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c8e9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7.png)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根据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如下:
1. 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整体的公众安全感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感到相对安全,并且对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安全情况持乐观预期。
2. 经济安全被认为是公众感到最为关切的安全问题。
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最担心的是经济问题,比如失业率、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不稳定等。
3. 公共卫生安全是受访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得公众对于疾病传播和应对能力的担忧明显增加。
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卫生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4. 治安问题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40%的受访者担心犯罪率的上升,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他们认为加强警务、加大打击力度和提高社区安全意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5. 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公众较为重视的问题。
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恐怖主义威胁、社会不安定和国际关系紧张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关键因素。
他们呼吁政府加强国家安全保障措施。
综上所述,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较为乐观地看待公共安全问题,并且关注经济、卫生、治安、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加强相应领域的保障措施。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5358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1.png)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2024年公众安全感是一个关乎全体人民的重要指标。
为了了解公众对安全感的看法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以下是该调查的总结。
调查范围和样本:该调查覆盖了中国大陆各个省市,并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均进行了调查,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共有5000人参与了调查,我们从中随机选取1500份问卷进行了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1. 对公共安全的整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公共安全的整体评价保持了较高水平。
59%的受访者表示对公共安全感觉较为满意,26%的受访者表示很满意,只有15%的受访者对公共安全感到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
2. 安全感来源在受访者中,最常见的安全感来源是社会治安和犯罪率的下降(37%),其次是警方的存在和行动(29%),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法律的严明执行和社会道德的普遍提高是安全感来源。
3. 感到最不安全的环境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在哪些环境下感到最不安全。
结果显示,人们最不安全的环境为人员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41%),其次是市区的闹市区域(28%),还有一些人感到在夜间独自外出时最不安全。
4. 公共安全需求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公众对于公共安全方面的需求。
根据调查结果,最受重视和需求量最大的是加强治安力量和警方的存在(36%),其次是完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31%),接下来是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安全的监管(19%)。
5. 公众参与安全建设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公众在安全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8%的受访者认为公众应该主动参与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建设,仅有7%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
6. 对未来公共安全的期望在对未来公共安全的期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犯罪的打击力度(42%),完善法律法规和执行力度(33%),增加社会安全保障措施(18%)。
总结: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公众对于2024年的公共安全感觉较为满意,但仍有一些人对公共安全感到不满意。
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
![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09331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b.png)
【导语】调查报告是对某⼀情况、某⼀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的分析研究,揭⽰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形式陈述出来。
以下是整理的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部署,我市20**年社会公众安全感调查由市政法委综合治理办公室牵头组织、XX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具体负责调查实施,20**年9⽉⾄10⽉在全市六县(市、区)全⾯开展。
通过对全市城乡⼴⼤⼈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和公众安全的调查了解及真实评价,客观地反映了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的现状和变化,进⼀步揭⽰在经历⼤地震之后我市社会公众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隐患以及全市社会综合治理⾯临的困难和突出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调查内容和样本分布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城乡调查居民对全市社会公众安全的总体评价;客观反映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当前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群众关⼼的热点问题;真实了解群众对创建“平安德阳”和综合治理宣传⼯作的知晓度以及对政法⼯作和队伍建设的满意程度等⽅⾯;收集整理调查群众对增加社会公众安全感的建议措施。
全市共抽取调查样本1240户,⽐2015年增加调查样本数量240户,调查样本扩⼤24%。
调查样本的结构和分布客观地反映了我市城乡居民总体构成和分布的基本特点。
从调查对象的性别看:男性占49.7%、⼥性占50.3%;从受教育程度看:⼩学及以下的占11.4%,初中的占35.1%,⾼中的占28.9%,⼤专及以上的占24.6%;从被调查⼈的职业或⾝份看:⼲部、职员占12.8%,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员占10.2%,个体、私营业主占8.7%,⼯⼈、司售⼈员、服务业⼈员占12.6%,务⼯农民占3%,离退休⼈员占6.6%,⽆业或失业⼈员占15.7%,在校学⽣占1.4%,务农农民占22.3%,其他占6.7%;从样本分布的区域分布看:城市690户,农村550户。
2024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2024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1b5d4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0.png)
