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件)肝胆脾胰、腹膜后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幻灯片(20210309140920)
合集下载
肝胆胰脾超声ppt课件
![肝胆胰脾超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f398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9.png)
见强回声团块。
胰腺超声图像特点
胰腺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内 部回声均匀,胰管无扩张。
脾脏超声图像特点
脾脏呈扁圆形,轮廓光滑,内 部回声均匀,脾静脉清晰可见
。
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解读方法
熟悉正常超声图像
掌握正常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 特点,以便于识别异常表现。
观察脏器形态和大小
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是否正 常,有无异常增大或缩小。
脾脏异常
脾脏肿大、脾实质回声不均匀等。
04 肝胆胰脾超声诊断与鉴别 诊断
肝胆胰脾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沉积过多所致, 超声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肝实质回声高 于肾脏回声。
脾脏肿大
脾脏肿大是脾脏体积增大的疾病,超声表 现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 超声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 不均匀,门静脉增宽等。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胆胰脾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
01
通过检测组织弹性和硬度,评估脏器功能和疾病进展。
诊断优势
02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发现早期病变,为临床提供更早的治疗干预
机会。
临床应用
03
在肝脏纤维化、胆囊息肉、胰腺占位和脾脏肿大等疾病的诊断
中,超声弹性成像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06 肝胆胰脾超声病例分享与 讨论
总结词
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流丰富,血管紊乱
详细描述
肝癌患者的超声表现为肝内出现占位性病变,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由于肿瘤新生血管丰富,超声造 影可见病变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此外,肝癌患者的血管结构紊乱,走行不规整。
病例三:胰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
总结词
胰腺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减低,胰管扩张
胰腺超声图像特点
胰腺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内 部回声均匀,胰管无扩张。
脾脏超声图像特点
脾脏呈扁圆形,轮廓光滑,内 部回声均匀,脾静脉清晰可见
。
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解读方法
熟悉正常超声图像
掌握正常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 特点,以便于识别异常表现。
观察脏器形态和大小
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是否正 常,有无异常增大或缩小。
脾脏异常
脾脏肿大、脾实质回声不均匀等。
04 肝胆胰脾超声诊断与鉴别 诊断
肝胆胰脾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沉积过多所致, 超声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肝实质回声高 于肾脏回声。
脾脏肿大
脾脏肿大是脾脏体积增大的疾病,超声表 现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 超声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 不均匀,门静脉增宽等。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胆胰脾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
01
通过检测组织弹性和硬度,评估脏器功能和疾病进展。
诊断优势
02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发现早期病变,为临床提供更早的治疗干预
机会。
临床应用
03
在肝脏纤维化、胆囊息肉、胰腺占位和脾脏肿大等疾病的诊断
中,超声弹性成像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06 肝胆胰脾超声病例分享与 讨论
总结词
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流丰富,血管紊乱
详细描述
肝癌患者的超声表现为肝内出现占位性病变,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由于肿瘤新生血管丰富,超声造 影可见病变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此外,肝癌患者的血管结构紊乱,走行不规整。
病例三:胰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
总结词
胰腺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减低,胰管扩张
肝胆胰脾超声医学PPT课件
![肝胆胰脾超声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f307db0242a8956aece404.png)
2 .胰腺内部回声增强,有散在
钙化点。
3 .胰管呈扭曲状或串珠状扩张。
4 .胰管内有小结石或沉积物。
5 .有时可见假性囊肿形成。
胰腺假性囊肿
1 .胰腺局部显示一无回声区,多见于体 尾部
2 .边界光滑、完整、壁薄、呈圆形、椭
圆形或分叶状
3 .单发多见,偶见多发或呈分隔状
4 .巨大囊肿可挤周围组织,使其移位
二.
