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概念题1.行政领导答: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的总称。
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它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①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②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特点;③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职位分类答:职位分类是指按照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要的资格条件进行的人事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的具体过程一般由职位调查、职系区分、职位评价、制定职级规范和职位归级等五个程序组成。
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的特征是: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的、职位分类的等级随职位而定,不是随人走;工资差别与职位工作的难度、责任大小和资格深浅成正比,是同工同酬;重视专家作用,利于专才成长;公务员分类复杂,技术性要求比较高;公务员的升迁调转范围和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易于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
其缺点是缺乏灵活性,弹性较小。
3.行政协调答:协调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的而把各自行动互相配合。
行政协调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
协调不是在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两极做选择,而是在有关各方存在不同程度共同之处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融和、调整,以实现关系的和谐与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如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平衡、履行社会职能与自身有效管理的平衡、专业化分工与全局管理的平衡、职权责的平衡等。
行政协调的方法有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方法、对组织系统的协调方法、对经济、社会和思想的协调方法。
其特点包括:广泛性、目的性、层次性、权威性、灵活性和相对性。
《行政管理学》课程资源 课后题解 第五章
复习题:1.行政组织的含义与构成是什么?行政组织是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构的统称。
对行政组织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一切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功能的组织机构,它是一切行政机关相互关联的综合体,即整个行政体系。
它既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也包括立法、司法等机关中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如总统制国家中的总统及其下属的各级行政机关,内阁制国家中的内阁及其管辖的各级行政部门等。
构成: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体系、人员构成和规章制度。
2.行政组织的类型有哪些?(1)行政组织权力体制类型:集权制和分权制;(2)行政组织领导体制类型: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3)行政组织机构类型:领导机构、执行机构、智囊机构、监督机构、信息机构和辅助机构。
3.如何理解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
其特点是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照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
它具有权责明确、事权集中、便于控制、指挥统一等优点。
其缺点是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理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部门结构,是指行政组织中处于同一等级的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平等、合作与协调关系的一种组合方式。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是横向分化的结果。
4.简述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
(1)古典的行政组织理论这是西方早期的行政组织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包括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组织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
①泰罗的组织理论这是美国学者泰罗基于企业管理提出的科学管理原理,后来被行政学家有选择地加以吸收、改造。
泰罗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分工协作、计划定额、监督检查等管理体制。
他在1911年发表的枟管理学原理枠书中提出了管理的四大原则:积极促进员工增强服务精神和工作责任感;科学选择、培训员工;员工的工作应与科学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管理方法应向精确化方向发展,以客观标准和数字计算处理事务。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执行)
第七章行政执行一、概念题1.政策执行(北航2008年研)答:(1)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政策活动的一个组成环节,它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和监控等各种行为将政策观念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2)政策执行作为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在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①政策落实的惟一途径;②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③政策过程的中介性环节。
2.政策评估(首都经贸大学2007年研)答: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果做出判断,确定某项政策的效果、效益、及优劣,并弄清楚政策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经验和教训的活动,包括制定评估方案、收集和分析评估信息,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等环节。
其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二、简答题1.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
答:行政执行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为了落实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标,依法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行政执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行政执行以国家行政机关作为主要的主体国家行政机关一直被认为是行政执行的惟一主体。
国家行政机关通过扮演掌舵者的角色,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和社会组织直接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落实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当中,形成了行政执行的多元主体格局。
