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深浅变化》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秋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秋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秋一、教学目标1.了解深浅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熟悉湘美版秋的色彩特点及其表现形式;3.掌握通过画深浅变化的方法来表现湘美版秋的色彩特点。

二、教学准备1.实物或图片:湘美版秋景图片或花叶等季节性植物;2.工具:铅笔、橡皮、彩笔、毛笔、水彩等。

三、教学过程1. 深浅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深浅是指物体或颜色的明暗程度。

深色指颜色中带有黑色的,暗的颜色,浅色则指颜色中带有白色的,亮的颜色。

深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真深浅指物体的真实深浅程度,就是物体天然颜色本身的深浅程度。

比如水和天空的颜色深度就自然较浅。

•空间深浅指色彩在画面中的明暗程度,也就是远近空间感。

通常颜色越深,物体越靠近用户,颜色越浅越远离用户。

•透视深浅也是空间深浅的一种,但是根据物体自身造型的不同,透视深浅的表现也不同。

立体形状一般表现为从中心点向两边逐渐变深变浅。

2. 湘美版秋的色彩特点及其表现形式湘美版秋的色彩是以红色为基调的,配合枫叶、落叶等红绿相间的植物景色。

因此,湘美版秋的色彩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红色调湘美版秋的主调是红色,在整个画面中都有红色在发挥作用。

•红绿搭配红绿之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想要表现出湘美版秋的特色,就要用好红绿的搭配。

•色块鲜明湘美版秋画面的色块一定要鲜明,不然整个画面就失去了秋天特有的色彩感。

3. 通过画深浅变化的方法来表现湘美版秋的色彩特点首先,讲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湘美版秋的景色图片或实物:花叶等季节性植物。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画面,来体悟深浅变化对湘美版秋的表现的意义。

接着,讲师可通过以下步骤来教学:•步骤一:铅笔勾勒先用铅笔勾勒出画面的各种形状,教学中强调线条的时候,要对线条的粗、细进行细致的分析。

•步骤二:填充底色接下来就可以根据观察到的景象的颜色特点进行填色。

在此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色彩的鲜明感,让学生学会如何保证色彩的鲜明感。

•步骤三:深浅处理根据教学目标,把学生对深浅的认知运用到实践中去,将色彩进行深浅变化的处理,通过绘制阴影和白色高光,来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明暗关系。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色彩的奇妙世界》中的第三节《深浅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深浅概念,学习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掌握通过调色实现色彩深浅变化的方法,培养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空间感和质感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深浅变化的概念及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调色技巧实现色彩深浅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空间感和质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深浅变化的概念、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和调色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和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板、调色盘、水彩颜料、画笔、毛巾。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深浅变化的概念,讲解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如加白色使颜色变浅,加黑色使颜色变深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物体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调色技巧实现色彩的深浅变化,并讲解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和质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简单的物体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一些著名画家运用深浅变化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深浅变化》2. 内容:深浅概念色彩深浅变化原理调色技巧表现物体空间感和质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深浅变化画一幅静物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掌握深浅变化的知识和技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深浅变化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理论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知识拓展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5. 作业设计的目的和答案的指导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教学目标应聚焦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在美术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五课《深浅变化》教案2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五课《深浅变化》教案2

《深浅变化》教案教材分析: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的明度即色彩的深浅程度,或者说是明暗程度。

能运用手中的笔的不同力度和皴线疏密产生不同的明暗色彩变化,是通过实践才能取得的经验。

所以本课安排深浅明暗练习,用色彩渐变构成完成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素描明暗深浅的变化有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同时通过活动一对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线条深浅的交错表现激发调动学生对素描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的:1、掌握事物色彩深浅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表现方法。

并在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事物深浅变化的表现。

2、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感受色彩深浅的美妙变化。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色彩深浅变化的体会、深浅皴线方法的掌握和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和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课件、范例、2B、HB铅笔、橡皮擦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目次导向(2分钟)1、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事物的深浅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感受到了什么?师小结:艺术源于生活,正因为我们的大自然存在着这么多的美,所以我们才能有美的艺术品的不断产生。

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感受事物的深浅之美。

学习表现物体的2、引出课题——深浅变化。

二、尝试学习、多种方式1、体验活动一:工具材料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2分钟)了解材料,感受笔的不同。

师:我们现在上的是美术课,美术需要材料来表现,所以在学习之初,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先来认识一下我们手中的材料。

