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PPT

合集下载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定期检查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 感染和过敏。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肾病综合征。
THANKS
感谢观看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
起始剂量要足
通常采用泼尼松(Prednisone )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日每公 斤体重1mg,晨起一次顿服。
减量要慢
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每12周减少原剂量的5%-10%,减至 每日0.5mg/kg左右时,改为隔日 顿服。
维持治疗要长
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再维持一段时 间,一般不少于3-6个月。
高脂血症
血液中脂质物质含量升高,尤其是胆 固醇和甘油三酯。
02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 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明显水肿。
尿蛋白大于3.5g/d;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通常指肾脏本身病变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如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尿蛋白、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 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白
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 ,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泡 沫长时间不消失。
低蛋白血症
由于尿中蛋白质大量丢失,血液中的 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
水肿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水分从血管腔进入组织间隙,引起 水肿。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总结词
发病率高,青少年多见,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详细描述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肾病综合征中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青少年。其病理特点为系膜区细胞和基 质弥漫性增生。约半数以上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多数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治 疗反应较好。然而,部分病例病情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02
03
休息与饮食
保证充足的休息,控制饮 食中蛋白质摄入量,以减 轻肾脏负担。
控制水和盐摄入
根据病情调整水和盐的摄 入量,以维持体内水、电 解质平衡。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 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消除水肿,常用药 物有氢氯噻嗪、呋塞米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遗传、免疫、药物、环境等因素均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
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血浆蛋白大量 丢失。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 症、明显水肿。
诊断标准
尿蛋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 30g/L,水肿,高脂血症。
02
防措施。
复发预防
01
02
03
04
定期复查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肾 功能检查、尿液分析等,以便
及时发现病情复发。
坚持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 不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 险因素,预防肾病综合征复发

注意生活调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有助于预
等。
糖皮质激素
用于抑制炎症反应,常 用药物有泼尼松、甲泼
尼龙等。
免疫抑制剂
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常 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环
孢素等。
其他药物
如抗凝剂、降脂药等,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特殊治疗
血浆置换
通过置换血浆,去除体内 免疫复合物和炎症因子, 缓解病情。