行政执行的主体扩大到企业、第三部门、社会团体、社区等。
它们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掌舵和划桨的关系,是公共产品的安排者与公共产品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两者都受法律的约束。
(2)行政执行是目的性和手段多样性的统一行政执行是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贯彻和落实业已形成的国家意志、国家目标、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
行政执行不同于一些目标不明确的、不能事先预见的活动。
行政执行的目的性很明显,没有确定的目标就谈不上行政执行的启动。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概念题1.行政和行政学答:行政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务等管理活动;狭义的行政是指政府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
行政学又称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公务管理学等,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行政学是一门以狭义政府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综合性和动态性较强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行政是行政学的研究对象,行政学是行政的理论载体,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行政现实中的问题需要行政学理论的指导,行政学的理论需要在行政实践中得以检验。
同时,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共同向前发展的,但是行政学的发展速度一般快于行政。
2.新公共管理答:新公共管理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政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以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学术思潮。
新公共管理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引入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倡导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是人们不断改进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虽然新公共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到了一些批评,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公共行政发展的总趋势。
它通过推进改革管理的整体的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促使政府不再担当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惟一提供者,而是担当公共事务的促进者和管理者,它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管理幅度答:管理幅度是指—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管理幅度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一项工作越复杂,管理幅度一般也越宽。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导论-公共行政学的沿革)
第二章公共行政学的沿革一、概念题1.行政发展答: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以便更好地执行政治权威意志的过程。
它在相当程度上是与行政改革联系在一起的。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行政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一起构成整体的社会发展。
它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一种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行政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它的发展也推动着其他发展的进步。
2.新公共管理(中央财大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0年研)答:新公共管理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政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以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学术思潮。
新公共管理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引入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倡导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是人们不断改进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虽然新公共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到了一些批评,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公共行政发展的总趋势。
它通过推进改革管理的整体的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促使政府不再担当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惟一提供者,而是担当公共事务的促进者和管理者,它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简答题1.简论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答:(1)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区别行政学领域中的行政发展则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发展中国家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为基础展开的。
对于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之间的关系,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者的因果关系上,也就是行政发展导致发展行政还是发展行政导致行政发展的观点差异。
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首先,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是两个不同的行政过程。
行政发展是一种以自身(行政系统)为诉求对象的行政过程,其基调是改革,即通过行政系统的改革向更高级状态过渡的过程。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行政决策
第6章行政决策1.行政决策的涵义和特点。
答∶(1)行政决策的涵义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所作出的决定。
具体地说,行政决策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同时根据一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所要处理的公共事务作出的正式决定。
(2)行政决策的特点行政决策不同于企业决策或私人决策,有其自身的特点∶①主体的确定性行政决策的主体为各种行政机关,以及经行政机关授权的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行政决策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人员,同时必须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