胰腺正常声像图
横切面 : 呈蝌蚪形、 哑铃形或腊肠形,边 界整齐、光滑 纵切 : 胰头呈椭圆形, 胰体呈近似三角形, 胰尾呈梭形或菱形。 内部呈均匀性细小光 点回声,常稍强于肝 脏回声,主胰管可显 示。
胰腺实用正常值(cm)
正常 可疑 胰头 <2.0 2.1—2.5 体、尾 <1.5 1.6—2.0 主胰管内径1 ~ 2mm
胰 腺 癌
1 .肿瘤的边界不整,呈锯齿状 2 .内部呈低回声占80%,后方衰减 暗区 3 .胰腺径线增大,向外突出,呈圆 形或分叶状 4 .侵犯胆管或胰管,受压后远端扩 张,下腔静脉受压移位 5 .晚期有腹水或肝转移
临床意义
超声对于肿块大于 1cm 并向胰腺外突出 的胰腺癌诊断的正确率较高。 但对于肿块小于 1cm 且不向胰腺外突出 的胰腺癌,尤其是胰腺钩突癌、胰体、 尾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 由于胰头癌在整个胰腺癌中占 3/4,故超 声可作为诊断及早期胰腺癌筛选的首选 方法之一。
异常 >2.6 >2.1
胰腺超声影像学检查主要在于
确定胰腺内占位病变,并提供定性、定 位诊断; 了解胰腺内部结构及胰腺周围有无积液, 帮助临床诊断胰腺炎及判断胰腺炎治疗 效果。
钙化点。
3 .胰管呈扭曲状或串珠状扩张。
4 .胰管内有小结石或沉积物。
5 .有时可见假性囊肿形成。
胰腺假性囊肿
1 .胰腺局部显示一无回声区,多见于体 尾部
2 .边界光滑、完整、壁薄、呈圆形、椭
圆形或分叶状
3 .单发多见,偶见多发或呈分隔状
4 .巨大囊肿可挤周围组织,使其移位
二.
胰腺正常声像图
横切面 : 呈蝌蚪形、 哑铃形或腊肠形,边 界整齐、光滑 纵切 : 胰头呈椭圆形, 胰体呈近似三角形, 胰尾呈梭形或菱形。 内部呈均匀性细小光 点回声,常稍强于肝 脏回声,主胰管可显 示。
胰腺实用正常值(cm)
正常 可疑 胰头 <2.0 2.1—2.5 体、尾 <1.5 1.6—2.0 主胰管内径1 ~ 2mm
胰 腺 癌
1 .肿瘤的边界不整,呈锯齿状 2 .内部呈低回声占80%,后方衰减 暗区 3 .胰腺径线增大,向外突出,呈圆 形或分叶状 4 .侵犯胆管或胰管,受压后远端扩 张,下腔静脉受压移位 5 .晚期有腹水或肝转移
临床意义
超声对于肿块大于 1cm 并向胰腺外突出 的胰腺癌诊断的正确率较高。 但对于肿块小于 1cm 且不向胰腺外突出 的胰腺癌,尤其是胰腺钩突癌、胰体、 尾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 由于胰头癌在整个胰腺癌中占 3/4,故超 声可作为诊断及早期胰腺癌筛选的首选 方法之一。
异常 >2.6 >2.1
胰腺超声影像学检查主要在于
确定胰腺内占位病变,并提供定性、定 位诊断; 了解胰腺内部结构及胰腺周围有无积液, 帮助临床诊断胰腺炎及判断胰腺炎治疗 效果。
超声肝胆胰脾ppt课件
![超声肝胆胰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77a92583d049649a665803.png)
2020/7/11
胆总管癌 .
肝门部胆管癌
22
胆管囊状扩张症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V型 (Caroli 病) 肝内外胆管多发囊状扩张 IV型
II型 胆总管憩室
I型 胆总管囊肿 2020/7/11 80%-90%
III型
.
胆总管壁内段扩张 23
Caroli 病恶变
二维超声
CEUS
2020/7/11
.
24
2020/7/11
.
7
正常胆囊及胆管
➢检查方法:禁食十二小时。
➢胆囊分为颈体底三部分,大小不超过9×3cm,壁厚不 超过3mm。
➢胆管一般小于伴行门静脉的1/3,左右肝管2-3mm, 肝外胆管内径小于8mm。
2020/7/11
.
8
胆囊炎
临床病史:右上腹痛,发热,Murphy征阳性。 胆囊增大(急性)或缩小(慢性),囊壁增厚、毛 糙。 胆汁粘稠,可合并胆泥或结石。
2020/7/11
需要患者双手放在头顶,拉伸肋间隙。下一张
.