肾病综合征(共129张PPT)【129页】

肾病综合征(共129张PPT)【129页】
肾病综合征不是疾病的最后诊断。因由多种 病因引起,故其机制、临床表现、转归和防治各 有特点。本章主要阐述原发于肾小球疾病所表现 的肾病综合征。
4
第四页,共129页。
1.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 2.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 水肿 4. 高脂血症
1与2必备。
5
第五页,共129页。
31
第三十一页,共129页。
治疗:本组轻度病变且临床表现为
肾病综合征者,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 药物的治疗反应好,重度患者疗效差。
32
第三十二页,共129页。
33
第三十三页,共129页。
34
第三十四页,共129页。
35
第三十五页,共129页。
36
第三十六页,共129页。
37
第三十七页,共129页。
1. 感染: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2.药物、中毒、过敏 3.肿瘤:肺癌、结肠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 4.系统性疾病:SLE,过敏性紫癜、血管炎、淀粉样变 。 5.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Alport’s综合征
8
第八页,共129页。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和常见病因2
分类 儿童
青少年
中老年
原发性 继发性
和C3在病变肾小球呈节段性团块样沉积。电镜下可 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及其与肾小球基底膜 分离现象。
55
第五十五页,共129页。
根据硬化的部位及细胞增殖情况可分为以下几型:
经典型:硬化部位主要在肾小球血管极周围的 毛细血管袢
塌陷型:小球外周毛细血管袢塌陷,呈节段分 布,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呈特征性增生 及空泡变性
光阴性。电镜下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 胞足突广泛融合是其诊断依据。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免疫刺激剂:左旋咪唑等。
静脉免疫球蛋白:其作用机理可能在与免疫球蛋白与肾小 球的免疫复合物相结合,改变其晶格状态,从而促其溶解, 或封闭了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Fc受体,从而抑制了B淋巴 细胞合成抗体。常用剂量0.4g/kg/d,3-5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非固醇类消炎药
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弥漫重度增 生,肾小球基底膜呈分层状增厚,毛细血管袢 呈“双轨征”。
好发于青少年。半数有上感的前驱症状。75% 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在成 人效果不展至ESRD。
.
15
膜性肾病
光镜下表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好发于中老年,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以
肾静脉血栓最常见(10~40%)。 约1/4病例可自行缓解,早期膜性肾病激素及
细胞毒药物治疗后约60%病例可缓解,晚期疗 效差,往往不能使尿蛋白减少。 适当使用调脂药和抗凝治疗。
.
16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的早期作用,近年 研究表明此药还有影响全身及肾脏血流 动力学的作用,肾综病人用药后血容量 下降、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 降而降低尿蛋白,常用剂量为4-5mg/kg/d, 但要警惕其副作用。
.
42
其它可能的降尿蛋白的治疗措施
中药:雷公藤 2片,每日3次或火把花根片3-5片,每日3 次。
.
34
持续治疗阶段:经过减量阶段,应视病人的
具体情况作持续治疗。
(1)首始大剂量激素治疗后,仅获部分缓解者, 按上述方法减量后至小剂量,可服6个月或更 长时间,如果病人在小剂量持续治疗中,获得 完全缓解,则于缓解后,按原量再服4周,然 后,十分缓慢和规则的减量,减至维持剂量时, 则视病人具体情况,用维持量一段时期后,再 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9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凹陷性水肿,严重的可有腹水、胸水,
阴囊水肿
➢伴发感染
➢尿少
➢部分有肾小管功能障碍,可出现低血磷
性佝偻病、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和酸中 毒
整理课件ppt
10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感染 ❖电介质紊乱和低血容量:低钠、低钾、低钙 ❖血栓形成: ✓肾静脉血栓:最常见。腰痛、血尿 ✓下肢深静脉血栓:两侧肢体水肿 ✓下肢动脉血栓:下肢疼痛伴足背动脉消失 ✓肺栓塞:咳嗽、咯血、呼吸困难 ✓脑栓塞:偏瘫、面瘫、失语、神志改变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结构或电化学改变可
导致蛋白尿。
➢非微小病变型局部免疫病理过程可损伤
滤过膜正常屏障作用而发生蛋白尿
➢微小病变型滤过膜静电屏障损伤可能与
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T淋巴细胞异常参与发病
整理课件ppt
4
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
大量蛋白尿导致
❖低蛋白血症: ✓主要血浆蛋白由尿中大量丢失及肾小球
滤出后被肾小管吸收分解
❖其他: ✓血清IgG和补体从尿中丢失→体液免疫↓
✓抗凝血酶Ⅲ丢失,Ⅳ、Ⅴ、Ⅶ因子和纤
维蛋白原↑→高凝状态
✓钙结合蛋白↓ →血清结合钙↓ ✓25(OH)D3结合蛋白丢失→游离钙↓ ✓结合蛋白↓ →甲状腺素(T3、T4)↓铁、
锌、铜↓
✓转铁蛋白↓ →低色素性贫血
整理课件ppt
8
肾病综合征病理
o 微小病变 o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o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o 单纯系膜增生 o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o 局灶性球性硬化 o 膜性肾病
13
肾病综合征实验室检查
• 血清蛋白、胆固醇、肾功检测: ➢白蛋白<25g/L,α、β球蛋白↑,IgG↓ IgM

内科学肾病综合征课件

内科学肾病综合征课件
内科学肾病综合征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肾病综合征概述 •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 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与转归
01 肾病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 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 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 脂血症、明显水肿。
诊断标准
尿蛋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 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
02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肾小球滤过 膜和电荷屏障组成,是防止血 浆蛋白滤过的关键结构。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会导致血 浆蛋白滤过增加,从而形成蛋 白尿。
利尿消肿
对于水肿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 利尿剂以减轻水肿症状。
药物治疗
01
02
03
糖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的常用治疗药 物,可抑制炎症反应、免 疫反应等,从而缓解症状、 保护肾功能。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无效或需要联 合治疗时,可考虑使用免 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
其他药物
如雷公藤多苷、环孢素等, 也可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
休息与活动
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根据病情 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药物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随意 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 药物的副作用,及时处理。
05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与转归
预后影响因素
病理类型