②内容的广泛性行政决策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主要指政府依法处理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事务。
③目标的明确性行政决策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绝大多数行政决策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
行政决策是通过问题的解决通向目标的达成。
管理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A·西蒙认为,所谓管理决策就是根据一定的目标,研究各种达成目标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案的选择性决策的本质是择优。
④普遍的约束力有效的行政决策是依据法律制定的,即依照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行政规章而作出的。
因而,它对于一切行政客体,包括行政组织和组织内成员本身,及其管辖的有关企事业、团体、机关、个人,都具有约束力、规定力、执行力。
⑤适应性和预见性决策是对未来行动所作的决定,是在对未来行动的环境、条件、效果作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作出的。
因此,行政决策应具有适应性和预见性。
行政决策既要随着条件变化作相应的改变,又要对未来不确定情况作出科学预见。
2.行政决策的作用。
答∶行政决策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决策是公共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行政决策是公共行政管理活动过程的首要环节。
政府行政领导要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首先就要通过行政决策来确定目标、选择行动方案,并且以政策、法规、决议、指示、规章、规划、措施等形式颁布实施,予以执。
金太军_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简要笔记
行政学导论一、行政的概念西方1.狭义行政说:行政是指除国家立法、司法机构以外的政府部门的政务活动。
魏劳毕、三权分立、优、缺2.中义行政说:行政是指一种与政治相分离的、实现国家目的的执行活动。
古诺德、意义、缺点3.广义行政说:行政是指国家所有机关(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各系统所属部门)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的管理与处理。
西蒙、意义、缺陷我国:其一、行政是国家行政其二、行政是一种管理活动。
只有通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才是行政管理。
二、公共的概念1.和私人行政相区别2.明确了行政活动的目的和程序3.决定了它应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4.强调公众的参与性5.强调了行政活动的公开性综述所述,公共行政管理外延: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内涵: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管理的活动公共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公共事务的活动。
三、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规范以及管理活动的过程、方式和规律。
1.一般对象: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规律,是一般行政机关所普遍适用的行政原理和规律。
2.具体对象:总体综合性对象是指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的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专业性对象四、公共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特点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3.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4.规范性和变通性的统一五、公共行政管理学与其他若干学科的关系(一)与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运筹学(二)与政治学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 2.研究范围不同3.学科的性质不同联系:1.从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看,脱胎、独立 2.政治决定行政3.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能存进政治学的发展六、学习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原则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求同存异、鼓励争鸣4权变研究、优化方法5兼收并蓄、扬弃发展七、学习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掌握公共行政管理规律,正确行使行政职能,促进社会发展2.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3.有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八、学习公共行政管理学的方法1比较研究法2历史研究法3行为科学研究法4案例分析法(意义:实际公共行政能力、学习主动性、集思广益)第二章公共行政学的沿革一、西方政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于19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叶以后,工业革命、生产力、任务;资本垄断统治、社会矛盾首先产生于美国:三权分立、工商业、政治学研究二、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一)传统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一、侧重制度二、过分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二)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前后)一、强调研究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二、过分重视人的行为因素(三)系统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一、全面性、整合性二、运用系统理论等(四)新公共管理时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1.新公共行政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管理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投入3.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即主要通过法规、制度控制,而实行严格的绩效目标控制……4.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办法、手段和竞争机制5.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6.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7.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三、我国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现状1.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组织相继成立2.行政学论著相继问世3.建设起一支初具规模的行政学研究队伍4.我国行政学者已进入国际行政理论的研究行列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可的公关管理硕士6、理论实践不足:1.本土化不足2.行政学研究队伍还跟不我国行政学发展的需要:从学科的内容上看从研究方法上看3.我国行政学从内容到方法都存在缺陷:从研究内容从研究方法4.我国行政学的研究和教学宏观分析多,中观、微观分析少。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行政管理的保障-行政改革)
