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脾影像表现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胆系胰腺与脾脏的影像诊断通用课件
01
02
03
肝脏大小形态
肝脏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轮 廓清晰、形态饱满的脏器 ,大小与个体体型和生理 状态有关。
肝实质密度
正常肝脏实质密度较为均 匀,CT值约为50-70 Hu ,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肝血管结构
肝血管包括门静脉、肝动 脉和肝静脉,在影像上表 现为清晰的管道结构,走 行自然,无狭窄或扩张。
肝脏病变影像表现
03
04
形态改变
胰腺形态可发生肿胀、萎缩、 分叶状等改变。
密度不均
胰腺实质密度不均,可出现低 密度灶或高密度灶。
边缘模糊
胰腺边缘模糊,与周围组织分 界不清。
胰管扩张
胰管扩张,可伴有结石或钙化 。
胰腺影像诊断案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
胰腺肿胀、密度不均,胰周炎性 改变,可伴有胰管扩张。
慢性胰腺炎
胰腺萎缩、钙化,胰管扩张、扭 曲,可伴有胰周炎性改变。
肝脏肿大
肝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 ,常见于肝炎、肝硬化、 肝癌等疾病。
肝实质密度不均
肝实质密度出现不均匀, 可见于脂肪肝、肝脓肿、 肝癌等疾病。
肝血管异常
肝血管出现狭窄、扩张或 扭曲等异常改变,提示血 管病变或肿瘤侵袭。
肝脏影像诊断案例分析
肝炎案例
患者肝功能异常,CT显示肝脏肿 大,密度不均,考虑诊断为肝炎
。
肝癌案例
患者有乙肝病史,CT显示肝脏占 位性病变,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 脉期明显强化,考虑诊断为肝癌。
脂肪肝案例
患者体型肥胖,CT显示肝脏密度普 遍降低,肝实质密度不均,考虑诊 断为脂肪肝。
02
胆系影像诊断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肝胆胰脾正常及异常影像表现PPT
24
胆道正常CT影像
胆管扩张
25
胆道正常CT影像
胆囊正常CT影像
位置、大小和外形变异大 正常位于方叶下外侧的胆囊窝内
26
胆道正常CT影像
胆囊正常CT影像
胆汁密度接近水 胆囊边界清晰 壁菲薄,厚度1~2mm
27
胆道正常CT影像
28
胆道正常CT影像
3、胰腺正常CT影像
29
(1)位置与周围毗邻关系 (2)胰腺形态 (3)胰腺大小 (4)边缘 (5)胰管
胰腺正常CT影像
35
(4)边缘
边缘一般清楚可见 光滑连续,有时可呈轻度分叶状
36
胰腺正常CT影像
(5)胰管
正常胰管在一般CT不能显示 薄层、高分辩率CT扫描图像上,部分可见纤细低密度胰管影
胰腺正常CT影像
37
胰腺正常CT影像
38
CT图像上辨认胰腺要点
确认肠系膜上动脉,其前方就是胰体部 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胰头部平面 脾血管对区别肿瘤来源的意义,
79
2、胆系异常X线表现
ERCP及PTC为有创检查,但能很好显 示胆系的解剖及胆管扩张、狭窄、阻塞、管壁不 规则 和管腔内充盈缺损。
胆管梗阻由粗变细:炎性病变 节段性变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梗阻端呈倒杯口状:结石 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征梗阻端呈截断或锥状 狭窄:恶性梗阻
80
(二)、异常CT表现
81
胰腺正常CT影像
30
(1)位置与周围毗邻关系
体尾部位于脾静脉前缘 钩突位于肾门水平、
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
胰腺正常CT影像
31
胰头部
前方——胃窦 外侧——十二指肠降段 后方——左肾静脉汇入
胆道正常CT影像
胆管扩张
25
胆道正常CT影像
胆囊正常CT影像
位置、大小和外形变异大 正常位于方叶下外侧的胆囊窝内
26
胆道正常CT影像
胆囊正常CT影像
胆汁密度接近水 胆囊边界清晰 壁菲薄,厚度1~2mm
27
胆道正常CT影像
28
胆道正常CT影像
3、胰腺正常CT影像
29
(1)位置与周围毗邻关系 (2)胰腺形态 (3)胰腺大小 (4)边缘 (5)胰管
胰腺正常CT影像
35
(4)边缘
边缘一般清楚可见 光滑连续,有时可呈轻度分叶状
36
胰腺正常CT影像
(5)胰管
正常胰管在一般CT不能显示 薄层、高分辩率CT扫描图像上,部分可见纤细低密度胰管影
胰腺正常CT影像
37
胰腺正常CT影像
38
CT图像上辨认胰腺要点
确认肠系膜上动脉,其前方就是胰体部 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胰头部平面 脾血管对区别肿瘤来源的意义,
79
2、胆系异常X线表现
ERCP及PTC为有创检查,但能很好显 示胆系的解剖及胆管扩张、狭窄、阻塞、管壁不 规则 和管腔内充盈缺损。
胆管梗阻由粗变细:炎性病变 节段性变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梗阻端呈倒杯口状:结石 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征梗阻端呈截断或锥状 狭窄:恶性梗阻