肾病综合征诊治课件PPT

肾病综合征诊治课件PPT
❖尚不清楚。目前认为: ❖1、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结构或电化学的改变可导致蛋白
尿。 ❖2、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CD4/CD8 、IL-1、6、
8和血管通透因子显著升高。 ❖3、非微小病变型内常见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成分沉积,
局部免疫病理过程可损伤滤过膜的正常屏障作用而发 生蛋白尿。 ❖4、与遗传有关。
肾病综合征
❖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 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 的临床综合症。临床有以下四大特征:① 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脂血症; ④不同程度的水肿。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 继发性、先天性3大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MCN: effacement of epithelial foot process in EM
三、病理生理
❖1、蛋白尿(Proteinuria)
❖ 分子机械屏障受损
非选择性蛋白尿
❖ 静电屏障受损
选择性蛋白尿
❖新 进 展 : 近 来 研 究 发 现 “ 足 细 胞 分 子 ” nephrin 、CD2-AP、 podocin 、а-actinin-4
等是肾病综合征发生蛋白尿的关键分子。
❖2、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 或25g/l
❖3、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4、水肿(edema) ❖5、其它
白蛋白﹤30g/l
四、临床表现
❖ 主要是不同程度的水肿,为凹陷性水肿。血 压多数正常,少数患儿有高血压症状。
单纯型
二、病理
❖1、微小病变(MCD) 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或仅有 极轻微的系膜变化。电镜可见有典型上皮细胞肿胀, 足突融合,免疫荧光基本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
1.合理安排休息:注意休息,如水肿明显、合并感染、大量蛋白 尿应卧床休息。严重水肿者应经常变换体位。
2.预防感染:因为患者本身的免疫能力低下,且长期使用免疫抑 制剂,故很容易发生感染的并发症。注意进行无菌 操作,定时开窗通风,嘱患者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3.饮食护理: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蛋白摄入以0.8-1.0g/kg/d, 钠盐摄入小于3g/d,脂肪摄入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的植物油为主。
5.练习憋气:病人俯卧于床上,腹部垫一枕头,练习吸 气后屏气30s。 6.术前常规用药:邦亭1ku肌注,舒乐安定2粒口服。
护理
术后
术后3小时:
术后3小时内每小时饮水300ml,以保证每小时有一次尿
标本。
术后6小时:
1.术后常规平卧6小时可解开腹带和左、右侧卧翻身。
2.卧床24小时,术后一般测血压8次,前4次之间间隔半 小时,后4次之间间隔1小时,血压平稳后停止。
病因
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性NS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多种病理类型构成。
分类
儿童
原发性
微小病变型肾病
(三膜一局一微小)
继发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青少年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微小病变型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2.若出现严重水肿,应减少肌肉注射的次数和频率。
原因:由于低蛋白血症、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较弱,血液 中的胍类物质十分容易随唾液排出,在口腔中经分 解作用最后产生氨,而氨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引发口腔溃疡。
措施:1.饭前饭后及时漱口。 2.若病情较重,应每天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口腔护理。
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能中断或私自增加或 减少药量。
抗心磷脂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anti cardiolipin antibody,ACA)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 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该抗体与血栓 形成、血小板减少、自然流产或宫内死胎关系密切。 常见原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硬皮病等; (2)病毒感染:如腺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 (3)其它疾病:如支原体系统疾病等; (4)口服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吩噻嗪等; (5)少数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
不需预防用药。有感染时及时选用 敏感、强效、无肾毒性的抗生素。
急性肾衰竭
及时血透,积极治疗基础病,利尿, 碱化尿液。
血栓及栓塞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降脂药,ACEI及中药黄芪。
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
治疗
1.利尿消肿 ①利尿剂,包括渗透性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潴
钾利尿剂,白蛋白。 ②利尿原则,不宜过快过猛,以免血液浓缩,加重高凝,诱发
狼疮抗凝物质
狼疮抗凝物质是一种针对带阴电荷磷脂的自身抗体,是抗磷脂抗体的一种,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结缔组织性疾病患者。因其首先在红斑狼疮患者身上被研究,故命名为狼疮抗凝物质。 涉及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磷脂综合征 3.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病、白塞病、结节病、大动脉炎、反应性关节炎和 骨关节炎等) 4.易栓性疾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 5.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死胎、胎儿发育迟滞 6.动静脉栓塞 7.恶性肿瘤(包括消化道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 8. 糖尿病 9. 白血病
肾病综合征
2017.07
目录
01 概述 03 病理生理变化 05 临床表现 07 治疗及护理
02 病因 04 诊断标准 06 并发症及防治 08 出院指导
肾病综合征(NS)不 是一个独立疾病,是 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 损伤、肾小球滤过屏 障破坏而引起血浆蛋 白大量于尿中丢失的 病理生理状态。
概述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高度水 肿、高脂血症的一组 临床症候群。
3.冯锐,江英.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18(7):3071-3072.
4.周珊珊,李剑文,林志鑫等.28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J].广州医 药,2014, 45(4): 39-41.
5.贾玲,张日志,冯奕楠.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分析[A].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 09(3): 166-168.
中老年 膜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 肾淀粉样变性 骨髓瘤性肾炎 淋巴瘤或实体肿瘤性肾病
病理生理变化
致病因素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脂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容量↓
肾小管重吸收水分↑