2024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1. 简介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安全感的感受和需求,以及评估当前社会安全状况。
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公众。
调查采取在线问卷的形式,共收集到2000份有效问卷回收。
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总结。
2. 公众对安全感的关注点在问卷中,我们询问了公众对安全感的关注点,得到了如下结果:(1)健康安全:74%的受访者最关注的是健康安全,他们认为健康是最基本的安全需求,担心传染性疾病、食品安全等问题。
(2)经济安全:63%的受访者将经济安全列为重要的安全关注点,他们担心经济形势不稳定、失业风险等。
(3)个人安全:54%的受访者关注的是个人安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安全问题,如盗窃、抢劫、攀爬等。
(4)网络安全:48%的受访者担心网络安全问题,如个人隐私泄露、网络诈骗等。
(5)自然灾害安全:45%的受访者对自然灾害安全关注度较高,他们关心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对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3. 公众对安全问题的感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公众对各类安全问题的感知和评估情况:(1)健康安全感知:仅3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健康状况较好,81%的受访者认为传染性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威胁较大。
(2)经济安全感知:46%的受访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表达了担忧,72%的受访者认为失业风险较大。
(3)个人安全感知:63%的受访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个人安全隐患,其中有15%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遭遇过安全事件。
(4)网络安全感知:91%的受访者表示对个人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感到担忧,78%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遇到过网络诈骗。
(5)自然灾害安全感知:79%的受访者认为地震灾害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66%的受访者对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够满意。
4. 公众对于增强安全感的期望调查还关注公众对于增强安全感的期望和需求:(1)健康安全:75%的受访者希望政府加大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力度,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2)经济安全:57%的受访者希望政府加大对于就业的支持力度,并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1503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a.png)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根据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数据的总结,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大多数受访者对公共安全感到满意。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对自身的安全感满意,并认为在社会中感到安全。
2. 人们对不同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有所差异。
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是公众最关注的两个问题,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这两个领域的安全问题。
另外,网络安全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约有70%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
3. 个人经历和媒体报道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
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个人经历对公共安全感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他们或他们的亲密人曾经发生过不安全事件,他们的安全感就会降低。
此外,媒体报道也对公众的安全感产生了一定影响,不安全事件的频繁报道会使人们感到更不安全。
4. 公众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公共安全工作。
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公共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另外,约70%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对安全领域的投入,提高社会的整体安全水平。
5. 教育和技术发展是提高公共安全的重要途径。
受访者普遍认为,加强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另外,他们也希望利用技术手段来改善公共安全,例如增加视频监控设施和推广智能安全设备等。
总的来说,受访者对公共安全感到满意,但仍然关注着不同领域的安全问题。
他们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并通过教育和技术发展来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
![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c501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c.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公众安全感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的安全感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解公众对安全的感知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公众安全感调研。
二、研究目的1.了解公众对个人安全的关注程度;2.探讨公众对不同领域安全的感受;3.了解公众对安全问题的态度和需求。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网络问卷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
四、调研结果1.公众对个人安全的关注程度调查发现,公众对个人安全的关注程度较高,有7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个人安全问题,20%表示比较关注,只有3%表示不太关注。
2.公众对不同领域安全的感受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不同领域的安全感受方面,调查结果如下:a.道路交通安全:67%的受访者表示担心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认为交通事故频发,需要加强交通管理和规范行为。
b.食品安全:6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存在,并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c.网络安全:89%的受访者表示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犯罪,认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d.环境安全:74%的受访者表示担心环境安全问题,认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控。
e.个人财产安全:80%的受访者表示担心个人财产安全问题,认为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普遍存在,希望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3.公众对安全问题的态度和需求调查发现,公众对安全问题有一定的理性认知,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安全问题不可避免,但也有一些受访者表示淡然处之,认为一切安全问题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