80
(二)、异常CT表现
81
胰腺正常CT影像
30
(1)位置与周围毗邻关系
体尾部位于脾静脉前缘 钩突位于肾门水平、
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
胰腺正常CT影像
31
胰头部
前方——胃窦 外侧——十二指肠降段 后方——左肾静脉汇入
肝脏胆系胰腺与脾脏的影像诊断通用课件
体、尾三部分。
密度均匀
正常胰腺的密度均匀,与周围组 织界限清晰,无异常密度影。
胰管无扩张
正常胰腺的胰管无扩张,管径不 超过3mm。
胰腺病变影像表现
形态改变
病变引起的胰腺形态改变,如 肿大、萎缩、局限性隆起等。
密度不均
病变部位胰腺密度不均,可出 现低密度或高密度影。
胰管扩张
胰管扩张是胰腺病变的常见表 现之一,管径超过3mm。
通过定期影像学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估病情进展或好转。
THANKS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实 质密度可能会出现不均匀, 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灶。
肝肿大或缩小
病变可能导致肝脏体积增 大或缩小,与正常肝脏大 小形态有差异。
血管纹理异常
病变可能引起肝脏血管的 异常改变,如扩张、狭窄 或扭曲。
肝脏影像诊断临床意义
协助诊断肝脏疾病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 肝脏的异常表现,为临床 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椭圆形,管壁光滑。
胰腺
轮廓清晰,形态规则,实质回 声均匀,主胰管无扩张。
脾脏
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实质回 声均匀。
胆系病变影像表现
胆囊结石
胆管扩张
胆囊内出现强回声团块, 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肝内外胆管扩张,管壁 增厚、毛糙。
胰腺炎
胰腺体积增大,形态饱 满,实质回声减低,主
胰管扩张。
脾脏病变
脾脏体积增大,形态失 常,实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肿大
胰腺病变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表现为区域性淋巴结增大。
胰腺影像诊断临床意义
诊断胰腺疾病
通过影像诊断可以确诊大部分胰腺疾病,如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监测疗效
治疗后通过影像诊断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 估病情变化和预后。
密度均匀
正常胰腺的密度均匀,与周围组 织界限清晰,无异常密度影。
胰管无扩张
正常胰腺的胰管无扩张,管径不 超过3mm。
胰腺病变影像表现
形态改变
病变引起的胰腺形态改变,如 肿大、萎缩、局限性隆起等。
密度不均
病变部位胰腺密度不均,可出 现低密度或高密度影。
胰管扩张
胰管扩张是胰腺病变的常见表 现之一,管径超过3mm。
通过定期影像学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估病情进展或好转。
THANKS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实 质密度可能会出现不均匀, 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灶。
肝肿大或缩小
病变可能导致肝脏体积增 大或缩小,与正常肝脏大 小形态有差异。
血管纹理异常
病变可能引起肝脏血管的 异常改变,如扩张、狭窄 或扭曲。
肝脏影像诊断临床意义
协助诊断肝脏疾病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 肝脏的异常表现,为临床 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椭圆形,管壁光滑。
胰腺
轮廓清晰,形态规则,实质回 声均匀,主胰管无扩张。
脾脏
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实质回 声均匀。
胆系病变影像表现
胆囊结石
胆管扩张
胆囊内出现强回声团块, 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肝内外胆管扩张,管壁 增厚、毛糙。
胰腺炎
胰腺体积增大,形态饱 满,实质回声减低,主
胰管扩张。
脾脏病变
脾脏体积增大,形态失 常,实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肿大
胰腺病变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表现为区域性淋巴结增大。
胰腺影像诊断临床意义
诊断胰腺疾病
通过影像诊断可以确诊大部分胰腺疾病,如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监测疗效