同学们的桌上都有2支笔对吗?请你看一看、画一画,找一找手中的这两只笔有哪些不同之处?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师:这是铅笔,对,材料的品名。

师:笔上的H和B分别代表什么呢?它有什么意义?师小结:H和B代表这只笔的铅芯的软硬程度,H的数值越高,笔的铅芯越硬,B的数值越高,笔的铅芯越软师板书:H---铅硬B-----铅软师:你发现2B和HB的铅笔画出的线谁的颜色更深?谁的更浅?那老师用6B和2H在来试试,通过观察,你获得怎样的发现?师示范演示。

五年级美术上册《深浅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深浅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提交方式:将观察记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整理在作业本上,下节课前与同学分享。
4.搜集一幅你认为运用深浅变化表现较好的美术作品,并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提交方式:将作品图片及分析报告打印出来,下节课前交给教师。
5.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让他们了解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尝试教他们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提交方式:以口头报告形式在课堂上分享你的传授过程和成果。
4.分步骤示范深浅变化的表现手法,如明暗对比、渐变、阴影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体,讨论如何运用深浅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各小组进行分享,交流彼此的想法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深浅变化的表现方法。
4.通过实践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现深浅变化,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增强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本章节教学将采用以下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感知深浅变化。如通过展示不同光影、色彩下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深浅变化的美。
2.运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让学生分组合作,探讨深浅变化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并尝试创作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深浅变化的绘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24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24秋)

《深浅变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深浅变更》是湖南版义务教化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一节美术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让学生学习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与笔触排线的疏密变更,来表现物体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丰富的明暗变更中单色绘画的艺术魅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智力水平快速提高,具备了肯定的审美实力和想象创作实力,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直观教学法更为有效。

教学目标:1、相识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驾驭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造型实力。

3、培育学生擅长发觉、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表现美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变更。

教学难点:驾驭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造型实力。

教具学具打算:课件、铅笔、橡皮、画纸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本节课起先之前,先给学生展示《奥塔山丘上的房子》中房子的结构素描,以及原画,引导同学们思索,为什么同样的房子外形,在原画中大家就能很轻松的分辨出是房子?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答案,因为画中有了形态各异的,明暗不同的深浅变更,正是有了这样的深浅变更才使得画面丰富起来。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一深浅变更。

二.新课讲授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深浅变更的例子,使学生有直观地相识,比如蓝天白云布满的天空,茂密的森林,闪耀着弥红灯的夜景,碧波荡漾的湖面,以及第一课我们学习的渐变色,都是我们常见的,一些具有深浅变更关系的事物。

分析深浅变更的缘由,深浅变更一般有两个方面缘由,一个是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就有深浅变更:另一个是同样颜色的物体,因为光照不同而产生的深浅变更。

并通过详细的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深浅变更的缘由。

通过小组探讨,找寻大家在生活中或者教室里都见过哪些深浅变更的例子。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深浅变化 |湘美版(201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深浅变化  |湘美版(201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深浅变化|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2. 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3. 深浅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深浅变化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如光影、水波等,引发学生对深浅变化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a. 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b. 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c. 深浅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3. 示范与指导:教师现场示范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和实践。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幅以深浅变化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观察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记录下来,为下次课的分享做准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深浅变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大胆运用深浅变化,表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深浅变化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明暗对比,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3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3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物体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出行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深浅皴线方法。

【教学难点】
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2B3B铅笔、橡皮。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深浅的变化》教案(湘版)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深浅的变化》教案(湘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形体明暗、空间在光影效果下的不同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欣赏、感受形体明暗的深浅、强弱变化所构造的客观物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笔的轻重、皴线的疏密关系表现客观物体。

【难点】形体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三、教学用具绘画用笔、纸、图片等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出示光影摄影照片《大自然的一束光》,提出问题:照片中的大自然与你看到的大自然有什么不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自然景物呈现深浅的变化)揭示课题——《深浅变化》。

活动二:欣赏作品,引导想象出示作品《雨露》提出思考问题,观察图片上的景物有什么的明暗变化?能否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光线的影响,物体可以分为亮面、暗面和反光。

可以通过铅笔或者碳素笔来表现。

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排列疏则弱,密则强练一练:出示单线勾勒的立方体,学生尝试根据光线照射的影响,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的明暗变化,并比较上了调子的立方体与之前的单线图片中的立方体有什么不同?(更具立体感)教师总结: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能够使物体变得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由此掌握概念:明暗线条表现法——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