在安全问题的需求方面,调查结果如下:a.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b.加强信息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c.提升执法力度,加大对安全问题的打击力度;d.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能力。
xx镇公众安全感调查分析报告
![xx镇公众安全感调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b9da57f46527d3240ce07d.png)
xxx镇公众安全感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内容主要内容涉及本区群众对居住小区及周边地区治安状况感受、对治安状况基本评价、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及对治安问题的建议。
(二)被访者基本情况从调查对象居住地看:在集镇居住的户占40%,在镇居住的户占10%,在村居住的户占50%;从调查对象性别看:男性占40.7%,女性占59.3%;从调查对象年龄看:年龄在18-70岁之间。
其中:18-25岁占12%,26-55岁占71%,56-70岁占17%。
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被调查对象认为居住地社会治安状况“安全”的占96.4%,“不安全”的占1.6%,“说不清楚”的占2.%。
调查结果显示:过六成群众认为娱乐场所最缺乏安全感;在问及“您对社会治安最不满意的是哪些方面”时,有35.9%的群众回答“打架斗殴”;有29.1%的群众回答“赌博”;有35.0%的群众回答“遇到非法侵犯时不能得到合法保护”。
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大因素:对非法犯罪打击力度不够,警察巡逻和治安管理不到位;在问到“哪些安全防范措施不完善”时,63.6%的人选择了“家庭及防盗门窗”,居第一位;(二)在众多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因素中,“遭遇盗窃抢劫”所占比重为36.2%,居首位;五、群众对提高公众安全感从哪些方面加强的建议1、加大打击违法犯罪力度调查结果显示:63.6%的户认为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
2、加大矛盾纠纷调处蛤蚧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53.6%的被调查者反映近年来,由于征地拆迁和土地流转造成的矛盾纠纷比较多。
3、加强法治道德宣传教育从调查结果看,宠物伤害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损坏公共设施、遇到危险不能互相帮助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
所以,被访者建议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道德宣传,提高民众素质,自觉管好宠物,保护公共设施,维护社区环境。
三、下步打算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重点加强夜间巡防,在重点地区和居民居住点加大治安防范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赌博现象。
关于市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
![关于市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fa6e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6.png)
关于市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关于市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的群众有一个更安全、放心、舒心的出行环境。
5、维护居民安全感仍存在薄弱环节。
根据调查,30%的居民反映住地没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20%的居民反映住地没有治安巡逻队(包括专职、业余等)。
这说明居民居住环境治安仍需加强。
调查表明,群众对政治、综治部门的工作是较满意的,特别群众对公安机关(派出所)的工作满意度达到90%。
从群众对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评价结果看,选择打击“不太有力”和“不力”的占20%,认为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有力的只占80%,说明群众普遍希望继续推进“严打”整治斗争。
1、重视发挥社区组织在维持社会治安方面的积极作用。
城镇社区组织具用维护社区治安秩序、高处邻里关系、化解家庭及人际矛盾的作用和功能。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城镇社区组织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调查表明:社区协调组织在城镇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被调查者在回答“您或您的家人遇到矛盾纠纷时,您首先找哪个组织解决”问题时,有4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社区(村)协调组织”。
2、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调查显示,还有四成多的群众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高,缺乏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勇气。
被调查者在回答“您或您的家人遭到不法侵害后是否向公安机关报警”,有80%的群众会“报案”有20%的群众选择“未报案”。
201X年,我镇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和改善。
但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感的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调查表明,增强安全感,当前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根据被调查居民的看法和意向,选择的结果及人数比例依次为:加强巡逻、加强青少年教育、公正执法,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提高警察素质、增加街面警力、迅速破案、鼓励见义勇为,可见,增强群众安全感应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综上所述: 通过近年来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平安创建工作,我镇治安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e000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9.png)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____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摘要:本次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公众在____年的安全感进行了调查。
总共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通过统计和分析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总体安全感:1. 当前大部分公众对____年的整体安全感相对较高,达到了75%。
其中,男性的安全感稍高于女性。
2. 年龄分析显示,20-30岁的年轻人对于____年的安全感最高,达到80%。
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相对较低。
二、物质安全感:1. 大部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较为严重,达到了60%。
因此,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是保障公众安全感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对于住房安全,50%的公众表示满意,但仍有40%的公众对于住房安全感到担忧。
三、身体安全感:1. 60%的公众对医疗机构的安全性表示担心,主要原因是医疗事故频发和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
2. 公众对于犯罪安全感相对较低,有45%的人担心个人财产被盗,40%的人担心被抢劫。
四、信息安全感:1. 对于网络安全问题,70%的公众表示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60%的公众对网络欺诈和钓鱼网站表示担忧。
2. 大部分公众对于社交媒体的安全感相对较低,有50%的公众表示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
五、环境安全感:1. 公众对于自然灾害的安全感相对较低,有60%的公众担忧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 在环境污染问题上,大部分公众对于空气质量和水质安全表示担忧,达到了70%。
六、政府安全保障措施:1. 60%的公众认为政府在公共安全保障方面做得不够,希望政府加大力度提升公众安全感。