治疗后通过影像诊断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 估病情变化和预后。
肝胆胰脾影像学(全套182页PPT课件)
MRI表現:
T1明顯低信號,圓形邊緣光整,T2明顯高 信號。不增強,MRCP明顯高信號。
肝硬化
➢ 早期肝臟增大,晚期縮小; ➢ 肝臟輪廓凹凸不平,邊緣呈波浪狀,肝
臟各葉比例失調,右葉縮小而尾葉和左 葉增大,肝門肝裂增寬; ➢ 肝實質密度減低,平掃與脾臟密度接近; ➢ 脾臟增大,腹水形成
肝硬化
肝縮小,肝輪廓呈結節狀凹凸不平,肝比例失常, 肝門肝裂增寬,脾增大,可伴腹水
肝臟 MRI
肝臟 MRI
Patient preparation
Torso coil
4 elements phase-array coil -> huge anatomical coverage -> high SNR -> Asset compatible
Liver and Pancreas: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Scanning Protocol for CT or MRI
膿壁環形帶, 膿腔< 密度<肝臟,均勻增強
肝膿腫
MRI表現: 膿腔 T1圓形低信號,T2明顯高信號,不強化 膿壁 T1環形稍低信號,T2低信號,均勻增強
肝海綿狀血管瘤CT表現
CT平掃多為低密度灶,邊緣較清晰 增強CT是診斷的關鍵。增強早期病灶邊 緣結節狀強化,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向 中心擴展,延遲掃描腫瘤可被完全充填, 整個過程大約10~20分鐘。較大血管瘤 中心疤痕區可不強化
Extra cellular Imaging
Portal phase
Equilibrium phase
Arterial perfusion Portal systemc Liver veins Liver parenchyma
T1明顯低信號,圓形邊緣光整,T2明顯高 信號。不增強,MRCP明顯高信號。
肝硬化
➢ 早期肝臟增大,晚期縮小; ➢ 肝臟輪廓凹凸不平,邊緣呈波浪狀,肝
臟各葉比例失調,右葉縮小而尾葉和左 葉增大,肝門肝裂增寬; ➢ 肝實質密度減低,平掃與脾臟密度接近; ➢ 脾臟增大,腹水形成
肝硬化
肝縮小,肝輪廓呈結節狀凹凸不平,肝比例失常, 肝門肝裂增寬,脾增大,可伴腹水
肝臟 MRI
肝臟 MRI
Patient preparation
Torso coil
4 elements phase-array coil -> huge anatomical coverage -> high SNR -> Asset compatible
Liver and Pancreas: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Scanning Protocol for CT or MRI
膿壁環形帶, 膿腔< 密度<肝臟,均勻增強
肝膿腫
MRI表現: 膿腔 T1圓形低信號,T2明顯高信號,不強化 膿壁 T1環形稍低信號,T2低信號,均勻增強
肝海綿狀血管瘤CT表現
CT平掃多為低密度灶,邊緣較清晰 增強CT是診斷的關鍵。增強早期病灶邊 緣結節狀強化,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向 中心擴展,延遲掃描腫瘤可被完全充填, 整個過程大約10~20分鐘。較大血管瘤 中心疤痕區可不強化
Extra cellular Imaging
Portal phase
Equilibrium phase
Arterial perfusion Portal systemc Liver veins Liver parenchyma
肝胆胰脾影像表现ppt课件
c.口服碘番酸1-2片、12-14小时后扫描
编辑版ppt
13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检查前的准备 1、常规禁食8-12小时 2、应用低张药物减少胃肠道运动伪影
• 常规扫描 1、SE序列-TIWI 2、FSE序列-T2WI 3、脂肪抑制技 术
• 增强检查 胆管壁及胆囊壁增强
Gb-DTPA强化,
• 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
24
肝脏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肝细胞癌
(hepatocellalar carcinoma)
肝转移瘤
(metastasis tumor of the liver)
肝脓肿
(liver abscess)
肝囊肿
(liver cyst)
肝硬化
(cirrhosis)
病理: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纤维组织 增生、肝结构和血管循环体系改建
影像学表现 X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CT: 肝脏大或小、轮廓结节状凹凸不平、 肝叶比例失调,肝门肝裂增宽、脾肿 大,腹水。增强CT食管、胃底、脾门 区可见扩 张、纡曲成团的静脉影
脂肪肝
编辑版ppt
选择较长的有效回波时间,使含有大量活动质子具有
较长T2的胆汁获得重T2上呈高信号,肝实质及周围软
组织由于T2较短呈低信号,通过MIP及SSD等技术处
理获得胆管树的全貌.
