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
《肿瘤学》项目学习答案
![《肿瘤学》项目学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148be06c175f0e7dd1378f.png)
项目学习《胰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答案:"人们的新认知认为大部分癌发生不是环境因素和遗传,而是运气不好,即DNA突变,()源于DNA复制随机错误" "A""Hp是一种传染病菌,对于自然人群Hp感染调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的PDAC肿瘤是由KRAS突变激活引起" "C""手术治疗胰腺癌的缺点不包括()" "D""胰腺癌手术的优势不包括()" "D""对于胰腺癌高危人群筛查频率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胰腺癌的发生部位,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根治性手术。
对于胰头癌的根治性手术描述有误的是()" "C""对于胰体尾癌的根治性手术描述有误的是()" "D""国内外关于胰腺癌筛查方法的差异描述有误的是()" "D""术后随诊项目包括()" "E""MDT必须要三固定,分别是()" "B""根据胰腺癌的发生部位,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根治性手术。
对于胰头癌的根治性手术描述有误的是()" "C""对于IORT优点概括错误的是()" "C""对于MDT开展的必要客观条件中参加人员要具备的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C""MDT开展的必要客观条件包括()" "E""关于胰瘘的诊断,术后≥3d任意量的引流液中淀粉酶浓度高于正常血清淀粉酶浓度上限()以上,同时必须有相应临床表现" "A""胰腺术后常见并发症不包括()" "C""胆瘘预防困难的预后因素不包括()" "C""胃排空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 "D""胰腺术后外科常见并发症不包括()" "D""术前营养支持中的时间要求,国内标准推荐>()" "A""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PEI)的常见临床表现不包括()" "B""根据ISPGS分级定义,A级DGE在术后()周内即可恢复经口进食" "B" "对于胰酶替代治疗(PERT)的说法错误的是()" "C""胰腺术前营养筛查推荐方案有()" "E""2020版CSCO胰腺癌指南将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naI-IRI)+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LV)更新为转移性胰腺癌二线治疗的()" "A""截止2021年1月,转移性胰腺癌二线化疗唯一达到主要终点的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是()" "A""根据2020版CSCO胰腺癌指南,以下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20版CSCO胰腺癌指南推荐,体能状态良好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二线化疗标准方案为()" "C""以下关于NAPOLI-1研究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C"项目学习《肿瘤患者全程营养管理》答案:"2019年发表的ESPEN《从指南到临床实践: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肿瘤学家路线图》建议:肿瘤综合治疗策略中,()是第二大支柱" "A""2018年发表的中国临床研究结果:放疗+(),明显改善营养和免疫功能、↓放射损伤" "A""2016年发表的中国临床研究结果:放疗开始全程(),显著降低放疗副反应发生率" "B""2017年发表的ESPEN《癌症患者营养指南》:营养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C""2020年发表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所的专家报告结果:全球范围肿瘤管理目标不包括" "D""2019年发表的综述:基于循证证据,肿瘤患者营养治疗“决策树”:首选" "A" "2018年WHO发布的《全球肿瘤实况数字·第4版》: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二大死因,死于癌症" "A""2017年发表的法国CNP工作组经验:遵从指南,肿瘤患者营养护理费用显著下降()%" "B""2019年发表的中国医疗支出小组调查(MEPS)结果:中国肿瘤患者死亡人数占全球的()%,一半患者因病负债" "C""2021年最新发表的中国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早期营养等多学科支持治疗,食管癌死亡率下降%" "D""2020年发表的意大利肿瘤学会(AIOM)的全国调研:<1/3肿瘤科医护人员依从指南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 "A""2017年发表的法国研究结果:%的患者不规范使用肠外营养(不符合指南标准)" "A""2021年最新发表的ESPEN《肿瘤患者临床营养实用指南》推荐: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首选" "A""2021年最新发表的ESPEN《肿瘤患者临床营养实用指南》推荐: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首选" "B""2018年发表的土耳其的调研:肿瘤科医生常规营养治疗的主要障碍仍是认知不足" "D""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建议:()与抗肿瘤标准治疗必须整合" "A""2017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法国CNP项目的实施:肿瘤患者营养护理费用显著下降()%" "B""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癌症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 "C" "化疗开始至结束,全程给予ONS ,按计划化疗完成率()%" "D""化疗前3周开始给予(),有效改善患者体重" "D""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目标:()克/kg/天" "B""2018年发表的中国临床研究结果:34%肿瘤患者未能达到目标摄入量的()%" "C""营养治疗的第五阶梯是" "C""每日能量摄入量目标:()kcal/kg/天" "D""2012年发表的系统综述结果:临床患者ONS平均依从性为()%" "D" "2012年发表的系统综述结果: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依从耐受性差,住院患者仅有()%" "A""ESPEN、CSPEN等国内外所有营养指南均推荐:围化疗期,优先选择()" "B""2005年发表的综述描述:()是癌症患者对食物和饮食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 "C""术后化疗全程给予ONS,按计划化疗完成率%" "D""每日能量摄入目标:2018年发表的系统综述结果:结直肠癌术前ONS作为预康复措施的依从性为()" "D"项目学习《乳腺良恶性疾病治疗理念及技术实践新进展》答案:"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是指()" "E""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发展趋势()" "E""保乳手术的主要目的是()" "E""保乳整形手术要求()" "E""假体重建的要点()" "E""ASCENT临床研究的药物是()" "A""AR抑制剂适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分子亚型是()" "B""以下哪项不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特点()" "C""关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正确的是()" "E""关于RU011201I研究正确的是()" "E""DCIS保乳手术之后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全身治疗方法是()" "A""DCIS单纯肿瘤切除+放疗,10年局部复发率最接近哪个比例()" "A""DCIS哪一部分患者可以选择内分泌治疗()" "A""指南推荐DCIS保乳手术的切缘是距离肿瘤()mm" "B""DCIS的术后复发转移方式有哪些()" "E""内分泌治疗适用于哪一类型乳腺癌()" "A""延长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获得阳性结果的是()" "D""以下哪一项属于绝经前乳腺癌辅助内分泌强化的指征()" "E""卵巢功能抑制的方法有哪些()" "E""以下哪个药物可用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 "E"项目学习《肿瘤重症患者的加强监护治疗》答案:"化疗最常见的主要限制毒性反应为()" "A""国家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规定重症医学科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 "B""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 "D""准确识别新重症应注意哪些方面()" "E""ICI治疗后有可能出现累及多个脏器的不良反应,包括()" "E""目前治疗ARDS最重要也是最具有肯定疗效的方法是()" "A""在ARDS治疗和护理中最关键的措施是()" "B""关于糖皮质激素相关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D""肿瘤合并呼吸衰竭的不良预后因素包括()" "E""肿瘤患者合并免疫缺陷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有()" "E""天然的抗凝物质素有()" "A""对于获得性凝血病的相关知识,概述有误的是()" "C""获得性凝血病的分类包括()" "D""对于消耗性凝血病,正确的有()" "E""关于功能性凝血病的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E""脓毒症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 "C""对于靶向治疗和肺癌的相关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C""关于肿瘤重症患者的近期预后说法正确的是()" "D""()是改善肿瘤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D""肿瘤重症患者转入ICU的原则有()" "E"。