2
剑突下纵切
中线偏左
2020/7/11
正中
.
中线偏右
3
肋间斜切
2020/7/11
.
4
肋缘下斜切
2020/7/11
.
5
超声在胆胰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
• 诊断:普通超声
超声造影
超声内镜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 治疗:PTC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
多数伴胰周或腹腔内积 液,胰周因渗出可出现不规 则低回声区。
2020/7/11
肝胆脾胰超声PPT课件
![肝胆脾胰超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b1098cd5bbfd0a795673c2.png)
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 脾静脉splenic vein (SV)
52
53
㈠ 急性胰腺炎 1 胰腺肿大、轮廓不清。 2 胰腺内部呈弱回声或无回声。 3 坏死型胰周及腹腔内探及不规则液性暗区。
54
2 1
1.胰腺肿大,形态饱满,内部回声减低 2.胰腺前方可见积液
能在声像图上显示。
5
正
常
肝
脏
1
2
3
1.肝右静脉 2.下腔静脉,肝右、中、左静脉汇合处为第二肝门 3.膈顶
6
7
㈣ 肝脏疾病
1 肝脏弥漫性病变 (1)肝炎
在急性期,可轻度肿大,回声减弱,有人称 为‘黑肝’。 大多数患者可合并有胆囊及胆管 壁增厚。回声可增强但大多数肝炎无特异性, 不过做超声检查可排除其它肝脏疾病。
检查前准备:禁食8~12h,通常前晚清淡 饮食后禁食,次日晨空腹。
28
(一) 胆囊结石
为最常见的胆系疾病,约占其发病率 的60%。在急腹症中,胆系结石的发病率 仅次于阑尾炎。
29
典型表现
胆囊内强回声光团, 后方伴有声影,可 随体位移动。
单个;多个;充满;泥沙 与胆囊息肉(小隆起)改变鉴别:后者无 声影,不移动。
55
㈡ 慢性胰腺炎
1 胰腺轻度增大,轮廓欠清、不规则 2 内部回声增强、不均 3 合并假性囊肿 4 主胰管扩张、扭曲或呈串珠状 5 可合并胰管结石
56
㈡ 胰腺肿瘤 1 胰腺局限性增大,失去正常形态。 2 胰腺包块。 3 胰头癌引起壶腹部受压,临床出现梗阻性 黄疸,超声可检测出肝内、外胆管扩张。
57
17
18
19
(3) 肝脏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 致密回声增高团,或筛网状,边界清。
52
53
㈠ 急性胰腺炎 1 胰腺肿大、轮廓不清。 2 胰腺内部呈弱回声或无回声。 3 坏死型胰周及腹腔内探及不规则液性暗区。
54
2 1
1.胰腺肿大,形态饱满,内部回声减低 2.胰腺前方可见积液
能在声像图上显示。
5
正
常
肝
脏
1
2
3
1.肝右静脉 2.下腔静脉,肝右、中、左静脉汇合处为第二肝门 3.膈顶
6
7
㈣ 肝脏疾病
1 肝脏弥漫性病变 (1)肝炎
在急性期,可轻度肿大,回声减弱,有人称 为‘黑肝’。 大多数患者可合并有胆囊及胆管 壁增厚。回声可增强但大多数肝炎无特异性, 不过做超声检查可排除其它肝脏疾病。
检查前准备:禁食8~12h,通常前晚清淡 饮食后禁食,次日晨空腹。
28
(一) 胆囊结石
为最常见的胆系疾病,约占其发病率 的60%。在急腹症中,胆系结石的发病率 仅次于阑尾炎。
29
典型表现
胆囊内强回声光团, 后方伴有声影,可 随体位移动。
单个;多个;充满;泥沙 与胆囊息肉(小隆起)改变鉴别:后者无 声影,不移动。
55
㈡ 慢性胰腺炎
1 胰腺轻度增大,轮廓欠清、不规则 2 内部回声增强、不均 3 合并假性囊肿 4 主胰管扩张、扭曲或呈串珠状 5 可合并胰管结石
56
㈡ 胰腺肿瘤 1 胰腺局限性增大,失去正常形态。 2 胰腺包块。 3 胰头癌引起壶腹部受压,临床出现梗阻性 黄疸,超声可检测出肝内、外胆管扩张。
57
17
18
19
(3) 肝脏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 致密回声增高团,或筛网状,边界清。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113页PPT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11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cf6842af45b307e971970f.png)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腹部超声诊断PPT课件
![腹部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1c07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e.png)
第二肝门。
.
