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六大并发症详解

合集下载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有哪些
*导读:所谓并发症,从字面了解就是病症呈现的并不是单
一的,而是多种表现症状。

可见肾病综合症还是需要大家提高警惕,……
所谓并发症,从字面了解就是病症呈现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表现症状。

可见肾病综合症还是需要大家提高警惕,做好预防的。

如果不注意到了最后并发症增加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下面是详细的介绍。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1、感染是肾病综合症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2、肾病综合症的常见并发症还包括有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因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体内常处在低血容量及高凝状态区吐、腹泻、使用抗高血压药及利尿剂大量利尿时,都可使肾脏血灌注量骤然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此外,肾病综合征时肾间质水肿,蛋白浓缩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等因素,也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3、冠心病的发作也会引起肾病综合症的发作,属于肾病综合症的又一常见并发症,危害很大。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

有人报告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

冠心病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

以上就是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的相关介绍。

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方法应该说比较多,但是要针对患者的病因采用对应的治疗方法,将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相结合、让患者彻底告别肾病综合症的困扰。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导读:任何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是治疗不当的话在临床上就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但是对于肾病综合征来说感染这……
任何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是治疗不当的话在临床上就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但是对于肾病综合征来说感染这种并发症是最常见的,此外还会出现其他的临床表现,具体的肾病综合征这种疾病在临床上会出现的并发症专家会给出以下的总结:
1.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激素治疗有关。

病人可出现全身各系统的感染,常见的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腹腔(原发性腹膜炎)感染等。

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2.血栓、栓塞多数肾病综合征病人的血液呈高凝状态,常可自发形成血栓,多数见于肾静脉、下肢静脉、较少见其他静脉及动脉。

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多见。

3.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冠心病,与长期高脂血症有关。

4.肾功能不全是肾病综合症导致肾损伤的最终后果。

可有两种类型:少尿型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能够给与患者高质量的护理,也不能排除意外的情况发生,但是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增加
患者的痛苦,对于肾病综合征这种疾病的患者来说身体的抵抗力,或者是自己的独立办事的能力就很低下了,所以给予优质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

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

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不仅危害巨大,还常常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对生命构成威胁。

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九大并发症,仅供大家参考。

想要了解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来看一看。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1、腔道出血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

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

3、肺水肿,这是很常见的合并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力衰竭肺水肿。

4、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普马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见,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而认为毛细血管漏出及炎症可能是肺部异常的原因。

5、继发感染,多见于少尿期和多尿早期,以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多见,为免疫功能下降和导尿等操作所致,易引起继发性休克而使病情加重。

6、自发性肾破裂,多发生于少尿期,由于严重肾髓质出血所致。

7、心脏损害和心力衰竭,汉坦病毒能侵犯心肌,而引起心肌损害,临床上常见为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

由于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等使心肌负担过重,因而可出现心力衰竭。

8、肝损害,4%~60%患者ALT升高,少数患者出现黄疸或明显肝功能损害,肝损害以SEOV感染多见。

是病毒损害肝脏所致。

9、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极少数HFRS患者在少尿期或多尿期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以上就是关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的相关介绍。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是非常多的,而且还比较严重,所以患有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朋友一定要及时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样才能降低死亡的风险。

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病 肾病综合征有哪些临床特征

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病 肾病综合征有哪些临床特征

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病肾病综合征有哪些临床特征肾病综合征可以由多种病因所导致,一般与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有关,那么到底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病呢?一、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病肾病综合征属于慢性肾脏病中的一个临床分型,当存在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伴有水肿和高血脂症的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这是肾脏病发展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一般需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相应的治疗。

肾病综合征有血栓、感染、高脂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些并发症的可能。

二、肾病综合征有哪些临床特征肾病综合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有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指的是二十四小时的尿蛋白大于3.5克;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指的是血白蛋白低于三十克每升。

2.水肿,可以表现为颜面部及下肢,甚至严重的病人出现双下肢周身水肿。

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血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这些病人可以表现为尿量的减少、水肿、尿中泡沫明显增多。

三、肾病综合征会怎么样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存在以下并发症的可能:第一,感染,由于尿中蛋白的漏出,导致患者血白蛋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风险都明显增加,可能出现肺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等情况。