2020CSCO胆道系统肿瘤诊疗指南初稿 (0630)
![2020CSCO胆道系统肿瘤诊疗指南初稿 (0630)](https://img.taocdn.com/s3/m/5cc4fd2051e79b896902266e.png)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BILIARY TRACT CANCER2020.V1.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0. V1.0目录CSCO诊疗指南证据类型(2020)CSCO诊疗指南推荐等级(2020)1.胆道恶性肿瘤的筛查和诊断1.1 胆囊癌的筛查和诊断1.2 胆管癌的筛查和诊断1.3 胆道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2. 胆道恶性肿瘤的分期2.1 胆囊癌的TNM分期2.2 肝内胆管癌的TNM分期2.3 肝门部胆管癌的TNM分期2.4 胆管远端癌的TNM分期3. 胆道恶性肿瘤的MDT模式4. 胆道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4.1 胆囊癌的外科治疗4.2 肝内胆管癌的外科治疗4.3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4.4 远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5. 胆道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6. 胆道恶性肿瘤的系统治疗6.1 胆道恶性肿瘤的新辅助治疗6.2 胆道恶性肿瘤的术后辅助治疗6.3 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6.4 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二线治疗7. 胆道恶性肿瘤的随访8. 附录8.1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8.2 ECOG PS评分标准8.3 胆道恶性肿瘤的癌前病变术语汇总8.4 胆道恶性肿瘤主要的病理学类型汇总CSCO诊疗指南证据类别(2020)1A 高严谨的Meta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一致共识(支持意见≥80%)1B 高严谨的Meta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支持意见60%~80%)2A 稍低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一致共识(支持意见≥80%)2B 稍低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支持意见60%~80%)3 低非对照的单臂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专家观点无共识,且争议大(支持意见<60%)CSCO诊疗指南推荐等级(2020)Ⅰ级推荐1A类证据和部分2A类证据一般情况下,CSCO指南将1A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高且在中国可及性好的2A类证据作为Ⅰ级推荐。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6f9dcc763231126fdb1160.png)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一、指南框架、特点与推荐等级CSCO前列腺癌指南包括前列腺癌的MDT诊疗模式、筛查、诊断、基因检测和液体活检、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诊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随访9个章节和附录部分。
CSCO指南兼顾到地区发展不平衡、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价值三个方面,针对每个问题的诊治,分为I/II/III级推荐,I级推荐属于可及性好的普适性诊治措施,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家医保收录;II级推荐多属于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高级别证据,但可及性差或效价比超出国人承受能力的药物或治疗措施;III级推荐多为临床实用,但证据等级不高的药物或治疗措施。
二、五大亮点与四大特色指南生成的评价体系:CSCO前列腺癌指南中首次将五类因素(循证依据、药物可及、治疗效价、推荐等级、专家投票)汇集,形成了证据类别的细分,是本指南的重要特色之一。
五大亮点1.MDT为先,强调早诊早治早MDT;2.大框架下关注前沿;3.采用了易用的分类体系;4.表格化,实用性强:指南共9个章节,37个表格,对比EAU指南的182页,CSCO 前列腺癌指南仅67页;5.中国数据引领中国指南:指南共9个章节,其中8个章节有基于中国人群相关的研究数据。
四大特色因人而异:评估东西方差异与一致性,基于中国人群数据进行推荐;中西合璧:引用国际多中心研究中国人群数据,中西数据结合;突破创新:纳入了中国专家在前列腺癌学科中的创新探索;脚踏实地:引用中国临床实践经验,兼顾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药物可及性。
三、MDT诊疗模式MDT诊疗模式分为四方面内容:学科组成、成员要求、讨论内容和日常活动。
其中讨论内容的I级推荐为需要多学科参与诊治、合并症和/或并发症多、病情复杂疑难和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尚未确诊但有可能获益于早期诊断、确诊并考虑治疗计划、初始治疗正在随访中需要讨论进一步治疗方案、治疗中或治疗后随访的患者为II级推荐;医师和/或患者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为III级推荐。
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
![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https://img.taocdn.com/s3/m/8c6289bc0066f5335b812148.png)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ESOPHAGEAL CANCER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长李进副组长(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程颖郭军赫捷江泽飞梁军马军秦叔逵王绿化吴一龙徐瑞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组长王绿化副组长黄镜韩泳涛李印傅剑华毛伟敏秘书王鑫执笔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克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方文涛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樊青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傅剑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韩泳涛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胡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黄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梁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刘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毛伟敏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牟巨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束永前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王绿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王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薛丽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袁响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张述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赵快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祝淑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庄武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顾问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白玉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包永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曹国春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曹建中山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陈俊强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龙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戴广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邓艳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樊祥山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高树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葛红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龚新雷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肿瘤内科郭石平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韩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韩大力