编辑版ppt
14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正常表现
➢ 胆管
1、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分支伴行,平扫不能显示,
直径<2-3mm或小于伴行静脉的1/3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急性胆囊炎
❖临床特征 1、结石嵌顿、梗阻是引起胆囊炎的主要原 因
肝、胆、胰、脾PPT课件
胆囊炎并胆囊颈部结石
胆囊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胆囊癌
胆总管癌
肝门区胆管癌
胰腺
胰体、胰尾
胰头
急性炎,平扫,胰腺密度均匀,边缘模糊, 周围少量渗出,胆囊内高密度结石影。
平扫体积增大,边缘模糊,密度尚均匀, 周围有较多渗出,脂肪间隙混浊。增强均
匀强化
坏死性胰腺炎假囊肿形成,胰周见线状低 密度影,胰颈部一囊性低密度影,胰头增 大,边缘模糊,其内低密度坏死区,增强
感谢你的到来与聆听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 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肝脓肿
肝右叶肝门旁低密度,边缘模糊,密度欠 均匀。病灶间隔有强化,呈多房状,内容
物无强化。呈结节样隆起,肝叶比例失调。
伴腹水
结节样密度不均匀,表面不光 整。明显强化,密度均匀。
胆结石
胆总管结石,以上胆管扩张, 肝内胆管扩张。
胆总管结石
肝血管瘤平扫低,一分钟后增 强,延迟扫描为等密度
平扫低密度
动脉期示:
病灶由边缘向中心结节状强化,逐渐填满, 其密度与同层腹主动脉相似。
静脉期示:病灶进一步强化填充,呈密度 较均的高密度灶,显示更清楚。
2分钟后,平衡期CT扫描示病灶仍呈较高 密度,显示清楚,表现为“早出晚归”征
肝血管瘤
体尾均匀强化
慢性,胰腺体积缩小,胰管扩张,轮廓较 清楚,实质均匀强化。
胰管扩张
胰腺呈羽毛状,内可见条状钙化。胆囊高 密度结石。
胰腺炎伴假性囊肿形成,颈体交界处囊性 低密度影,胆囊内两枚高密度影(结石)。
胰腺癌
肝胆胰脾正常影像表现通用课件
肝胆胰脾正常影像 表现通用课件
目录
• 肝胆胰脾概述 • 肝脏正常影像表现 • 胆囊正常影像表现 • 胰腺正常影像表现 • 脾脏正常影像表现
01
肝胆胰脾概述
肝胆胰脾的生理功能
肝
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 器官,具有代谢、解毒 、分泌、免疫等多种生
理功能。
胆
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 胆汁,帮助消化食物中
的脂肪。
血管
正常脾脏血管走行自然,无扭曲、扩张或狭 窄。血管壁清晰,无钙化或血栓形成。
淋巴系统
正常脾脏淋巴组织丰富,但无淋巴结肿大或 异常钙化灶。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胆囊内胆汁密度及信号
总结词
胆囊内胆汁密度及信号均匀,无结石或异常占位。
详细描述
胆汁密度及信号均匀一致,呈水样低密度或低信号,无高密度结石或异常占位 病变。胆汁透声良好,无沉淀物或泥沙样结石。
04
胰腺正常影像表现
胰腺大小形态
胰腺大小
正常胰腺长度一般为10-15cm,厚度 为2-3cm,宽度为3-4cm。
脾
位于左上腹,呈扁圆形,具有 丰富的血供。
肝胆胰脾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 式,常用于初步筛查。
CT检查
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可 以清晰显示器官结构和病灶。
MRI检查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器官进 行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 。
X线检查
常用于观察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关系,但对细节显示有限。
02
肝脏正常影像表现
肝脏大小形态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是肝脏影像表现的关键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肝脏的大小与人体身高和体重成正比,形态呈不规则的楔形,右叶 厚而大,左叶薄而小。在影像学检查中,肝脏边缘光滑,轮廓清晰,无局限性隆 起或凹陷。
目录
• 肝胆胰脾概述 • 肝脏正常影像表现 • 胆囊正常影像表现 • 胰腺正常影像表现 • 脾脏正常影像表现
01
肝胆胰脾概述
肝胆胰脾的生理功能
肝
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 器官,具有代谢、解毒 、分泌、免疫等多种生
理功能。
胆