2. 公众认为建立更多的监控设施、增加警力以及提高客观调查处理能力是提升公众安全感的有效措施。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在____年,公众对于整体安全感相对较高,但仍有部分方面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来提升,特别是在食品安全、在线安全和环境安全等方面。
这些调查结果对于制定社会安全政策、提升公众安全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范本(3篇)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388a8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2.png)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范本一、引言公众安全感是评估社会稳定程度和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公众对安全感的感受和认知,我们开展了一项涉及公共安全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共收集到5000份有效问卷,根据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以下是对于调查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性别分布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为48%,女性占比为52%。
(2)年龄分布在年龄分布方面,18-29岁占比为28%,30-39岁占比为32%,40-49岁占比为25%,50岁以上占比为15%。
(3)职业分布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较为均衡,其中白领占比为30%,蓝领占比为28%,学生占比为25%,其他职业占比为17%。
2. 对当前公共安全状况的评价(1)感知安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5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公共安全状况可接受,32%的受访者认为有所改善,14%的受访者认为不安全。
(2)感受安全程度调查结果显示,61%的受访者感受到较高的安全程度,29%的受访者感受到一般的安全程度,10%的受访者感受到较低的安全程度。
3. 公共安全问题关注点(1)重点关注的安全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最重点关注的安全问题依次是: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个人财物安全、网络安全等。
(2)感知程度评价在受访者对于各项安全问题的感知程度评价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感知程度最高,达到77%,个人财物安全问题的感知程度相对较低,只有49%。
其他安全问题的感知程度分布相对均衡。
4. 公共安全措施评价(1)满意度评价调查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对于公共安全措施感到较满意,38%的受访者对公共安全措施表示一般满意,6%的受访者对公共安全措施表示不满意。
(2)期望加强的安全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最期望加强的安全措施依次是:提升交通安全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增加环境安全投入、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等。
[关于公众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情况汇报]
![[关于公众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4a3e53619e8b8f67d1cb906.png)
《[关于公众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情况汇报]》摘要:10月30日召开了**镇2019年度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强调了参与此次“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的重要性,二、以平安乡镇为载体,强化工作措施,推动活动落实,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感及对政法队伍满意度,动员镇干部及村干部进行“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入户走访宣传、电话抽查,将“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工作覆盖至全镇各村民组关于公众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贯彻落实的情况汇报按照省市县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0月22日关于开展“2019年河南省公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的要求,**镇结合实际,就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并积极参与网络调查工作,现将活动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一、领导重视,快速部署,多部门联合,提高思想认识。
**镇为较好地完成“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自活动开展伊始由镇综治办、信访办、计生办、市政大队、国土所、派出所、司法所、中心校、镇中学、卫生院等单位牵头,各村包村干部、村干部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10月30日召开了**镇2019年度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强调了参与此次“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的重要性。
同时依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严格执行,坚持镇主要领导负总责,综治成员单位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坚持把综合治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以平安乡镇为载体,强化工作措施,推动活动落实,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感及对政法队伍满意度。
“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重在落实。
**镇以平安乡镇创建工作为落脚点,进一步落实全镇“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工作。
镇综治办联合镇派出所积极深入各村排查相关矛盾纠纷,及时就地疏导化解,针对疑难复杂矛盾,汇总研判,并于规定时间内解决答复;动员镇干部及村干部进行“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入户走访宣传、电话抽查,将“安全感满意度网络调查”活动工作覆盖至全镇各村民组;坚持夜巡工作,镇带班领导带队,派出所干警,辅警为主要成员的治安巡逻队伍,于全镇主干道及重点村级道路进行治安巡逻;同时将镇环卫保洁人员、护林员、河道管理员纳入全镇平安志愿者队伍,多点布控,交叉巡逻,有力的为平安**建设添砖加瓦。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d977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6.png)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背景介绍:为了了解公众对于2024年的安全感情况,本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个人安全感、社会安全感、环境安全感等等。
共收集有效问卷1800份。
一、个人安全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在个人安全感方面表示满意。
其中,7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物质安全有保障,80%的受访者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感到满意。
仅有13%的受访者表示对自己的财务安全感到担忧。
从中可以看出,多数受访者在个人安全感方面较为满意,相信这是基于社会稳定、收入水平提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社会安全感在社会安全感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整体对社会安全感持乐观态度。
其中,58%的受访者认为社会治安状况有所改善,仅有17%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治安感到担忧。
此外,65%的受访者认为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和措施比较完善,70%的受访者表示对警方和执法部门的工作相对满意。
综合结果看,大部分受访者对社会安全感较为满意,对治安形势持较为乐观态度。
三、环境安全感在环境安全感方面,大部分受访者对身边的居住环境安全感持满意态度。