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何义富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侯英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胡春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科黄晓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惠周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姬发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贾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江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姜宏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姜慧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康明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康晓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李宝生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鹤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李涛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李志刚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梁玮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刘波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刘俊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心外科刘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刘思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刘莺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刘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刘月平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柳硕岩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路平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罗素霞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骆金华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吕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马建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马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毛友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庞青松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彭贵勇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彭林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钱晓萍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秦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屈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盛剑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宋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隋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孙明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孙新臣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科孙益峰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谭锋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田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王大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王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王晖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澜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王奇峰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实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王维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王维威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王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王铸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郗彦凤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相加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向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肖菊香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肖泽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徐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许洪伟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许建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张百江山东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张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张仁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张小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张艳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赵林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周平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周谦君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周炜洵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朱向帜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前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要点解析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39a1a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f.png)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要点解析近期,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组织编撰的2020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治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
这是CSCO针对胃肠间质瘤(GIST)这个小瘤种首次推出的指南。
先前, 中国GIST临床诊疗遵循的主要是由CSCO编写的《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最近一版的共识于2017年发布。
与《共识》相比, 《指南》的推荐等级更高, 更具权威性;内容格式由文字变为表格, 使用上也更为便捷;而且《指南》依据证据级别进行推荐, 更具说服力。
《指南》内容涵盖病理、影像、手术、药物、随访全流程。
病理免疫组化检测原发部位为胃的经典型GIST患者免疫组化检测项目除了CD117、DOG-1和Ki67, 还Ⅰ级推荐常规增加SDHB标记, 因为SDH缺陷型GIST绝大部分发生在胃。
与先前的临床实践相比,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更新。
SDHB缺陷型GIST具有独特的特征: 大多发生于胃, 对伊马替尼不敏感, 惰性发展, 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较高。
GIST生物学行为决定了治疗方式。
分子诊断适应人群对于拟行靶向治疗的患者或发生继发性耐药的患者, 分子检测的推荐级别最高, 是Ⅰ级推荐;对于低危GIST Ⅱ级推荐进行分子检测, 对于小GIST和微小GIST Ⅲ级推荐进行分子检测。
如一代测序检测为野生型GIST, 可行NGS(Ⅱ级推荐), 因为一代测序常规只检测6个位点, 而KIT和PDGFRA的突变位点有44个, NGS可以覆盖全部44个位点, 且一代测序的深度不如NGS, NGS可能能够检测到一些突变频率比较低的突变。
将野生型GIST进行精准分类已成为必然。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总体原则尽可能做到R0切除, 保证无瘤原则, 避免肿瘤破裂。