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 胆汁,帮助消化食物中
的脂肪。
血管
正常脾脏血管走行自然,无扭曲、扩张或狭 窄。血管壁清晰,无钙化或血栓形成。
淋巴系统
正常脾脏淋巴组织丰富,但无淋巴结肿大或 异常钙化灶。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胆囊内胆汁密度及信号
总结词
胆囊内胆汁密度及信号均匀,无结石或异常占位。
详细描述
胆汁密度及信号均匀一致,呈水样低密度或低信号,无高密度结石或异常占位 病变。胆汁透声良好,无沉淀物或泥沙样结石。
04
胰腺正常影像表现
胰腺大小形态
胰腺大小
正常胰腺长度一般为10-15cm,厚度 为2-3cm,宽度为3-4cm。
脾
位于左上腹,呈扁圆形,具有 丰富的血供。
肝胆胰脾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 式,常用于初步筛查。
CT检查
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可 以清晰显示器官结构和病灶。
MRI检查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器官进 行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 。
X线检查
常用于观察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关系,但对细节显示有限。
02
肝脏正常影像表现
肝脏大小形态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是肝脏影像表现的关键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肝脏的大小与人体身高和体重成正比,形态呈不规则的楔形,右叶 厚而大,左叶薄而小。在影像学检查中,肝脏边缘光滑,轮廓清晰,无局限性隆 起或凹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正常表现
胆 管 1 、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分支伴行,平扫不能显示, 直 径 < 2 - 3 m m 或 小 于 伴 行 静 脉 的 1 / 3 2 、总肝管直径 3-5mm ,长 30-40mm, 平扫不能显示 3、胆总管直径< 6mm,> 10mm为扩张 ,长 6- 10cm 4、胆总管与门静脉间距<10mm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X线检查
1.X线平片:分辨力低,已逐渐被淘汰. 2.造影检查: (介入讲解) 口服法 生理积聚 静脉造影法 胆囊直接穿刺 (被淘汰)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 直接导入法 术后引流管造影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可 见环状脓肿壁,有时可见液平或气液平
增强脓腔不强化,脓肿壁环形强化,或分隔状强 化
MRI:脓腔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脓肿壁明显强化
肝细胞癌
分型: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
小肝癌:≤3cm,少于2个结节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影。边界多不清 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不均匀,门脉期
影像学表现
X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CT: 肝脏大或小、轮廓结节状凹凸不平、 肝叶比例失调,肝门肝裂增宽、脾肿 大,腹水。增强CT食管、胃底、脾门
区可见扩 张、纡曲成团的静脉影
脂肪肝
肝脓肿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病理:脓肿中心为脓液和坏死肝组织,周围为纤维组织 包裹和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见单发和多发低密度区,圆形或椭圆形,
肝脏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MRI检查
1.MRI平扫:
SE序列——横断面T1WI、T2WI
冠状面T1WI、T2WI 2. MRI增强扫描:与CT同 3.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
肝脏的影像诊断
正常CT表现