8
肝动脉、门静脉、肝管解剖图
.
9
• 肝动脉 剑突下横断面见
肝总动脉从腹腔干分出 ,呈搏动性的管状暗区 。在肝门部门静脉左前 方可见肝固有动脉、肝 右动脉呈小圆形或管状 暗区,有搏动。彩色多 普勒显示,肝动脉入肝 血流。
.
AHP
10
肝动脉
.
11
肝门静脉 门静脉管壁较厚且周围有结缔组织包绕,因
。 而呈亮而厚的回声,其内径不随呼吸改变而改变
彩色多普勒 :肝门静脉为入肝血流
.
12
.
13
门静脉
.
14
肝脏的正常值范围
• 肝右叶最大斜径,显示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正
常值不超过14cm;②肝右叶前后径:正常值不超过
12cm
③ 肝左叶的厚度不超过6cm长不超过9cm(通过腹主动 脉矢状面纵切)
④肝门静脉主干内径不超过14cm (正常10-13cm, ≦14mm,平均血流速15-20cm/s)
.
88
• Ⅲ型(小结石型) 胆囊外形较完整,但是颗粒细小,
沉积层 薄,且声影不明显
• Ⅳ(泥沙型)胆囊外形一般较完整,泥沙样结石,颗
粒粗大,沉积较厚的泥沙样和小碎结石,根据胆囊后 壁沉积的强回声带、声影及可移动特征而诊断。
• Ⅴ型 胆囊颈部结石和壁内结石 胆囊颈部结石时,胆
囊颈部有声影、强回声团,有时伴有胆囊体积增大。 胆囊壁内结石时,胆囊壁往往增厚,内可见数毫米的 强回声斑,后方出现“彗星尾征”改变体位时不移动。
.
44
血流丰富 动脉为主
.
45
转移性肝肿瘤
转移途径
门静脉:胃、食管、肠、胰腺、胆囊子宫、 卵巢
肝胆脾胰、腹膜后常见疾病全面超声诊断
![肝胆脾胰、腹膜后常见疾病全面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62cb68d5ef7ba0d4b733b24.png)
主要来源
高回声
大肠腺癌
等回声 低回声 无回声
此型周围常见声晕
乳腺、胰腺、甲状腺等腺癌;鼻咽部、肺的 鳞状细胞癌(极低回声)
卵巢、胰腺等的黏液性囊腺癌
转 移 性 肝 癌
“牛眼征”
淋巴瘤
3、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发病率为0.32%~2%, 占肝良性肿瘤的41.6%,大多属海绵状 血管瘤。 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四、肝囊肿
肝囊肿分为潴留性和先天性两大类
1
肝
囊
2
肿
五、肝脓肿
1、阿米巴肝脓肿: 2、细菌性肝脓肿:
败血症后细菌经肝动脉进入肝脏,通常为 多发小脓肿,少数可为较大脓肿。
1
肝
脓
2
肿
肝脓肿
(二)弥漫性肝病
弥漫性肝病为一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 坏死的疾病。 常见的有:
1、肝硬化、门脉高压 2、脂肪肝 3、肝血吸虫病 4、淤血肝 5、巴德-基亚里综合征
3、脂肪肝
脂肪肝主要为肝细胞中的中性脂肪、脂 质沉着堆积过多,超过生理含量。
主要包括: (1)弥漫性脂肪肝 (2)非均匀性脂肪肝 (3)酒精性肝病
(2)非均匀性脂肪肝
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局限于肝的一叶或 数叶呈不规则分布,通常右前叶胆囊与门脉 右干间,或右后叶、左内叶为多。
血吸虫肝
5、淤血肝
淤血肝有急性或长期慢性心脏病史(风 心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 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填塞等),心力衰 竭使肝静脉系统淤血、增粗。
1、肝硬化
【病理表现】:
1)肝缩小变形,体积增大者与脂肪含量增 加有关。 肝越缩小质地越硬。 2)肝脏轮廓变形较显著,右叶明显萎 缩,左叶代偿性增生,肝表面有大小 不等的结节。
《脾胰超声诊断》课件
![《脾胰超声诊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ba9ec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c.png)
添加标题
胰腺回声:正常成人 胰腺回声均匀,无明 显异常回声
添加标题
胰腺血流:正常成人 胰腺血流信号正常, 无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PART FOUR
