音,多用此种唱法。
旦角唱腔用脑后音者较少,程派唱腔有时用之。
气口京剧演唱方法之一。
指演员演唱时吸气的方法。
京剧各种唱腔长短不一,节奏快慢各异,演员须掌握准确吸气的方法,才能唱得从容不迫,优美动听。
气口包括换气、偷气两种。
换气指唱腔间歇中的吸气,偷气是在乐句若断若续中吸气而不使听者觉察。
装饰唱法
戏曲演唱方法.又名做腔,耍腔.装饰唱法有两种:一种是属于表情处理的唱法;一种是属于字音处理的方法.
属于表情处理的唱法有:(1)宝塔腔,唱腔由强渐弱;(2)喇叭腔,唱腔由弱渐强(3)橄榄腔,亦名枣核腔,唱腔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4)疙瘩腔,拖腔中的各音用连续的顿音演唱.此外,尚有向低渐滑的"下滑腔",向高速滑的"上滑腔"(飞腔),哭泣时的'咽腔',连续颤抖的'颤腔',连续倚音的'点头腔'等.
属于字音处理的唱法,或为强调字音的四声,或为特定的行腔及用腔方法.京昆兼有的(1)嚯腔;(2)罕腔;(3)豁腔;(4)带腔;(5)垫腔;(6)叠腔;(7)擞腔;(8)揉腔;(9)啜腔.
注:罕腔--------罕字左边有口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