小GIST(最大径≤2cm)的处理原则小GIST总体上预后较好, 小部分仍可能具有不良生物学行为, 不良生物学行为包括临床表现与内镜表现两个方面。
2020CSCO结直肠癌指南
![2020CSCO结直肠癌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9d7f6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e.png)
2020CSCO结直肠癌指南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
2020 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的结直肠癌指南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这份指南涵盖了从预防、诊断到治疗的各个环节,对于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预防方面,2020CSCO 结直肠癌指南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以及控制体重等措施都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尤其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对预防结直肠癌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患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指南建议更频繁地进行筛查。
诊断是结直肠癌治疗的关键第一步。
CSCO 指南推荐了多种诊断方法,包括结肠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等)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
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病变情况,还能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诊断,明确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影像学检查则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以及是否有转移等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肿瘤标志物如 CEA、CA19-9 等的检测虽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结直肠癌,但在监测治疗效果和病情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治疗是 2020CSCO 结直肠癌指南的核心内容。
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并且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而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通常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
化疗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化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例如,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FOLFOX 或FOLFIRI 方案是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
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2020
![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2020](https://img.taocdn.com/s3/m/31a2b812bb4cf7ec4bfed06d.png)
制剂的应用,目前尚无充分循证医学依据,亦缺乏相应的生物标志物,期待后续临床研究。”
增加注释 i:“错配修复缺陷(different mismatch repair,dMMR)首选蛋白检测,使用免疫组织
化学方法检测 MLH1、MSH2、MSH6 和 PMS2 的表达,任何一个蛋白表达缺失为 dMMR,4 个蛋
4 胰腺癌患者随访 / 8 7 5 其 他 / 91 14
1. 最佳支持治疗 / 9 2 1. 癌性疼痛 / 92 2. 营养支持 / 93 3. 胰腺癌梗阻性黄疸处理方案 / 9 4 4. 肿瘤相关性血栓处理方案 / 95 5.1.5 其 他 / 9 6
5.2 胰腺癌与C A 1 9 - 9 / 1 0 1 附录 1 1 影像学报告参考模板 / 1 0 3 附录 12 病理学报告参考模板 / 1 0 4 附录 1 3 胰腺癌诊治流程图 / 1 0 7
C C
定不常见的突变。考虑对与治疗相关的体细胞突变进行针对性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基因融合(ALK
C
C
、 NRG1、NTRK、ROS1)、基因突变(BRAF、BRCA1/2、HER2、KRAS、PALB2)和错配修复(
C C
MMR) 缺陷(通过 IHC、PCR 或 NGS 检测)。最好用肿瘤组织进行检测,如果肿瘤组织检测不可
C C
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 h,i ”。
C C
Ⅱ级专家推荐:增加“3. 行胚系和与治疗相关的体细胞突变基因检测 j”。Ⅲ级专家推荐:去除
C C
原基因检测推荐,增加“1. 检测 PD-1 和 PD-L1 表达;2. 采用 NGS 进行多
C
基因检测,评估 TMB,了解有无潜在获益的治疗靶点 k ”。
3.2.1 附 录 /5 5 附录 5 新辅助治疗方案(可切除或临界可切除) / 5 5
2020CSCO胆道系统肿瘤诊疗指南
![2020CSCO胆道系统肿瘤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c99ab63da38376bae1faeac.png)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BILIARY TRACT CANCER2020.V1.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长梁后杰沈锋秦叔逵副组长(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毕锋戴广海李恩孝刘基巍刘秀峰钦伦秀王理伟朱陵君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0. V1.0组长梁后杰沈锋秦叔逵副组长毕锋戴广海李恩孝刘基巍刘秀峰钦伦秀王理伟朱陵君秘书组郭婧谢赣丰郑怡专家组成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主要执笔人)白苇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毕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陈小兵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志宇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仇金荣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戴广海*解放军总医院邓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方维佳*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顾康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艳宏*江苏省人民医院郭婧*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郭增清福建省肿瘤医院何宇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何义富安徽省肿瘤医院黄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焦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俊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李勇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恩孝*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富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梁后杰*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廖峰*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刘波山东省肿瘤医院刘宏鸣陆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刘基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先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秀峰*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柳江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娄长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卢进四川省肿瘤医院陆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陆菁菁*北京和睦家医院栾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罗嘉湖南省肿瘤医院吕红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马虹*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马惠文重庆市肿瘤医院欧娟娟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彭永海*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钦伦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秦宝丽辽宁省肿瘤医院秦叔逵南京金陵医院秦艳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邱文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尚培中