出示石膏体。

提出问题:物体在空间中受光线的影响会产生深浅不同的灰度,这些层次不同灰度可以概括成五大面和三大调子,想想它们分别是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

教师总结:素描可分为三大调子(亮面、暗面、反光),又由三大调子引申出五大面(亮面、暗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教师出示石膏立方体,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教师示范线条的疏密关系,通过观察对比的方式讲解不同疏密、长短、大小、轻重等线条的不同视觉效果。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 深浅变化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 深浅变化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深浅变化︳湘美版一、教材分析教材参考:《五年级美术湘美版上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深浅变化的技巧,通过绘画作品来表现物体间的空间关系,同时让学生了解到颜色的深浅和变化也能起到增强作品层次感的作用。

这一课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绘画的基本技巧、颜色理论等,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以及实际运用的场景,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道深浅变化的概念,能够理解深浅变化对绘画作品的重要性;2.能够进行简单的色彩分层,并在绘画作品中运用色彩深浅变化;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能够发现其中的深浅变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深浅变化的概念,并掌握深浅变化的效果;2.运用色彩分层和深浅变化的技巧,增加作品层次感。

3.2 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构思绘画作品的效果;2.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深浅变化和颜色分层的技巧;4.1 预习介绍本课课程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课本,了解深浅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4.2 导入1.带学生欣赏一些具有深浅变化效果的绘画作品,并让学生发言自己的感受;2.引导学生自己画一张画,对比深浅变化和不变化的画有何差异,并让学生思考深浅变化和不变化的画的区别。

4.3 操作演示1.讲解画深浅变化的步骤和各项技巧的方法,如何运用色彩分层来增加作品层次感;2.通过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及技巧。

4.4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些具有深浅变化效果的作品,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2.与同学交流绘画作品,并作出评价和提出建议。

五、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掌握所学内容;2.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艺术欣赏课程,让学生在与绘画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3.希望学生们在后续的学习中能继续深入研究美术知识,探索自己的创意和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素质。

第5课 深浅变化 (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5课 深浅变化 (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5课深浅变化(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本节课是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5课,主要内容为深浅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深浅变化的概念;2.掌握绘画中深浅的表现方法;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为达到上述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等。

教学过程安排一、热身活动(5分钟)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采用游戏、问答等方式进行热身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准备进行后续的学习活动。

二、讲授知识(10分钟)在热身活动之后,教师可以讲解深浅变化的概念和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向学生介绍深浅变化的实例和应用。

三、示范教学(15分钟)为了更好地理解深浅变化的表现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绘图来进行演示。

教师可以通过绘制简单的物品,如球体、墙壁等,来向学生展示深浅变化的表现方法。

四、学生练习(30分钟)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深浅变化的表现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利用班级提供的素材进行实际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时刻关注学生的步骤和作品,并给予指导和评价。

五、展示作品(20分钟)在学生完成绘画练习之后,教师可以安排时间进行作品展示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向同学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及时评价和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六、总结和评估(10分钟)在课程结束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程的总结和评估。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掌握深浅变化的表现方法;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1.帮助学生理解深浅变化的概念;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引导其进行创作。

教学参考资料1.《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2.教师自编课件上课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物品:1.笔、纸、颜料等绘画工具;2.绘画素材,如球体、墙壁等;3.课堂教学工具,如黑板、投影仪等。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深浅变化的概念和特征;2.了解深浅变化在美术作品中的表达方式;3.通过实践演练,加深对深浅变化的理解。

1.2 教学材料1.紫外灯;2.紫外线笔;3.坐垫;4.A4白纸;5.彩色铅笔。

1.3 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张深浅变化的美术作品,或许一些学生对浅印深印有一些感性的了解,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美术作品只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因此,老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深浅变化的概念,并解释它在美术作品中的意义,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目的感。

2.学生实践(30分钟)接下来,老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深浅变化。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白纸放置在坐垫上,用彩色铅笔轻轻地画出一些线条和图案;(2)使用紫外线笔在画好的线条和图案上追踪画,使之呈现出深浅变化的效果;(3)使用紫外灯照射,观察并描述不同部位的深浅变化效果。