6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住宅区域的安全性较好,72%的受访者对生活所在地的空气质量感到相对满意。
然而,28%的受访者表示对居住地的噪音污染感到不满,27%的受访者对环境污染问题表示担忧。
这一结果提示,虽然大部分受访者对环境安全感持满意态度,但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需要关注和改善。
结论:总体而言,2024年的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个人安全感、社会安全感和环境安全感持满意态度。
个人安全感方面,受访者普遍对自身的物质和人身安全感到满意。
社会安全感方面,受访者对社会治安形势持乐观态度,认为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和措施较为完善,对警方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也表示满意。
环境安全感方面,大部分受访者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感满意,但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问题仍需要重视和改善。
综上所述,2024年的公众安全感整体较为乐观。
2022年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
![2022年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39262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5.png)
2022年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2022年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新闻稿调查报告给大家介绍2022年公众公报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来访者调查报告(1)为提升公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切实提升我区在全省自尊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排位,天长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深化平安新北建设,区委政法委于2022年——2022年5月17日,在XX市、XX报于区政府网民意调查一栏中同时开展XX区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进行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在线调查的基本情况1、调查测评的对象:全区9个乡镇(街道)的不能特定居民群众20人:辖区分布为:其中春江镇 25.0% 5人,孟河镇 0.0% 0人,新桥镇 10.0% 2人,薛家镇 10.0% 2人,罗溪镇 0.0% 0人,西夏墅镇0.0% 0人,河海街道 20.0% 4人,三井街道 25.0% 5人,龙虎塘街道10.0% 2人。
职业状况为:工人 40.0% 8人,农民 0.0% 0人,教师 5.0% 1人,医生 0.0% 0人,企业负责人 0.0% 0人,企业管理人员 15.0% 3人,村(居)委干部 5.0% 1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 0.0% 0人,公务员0.0% 0人,现役军人 0.0% 0人,个体经商 5.0% 1人,在校学生0.0% 0人,无业(失业)人员 0.0% 0人,离退休 5.0% 1人,其他25.0% 5人。
2、核查测评的主要内容:调查问卷主要就涉及7个群众容易判断的有关对当地治安状况客观评价的问题:(1)您认为在本地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觉安全么?(2)怎么样您认为今年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所设相比怎么样?(3)请问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出现矛盾纠纷能否得到排查经办?(4)请问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出现突出治安问题能否及时得到所住有效清查?(5)请问在您的居住地是否经常见到民警、保安或其他人员巡逻?(6)请问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具体参与了小区、平安村(社区)山鹿及其他形式的平安争创?(7)您认为当前本地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二、在线视频调查的主要结果1、您认为在本地的交通秩序环境下,感觉安全么?关于区公共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关于区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很安全 15.79% 3人,安全 15.79% 3人,基本安全 26.32% 5人,不太安全 31.58% 6人,不安全 10.53% 2人2、请问您认为今年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怎么样?有明显好转 5.26% 1人,有好转 31.58% 6人,和以前一样47.37% 9人,比以前差 10.53% 2人,比以前差很多 5.26% 1人3、请问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得到出现矛盾纠纷能否小区排查调处?能及时得到调处 11.76% 2人,虽反映了,但得不到有效调处52.94% 9人,无人处理 11.76% 2人,不了解 23.53% 4人4、请问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出现突出治安问题能否及时得到有效整治?能即时得到有效整治 17.65% 3人,虽反映了,但无力有效整治29.41% 5人,虽然得到整治,但反复性强 29.41% 5人,无人处理0.0% 0人,不了解 23.53% 4人5、请问在您的居住地如果经常见到民警、保安或其他人员巡逻?经常见到 35.29% 6人,偶尔见到 58.82% 10人,从未见到(含说不清) 5.88% 1人6、请问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具体参与了平安小区、平安村(社区)及其他形式的林宏吉山鹿创建活动?是 17.65% 3人,无 35.29% 6人,不了解 47.06% 8人11、您认为当前本地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效率不高 29.41% 5人,态度生硬 5.88% 1人,执法不严11.76% 2人,以权谋私 5.88% 1人,耍弄特权 5.88% 1人,刑讯逼供0.0% 0人,推诿扯皮 5.88% 1人,其他 0.0% 0人,没有什么突出结构性问题 11.76% 2人,不清楚 23.53% 4人三、测评所反映的主要包括情况1、主要公众首要安全感指标较省定指标有明显差距。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737d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e.png)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安全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安全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安全程度的感知和评价。
为了解公众对于安全感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安全感的感受、关注的安全问题以及对于解决安全问题的期望等情况。
本文将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在线问卷的方式进行,共有10000名受访者参与了问卷调查。
问卷包含了关于个人信息、安全感状况、关注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解决的期望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1. 受访者基本信息根据问卷结果,受访者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年龄分布上,18-30岁的人群占40%,31-50岁的人群占50%,51岁以上的人群占10%。
受访者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0%。
2. 安全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对于个人的安全感较高,认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相对安全;22%的受访者对于个人的安全感较低,感到担心和不安;其他受访者则表示对于个人安全感持中立态度。
另外,对于社会的整体安全感,43%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安全状况较好,对个人的生活影响不大;32%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安全状况一般,存在一些安全隐患;25%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安全状况较差,对个人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3. 关注的安全问题在关注的安全问题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依次是:食品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环境污染等。