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沈丽达云南省肿瘤医院石焕山东省肿瘤医院寿佳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滕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田伟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斌吉林省肿瘤医院王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王欣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王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阿曼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理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文玲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田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吴胤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赣丰*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许瑞莲深圳市人民医院殷保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殷先利湖南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浙江省肿瘤医院臧远胜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张倜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翠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张永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赵达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郑璐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郑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振东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周航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周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周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琪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周云河南省人民医院周福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周建炜河南省人民医院朱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朱陵君*江苏省人民医院前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积极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
![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8e1b5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4.png)
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通信作者:赵玉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100730,Email:****************;虞先濬,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胰腺肿瘤综合治疗部,上海 200032,Email:**********************摘要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
过去十年胰腺癌的诊治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国内不同地区水平参差不齐,其诊治现状依然严峻。
2018年,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以期规范和提高中国胰腺癌诊治水平。
2020年,专委会结合过去两年的发展现状制定了《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
其更新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靶向和免疫治疗取得突破,遗传筛查及基因检测首次全面融入胰腺癌的综合诊治。
2018版AJCC‐TNM胰腺癌分期系统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在国内多个中心获得验证,并用于临床实践。
术前新辅助治疗成为交界可切除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并逐渐应用于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探查尤为重要。
以化疗为基础的系统治疗模式(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入临床研究,并在晚期胰腺癌中证实了维持治疗模式的临床获益性。
多学科、多区域协作诊疗模式在国内广泛普及,并贯穿诊疗全程。
国内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多中心跨区域合作为胰腺癌新药研发和方案优化提供了适合国人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在新的理念和临床证据支持下,该版指南有望为我国胰腺癌的综合诊治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胰腺肿瘤;综合疗法;临床诊断标准;规范化;指南。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ce1ce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1.png)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键词:胰腺肿瘤;诊断;治疗学;诊疗准则(主题)Standard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pancreaticcancer(2022edition)GeneralOfficeofNationalHealthCommissionKeywords:PancreaticNeoplasms;Diagnosis;Therapeutics;PracticeGuidelinesasTopic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5.007收稿日期:2022-04-11;录用日期:2022-04-151 概述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新发病例男性位列第10位,女性第9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4位。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女性第11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
本文所述胰腺癌均特指胰腺导管腺癌。
近年来,随着影像、内镜、病理等学科的发展,胰腺癌诊断水平有所提高;外科手术新理念和新技术(如腹腔镜技术、机器人等)的发展,局部治疗手段(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纳米刀消融治疗、粒子源植入等)以及抗肿瘤药物(如吉西他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替吉奥、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尼妥珠单抗等)的应用等,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机遇和进步。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虽然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决策,但它不能纳入所有可能的临床变化。
本指南仅适用于胰腺导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2 诊断技术与应用2.1 高危因素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非遗传性危险因素: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质量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是胰腺癌可能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
肿瘤VTE预防与治疗
![肿瘤VTE预防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6e54db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2.png)
2020CSCO指南:
肿瘤患者除评估血栓风险,还需要综合评估出血风险
外科出血风险评估
内科出血风险评估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2020.
具有以下1项即为出血高危
具有以下≥3项为出血高危
活动性消化道溃疡
入院前3个月内有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50×109/L
年龄≥85岁肝功能不全(INR>1.5)严重肾功能不全(GFR<30ml/(min·m2)入住ICU或CCU中心静脉置管风湿性疾病现患恶性肿瘤男性
年龄≥75岁VTE史VTE家族史凝血因子VLeiden突变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狼疮抗凝物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HIT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
脑卒中(<1个月)择期关节置换术髋、骨盆或下肢骨折急性脊髓损伤(<1个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2020.