第二,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因为患者的血白蛋白低,循环血量减少,可能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三,血栓的风险,白蛋白减低,同时存在有高脂血症,导致患者的血液,相对来说血栓风险明显增加,可能出现下肢动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的可能。

第四,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患者一般都合并有高血脂,高脂血症出现血脂代谢紊乱、脂肪肝的可能。

四、肾病综合征咳嗽了怎么办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当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出现了咳嗽以后,同时要看患者有没有咳痰,痰的性质、性状,是白痰是黄痰,咳嗽里面有没有血的情况,以及有没有发热、流涕、头痛等相关的伴随症状,如果建议病人进一步的完善胸片、胸部CT等检查。

如果是肺部感染引起来的咳嗽,那么我们需要抗感染治疗,同时避免对肾脏损伤比较大的药物。

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定义】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简称肾病,是一组多种原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丢失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胆固醇血症;④不同程度的水肿。

【分型】先天性单纯性肾病肾病综合症原发性继发性肾炎性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单纯性肾病的发病可能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肾炎性肾病患者的肾病变中常可发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提示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先天性肾病与遗传有关。

【病理生理】1、大量蛋白尿是本病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导致本征其他三大临床特点的基本原因。

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

肾病时由于基底膜构成改变使血浆中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能经肾小球滤出(非选择性蛋白尿);另一方面由于基底膜阴电荷位点和上皮细胞表面的阴电荷减少,使带阴电荷的蛋白(如白蛋白)能大量通过(选择性蛋白尿)。

长时间持续大量蛋白尿能促进肾小球系膜硬化和间质病变,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2、低蛋白血症是病理生理改变中的关键环节,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是造成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蛋白质分解的增加是次要原因,同时蛋白的丢失超过肝脏合成蛋白的速度也使血浆蛋白减低。

血浆白蛋白下降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低白蛋白血症还影响脂类代谢。

3、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促进肝合成蛋白增加,以及其中大分子脂蛋白难以从肾排出而导致患儿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形成高脂血症,持续高脂血症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

4、水肿肾病综合症时水肿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传统理论认为由于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和电解质由血管内往外渗到组织间隙,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时,液体主要在间质区潴留,低于15g/L时可同时形成胸水和腹水。

此外由于水和电解质由血管内外渗到组织间隙,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造成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

小儿肾病有哪些并发症?

小儿肾病有哪些并发症?

小儿肾病有哪些并发症?*导读:小儿肾病发于肾小球,是当代小儿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值得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而且,伴随小儿肾病还会发生一系……小儿肾病发于肾小球,是当代小儿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值得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而且,伴随小儿肾病还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

下文将为我们详细讲述。

*小儿肾病有哪些并发症?*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症*1.感染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和死因,常见的感染是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克雷白杆菌等细菌感染;偶并发卡氏肺囊虫感染,腹膜,肺,皮肤常受累,本病易发感染的原因除体液,细胞免疫缺陷和补体因素外;腹水可成为培养基,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免疫功能降低更易发生感染。

*2.低血容量休克及急性肾衰(1)低血容量休克:部分病儿血容量偏低,呈“脆弱”状态,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入量不足,感染等诱因,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果长期服用较大剂量激素,一旦骤停,可表现“肾上腺危象”。

(2)急性肾衰:由于低血容量,肾间质水肿和(或)肾小管梗阻,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RVT)等诸多因素可致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3.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当肾病患者突然出现腰痛(脊肋角压痛),血尿,肾功能减退及高血压时应高度怀疑RVT,其静脉或动脉也可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8.5~44;如股静脉,肺动脉,股动脉,肠系膜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小腿血栓性静脉炎亦可见到。

*4.肾小管功能紊乱肾小管功能紊乱可出现多种物质转运障碍,如糖尿,氨基酸尿,尿钾增加,尿浓缩功能下降等。

*5.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由于长期尿中大量蛋白丢失所致。

*6.其他微量元素缺乏,由于尿中丢失锌结合蛋白,铜蓝蛋白,转铁蛋白而致缺锌,缺铜和缺铁;1,25-(OH)2D3合成障碍及长期服用激素,均可致肾性骨病和生长迟缓。

小儿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为此,各位家长需要定期带孩子体检,做好疾病的防疫工作。