GFR↓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利钠因子↓

间 质
水钠潴留
水肿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大量蛋白尿 (每日>3.5g)
肾活检是确立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的唯一方法。它对于 明确诊断、探讨临床与病理形态学之间的联系,研究肾 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 价值。
术前准备
1.下载APP软件或纸质 版宣教。
3.准备尿垫及便盆,训 练床上大小便。
护理
2.量腹围,准备腹带。
4.术前做好个人卫生, 如洗澡、更换衣裤。
NS相关风险因素
“√” 个体风险相关因素
“ √”
住院相关风险因素
“ √”
血清白蛋白<20g/L 胆固醇>12mmol/L
24h尿蛋白>10g
3□ VTE病史或家族史 3□ 中央静脉导管 2□
年龄>75岁
3□
激素治疗
1□
活动受限
1□
恶性肿瘤
2□
膜性肾病,血白蛋白<25g/L 3□
年龄61~74岁
2□
住院治疗
栓塞。利尿,抗凝同时治疗。
2.减少尿蛋白 ①ACEI类 ②ARB类 ③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3.降脂治疗
主要治疗
治疗
1.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和方案 ①起始足量:常用泼尼松1mg/(kg·d),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
至12周。 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至20mg/d
左右时症状易复发,应更加缓慢减量。 ③长期维持:以最小有效剂量10mg/d作为维持量,在维持半年左
1.感染
①蛋白质营养不良 ②免疫功能紊乱 ③激素应用
并发症
感染也是疾病复发、激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好发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自发性腹膜炎。
并发症
2.血栓和栓塞
①血液浓缩、高脂血症 ②某些蛋白质丢失增加,肝脏代偿合成增加,大分子凝血因子合成增加多于丢失,小分
子抗凝因子及纤容酶丢失多于合成 ③血小板功能亢进 ④利尿剂激素加重高凝
感染
⑵抗凝及纤容因子↓
血液高凝 血栓栓塞
③转运蛋白↓ 蛋白质代谢紊乱
临床表现
3.水肿
水钠潴留
始发因素
胶体渗透压下降
基本原因
临床表现
4.高脂血症
①常与低蛋白血症呈正相关
②危害 ⑴动脉硬化 ⑵促发血栓形成 ⑶脂质的肾毒性,加速肾小球硬化
感染
蛋白质、 脂肪代谢紊乱
并发症
02 01
03 04
血栓、栓塞 急性肾衰竭
1□
血红蛋白>160g/L
3□
血小板>300*10^9/L
静脉曲张 脱水
1□
预计小手术
1□
1□
肺部疾病
1□
狼疮抗凝物质阳性
3□ 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 1□
急性感染
1□
心磷脂抗体阳性
3□
年龄41~60岁
1□ 服用避孕药物 1□
按照得分不同判定血栓的危险程度:1~2分为低度风险,3~4分为中度风险,≥5分为高度风险。
2.勿食生冷、肥腻和辛辣的食物,忌暴饮暴食。 3.注意保暖,防止风寒湿气侵入体内。 4.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张茵.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A].医学综述,2014,20(2):260-262.
2.袁桂兰.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B].工企医刊,2011,24(6):10-12.
3.留取尿常规3次,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如有血尿,应 卧床至肉眼血尿消失。
注意事项:
1.避免剧烈咳嗽,呕吐等可增加腹压的动作。
2.术后第二天行B超检查,以防出现血肿。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
VTE风险评估表
姓名_______
年龄________
性别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患者相关风险因素
最常见的是深静脉血栓。
3.急性肾衰竭
并发 症
①肾前性,低蛋白血症
低血容量
肾前性氮质血症
②肾实质性 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大量蛋白尿堵塞肾小管
急性肾衰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并发症
①营养不良,小儿生长迟缓 ②微量元素缺失 ③内分泌紊乱 ④药物代谢紊乱 ⑤高脂血症促进系膜细胞增生及硬化
并发症防治
感染
6.樊蓉,龚德艳,唐芳等.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多维度护理干预[J]. 护理学杂志,2012,27(13):40-42.
THANK YOU
肾活检术
病因
临床上常见的肾病综合征,其原发病可为原发性肾小球 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并呈现出不同的病理分 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