3.整理学习成果(15分钟)让学生把自己实践的作品整理起来,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同时,老师可也要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针对性地做出点评,将学习重点和难点加以梳理,方便学生在随后更好地掌握深浅变化的知识。

4.总结(5分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去观察美术作品中的深浅变化,以加深自己对其的认识。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操作简单明了,体现了很好的实践性,既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深浅变化这一概念,又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深浅变化在美术作品中的表达方式,收获颇丰。

在现实教学中,大家可以更具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以切实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掌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三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深浅变化”。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理解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掌握运用色彩深浅变化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学会运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及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进行创作,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示范作品、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描绘大自然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中的色彩变化。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讲解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

b. 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色彩深浅变化进行创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画作,分析其中色彩深浅变化的应用。

b. 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分析、运用色彩深浅变化。

4. 随堂练习(15分钟)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运用色彩深浅变化描绘一幅画作。

b.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深浅变化》2. 内容:a. 色彩深浅变化原理b. 色彩深浅变化的应用c. 创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深浅变化,描绘一幅自然风景画。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深浅变化的自然风景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深浅变化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变化,提高美术素养。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深浅变化》教案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深浅变化》教案

第5课《深浅变化》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深浅渐变色调,并学会使用排线随心所欲地深浅推移,创作画作。

教学重点:
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作品的深浅变化得到体会。

教学难点:
掌握深浅变化的规律,会用铅笔表现出来。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参观法、图片展示法,谈话法。

教学工具准备:
教具---写生台、衬布、景物、石膏几何体若干、范画、印刷画页、画册。

学具---素描纸、中华绘图铅笔、HB、B、2B、4B、削笔刀、橡皮。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师:展示大师素描作品,让学生观察。

提问是否观察到作品的特点?
2、实践:
师:看了这些大师的作品,我们也来动手画一画吧。

从简单的深浅不同色开始。

我们常使用铅笔画出有浅到深的黑色怎么样?
生:(开始画画)。

师:好。

同学们都完成了吗,我们来看看几位同学的成果。

(展示)
生:(围观,提出自己的见解)。

3、引申:
师:现在,我们尝试用铅笔画出一个“立方体”。

生:(开始画画)。

师:同学们画好了吗,先来看看同学们的成果。

嗯,我注意到有同学画的不错,用上了我们刚刚说的“深浅变化”的方法。

现在你们体会到这种画法的好处了嘛?
生:……
4、赏析:
师: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的艺术家们是怎样将这种画法很好地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的(展示“立体主义”流派的画作,并介绍有关的知识)。

5、总结。

6、作业:
用排线随心所欲地深浅移动,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深浅变化》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深浅变化》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
《深浅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技能目标:进行色调深浅变化的练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行色调深浅变化的练习;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油画创作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色调吗?它的深浅变化会给画面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深浅变化》;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作品《奥塔水库》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幅画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
三、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仿照刚才油画的风格,创作一幅油画;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深浅变化-湘美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深浅变化-湘美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深浅变化-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深浅变化”。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物体在光线照射下产生的明暗变化,通过绘画练习,让学生掌握利用明暗关系表现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基本技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明暗的形成原理,学会运用明暗对比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1. 明暗关系的理解和表现: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明暗变化,以及如何运用明暗对比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 绘画技法的掌握:如何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表现明暗关系的绘画技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示范视频等。

2.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炭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明暗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明暗关系在画面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明暗的形成原理,以及如何运用明暗对比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同时,通过示范视频和实物投影,展示绘画表现明暗关系的基本技法。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评价与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本课教学重点,强调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深浅变化-湘美版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分阶段展示板书内容,包括明暗关系的表现、绘画技法的示范等。

作业设计1. 绘画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表现明暗关系的绘画作品。

2.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记录下它们的明暗变化,并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课 深浅变化

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课 深浅变化

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五课《深浅变化》教案(活动一)一、教材彩云衣分析漂亮的花布和衣裳在生活中一直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彩云衣本课以服装为主题,渗透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和色彩知识,让学生领略装饰工艺的形式美感。

本课彩云衣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彩云衣两个活动培养学生初浅的设计意识。

二、教学目标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三、教学思路本课的知识点明确,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着重思考本课知识的定位在何种位置状态,教学显得更有意义,通过何种教学形式、方法来揭示概念规律。