-2
评分
DVT可能性
<2分
不太可能
<2分且D-二聚体(-)
可排除
≥2分
很有可能
≥2分且D-二聚体(+)
考虑诊断
改良Wells-DVT评分用于DVT初步判断
*其他病因诊断包括:肌肉损伤、慢性水肿、浅静脉炎、血栓后综合征、关节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蜂窝组织炎、腘窝囊肿、骨盆肿瘤、术后肿胀、多种混杂因素。
出血风险类别
手术类型
非常高
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或脊柱)泌尿外科心脏手术
高
起搏器或自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置重大肿瘤手术主要血管手术(腹主动脉瘤修复,外周动脉搭桥术)重建整形手术肾或肝活检肠息肉切除术(如是结肠镜检查的一部分)主要骨科手术头颈部手术主要的腹腔内手术主要的胸内手术
2020年胰腺癌研究进展回顾(全文)
![2020年胰腺癌研究进展回顾(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d5fedc76c66137ee0619fc.png)
2020年胰腺癌研究进展回顾(全文)全球胰腺癌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
作为“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仅5%,5年生存率仍不足10%。
现有胰腺癌治疗方案存在诸多未满足的需求,手术切除率低且手术切除后生存率不佳;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生存改善不明显,FOLFIRINOX治疗方案仅对合并症少、年龄<65岁、体能状态良好的部分患者有益;二线治疗率低,一线治疗进展后仅43%的患者接受二线治疗。
胰腺癌的致密间质及其肿瘤微环境,是药物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该环境为癌细胞营造了足够的缺氧环境,便于肿瘤侵犯与转移。
80%的肿瘤供血血管被厚层的周细胞包裹,阻碍药物在瘤体内沉积,导致治疗失败。
虽然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将治疗药物“拒之瘤外”,但却未能阻挡科学家们在胰腺癌治疗领域前行的脚步。
化疗研究进展01转移性胰腺癌(mPC)二线化疗:脂质体伊立替康成为焦点,亚洲人群获益更多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nal-IRI)突破瘤体屏障,成就NAPOLI-1研究的出色成果NAPOLI-1是首个探索脂质体伊立替康用于一线治疗后进展的胰腺癌患者的全球性Ⅲ期研究,该研究在全球14个国家、76个中心开展非盲、随机、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索脂质体伊立替康单药或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nal-IRI+5-FU/LV)治疗既往基于吉西他滨(GEM)化疗方案失败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要终点为总生存(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PFS)、客观缓解率(ORR)、糖类抗原199(CA199)应答率和安全性等。
结果显示,与5-FU/LV 方案相比,脂质体伊立替康联合方案ORR提高15%,CA199应答率提高20%,中位OS时间延长1.9个月(HR=0.67;95%CI:0.49-0.92;P=0.012),且PFS获得双倍延长(3.1个月∶1.5个月;HR=0.56;95%CI:0.41-0.75;P=0.0001)。
经过1年随访,脂质体伊立替康联合方案使mPC患者OS率提高10%。
胰腺癌
![胰腺癌](https://img.taocdn.com/s3/m/af98010e58fb770bf68a5505.png)
胰腺癌诊治指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综合治疗组1.前言配合医院的总体建设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充分应用传统中医疗法在抗肿瘤治疗中的补充替代作用,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胰腺肿瘤的疗效,并通过国际、国内的交流协作,把肝、胆、胰腺肿瘤学科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先进,亚洲一流水平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
2.病因2.1常见病因胰腺癌是由多因素的反复作用所致。
胰腺癌发病最一致的危险因素是吸烟。
高蛋白饮食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病有关,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有:职业暴露、疾病史、遗传因素和个体易感性(见下表)。
附表胰腺癌易感因素较为明确的可能的有待证明的一般因素年龄(> 50 岁) 地域(发达国家或地区)种族(黑人、犹太人等)生活及环境因素吸烟饮食因素如能量摄入过脂肪、咖啡等从事多、糖类食物胆固醇、肉木材、氯甲烷、氧化乙类、烤烧食品、干货、亚硝烯等工业胺类、精制糖等; 职业因素如从事药品化学、煤气、金属、铝矿、皮革染色、纺织、屠宰、面粉、运输、碳氢卤化物、水加氯等产业疾病因素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性遗传性大肠息肉病糖尿病慢性消化性溃疡切除术后Peutz- Jeghers综合症胰腺炎胆囊炎手术后Garden 综合症多发性内分泌肿瘤遗传性胰腺炎恶性贫血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不典型多发性痣黑色2.2 流行病学据估计, 2000 年全球发生胰腺癌新病例21164万例(男性11157 万例, 女性10107 万例) , 占全部癌症新病例的2.2% , 在癌症发病中居第13 位。
同年胰腺癌死亡例数与发病例数接近, 共死亡21135 万例(男性11120 万例, 女性10115 万例) , 占全部癌症死亡的3.14% , 在癌症死亡中居第8 位。
据上世纪90 年代估计, 全球胰腺癌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男性为4.4~10 万, 女性为3.1~10 万。
发达国家和地区男女性胰腺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7.9~10 万和5.0~10 万, 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为2.5~10 万和1.7~10 万。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完整版)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95a6af55270722182ef74c.png)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完整版)【摘要】2020年7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关键词】肾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2020年7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以下简称2020版指南),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相较于2019版指南,2020版指南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01初诊为转移性肾癌的处理原则对于初诊为可手术的转移性肾癌患者,2020版指南将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作为Ⅰ级推荐,减瘤术后系统药物治疗作为限制性Ⅰ级推荐。
CARMENA研究是比较舒尼替尼单药与联合减瘤性肾切除术治疗晚期肾癌的随机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肾癌单药舒尼替尼治疗获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4个月,非劣效于减瘤术联合舒尼替尼治疗(13.9个月),亚组分析提示中危组患者减瘤术获益[1]。
既往回顾性研究也显示,减瘤性肾切除术后接受靶向治疗较单纯靶向治疗生存获益更大[2]。
结合CARMENA研究,晚期肾癌选择即刻减瘤术强调人群筛选,一般情况良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预后或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为中危患者,原发病灶可考虑完全切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1单药(GEST):S-1单药用于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总生存 期不劣于GEM单药治疗(J Clin Oncol. ) 2013;31(13):1640-1648.