第十四章行政改革一、概念题1.绩效评估(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答: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用过去制定的标准来比较员工的工作绩效记录并及时将绩效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可以起到有效的检测及控制作用。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①在微观层面,绩效评估是对个人工作业绩、贡献的认定。
②在中观层面,是政府分支的各部门,包括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如何履行其被授权的职能,如政策制定执行的效果,项目管理实施的状况影响,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等。
③在宏观层面,是整个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的绩效的测评,政府为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求所履行的职能,体现为政治的民主与稳定、经济的健康、稳定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的持续提高、社会公正与平等、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改变、精神文明的提高等方面。
2.政府绩效(华农2010研;厦门大学2008研)答: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
政府绩效可以分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文化绩效四个方面。
3.公共危机(中山大学2010年研;中央财大2009年研)答:危机是一种突发性的紧急态势或事件,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到社会系统的基本机制和行为准则,要求决策者迅速应对以消弭负面影响。
危机的种类很多,一般而言,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危机,只要涉及较大规模的公众利益,需要国家公共部门介入处理,便可划入公共危机范畴。
它可以是人为因素诱发的,也可以是非人为的自然灾害;可以是生产性危机,也可以是自然性危机,如“非典”、禽流感等流行疾病。
公共危机是指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
二、简答题1.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五章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一、概念题1.人事行政(湖南农大2013年研;北科2012年研)答: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它是在行政过程中,为协调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目的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每个人的才智和能力,在完成行政任务中创造最佳的工作效果。
2.职位分类(南航2013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2008研;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南京大学2007年研;首都经贸大学2008年研)答:职位分类是指按照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要的资格条件进行的人事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的具体过程一般由职位调查、职系区分、职位评价、制定职级规范和职位归级等五个程序组成。
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的特征是: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的、职位分类的等级随职位而定,不是随人走;工资差别与职位工作的难度、责任大小和资格深浅成正比,是同工同酬;重视专家作用,利于专才成长;公务员分类复杂,技术性要求比较高;公务员的升迁调转范围和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易于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
其缺点是缺乏灵活性,弹性较小。
3.品位分类(中山大学2003年研)答:品位分类是指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或等级高低为依据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品位分类作为人员分类的两大制度之一,其基本特征是:①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
品位分类的对象是人以及人格化的职务等级以及人所具有的其他资格条件。
在人员运用方面过分重视人员的学历、资历、经验和能力,个体的背景条件在公职录用和升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职年限、德才表现等通用资格条件是晋升的主要条件。
可见,品位分类是人在事先。
②分类和分等相互交织。
分类实际上同职务、级别和分等同时进行,品位分类通常采用先纵后横的实施方法,即先确定等级,然后再分类别。
③品位分类强调公务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行政管理的目的-行政效率)
第十六章行政效率1.行政效率的特点和要素。
答: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目标方向正确,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
(1)行政效率的特点①方向性这是指要把行政效率与行政效果、行政效能、行政效益综合起来加以把握。
②关联性效率的实现以一定的效能为基础,评价效率又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效率与效能、效益是密切相关的。
③社会价值性在公共行政管理中,效率永远不能脱离社会价值因素而成为中性的东西。
因为行政产出的价值往往无法用同样的尺度衡量。
(2)行政效率的要素①效益要素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社会效益是评价与测定行政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行政效益由四个因素决定:a.行政活动总方向和性质,即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b.各项行政决策的质量,即是否符合科学规律和现实条件;c.各种行政工作的质量,即其结果是否符合法律的、计划的和技术的要求;d.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行政任务的数量。
②经济要素经济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行政投入量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讲,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是降低行政费用。
③时间要素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不可能不考虑时间要素。
在行政效率问题上,时间的意义有:a.时间是完成行政任务的基本条件,任何行政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b.时间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自然尺度;c.时间是具体行政活动的现实尺度;d.行政工作要讲究时限。
2.行政效率的重要意义。
答:行政效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得重要意义表现在:(1)行政效率是衡量公共行政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无论公共行政管理的设备和方法如何先进,人员素质多高,体制和法规如何合理、健全,如果这种公共行政管理不能产生较高的行政效率,它就不可能产生较大的行政效能,因而也就算不上一种高质量的公共行政管理。
(2)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在行政决策正确或行政目标已定的情况下,唯有提高行政效率才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服务。