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刘刚;章友康;谌贻璞
【期刊名称】《临床肾脏病杂志》
【年(卷),期】2008(8)4
【摘要】肾病综合征(NS)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和栓塞、急性肾衰竭、高脂血症、内分泌功能异常以及水电解质失衡等。

所有并发症的发生都与NS的核心表现一大量蛋白尿有关。

感染可能与导致NS的免疫功能异常相关;水电解质失衡与原发性水钠潴留有关。

由于这些并发症常使患者病情复杂化、影响疗效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它们的预测、诊断及防治成为NS诊治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页数】2页(P183-184)
【作者】刘刚;章友康;谌贻璞
【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00034,北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00029,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肾病综合征中医研究之一--肾病综合征的现代医学认识 [J], 孙中诚;董尚朴
2.肾病综合征中医研究之二——肾病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 [J], 孙中诚;董尚朴
3.小儿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J], 刘凤云;刘缓彦
4.肾病综合征及其常见并发症的中医治疗体会 [J], 王亚敏
5.初诊为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病因构成分析——对国内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型的商榷 [J], 张宏文;姚勇;苏白鸽;王芳;徐可;肖慧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病综合征健康教育

肾病综合征健康教育

肾病综合征健康教育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为特征的肾脏疾病。

为了提高公众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肾病综合征健康教育内容:1.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肾脏疾病,其特征包括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

-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多种多样,包括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药物和感染等。

2. 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增加,常表现为泡沫样尿液。

- 水肿:通常在下肢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身。

- 低蛋白血症:血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导致水肿和其他并发症。

3. 肾病综合征的危(wei)险因素-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损伤肾脏,增加患肾病综合征的风险。

- 糖尿病:糖尿病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

- 高血脂:高血脂可导致血管损伤,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4. 肾病综合征的预防和管理- 健康饮食:减少盐分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的摄入。

- 控制血压:保持健康的体重,限制饮酒,定期测量血压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 管理糖尿病:保持血糖稳定,按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尿液分析和血液检查。

5.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和治疗- 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肾病综合征可导致高血压,进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 肾衰竭:肾病综合征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或者肾移植治疗。

6. 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性和意义-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 提高公众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肾病综合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常见的肾病综合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和营养素的摄入。

- 透析治疗: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透析是一种替代性治疗方法,可以辅助排除体内废物和液体。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三水 肿
最突出体征
水肿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所致(肾病性水肿)
全身性、体位性、凹陷性,多从下肢部位开始
以眼睑、头枕部或骶部显著
严重时可有胸腔、腹腔积液
三水 肿
三水 肿
四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
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分解减少有关 以高胆固醇血症最常见
五 并发症
感染
肾病综合征 的并发症
五 并发症
并发症
急性肾衰竭:少数,肾前性或肾性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 胆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 • 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总 结
总结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水肿
“三高一低”
水肿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
低蛋白血症
三高 一低
☆总 结
总结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水肿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目录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三水Βιβλιοθήκη 肿四高脂血症

并发症
一 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
是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 24h尿蛋白定量>3.5g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漏出所致 以血浆白蛋白为主
二 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30g/L 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所致(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
肾炎临床表现: 血尿 蛋白尿 水肿 高血压
谢 谢!
血栓、栓塞 急性肾损伤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
五 并发症
并发症
感染:是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 • 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糖皮质素治疗有关; • 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

伤不起的肾——带你了解肾病综合征

伤不起的肾——带你了解肾病综合征

伤不起的肾——带你了解肾病综合征大家有没有留意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否有晨起水肿的现象,尤其是颜面部和眼睑的水肿,如果有那你就要注意了,这样的水肿很可能是肾性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哦,那肾病综合征这让人闻之色变的病就仅仅表现为水肿么?它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表现和危害?又如何治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肾病综合征。

一、什么是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S)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因各种因素造成肾脏组织损伤的一组肾脏疾病综合征,以周围组织水肿、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健康人深受其害。

临床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诊断标准。

二、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肾病综合征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包括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以及先天性肾病综合征、遗传性肾炎等遗传性疾病,在儿童以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成人以膜性肾病较为常见。