其中,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安全问题,占比达到了28%。
4. 安全问题解决的期望对于解决安全问题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67%的受访者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更加重视公共安全;22%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也应该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其他受访者则希望通过多方合作来解决安全问题,例如加强社区治理、加强行业自律等。
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供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等也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4篇)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e9294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e.png)
2024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____字一、引言公众安全感是指公众对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的感知和评价,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公共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了解公众对安全的感受和需求,对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____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的总结和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公众在安全问题上的关切和期望,为保障公众安全提供参考。
二、调查概况调查主题:____年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调查时间:____年1月至12月调查范围:全国各省市调查对象:成年公民调查方式:在线问卷调查、电话调查有效样本量:10000份有效回收样本量:8000份调查结果的可信度:95%问卷调查总结的统计方法:百分比、平均值、标准差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较为均匀,其中20-30岁的年轻人占比最多(35%),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较少(12%)。
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当,男性占比49%,女性占比51%。
调查对象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在30%左右,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比在40%左右。
2. 公众安全感整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安全感整体评价较为积极。
在对“您对当前社会的治安状况满意度如何?”的问题中,回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达到了58%。
而对“在过去一年中,您有遇到过犯罪行为的经历吗?”的问题,有84%的被调查者回答“没有遇到过犯罪行为”。
3. 具体安全问题关切及需求(1)交通安全:调查结果显示,交通安全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有6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交通安全非常关注。
其中,行人过路安全、驾驶人违规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等问题被重点提及。
对于提升交通安全的方式,有67%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交通执法力度,提高交通警察的执法水平。
(2)食品安全: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有74%的被调查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3篇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16b92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72.png)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3篇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第1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综治办《关于开展公众安全感状况问卷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准确客观地反映我局干部职工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找准影响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为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我局就公众安全感状况进行了全面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全局7名干部职工都填写了公众安全感状况问卷调查表,分别就公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感受等16个问题展开了访谈。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社会特征1.性别比例:7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女性占%。
2.年龄结构:本次调查以20岁及以上人口为对象。
在被调查者中,20-40岁的占%,40-60岁占%。
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来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生活主体的中青壮年人所占比重为被调查者总体的100%,体现了民情民意。
二、对当前我区社会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大了严打整治工作力度,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使我区的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三、公众对政法机关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调查表明,群众对公检法部门的工作是较满意的,公众对公检法部门的工作满意度达到100%。
四、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应采取的措施1.重视发村组织在维持社会治安方面的积极作用。
村级组织具用维护社区治安秩序、协调邻里关系、化解家庭及人际矛盾的作用和功能。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村级组织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2.公众认为目前增强安全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我区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和改善。
但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感的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增强群众安全感应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总结第2篇一、迅速部署,确保“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本单位及时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为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强调几点认识: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晓率;要打防结合,夯实基础,提高安全率;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满意率;要着眼长远,常抓不懈,提高持久率。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报告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d24d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2.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报告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为了解公众对于安全的感受和态度,我们对1000名受访者进行了一次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公众对于自身安全的认知和关注点,为相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建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了1000名来自不同地区、年龄段和职业的受访者。