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与合理安排。

本课学习过程应从如下方面思考:一是概念的习得,二是规律的应用,三是大胆地创造。

教学活动(一)趣味导入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

(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

)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

)课件呈现游戏的规则、内容、方式、时间。

(二)剪纸游戏趣味伸入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

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

)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

(三)作业评析渗透知识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

(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

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作业评析既巩固涂色方法,又渗透色彩知识。

)(四)学生作业、衣架观赏教材小组讨论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 深浅变化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 深浅变化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深浅变化︳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深浅变化的绘制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深浅变化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深浅变化的概念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3. 深浅变化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深浅变化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中的深浅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深浅变化的概念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介绍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3. 示范讲解以一幅具体的作品为例,演示深浅变化的绘制过程,讲解绘制要点。

4. 实践练习(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一个简单的物体进行深浅变化的绘制练习。

(2)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业点评(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深浅变化绘制一幅复杂的物体。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点评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深浅变化在作品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具有深浅变化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分析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深浅变化的艺术魅力。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绘画技法,如透视、光影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绘画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让作品更具立体感、空间感和生动感。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师一优课美术教案设计深浅变化学校:姓名:第5 课深浅变化教学目标: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教学难点: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用皴线的方法来表现形体的明暗、层次感。

教学准备:课件、范作、画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实物(苹果)演示明暗色彩变化,通过光照强度的的深浅变化带来物体的黑白灰变化。

2、揭示课题——《深浅变化》。

二、探究方法1、课件出示《奥塔山丘上的房子》(油画)毕加索(西班牙)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都是有哪些图形组成,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的?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都是有几何形深浅不同的面组成。

4、提出如何画出深浅不同的线条?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5、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

三、深入感知,巧妙联想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3、师示范画变化不同的颜色。

4、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

四、赏析作品,拓展思路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

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效果。

3、提出注意事项:a、越靠近一个面边线的地方,线条越重越密集。

b、选择一个面的一条边,由深到浅的叠加线条。

c、尽力不要把明度低的边线放在同一条边线上。

五、作业要求1、想象画出各种图形,并有创意地重叠、遮挡。

2、组合的画面既有深浅明暗层次,又美观好看,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2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2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3、能感受单一色中的色彩变化,体验颜色的由深入浅的变化。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色调深浅变化的练习。

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由深入浅的颜色变化。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素描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单色画,指只是用一种颜色,以加黑白颜色区别深浅的绘画。

今天我们来学习铅笔画的单色画。

二、讲授新知
1、出示画家作品《奥塔山丘上的房子》油画1909年毕加索(西班牙),立体主义派画家。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浅变化》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表现美得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画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 展示教师素描和水彩作品
2.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设问:你看到了怎样的视觉效果?这些作品和你平时画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只有影调的深浅变化,形状为简单几何形体)
3. 揭示并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学习认识深浅变化,尝试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二、认识明暗、探究方法
1、引导思考:我们看到了画面上立体空间是由各种各样的色彩深浅明暗构成的,我们也能学习用笔触来表现这种深浅明暗。

大家想一想,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呢?
2、学生谈论回答,教师倾听,可参与谈论。

(线条,块面,网点……)教师概括小结并板书:用线条排线构成的块面来表现不同深浅效果。

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排列疏则弱,密则强。

3、学生自主尝试用铅笔皴线,能皴出深浅渐变变化。

三、展示效果、布置作业
1、教师收集一些用铅笔皴线完成的学生尝试作业展示给全体学生看,使其掌握正确方法。

2、教师随堂演示活动一的作画方法和过程。

画一单元几何形,用遮挡或重叠的方法加画单元几何形,再加画成组合图形,最后皴深浅线条块面,表现明暗层次。

3、布置学生作业。

设问:你会想象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有创意地重叠、遮挡?怎样使组合的画面既有深浅明暗层次,又美观好看?
4、学生开始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四、个别指导、拓展思路
1、教师针对个别绘制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

诸如:单元形不好看,遮挡重叠的不美观,皴线条少轻重强弱变化等。

2、发现个别有创意的,美观大方的作业及时给全班同学看,给大家以启示,拓展作业思路。

3、教师针对普遍性问题,及时告诫大家,或改正或引起注意。

五、教学评价、课堂总结
1、完成了创作的同学可将作业贴在展示板上,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作业,也可以欣赏评价他人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2、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评价。

3、课堂总结:肯定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表现。

根据作业效果,表扬善于创新,肯动脑,有想法的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