继发性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大动脉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等结缔组织疾病,糖尿病、痛风、肾淀粉样改变、粘液性水肿等代谢性疾病,以过敏性紫癜为代表的过敏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乙型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感染性疾病以及骨髓瘤、淋巴性白血病等恶性肿瘤。

青少年常见的有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中老年则以糖尿病肾炎、肾淀粉样改变、骨髓瘤性肾病、淋巴瘤等常见。

三、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

1.蛋白尿:指患者尿中出现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也包括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肾脏的基本单位为肾小球,当肾小球受损情况较轻时,尿中只有以白蛋白为主的中、小分子蛋白质,此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多见于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膜性肾病早期,此种蛋白尿提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对激素治疗反应好;而当肾小球损伤严重时,尿中大、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同时存在,此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多见于增殖性、膜增殖性、膜性肾病晚期和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蛋白尿,此种蛋白尿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差。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介绍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介绍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介绍
*导读:肾病综合征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疾病,该病是儿童的多发病,因此,引起了广大家长与专家的重视。

肾病专家表示:……
肾病综合征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疾病,该病是儿童的多发病,因此,引起了广大家长与专家的重视。

肾病专家表示:肾病综合征的到来对任何患者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孩子的危害更大,因为孩子抵抗能力较差,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想办法将该病扼杀于摇篮之中,如果不加以重视,该病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1、感染:因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病程迁延、抵抗力低下,极易得感冒和肺炎,也容易得腹膜炎、丹毒等病、而这疾病又常是使小儿肾病综合征病情反复发作的诱因。

每当患儿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时,浮肿、尿少则加剧,尿中蛋白含量也增加。

2、低血钠症: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可因长期忌盐或应用过多的利尿剂而得这样的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加之感染、呕吐、腹泻等原因,使血内钠盐减少,出现食欲减退、神萎嗜睡、口渴但不思饮、浮肿加重、血压降低,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惊厥。

3、低血钾症:当浮肿消退时或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常有大量钾盐自尿中排出,造成血钾过低,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可出现腹胀、全身肌肉软弱无力,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严重时可因呼吸肌无力而出现呼吸困难、青紫。

4、低血钙症: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期间,肠道对钙的吸收不良,且在排出蛋白尿的同时,常可有大量钙盐排出,故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常可因血钙过低而发生低钙惊厥,或引起骨质疏松。

以上就是对此的讲解,希望广大家长们加以重视,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活中一旦发现孩子身体不适,或是有肾病综合征症状出现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去做个全面检查,先确诊,再治疗,千万不能误认为该病是小病。

13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13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13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193)
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
—是肾病综合征的标志
—尿蛋白>3.5g/d
—发生机制: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受损,对血浆蛋白(多以清蛋白为主)的通透性增高,形成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血浆清蛋白<30g/L
—主要为大量清蛋白自尿中丢失所致
•水肿
—最突出的体征
—发生机制:与低蛋白血症所致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下降有关
•高脂血症
—以高胆固醇血症最为常见
—发生机制: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及脂蛋白分解减少有关
并发症
(1)感染
—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发生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
—以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最多见
(2)血栓、栓塞
—血液呈高凝状态,可自发形成血栓和栓塞
—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多见
(3)急性肾衰竭
—肾前性氮质血症
—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无明显诱因出现少尿、无尿,经扩容、利尿无效。

肾病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导读:生活当中什么都是会出现的,好比现在的一些疾病还会出现并发症的现象。

现在的肾病综合征的出现,想必大家对于这……生活当中什么都是会出现的,好比现在的一些疾病还会出现并发症的现象。

现在的肾病综合征的出现,想必大家对于这些也都是知道了,可是却对并发症的出现不是那么的了解,所以下面就为大家说说肾病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1、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

有人报告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

冠心病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

2、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尤其是膜性肾病发生率可达25~40。

形成血栓的原因有水肿、病人活动少、静脉淤滞、高血脂、血液浓缩使粘滞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过高及v、Ⅶ、Ⅷ、x因子增加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血液易发生高凝状态等。

3、感染: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

4、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体内常处在低血容量及高凝状态¨区吐、腹泻、使用抗高血压药及利尿剂大量利尿时,都可使肾脏血灌注量骤然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大家也都已经知道了肾病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的介绍了,那么就希望大家能够及时的去注意一下,及时的去发现这些并发症有没有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其实现在的疾病虽然有很多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身上,但是也有很多的疾病是可以阻止的。