脾脏肿大: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脾脏的大小和形态 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脾脏内的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囊肿等 脾脏炎性病变: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脾脏炎性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脾脏功能障碍: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脾脏的功能状态,如血流、血流速度等
PART SIX
超声造影技术: 提高诊断准确性
弹性成像技术: 评估脾胰病变的 硬度和弹性
3D超声技术:提 供更全面的脾胰 图像
超声引导下介入 治疗:提高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诊断标准将更加精确和全面 超声诊断技术将更加智能化,提高诊断效率 超声诊断标准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超声诊断标准将更加注重与其他诊断技术的结合,提高诊断准确性
添加标题
脾脏形态:正常成人 脾脏形态呈椭圆形或 三角形,边缘光滑
添加标题
脾脏回声:正常成人 脾脏回声均匀,无明 显异常回声
添加标题
脾脏血流:正常成人 脾脏血流信号正常, 无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添加标题
胰腺大小:正常成人 胰腺长度不超过 20cm,厚度不超过 6cm
添加标题
胰腺形态:正常成人 胰腺形态呈长条形, 边缘光滑
脾胰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安全、便捷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
超声波:高频声波,能够穿透人体组织 反射和散射:超声波在人体内遇到不同组织会产生反射和散射 接收器:接收反射和散射的声波,形成图像 计算机处理:将接收到的声波信号转换为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诊断:医生根据图像判断脾胰疾病的存在和性质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推荐课件)腹部超声部分PPT幻灯片
![(推荐课件)腹部超声部分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469071b9b9d528ea80c7791c.png)
.
51
.
52
.
53
胆管癌
临床表现:中老年多见,黄疸。常见胆总管。 超声表现:肝内外胆管扩张,内见实性低回声。
.
54
.
55
.
56
.
57
.
58
胰腺
位于腹膜后,是无包膜的腹膜后脏器,胰腺分头,颈 ,体,尾四部分,胰腺的形状:蝌蚪形,哑铃形,腊肠形。
胰腺边界光滑而整齐,胰头、体、尾厚分别< 3.0cm、2.5cm及2.5cm;
强回声团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
41
.
42
.
43
单发
多发
充满
.
44
.
45
.
46
.
47
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有结石的胆管近端扩张,管壁增 厚,回声增强,管腔内可见到固定不变的强回声 团,后方伴声影。
肝内胆管结石:于肝内胆管分布区有大小、形态 不一有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其近端小胆管扩 张。
.
91
膀胱癌
临床表现:易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无痛性血尿 。主要为移性细胞癌,膀胱癌易发生在膀胱三角 区和两侧壁,可呈乳头状生长,并侵犯肌层,表 面常凹凸不平
超声表现: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隆起,高回声或 中等回声居多。呈结节状或菜花状向腔内突出, 形状多样,大小不一,表面不光滑。
.
92
.
.
67
.
68
.