对照组(171例):
GEM:1g/m2 d1, d8, d15; 每4周重复
mOS:11.1个月 vs. 6.8个月
mPFS:6.4个月 vs. 3.3个月
GEM+白紫(MPACT)
试验组(431例):
➢ 白蛋白紫杉醇125mg/m2 d1, d8, d15
➢ GEM: 1g/m2 d1, d8, d15; 每4周重复
周 厄洛替尼 100mg/d或150mg/d GEM+安慰剂组(277例): GEM 1g/m2,qw*7 休1周;qw*3 休1
周
mOS
该研究人群为高加索人 群,且实际获益有限, 故作为Ⅲ级推荐。
mPFS
转移性胰腺癌一线化疗
GEM单药:与5-FU相比,GEM单药可显著提高mOS (5.6月 vs 4.4月;J Clin Oncol. 1997 ) Jun;15(6):2403-13.
5.2 转移性胰腺癌的二线化疗
一线进展,体能状态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
5.3 转移性胰腺癌的二线及后线化疗
二线进展,对体能状态良好患者,可将一线未使用药 物用于后线治疗
5.4 转移性胰腺癌的维持化疗
完成4-6个月的化疗,疾病稳定或PR,进入维持治疗 一线FOLFIRINOX:
FOLFIRI或FOLFOX或希罗达维持
5 转移性胰腺癌治疗原则
转移性胰腺癌治疗目的和原则
①以化学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有利于减轻症状、延长生 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②对于寡转移胰腺癌,以化疗为基础,放疗对病灶选择性 治疗的综合治疗更有利减症、提高局控和延长生存
5.1 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化疗
根据体能状态选择联合方案或单药化疗
一线化疗
GEM联合放疗:600 mg/m2 qw*5, then qw*3 q4w+radiotherapy (1.8 Gy/Fx, 50.4 Gy).
mOS:9.2月 vs 11.1月 P = .017
J Clin Oncol. 2011;29(31):4105-4112
4.3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
辅助放疗的地位存在争议,推荐参加临床试验 R1切除、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推荐辅助放疗 放化疗在化疗之后进行
2.3 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指征
非常高的CA19-9、肿瘤原发灶巨大、巨大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严重的体重丢失和极度疼痛等高危因素的患者
新辅助治疗方案
mFOLFIRINOX ± 放化疗 吉西他滨 + 白蛋白紫杉醇± 放化疗
可切除胰腺癌的辅助化疗
CONKO 001:与术后单纯观察相比,吉西他滨单药辅 助化疗可提高DFS和OS (JAMA. ) 2007;297(3):267-277.
ESPAC-3: 5-FU/LV与吉西他滨疗效相当(JAMA ) 2010;304:1073-1081
ESPAC-4: 吉西他滨联合希罗达优于吉西他滨单药(Lancet ) 2017;389:1011-1024
1.2 胰腺癌病理学诊断
缺乏有效的分 子靶向药物
所有确诊患者接受胚系基因检测:
基因融合:NTRK(拉罗替尼),ALK,NRG1,ROS1 基因突变:BRCA1/2和PALB2(含铂化疗),BRAF,HER2, KRAS, 错配修复缺陷和微卫星稳定性检测(PD1抗体)
1.2 胰腺癌病理学诊断
2 可切除胰腺癌治疗原则
一线gemcitabine + nab-paclitaxel:
Gemcitabine单药维持
一线含铂方案化疗:
Olaparib (存在BRCA1/2 胚系突变)维持
FOLFIRINOX
试验组(171例):
奥沙利铂85mg/m2,d1 伊立替康180mg/m2 ,d1 LV 400mg/m2,d1 5-FU 400mg iv; 2400mg/m2,civ 46h 可切除胰腺癌 ✓ 临界可切除胰腺癌 ✓ 局部晚期胰腺癌 ✓ 转移性胰腺癌
定义
➢ 可切除胰腺癌:无血管侵犯
无远处转移、肿瘤未浸润动脉(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或肝总动脉),肿瘤未 浸润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或紧贴肠 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180°且轮廓正常
➢ 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无侵犯腹腔干、侵犯SMA半周
GEM组(277例): GEM 1g/m2,d1,d8,d15 每4周重复
S-1组(280例): S-1 80-120mg/d,d1-28 每6周重复
GS vs. GEM
mOS:10.1个月 vs. 8.8个月
mPFS:5.7个月 vs. 4.1个月
GEM+厄洛替尼
GEM+厄洛替尼组(277例): GEM 1g/m2,qw*7 休1周;qw*3 休1
切除率:61% vs. 72% mOS:16月 vs. 14.3月
J Clin Oncol. 2020;38(16):1763-1773.