肾病综合症健康教育知识

肾病综合症健康教育知识

肾病综合征一、定义: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尿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二、特点: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多在+++,尿蛋白定量大于50mg/(Kg.d))2、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低于30g/L)3、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4、水肿(由颜面部开始,重者可波及全身)三、常见并发症:1、感染(最常见)2、休克3、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合并症4、钙及维生素D代谢紊乱四、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肾病综合征通俗一点讲就是肾脏这个过滤器的过滤网网洞太大,导致血液里的蛋白质都漏了出来,然后变成尿排出来了,过多的蛋白排出导致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

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2、休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活动,以免发生肢体血栓等并发症。

高度水肿、严重高血压者需卧床休息,加强床上运动。

3、预防感染:保持病房清洁,定时开窗通风,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避免去人多的闹市区,减少病区的探访人次,限制上呼吸道感染着探访。

4、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柔软、平整;水肿较重的病人应注意衣着宽松、柔软。

保持皮肤的清洁,清洗时不可过分用力,避免损伤皮肤。

5、饮食饮水:原则-----低盐、低脂、正常量的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

(1)、低盐:低盐饮食可减轻水肿,活动期供盐1-2g/d(一牙膏盖盐差不多1g)。

避免进食腌制食品,罐头食品,汽水,味精,面包,豆腐干等含钠丰富的食物,可用无钠盐,醋等增加患儿食欲。

(2)、低脂:少食动物脂肪(如肥肉,黄油,奶酪,奶油),并增加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各种水果及绿色蔬菜),以控制高脂血症。

(3)、高价能的优质蛋白:肾病宜吃动物蛋白(如乳,蛋、鱼、瘦肉)蛋白量1.5-2d/kg,是否能吃海鲜类应咨询大夫。

正常体重3岁龄儿童对蛋白的需求量为21-28g/d,年龄每增加一岁对蛋白的需求量增加3-4g/d.(4)补充维生素及铁钙等(如动物肝脏,各种豆类食物)6、记录出入量:患儿7am排尿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日7am留取最后一次尿液,入量同上,及每晨测量体重及腹围。

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

转铁蛋白
小细胞性贫血
铜兰蛋白
铜缺乏
甲状腺素球蛋白 T3、T4下降
皮质醇结合蛋白 游离皮质醇升高
B因子、IgG 易感染
其他补体成分
25羟D3结合蛋白 低钙血症、骨质疏松
前列腺素结合蛋白 前列腺素代谢变化血栓形成
抗凝血因子III 血栓形成
锌结合蛋白
锌缺乏
脂蛋白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分类
二、按病理分类
微小病变型肾病(MCN):(<4岁 90%,青春期 50%) 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 膜性肾病(MN)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分类
二、按对激素的反应分类
激素敏感型NS(Steroid-responsive NS):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
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儿科教研室 周艳梅
Nephrotic Syndrome,NS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 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点:
大量蛋白尿Massive Proteinuria
低白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明显水肿Edema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BPC↑ Hct↑ RBC↑ ②尿常规:Pro↑ Cast (RBC) ③血生化:Tp↓ Alb↓ Lipids↑
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④免疫:IgG↓ IgA↓ IgM↑ ESR↑C3? ⑤其他:血/尿蛋白电泳、高凝指标、小管功能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其他检查
积极及时治疗感染

肾病综合症有哪些并发症

肾病综合症有哪些并发症

肾病综合症有哪些并发症
近15年来,各国肾病专家研究了肾病综合征复发与白细胞抗原性的关系,发现带有某些白细胞抗原的患者容易复发,而这种抗原性是由遗传决定的,也就是说是先天形成的,是不能改变的,这注定了那些患儿可能要承受长期反复复发的痛苦。

肾病综合症在临床上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下面长沙普济医院主要介绍肾病综合症的症状和检查。

肾病综合症并发症
1.感染肾病患儿极易罹患各种感染。

常见为呼吸道、皮肤、泌尿道感染和原发性腹膜炎等,其中尤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50%以上。

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常见。

细菌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结核杆菌感染亦应引起重视。

另外肾病患儿的医院感染不容忽视,以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多见,致病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