问卷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个人安全感、社会安全感、家庭安全感以及对公共场所和网络安全的关注程度。
三、调查结果分析1. 个人安全感在个人安全感部分,我们提出了一些与个人安全直接相关的问题。
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现出较高的个人安全感。
其中,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人群对个人安全感的评价更高,达到了84%。
而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人群对个人安全感的评价相对较低,只有78%。
此外,男性的个人安全感略高于女性,分别为82%和78%。
2. 社会安全感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社会安全感部分,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对社会的整体安全感以及对犯罪率和治安状况的感知。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6%的受访者认为社会整体安全感较高。
对于犯罪率和治安状况的感知,大约40%的受访者认为犯罪率较高,而有56%的受访者对治安情况不满意。
3. 家庭安全感在家庭安全感部分,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对家庭安全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78%)对自己家庭的安全感较高,仅有22%的受访者对家庭安全感不高。
4. 对公共场所和网络安全的关注程度在对公共场所和网络安全的关注程度部分,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对公共场所和网络安全的关注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对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非常关注。
而对于网络安全问题,有82%的受访者表示关注程度较高。
四、问题分析和建议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公众对于个人安全感较高,但对于社会整体安全感和治安状况的满意度较低。
另外,虽然大多数受访者对家庭安全感较高,但仍有一部分受访者对家庭安全感不高。
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2篇
![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3d63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d.png)
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精选2篇(一)公众平安感调研报告【摘要】:^p :公众平安感是指人们对于自身和别人在公共空间中的平安程度的感知。
公众平安感的上下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本调研报告旨在理解公众对于公共空间平安的感知和期望,并分析公众平安感的影响因素。
一、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展,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50份。
问卷中包含了有关公共空间平安的问题,如最担忧的平安问题、感觉最不平安的场所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1. 最担忧的平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担忧的平安问题是盗窃和抢劫,到达54%;其次是人身攻击和性骚扰,到达24%;再次是恐惧袭击和爆炸,到达15%;其他问题占7%。
2. 感觉最不平安的场所: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感觉最不平安的场所是偏僻街道或巷子,到达42%;其次是公共交通工具,到达26%;再次是商业中心和购物广场,到达18%;其他场所占14%。
3. 公众对于公共空间平安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于公共空间平安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警力巡逻和加大安保力度〔33%〕,进步视频监控的覆盖范围和质量〔25%〕,加强平安教育和培训〔18%〕,提供紧急报警设备和应急通道〔15%〕,改善公共空间的照明和设施〔9%〕。
三、影响公众平安感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公众平安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犯罪率的上下和犯罪行为的频发程度〔35%〕,社会治安环境的稳定和人员密集程度〔30%〕,警方和政府的平安管理才能和措施〔20%〕,个人经历和遭遇的事件〔10%〕,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的影响〔5%〕。
结论:本调研报告显示,公众对于公共空间平安问题非常关注,最担忧的问题是盗窃和抢劫。
公众感觉最不平安的场所是偏僻街道或巷子。
公众希望能加强警力巡逻、进步视频监控覆盖范围和质量、加强平安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来提升公共空间的平安。
影响公众平安感的因素主要有犯罪率、社会治安环境、平安管理才能和措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小编给大伙儿介绍2016公众安全感中意度调查报告,希翼能对大伙儿有所帮助。
2016公众安全感中意度调查报告(1)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中意率,切实提升我区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排位,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综合管理和深化平安新北建设,区委政法委于2015年4月17日至2015年5月17日,在XX市、XX区政府民意调查一栏中并且开展XX区公众安全感中意度调查,现将有关事情报告如下:一、在线调查的基本事情1、调查测评的对象:全区9个乡镇(街道)的别特定居民群众20人:辖区分布为:其中春江镇25.0% 5人,孟河镇0.0% 0人,新桥镇10.0% 2人,薛家镇10.0% 2人,罗溪镇0.0% 0人,西夏墅镇0.0% 0人,河海街道20.0% 4人,三井街道25.0% 5人,龙虎塘街道10.0% 2人。
年龄结构为:18周岁以下0.0% 0人,19-35周岁40.0% 8人,36-50周岁55.0% 11人,51-70周岁5.0% 1人,71周岁及以上0.0% 0人。
学历结构为:研究生5.0% 1人,本科、大专及职业高校45.0% 9人,高中(中专)40.0% 8人,初中及以下10.0% 2人。
职业状况为:工人40.0% 8人,农民0.0% 0人,教师5.0% 1人,大夫0.0% 0人,企业负责人0.0% 0人,企业治理人员15.0% 3人,村(居)委干部5.0% 1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0.0% 0人,公务员0.0% 0人,现役军人0.0% 0人,个体经商5.0% 1人,在校学生0.0% 0人,无业(失业)人员0.0% 0人,离退休5.0% 1人,其他25.0% 5人。
2、调查测评的要紧内容:调查咨询卷要紧涉及7个群众容易推断的有关对当地治安状况客观评价的咨询题:(1)您认为在本地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受安全么?(2)请咨询您认为今年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如何样?(3)请咨询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浮现矛盾纠纷能否得到排查调处?(4)请咨询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浮现突出治安咨询题能否及时得到有效整治?(5)请咨询在您的居住地是否经常见到民警、保安或其他人员巡逻?(6)请咨询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具体参与了平安小区、平安村(社区)及其他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7)您认为当前本地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咨询题是什么?二、在线调查的要紧结果1、您认为在本地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受安全么?