不仅如此,行政效率也是公共行政管理的归宿。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行政管理的保障-行政伦理)
第十三章行政伦理1.行政伦理规范的特点。
答:行政伦理规范,从广义上说,是指国家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必须遵循的从政指导思想和执行公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国家为公务员规定的活动原则、工作程序、办事规则、言行标准和行政纪律等。
从狭义上说,行政伦理规范也即是行政道德规范,是指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行政伦理规范具有以下特点:(1)强烈的政治性国家公务员的行政伦理规范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宗旨就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规范,约束公务员的行为,从而保证公务员忠实地执行国家的意志。
这就决定了它和一般规范相比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的特点。
(2)高度的强制性行政伦理规范最主要、最关键的就是对公务员权力行为的约束。
且由于权力往往对它的行使者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权力的行使者很难自觉自愿地照章行事,必须借助“物化的力量”即强制性力量对之进行约束。
(3)广泛的示范性公务员的职业特点使公务员成为政府形象的主要象征,使公务员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往往对社会产生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影响。
因此,行政伦理规范所能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个体的范围,对其他行业甚至整个社会都有示范的作用。
(4)较强的可操作性我国公务员行为规范,必须易于被公务员掌握和践行,能够成为广大公务员行为的现实准则。
行政伦理规范必须简洁易行,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2.行政品德的特点。
答:公务员的行政品德就是行政伦理规范在公务员个人职业心理和职业行为中的体现,同时也是公务员在其行政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行为特征和倾向。
行政品德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性①行政品德须是公务员各种行政活动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品德;②公务员在其所从事的行政职业之外,还是社会和家庭的一员,他的行政品德应与他的整体品德相一致。
且,构成行政品德的诸多要素应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2)稳定性行政品德是行政伦理规范在公务员思想、行为中的一贯体现,而不是一时的表现、一事的做法。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协调)
第八章行政协调1.行政协调的类型。
答:(1)对事的协调与对人的协调①行政活动在总体性质上是属于执行性的,要求正确协调好诸如中心工作与非中心工作、规范性的工作与突击性的工作等关系,保证行政事务有条不紊、和谐不悖地进行。
②人是行政行为的主体,行政协调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的协调上。
组织与组织、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场合,也需要通过人际间的沟通加以理顺。
(2)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①内部协调是指行政自身的协调,行政自身协调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②外部协调有广义和侠义之分:a.从广义上说,实际上就是行政与社会发生关系的体现;b.从狭义上说,外部协调是指行政与国家政权建设的关系,指行政与其他国家政权机关和政治组织的关系。
(3)认识性协调与利益性协调①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各个具体的执行主体,由于各自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心理素质等的不同,对于同样一个行政目标,可能产生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理解,并通过一定的态度、情绪、行为反映出来,需要进行认识性协调。
②行政行为与执行主体的物质利益需求总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
公共性的行政行为,必须以实现国家利益为重,以服从长远、全局利益为重,同时又要兼顾集体与个人利益;而在个人利益之间,应本着团结互助的精神,尽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
(4)促进式协调与纠偏式协调①对各部门在执行进展上拉开差距的现象进行协调,必须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而不能一味强调平衡而因循守旧。
②对某些部门或个人违反行政规范、破坏整体利益,给全局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协调就必须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决不能无原则地调和矛盾,姑息迁就。
(5)合作式协调与应变式协调①许多行政行为,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带有综合性质。
些行政行为,不仅需要纵向层级节制的树型沟通,而且讲求横向的、彼此贯通的辐射沟通。
②具体的决策过程中,有可能某些决策先天不足,但在决策范围内又无法验证自身缺陷,一旦付诸实施,就显现出不合理;亦有一些根据原本条件的决策是正确的,但社会实践的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因此就必须进行应变性协调。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行政管理的保障-行政管理的保障)
第十一章行政环境1.行政环境的特点。
答: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这些条件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形的,有自然界的、社会界的。
总之,凡是作用于行政系统并为行政系统反作用所影响的条件和因素,都可以属于行政环境的范围。
行政环境具有以下特点:(1)广泛性行政环境是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这表明行政环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行政系统可以涉及系统之外的很多因素。
(2)复杂性行政环境和行政组织之间以及行政环境诸要素相互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
此种复杂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显现得更加明显。
(3)差异性不同行政主体在同一时期或同一行政主体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行政环境是不同的。
行政环境的差异性一般会导致不同的行政行为、行政目标和任务,甚至影响到行政组织运行的结构与体制。
(4)权变性现代社会行政职能随着行政环境的变化而日趋繁杂。
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环境正以加速度方式发生改变。
这在客观上要求行政组织的管理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回应。
2.行政环境的社会环境。
答:行政环境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指作用于行政系统的物质技术和经济制度,即通常所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经济制度、生产关系对行政系统的产生、性质、运作目标和方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着行政系统的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发展。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主要指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国家政治制度,如国家政权的性质和组织形式、阶级关系、政党制度以及立法、司法、军事、监督等方面的制度。