2.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低钠、低钾、低钙血症。

患儿可因不恰当长期禁盐或长期食用不含钠的食盐代用品、过多使用利尿剂以及感染、呕吐、腹泻等因素均可致低钠血症。

临床表现可有厌食、乏力、懒言、嗜睡、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抽搐等。

另外由于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显著水肿、而常有血容量不足,尤在各种诱因引起低钠血症时易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3.急性肾衰竭5%微小病变型肾病可并发急性肾衰竭。

4.肾小管功能障碍除原有肾小球的基础病可引起肾小管功能损害外,由于大量尿蛋白的重吸收,可导致肾小管(主要是近曲小管)功能损害。

可出现肾性糖尿或氨基酸尿,严重者呈Fanc千万不能讳疾忌医
oni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中老年
膜性肾病
继发性
过敏性紫癜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糖尿病肾病 肾淀粉样变性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 过敏性紫癜肾炎 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 肾炎
骨髓瘤性肾病
淋巴瘤或实体肿 瘤性肾病
病理生理
大量蛋白尿
正常尿中有少量蛋白质:30~130mg/24h NS:定性≥+++ ; 定量>3.5g/24h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膜性肾病(病理)
光镜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上皮侧免疫复合物形成“钉突样”改变 肾小球内没有明显的细胞增殖 免疫荧光 IgG和C3呈细颗粒状沿沉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积 电镜 GBM上皮侧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膜性肾病(病理)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膜性肾病(病理)
minimal change glomerulonephritis
微小病变型肾病 (MCNS)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
mesangial pro1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MPGN)
mesangial cap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常见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
MCNS 儿童 电镜 20% 少见 少见 少见 激素 少 MsPGN 青少年 系膜IF 30% 多见 少见 少见 联合用药 少 MPGN 青少年 双轨征 15% 多见 多见 多见 差 低补体 MN 中老年 基底膜 25% 少见 少见 少见 部分有效 血栓 FSGS 青少年 肾小球 较少 多见 多见 多见 较差 肾损
病理生理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疗效判断2:
⑤复发和反复:尿蛋白由阴转阳>2周。
频复发:指肾病病程中半年内复发≥2次或1 年内复发≥3次.

疗--激素治疗
频复发和激素依赖性肾病治疗
1、调整激素剂量和疗程 2、更换激素制剂:阿赛松、甲基泼尼松龙

Hale Waihona Puke 疗--激素治疗的副作用1、代谢紊乱:柯兴氏貌、肌肉萎缩无力、蛋 白质营养不良、高血糖、尿糖、水钠潴留、 高血压、高尿钙、骨质疏松等 2、易发生感染、诱发结核灶 3、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戒断综合征 4、其他:消化性溃疡、精神症状、高凝状态 、生长发育停滞
病生与临床
蛋白质营养不良
影响内环境的稳定:
低蛋白血症 对机体的影响
渗透压下降 (25~30mmHg 降至6~8mmHg) 血容量改变 多种营养物质代谢:脂代谢 对药代动力学影响
对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多种物质代谢产生多方面影响。
病生与临床
下行性
3. 水肿
凹陷性
严重者可有体腔积液
病生与临床
①underfilled theory
EM×13000 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变平,这是 该病的特征性病变
临床表现
(一)单纯型肾病 (二)肾炎型肾病
具有以下四项之一:
1、2周内分别3次以上离心尿镜检RBC>10个/HP, 且为肾性者 2、反复或持续高血压(学龄前 >120/80 mmHg、 学龄儿 >130/90 mmHg ),且除外激素所致 3、肾功能不全,且排除血容量不足 4、持续低补体血症
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 同程度水肿为特征。





1.先天性肾病:生后3-6个月内起病,有肾 病四大特点的疾病,多属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较少见。 2.原发性肾病:原因不明的肾小球疾病引 起的肾病,占90%以上,分单纯性和肾炎性 肾病。 3.继发性肾病: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紫 癜、红斑狼疮等)及某些药物和金属中毒 所致的肾病。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及其防治ppt演示课件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及其防治ppt演示课件