1.肝实质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CT值50-70HU 2.肝动脉、门静脉、胆管进出肝门其密度低于肝质 3 、增强扫描: A. 门脉期门静脉肝静脉明显强化,肝实质开 始强化B.肝实质期肝实质强化达峰值。
胰腺疾病的CT、MRI诊断
正常胰腺CT、MRI表现 急性胰腺炎CT、MRI表现 慢性胰腺炎CT表现 胰腺癌CT表现
胰腺正常 CT 表现 形态
胰腺疾病的CT诊断
1 、 斜 形 、 横 形 、 S 形 或 马 蹄 形 2 、 自 胰 头 → 胰 尾 逐 渐 变 细 3、边缘光滑或呈羽毛状、锯齿状
大小
a.头、体、尾的横径依次为3、2.5、2cm b.以L2椎体横径为标准: 头/L2≈1/2~1、体/L2 ≈ 1/3~2/3 尾/L2≈1/5~2/5 主胰管直径小于3mm
AAA
B
肝胆胰脾正常影像表现
胆囊 、胆道
正常胆囊
肝胰脾正常CT影像
肝脏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
(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肝细胞癌
肝转移瘤 肝脓肿
(hepatocellalar carcinoma)
(metastasis tumor of the liver )
(liver abscess)
肝囊肿
(liver cyst)
(cirrhosis)
肝硬化
病理: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纤维组织
增生、肝结构和血管循环体系改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CT检查
1、范围:膈顶-钩突,层厚 10mm、层隔 10mm、重 点 区 域 3 5 m m 2、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8小时以上,怀疑结石者 口服水或脂溶性造影剂,其他口服 2%的泛影葡胺 3 、 增 强 方 式 : a . 静 注 6 0 - 6 5 % 泛 影 葡 胺 b . 静 注 6 0 % 胆 影 葡 胺 c.口服碘番酸1-2片、12-14小时后扫描
肝脏的影像诊断
正常肝脏的MRI表现 肝 实 质 1 、 信 号 均 匀 2、T1WI像肝为中等信号略高于脾、 T2WI像肝 的信号明显低于脾 门静脉主支及肝静脉主干因流空效应而呈低信 号 肝动脉、肝内胆管不显示 肝裂因含有脂肪T1WI像、T2WI像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肝实质均匀增强,肝血管增强明显, 肝内胆管无增强
肝胆胰脾影像学表现
肝脏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肝脏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层厚及层隔:10MM ,小病灶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
(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等 密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管 解剖 (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叫增强扫描肝 动脉期( 20-25 秒),门静脉期( 60 秒)肝实质期 (2-3分钟)延迟期(5-7分钟)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 检 查 前 -检查技术 的 准 备 1 、 常 规 禁 食 8 - 1 2 小 时 2、应用低张药物减少胃肠道运动伪影 常 规 扫 描 1、SE序列-TIWI 2、FSE序列-T2WI 3、脂肪抑制技术 增 强 检 查 Gb-DTPA强化,胆管壁及胆囊壁增强 磁 共 振 胆 管 造 影 ( M R C P ) 选择较长的有效回波时间,使含有大量活动质子具有 较长T2的胆汁获得重 T2上呈高信号,肝实质及周围软 组织由于T2较短呈低信号,通过MIP及SSD等技术处理 获得胆管树的全貌.
胆 囊 1、空腹状态下胆囊壁厚薄均匀,正常厚度 2-3mm 、 > 3.5mm为异常、> 5mm为肯定增厚 2、 胆囊长径4-5cm、直径<5cm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急性胆囊炎
临床特征 1、结石 嵌 顿 、 梗 阻 是 引 起 胆 囊 炎 的 主 要 原 因 2 、 病 理 : 单 纯 性 — 黏 膜 层 充 血 水 肿 化脓性—炎症累及胆囊全部、囊内充满脓液、 浆 膜 有 纤 维 素 渗 出 坏 疽 性 - - 囊 内 充 满 脓 液 囊 壁 充 血 坏 死 穿 孔 3、临床多见于45岁以下女性、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高 热、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