①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基本性质;②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国体的表现形式;③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④法律制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3)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作用于行政系统的文化教育、思想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社会心理等。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导论-公共行政学的沿革)
第二章公共行政学的沿革1.西方公共行政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1)传统理论阶段这一时期的行政学理论的特点:①侧重行政制度、机构、程序、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系统化、计划化、协调化、效率化等一些行政管理原则,为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过分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过分重视组织的静态而忽视动态,过分重视机构、制度而忽视环境的影响及人的精神因素。
(2)行为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行政学理论研究的特点:①强调研究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从人与组织、环境的关系角度来研究决策问题,因而使行政学研究的重点和角度发生了转变,也完善了行政学理论体系。
②过分重视人的行为因素而忽视了组织结构、法制的作用。
(3)系统理论时期这一阶段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特点:①以全面性、整合性姿态出现,综合了前两个时期的理论研究成果,强调整体宏观研究。
②运用系统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的新成果来研究,管理逐步走向定量化、科学化。
为此,人们也称这个时期为科学化阶段。
(4)新公共管理时期①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有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以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②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③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
④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手段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
⑤新公共管理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
⑥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⑦新公共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行政管理的目的-行政职能)
第十七章行政职能一、概念题1.行政职能(北理2008年研;中央财大2006年研)答: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它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
行政职能反映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实质与方向,表明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是行政组织设置和改革、行政决策和执行的基础。
因此,它在行政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具有如下特点:执行性、多样性和动态性。
2.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中央财大2010年研)答: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包括:①专政职能,表现为政府承担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和反社会分子,保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的职责;②民主职能,表现为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程序,不断扩大政府同群众联系的渠道,完善公民参政议政的机制等。
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的行政职能体系及其意义。
(中山大学2004年研)答:(1)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服务四个方面。
其中:①政治职能,这是维护国家政治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
②经济职能。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③文化教育职能。
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
④社会服务职能,我国行政管理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因此,搞好社会服务,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行政管理的目的-行政目标)
第十五章行政目标1.行政目标的基本特征。
答:行政目标就是一个行政机关或组织,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条件与需要,配合当代文化公认的价值系统,根据国家或政府所赋予的使命和任务,经由构成人员的共同参与,得到一致认同的思想和志业观,朝一致方向共同努力所追求的各种成就和最后的成果。
其主要特征有:(1)规定性这种规定性集中表现为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由宪法和有关法律所规定,行政组织本身不能改变。
这包括两种情况:①行政组织的总体性原则目标由宪法和有关法律直接规定;②行政机关的工作目标由符合宪法和法律原则的行政法规和工作制度所规定。
(2)复杂性行政是对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管理对象的普遍性质和其规模庞大、门类众多、业务广泛的性质决定了其目标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3)责任性责任性或服务性,就是现代公共行政所必须奉行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行政目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目标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4)协调性行政目标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同时要考虑很多个政策目标。
为实现政策目标的组合与协调,必须巩固多目标问的同向性,减少它们之间的异向性。
(5)权变性行政组织的外在环境会改变,行动本身也能造成新的情况。
因而必须调整原有组织目标,对已经丧失时效或已无希望达到的组织目标必须予以放弃。
2.行政目标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答:行政目标就是一个行政机关或组织,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条件与需要,配合当代文化公认的价值系统,根据国家或政府所赋予的使命和任务,经由构成人员的共同参与,得到一致认同的思想和志业观,朝一致方向共同努力所追求的各种成就和最后的成果。
行政目标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得作用表现在:(1)决定行政实践的方向行政目标方向是否正确决定着行政组织管理活动的效能。
(2)促进行政组织结构和权责体系合理化以目标为导向设立机构和分配权责,有益于促进其合理化,从而实现各司其职,提高效率。