低蛋白血症及其并发症
机制 尿蛋白丢失 > 肝脏代偿合成
危害性 营养不良,儿童生长发育停滞 血浆胶体渗透压 ,浮肿+有效 血容量
20
低蛋白血症及其并发症
危害性
——几种特殊蛋白丢失的危害 • 药物结合蛋白丢失:疗效 毒性 • 内分泌素结合蛋白丢失:
活性VitD 钙磷代谢紊乱;T3/T4 • 金属离子结合蛋白丢失:
4
感染并发症
防治
• 用激素时能否同用抗生素“保驾”? 不能,易致严重双重感染!
• 出现感染后如何处理? 选用敏感、 强效、无肾毒性药物积极治疗
• 能否用免疫增强剂预防感染? 可以, 肌注胸腺肽或静滴丙种球蛋白
5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
• 感染 • 血栓及栓塞 • 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 • 低蛋白血症及其并发症 •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及其防治
1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
• 感染 • 血栓及栓塞 • 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 • 低蛋白血症及其并发症 • 急性肾功能衰竭
2
感染并发症
机制 • 免疫功能紊乱 • 营养状态低下 • 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3
感染并发症
表现
部 位: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皮 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
微生物:细菌、病毒、霉菌。最应注意 结核血行播散及霉菌内脏感染
23
(附)AT1RA与ACEI比较
AT1RA可能具有 ACEI 疗效,还可能比 ACEI有如下优点: ①不抑制激肽酶,无刺激咳嗽副作用 ②疗效不受AⅡ非ACE催化生成的影响 ③疗效不受ACE基因多态性影响
24
(附)AT1RA与ACEI比较
对肾脏局部作用上,AT1RA与ACEI可能有如 下不同:

肾病综合征名词解释临床医学

肾病综合征名词解释临床医学

肾病综合征名词解释1.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尿蛋白大量排出、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等临床症状。

它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在成年人。

2.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1 尿蛋白大量排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通常超过每天3.5克。

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异常通透性增加导致了大量的蛋白质从血液中泄漏到尿液中。

2.2 低蛋白血症由于大量的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患者血液中的总蛋白水平下降,导致低蛋白血症的出现。

低蛋白血症可引起水肿和其他一系列临床症状。

2.3 水肿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出现水肿,尤其是面部、眼睑、手脚和腹部。

这是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渗透压下降,导致体内的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

2.4 高脂血症由于低蛋白血症刺激肝脏合成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加,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使得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从而导致高脂血症的出现。

3.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1 病因肾病综合征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指的是以肾小球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疾病,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等。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则是由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3.2 发病机制发生肾病综合征的机制复杂多样。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免疫反应和遗传因素被认为是主要的发生机制。

免疫反应包括抗体和细胞免疫介导的损伤,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通透性增加。

遗传因素则决定了个体对免疫反应和损伤的敏感程度。

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原发性基础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了免疫反应和慢性肾脏损伤,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4. 肾活检与诊断进行肾活检是确诊肾小球滤过膜异常通透性增加的关键步骤。