69
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石可位于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的任何部位, 青壮年多见,20~50岁发病率约占90%,男性多于女性。 泌尿系结石依其发生部位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 结石。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课件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e8802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d.png)
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监测治疗效果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超声 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估病
情变化。
指导穿刺活检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可以 提高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辅助手术定位
在手术前,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 准确定位病变位置,提高手术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
05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 的未来展望
新型超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利用超声波对组织弹性的定量测 量,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肝胆脾
胰肾膀胱等器官的病变。
超声造影技术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超声信号, 提高对血流灌注的观察,有助于
鉴别良恶性肿瘤。
超声分子成像技术
利用特异性抗体或配体对靶点进 行成像,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和
转移灶。
个性化诊疗的发展趋势
个体化超声诊断方案
鉴别诊断
需要与胰腺癌、急性胆囊炎等相鉴别,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 查综合判断。
肾结石的超声诊断
肾结石的超声表现
肾实质内出现强回声团,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后方伴声影。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肾肿瘤、肾钙化等相鉴别,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膀胱癌的超声诊断
膀胱癌的超声表现
膀胱壁局部增厚,不光滑,呈低匀。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超声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
THANKS
感谢观看
鉴别诊断
需要与膀胱炎、膀胱结石等相鉴别, 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04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 的临床应用
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肝胆脾胰肾膀胱的常规体检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变,如肝囊肿、胆囊结石、胰腺 炎等。
肝胆胰脾疾病及腹膜炎PPT课件
![肝胆胰脾疾病及腹膜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8c99c6a32d7375a5178098.png)
(3)转移征象 ①门脉内癌栓形成:受累门脉扩大,增强后充盈 缺损。 ② 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内癌栓形成:表现为静脉 扩大,增强后内有充盈缺损。 ③淋巴结肿大:肝门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④肝门内及肝内胆管扩张:系肿大淋巴结或位于 肝门的癌压迫或侵犯胆管引起梗阻性黄疸。
原发性肝细胞 型小肝癌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 39岁女性多发肝腺瘤患者. 口服避孕药8年,其内腺瘤大小从1-3cm不等.平扫未 见明显结节,动脉期CT扫描呈富血供结节(箭). Figure 10b 门静脉期, 腺瘤呈相对等密度。
• 平扫示肝右叶巨大中心钙化 (arrow). 门脉期示腺瘤大部分非均匀强化, 低密度囊性变区见钙化
FNH
胆囊癌
1. 病理 多为腺癌,少数为鳞癌。 2. CT表现 (1)平扫 ①腔内结节型:从胆囊壁突入腔内的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软组密度结节,胆囊腔仍明显可见。