4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治疗原则
转化治疗 同步放化疗 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 姑息化疗(一线化疗、二线化疗):见转移性胰腺癌
4.1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转化治疗
无远处转移;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系统肿瘤侵犯有节段性狭窄 、扭曲或闭塞,但切除后可安全重建;胃十二指肠动脉侵犯达 肝动脉水平,但未累及腹腔干;肿瘤侵犯肠系膜上动脉未超过 周径的180°
➢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无远处转移
无远处转移,肿瘤侵犯肠系膜上动脉超过周径的180°,肿瘤侵 犯腹腔干超过周径的180°,肿瘤侵犯肠系膜上动脉空肠分支
可转化
肿瘤达PR或缩小SD CA19-9下降50%和临床改善(体能、疼痛、体重) PET-CT SUV值下降30%以上,经MDT讨论可手术
新辅助治疗方案
mFOLFIRINOX ± 放化疗 吉西他滨 + 白蛋白紫杉醇± 放化疗
4.2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同步放化疗
GEM单药:1,000 mg/m2 qw*6 休1周, then qw*3 q4w*5
2020 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
潘求忠
主要内容
1、胰腺癌诊断原则 2、可切除胰腺癌治疗原则 3、临近可切除胰腺癌治疗原则 4、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治疗原则 5、转移性胰腺癌治疗原则
1.1 胰腺癌影像学诊断
说明:
✓ 不推荐PET/CT作为胰腺癌诊断的常 规检查手段
✓ 如果影像学和MDT难以初步诊断或 分期的患者,可考虑EUS-FNA、腹 腔镜或开放手术探查。
3 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治疗原则
总原则:明确病理、解除梗阻、新辅助治疗、手术、术后辅 助治疗
说明
对于临界可切除的胰腺癌新辅助化疗、放化疗可能提 高R0切除率,并可改善患者生存
新辅助化疗:对体能状况良好患者,推荐采用联合化 疗的方案,降期后再行手术,一般推荐2~4周期
诱导治疗4~6周期,疾病控制后,若不能手术,可行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 ) 纳米刀治疗; Ann Surg. 2015;262(3):486-494.
奥沙利铂85mg/m2 ivdrip,d1 伊立替康150mg/m2 ivdrip,d1 LV 400mg/m2 ivdrip 2h,d1 5-FU 2400mg/m2,civ 46h 每2周重复,给药至24周
DFS:21.6月 vs 12.8月 mOS:54.4月 vs 35月
2.2 可切除胰腺癌的辅助放疗
诱导化疗:GEM 1000 mg/m2 qw*3 q4w*4, 或联合 erlotinib100 mg/d
单纯GEM组 vs. 同步放化疗组(54Gy+希罗达800mg/m2 bid) 同步放化疗可降低肿瘤局部进展 (32% vs 46%, P = .03)
JAMA,2016,315(17):1844-1853
总原则:手术+术后辅助治疗 手术根据体能状态进行分层,实施R0切除
体能状态良好的标准:①ECOG评分≤2分;②疼痛控制良好 ,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估值≤3;③胆道通畅;④体重 稳定。
R0:切缘1mm以上无肿瘤细胞
2.1 可切除胰腺癌的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疗效明确 术后12周内开始,辅助化疗6个月
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5-Fu/LV 的mOS为6.1个月,5-FU/LV为4.2个月(HR=0.67,95%CI :0.49–0.92;P=0.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ncet, 2016,387(10018):545-557. )
胰腺癌诊疗流程图
胰腺癌随访
胰腺癌随访
奥拉帕尼:300mg bid
N Engl J Med. 2019;381(4):317-327.
mPFS:7.4个月 vs. 3.8个月
二线治疗:脂质体伊立替康+5-FU/LV方案
脂质体伊立替康 80mg/m2,d1 LV 400mg/m2,d1 5-FU 2400mg/m2,civ 46h 每2周重复
GEM+尼妥珠单抗:与GEM单药相比,GEM联合尼妥珠 单抗组的mOS延长,分别为8.7个月和6.0个月(P=0.21 ),mPFS分别为5.4个月和3.7个月(P=0.06)。 (ASCO
) Annual Meeting,Abstract No:4009,2013..
奥拉帕利维持
入组胚系BRCA1/2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 一线含铂类方案化疗16周以上,疾病无 进展的患者,随机分配(3:2)至奥拉帕 尼或安慰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