(3)建立考核的公平和客观的标准组织目标尤其是具体的工作目标,可以作为考核的客观和公平的对照标准,为组织稳定和形成公正舆论创造条件。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第一章至第十七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导论第一章公共行政管理学概述1.行政和公共的涵义答:(1)行政的涵义①在西方,最早的行政的含义有“辅助、治理”之意。
②近代以来,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行政概念有如下三种看法:a.狭义行政说,认为行政是指除国家立法、司法机构以外的政府部门的政务活动,该观点主要依据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提出了行政仅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的政务活动的观点。
b.中义行政说,认为行政是指一种与政治相分离的、实现国家目的的执行活动,以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为代表。
c.广义行政说,认为行政乃是指国家所有机关(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各系统所属部门)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的管理与处理。
③我国行政学界对行政概念的看法行政管理与一般管理包括政府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在某些原理、原则和方法上是相通的。
但行政管理又不同于一般管理,只有通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各种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才是行政管理。
(2)公共的涵义“公共”是行政的修饰词,公共二字将其与私人行政相区别,公共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和行政活动的公开性,它明确了行政活动的目的和性质,并决定了它应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3)公共行政管理的涵义公共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公共事务的活动。
2.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特征答:公共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具有独立研究对象、独立范畴体系的学科,它有如下特点:(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公共行政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和基本内容均与政治领域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同时,公共行政管理学又揭示了行政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所以具有社会性。
(2)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公共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原则、原理等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同时它又系统总结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
(3)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公共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
它广泛运用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执行)
第七章行政执行1.行政执行的特点。
答:行政执行有着自身内在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我们正确、有效地实施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行政执行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目标性行政决策活动本质上是对未来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作出的一种反映。
它指出了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大致的方向,具有一定的理想成分。
如何把理想变成现实就是行政执行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实践使行政决策目标如期或提前变成现实。
可见行政执行是一种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2)综合性行政执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活动过程。
在执行系统内部,要想使行政执行活动顺利而有效进行,就需要把人、财、物、时间、信息、管理技术、规章制度等因素加以系统与综合,使其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有序状态,以发挥出最大整体效应。
行政执行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活动,需要综合使用各种管理手段,如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思想教育手段等才能完成行政执行的任务。
(3)强制性行政执行是依托行政权力,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的活动。
因此,在执行手段、执行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强制性。
它要求执行对象服从执行者发出的执行指令,遵守执行的有关制度和规定。
否则,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就有权对其实行职权范围内的强制措施或处罚行动。
执行活动的强制性反映了执行活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4)具体性执行活动是对方针、政策、决定、命令的具体实施,它要求对决策的整体目标加以分解,使内容具体化,以便于实施部门的具体操作。
因此,行政执行活动是一项具体的、细致的和规范性的工作。
(5)时效性行政执行有很强的时限要求,行政执行必须做到果断、快速、高效、及时,保证行政执行的高效率。
(6)灵活性现实管理活动是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在执行活动中新情况和新问题随时都会发生。
面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和行政执行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执行者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灵活变通地使决策目标得以实现。
灵活性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变通执行行政决策,从而保证上级的决策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1.人事行政的重要地位。
答∶(1)人事行政的涵义
人事行政,从广义上说,是指整个国家机关的人事管理活动;从狭义上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活动,即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共行政活动中的行政人员与行政事务之间的关系和行政人员相互之间关系的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等管理活动。
(2)人事行政的地位
①人事行政是公共行政的分支学科,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公共行政首先研究组织机构,而组织机构是由人组成的,公共行政不能没有人去推动。
②在整个公共行政活动中,人事行政处于关键和核心地位。
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依靠人去贯彻执行。
公务员是构成机关最基本的要素,他们起着定国安邦、稳定政权、发展生产、振兴经济等重要作用。
③在世界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而竞争的焦点,最终都集中于人才开发和智力资源开发上。