对于区公众安全感中意度调查报告对于区公众安全感中意度调查报告很安全15.79% 3人,安全15.79% 3人,基本安全26.32% 5人,别太安全31.58% 6人,别安全10.53% 2人2、请咨询您认为今年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如何样?有明显好转5.26% 1人,有好转31.58% 6人,和往常一样47.37% 9人,比往常差10.53% 2人,比往常差不少5.26% 1人3、请咨询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浮现矛盾纠纷能否得到排查调处?能及时得到调处11.76% 2人,虽反映了,但得别到有效调处52.94% 9人,无人处理11.76% 2人,别了解23.53% 4人4、请咨询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浮现突出治安咨询题能否及时得到有效整治?能及时得到有效整治17.65% 3人,虽反映了,但得别到有效整治29.41% 5人,尽管得到整治,但反复性强29.41% 5人,无人处理0.0% 0人,别了解23.53% 4人5、请咨询在您的居住地是否经常见到民警、保安或其他人员巡逻?经常见到35.29% 6人,间或见到58.82% 10人,从未见到(含说别清) 5.88% 1人6、请咨询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具体参与了平安小区、平安村(社区)及其他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是17.65% 3人,无35.29% 6人,别了解47.06% 8人11、您认为当前本地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咨询题是什么?效率别高29.41% 5人,态度生硬5.88% 1人,执法别严11.76% 2人,以权谋私5.88% 1人,耍弄特权5.88% 1人,刑讯逼供0.0% 0人,推诿扯皮5.88% 1人,其他0.0% 0人,没有什么突出咨询题11.76% 2人,别清晰23.53% 4人三、测评所反映的要紧事情1、要紧公众安全感指标较省定指标有明显差距。
比照省综治委下达的今年的公众安全感测评指标93%的要求,差距仍较为明显,需要在将来的工作切实抓好入户宣传、媒体宣传、文艺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知晓率;要进一步加大打防控力度,提升巡防效能和见警率。
要进一步提升矛盾化解的载体平台建设,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
2、平安创建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平安创建宣传是一具难度比较大的工作,从这次测评能够发觉群众关于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和认可度都有待提升,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延伸度需要进一步扩大,需要借助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发动群众参与到各类平安创建活动中去,切实使创建活动实实在在的取得应有的成效。
3、打防控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群众关于公安机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提升治安状况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为此,迫切需要公安机关在做实原有工作举措的并且,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努力经过科学布建技防设施,配齐配强巡防队伍,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等方式在努力提升打防控效能的并且,切实提升见警率。
4、政法机关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从测评结果来看,存在于政法机关中的某些执法咨询题群众在测评中有所反映,需要我们在将来的队伍建设中,更多的关注执法过程中的规范性、细节度和为民惠民的主动性,努力在执法办案中切实与群众的和谐关系。
2016公众安全感中意度调查报告(2)按照县综治委《对于切实做好全县公众安全感提升调查的通知》要求,我乡结合实际,就当前提升公众安全感中意度调查做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调查事情汇报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是及时贯彻降实。
每一季度召开党政班子会专题研究该项调查,明确了党委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乡开展公众安全感测评调查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并且,抽调乡有关科室负责人充实到公众安全感调查领导小组,并严格降实公众安全感目标责任制,确保公众安全感组织机构到位。
三是降实具体方案。
制定下发了《**乡提升公众安全感调查实施方案》,并于每季度测评开始前召开了部署动员大会,将各个时期的调查要求和目标明确到位,责任到各驻村班子成员、村委会及全体村干部,积极地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公众安全感,有效地促进公众安全感的提高。
二、采取措施,严格排查结合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和四进四联四帮活动,开展了一次党员干部进基层、排忧解难促进展、提升公众安全感大走访活动。
1、仔细进行走访。
由各驻村班子成员带领驻村干部及村委会干部深入到全乡10个村委会,91户固定电话用户和有矛盾纠纷、有困难、有诉求的挪移电话用户的家中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
经过走访,一是了解固定电话用户的使用、停用、是否是本人电话等事情,以便摸清家底。
经过走访,固定电话用户停用、空号67部,我乡现有固定电话24部;二是了解民情,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做到第一时刻介入,把别安全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确保全乡上下和谐与稳定;三是走访结束后,各村将固定电话用户和挪移电话走访登记表填写好走访时刻、走访地方、走访人、采取什么措施等事情,盖好村公章,统一交至领导小组办公室存档备查。
2、积极做好宣传。
印发《**乡提升公众安全感致全乡人民的一封信》计6000份,散发县综治委编印的《提升公众安全感宣传提纲》内容1000份。
经过开展的进村入户大走访和散发宣传单的方式引导固定用户共同做好测评调查调查,乡政府在人员集中地区拉出横幅,各村书写宣传标语并拉出横幅各一条,确保我乡宣传率达100%。
3、开展自测活动。
开展了一次本乡公众安全感自测活动。
抽调2名女同志,对全乡所有的固定电话用户逐一进行了一次自我测评,及时掌握了我乡固定电话实情,及时降实解决。
依照自测事情,将各村测评的事情按照属地原则,降实到各地抓好整改降实。
4、加强人员稳控。
要紧是加强对各村重点人员的事前稳控。
在调查中,对无理缠访人员、咨询题长期没有解决的上访人员、重信重访重点人员,特别是对政府别中意、对社会别中意的人,都降实了长期的稳控责任,随时掌握信访重点人员动向,并深入这些重点人员家中,做耐心细致的思想调查,解决事实上际困难,化解其心中怨气,把矛盾纠纷泯灭在萌芽状态。
三、警民联动、紧密配合切实加强与乡派出所的沟通和联系,做好群防群治和走访调查:一是配合抓舆论宣传,增进群众知晓率。
为了更好的发挥好宣传调查的作用,配合派出所所结合辖区特点,注重抓好公示栏、墙报、相约警务室、以及法律橱窗等调查,加强对近年来派出所整体调查开展事情的宣传,最大限度地让辖区群众了解治安防范调查。
别断增进了群众对派出所调查的了解,消除了老百姓对派出所民警的一些误解;一年两次,在各村开展对于防盗、防抢、防火、防诈骗等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派出所调查知晓率。
二是配合抓防范打击,增强群众安全感。
针对案件频发以及防范调查较薄弱的村和地段,进一步降实防范责任,严密防控措施,别断提升社会面动态防控水平,组织特意力量开展街面巡逻;并且,狠抓辖区案件的打击力度,对辖区内的现行案件快速反应,及时走访,重拳出击,尽快消除别良的社会妨碍。
三是配合抓上户走访沟通,提升群众中意度。
每个村由驻村班子,乡干部协同驻村民警积极开展入户访谈活动,与他们一起送警民联系卡、安全防范手册、开展咨询卷调查等方式,切实加强与群众的沟通。
四、建立机制,确保稳定依照县综治委调查部署与安排,我乡仔细开展了与公众安全感提升调查有关的调查。
一是建立来信来访首咨询责任制,下发了《**乡党政班子成员信访接待实施方案》,对我乡反映咨询题的来访者,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记录及时汇报处理。
二是及时处理信访件,把纠纷化解在萌芽中。
三是降实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措施。
坚持维护稳定重大事情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调查机制。
在将来的调查中,我乡将严格按照县综治委调查要求,仔细贯彻降实全县提升公众安全感测评调查会议精神,一如既往地按照上级部署、群众意愿仔细推进提升公众安全感中意度调查,将综治调查进一步抓牢抓实,为**乡制造一具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谢师宴学子答谢词经过过填报志愿后,经理过这么长时刻,终于知道考上哪所大学了,作为一名莘莘学子,高考了完给举办一场谢师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于2016谢师宴学子酬谢词,希翼对你有帮助!2016谢师宴学子酬谢词一:友爱的老师、同学们:晚上好!谢谢大伙儿在百忙之中抽时刻来参加谢师晚宴,很高兴我能作为学生代表在此致辞和说话。