②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 ③肿块型:表现为与肝实质密度相似的实性软组织肿块,胆囊腔大部或完全消失,此型多为晚期表现。 ④阻塞型:肿瘤侵犯胆囊管造成阻塞,胆囊积液扩大,肿瘤小常不易发现。 (2)增强扫描:病变可中度强化。
胰腺和胰管可出现钙化 – 慢性胰腺炎
胰管扩张;假性囊肿形成。
胰腺假囊肿
胰腺主要疾病
• 胰腺癌
• 男>女,胰头部常见,导管上皮>腺泡
• 周围浸润
• 消化道造影
▫
胃受压
▫
12指肠内缘受累,曲度增大(非特异性)
▫
小肠、结肠浸润;腹膜种植
• CT为首选检查方法
胰腺癌CT表现
• 直接征象
• 局部增大,软组织密度,边缘不整 • 内部密度不均匀,出血坏死囊变等
超声诊断学——肝胆胰脾PPT课件
![超声诊断学——肝胆胰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d8b43eb8f67c1cfbd6b80f.png)
77
胆囊结石
胆囊泥2沙021 样结石
78
胆囊结石
胆囊泥2沙021 样结石
79
④胆囊颈部结石
胆囊结石
2021
80
胆囊结石
2021
81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胆囊结石
2021
82
3、胆囊癌
➢ 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胆囊体部 和底部,腺癌为主。
➢ 临床症状:腹痛并放射至肩背部,肿瘤侵犯、阻 塞胆囊颈或胆囊管后,可产生类似结石梗阻和急 性胆囊炎的表现。
2021
39
声像图表现:
肝脓肿
➢ 早期肝脓肿:炎性期
肝内低回声病灶,类似肿瘤。
➢ 脓肿形成后:脓肿形成期
1. 囊壁:内壁厚不平整、外壁不规则。 2. 内部回声:囊性、内部可见细小的点状回声,
偶见团块状或气体强回声。
3. 后方回声:略增强。
➢ 脓肿治疗后:恢复期
实性团块,内部结构接近正常肝脏
2021
胆囊结石
①典型胆囊结石声像图表现
a) 强回声:形态可以固定或不固定。 b) 声影:强回声后方有声影,极小结石例外。 c) 移动:可以移动,但是空间局限时例外。
胆囊结石
典型胆囊结石
2021
73
胆囊结石
②胆囊结石充满型声像图表现
a) 胆囊结石呈弧形光带。 b) 后方声影及后壁不清。 c) 胆囊腔变小甚至闭合,即WES征。
➢ 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引起下腔静脉 高压和门静脉高压的综合症状。
➢ 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胸腹壁静脉曲张、 下肢浮肿。
声像图表现:
布加综合症
➢ 肝脏体积增大,尾状叶明显。
肝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
![肝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6acd3919e8b8f67d1cb9ba.png)
肝脏常见疾病的超 声诊断(ppt)
(优选)肝脏常见疾病的超声 诊断
正常肝脏声像图
正常肝脏形态,轮廓,包膜,边缘 斜切面肝脏呈楔形,右叶厚而大,向左
逐渐缩小变薄,延至左叶外侧缘形如三角 形的锐角。纵切面略呈三角形。轮廓光滑 整齐,包膜回声强而清晰。 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的细小光点。 肝脏内管道系统回声:肝静脉及门静脉的 分支呈管状无回声。
脂肪在肝细胞中发生过量的浸润,没有被 消耗的脂肪形成脂肪滴,散布在肝组织中, 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颗粒,肝细胞 肿大、肝脏增大,边缘圆钝。
肝脂肪变性如进一步发展,也可能发生肝 硬化。
脂肪肝发生的原因较多,如高脂肪的饮食、 高胆固醇饮食、低蛋白饮食、感染、中毒、 内分泌疾病、肥胖病和肥胖者等。
肝囊肿一般声像图特点:
(1)囊壁与周围肝境界清楚。 (2)囊壁薄而光滑,内部呈无回声暗区,
较大的囊肿可有分隔或呈多房现象,若 囊肿伴有出血,内部可有少量点状回声。 (3)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4)常有两侧壁失落征象。 (5)囊肿周围的组织及血管等,可能出 现受压推移现象。
单纯性肝囊肿
肝脏超声测量正常值
纵切或横切左肝,显示正常肝左叶厚度为5-7cm, 纵切左肝显示正常左肝长度为7-9cm。
肝胆或肝肾切面显示正常右肝厚度为10-12cm, 右肋缘下斜切右肝显示其最大斜径为10-14cm。
肝左叶上下径及前 后径标准测量方法
将探头扫描长轴置于剑突下略偏左, 声束指向腹后壁。当声像图显示肝上 方的膈肌以及下方左肝下角和后方的 腹主动脉长轴,则为标准肝左叶上下 径及前后径测量断面。
临床表现:无任何症状,偶然发现 。少数 肝区或右上腹痛 , 体积较大压迫胃肠道发 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极少数破裂出血 发生急腹症 。
(优选)肝脏常见疾病的超声 诊断
正常肝脏声像图
正常肝脏形态,轮廓,包膜,边缘 斜切面肝脏呈楔形,右叶厚而大,向左
逐渐缩小变薄,延至左叶外侧缘形如三角 形的锐角。纵切面略呈三角形。轮廓光滑 整齐,包膜回声强而清晰。 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的细小光点。 肝脏内管道系统回声:肝静脉及门静脉的 分支呈管状无回声。
脂肪在肝细胞中发生过量的浸润,没有被 消耗的脂肪形成脂肪滴,散布在肝组织中, 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颗粒,肝细胞 肿大、肝脏增大,边缘圆钝。
肝脂肪变性如进一步发展,也可能发生肝 硬化。
脂肪肝发生的原因较多,如高脂肪的饮食、 高胆固醇饮食、低蛋白饮食、感染、中毒、 内分泌疾病、肥胖病和肥胖者等。