2.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答∶西方各国的公务员制度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法制管理原则
各国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公务员管理法律,使整个公务员管理井然有序。
(2)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原则
公开就是对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部公开,让群众进行监督。
平等就是在法律上确认公民在考试、录用、晋升、奖惩等方面一律平等,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不能因性别、种族、出身、党派等因素而享有特权或遭受歧视。
竞争和择优就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务员制度中来,选优汰劣,选贤任能,奖勤罚懒,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功绩制原则
功绩制就是以公务员工作实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功绩制原则的作用就在于激励公务员努力工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同时又可以强化竞争机制,促使公务员不断地争先创优。
(4)分类管理原则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①因事而分的职位分类,分类的主要依据在于职务或岗位的客观需要;
②因人而分的品位分类,即主要依据公务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年龄、资历等进行的分类。
(5)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原则
西方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和业务两大类。
业务类公务员在政治上实行中立原则,职务实行常任制原则,不因政党斗争和不同的选举结果而变动,以保证政府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稳定公务员队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政治的稳定。
3.公务员制度与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区别。
答∶中国公务员制度同已推行了几十年的原干部人事制度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实行科学分类管理体制
在原干部人事制度中,无论什么干部,统统按一个模式管理。
这样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助长了"官本位思想,甚至带来人事管理中的不正之风乃至腐败现象的滋长。
分类管
理就成为与原干部人事制度相区别的首要特点。
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此外,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国务院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显然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不属于公务员的范围。
(2)实行激励竞争机制
原干部人事管理长期存在的端""铁饭碗"、坐"铁交椅",而且缺乏生机和活力。
实行公务员激励机制,从公务员"进口"管理到使用管理的诸个环节,都鼓励竞争。
从总体上贯彻着"公开、平等、竟争、择优"的原则,做到了公务员的职务能上能下,体现着优胜劣汰的精神。
(3)实行新陈代谢机制
在原干部人事制度中,由于缺乏严格的淘汰与退休机制,长期存在干部进来后只要不犯大错,就终身任职,很难辞退不称职干部的问题。
实行公务员的新陈代谢机制后,公务员的录用、交流、晋升等有了明确的规定,从"进口"上严格把关,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较好地解决了吸收新鲜血液、增加新的活力的问题;严格执行退休、辞退、辞职、开除等规定,在通常情况下,将到年龄的公务员令其退休,将不愿意继续担任公务员的人批准其辞职,将不合格的公务员辞退或开除等,较好地解决了公务员的"出口"问题;特别是规定了担任不同层次领导职务公务员的最高任职年龄
的梯度结构和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以及严格控制各级党政机关的编制等。
(4)实行勤政廉政保障机制
因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体制机制及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不少机关及其公务员钻"空子",原干部人事制度中,消极腐败现象丛生,不正之风疯长。
中国将勤政廉政作为对公务员的一项基本要求,贯穿于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奖励、录用、晋升、考核等各项制度和管理环节中,促使公务员勤奋工作,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同时,还实行回避制度与交流制度,规定公务员必须公正廉洁、克已奉公;规定公务员不得贪污、盗窃、行贿、受贿或者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他人牟取私利,不得经商办企业以及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等。
(5)实行法制化管理体制
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人治弊端。
人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从总体上来看缺乏配套的法律化、制度化的规范体系,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公务员制度中除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外,还制定了10多个单项法规及实施细则,2005年又制定了《公务员法》,逐步形成一个健全的法规体系,使公务员管理有法可依,以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水平,从而克服以往那种干部人事管理中存在的人治现象与缺法少规、有法不依等弊端。
4.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答∶(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制定与执行公务员的各项管理制度时,必须体现党的基本路线。
(2)坚持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其具体表现在∶
①公务员制度的各项规定应根据党的干部工作方针与政策制定;
②公务员中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由各级党委考察推荐,依法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选举或任命,而且其中的共产党员由各级党委负责监督。
(3)坚持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就是在选拔干部时要求干部既要有德又要有才,两者兼备,不可偏废。
德才兼
备、任人唯贤,是原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干部人事管理的核心。
(4)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公务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提倡公务员要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允许搞特权。
(5)坚持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分类制度
中国公务员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分类制度。
①我国各种不同职位和职务类别的公务员,在产生方式上虽有不同,但所有公务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应按党和人民对他们的要求做人与办事。
②中国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实行以职位设置的科学性为基础,兼有中国传统的品位因素的模式,即推行以职位分类为主、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相结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