肾活检可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肾小球的病变类型和程度,从而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存在高凝状态,主要是由于血中凝血因子的改变。包括Ⅸ、Ⅺ因子下降,V、Ⅷ、X因子、纤维蛋白原、β-血栓球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凝集力增强。抗凝血酶Ⅲ和抗纤溶酶活力降低。因此,促凝集和促凝血因子的增高,抗凝集和抗凝血因子的下降及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的损害,是肾病综合征产生高凝状态原因。抗生素、激素和利尿剂的应用为静脉血栓形成的加重因素,激素经凝血蛋白发挥作用,而利尿剂则使血液浓缩,血液粘滞度增加。
肾小管功能减退 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管功能减退,以儿童多见。其机制认为是肾小管对滤过蛋白的大量重吸收,使小管上皮细胞受到损害。常表现为糖尿、氨基酸尿、高磷酸盐尿、肾小管性失钾和高氯性酸中毒,凡出现多种肾小管功能缺陷者常提示预后不良。
骨和钙代谢异常 肾病综合征时血循环中的VitD结合蛋白(Mw65000)和VitD复合物从尿中丢失,使血中1,25(OH)2VitD3水平下降,致使肠道钙吸收不良和骨质对PTH耐受,因而肾病综合征常表现有低钙血症,有时发生骨质软化和甲旁亢所致的纤维囊性骨炎。在肾病综合征进展的肾衰所并发的骨营养不良,一般较非肾病所致的尿毒症更为严重。
急性肾衰 急性肾衰为肾病综合征最严重的并发症,常需透析治疗。常见的病因有:①血液动力学改变:肾病综合征常有低蛋白血症及血管病变,特别是老年患者多伴肾小动脉硬化,对血容量及血压下降非常敏感,故当急性失血、呕吐、腹泻所致体液丢失、外科损伤、腹水、大量利尿及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后,都能使血压进一步下降,导致肾灌注骤然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并因急性缺血后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导致急性肾衰。②肾间质水肿:低蛋白血症可引起周围组织水肿,同样也会导致肾间质水肿,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使近端小管包曼囊静水压增高,GFR下降。③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④双侧肾静脉血栓形成。⑤血管收缩:部分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低蛋白血症时见肾素浓度增高,肾素使肾小动脉收缩,GFR下降。此种情况在老年人存在血管病变者多见。⑥浓缩的蛋白管型堵塞远端肾小管:可能参与肾病综合征急肾衰机制之一。⑦肾病综合征时常伴有肾小球上皮足突广泛融合,裂隙孔消失,使有效滤过面积明显减少。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⑨尿路梗阻。
肾病综合征的六大并发症详解
肾病综合症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石家庄肾病医院肾病专家在这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肾病综合症六大并发症的问题。感染 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感染抵抗力下降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①尿中丢失大量IgG。②B因子(补体的替代途径成分)的缺乏导致对细菌免疫调理作用缺陷;③营养不良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减弱,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受损。④转铁蛋白和锌大量从尿中丢失。转铁蛋白为维持正常淋巴细胞功能所必需,锌离子浓度与胸腺素合成有关。⑤局部因素。胸腔积液、腹水、皮肤高度水肿引起的皮肤破裂和严重水肿使局部体液因子稀释、防御功能减弱,均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易感因素。在抗生素问世以前,细菌感染曾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严重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人,成年人较少见。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有:原发性腹膜炎、蜂窝织炎、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一旦感染诊断成立,应立即予以治疗。
肾病综合征时,当血浆白蛋白小于2.0g/d1时,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加。多数认为血栓先在小静脉内形成,然后延伸,最终累及肾静脉。肾静脉血栓形成,在膜性肾病患者中可高达50%,在其他病理类型中,其发生率为5%~16%。肾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型患者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腰痛、血尿、白细胞尿、尿蛋白增加和肾功能减退。慢性型患者则无任何症状,但血栓形成后的肾瘀血常使蛋白尿加重,或对治疗反应差。由于血栓脱落,肾外栓塞症状常见,可发生肺栓塞。也可伴有肾小管功能损害,如糖尿、氨基酸尿和肾小管性酸中毒。明确诊断需做肾静脉造影。Doppler超声、CT、IMR等无创伤性检查也有助于诊断。血浆β血栓蛋白增高提示潜在的血栓形成,血中α2-抗纤维蛋白溶酶增加也认为是肾静脉血栓形成的标志。外周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约为6%,常见于小腿深静脉,仅12%有临床症状,25%可由Doppler超声发现。肺栓塞的发生率为7%,仍有12%无临床症状。其他静脉累及罕见。动脉血栓形成更为少见,但在儿童中,尽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相当低,但动脉与静脉累及一样常见。
内分泌及代谢异常 肾病综合征尿中丢失甲状腺结合蛋白(TBG)和皮质激素结合蛋白(CBG)。临床上甲状腺功能可正常,但血清TBG和T3常下降,游离T3和T4、TSH水平正常。由于血中CBG和17羟皮质醇都减低,游离和结合皮质醇比值可改变,组织对药理剂量的皮质醇反应也不同于正常。由于铜蓝蛋白(Mw151000)、转铁蛋白(Mw80000)和白蛋白从尿中丢失,肾病综合征常有血清铜、铁和锌浓度下降。锌缺乏可引起阳痿、味觉障碍、伤口难愈及细胞介导免疫受损等。持续转铁蛋白减少可引起临床上对铁剂治疗有抵抗性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此外,严重低蛋白血症可导致持续性的代谢性碱中毒,因血浆蛋白减少10g/L,则血浆重碳酸盐会相应减少3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