肝囊肿一般声像图特点:
(1)囊壁与周围肝境界清楚。 (2)囊壁薄而光滑,内部呈无回声暗区,
较大的囊肿可有分隔或呈多房现象,若 囊肿伴有出血,内部可有少量点状回声。 (3)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4)常有两侧壁失落征象。 (5)囊肿周围的组织及血管等,可能出 现受压推移现象。
单纯性肝囊肿
肝脏超声测量正常值
纵切或横切左肝,显示正常肝左叶厚度为5-7cm, 纵切左肝显示正常左肝长度为7-9cm。
肝胆或肝肾切面显示正常右肝厚度为10-12cm, 右肋缘下斜切右肝显示其最大斜径为10-14cm。
肝左叶上下径及前 后径标准测量方法
将探头扫描长轴置于剑突下略偏左, 声束指向腹后壁。当声像图显示肝上 方的膈肌以及下方左肝下角和后方的 腹主动脉长轴,则为标准肝左叶上下 径及前后径测量断面。
临床表现:无任何症状,偶然发现 。少数 肝区或右上腹痛 , 体积较大压迫胃肠道发 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极少数破裂出血 发生急腹症 。
肝胆脾胰、腹膜后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肝胆脾胰、腹膜后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befa85a5727a5e9846a610d.png)
13
14
四、肝囊肿
肝囊肿分为潴留性和先天性两大类
15
1
肝
囊
2
肿
16
17
五、肝脓肿
1、阿米巴肝脓肿: 2、细菌性肝脓肿:
败血症后细菌经肝动脉进入肝脏,通常为 多发小脓肿,少数可为较大脓肿。
18
1
肝
脓
2
肿
19
肝脓肿
20
21
(二)弥漫性肝病
弥漫性肝病为一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 、坏死的疾病。常见的有:
3)小结石型:结石颗粒细小,声影可不明显。 4)泥沙型:泥沙样小碎结石,堆积于囊壁一
侧,后方有声影。
39
“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
Wall-echo-shadow
(WES)
40
2、胆囊炎
(1)急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
1)细菌感染、胆石梗阻、缺血或胰液反流是 本病的主要诱因;
2)主要症状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 加剧,墨菲氏(Murphy sign)征阳性。
41
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颈部结石,轻度胆汁淤积)
42
43
(2)慢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
1)症状多不典型,不明显,但大多数有胆绞 痛史;
2)部分患者有腹胀、嗳气和厌油等消化不良 症状;
3)部分患者常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部 隐痛,右上腹肋缘下轻压痛、不适感。
44
【声像图表现】:
1)轻者无明显声像表现或仅胆囊壁稍增厚; 2)胆囊壁增厚(>3mm),增殖型胆囊炎可显
26
(2)非均匀性脂肪肝
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局限于肝的一叶或 数叶呈不规则分布,通常右前叶胆囊与门脉 右干间,或右后叶、左内叶为多。
14
四、肝囊肿
肝囊肿分为潴留性和先天性两大类
15
1
肝
囊
2
肿
16
17
五、肝脓肿
1、阿米巴肝脓肿: 2、细菌性肝脓肿:
败血症后细菌经肝动脉进入肝脏,通常为 多发小脓肿,少数可为较大脓肿。
18
1
肝
脓
2
肿
19
肝脓肿
20
21
(二)弥漫性肝病
弥漫性肝病为一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 、坏死的疾病。常见的有:
3)小结石型:结石颗粒细小,声影可不明显。 4)泥沙型:泥沙样小碎结石,堆积于囊壁一
侧,后方有声影。
39
“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
Wall-echo-shadow
(WES)
40
2、胆囊炎
(1)急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
1)细菌感染、胆石梗阻、缺血或胰液反流是 本病的主要诱因;
2)主要症状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 加剧,墨菲氏(Murphy sign)征阳性。
41
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颈部结石,轻度胆汁淤积)
42
43
(2)慢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
1)症状多不典型,不明显,但大多数有胆绞 痛史;
2)部分患者有腹胀、嗳气和厌油等消化不良 症状;
3)部分患者常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部 隐痛,右上腹肋缘下轻压痛、不适感。
44
【声像图表现】:
1)轻者无明显声像表现或仅胆囊壁稍增厚; 2)胆囊壁增厚(>3mm),增殖型胆囊炎可显
26
(2)非均匀性脂肪肝
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局限于肝的一叶或 数叶呈不规则分布,通常右前叶胆囊与门脉 右干间,或右后叶、左内叶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